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定义,数学 是指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
数学大体包括代数、几何、分析学、函数论、方程、概率、数论、数理逻辑、图论、组合论等几大类。
所谓的数学研究工作,不仅是了解及整理已知的结果,还包含着创造新的数学成果与理论。会强调这点是因为许多人误解数学是一个已经被研究完的领域。事实上,数学上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和待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有大量新的数学成果发表。这些数学成果有些是新的数学知识,有些是是新的应用方式。 所以心算家、珠算家不是数学家,数学家也不见得能够快速的做出各种计算。
丘成桐(Shing—tung Yau)
丘成桐博士为国际著名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由于他在几何方面的杰出工作,获得了菲尔茨奖(被称之为数学的诺贝尔奖)。1994年,获得了瑞典皇家学员颁发的国际上著名的克雷福德奖 (Clifford)。199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丘成桐博士在科研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赢得了许多荣誉。更为可贵的是,他十分关注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并将其同自己的科研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年来,一直运用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活动能力,协同各方面力量,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
欧拉
欧拉(Leonhard Euler 公元1707-1783年) 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Basel)城,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
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
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1741年欧拉应普鲁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直到1766年,后来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诚恳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灾殃及欧拉住宅,带病而失明的64岁的欧拉被围困在大火中,虽然他被别人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灰烬了。
沉重的打击,仍然没有使欧拉倒下,他发誓要把损失夺回来。在他完全失明之前,还能朦胧地看见东西,他抓紧这最后的时刻,在一块大黑板上疾书他发现的公式,然后口述其内容,由他的学生特别是大儿子A·欧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笔录。欧拉完全失明以后,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竟达17年之久。
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他能够复述年青时代笔记的内容,心算并不限于简单的运算,高等数学一样可以用心算去完成。
欧拉的风格是很高的,拉格朗从19岁起和欧拉通信,讨论等周问题的一般解法,这引起变分法的诞生。等周问题是欧拉多年来苦心考虑的问题,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欧拉的热烈赞扬,欧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最后一刻,1783年9月18日下午,欧拉为了庆祝他计算气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天王星刚发现不久,欧拉写出了计算天王星轨道的要领,还和他的孙子逗笑,喝完茶后,突然疾病发作,烟斗从手中落下,口里喃喃地说:"我死了",欧拉终于"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一些趣闻
1一般公认,历史上可考的、年代最久远的数学家是古希腊几何学家泰勒斯。
2史上著作与论文总量第二多的是十七世纪的著名瑞士数学家欧拉,他的纪录一直到二十世纪才被匈牙利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打破。
数学家名言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
----王菊珍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托尔斯泰
"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Cantor)
“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康扥尔(Cantor)
"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 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 希尔伯特(Hilbert)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PRHalmos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着生命力, 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Hilbert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高斯
“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雷巴柯夫
“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 ----华罗庚
“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 爱迪生
“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季米特洛夫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 ----赫尔曼外尔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数学是科学之王” ----高斯
“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康扥尔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着生命力, 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希尔伯特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毕达哥拉斯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马克思
“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 ----拉奥
“数学——科学不可动摇的基石,促进人类事业进步的丰富源泉。” ---- 巴罗
“在奥林匹斯山上统治著的上帝,乃是永恒的数。” ----雅可比
“如果没有数所制造的关於宇宙的永恒的仿造品,则人类将不能继续生存。” ----尼采
“不懂几何者免进。” ----柏拉图
“几何无王者之道!” ---- 欧几里得
“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著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 ---- 诺瓦利斯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 牛顿
“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高斯
“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 ----克隆内克
“上帝是一位算术家” ----雅克比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麦克斯韦
“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史密斯
“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希尔伯特
“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达尔文
“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京斯
“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柯西
“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伯克霍夫
“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间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A埃博
“生命只为两件事,发展数学与教授数学” ----普尔森
“用心智的全部力量, 来选择我们应遵循的道路。”----笛卡儿
“我不知道, 世上人会怎样看我; 不过, 我自己觉得, 我只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 一会捡起块比较光滑的卵石, 一会儿找到个美丽的贝壳; 而在我前面, 真理的大海还完全没有发现。” ----牛顿
“我之所以比笛卡儿看得远些,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不亲自检查桥梁的每一部分的坚固性就不过桥的旅行者是不可能走远的。 甚至在数学中有些事情也要冒险。”
----贺拉斯兰姆
“前进吧, 前进将使你产生信念。”----达朗贝尔
“读读欧拉, 读读欧拉, 他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拉普拉斯
“如果我继承可观的财产, 我在数学上可能没有多少价值了。”----拉格朗日
“我把数学看成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 而不是想为自己建立什么纪念碑。 可以肯定地说, 我对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更喜欢。 我对自己的工作总是不满意。 ”----拉格朗日
“一个人的贡献和他的自负严格地成反比,这似乎是品行上的一个公理。 ”----拉格朗日
“看在上帝的份上, 千万别放下工作!这是你最好的药物。 ”----达朗贝尔
“我的成功只依赖两条。 一条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到底; 一条是用手把脑子里想出的图形一丝不差地制造出来。”
----蒙日
“天文科学的最大好处是消除由于忽视我们同自然的真正关系而造成的错误。 因为社会秩序必须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 所以这类错误就更具灾难性。 真理和正义是社会秩序永恒不变的基础。 但愿我们摆脱这种危险的格言, 说什么进行欺骗和奴役有时比保障他们的幸福更有用! 各个时代的历史经验证明, 谁破坏这些神圣的法则, 必将遭到惩罚。”
----拉普拉斯
“有时候, 你一开始未能得到一个最简单,最美妙的证明, 但正是这样的证明才能深入到高等算术真理的奇妙联系中去。 这是我们继续研究的动力, 并且最能使我们有所发现。” ----高斯
“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 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高斯
“人死了, 但事业永存。 ” ----柯西
“精巧的论证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长期切磋积累的成果。 我也是慢慢学来的,而且还要继续不断的学习。” ----阿贝尔
“到底是大师的著作, 不同凡响!”----伽罗瓦
“异常抽象的问题, 必须讨论得异常清楚。 ” - ---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我决心放弃那个仅仅是抽象的几何。这就是说,不再去考虑那些仅仅是用来练思想的问题。我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另一种几何,即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现象的几何。”----笛卡儿
"数学是人类知识活动留下来最具威力的知识工具,是一些现象的根源。数学是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上帝必以数学法则建造宇宙。”----笛卡儿
“直接向大师们而不是他们的学生学习。” ----阿贝尔
“挑选好一个确定得研究对象, 锲而不舍。 你可能永远达不到终点, 但是一路上准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克莱因
“我决不把我的作品看做是个人的私事, 也不追求名誉和赞美。 我只是为真理的进展竭尽所能。 是我还是别的什么人, 对我来说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它更接近于真理。 ” ----维尔斯特拉斯
“思维的运动形式通常是这样的:有意识的研究-潜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研究。”----庞加莱
“人生就是持续的斗争, 如果我们偶尔享受到宁静, 那是我们先辈顽强地进行了斗争。 假使我们的精神, 我们的警惕松懈片刻, 我们将失去先辈为我们赢得的成果。 ” ----庞加莱
“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 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庞加莱
“我们必须知道, 我们必将知道。” ----希尔伯特
“扔进冰水, 由他们自己学会游泳, 或者淹死。 很多学生一直要到掌握了其他人做过的, 与他们问题有关的一切,才肯试着靠自己去工作, 结果是只有极少数人养成了独立工作的习惯。 ” ----ET贝尔
“一个人如果做了出色的数学工作, 并想引起数学界的注意, 这实在是容易不过的事情, 不论这个人是如何位卑而且默默无闻, 他只需做一件事:把他对结果的论述寄给 处于领导地位的权威就行了。”
----莫德尔
“数学家通常是先通过直觉来发现一个定理; 这个结果对于他首先是似然的, 然后他再着手去制造一个证明。” ----哈代
“一个做学问的人, 除了学习知识外, 还要有“taste”, 这个词不太好翻译, 有的译成品味, 喜爱。 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 就要有相当清楚的“taste。 ”----杨振宁
“如果认为只有在几何证明里或者在感觉的证据里才有必然,那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给我五个系数,我将画出一头大象;给我第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人必须确信,如果他是在给科学添加许多新的术语而让读者接着研究那摆在他们面前的奇妙难尽的东西,已经使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进展。”----柯西
“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设,经过逻辑的推理,获得结论。”----陈省身
“科学需要实验。但实验不能绝对精确。如有数学理论,则全靠推论,就完全正确了。这是科学不能离开数学的原因。许多科学的基本观念,往往需要数学观念来表示。所以数学家有饭吃了,但不能得诺贝尔奖,是自然的。”
---陈省身
“数学中没有诺贝尔奖,这也许是件好事。诺贝尔奖太引人注目,会使数学家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陈省身
“我们欣赏数学,我们需要数学。”----陈省身
“一个数学家的目的,是要了解数学。历史上数学的进展不外两途:增加对于已知材料的了解,和推广范围。”
----陈省身
“虽然不允许我们看透自然界本质的秘密,从而认识现象的真实原因,但仍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形:一定的虚构假设足以解释许多现象。”----欧拉
“因为宇宙的结构是最完善的而且是最明智的上帝的创造,因此,如果在宇宙里没有某种极大的或极小的法则,那就根本不会发生任何事情。”----欧拉
“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祖冲之
“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发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刘徽
“虚数是奇妙的人类棈神寄托,它好像是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一种两栖动物。”----莱布尼茨
“不发生作用的东西是不会存在的。”----莱布尼茨
“考虑了很少的那几样东西之后,整个的事情就归结为纯几何,这是物理和力学的一个目标。” ----莱布尼茨
“几何看来有时候要领先于分析,但事实上,几何的先行于分析,只不过像一个仆人走在主人的前面一样,是为主人开路的。”----西尔维斯特
“也许我可以并非不适当地要求获得数学上亚当这一称号,因为我相信数学理性创造物由我命名(已经流行通用)比起同时代其它数学家加在一起还要多。 ”----西尔维斯特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才能的数学家决不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
1、解读标题
首先我想谈谈《呼啸山庄》这书名。我感觉“呼啸”这两个字好有气势,似乎是一种狂傲不羁的气势。让我仿佛听到刺骨寒风猛刮发出的咆哮声。可见这里的环境是多么悲凉而又恶劣。在这样的环境里竟然存在着山庄,有山庄那么也就一定有住人,有人就有了生气,有了生气就一定有或精彩或凄凉的故事发生。这是我在阅读这部名著之前,仅看了这书名的所思所想。
关于“呼啸山庄”作品中是这样写到:“‘呼啸山庄’就是希克厉先生的住宅。‘呼啸’在当地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而翻译者方平在序言中提到“呼啸”时是这样说的:“‘呼啸’是当地的方言,指暴风席卷而来的时候,大自然发出的那一片咆哮声。”
2、作品的背景
我认为分析一部作品,首先要去弄清楚作者本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写这部书的出发点是什么,她之所以要塑造怎么样的主人公,又如何去塑造即通过怎么样的叙事方式采用什么结构等问题,都一定有她的道理。若没有弄清楚这些问题,单纯地去分析作品中的主人公,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死胡同。就我自己而言,我不喜欢在看作品之前就看一些作品的序言或作品的简介等(我不知道这是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总是迫不及待地开始读起作品来。所以读这部著作也一样,在对《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及关于这本著作的背景等一点也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读作品。可想而之,最后虽读完这部作品,但对作品的理解难免是肤浅的。我记得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书里的主人公希克厉好坏,真想不通作者怎么会塑造出一个这么狠心的主人公出来”。后来我倒回去看这本著作的序言等相关资料,才对这本著作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生活在19世纪,她所创作的《呼啸山庄》在一开始就遭到评论界猛烈谴责,其中有一些说得非常刻薄:“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有人又这样嘲弄:这部“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该该名为《枯萎山庄》才对。”这或许正是作品所塑造的主人公扭曲的复仇心极强烈让人难以接受吧,且《呼啸山庄》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等却更似于20世纪现代小说的风格。综合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呼啸山庄》在将近半个世纪一直不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进入二十世纪,艾米莉的声誉才蒸蒸日上,研究勃朗特姐妹的学者克伦泼在他的专著中这样提出:“目前占主导的(虽然不是一致的)意见,认为艾米莉比她的姐姐夏洛蒂更是一位更伟大的女作家,《呼啸山庄》比《简爱》是一部更伟大的小说。”
3、艺术结构和主题思想及内容
艺术结构对于一本小说,首先就是故事的叙事方式。作者放弃了那种从头说起、原原本本、平铺直叙的传统的叙事手法。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少见的“戏剧性结构”。故事的叙述从中间开始。整个小说的时间跨度前后三十一年,从1771年(孤儿希克厉被从利物蒲带来到呼啸山庄来)到1802年秋(小凯瑟琳和哈里顿成为一对情侣),作者把叙述的起点安排在1801年的冬天。这样一种非传统的“戏剧性结构”本来就很复杂了,作者还引进了故事以外的,或是故事边缘的两个人物:房客洛克乌和女管家纳莉来担任故事的叙述者。就这样作者采用了双重、三重框架结构甚至采取了多重框架的叙事结构。这样设计叙事系统,有人认为作者是为了要把她本人隐蔽起来。她本人的性格十分内向,她在这作品中倾吐的却是从来没有向人倾吐过的,也很少有人这样倾吐过的狂风暴雨般的激情,她需要把自己很好地隐蔽起来。这双重和三重以至多层次的叙事方式,给了她一种安全感。
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恨消灭不了爱,爱比恨更有力量。恨是爱的异化,爱就是恨的复归,爱和恨既是彼此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在这现实世界中,天长地久的毕竟是‘人间的爱’”。
作品中的内容可以简洁地归结为第一,人性的冻结;第二,人性的堕落;第三,人性的复苏。
最后,作者采用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环境来渲染营造作品的气氛和作者用具有个性化风格的语言(如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呓语等)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清代·黄景仁《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古诗三百首母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鉴赏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着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表现特点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而且一种清新迥拔之气,凌然纸上。其三是音调极佳,作者诗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激楚,也特别动人。 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赏析二“搴帷拜母河梁去”中以“河梁去",点明了别母的主题,并融含了远游异乡、身世飘零的悲哀之感。“白发愁看泪眼桔”紧承首句而来,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写别母时的伤痛之情,但“搴帷拜母”的具体细节和特征鲜明的母亲的形象已经能够感受到母与子各自内心的情感运动及相互间情感的交流:两两相对,默然无语,母亲的凄楚和耽念,诗人的悲愁和愧疚,尽在不言中。
“惨惨柴门风雪夜”是一幅情景交融的全景式画面,同时造成了一种充溢着强烈悲哀情绪的氛围。诗人也不由从心底发出“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慨叹。“此时有子不如无”是诗人感情步步加深,层层蓄积,凝聚到饱和状态时的迸发,从而就产生了动人的情感力量,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矛盾运动,具有丰富复杂的心理内容。
创作背景 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景仁外出为官府办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告辞妻女和拜别老母,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其悲伤的心情。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黄景仁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