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早秋的诗文解释

李叔同 早秋的诗文解释,第1张

意象朦胧,好像早上或傍晚隆着薄薄轻雾的村旁野地,真实却凄美,又不是凄美,因为本来就该那样,也许叫淡薄好些。他在表达上用的是一种再准确不能的词汇,不修饰却自醇美;语句质朴却透出婉转的蕴意,思想邈远、安闲、淡定,透出让人心静的禅境。

我敬仰叔同先生的才华,感佩弘一法师的生平,出大热闹,入大心境。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词语: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

句子:

1、将圆未圆的明月,慢慢升到高空。一片通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家下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早云飘过之后,田家下烟消雾散,火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2、 秋雨挨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淡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小地。已经非淡秋了,森林里这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尖,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下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尖地站在这里。

描写“早秋”好词:

1、金秋时节 

拼音:jīn qiū shí jié

释义:秋天庄稼成熟大多为金**所以称谓金秋时节。

2、景色宜人  

拼音:jǐng sè yí rén

释义:形容景色优美,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欣赏等。也可以说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3、层林尽染 

拼音:céng lín jìn rǎn

释义: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4、叠翠流金 

拼音:dié cuì liú jīn

释义: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5、蟹肥菊黄

拼音:xiè féi jú huáng

释义:因为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是螃蟹最肥最好吃的的时候,那个季节通常是农历的九月十月左右。 

6、大雁南飞 

拼音:dà yàn nán fēi

释义:九月的秋天,大雁往南飞走,准备过冬去了。

7、秋高气爽

拼音:qiū gāo qì shuǎng

释义: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8、五谷丰登 

拼音:wǔ gǔ fēng dēng

释义: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9、瓜果飘香

拼音:guā guǒ piāo xiāng

释义:指瓜果在成熟季节时散发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10、秋风送爽 

拼音:qiū fēng sòng shuǎng

释义: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描写“早秋”好句:

1、冷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外为我们增加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去每早八面钟当前,火星就从东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外的免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难找到它。

2、少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非焦土和灰烬,这非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这满身嵌着弹皮的红紧,仍然活着,傲坐在高高的山岩下,山谷外汽笛欢跃,黑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下呼尾的孩女望断了最初一只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小家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非秋了,便非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3、早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黑光在空外跳静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尾,好似波静着的红火;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家着下了凋敝的色彩。

4、北方的因树,到秋去,也非一类奇景。第一非枣女树;屋角,墙尾,茅房边下,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少小起去。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女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外间,显出淡绿微黄的色彩的时候,正非秋的齐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女红完,西北风就要起去了。

5、秋夜,天高含浓,一直月牙在西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小地,非这么幽黯,银河的简星却越发灿烂起去。茂盛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女地里,此唱己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下几声陪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家草丛丛的小路。

6、我喜欢秋天外银杏叶的黄,尤其非在路灯照耀下的这类色彩。在黑夜的映托下,这类黄不非金灿灿的,黄得无些娇嫩,黄得无些含蓄。

7、秋天无风,空气无些干燥。偶然下一面小雨,也让你倍感满意。闻着泥土的气息,湿润的空气滋养着你的脸,瞅着小自然外缤纷的色彩,你会不觉的伸开手臂,俯起尾,轻轻闭下眼睛,去一次淡呼吸,此时,你就非这一片叶女,一朵小花,一颗因实……你会融于秋的生命里。

8、秋天的落叶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梧桐树叶像小鸭的小脚掌;银杏树叶像一把**的小扇子;杨树树叶像一颗火红的爱心;枇杷树叶像一条小巧的小船……

9、你看秋叶,你看那些挺拔的大树,他们告别了曾经的鲜艳,在艳丽而短暂的生命里,无悔的在秋风中漫天飞舞,怀着对季节的眷恋把他们仅有的美丽依依不舍得零落成泥。告别了那份欲滴的绿意。

10、一串串葡萄就像深思熟虑中的思考者,给秋以深沉的韵意。到处都是丰收的美好景象,更别提亮黄的香梨,水嫩的樱桃,红紫的李子了······

早秋秋雨古诗五首:夕阳逢一雨,清风似水边

秋天是个非常有层次的季节,并不是秋天所有的时段都萧条冷酷。从夏走向秋,是一种渐变的美。而从酷暑里过来的人,分外喜欢早秋,因为那有凉风细雨,使人舒适和沉静,反而生出了昂扬的诗兴,表达清凉欢喜。

秋色虽然不象春色从无到有,但是那种清凉感更有一种阅历繁华苦热之后沉淀的清新。

“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

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

簟凉扇恩薄,室静琴思深。

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 唐朝刘禹锡《早秋雨后寄乐天》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一对老年知己,同岁,他们虽然认识较晚,迟到50多岁,但是神交已久,两个两鬓斑白的人,手握在一起,仿佛失散又牵挂多年的兄弟。晚年的他们没有过多谈论未来和理想,只是频繁地写信写诗,告诉对方自己在忙些什么,处在怎样的心情。

当然刘禹锡60多岁也曾到外地做官,常常早上就能接到白居易的诗信。

有这样的朋友,自然心灵是开放的。所以他们都活得乐观而长久。

乐天(白居易的字),这里是南方,昨夜有云,起在高高的天上,一早上开门,哦,那霏霏的雨洒落在秋天的高树上,我仰望了好久。

这里的梧桐叶子一叶知秋,先风而落,但是并非萧条,脚边秋草里的蟋蟀在快乐唱歌。

空气已经很凉快了,席子扇子都得收起来,不是我对它们薄待,实在是过季了呀,如同我和你如今是老朽,参和不了新时代。

不过这里凉快幽静,可以让人弹琴,当然,你知道的,我在想你。

我很高兴是在夏天之前来到这里。至少这里的酷热你不需要领略,你那身体,扛不住啊,我夏天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也不用回忆,但是这凉快一到,我就赶紧写信给你了。

让你分享我早秋明丽的心情。

的确刘禹锡曾经到苏州做刺史,江南虽然美,可夏天也难过,白居易自然是有过杭州,苏州扬州的生活经验的。所以这种早秋新凉的感觉,白居易拿到手上时,感同身受。

白居易爱着江南,刘禹锡的信给他解了渴。那秋天草木慢凋的江南,此时还有碧草秋虫的鸣叫。

我感动两个白发老头靠书信维持的心灵友谊,年轻人的爱情也没有如此深沉绵长啊。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

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

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唐朝马戴《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

这是新秋访故人。马戴去郊区王处士的家。有才但科考落第的读书人叫作处士。但能够不以功名累自己的,基本是有点财力的地主士绅阶层,不必如寒门学子拼命去挤科考的独木桥,反而有另外隐士的豁达和享受。

这不,居住在城市的东郊,享受城市的便利,却又有自己的淡雅生活。

反而让许多官场的中层阶级羡慕。

在这里,一场黄昏雨后,空气更加清新,那夜晚的树木,清阴如洗。

竹子作的房屋,窗外竹影摇曳,清新的露水雨水还滴在竹叶上头,而天上已经破云有月,那月亮高远,浮云追逐,好个静谧的秋空。

王处士生活悠闲,是养生达人,朋友来了,自然分享火炉上的养生汤药,那都是当时流行的道家药方,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但起码比茶珍贵。

这样的夜晚,谈得深了,马戴自己也说起,曾经也有入山修道的愿望。这在唐朝很流行,因为唐朝还有一种从道教上选拔人才的途径,很多读书人包括李商隐也尝试过。

有部分读书人将修道做成了终生职业,但李商隐马戴之流肯定因为考中进士就放弃了。

谈及往事,总是话长,又对着悠闲心慧的老朋友。

两个人说话,弹琴,在这早秋的雅居,很有竹林七贤的风范。

两个心灵寂寞的人,良辰美景,激发了仙意,对于马戴和王处士都很难得。因为在这样的聚会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各自的生活。真实的生活,总不会是永恒美好的,不论是身在何处,所为何事。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

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 唐朝齐己《早秋雨后晚望》

如果僧人是一种无可选择的宿命,那我宁可去唐朝做和尚,四大皆空,但仍旧可以写诗。唐朝的和尚仿佛可以在生活里用诗来修行,不错过自然任何美景。他们更加生动,并非完全脱离人世。

一场秋雨之后,他登上了高楼。

秋天真正来了,暑气渐渐消散了,听那蟋蟀草虫的声音,夜晚渐渐多而稠密起来。

那江河湖海经过了这场秋雨,天地日月换成了崭新的秋天。

这么美好的景色,最适合拿笔写诗啊,这是催促我,快点登上高楼吧。

我在楼上,凉风四望,领略了天风浩荡。

我要发愿,现在就去遥远的嵩山,去领略一山还比一山高的美景,我要追逐云之上!

唐朝的僧人很可爱,他们很多人用在旅游写诗上头,行万里路,看万座山。

这首诗大气开阔,明丽振奋,尤其那句”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是道家语是儒家语,更是人间语。原来和尚也有这么真实大气的呀。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唐朝顾非熊《早秋雨夕》

贫寒之人,对于秋来是特别敏感的,因为有现实的压力,夏天固然难过,可是秋凉意味着衣食住行会有更多是支出,棉花在唐宋两朝肯定是高端奢侈品,平凡的葛麻衣裳,夏天虽然吸汗,秋天却不保暖。

这种冷凉的感觉,比充裕的人更能体会。

早秋按道理不是冷只是微凉,但是物质短缺的人,心先冷了。

所以一叶秋风,在别人可以忽略,在他看来,都是秋来的压力。因为缺钱,大约九月衣裳未能裁。那清风是别人的爽朗,对于他却是如水冰凉。

半夜里睡不着,一点天边的声音,风声鹤唳。

温度降到20多度,连热闹的蝉声也没有了。

因为微冷睡不着,心中又有事,所以熄灭的灯重新点上,是想一点火光的温暖么?

这是早秋。难道连被窝都缺吗?

或者是现实。李商隐十六岁,长的一表人才,去幕府做事时,连件棉袄都没有,还是令狐公子叫妻子给他送了件过冬的衣裳。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有达官贵人衣食无忧,更多的是普通人,尤其在外的学子游子,衣裳手工需要家庭支持,也需要钱财,春捂秋冻,很多人的秋天,是在一阵阵凉风中薄衣单裳冻着过的,等待命运前途的转机。

所以诗作中常有悲秋,那是真实的体感。何况是更底层的读书人?听听吧,不要忘了,古人艰辛于冷暖生存,这是历史。

”山萤一点拂衣流,茉莉花开香暗浮。

河汉影斜初过雨,井桐凉堕已迎秋。

玉笙小院当年月,纨扇长门昨夜愁。

惆怅瑶芳易凋谢,美人何处独登楼。“

明朝居节《新秋雨后夜坐》

明朝整体而言大部分时间是个相对稳定富庶的时代,而且棉花广泛种植推广,生产力相对发达。所以早秋是好过的。

此时是炎凉换季,一场新雨之后,空气温度降下来,让人感觉只凉不冷。

有物为证,那萤火虫还零星飞在路上,绕着人的袖子,那早秋还有茉莉花香,阵阵袭人。

这是七夕左右的早秋,天气不冷不热,有零星的梧桐黄叶落下标志着秋天的到来。

诗人好有闲愁,因为他爱的人,曾经生活在这深深的院落里。

但是明显,曾经是恋人,如今女子嫁人了,听说过得不大幸福。

这里还留着最美好的记忆,他们曾经一起看月亮。

但是听说她嫁人后,生活寂寞,丈夫冷落她远行,或者又有了新欢吧。

我只是感叹红颜易逝,现在的她是在哪里登楼望月呢?她是否知道我在思念她?

这虽然是明清两代表哥表妹常有的俗套恋情,但是我难得看到这个中间对女性的悲悯。

他知道,他什么都知道。但是他还是愿意,愿意将最美丽的早秋的寂寞留给心里的她。虽然对于真实而残酷的人生,并不能意味和改变什么。

人人心里有座坟,埋着人间未亡人。人人心里有个愿,此生有心在守望。

你有哪些秋雨早秋的美句,写出来一起分享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唐代·李白《太原早秋》 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秋天 , 写景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她的身傍。

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赏析

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即所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唐宋诗醇》)。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诗人)虽身在异域他乡,做的梦也在边城月中萦绕,“月亮代表我的心”啊;可是当我梦醒之后,我“心飞故国楼”了。这里,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这一联两句在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秋天。这年夏季他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怀乡之作。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310篇诗文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宋代·徐玑《秋行》

秋行

宋代 : 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秋天 , 写景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唐代·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唐代 : 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秋天 , 送别 , 友人 , 抒情 , 豪放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唐代·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秋天 , 思念 , 友人孤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450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