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谁什么的感情

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谁什么的感情,第1张

诗人写的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是有所指的,可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字伯施,余姚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

在古代蝉文化中,蝉的品质是立身高洁、能够脱胎换骨、使精神升华。

古代诗人喜欢写蝉,是因为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虽然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1、唐代诗人虞世南从这种蝉鸣中听出了一个人名声的重要。

《蝉》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释义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2、宋代词人王沂孙则听出了悲伤。

《齐天乐·蝉》宋代: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释义:

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西窗外秋雨初歇,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

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

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更让人觉得悲苦,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3、而柳永更是借寒蝉道尽了离愁别绪。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释义:

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4、古人的咏蝉诗多托物言志,富有哲理,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是这类诗中的名篇之一。王籍从鸣蝉噪声中感受出了夏之静美,升华到了“禅境”,这乃是“禅悟”——此时的“蝉”与“禅”达到了殊途同归之妙。

《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释义:

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5、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其著名的《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德”,即文、清、廉、俭、信,将蝉喻为君子。

《寒蝉赋序》(节选)西晋:陆机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侯守节,则其信也。

释义:

它头上有花纹,是有文采的体现。它吞雾气喝露水,是清高的体现。它不吃麦黍粮食,是廉洁的体现。它不住在巢穴里,是节俭的体现。它顺应气候恪守节操,是有信义的体现。

前者是对美景的欣赏和 留恋陶醉。后者,心情 凄凉,因为思念家乡, 越看美景,触景生情, 越变得孤独落寞。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原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白话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文学赏析:

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

这首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商隐题下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全诗语言简洁凝练,虽是咏怀鸣蝉,实际上却是在抒发自己的心志,以及砥砺自身,情感基调悲而不伤,虽然诗人政治失意、郁郁不得志,生活清贫朴素不已,但诗人并没有彻底失去信心,而是选择继续坚持自己冰清玉洁的操守,耐得住清寒与落寞。全诗托借秋蝉,抒发了诗人心中的砥砺之情,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继承了诗人一贯来的创作风格,情感丰富充沛,含蓄蕴藉,深沉细腻,极尽悱恻,耐人寻味。

联系该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身世遭遇,也能对该首诗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才思是很出众的,文采斐然,才能出众,并且诗人胸怀远大的志向,想要建立一番大的成就,实现平生的抱负,以及实现人生的价值,使自己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诗人才能出众,但一直不受重用,而这是因为当时朝政的混乱与黑暗,政治上风雨如晦、波诡云谲,党争严重,尤其是“牛李党争”,当时十分的激烈严重。

因为“牛李党争”,不少有志之士就遭到了排挤与波及,因为他们要排除异己。其中就包括诗人,诗人一直处于党争的夹缝当中,两方都不待见他、排挤他、打压他。这也导致了诗人空有才情却无缘高位,在仕途上很难有大的发展与作为,只能位居无关紧要的小官职上。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状况也让诗人颇为愤懑忧愤、郁郁寡欢,毕竟对于胸怀大志de文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怀才不遇更令人沉痛哀伤。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题下了这样一首咏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表明自己坚持操守、保持高风亮节的心志。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当中,诗人托物言志,一语双关,通过描写鸣蝉的状态来表明自己如今的生活状况。蝉它生活在高高的树木上,一直以汲取清露为生,对于蝉来说,它是很难吃饱的。因为吃不饱,蝉一直费力地鸣叫,希望有人能够注意到它,但一个“徒劳”点明了它只是在做无用功。蝉它一直自视清高,居住在高处,即使喊得再大声,结果也是无济于事。对于诗人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诗人的品格就像鸣蝉一般,生活简朴清贫,自视清高,冰清玉洁,他一直被打压、被排挤,一直处于低位上,有志难伸,但是不管他心中是何等的愤懑,结果也是无济于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39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