以我爱唐诗宋词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作文
我爱宋词 永昌县东寨镇下四坝小学 四年级 李吉梅 人们经常提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三者中,我最喜爱 的是宋词。 随着唐代的灭亡,诗风逐渐衰退,代之而起的一种可以 配乐歌咏的词逐渐兴盛,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词人。 以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词人为代表, 创作出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优秀的词篇。 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苏轼创作出一句词篇后 突然问他的手下的人: “我的词与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 啊?”他手下的人答道: “柳郎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 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颂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来唱‘大江东去’” 。 这则故事充分说明了,词人不同的风格。是的,当你谈 到“大江东去,浪淘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又 怎能不为那雄壮的气势,开阔的胸怀所感染! 正当你为苏轼词巨集大的气势而赞叹不已的时候,你又读 到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流水落花 , 春去也,天上人间。 ”你又怎能不愁容渐生,心情抑郁惆怅。 向以忧国忧民著称的陆游, 他的一生是坎坷的。 《卜 他的 运算元 咏梅》充分体现了他饱受排挤的苦衷: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当陆游在“无 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时,发出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有香如故”的慨叹,使我们看到了他爱国忧民的品质。正是 在这种思想支援下,才使他临去世前还写下了《示儿》一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当然,政治上的不顺利,也使不少词人在他们的词中露 出一些消积因素。如苏轼在被贬后,也曾出现“人生如梦” 和“我欲乘风归去”的想法;陆游也在《咏梅》中…… 总之,宋词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喜爱它。
以“品味唐诗宋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怎样感谢唐诗宋词,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走进唐诗宋词,其实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读唐诗宋词 。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 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就在身边流淌著……
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以我爱唐诗宋词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求篇作文。题目是我读唐诗宋词我手头上有三本《唐诗三百首》,其中两本还是近两年刚出炉的精品,雪白的纸张,新颖的装帧,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却是不大去触控的。因为它们夺目的外表让我觉得少了一份唐诗的凝重与古雅。与之相较,我更喜欢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旧本。褐黄的纸张,竖排的版本,带着一种古装书的气息,显得简朴而厚重。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作者面广,流派纷呈,体裁众多,因而就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复杂感情。唐诗可以让我透过书页窥见长安城那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单的表达,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返,时间在销蚀著一切,盛唐的遗迹渐渐地消亡了,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句。卷帙浩繁的唐诗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当它被写在纸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连线古今,诉说兴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忙中偷闲之时,独处僻静之角,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唐诗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们的中华文学就将缺失最亮丽的瑰宝。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索然无味;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韵味;没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将黯然失色;同样,若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显得寡然无味。唐诗就是诗化了的中国,几乎凝结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情感,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抽离都市的繁华,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灵魂的乐土。然而,诗人们的意境我们又真正了解几分呢?张继的寒山寺是他沧桑人生和失意心境的统一,而今,寒山寺的钟声至多寄托着人们新年的祝祷;秦淮河在诗人的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哀怨,而今,秦淮河却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织。对于寒山寺,张继的失意是没有了,然而,秦淮河的忧郁又存几分呢?诗是不变的,人却变了,于是心境就和人一起变了。在今天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与唐诗竞争的对手可谓太多太强了。人们会敲击电脑键盘,在网上搜集各种资讯,肯读李杜诗集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可以目不转睛地关注股市的涨跌,却不屑翻阅诗词典籍。于是,他们疏远了王维的秋,岑参的雪,于是,他们时而浮躁,时而沉闷。其实,在古人的唯美和今人的高速之间,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应该是一剂很好的调节剂,这种难得的文化瑰宝不应只属于那个古老而又华丽的时代。如果你有闲暇时间而又无谓虚掷,为何不静下心来读几页唐诗?在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你会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安详,你会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在物质和精神的两极间保持宁静和平衡。 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读东坡名词听着那一场与天地的壮丽对话,不难发现,那明月、水光、箫声、凉气、墨迹、酒香的意象中,跃现的正是大师最旷达的人格!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有多得的大文人。他无复唐代李(李白)杜(杜甫)的豪放之风,却敢于突破北宋婉弱纤靡的词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变绮丽婉媚为清雄刚健。同是山水,早期的“花间词人”常取“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舡归极浦”的温和明媚,而苏轼笔下却是“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的宽广博大,以及“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的高大雄健!在苏轼笔下跃然而出的是“帕手腰刀”的投笔将军、“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的出猎太守、还有那“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的青年才俊。他为宋词塑造叱吒风云的英雄形象开了先河。东坡先生命运多舛。身后有朋友的出卖、捕风捉影的诬陷、莫须有罪名的笼罩。他有过“乌台诗案”的满身脏水,有过丢官保命的侥幸和穷途末路的绝望,还有过被放逐的寂寞。于是,他的豪放词作难免一丝阴影,写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他曾做“我欲乘风归去”的奇想,却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的矛盾心态。然而,他在发出“人生如逆旅”的慨叹之后,依然能写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般极富理趣的名句。东坡先生上承屈原、李白空灵飘逸之风,下开辛(辛弃疾)词清旷隽永之风。这位豪放词派的先导,实在是中国文学史的骄傲。二金兵南侵,汴京沦陷,王朝迁都,偏安江南,就在那国运衰落、山河破碎之时,辛弃疾作为豪放词人的代表,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奏响了令人骄傲的一曲曲悲壮豪放的爱国乐章!面对金兵的野蛮铁蹄,豪放词人发出了“整顿乾坤,廓洗宇宙”、“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烈呼声;面对投降派的苟且偷安和自己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辛弃疾慷慨遥想起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的抗金经历;一次次地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水龙吟》),将悲愤寄之于词。纵使如此,他壮心不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位文武全才的爱国词人,曾有过“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无奈,却更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的矢志不渝!三豪放词人并非没有柔情,苏、辛二人也非无泪的男人,一曲苏词《江城子》道尽人世凄凉;一曲辛词《贺新郎》,其中的是花是人,叫人寻味无穷。一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苏轼《水龙吟》)洒尽天下离人泪;一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堪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媲美!或刚或柔的文字,展现的是豪放词人真实而立体的人性。那豪情,是他们笑看千古的狂傲;那豪情,是英雄建功立业的理想;那豪情,是志士忠贞耿介的人格。这豪情,流淌于作者的笔下,文字则如天地奇观;这豪情,融注于人生,人格则愈趋高尚;这豪情,展放于“世海”,入世态度则更趋积极。豪放词作,让后人读出了浓情,受到了震撼!往事越千古,今人至今还在为赤壁矶旁孤傲旷达的灵魂而潸然泪下,为那些遥远的文字而击节赞叹——就因为,那力透纸背的刚劲,那跨越千年的豪情!
以我爱青春为题目 写一篇600字作文 急用青春是万物争辉的春天里的绿,责任是拿着“二月春风”这把剪刀的裁缝师。
青春是知了欢跃的盛夏里的红,责任是掌著“拼搏向前”这柄舵的弄潮儿。
青春是果实累累的金秋里的黄,责任是握著“丰登五谷”这把镰刀的庄稼汉。
青春是雪延遍野的寒冬里的白,责任是撑著“无所畏惧”这根雪杖的攀登者。
青春,是扑面而来的春风。她带来的是大地万物复苏,只要轻轻拂过,就会留下彩虹般的七色光的美景。青春的风是透明的,儿时的纵情淘气,调皮早已过去,风儿正朝着一个目标掠过,她在追求着完美。
青春,是那金秋的红枫。秋天未免让人有一种悲凉。秋天,毕竟也有更可爱的一面。红枫,红得自然,红得纯正。这就是青春给人的无限的向往和追求。她带来的是生气,让悲观者有了勇气。而青春一族的我们,更增添了奔向理想的信心。
青春,是刷刷的夏雨,来得速,来得猛烈。拥有青春的我们,有着无限的活力。
青春,也是冬日的太阳。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伸开双臂,在隆冬的早晨深吸一口气,是那样的清新。你会发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青春它不是朱唇红颜,它是积极进取、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自强不息。青春是人生飞瀑中那腾起欢跃的浪花。责任它不是含糊推诿,它是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音,它是那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果敢。
青春它不是粉面桃腮,它是迎难而上、任劳任怨、吃苦耐功、自尊自信。青春是生命甘泉中那翱翔深潭的游鱼。责任它不是吞吐闪躲,它是那一句“有国才有家”的气魄,它是那一句“你不站岗,他不站岗,谁来保卫家,我来!”的豪迈。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理想的火炬。青春,是一个人生命的聚光点,充满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人生之花的蓓蕾,绚丽夺目。要爱惜青春,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好的了,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象黄金,你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告别了多情的雨季,告别了留恋的往昔,拔动七彩的琴弦,我们踏上青春的界域。青春是花,美丽却易飘零,假如不去呵护,在来不及美丽时,就会凋谢枯萎;青春是雨,朦胧却又多情,假如不去把握,就会变成清泪,在伤心时破碎;青春是风,来得仓促去得匆忙,假如不去挽留,就会在不经意间中转瞬即逝,无情地飘走无踪;青春是希望,即使有人落空,依然会有坚定执著的梦;青春是自由,想唱就可以唱到地老天荒,要哭就哭得悲悲壮壮;青春是负荷,让人在付出的轮回中找不到休息的角落;青春是拼搏,让人懂得攀登才能揽胜,奋斗才会成功;青春是一条不悔的路,走过去就无法再回头;青春是一本厚重的书,可以填满快乐,也可以写下孤独,却不能在它的扉页上因等待停下前进的脚步。
青春有五彩的梦,青春有淋漓的愁;青春有我们跋涉的脚印,青春有我们灿烂的笑容;拥有青春就拥有未来的希望,拥有青春就拥有生命的朝阳。于是,所有的青春感叹化作指路的明灯,伴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前进,再前进……
青春不是温暖热情的金色阳光,而是艰难跋涉跨越千山万水的那轮红色太阳。青春不是绿意盎然的青青小草,而是冲破阻力顽强挺出地面的那种伟大力量。青春不是清澈见底的淙淙溪流,而是点点滴滴生生不息汇聚起来的慷慨激昂。
读青春,如观一帘飞瀑,在那无悔的奔流间体味生命成熟之初最纯美的色质。读青春,像赴一个花仙子的约会,走进去,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走回来染一身不掺假的灵气。青春,没有大江大河冷静的深沉,不似老年人哲人般的理智,不像长篇钜著般的复杂,不会有夕阳古道的萧条,不会有晓风残月的凄凉。青春,就是那么洒洒脱脱,清清纯纯,活活泼泼。
感谢你,多彩的青春!
因为有了你,在生命的鸿沟前,我们不再退却;因为有了你,在坠落的边缘,我们始终有挣扎的力量;因为有了你,在充满荆棘的坎坷路上,我们的心头始终有胜利殿堂阳光的照耀;因为有了你,在失败的低谷,我们给自己再来一次的机会。
如果没有你,珠穆琅玛峰上不会有人类的足迹;如果没有你,西藏高原不会有长年驻守的绿色身影;如果没有你,人类队伍将犹如钝头的箭。真的不敢想象,没有你的世界,会多么寂静无声,多么枯燥乏味。
青春,流露著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含情。青春时代充满著年少轻狂,充满著无限生机,充满著美丽自信。青春的步伐不会因困难而停止,青春的旋律不会因风雨而阻挠。青春是阳光,是自信的标志;青春是月光,是优雅的代表;青春是星光,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让我们扬起青春的衣角,架起起航的风帆,让生命在这里飞扬,让青春在这里启航。
作文;《我爱唐诗宋词》开头;爱它,因为它是中华艺术的瑰宝
中间;举出诗词
结尾;爱它
以“母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500字
世界最无私、最伟大、最崇高的爱,莫过于母爱。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妈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妈妈的关爱中,我健康、快乐地成长著。 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我。记得有一次,由于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我生病了,一整夜又是发烧,又是拉肚子。妈妈非常着急,她一会儿帮我量体温,一会儿帮我拿药。第二天早晨,我睁开眼睛看到的是她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和一脸疲惫的样子。我知道,她已经一夜没合眼了。可她仍然面带微笑地对我说:“可好点了?”听着妈妈的话,我的心里酸溜溜的。 妈妈同时还是我的“铁杆”支持者。每当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妈妈总是在远处高高地竖起大拇指,为我祝福;每当我失败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励我继续努力。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2007年参加全省古筝大赛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的三个好朋友,她们的成绩都比我好。当我得知比赛结果时,心里难受极了,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妈妈轻轻地擦干了我的眼泪,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对我说:“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我们有勇气参加了,而且看到了其他同学的优点,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回家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下次再和她们比一比,好不好?” 妈妈的爱数不胜数,妈妈的爱无处不存、无时不有。妈妈的爱就像一片花的海洋,我仿佛就是置于其中的一只小蜜蜂,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花的海洋里,尽情地采集著各式各样的花粉。我也要像小蜜蜂一样,献给妈妈无数的甜蜜,献给妈妈无数的微笑。
写一篇《行走在唐诗宋词的秋天中》的作文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因为诗人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第 页)王说甚是。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 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婚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相互爱慕,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夫妻感情。丈夫外出做官,分离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李清照还是无法忍受离别所带来的相思痛苦折磨,她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至地倾吐到这首作品之中。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定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经凋零殆尽,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的凉意。秋的萧瑟枯萎,叫离人更难以抵御相思愁绪的侵袭,这秋凉,甚至一直穿透离人的心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自古以来,冷落的秋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悲伤怀人的环境。在这样的季节里,丈夫只身赴任,将自己留在家中,离别的愁苦意绪就时时涌上心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暗含对轻易别离、独自登程的怨苦之意。为生计、前程奔波,离家为官,这在普通夫妻之间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件为家庭带来光明前景的令人高兴的事情。对丈夫一腔深情的李清照却并不注重光宗耀祖或丈夫的前程,在乎的只是夫妻的恩爱。所以,她才会埋怨丈夫的轻易离别,将自己独自留在家中。这种埋怨是没有道理的,正是词人这无理的埋怨,才透露出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既然离别已经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李清照只能盼望着早日重聚。“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句,充满著热切的期待之情。自从夫妻分手之后,李清照经常翘首遥望“云中”。其间,或许也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之类的误会,有满怀的希望和时时的失望,但是,李清照坚信丈夫对自己的爱情,坚信丈夫牵挂自己如同自己对他的思念。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时候,大雁会捎来丈夫的书信,夫妻团圆的日子便指日可待。这种期待与自信,是对丈夫的深情眷恋,是对美满婚姻的最好回味,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李清照在古代社会里是幸运的,她有了一位心爱的丈夫,有了一段美满的婚姻。甚至是分手之后牵肠挂肚的思恋,也令人羡慕不已。下片写别后的相思,脱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就象春花不由自主地飘零、随着流水消逝而去一样。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词人感觉到一种“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况且,舜华转眼即逝,人生又有多少如春花一般的美好时光呢?词人不禁为此长长叹息。李清照深深懂得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也是相同的,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于是,这种恋情别思就再也没有法排解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明词人不堪相思的折磨,也曾做过多种努力,想把自己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归之失败,表面上眉头虽然舒来了,但心头的愁结依然如故。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深入到内心的深处,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解脱了。李清照注定要在相思愁苦中煎熬下去,一直等到丈夫归来的那一天。这首词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挚情感,吐露了不忍离别之情以及别后的相思之苦,将一位沉湎於夫妻恩爱中独守空闺备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画得细腻入微。作品的语言自然流畅,清丽俊爽,明白的叙述中包孕了无尽的情思。
以《盼》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作文盼望未来
当我们身披撒满阳光的羽翼,置身于青春的驿站,以一腔彭湃的热血,用迎接太阳的双手,去推开那道光明与希望之门时。于是所有寻找青春旅程的结束又成为一种新的开始。
青春之旅使我们有了太多的追求,找寻与体会青春岁月的光芒,成为心中一种誓言。我们无数次背负著理想,伴着子夜的钟声出发,去追寻属于青春的辉煌。也许我们还一无所有,也许青春之路还很满长,更也许前进的道理上会充满坎坷与荆棘。但我们能以理想为经,以行动为纬,朝着远方的目标不懈地跋涉。
:在时光的隧道里,我们盼望用犀利的目光将天空钻出蔚蓝,让激动的心似利箭般射穿无尽的苍穹,射向高高远远的宇宙。盼望所有同我们一样找寻青春年华的旅人,身背行囊,朝着一个遥远而圣洁的目的地,虔诚地去朝拜,直到坚守到生命最后的时刻。
青春的呼唤,使我们远足的信念在心中牢牢扎根,脚下的追寻之路似草一般疯长。我们吹着青春的号角,不顾一切地翻山越岭而去,并且一如既往向着目的地进发。犹如鱼儿恋水,生命的绿色追赶太阳般执著。
寻找青春的家园,我们别无选择。当我们用辛劳的汗水和彭湃的热血铸成一种理想的文字,去记载或表述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追求时。所有经历过的磨难都似纷纷扬扬的雪花般落入泥土。
曾几何时,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因为青春的呼唤,使生命的长河过早地澎湃?以至撑起飞翔的翅膀去冲击风雨雷电。是不是因为青春的呼唤,使盛开的理想花朵固守在生命的岸边点缀?以至绽放鲜艳之色去成为人们眼中一片美丽的风景。
不可念及许多言不由衷,其实青春之旅许多是涉舟而来,又随波而去。犹如远征的驼队,牢记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而遥远,摇动叮叮当当的驼铃,就知前方的路程无法丈量,穿越的过程便是追求的证明。
希望的钟声敲响着黎明时空,相信每个早晨的阳光会使天空灿烂。相信青春的灯火正亮,定会照亮有志青年不懈的追求之路。
让我们携起手来,披着阳光穿行岁月,加快青春的脚步,去点亮挂在心头的那束理想之光。用挚爱的情怀去高歌一首青春之歌。
李杜创作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论》一书中说:“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杜甫属于‘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我很赞同这些观点,不过需要进一步阐发。
什么是“主观诗人”呢?李杜诗歌创作对待主客观的态度是怎样的呢?我先引几段古代诗论家的评论。
《唐末诗醇》称赞李白的七古诗:“往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破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诚可谓怪伟奇绝者矣!”
李阳冰《草堂集序》说李白:“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皮日休《刘枣强碑文》说:“言出于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吴乔《围炉诗话》:“太白胸怀,有高出六合之气,诗则寄兴为主,非促然诗人之作也。”
元稹《与元九书》:“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首。”
赵翼《瓯北诗话》评李白:“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又说“才气豪迈,全力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饰者争长。”我国古代诗歌注重直觉体味,以上这些论述都是从整体上把握李诗特征的。仔细品味,我觉得他们仍然是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上说的。从主观方面,强调李诗的“神”、“气”、“奇”等主体性特征;从客观方面强调杜诗的“风雅比兴”(社会内容)。从主客观关系方面,强调李诗的主观统摄客观的气势和力量,以至达到主客统一,构成物我不分的高超境界。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灿烂,纵横千里,诗之国度,词之故乡。唐诗宋词,任我飞翔!
诗由情生,词为愁作:爱恨情愁,生离死别,闺妇思君,慈母爱儿,游子远行,故人重逢。一杯淡酒,西出阳关,海内知己,天涯比邻,望断江水,孤帆过尽。
李有太白,浪漫豪迈。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行路之难,歧路犹在。长风破浪,济得沧海,抽刀断水,举杯消愁。仰天大笑,岂做蓬蒿?不为权贵,催眉折腰。力士脱靴,赐金放还,浮云流水,美酒相伴。
杜有子美,忧国忧民,生不逢时,国亡家破。妻离子散,家书难求,感花溅泪,恨鸟惊心。无边落木,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安得广厦,大庇寒士,风雨不动,茅屋独破。壮志未酬,孤独左右。
游子陆游,一心报国,收拾河山,北定中原。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铁马冰河,梦中才来。东风也恶,桃花吹落,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人也空瘦,泪痕消透,驿外梅花,零落依旧。
词有苏轼,豪放旷达,仕途坎坷,阴雨难测。三次遭贬,两下南蛮,流放离京,心系家园。几时明月,把酒问天,琼楼玉宇,何处胜寒?君王岂知,百姓冷暖,白堤之后,苏堤再造,为民谋福,名垂千古,苏门三士,流芳百世。千里婵娟,离合悲欢,阴晴圆缺,自古难全。十年生死,茫茫难忘,幽梦还乡,尘面如霜,柔肠寸断,为情所伤。大江东去,浪花淘尽,风流人物,赤壁周郎。人生如梦,早生华发,叹古伤今,人月难圆。
读 诗
上海 王俊愉
我手头上有三本《唐诗三百首》,其中两本还是近两年刚出炉的精品,雪白的纸张,新颖的装帧,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却是不大去触摸的。因为它们夺目的外表让我觉得少了一份唐诗的凝重与古雅。与之相较,我更喜欢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旧本。褐黄的纸张,竖排的版本,带着一种古装书的气息,显得简朴而厚重。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作者面广,流派纷呈,体裁众多,因而就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复杂感情。唐诗可以让我透过书页窥见长安城那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单的表达,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
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盛唐的遗迹渐渐地消亡了,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句。卷帙浩繁的唐诗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当它被写在纸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连接古今,诉说兴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忙中偷闲之时,独处僻静之角,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唐诗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们的中华文学就将缺失最亮丽的瑰宝。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索然无味;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韵味;没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将黯然失色;同样,若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显得寡然无味。唐诗就是诗化了的中国,几乎凝结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情感,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抽离都市的繁华,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灵魂的乐土。
然而,诗人们的意境我们又真正了解几分呢?张继的寒山寺是他沧桑人生和失意心境的统一,而今,寒山寺的钟声至多寄托着人们新年的祝祷;秦淮河在诗人的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哀怨,而今,秦淮河却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织。对于寒山寺,张继的失意是没有了,然而,秦淮河的忧郁又存几分呢?诗是不变的,人却变了,于是心境就和人一起变了。
在今天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与唐诗竞争的对手可谓太多太强了。人们会敲击电脑键盘,在网上搜集各种信息,肯读李杜诗集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可以目不转睛地关注股市的涨跌,却不屑翻阅诗词典籍。于是,他们疏远了王维的秋,岑参的雪,于是,他们时而浮躁,时而沉闷。
其实,在古人的唯美和今人的高速之间,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应该是一剂很好的调节剂,这种难得的文化瑰宝不应只属于那个古老而又华丽的时代。如果你有闲暇时间而又无谓虚掷,为何不静下心来读几页唐诗?在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你会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安详,你会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在物质和精神的两极间保持宁静和平衡。
简评
身处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大潮中,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作者却在静心捧读《唐诗三百首》,畅游于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这是怎样一种宁静与安详、古雅与凝重、灵性与趣味?这是怎样一颗“冰心”与丹心?作者从唐诗的意蕴中“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灵魂的乐土”。我们呢,可曾为“疏远了王维的秋,岑参的雪”而感到惶恐?可曾去寻找唐诗那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可曾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品 味 苏 辛
上海 龚惠倩
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读东坡名词听着那一场与天地的壮丽对话,不难发现,那明月、水光、箫声、凉气、墨迹、酒香的意象中,跃现的正是大师最旷达的人格!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有多得的大文人。他无复唐代李(李白)杜(杜甫)的豪放之风,却敢于突破北宋婉弱纤靡的词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变绮丽婉媚为清雄刚健。
同是山水,早期的“花间词人”常取“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舡归极浦”的温和明媚,而苏轼笔下却是“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的宽广博大,以及“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的高大雄健!
在苏轼笔下跃然而出的是“帕手腰刀”的投笔将军、“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的出猎太守、还有那“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的青年才俊。他为宋词塑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开了先河。
东坡先生命运多舛。身后有朋友的出卖、捕风捉影的诬陷、莫须有罪名的笼罩。他有过“乌台诗案”的满身脏水,有过丢官保命的侥幸和穷途末路的绝望,还有过被放逐的寂寞。于是,他的豪放词作难免一丝阴影,写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他曾做“我欲乘风归去”的奇想,却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的矛盾心态。然而,他在发出“人生如逆旅”的慨叹之后,依然能写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般极富理趣的名句。
东坡先生上承屈原、李白空灵飘逸之风,下开辛(辛弃疾)词清旷隽永之风。这位豪放词派的先导,实在是中国文学史的骄傲。
二
金兵南侵,汴京沦陷,王朝迁都,偏安江南,就在那国运衰落、山河破碎之时,辛弃疾作为豪放词人的代表,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奏响了令人骄傲的一曲曲悲壮豪放的爱国乐章!
面对金兵的野蛮铁蹄,豪放词人发出了“整顿乾坤,廓洗宇宙”、“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烈呼声;面对投降派的苟且偷安和自己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辛弃疾慷慨遥想起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的抗金经历;一次次地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水龙吟》),将悲愤寄之于词。纵使如此,他壮心不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位文武全才的爱国词人,曾有过“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无奈,却更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的矢志不渝!
三
豪放词人并非没有柔情,苏、辛二人也非无泪的男人,一曲苏词《江城子》道尽人世凄凉;一曲辛词《贺新郎》,其中的是花是人,叫人寻味无穷。一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苏轼《水龙吟》)洒尽天下离人泪;一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堪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媲美!
或刚或柔的文字,展现的是豪放词人真实而立体的人性。那豪情,是他们笑看千古的狂傲;那豪情,是英雄建功立业的理想;那豪情,是志士忠贞耿介的人格。这豪情,流淌于作者的笔下,文字则如天地奇观;这豪情,融注于人生,人格则愈趋高尚;这豪情,展放于“世海”,入世态度则更趋积极。豪放词作,让后人读出了浓情,受到了震撼!
往事越千古,今人至今还在为赤壁矶旁孤傲旷达的灵魂而潸然泪下,为那些遥远的文字而击节赞叹——就因为,那力透纸背的刚劲,那跨越千年的豪情!
简评
这是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文学小论文。文章以苏东坡和辛弃疾这两位词人为代表,既品味他们的词作,又联系他们的经历与遭际;既客观评说他们沉雄刚健、清旷隽永的词风,又吐发出豪放派词人笑看千古、孤傲旷达之情。行文运用分章分节的形式,先“各显英雄本色”,再巧妙整合,评说时举出苏、辛两位的几首代表作,并融入精妙的议论,用语饱含情韵,力透纸背。
这不是诗,只能算是一堆排列整齐的字句而已。因为从形式来看,似乎想作七律诗,但按七律诗标准来看,它连起码的押韵都没有做到(意yi,谷gu,情qing),所以说,这不是一首诗,只能算是一堆抒发某种情绪的文字。
这对文字的大致意思应该是:觉得自己的感情得不到知音的理解与共鸣,又不屑于将情感与身边普通人交流与托付,只有孤芳自赏,自命不凡,空自慨叹情归何处。
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扩展资料: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
1、风格不同
李白属于浪漫主义,杜甫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李白诗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杜甫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叙事诗善于铺陈,高度概括,精心刻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抒情色彩浓郁。抒情诗情景交融,抒情、议论、叙事熔于一体,抒情曲折委婉,跌宕反复,属现实主义诗歌。
2、思想不同
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杜甫的诗,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3、背景和主题不同。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同时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
杜甫生活在晚唐,历经安史之乱战乱流离,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李白
-杜甫
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中有一句话道出了李杜诗歌的不同“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飘逸和沉郁是相对的,这也是李杜诗风的不同,诗风的不同取决于李杜两个人的性格、愿望、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题材的差异。首先,我们来了解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李白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五岁随父亲迁居四川青莲乡,号称“青莲居士”。他五岁好剑术,游神仙,观奇书能作赋,李白喜出游,游遍了大江南北。就算被“赐金放还”但他还保留着这种爱好。而杜甫则一直心在长安,担心着国家的安危。他一生颠沛流离,坎坷波折。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创作风格的不同,李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诗歌多以自我为中心。而杜甫却为国担忧,身处战乱,忧国忧民,更多的是国家之思。正是因为遭遇不同,导致了他们诗歌语言的差异。
李杜诗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意象的选择上。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
诗人的风格。李杜的个性不同,也就使得两个人在意象的选择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李白诗中最常见的意象是“月”,他的许多诗句都离不开月。从他的《古朗月行》“小时
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将进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可以看“月”这个意象在李白的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除了“月”这个意象外,李白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还有“黄河”“长江”“山峰”“剑”等
等,这些意象深远阔达,令人感觉豪爽不羁,这正是李白独立个性和自由精神的展现。
杜甫在意象的选择方面却与李白不同,杜甫诗中的意象往往展示给人一种“病态”,比如“玉露凋伤”的枫树林,“流下他日泪”的丛菊,“萧萧而下”的落木等等。“燕”这个意象也常在杜甫的诗中出现。“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八首·其三》。“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燕子”是一种迁居的动物,它能从别处搬回自己的家中。“燕子”又是一种自由的生灵,它们自由自在。
杜甫借助对燕子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思想和愿望,这样的意象枚不胜举,总体能看出杜诗意象的细小自然的特点。
三
李杜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迥然不同,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他的诗主要以气夺人,语言纵横驰骋。但是杜甫的诗多善于采用细部描写,从细微处见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也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平常细事,
却从中可以悟出一个深邃的道理,从一个小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这方面的不同可以赏析一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三吏”“三别”。
李白善于游历,喜游仙。他的诗中往往受其影响,运用了奇特的想象且变幻莫测,令人感叹,他从何想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而且,他奇特的想象还会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跳跃性特别强。李诗中还常用移情、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更显示出他的放荡不羁。杜诗则偏重于炼字炼句,刻画细微,神情韵味在一字一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善于用颜色字以强化某种感情色彩,用叠字以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使诗的格调更加的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起来更加亲切。
诗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李杜虽然生活在同一时期,但是他们的诗在形式方面却表现出差异。
李白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他的诗歌充分体现了盛唐的气象。他主要继承汉魏乐府诗歌的传统,大力拟作古乐府诗,但是他的拟作不乏创新:一方面他借古体诗写现在的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