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爱是一种复杂、深刻的情感,涉及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爱情都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爱情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的本质和意义,更好地体验和表达爱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是一种情感需要。人类是社交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归属感和安全感。爱情可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让我们感受到被爱、被理解和被接受的感觉。同时,爱情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我实现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完整和有价值。
三、社会学角度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最复杂、最深刻的情感之一。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爱一个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也一直是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类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解释为什么我们会爱一个人。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最复杂、最深刻的情感之一。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爱一个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也一直是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类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解释为什么我们会爱一个人。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得
情感的哲学定义: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理解情感的哲学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人类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还可以是整个社会,它们分别形成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
2 事物的价值关系并不是指事物的价值量(或使用价值量),情感的强度也并不与事物的价值量成正比,而是与事物的价值量有着特定的函数关系(以后再阐述)。
3 事物的价值大小不仅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有关,而且还与主体及环境的品质特性有关,因此人的情感强度不仅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有关,而且还与主体及环境的品质特性有关。
学习这门课是因为当我们把人的心里与人的经历、人生阶段结合起来,对人才有引导作用、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如“贫贱夫妻百事哀。”
听课解决了下列问题:
看言情小说能不能提高情商?为什么文明越发达,人类的精神病越多?你怎么知道你爱上了这个人?为什么有的人不通人情?谈恋爱经常换男女朋友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科技发达的社会,人为什么要学习艺术?什么样的人是社会经验少的人?爱情为什么会需要婚姻?
1看言情小说不能提高情商。 “蛋白质”女孩:蠢蛋、白痴、神经质。
2用理性的角度去考虑情感问题,就会靠近规律。
规律1: 母壮儿肥
规律2: 父爱比母爱晚发(约晚3-4年)
3如果说配偶长得美丑没有关系,那的灯一样。说明这个人的感情是处在动物水平。所以好色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精神反应。
4人性的尺度是需要。而审美需要是在享受和奢侈的层面。如果只有温饱需要,说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人性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如果有情感审美,情感质量的需要,是社会水平比较高的表现。
5文明越发达,精神病越多,是文化不适应的表现。我们的文化越来越适宜机器生存,越来越不适宜肉身性的人生存,应试教育、标准答案,强调机器奴役人类。差不多理性化的都可程序化,凡是程序化的都可被机器代替。
6非理性包括:自由意志和丰富情感。发展非理性最有利的领域是艺术领域。艺术泛化,艺术走向日常生活。艺术的边界消失,人人成为艺术家,以非理性的因素来制衡理性的表现。达成一种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当科技发展到如此强势的这样一个地位的时候,情感自身要想和理性抗衡,情感自身必须是组织化的,个体的虚弱的散漫的情感是无法和理性抗衡的。所以学习艺术可以抗衡文明发达给人民带来的精神疾病。在精神领域中的统治就是理性的统治,所以非理性主义就会盛行意志情感。意志情感发达了才可以制衡理性知性。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艺术家是研究人类情感世界的,而文学家主要是研究情感世界规律。艺术家了解你的情感规律,然后用他的艺术作品作为情感媒介,点燃你的情感,和你之间发生情感互动。文学是人学,而艺术是情感的表达。人文学科是无用之大用。文艺符合时尚文化、标准的文艺,可能影响更大,同构就会引起广泛的共鸣。
最好的艺术与熬得最美味的汤是一样的。
7在情感领域中注重个体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知道你爱上了这个人?因为你有心动的感觉,心跳的快乐,有心痛的感觉。说明情感到达一定的深度了。
8童年是心结形成的阶段。
成年人复杂情感困扰,可从最初的阶段(童年)最简单的阶段找到。坦言情节、打开情节、疏导成功。
心理分析的方法(弗洛伊德)所以作为自我情感分析或情感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情感关系混乱时, 先做自我心理分析,然后做他人心理分析(进入社会心理),了解自己,又了解他人。接着换位思考,把我放在他的位置上,我会怎么想?把它放在我的位置上,他又会怎么想?这样你就能通情达理。人情和事理是相通的,是一致的,通的人情则通的世理,不通世理的人是因为不通人情。
不通人情,则不明事理。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功——了解人类的情感世界,然后明白为人处事之道。搞管理搞政治,搞商业,为人处事之道是最基础的基本功。通人情才能明事理,才能学好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出色的作家是生活经历非常丰富的人。人生一帆风顺的人是天真幼稚的。
如果你自己的体验是真实的,被发现真实的,最基础的那个情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是相通的。在艺术上有一个规律——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能够引起最广泛的共鸣呢?一个是朝向人性大课题的(普世价值);另一个是回到个人内心的(最深层次的东西进入人类情感的潜流之中)。
在个体情感的友情、爱情、亲情、乡情等中,有高度的相似性,不分民族不分领域。
9谈恋爱经常换男女朋友的原因是——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一次次的去尝试,一次次的去碰壁,走马灯换男女朋友的人最大的烦恼是没有碰到真正的爱情。你看着他很风光很风流,事实上他很痛苦。因此了解自我的心理分析很重要。
更高层次的朋友之交是精神层面上的。当能觉出自己的不完善处,试图在爱情中完善自我时,就容易找到互补型的。爱情理想,体现的是人的极度自信,是一种上升的人生。爱情现实体现的是人的极度自卑,是一种向下的人生。原生家庭有缺失的——自我疗治,才有正常的爱恋。
基于喜欢有友谊和爱情。友谊是喜欢一点,它是开放性的。爱情是接纳全部,它包容性强,独占性强,聚焦排他。
早恋——高中是谈恋爱的最佳时期(爱情的纯洁性)。恋爱和婚姻有时会错开。早孕会妨碍女性的发展(西谚:早婚早衰)。
美好的爱情有审美性质。一树梨花压海棠——老夫少妻 男老女少
现实爱情中越有功利色的越稳定,相互之间有功用的关系。有功利色彩的爱情,看起来很现实很俗气。但恰恰是稳定的。而无功利色彩的爱情,看起来很唯美,很浪漫,很激情。但恰恰是最不稳定的。 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感觉是最不可靠的,感觉是最容易消失的东西。在爱情领域中真正的爱情是脆弱的。一出现问题就离婚的,是真爱情,因为受不了落差。过分浪漫的爱情不一定是稳定的。在爱情中笨拙的表现,可能是真情实感的。花心的人最在意贞洁问题。社会生活经验少的人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婚姻是一种保障形式。社会规则是保障婚姻稳定的前提。
追求别人的人是猎手,被追求的人是猎物。
10要阅读经典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倾向,他们对人性的认知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对提高情商有促进作用。越是在早期阶段的时候,对艺术作品的接受,人文学科的学习,更要注重的是精品。
精神上也是有品位的,饮食方面8岁之前就决定了你的胃口、口味。越早时期接受作品,越要趋于正向,趋于精神升华的居多,要清淡的食物。
单一阅读范围,有妩媚色彩,情感不良,轻易丧失独立人格,同时有反智色彩(反民主,反科学,反政治)。
11男性爱情的幻想,是将世俗包装成超凡脱俗。在爱情的情感领域中,他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原理是平衡原理。一男多女是男性爱情幻想的体现。平等和平衡是爱情中的基本条件。
夫妻最重要的原则是要相配,身体上年貌相当,爱情的自然层面上心心相印,社会层面上要门当户对,这些文化层面中的东西不能剔除,否则只剩情欲。
文明的家庭中,怕老婆的现象多。野蛮的家庭中怕老公的现象多。爱情与财产在婚姻中是分开的。婚姻中结了婚后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政治、经济。
充分分析自己的情感状况,吸收人文学科和艺术作品的这种情感营养,对于塑造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这是非常有好处的。
领导者是主动人格的人,呼风唤雨。情感世界的理性化非常重要。
中国文化以道教文化为根底,以儒家文化为表象,在中国强者要学会示弱,以阴柔胜阳刚,所以你学会示弱才是真强者。如,刘备已哭得天下。阴柔为本的道家文化构成民众心理,使人敬佩的同时应该令人同情。
12情感研究的方法:①管理科学。②为人处事之道。③俗世中的生活智慧(有情感真理的凝结)。谈恋爱之前树立爱情理想才能找到理想对象。各国名言集读一遍有一遍新的感受。教训应该是在别人的教训中获得自己的成长,如看书、看**、听故事。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一种更深刻的情感。以命相搏的爱是令人恐怖的。爱要表白,表白能否成功要看感情是否成熟。
男女平等的人有性别尊严感。
13梭罗《瓦尔登湖》: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1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有艺术才能的特点:多愁善感。
统觉和知觉是需要训练的。激情是一切认知的动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的是成功的人有高峰体验的人生。而弗洛伊德研究变态的人。
育如老师在的第三场讲座,提及过去建中生考完第一次段考卧轨事件、清大生因感情不顺跳楼事件,讲座内容有丰富的学理,过程更是有沉重、有笑、有泪、有活动、有问答有满满的收获。 她提及情绪影响人一生甚钜。青少年或成人在情绪上瞬间过不去的点,都不是一时之间,而可能是累积而来的。 讲座中她提到
育如老师在的第三场讲座,提及过去建中生考完第一次段考卧轨事件、清大生因感情不顺跳楼事件,讲座内容有丰富的学理,过程更是有沉重、有笑、有泪、有活动、有问答有满满的收获。
她提及情绪影响人一生甚钜。青少年或成人在情绪上瞬间过不去的点,都不是一时之间,而可能是累积而来的。
讲座中她提到,从人类研究脑部开始,透过脑部「 -反应」测得血氧量的浓度,知道脑部哪一块的对应位置,例如 大脑的颞叶区对应「听觉」 、 枕叶对应「视觉区」 、 前额叶对应到「思考、问题解决判断」 等。
但情绪一开始却无法在脑内测得,我们常常感到有情绪,生气的时候全身血脉贲张、低落时甚么都不想动、难过时感到沉重、兴奋时全身细胞欣欣向荣、快乐时想找人分享觉得甚么事都很顺遂,这好像都不仅止于脑内发生的作用,而是全身一起作用,所以有人说,"心情好"的对应位置好像是在于「心窝处」,像是心暖暖的、心酸酸的、心痛痛的。这些都指出好像情绪,是无法单纯用脑袋来解释的~
基于以上的状态,育如老师说明:我们大学的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就说的很清楚「情绪,是一组生理的激动状态」
而透过脑波的实验,又对应不到情绪对应到脑袋的哪里?
那么,情绪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会有情绪呢?
[ 脑波实验EGG操作 ]
后来,我们发现,原来情绪藏在脑袋里的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
「海马回」 (长得像耳朵)管理情绪经验的记忆(像是一个温暖的经验、难受的经验、惊喜的经验都记录在这里)
「杏仁核」 则是我们原始情绪的反应(原始脑)包含六组基本情绪(喜、怒、哀、惊、恐、爱)
这些反应,会影响我们的状态,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判断,所以,别人讲同样一句话,大多数的人都没反应,
可是你感到特别的难过/生气/悲伤/忌妒/难熬/尴尬等等,大多数都与眼前的人无关,跟你提去了什么经验有关。
而身为新手爸爸/妈妈,也许会有同样的心情,希望宝宝不哭不闹,好带好邀持(台语)最好最贴心。婴儿从出生就有情绪,主动发出讯息希望主要照顾者给喂、换尿布、陪玩、自我中心得不得了,而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他们,常让照顾者身心俱疲,那为什么演化要留下「情绪」呢?
华人社会,社会期待是要我们练就「喜怒不形于色、允执厥中、断绝七情六欲、有教养,举止合宜,修饰掉不合宜的心情」,人们对于情绪的表达较批判,所以对「情绪」负面的形容词>正面形容词,例如:得意容易忘形、对做错事应该自惭形秽、做人休想为所欲为、怒急容易攻心等,所以做人要懂得忍耐、忍让,遇到任何状况,强调「忍为上策」越长大越懂事的指标,希望能尽可能 掉情绪(七情六欲)这一关,崇尚六根清净、无欲无为的平静状态。
但其实,如果小孩都是自己带得父母亲,就会发现,孩子的哭泣会有层次上的不同;饿的话,这种哭会夹杂无力的痛感,不舒服,这种哭会夹杂凄厉的尖叫,找人玩,这种哭会断断续续,看主要照顾者反应等。
婴儿透过情绪的起伏,发出声音,来找到与主要照顾者沟通的桥梁。
宝宝运用情绪主要照顾者沟通需求,有些父母会去学婴儿手语,促进宝宝表达的能力,取代宝宝因为表达的困境而情绪化,父母又因为孩子情绪化而责罚她,双方都很挫折。
育如老师说:运用婴儿手语当作还未发展语言时期的桥梁,研究指出可增进宝宝后来发展语言的敏锐度。
婴儿手语示意图
而宝宝的情绪是一组精密又巧妙的设计,情绪的出现,更是循序渐进举例来说:宝宝发展出「害怕」的情绪,是在六个月大会爬的时候。
六个月前的婴儿因为视力发展的关系,你抱她在高处往下望,她没有感觉,但当他会爬的时候( 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发牙),爬到楼梯间/或是床边往下望,通常会回头,因为他已经发展出深度知觉的概念,知道害怕和危险。
情绪的演化是一种保护的机制,让他知道危险在哪里?
PS:取自GOOGLE搜寻引擎,经典实验:婴儿视觉悬崖
而人的情绪,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上半部的「 情绪学习」 (在冰山一角,了解情绪、在社会情境中如何合一的表达心情、因应社会性行为)
一是下半部的「 情感人格」 (通常会在关系中出状况的,取决于早年经验是否破碎,影响对人和关系的预期)
十
PS:取自GOOGLE搜寻引擎,冰山上下的示意图
冰山下的这一块,肇因于早年(尤其0-6岁的情绪记忆和经验),而研究者又怎么证明到底是「有奶便是娘即可」还是「有爱便是娘才重要」的呢?
开始一条理解爱和早年影响人情绪人格破碎程度的漫长之路:100年前的推论vs100年后的科学实验证实
佛洛依德的六岁定一生vs依附理论的验证
一、佛洛伊德:从疯狂的人身上找折断里制线的断点
早年对于疯狂的人,实在拿不出怎么办,佛洛伊德当年在维也纳大学表现优异,26岁当上专职医师,从临床经验、教学经验,慢慢发产出运用梦、催眠、阐释的技术,运用投射技术也好、梦的解析、躺椅的形式也罢,试图将我们所未知的自己(潜意识),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意图在理解手上的精神病患个案。
期间佛洛伊德也持续接触哲学的作品,摸索探路著理解「为何人会疯狂」,除了他早年喜爱尼采的作品,到后来大量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你能找到许多佛洛伊德的理论原型。
对于情绪主题,他意外发现于从精神病患身上发掘共通点是早年(尤其六岁前)都经历虐待忽视或精神上严重创伤,尤其 待,会造成是强迫性精神官能症和歇斯底里的决条件,但当年因为对象都是白种/男人/精神病患,备受科学实证研究者的质疑,认为他的理论无推论的依据。
故后续行为学派开始拿猫、狗、鸽子、老鼠,来做一系列的实验,批判佛洛依德的人格三结构无中生有,无推论性,只局限于某些族群的论调。
二、演化观点:为什么需要情绪,追求「没有情绪、六根清净」岂不人生最高境界?
讲座中提到越低等的生物,越能于脱离母体之后独立生存;越高等的动物,则越困难,这也是情绪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刚出生的婴孩,无法脱离母体独立存活,他必须发出哭声,寻求帮助(找人玩、找吃的、讨抱抱),也透过笑容,给予照顾他的人酬赏和回馈(照顾者会觉得一天的辛劳都被疗愈了)。
而婴儿在出生后的一两个月会笑,其实都是种眼动的反射动作,这对婴儿心情无关的反射,却对主要照顾者很疗愈;在婴儿两个月后,他开始能辨识人脸,他的笑容,才具备和主要照顾者互动的社会意义存在。(宝宝笑了~谈婴儿期的社会性微笑 )
三、依附理论:推翻"有奶便是娘"
心理学经典又残忍的实验之一:Harry Harlow的恒河猴实验。为了了解除了生理需求以外,是否也有爱和关怀的需求,Harlow找与人最相关的动物-猴子,了解猴子的动物行为,他们做了经典的实验如下
残酷实验(一)
将刚出生的猴子和母亲分离,给了两个代理妈妈,一个是铁丝网的妈妈(身上带着奶瓶)、一个是绒布妈妈(身上无奶瓶只有绒布),他们发现:小猴子大多时候都抱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有肚子很饿的时候,才寻求铁丝网妈妈的奶瓶,随后又跳回绒布妈妈身上。
[绒布妈妈vs铁丝网妈妈]
残酷实验(二)
实验者将刚出生的小猴与母猴分离后,只给予铁丝网妈妈和奶瓶,大多数时候,小猴会在笼子内来回踱步,感到焦躁不安。
你是否有注意到动物园里的动物,如果感到焦躁会发出声音,或在笼内踱步,感到情绪喘喘不安那种状态。他们甚至发现,猴子开始咬自己,攻击自己的身体,并且拿自己的头撞墙。
这样子环境长大的恒河猴,正值 期时,一般动物会求偶的需求,实验者测试他的贺尔蒙符合求偶的条件,但放交配的公猴或母猴进入笼内,他不但不求偶,还攻击对方,无法进行交配。
(对演化来说:一个物种不懂得怎么求偶,是很深的残障损伤,因为这样会关乎演化下一代的障碍)
后续,Harlow甚至是用机器吓小猴,看小猴在没有安全感和爱抚的状况下,会怎么办。小猴不断咬自己的身体、拿身体去撞墙壁,重复性这样的行为,希望获得某种回应。
所以,除了食物之外, 早年的「爱与依附」在动物行为中,具足了十足的重要性。 证明对于高等动物来说,除了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之外,爱和互动的滋养实为必要。
这些动物实验,又怎么推论到人类的情绪和依附上呢?
然而,很多科学家还是认为,这些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无法推论到「人类」,但我们要怎么拿人类来进行实验呢?这本身有伦理道德上的考量,没想到,残酷的战争和罗马尼亚政策性的错误,给予了研究者一个观察的契机。
下一篇:周育如:高EQ与情感教育(下)从「孤儿怨」理解早年经验,如何影响人在情绪上的创伤反应?
(文中取自google搜寻引擎,用途为示意说明,非营利性质,若有不妥可告知,将立即移除。)
严选:暑假间,亲子出游怎么安排: bestlishixinzhi/article_listphpm=1&s=31
2017夏令营 动手做 玩中学:topiclishixinzhi/camp/2017/winter/article
周育如老师。文章连结 亲职成长课程:给爸妈的黄金教战课 周育如老师著作:《听宝宝说话:帮助0~6岁幼儿建构一颗好用的脑袋!》《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针对当代社会面临的情感危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许多情感上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当今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漠视,本文从哲学角度对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这些探讨和思考包括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意义、现状、原因、有效实施的建议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做这样一些探讨和思考,主要是希望引起人们对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深刻认识,为提高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也希望当今高等教育能够重视大学生情感教育这一教育的重要范畴,为实现大学生的完整人生、让大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和素质完善的人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本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为什么探讨大学生情感教育这一问题、文献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以及本文涉及的相关重要概念这一部分为下文的探讨和阐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部分: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本质特征为了探讨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本质,这一部分先从情感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探索,然后分析了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一些特征,最后从本质上对大学生情感教育进行了定位
第三部分: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价值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范畴,因此这部分的探讨,首先从价值这一概念出发,得出了价值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之分,然后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对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价值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第四部分: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包括情感教育目的、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方法、情感教育实践、情感教育教师、情感教育学生、情感教育效果等几个方面这一部分对这些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不容乐观,需要引起人们重视和完善
第五部分:造成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的原因这一部分对造成当代大学生情感现状的原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主要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过程和社会转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六部分: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有效实施的建议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一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或方法,主要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重视和理解大学生情感教育 azhzhyjw 2014-09-26
当今的 社会 很浮躁,浮躁的背后是人欲横流,是享乐,是为了享乐而不择手段。于是,就有许多人都说:别跟我谈人生。言下之意是:人生的理想、价值和意义,都是空谈,毫无用处的东西。真是这样吗?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过人生,被上天注定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可惜,许多人过得浑浑噩噩、病病歪歪,为什么呢?
一、 人生、婚姻、 情感 的价值和意义也得寻找
每个人都是父母生的,是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尽管父母可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终归是他人的想法,如果自己没有想法,还是不能在行为及结果上体现出来。
人作为高级动物来到世间过人生,被大自然注定了应该体现出相应的高级,对这个高级的认知和体现就是价值和意义所在。什么意思?人要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低级生物的,要拿自己的行为活动来体现出与动物的差异,这就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了。
从小,我们都有出人头地的梦想,这就是大自然赋予了人作为高级动物,作为让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牵引。
拿什么具体的事情来成就我们出人头地的愿望呢?这个具体的事业目标置于未来,置于竞争中,置于自我超越的高远之处。于是,需要我们的眼光,需要勇敢,需要自我不断提升与攀登。眼光,靠学习而得。勇气,靠磨练与激情。自我超越,靠不断反思与感悟。攀登,靠执著的精神和不断得到能量的补充。
**《肖申克的救赎》里,肖申克是全美最黑暗的监狱,墙壁有3米厚。蒙冤入狱的安迪,凭借着一把藏在圣经里带进监狱的小锤子,利用晚上监狱熄灯后的睡觉时间,硬是一寸寸地凿穿了墙,最终成功越狱。卖给他锤子的人说:如果有人想用它挖墙越狱,需要600年。没有人会去做一件看起来需要600年才能完成的事,但是安迪做了,并且只用了19年。囚犯们只爱赌博、打架,没人看书。但是安迪觉得,不是因为囚犯们只爱打架才不看书,反而正是因为囚犯们看书少,所以才只爱打架。
学习是什么?拿人类的智慧来武装自己头脑的过程,是一个人从思想上成人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可惜是,许多人的学习都因为错误的教育而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二、 透过现有教育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寻找
现有的教育体制总体上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成为听话做事的人,自我是否感兴趣和认同等都不重要。
以人性学的观点来看:人主动地认同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标,学习后的行为活动及可能的结果等都对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否则,盲目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厌学,导致生理欲望的吸引而怠学。于是,专门针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教育及学习就至关重要。由人性学给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结论如下:
1、 生下是人,注定了人应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否则,人就不是人或者是残疾的人。
2、 人的价值与意义总体上是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担当。每个人具体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还需要找到能够与 社会 共赢的事业目标来追求。因为这种共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可以说成是促进自我和他人的人生幸福。
3、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对外为自己和 社会 创造物质财富,朝向内在的自我人性认知,自我修炼同样具有价值和意义。这个价值和意义未来将体现在让自己不做和少做蠢事,少生病等消耗 社会 财富。
人类整体上的内求,进而又因为内求得到的新高度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外求,这是人类正在走向的趋势。说得具体点是:人类的物质生产会逐渐交给智能机器人来承担,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内求实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由此得出未来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将会是:参与向内的自我修炼后成为这方面的老师。
三、 价值与意义的关系
什么是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说得简单点就是:能够去为他人和 社会 提供满足人性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就是价值。
什么是意义?意义的含义更广泛,包括价值。我倾向于将意义理解为:意义是对价值的反应。
粮食的巨大价值在于满足人吃的需要。生产、存储粮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袁隆平为世界人民解决了粮食危机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属于国宝级的人物,很有价值,他的人生很有意义,所以才让这么多人为之感动。没有价值,就没有意义。有意义的事情,是因为存在价值。
一 、 人生如果没有价值和意义会如何
许多人都体验过人闲下来无所事事后那种无聊难受的感觉。为什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因为人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动物。
别自以为看破红尘,自以为很佛性,跟着某些叫喊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什么都是浮云,人生没有意义之类的话。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一定要有的东西。
生活中,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叫做没有用的东西,如何处理?当废品卖掉或者是当垃圾扔掉。
企业里,没有价值的人,很容易被辞掉。
家庭里,没有价值的人,很容易被抛弃,方法是离婚。
社会 上,没有价值的人,很容易沦为吃低保(如果 社会 有低保的话)。
如果自己很在乎活着的意义追求,而又找不到,不愿意苟且人生的人,很可能会自杀。
大自然淘汰无用的人,没有价值的人用什么方式?疾病及天灾人祸。
二、智能时代对人生价值和意义有怎样的要求
季羡林先生说: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 美食 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在我看来,一般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都在于能够去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能够生儿育女让人类能够繁衍下去,不是没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低价值和几乎没有意义。
智能时代,人生朝向物质生产与一般性的服务都被机器人所取代,一般人朝外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就更没有了,剩下的路是朝向内走后实现的全面发展。关于这一点,许多人还不能意识到,所以也不能有提前准备,到时候很容易沦为无用阶级。
三、 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婚姻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中国的女人的平均是后面比男人要长,其中之一是原因是:女人敢于从家务事中找到价值与意义,让自己活得有责任、有希望。
未来,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家庭生活,也会更少地受物质所困。于是,生儿育女也是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