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事务所#
你小时候是否也总是被父母责骂,以至于你觉得事事都是自己的错。长大后,父母的责骂依然继续,这让你痛苦不堪。你明明知道他们根本不爱你,但是出于道德压力,或者内心被他们植入的价值观,你依然自欺欺人地相信他们是爱你的,而不是恨你。你很想成为他们口中的那个孝顺听话的好孩子,可是无论你怎么做,总也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你想要兄弟姐妹和睦,却发现自己一直是那个被排挤的孩子。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请相信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你拥有一对颠倒了亲子角色的、长不大的父母。他们通常早就不爱对方,只是因为孩子(他们告诉你的)而没有离婚;他们经常吵架、他们并没有取得 社会 性的成功;他们常常对你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把你当做一件可以任意摆布的物品;他们特别喜欢批判任何他人;他们常常喋喋不休地对你说养育孩子多么的辛苦、说一套套做人的道理,有时候甚至对你说最恶毒的话以及胡搅蛮缠不讲理。他们依赖你、强迫你、操控你、对你进行隐形的精神虐待,希望你以自己的一切报答他们的恩情。
这一切让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感觉父母根本不关心你,你才是他们的父母,你甚至感觉自己的生命能量一点点地被原生家庭耗尽。更可怕的是,你没有意识到你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你的父母如出一辙,你的孩子正在经受着你曾经受到过的痛苦和伤害。
《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以下简称《长不大的父母》)就是这样一本教你重新认识有毒的长不大的父母,看到父母那个和你一样从未得到过爱的受伤的内在小孩,他们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依赖性强、希望地球围着他们转,而这些其实就是我们家庭创伤的来源。这本书不仅让你识别家庭带给你的创伤和不幸,同时还教你走出创伤,终结恶性循环的方法。
书的作者加藤谛三是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 社会 研究科硕士。著有《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 情感 暴力》《我们为何如此不安》《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不乖》《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等。
在作者看来,父母对子女依赖、责备、撒娇和控制,其实都是父母渴望爱的体现。父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们颠倒了亲子角色,是长不大的父母。
亲子角色颠倒是由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它是指父母向孩子的撒娇行为。通常是孩子向父母撒娇,如果撒娇的主体和对象颠倒了,就是亲子角色颠倒。
比如父母自吹自擂并希望孩子夸一句“你好厉害啊”。
加藤谛三在书里指出,寻求母爱是人的基本需求,当这个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成为父母,就容易出现颠倒亲子角色的情况。因此,父母成了向孩子寻求母爱的“孩子”,而孩子反倒成了他们的“父母”。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内心充满焦虑和冲突,但是他们往往掩盖问题的本质,他们出于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而 育儿 ,将孩子卷入自己的内心冲突中。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并不 健康 。
这样的父母通常会利用孩子疗伤,他们依赖孩子、将孩子当作玩偶,他们害怕孩子自立,以爱之名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以便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利用孩子疗伤,对孩子隐形虐待
心理 健康 的父母会在 育儿 过程中保持 育儿 方式的正确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而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并非如此,他们对孩子时而过度宠爱孩子,时而严格,缺乏一贯性。他们爱抚孩子并非出于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出于使自己安心,通过攻击、压榨孩子,让自己产生错觉——我是爱孩子的。孩子在这样虚伪的爱中明明感觉很痛苦,却又觉得父母是爱自己的。他们变得焦虑和恐惧,依赖父母,压抑自己对父母的恨意。
对孩子实施精神控制,从孩子身上寻求母性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亲,会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灌输“离开了我,那无法活下去”的想法。久而久之,让妻子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让孩子觉得“我是爱父母的,而且也被父母爱着”。
加藤谛三在书里提到,亲子角色颠倒的父亲其实是自我厌恶者,他为自己无法达到理想的父亲而感到失望。孩子知道父亲讨厌自己并且讨厌孩子而不自知。于此同时,孩子压抑着“讨厌父母和被父母讨厌”这样的想法。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家庭中,父母把孩子当做布偶玩具,并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期望——索取小时候未得到满足的爱。
父母原本应该在 育儿 过程中倾听孩子,然而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却常常向孩子诉苦或者自吹自擂,并将孩子强行推向倾听者的位置,而这个位置本来应该属于父母的。
加藤谛三指出,向孩子诉苦或自吹自擂以希望孩子表扬的行为是父母向孩子撒娇、寻求母性的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严重的男性通常讨厌有自我主张的女性以及孩子。他们想要的是能够无条件依赖的女性和孩子,以便从他们身上寻求母性。
作者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孩子肚子疼想请假不去学校上课,母亲会非常不高兴。但是母亲为了让孩子跟他们一起去看足球赛却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孩子请假。母亲对请假这件事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态度,不过是母亲为了满足自己追求团圆之乐下的对爱的强烈渴望。
然而,在我看来,即使孩子已经成年,父母的这种将孩子当作布偶玩具的索爱行为依然不会停止,甚至变本加厉。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在潜意识下欺凌孩子,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孩子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被父母欺凌。
这类父母在外很难与他人建立心灵层面的联结,他们会把自己的不满通过自己拥有的亲密关系显露出来。这类人很常见,比如那些对外人礼貌客气,对伴侣和孩子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人。
以爱之名控制孩子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不仅夫妻关系岌岌可危,而且大多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 社会 性成功。他们焦虑、对爱饥渴,内心渴望出人头地却又感到无力。
为了逃避这些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将精力放在家人和控制孩子上,而不是自我成长上。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并非真的把家人看得很重要,而是借由家人来满足他们对爱的饥渴。
他们强迫症式地批判他人,不断地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心理学家莫妮卡布里永在《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一书里指出,那些执着于抱怨的人之所以不停地抱怨是因为痛苦是他们的一种身份认同,是存在和唯一自恋的基础,一旦停止抱怨,这种存在感就消失了。
在我看来,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之所以“依赖家人”、强迫症式地批判他人,以及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也是他们的一种身份认同和存在感的唯一自恋基础。如果不这样,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自己 社会 性失败、夫妻关系破裂的痛苦。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最终将魔爪伸向自己的孩子,并企图将孩子奴隶化。 他们焦虑不堪,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行动,一旦孩子不遵从他们的意愿,他们会以恩人自居、卖惨、胡搅蛮缠、讲一套套做人的道理、喋喋不休地谴责对方,等方式来控制孩子。
这样的父母害怕孩子自立,对他们而言,孩子自立意味着你死我亡,并对此感到极大的焦虑,以此而对孩子产生恨意。为了掩盖自己的恨意,达到控制这个孩子的目的,他们会孤立孩子,偏偏不叫他吃饭,威胁不带他去旅行,甚至联合其他孩子排挤他、欺负他。
在颠倒亲子角色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全盘否定自己的同时,还被迫认为“自己获得了比任何人都多的爱”。他们的沟通能力被彻底摧毁。
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常常陷入自责,认为什么事都是自己的错。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低,认为自己“不配”,“不值得”;他们或强迫症式地追求名利,或成为工作狂;他们对来自父母的矛盾照单全收,没有给自己的正常 情感 留有任何空间;他们没有个人意志、自我梳理;他们讨厌父母和自己,又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却符合父母期待的事情……
总之, 他们无法感受到活着的幸福。
那么如何摆脱家庭的创伤呢?
作者在《长不大的父母》一书里指出,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离开对方。
当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组建自己的家庭后,便可以离开父母。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会享受人与人的不同,关注自己的潜意识。
不以金钱和权利判断一个人,而看人品。从这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人。
在亲子角色颠倒中长大的孩子,应时刻关注自己的潜意识,一段发现情绪不对时,多问问自己: “为什么自己会这么焦虑呢?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为什么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这么不舒服呢?为什么活得这么辛苦呢?为什么总是很着急呢?” 当你心中产生这些疑问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要好好地面对自己的潜意识。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家庭,我们都带着原生家庭的伤长大,从第一次做孩子,到第一次做父母。
当你看见并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时,希望你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经受着同样的痛苦。加藤谛三的这本《长不大的父母》可以让你看见真实的自己,以更成熟的方式走出童年的伤害,终止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做好自己孩子的父母,从而获得幸福。
年关将至,但相比以往已经完全没有了期待的年味,很多年轻人压根没有回家探亲的打算,特别是90后他们似乎从不牵挂家乡的亲戚。
如果不是有血缘关系,那些一年都见不了一次面的人,对他们来说如同路人甲乙。
这一现象被称为“断亲”,顾名思义就是随着时间变化亲戚之间断了来往。
这种人与人之间出现的冷漠让我们感慨,这种现象似乎是越来越严重,背后是,年轻人开始不再把家当“退路”了。
为什么不再眷恋曾经被当作疗伤港湾的“家”?

心理研究发现,我们会更信任那些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
而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使得亲戚朋友之间鲜少有相处的机会,我们不参与对方的生活,对对方没有深入的认识了解。
互不了解的两代人仅凭血缘关系,其实很难产生情感的连接。
双方对彼此都没有熟悉感,自然就会产生不信任,即便逢年过节聚在一起也会觉得消耗时间、消耗精力,没有意义的事情结果当然就是消亡。
人是社会的产物,当社会运作模式转变,人际关系自然就会产生转变。
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年轻人都聚集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作生活和家乡通常不会产生太大联系,也就是说没有利益往来。
而人与人的关系若要长久,要么有极强的吸引和共情,要么有持久的利益往来,如果两项都没有,关系即便存在,也似有若无,不会激起实际生活的涟漪。
久而久之,便没有往来走向断裂。
相比较前两项原因,“断亲”如此普遍的最重要原因其实还是心理创伤。
如果一个人和亲人之间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他们能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互相体谅理解,给予安慰,即便没有前两项条件,关系依旧可以维持,人毕竟是一种需要情感寄托的物种。
但不可否认中国传统的亲子模式存在大量弊端,很多父母对子女始终抱着“你是我生的,所以我对你有绝对操控权”的态度。
这种不尊重的模式,使得很多人对家并没有归属感和眷恋。逢年过节他们宁愿窝在出租屋里煲剧,也不想回家面对父母亲戚。
很多年轻人一回家面对的就是父母的指责催婚,亲戚们的攀比,他们根本不在乎年轻人在外面究竟生活好不好?压力大不大?
年轻人在他们眼里只是一种谈资,和获得一定物质回报的摇钱树,这才是“断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人的骨子里都刻着对利弊的权衡,当一件事情不再
1 尽可能让自己哭出来,哀出来。你越压抑自己的哭泣和伤心,“撕开”所需要的时间便越长。
2 别让自己闲下来,多跟家人和朋友呆在一起。预先给自己做个时间计划,这样你就不会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家里伤心了。不过,也别忘记留给自己一些安静的时间来做些情感功课,从而防止你再把同样的爱情习惯带入下一次感情中去。
3 不要进行身体上的虐待。你在身体上感觉越好,你在精神上就会感觉越稳定。也就是说,你要避免用、酒精和大量吃糖来麻木自己,这些东西只能让你更加敏感和压抑。
4 避免见到你之前的情人,避免跟对方谈话。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不管你受到多大的诱惑想去见他/她,或想给他/她打电话,都不能这样做!你越跟他/她保持接触,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便会来得越长。
阶段2:调整
持续时间:两到四个月
当分手后你一次可以连续几天感觉心情不错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进入第二个阶段了,这时最痛苦的“撕开”阶段宣告结束了。现在是你甩开以前的伙伴,开始调整进入新生活的时候了。你重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时候要开始重塑自己的个性和身份了,要开始跟其他人进行新的结合了,要开始让自己的生活回复正常的秩序了,也要开始对未来进行展望了。
在调整阶段,你能在不觉到愤怒或崩溃的情况下想想以前的伙伴或跟其聊天了,你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了,你哭泣或感到伤心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可能一周只有一次或两次了,而不像“撕开”阶段那时天天如此。你重新感到了开心,甚至开始注意那些你喜欢遇见的有吸引力的人了。对之前那段关系里你所犯下的那些错误,你也有更清楚的看法了,这会增加你对将来的希望。
阶段3:治疗
持续时间:六个月到一年
在第三阶段,你将看到生活重上正轨,你不再觉得自己处在转换阶段了,这时你可能进入了新的感情关系里了,或者开始对展开一段新的感情产生兴趣了。你跟之前伙伴分手方面的事情基本搞定了,如果你们的情形是离婚的话,或许你们在处理离婚的事务了。在这个阶段,你开始了疗伤,再次感到自己是个整体了,你活了下来!
在这个阶段,你能够心平气和地跟以前的伙伴讨论事情或者谈话了,你甚至还可能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一定的正确性了,也许说不定你还能对你们的分手决定感到一丝儿欣慰呢。跟之前相比,你看起来更好了,感觉也更好了,对你的将来你也可能感到更乐观了。你的哀伤或对之前伙伴的怀旧,现在每周大概只在你的脑海里浮现一两次了,并且即便出现的话,也基本上是稍纵即逝的。
阶段四:复原
持续时间:一到两年
第四个阶段是另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前面那段感情残留下来的疼痛,都被你彻底清除了,你能在新的生活里坚定地打造一个新的自己了,这时你不再有刚刚结束了一段感情的想法了。到了这个阶段,你已经在你的周围建立起了新的社会结构——新的朋友,新的爱情兴趣和新的方向。
在这个阶段,你汲取了前面那段感情里犯下的错误,开始满怀希望地去采纳那些新的行为习惯和方式了,并准备好了去爱和被爱,而大家也不再用同情的口吻关心你的感受了!新的人生开始了,尽情享受吧!
你也可以只用五年中的一年来渡过这四个阶段,这完全取绝于你有多大的意愿去放弃你的过去,有多大的意愿去抱着治愈的目的翻越往日感情的大山,有多大的意愿去从你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并走向新的情感生活。
孩子会表达爱有什么好处
孩子会表达爱有什么好处,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视孩子,成长是甜蜜和困难交织的过程,教育宝宝需要家长自己先有良好的素养,教育孩子是一份值得投资的事业。以下是孩子会表达爱有什么好处方法。
孩子会表达爱有什么好处1爱虽然是很抽象的名词,但却是种货真价实的具体感受。只要在我们满怀爱意时把爱说出来、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孩子便能心领神会,进而懂得表达爱。
如何让孩子领会爱刚满周岁的孩子,情绪尚未发展齐备,他或许还分不清喜欢与快乐的差别,但却已经能分辨正向和负面的感受。当孩子感觉不舒服时,就以哭和推拒表达;而感到愉悦时,他理所当然会露出可爱笑颜。当孩子舒舒服服地被大人抱在怀里、听着大人用温柔的口气说:“我好爱你”、“你好可爱”的时候,虽然当下未必能够完全理解言语的意涵,但被爱的感受却是真实又具体的。爸妈只要每次在心中充满爱意的当下抱抱孩子,并深情款款地对他说:“好爱你喔”这份爱意就会直通孩子心底,久了孩子就会明白,原来那种胸口满溢的温暖感觉,就是爱。如何教导孩子表达爱有了感受之后,孩子的爱也需要适时表露出来。爸妈可以在生活中刻意增加一些爱的小动作,让语言表达还不太流利的孩子藉着这些小动作学习向他人表达爱意。比方说,和孩子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书中小兔子拉大兔子耳朵的动作,或许就可以成为亲子间我爱你的通关密语。孩子在感受被爱的当下,同时也学习着表达爱意的剧本,例如:每次哭哭,妈咪都会亲亲、抱抱;某天,当他看着哥哥伤心时,他也会大方地给予拥抱和亲吻。模仿是幼儿取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当他们临摹大人的动作时,或许还不甚理解这么做的道理,但在一次次的重复之后,他们终将能够感受这些动作背后的涵义。一旦孩子发现他们的爱具有疗伤止痛、开怀心胸的魔力时,他们将会更勇敢地去爱、去表达。和孩子表达爱意不嫌多跟小小孩说爱很容易,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亲子相处时将爱说出口的机会也愈少。其实,孩子3岁之前的种种,长大后常不复记忆,若没有一再地向孩子表达爱意,或许他会忘记你有多爱他!所以,不管孩子年纪多大,一定要经常跟他谈情说爱,在表达对小宝宝的爱意时,要记得连大孩子也一起爱育!
孩子会表达爱有什么好处2现代社会的双薪家庭很多,父母常常忙碌于工作,因此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有限。但是,无论怎么忙碌,孩子的成长都不能重来一次,父母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满满地表达出来。
你陪孩子了吗?
你每天都有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吗?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通常都会做什么呢?一项“家庭教育大调查”显示,60%的家长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仍然有4个小时左右,亲子共处时,最常从事的活动是:35%的孩子在看电视,25%的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剩下的则是其他,如游戏等。
家长每天和孩子说话的时间,则缩短在半小时以内,而且说的内容多是“教导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出现了“想要”和“需要”之间的落差,家长最想要的是:孩子功课棒、才艺佳、听话又乖巧。所以爸妈花时间与精力最多的,还是处理“课业与升学的压力”、“孩子学习的状况”等问题,然而对孩子最希望与爸妈分享的“心情和情绪”,家长却关注不多。因此,很多孩子的心愿就是爸爸妈妈能多和他们说说话,而不是总问:“你今天的功课完成的怎么样?”“今天你学会什么了?”
父母的陪伴不可少
1、学会挤出时间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父母们非常需要学习的一点是,如何在忙碌的上班生活中,带着孩子一起甜蜜地成长。也许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只要及时修正这些错误,仍然是孩子的好父母。孩子有时候会不太听话,家长需要在火冒三丈之下,按捺住自己躁动又疲惫的情绪。即使在百忙之中,家长也要努力挤出一些专属于孩子的时间,当孩子在你的身边调皮捣蛋的'时候,偶尔有些令人惊喜的表现时,也要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不要因为各种理由或借口,把孩子丢给长辈及保姆,父母的爱和引导,是任何人也没办法替代的。
2、陪孩子玩耍
宝宝在满月之后,醒着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他已经非常乐意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了,此时他还是个“被动”的小家伙,但也是各项能力发展非常迅速、非常重要的时期,正需要家长的主动引导和启发,如果这个时候总是让宝宝一个人呆着,不给宝宝适度的刺激,宝宝的脑袋理只能是一片空白。千万不要忽视陪伴对宝宝的教育意义,也不能以忙碌为接口逃避和宝宝在一起。
3、陪伴的质量更重要
家是孩子良好人格养成的摇篮,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塑造孩子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学龄前的阶段,是孩子人格的养成期。看着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似乎能看见自己小时候的影子,而在陪伴孩子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教会我们一些东西。虽然双薪家庭的父母常常在跟时间赛跑,有时忙到回家时,已是明月高挂,甚至孩子已经睡眼惺忪,然而,聪明得父母仍能挤出时间陪陪孩子,如和孩子聊聊天,分享他的心情、心事。即使你能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很短,但只要注重质量,仍然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当孩子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的时候,孩子的稳定情绪与自信心就会持续成长。
家庭运动1 2 3
所谓的123,就是承诺每天至少陪伴孩子“20分钟”,一起做“3件事”,如共读、分享、游戏等。每天必做3件事:
1、共读
每天给孩子念个小故事,或者让他给你念。从亲子共读故事的环节中,可以了解孩子对文字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教他认字、教他生活经验,并和他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起读书,目的并非只是让孩子听一个故事那么简单,读书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2、分享
是同理心的倾听与分享,内容可以不受限制地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让孩子和你分享今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或者让孩子释放他的情绪,甚至是一起分享一顿精致的晚餐。跟孩子说说话,听听他的心声,你会发现,小小的孩子其实挺有想法和主见的,也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在乎他的想法和活动的。
3、游戏
所有学龄前孩子的“学习”,其实都是以游戏为主的,无趣或者不好玩的东西是无法引起孩子的兴趣与探索动机的。因此,有空的时候就陪孩子玩任何他认为有趣的玩具或游戏,比如玩积木、益智拼图、字卡、角色扮演等,孩子在游戏的过程,可以尝试各种体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观察与了解孩子,然后顺着孩子的禀性让他学习各种生活常识,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均衡发展。
5种方法让孩子感受爱
优质的陪伴在于培养良好的亲子互动,“爱”在培养子女的时候是相当重要的,可以协助家长把孩子养成一个“成熟”的宝宝,当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是真诚的时候,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及思考你给的建议与指导。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很简单,也不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有时候,一些简单的事情和举动,都能传达爱的讯息。
国外知名的教育学家盖瑞巧门以及罗斯甘伯两位博士在《儿童之语》一书中,提到让孩子可以最有效感受到父母的爱的5种方法,分别是身体接触、肯定的言语、安排共处时间、送礼物和关爱的行动。试验证明这些方法真的非常管用,尤其是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有非常迫切的“爱”的需求,家长不妨试试,让孩子的心里充满父母的爱。
1、身体接触
学龄前的孩子非常喜欢爸妈贴心的拥抱,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欢睡前让家长进行背部按摩,就算他的精力依旧很旺盛,但是按摩带来的舒服的感觉,能让孩子满足地入睡,而且能感受到父母很爱他。当早晨离开孩子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会让孩子一天都充满安全感。当孩子像你诉说在幼儿园受到的“委屈”时,及时给他一个拥抱,帮孩子重新建立与人互动的信心。
2、肯定的语言
包括亲切和关爱、赞美、鼓励、引导的话。父母要记住,你的怒气是孩子最大的敌人,越是忍不住将怒气发泄在孩子的身上,结果越会塑造一个反抗父母的孩子。尤其是当着孩子说一些尖锐的话时,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孩子不会从你呵斥的语言中明白他到底该怎么做,而是将你的这种不好的行为深深地记在脑海里。肯定的言语,才会更正面地温暖孩子的心,鼓励他向前进。
3、安排共处时刻
有时孩子很多捣蛋的行为,其实只是为了能得到父母的注目和关心,这个时候,“注意他”就是父母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的最好方式,花时间精心地陪伴孩子,它所传达的讯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会让孩子觉得他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因为他拥有父母无私的爱,能强化亲子间的情感。
4、送礼物
有时孩子会很满足地像同学或者朋友展示爸爸妈妈给他的礼物。在特定的时刻(如孩子的生日、一些值得庆祝的节日),或是孩子有不错的表现时,给孩子礼物也是爱他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个时候,父母的给予和孩子的接受都是爱的有力方式。礼物无论花费多少,都是一种爱的表示,并不是越贵越好。给孩子挑选礼物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价格昂贵,而是要考虑:这个礼物适合我的孩子吗?它能带给孩子快乐吗?它对孩子有危险吗?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你给孩子的心意,是多少金钱都不能衡量的。
5、关爱的行动
当我们长大了的时候,会常常回忆:“我病了的时候,妈妈夜里起来好几次摸我的额头。”“爸爸冬天把我的小手紧紧包在他暖和的大手里,好温暖。”这些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其实会一直记住,他们从父母的这些行动里感受到父母最浓烈而无声的爱。父母给了一些孩子自己没法办到的事情,这些将会成为孩子的模仿来源,从而有一颗爱他人的心。在父母无声地为孩子做着什么时,孩子总是能最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爱我”。
以上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们在百忙之中有效地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当然,这些方法同时使用效果会更好。找到爱孩子的方法,及时时间有限、整日忙碌,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他的身边,在陪着他一起成长。
结语
优秀的宝宝是陪出来的,这种陪伴,不是需要多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处的质量。如果家长有心,即使时间有限也能给孩子优质的陪伴,让孩子的人生之路在你的引导下,更为顺利。
亲子关系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爱和陪伴。每一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能给到孩子最多的陪伴。然而,现代社会的忙碌,很多时候父母却很难给到孩子陪伴。而即使有时人在身边,却是“人在心不在的陪伴”。
而我就属于第二种。因为工作的关系,在闺女还没出生的时候,自己就过着早出晚归的上班一族生活。闺女出生后,每天早上当她还在梦乡的时候,自己就要出门赶班车,所以在闺女的世界里,每天见到妈妈的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在晚上天黑我回家之后。在闺女早上的世界里,我一直是一个缺失的角色!闺女渐渐大了,但是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因为工作变换的原因,晚上还要经常跟美国同事开会加班,所以即使回到家,我能给到孩子的时间也非常有限!
因为自己从小就远离父母,学会独立,所以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慢慢地成长,也会很独立。所以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她独自一个人睡!而且,还因为晚上开会、加班的缘故,对于孩子的晚安故事总是似有似无的,无足轻重。
然而,今年以来突发的一场疫情,却让很多事情有了改变!让我发自内心的意识到,父母对于孩子的陪伴是多么重要!而作为孩子,他们期待父母给到的陪伴,其实要求的一切都很简单!!!
在疫情最初开始的日子里,虽然不用像平时那样每天清早赶班车,虽然不用去办公室,但是每天还是会有不少的电话会议、远程会议要开!疫情期间,一家人在家办公,孩子也在家上网课。所以为了不影响家人,我就会把房门并上,一个人在屋子里开会、办公。
然而,有一次闺女坐在我的腿上却迟迟不肯离开。我跟她说:“妈妈要开会了,开完会再陪你!”她却摇头,不愿意下来,她想要妈妈一直陪着她。于是,我便把她安排在一边的床上,在床上支了一个小桌子, 让她可以在床上写作业,而我在一边开会!后来我意识到,其实自己经常开完了会也不会出去房门陪她,因为总有着一堆事要做的我,永远没有做完事情的时候!所以,她宁愿呆在我的房间里听我开会,也不想一个人在屋外没有妈妈的房间里呆着!
后来,因为美国也暴发了疫情,自己晚上的会议少了,事情少了,闺女就开始要求我晚上陪她睡觉讲故事了!刚开始两人躺在床上是聊天,后来却慢慢变成了闺女每天晚上都相当期待的Good-night story time!而我的故事也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从历史到地理,从小说到神话,把知道和不知道的都说了一个遍,把自己一个活生生的理科生变成了文科生!
于是,每天晚上睡觉前,闺女都会异常期待地来到我的跟前问:“妈咪,今天晚上有故事吗?”要是我告诉她“有”,她就会很高兴地去刷牙。要是我告诉她“No, I am tired”她就像是被打蔫了的茄子,闷闷不乐地走开!但是没一会儿,还会不死心地回来撒娇:“妈咪,今天晚上给Debbie讲故事,好吗?”
于是,自己开始开启大脑的记忆,收罗一切可以拿来给孩子讲的故事,同时又想着如何能保持内容的生动有趣,还能吸引闺女的注意力!于是,在疫情期间,一段特殊的亲子晚安故事会就这样开始了!
最初的故事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的!因为想想家里的书柜里,能给孩子讲的有趣的内容,而且自己还记得情节的故事,就属《射雕》了。
先从憨厚傻呆的郭靖跟江南七怪在大漠学习武功说起……
再换到郭靖走出大漠,跟扮成乞丐的俏黄蓉相遇的故事……
又说到了黄蓉那凶狠严厉的爹黄老邪和过目不忘的娘冯蘅怎么骗周伯通,怎么默写《九阴真经》的桥段……
还有,黄蓉为了让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来引诱洪七公的聪颖!
最后,还有郭靖黄蓉去大理寻找段王爷疗伤,破解了瑛姑的梅花八卦阵和九宫图的智慧故事……
因为想着要讲有趣的情节,所以第二个故事是小学生必读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孩子本身并没有兴趣看大人们所谓的经典名著,所以最初的兴趣引导也是从讲故事开始的……
通灵宝玉,姑娘堆里的混世魔王……
黛玉葬花,花榭花飞飞满天的悲凉场景……
原应叹息,贾家四大姐妹的姓名由来……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洋相百出、大开了眼界……
凤姐病逝,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人物反转……
讲完了小说,没有了故事,于是想起了《哈佛家训》,因为里面有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也由此发现了哈佛大学的历史(1636年)要比美国(1776年)还要长远……
《耶路撒冷“芬克斯酒吧的原则》……
《铅笔有多少种用途》的探索……
《两个人和一头驴》的排列组合故事……
亚瑟国王与他最高贵的圆桌武士之一的加温关于《女人的需要》的选择。而聪明的闺女,早已熟悉了套路,果断什么都不选的等待结果!
在《小心“牛屎运”》,因为刚开完了英文会议,所以说着说着就成了英文故事,一个关于一只Bird碰到牛,又碰到兔子,最后碰到猫的故事。以至于后面闺女再听到了Bird的单词,应激反应地就想起那个Stupid Bird。就这样,终结了故事,也终结了《哈佛家训》。
后来准备孩子的英语考试,又了解到了中英文语言发展的历史,于是又开始串成了故事,每天更新一小节……
先从苍颉造字开始,惊天地,泣鬼神,兔子也落泪的故事惹得闺女哈哈大笑……
后说到中国的农耕文化,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之后,在田间地头聊天唠嗑、绕弯打浑不说重点的说话方式。
又说到欧洲大陆的地理特点,小国多,土地少,临海近,由此成就的发达的捕鱼技术、造船技术、钟表技术等等,以及随后欧洲大陆开辟新航路的两大方向。
先是有了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商人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后又有了西方航海文化导致的海盗文化,以及15世纪时,与马可波罗同是意大利人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的故事!
还有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世界的侵略。
故事越拉越长,越扯越远……最后,终于还是记得回到了语言文化的起点:因为西方的航海文化,说话先说重点,直来直往不绕弯。一方面,这成了西方人强调“Time is money”的体现,而另一方面,这也就成了中英文语法中非常大的一个不同点!
讲了语言,讲了文化,自然而然又涉及到了文明,于是又引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作为纯理科生的我,不得不又上网学习了一番……
最早的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始于公元前5800,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后于公元前539被波斯王国所灭。
排名第二的古埃及,始于公元前5500,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最后在公元 前30年被罗马帝国所灭。
最后的古印度,始于公元前2500,其中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成为了印度的母亲河。
而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始于公元前3000,我们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了强大的东方文化,于是有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
在这之后 ,由于这“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彻底让晚安故事会陷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因为古埃及,又给闺女说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日本漫画《尼罗河女儿》。聊起了考古、聊起了木乃伊、聊起了金字塔,还有那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现代富家**凯罗尔,因为咒语被迫穿越时空,来到古老神秘的埃及,与勇猛而又残暴的君王曼菲士相遇、相知又相爱的爱情故事!而更为印象深刻的是比泰多国(如今的土耳其)伊兹密王子的霸气坐姿,美奂绝伦……
说完了古埃及,视角又切换到了古阿拉伯的海岛上……聪明智慧的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生性残暴嫉妒的国王山鲁亚尔,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最终感动了国王放弃屠杀的恶行。而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于是又有了《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
故事中的故事,于是又引出了两个“阿”性人物与他们小毛驴的故事。
一个是阿里巴巴与三只小毛驴的故事,也就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闺女好奇的问,这个阿里巴巴跟马云的阿里巴巴是同一回事吗?讲完了故事,闺女终于了解马云的阿里巴巴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之间的渊源!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还有一个“阿”姓人物,那就是聪明智慧的《阿凡提》与他的一只小毛驴的故事。短小精炼的故事,朗朗上口,闺女总是听得异常开心!
阿凡提与国王关于《种金币》的故事……
阿凡提与法官关于《染布坊》的故事……
阿凡提与巴依老爷关于《卖树荫》的故事……
其实,孩子对于陪伴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妈妈每天晚上能讲故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的确遇到不少的挑战!
因为有的故事很长,很多很久以前看过的内容都不记得细节了。于是,每次想偷工减料讲个故事大概的时候,都会被闺女挑战:“妈妈,讲故事要有细节!细节决定一切!”所以,发现就算讲故事也不能偷懒呀!
还是因为故事很长,所以很多故事一个晚上根本讲不完。为了让闺女睡觉,自己经常在讲到半道的时候,给闺女抛出一个问题,然后接着说:“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每当闺女听到这句话总是郁闷不已,因为这会儿她正听在兴头上,听得意犹未尽的,很是欲罢不能。于是又苦苦哀求:“妈妈,能再讲两分钟吗?”这时候,讲故事梗概的能力又派上用场了。简单三两句话,描述了一下后述故事的大概,又留个悬念。这样既满足了闺女的要求,又给她留下一些关于明天的念想!
讲故事的初衷是陪闺女睡觉。但最后的结果经常是,闺女越听越兴奋,而自己则是越讲越想昏沉。闺女没被催眠,自己反而被反催眠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讲《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说到渔夫在撒下当天最后一网的时候,过了好一会儿,闺女突然问了一句话:“妈妈,渔夫在海上,怎么会从窗户里面撒网呢?”原来,已经昏睡的自己,错把晚上看过的《哈利波特》情结给串篇了!脑子里想着哈利波特从窗户里飞出,嘴巴上却说成了渔夫从窗户里撒网!依然清醒的闺女在久久没听到下文的故事后,终于忍不住发声了!而自己却早就彻底晕掉了!
虽然有一段时间晚上的会议少了,但是最近临近年中,晚上的会议又渐渐多了起来。有两周好几个晚上都要跟美国老板和同事开会,而终于不用开会的日子,自己也是早有睡意,上床休息也比较早。然而,隔天就会听到闺女的控诉:“妈妈,你已经两天晚上没有讲故事了!”“妈妈,你已经三天晚上没有讲故事了!”哎,记性超好的闺女在听故事这件事情上,把她的好记性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虽然我每次“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的结束语总是让闺女颇感失望,但是有一天晚上讲完故事后,闺女却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反应。她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很喜欢你!”真是让我受宠若惊。问她喜欢我什么,她说“都喜欢”,更喜欢妈妈讲故事!是呀,这样的亲子陪伴,在闺女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失的,所以即使她早已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即使她现在已经大了,但是孩子终究还是孩子,还是会渴望麻麻的陪伴,还是会渴望听到麻麻的故事声音!
不光如此,白天跟闺女一起在桌子上工作、学习、写作业,闺女也经常会跟我说:“Mummy, I love you! Do you love me”又或者,两人不在同一个房间的时候,闺女还会经常在遥远的方向问一句:“Mummy, how are you” or “Mummy, are you ok”最后,又来到我跟前,亲亲小嘴,再来个抱抱!
甚至还有一次,闺女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向我寻求帮助。对于数字,出身理科生的我自然要比文科擅长。但是在我一步步的提问和讲解之后,不经意间抬头,竟然发现闺女脸上的诡异笑意!原来,她根本不是不会,她只是希望借这样的机会,让妈妈来到她的身边多看看她,多陪陪她!真是聪明、调皮又惹人喜的小精灵!
因为疫情,让我的小家,让我跟闺女之间有了更多长情的陪伴,还有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点点滴滴,属于我跟闺女之间的Good-night story tim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