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学家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的。开放的课堂实现了教学环境的开放和师生角色的开放,还营造了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因而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实施开放课堂的意义
1开放的课堂实现了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权的开放,进而让学生学会合作和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拼摆活动:学生每4人为一个合作小组,组内进行分工,分别由一人进行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拼摆,一人完成拼摆结果记录(填卡片)。先组内比一比,谁拼摆的图形多,它们是怎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在组内交流。他们通过分工整理,研究,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对转化法这种思维方法有了较深刻的感知。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由来,而且多种数学能力得到了发展,有助于合作效率的提高。
2开放的课堂打破了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尽可能让学生经历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处理过程,让学生内心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列出了方程解答后,紧接着追问一句:“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学生马上有想出了不同的解法。接着我指出,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连一些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都想出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在作业中学生果然用上了自己“发明”的方法(与例题不同的解法)。
3开放的课堂,智商和情商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智商和情商和谐共振。开放的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数学素养。
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对话的激情、探究的魅力、智慧的力量,这就是我所理解与追求的新课程所倡导的开放的课堂,情感与智慧共同生成的课堂。
二、如何构建最佳的开放课堂
1开放课堂的组织形式,给学生充足的空间。
让孩子在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里,体现数学应用的成功。比如:在《角和直角》一课中,我这样设计: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学生汇报后,发现圆中没有直角。我趁机引导:“那你能否在圆中创造出直角呢?”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折”、“画”等方法呼之欲出,学生情绪高涨,哪怕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乐意去发现,去探索。他们找到了自信,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和快乐。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潜力,教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2开放思维角度,构建一个和学生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自主学习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充分展示思维过程。为学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就能够出现始料不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张扬。
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我出了这样一题:“计算1+3+5+7+9+11+13+15+17。”同学们看完题后,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汇报自己的做法。这样,在互动中交流了思想,激活了思维。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3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物体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在教学“植树问题应用题”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数一数桥墩、一排排的广告牌和节日的灯笼等,初步感受物体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教学百分数后,可组织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银行进行存款、取款,或到商场购买打折商品,使学生熟悉、掌握存款的方法,计算利息的方法,以及打折商品总价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拓宽了学习渠道,为人才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了解、调查购买学习用品的基础上创设了以下“购买学习用品”的购物情境,让学生自主选购最喜欢的、最需要的学习用品(数量不限),同时说说想怎么买,并把过程编成一道应用题。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理解数学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活动理解数学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4开放学习评价,让学生在快乐的评价中更自信地成长。
学生始终是评价的主体,我们要改变学生是被评价对象,教师是绝对评价者,家长是观望者的评价状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采用了“可爱的我”、“小伙伴眼中的我”、“家长鼓励我”和“教师的话”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的信息。这样的评价,使学生自己、家长、教师都参与到评价中,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如在上完“百分数”这节课后,我说:“请同学结合教师给的三个词条对你这节课的表现给予一个评价。”有的学生说:“这节课我快乐占98%,紧张占1%,遗憾占1%。”有的学生说:“我在这节课里是快乐占90%,紧张占5%,遗憾占5%。因为我有一个问题知道答案,但没有举手。下次我一定会勇敢地去表现自己的。”
总之,只有努力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活动本身给人带来的快乐,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纽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积极、健康和愉悦的情感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
激活学生成功的愿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素质教育下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乐学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教学氛围的关键,更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感情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