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升级做小妈,对宝宝时不时的啼哭你也许会束手无策,咋的又哭了呢冷静!哭泣是新生儿的第一语言,小家伙每天平均要哭3小时左右,通过啼哭,宝宝可以向父母表达各种意愿和要求。菜鸟小妈们,一起来学习宝宝这门独特的语言吧。了解之后,你才能正确地安抚他!
※我饿了!
新生儿可是一秒都不能饿着,这也是小妈对宝宝哭泣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饿了!”
声效特点:音调较低,有节奏,哭一会停一会,不急不缓。
动作特点:用手指轻触宝宝的脸蛋,会立即转过头来,并不由自主地伸出舌头做吮吸动作。一经喂哺,小家伙便会马上安静下来。
※我尿了!
湿乎乎的尿布贴在屁屁上,真让宝宝难受啊,那就用哭声来提醒妈妈吧!
声效特点:强度较轻,委婉而间断,多在睡醒时或吃奶后。
动作特点:会不断地蹬腿,尝试着扭动身体,特别是小屁屁。及时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尿布,甚至刚刚打开襁褓时,机灵敏感的宝宝就会停止哭泣。
注:婴儿对脏尿布的忍耐程度有个体差异,父母应根据宝宝的习惯,有规律地进行更换,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我要抱!
宝宝与妈妈最亲近了,只有在妈妈的怀抱里,才最安全,不抱我,我就哭给你看!
声效特点:像开关一样,抱起就不哭,放下就哭,宝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动作特点:小脑袋不停地左右转动,如果妈妈走到宝宝跟前,宝宝就会停止哭泣,发出哼哼的声音,眼睛盯着妈妈,似乎在等什么,抱起来后,就会安静下来,很享受的样子。
※我困了!
宝宝没有精气神儿了,要睡觉了,也会哭两声,提醒你的哄睡。
声效特点:声音很强烈,而且像花腔一样还带着颤抖和跳跃,而且有断断续续的情况。
动作特点:小家伙会闭着双眼,打哈欠,揉眼睛,把头埋在妈妈怀里,这些明显的举动,都提醒你,赶紧把他放到床上,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我难受!
小家伙的体质还很弱,很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引起身体的不适,他会用哭声来缓解,同时提醒你的注意。
声效特点:哭声较怪异,要么高调尖叫,要么短促无力,甚至虚弱地呜咽。
动作特点: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甚至有呕吐、腹泻等并发症;要及时关注,不能耽误。
※我好烦!
如果周围的环境让宝宝很烦躁,他也会通过哭泣,要求你把他带到其他的地方。
声效特点:突然大哭,然后会停下来“观察”一下,再继续;被抱开之后,会停止哭泣。
动作特点:会不停地转动头部,表情很急切,抱到另一个地方会有所缓和。
哄哭小贴士
●哭了就要抱。新生儿需要十足安全感,拥抱会让他找到子宫里那熟悉的感觉。抱起宝宝能大大缓解他的哭闹症状。
●你需要冷静。如果确信宝宝一切都没问题,但还是不停地哭,最好让其他人代替你一下。你需要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宝宝的哭声往往会让你脾气大增,你需要时间冷静。 本文来源:
情感化是用户运营的关键抓手。情感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人类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所有的言行都是由某种情感驱动的。
1)同理心:情感的底层逻辑
同理心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角色代入;二是感同身受。
2019年,一部名叫《啥是佩奇》的视频短片火爆全网。讲述了一个爷爷为了给孙子准备礼物, 寻找并制作佩奇的有趣故事。
虽然这只是一部**的宣传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折射出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每逢佳节父母对儿女回家的期盼。这种现实就会达到让大家的感同身受,情感共鸣的效果。
2)找到引爆情感的导火索
企业如何抓住年轻用户的情感导火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爆他们的情感,是许多传统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有情感的引爆都是从捕捉公众情绪开始的,情绪通常是飘忽不定的,捕捉它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比如新媒体运营组织“新世相”连续策划的“逃离北上广”“佛系少年”“丢书大作战”等活动,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公众潜在情绪的精准捕捉。“逃离北上广”是对一线城市白领生活压力的回应,“佛系少年” 是对“90 后”“00 后”年轻群体差异化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精准把握,情感引爆从情绪入手,最高境界是将情感升维为价值观,让其成为品牌的人格化标签。比如小米的“ 为‘发烧’而生”,苹果的“Think Different”,京瓷的“积善行,思利他”。情绪、情感都是具象化的、偏感性的表达,而价值观则是情绪、情感的符号化和抽象化,更稳定、更持久。因此,用户运营的短期目标是调动情绪,引发情感共鸣;长期目标是在持续的情感互动中,形成能引发用户广泛共鸣的价值观。
在2008年为在汶川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的王老吉,2021年为河南洪灾低调驰援的鸿星尔克,都抓住了广大用户的情感导火索,以民族大义、社会责任感等情感引爆了用户情感。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吉、鸿星尔克都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市场品牌,而成为爱国爱家的情感映射,成为一种情感符号。
品牌只有通过与用户共情,建立与用户的情感连接,才能获得用户好感,引导用户传播口碑。而讲好品牌故事,与用户平等沟通对话,正是以情感化做好用户运营的第一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