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现特点包括:
1、直观: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往往直接用色彩和形状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掩饰。
2、情感化:儿童的绘画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愉快、悲伤、愤怒、害怕等。
3、真实性:儿童的绘画往往比较真实,他们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4、简单直白:儿童的绘画往往比较简单明了,没有复杂的线条和构图,但能够表现出情感的核心内容。
5、夸张性:儿童的绘画有时会夸张情感的表现,例如将非常高兴的状态表现为大笑甚至跳跃等。
总之,儿童的绘画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从绘画中发现和理解儿童内心世界。
儿童绘画与成人绘画相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表现内容不同:儿童在绘画时,一般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和情感,而成人则可能更多地考虑表现艺术价值或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
2、技法和表现手段不同:儿童的绘画常常采用简单直白的手法,如画线条、填色,并且不拘泥于真实的表现方式;而成人则会运用更复杂的技法和表现手段,例如采用光影效果、透视等元素进行创作。
3、目的不同:儿童的绘画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和记录自己的经历,而成人则可能更加关注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传达某种思想或观点。
4、绘画能力的发展不同:儿童在绘画中往往处于锻炼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阶段,而成人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技能。
综上所述,儿童绘画和成人绘画在表现内容、技法和表现手段、目的以及绘画能力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明暗、冷暖的表现手法,提高欣
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2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尝试进行风景,景物色彩画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增加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 色彩理论相关知识
学习难点 作画的基本步骤,如何配色,用色。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①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二、新授课
(1)线条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出示课件分组学习,将学生分为五组,针对五种艺术品的表现方式进行讨论
学习要求:
1 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2 不同的艺术品使用了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 线条在艺术品中的表现特点是什么样的
教师提示:
朝元仙仗图卷标——中国,白描,武宗元作
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宴罢——红绘式装饰画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 西班牙
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 宋代
发展阶段(明暗、体积、空间)
结合欣赏,介绍“明暗”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圣母玛利亚》 达芬奇
《塔吉克新娘》 靳尚宜
明暗: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较好的再现光影效果,有效的凸显物象的绘画形式。
结合欣赏,介绍“体量”在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欣赏——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现代作品双环(雕塑)英国
体量: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结合欣赏,介绍“空间”在作品中的作用。
欣赏——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法
空间:建筑、雕塑意识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美术效果;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三、欣赏分析,发现色彩搭配的规律
(师):好,回顾了我们以前所了解的色彩相关知识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师)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8幅不同的大师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欣赏。那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色彩对比法: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在讲解对比法是,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中不可55分) 色彩调和法: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展示《星夜》,请同学们判断此画是色彩的对比还是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对比色调和(大统一、小对比)
四、欣赏分析,体会色彩的情感表达
1、色彩的心理联想
以前我们学过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2、现代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我们知道色彩不但具有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大师的作品中常常借助色彩的象征及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五、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1、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学生的作品
六、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一、色彩表现形式的主观性
装饰绘画的色彩表现不受自然物象色彩的影响,更不受客观物象色彩的约束,而是在追求色彩对人的情感表达及审美取向。然而,装饰色彩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凭空臆造的,更不是对大自然色彩的临摹,而是根据作者的意念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来进行归纳、概括变化所形成的。它并不受固有色的约束,更不受环境色的影响,不以光色现象为色彩配合的原则它是运用装饰色彩形式美的规律,强调主观意念的情感表现,对固有色彩进行装饰、包装和合理化的处理,将固有色彩与装饰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于装饰色彩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的色彩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它比较注重的是抓住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表现,对于色彩在画面中的表现往往要超出画面色彩本身的视觉意义,因此,色彩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很多科学意义上的规律,所以了解和研究装饰绘画色彩中的个人情感表达也就更重要了。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场所,你就什么颜色也看不出。可见有光才有色,没有光就没有色。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光源的颜色取决于发出光线的光谱成分,即光的波长情况如果想要提高色彩不同颜色的综合运用,不仅表达了他们不同的个人情感,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表现色彩对人的主观思维情感表达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通过视觉去观察色彩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便被色彩象征力影响等,色彩在心理学上的影响所感染,从而导致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全面的把握其规律,对于色彩,它既有环境和灯光的感觉,又有冷暖、光源和色调的感觉,同时还具备华丽与朴素之分,还有主观与客观之别。等等这些,都会使人们深深的感受到色彩的审美表现以对色彩自身所独特的魅力所在。
二、色彩的重要性
色彩是绘画的表现语言和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对于绘画中的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等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造型与色彩是绘画的两个重要语言,形状是一种比颜色更为有效的表现手段;另一方面,用形状却不能取得颜色的表达效果。就表情而言,最显著的形状的效果也比不上落日或地中海蓝的美丽效果。”事实上,色彩能更为直接有效的表达画面的情感与视觉效果。色彩可以说是一种视觉信息,是人们接受外界色光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观感受。色彩本身并没有任何情感,是人们的观察、了解、情感抒发等诸多因素给色彩披上了感情的面纱。色彩与情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一般来说,装饰绘画是一种关于形式的装饰性美感,它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色彩来表达画面的情感。不同形式和色彩又有着不同的形式语言,它们能提供给我们很多表达方式,形式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形式是任何绘画作品中都离不开的,但形式美感要经过“装饰”,才能达到其自身的魅力所在。因此从造型到造型美不是随意发生的,必须要有作者参与创作才能完成。绘画是一种有创作的形式,绘画内容和题材的表现方式也具有形式的意味和形式的美感。所以形式的产生是随着形式化的因素的反复探索和广泛运用。
三、色彩的情感表达
情感色彩本质在于自由精神状态下转移到画面上用色彩情感律动主导着绘画形式通过色彩的单纯化给予绘画更恢宏的风格并以新的色彩观念增加了色彩表现的精神含量从而使绘画色彩具有更强的精神震撼力。自然界中的色彩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不同的色彩,还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彩色情感这些联想,是人们主观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因素作用的结合。人们在与自然界的物象所呈现的色彩反复接触之后,便在大脑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形成了不同的感观感受。但是色彩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受到很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表现色彩的运用效果是相对的,在进行画面色彩构成时对情感色彩要灵活运用,应该用心体会,感受客观世界中色彩的情感,画出富有情感内涵的优美作品。创作者要在创作中坚持独立的自信的艺术主张,只有这样的艺术语言才是有思想,有深度的情感迸发。
色彩在绘画中有哪些应用-色彩知识
光照的强弱与固有色的明度有着取下的规律:
强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大;
强光下,固有色浅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浅的,其明暗反差大。
(三) 纯度对比
也称灰艳对比,通常是纯度高的色与纯度低的色并列产生对比,艳色更艳, 灰色更灰。
(四) 冷暖对比
指冷色与暖色相互对立以及冷暖色调的对比。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相对而言的,冷色和暖色并置在一起,促进了两色的两极分化,冷色越显冷,暖色越显暖。绘画中,每件作品都包含着色彩冷暖的对比因素,只是有些是强对比,有些是弱对比。一幅作品的色彩如果只有明度对比,没有色彩的冷暖对比,画面就会显得单调,索然无味。
一幅画的色彩往往在明部与暗部、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画面的前景与后景及画面的每一个部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冷暖对比。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会产生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冷暖变化。作画过程中要善于掌握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其作品才更具有色彩艺术的生命力。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1) 物体亮部色彩主要是光源色与固有色的结合,受光部分是冷色,背光部分必然是偏暖色。
(2) 物体亮部与暗部冷暖程度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冷暖程度。
(3) 同一色彩的物体,前面物体的色彩冷暖对比强,后面物体冷暖对比弱。
(4) 物体呈暖色,周围色必定偏冷;物体呈冷色,周围色必定偏暖。
(5) 物体色彩较艳,周围色彩纯度需减低,达到灰艳对比的效果。
(6) 物体的固有色通常出现在明暗交界的亮部灰色区。亮部灰色区呈暖色时,亮光则呈现冷色。
(7) 物体暗部的色彩主要是环境色与固有色的混合,暗部和投影色彩一定是亮部色的补色关系。反光部分受环境色影响最大,随环境反射的色彩变化而变化。
以上属于自然界色彩冷暖变化的一般规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在绘画时观察和表现对象,只要遵循客观规律,认真观察研究,就可找到丰富的色彩冷暖变化的微妙关系。但这又不是绝对的,要求在写生过程中对对象的深入观察 , 从而来掌握这些规律。
色彩的调和色彩对比与调和是创造色彩关系的重要方面。色彩调和是指几种色彩相互 构成的和谐关系,调和是以统一原理的对称、平衡、比例为基础的,它一方面表现出对象各局部之间性质及数量上的差异与对立的多样性,同时能给人以整体统一的感觉。
色彩的调和首先是追求色调上的统一,色彩中的“色调”包括以明暗为基调的明度色调,也含有用一定的色彩倾向性来统一画面,使色与色之间变化平衡。对比和统一的色彩调和关系称为色调,色调有助于因调和而引起美感。通过变化中的统一来获取色彩美,这是色彩调和的要点。色调统一指不同物体的色彩在色相、明度、冷暖、纯度等方面构成画面的整体效果,色调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产物。春天的绿色调、深秋的橙**调、冬天的冷色调、火光下的暖色调等,不同颜色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色彩调和是将画面所有色彩搭配的综合效果。如果弄得杂乱无章,就不可能成为和谐的色彩关系,色彩调和的方法有同类色调和、光源色调和、对比色调和等。
同类色调和是运用邻近色来组织画面,光源色调和是将色彩统一在同一种 光源之下,如阳光、火光、灯光等。对比色调和一般采取提高或降低某种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或用一种灰色过度减弱色彩对比的程度。
色调统一可表现为整个画面统一在某种明显的色彩倾向性,例如依据色相 分类有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等,也可表现为暖调子、冷调子、亮调子、灰 调子、深暗调子、强烈调子、柔和调子、艳调子等。
色彩的节奏节奏即由色彩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等变化而造成的强弱感、轻重感、冷暖感、软硬感相互组合,使之产生的抑扬顿挫格调,表现出色彩的反复、连续、断续的色彩运动感及色彩的用笔和色块的重复排列,不同色块的上下、左右并置, 构成错落有致的色彩感受。在绘画中,节奏的变化不是单一图式的重复,而是表现为多种形式的节律运动,有些是激烈的,有些是平衡的,有些是高昂的,有些是低沉的,有些是直观的,有些是内在的、迂回曲折的。
色彩感觉与文化画家作画时,不但要认识红、黄、蓝等颜料的品名,还应当研究颜料的各种性能一一它的干燥度、透明性、覆盖力、光泽度和某些色彩的翻底现象。如有的紫红色,如果用其他颜色覆盖,可能当时看不出,时间久了就会自然翻出表面, 破坏了画面的效果。因此在绘画的过程中对色彩的选择要细心,只有当作者的心象与色彩的心象完全吻合时,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色彩。
为了获得好的色彩感觉,必须经常关心色彩,平时多观察色彩,用色彩的视角去分析周围的世界,多观察、勤实践是培养色感的最好方法。人的色彩感觉, 同他的生活环境色有很大的关系,多观察优秀绘画作品的色彩,多观察不同环境中的色彩,这种潜在的影响会使艺术素质得到提高,好的色彩感觉,总是以好的色彩环境为背景孕育出来的。多感受大师的色彩作品的色彩美感,多用色彩的审美观分析事物色彩感觉一定会得到升华。与色彩对话,感悟色彩、驾驭色彩,方能得心应手。
色彩有极强的表现力。画家与自然是主客体的关系,绘画作品属于一种媒体, 画家通过绘画传达自己的意图以及视觉和心理感受,通过色彩寄托画家对自然景 物的理解、表达画家的情感。色彩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写实性色彩,按照客观事物的真实现象,再现客观事物的面貌。装饰性色彩,一般用纯度较高的颜色, 对比强烈的色彩,用不同色相排列组合,以较规范的色块构成一定的秩序感,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情绪性色彩,以色彩感受为主,形体结构、明暗层次要服务于色彩感受,侧重于情绪的表现。意象性色彩,强调画家的主观意象,客观物体的色彩仅作参照和启示,如同中国画所追求的“不求形似,但求神韵”,画家通过夸张、概括的手法用色彩表现物象的精神实质,以主观、自由、意象的色彩组织画面。
色彩的均衡色彩均衡指一幅画中上下、左右在色彩配置上一种力度均衡,使画面上的色彩搭配达到一种稳定的效果。例如一幅画中左下方出现一大块红色物体,为达到画面均衡可能会在右上方或其他部位出现一处或几处小色块红色呼应以达到平衡。
在一幅画中,色彩的平衡颇似力学中的重量比值,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虽然体积不同,但重量是相等的。不同形状、面积、明暗等因素在对比和变化中所取得的稳定感,称为色彩的均衡。
均衡有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两种。对称的均衡又称“均齐”,在绘画中不常使用,因为,过于显得四平八稳,常用在表现一种纪念性、永恒性题材的画面效果,如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对称均衡,不是数量上的均衡,是视觉上、心理上达到均衡,获得变化中求稳定的效果。通常表现为用色彩的浓淡、面积的大小达到均衡,色彩的强弱、轻重、软硬等感觉造成种种感觉的平衡。色彩的冷暖、明暗、大小,反复交错,在变化中求统一,达到色彩均衡。
色彩的调配色彩的调配基本方法分为:
(一) 色彩的混合
色彩的混合即把两种或数种颜色通过混合以获得一种新的色相。
(二) 色彩的重置
色彩的重置就是指两色或两色以上的不同颜色分开涂层,将一种颜色罩在另一种已干的颜色上,光穿透透明色层,又经水彩纸的反射,再穿透透明色层,被人的眼球的感色细胞所感知。这就是所谓的“视觉灰色”。
(三) 色彩的并置
色彩的并置就是用不同颜色的点、线、面并列一起,通过空间、距离和视觉生理混合产生新的色相,也就是所谓的“空混”。
;一、 色彩与绘画的关系
一幅画中,色彩往往只起
着一种吸引视觉注意力的诱
饵作用,所以传统上把形状比
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
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形状和
色彩的结合对于绘画是必不
可少的,绘画作品由于有了色
彩才会产生更加诱人的魅力
二、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
色的关系
色彩应用于绘画 , 首先必须了解描绘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一) 固有色
物体的色彩受光源的制约,物体的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前面我们已经谈过物体的固有色并不存在,但我们在绘画过程为了研究方便或便于观察常引用 “固有色”这个概念。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条件下物体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这种特定光源条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体呈现的颜色,比如绿树、红花、蓝天等。固有色在柔和的光线下较为明显,强烈的光照下则会减弱,在灰暗的光线下也显得不够明确。其
次固有色与物体的质地关系密切,质地松软而表面粗糙的物体,因对
光源色的反射较弱,物体受光源色、环境色影响较小,固有色明显;质地坚硬而表面光滑的物体,
因对光源色的反射强烈,环境色对其影响也较大,则固有色较微弱。中国传统绘画以平面造型和设色为主,注重固有色描绘,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也是注重于描绘物体的固有色。
(二) 光源色
一切物象只有光源的存在我们才
能观察到它的形象和色彩。光源有自
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这些光源都各自
具有不同的颜色。如太阳光是白的暖
色光,月光是偏黄青的冷色光,火光
是偏橙色的暖色光,普通灯光是偏黄
色的暖色光,另外有一些专用的各色
灯光,光源的颜色对物象的色彩影响
很大,不同的光源色对于同一个物体
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三)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色彩即环境色。由于光的反射而影响到物体固有色的变化, 环境色又称条件色,环境色在物体暗
部反映明显,光线愈强,环境色的反射愈强; 光线愈弱,环境色的影响也相应减弱。
欧洲“印象派”画家开始走出画室直接面向大自然写生作画,研究室外光色的变化规律,创造了许多色彩斑斓的自然光写生作品。
三、 色彩的对比规律
对比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色彩的对比,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色彩的对比是指质或量相互不同的两种要素搭配协调,即被强调出来的一种现象,色彩关系通过对比的方法达到增强或削弱色彩的效果。
色彩对比现象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概括起来,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 色相对比
指两种或多种色彩并置或交替变幻时因色相不同而造成的色彩对比现象。一般有原色对比、间色
对比、复色对比、补色对比、同类
色对比、冷暖色对比等。
红、黄、蓝三原色在十二色相
环中是极端的色相对比,对比极为
强烈,令人兴奋近现代绘画大师很多都采用纯色对比,画面响亮明快,
热烈奔放。
橙、绿、紫间色的对比较三原色的对比略弱些,而复色的对比更为模糊,但都能取得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属于补色对比,各自的色彩个性就会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两种补色相并置对比最强,运用色相对比手法,可以突出主体,绘画中使用强烈的色相对比,会造成鲜明强烈的色彩效果。
(二) 明度对比
指各种色彩在素描关系上的明暗对比和同一色彩不同明暗层次
的对比。 中国水墨画有“墨分五色”之
称,也是运用了明度对比手法产生的
视觉效果。同二色相因明度的不同可
以产生由深到浅的色彩变化,而产生
明度对比。绘画中的人们往往被色彩
的色相所迷惑,而忽略对色彩的明度的表现。
红色只有作为一种暗色使用,才会显得饱满鲜明,将红色加白色逐渐提高明度,红色也就会逐渐显得苍白而失去光辉。饱和的蓝色也很暗,表现大海的蓝多用群青、普蓝,甚至加入一些黑色,方能表现出大海的沉重和深邃;**本身属于亮色,明度范围很窄,因而明暗层次较少,自身的明暗对比也较弱。
光照的强弱与固有色的明度有着取下的规律: 强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大;
强光下,固有色浅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浅的,其明暗反差大。
(三) 纯度对比
也称灰艳对比,通常是纯度高的色与纯度低的色并列产生对比,艳色更艳, 灰色更灰。
(四) 冷暖对比
指冷色与暖色相互对立以及冷暖色调的对比。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相对而言的,冷色和暖色并置在一起,促进了两色的两极分化,冷色越显冷,
暖色越显暖。绘画中,每件作品
都包含着色彩冷暖的对比因素,
只是有些是强对比,有些是弱对
比。一幅作品的色彩如果只有明
度对比,没有色彩的冷暖对比,
画面就会显得单调,索然无味。
一幅画的色彩往往在明部与暗部、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画面的前景与后景及画面的每一个部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冷暖对比。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会产生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冷暖变化。作画过程中要善于掌握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其作品才更具有色彩艺术的生命力。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1) 物体亮部色彩主要是光源色与固有色的结合,受光部分是冷色,背光部分必然是偏暖色。
(2) 物体亮部与暗部冷暖程度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冷暖程度。
(3) 同一色彩的物体,前面物体的色彩冷暖对比强,后面物体冷暖对比弱。
(4) 物体呈暖色,周围色必定偏冷;物体呈冷色,周围色必定偏暖。
(5) 物体色彩较艳,周围色彩纯度需减低,达到灰艳对比的效果。
(6) 物体的固有色通常出现在明暗交界的亮部灰色区。亮部灰色区呈暖色时,亮光则呈现冷色。
(7)
物体暗部的色彩主要是环境色与固有色的混合,暗部和投影
色彩一定是亮部色的补色关系。反光
部分受环境色影响最大,随环境反射
的色彩变化而变化。
以上属于自然界色彩冷暖变化的
一般规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
们在绘画时观察和表现对象,只要遵
循客观规律,认真观察研究,就可找
到丰富的色彩冷暖变化的微妙关系。
但这又不是绝对的,要求在写生过程中对对象的深入观察 , 从而来掌握这些规律。
四、色彩的远近和扩张、收缩的变化规律
物体是处于空间中的,由于远近的变化,物体的色彩也会随之产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透视变化。
当我们把两块色相不同、
面积相同的色块放置在同一
背景上,我们会发现色彩有一
种远近的距离感觉。当这个色
块比背景略微突出时,我们叫
它近色。当这个色块比背景略微凹陷时,我们叫它退色。我们通过观
察,还可以感觉到,明度高的色块比明度低的色块略微显得大一些,我们叫它膨胀色。明度低的色块略微小一些,我们叫它收缩色。自然中的颜色距离我们有远有近,
由于大气层的厚薄变化,空气纯净度的不同与人类视力对远近不同的物体色彩的感受而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绘画就能够用颜料表现出这些存在空间中的物体的色彩,能够给人一种“深 进去”或“突出来”的感觉。我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可以随心所欲地把画面上的任何一个物体“拉近”或“推远”,强调或减弱。
从色相上来说,红、橙、黄有前进和扩张感;蓝、绿、紫有后退和收缩感。从明度上来说,明度高的亮颜色有前进和扩张感;明度低的暗颜色有后退和收缩感;从纯度上来说,纯度高的鲜艳颜色有前进和扩张感;纯度低的灰颜色有后退和收缩感。颜色的这种前进、后退感或膨胀、收缩感在我们实际绘画中可以运用它来组织整个画面色彩大关系的节奏感和空间.了解色彩远近和扩张、收缩的变化这种规律,对于我们表现画面的空间关系非常重要。色彩的远近变化规律是距离越近,色相越明确,色彩越鲜明;距离越远,色相越模糊,色彩越变灰。同时我们也了解色彩本
身也有远近感,暖色有向前冲的
感觉,冷色有隐退的感觉。暖色
近,冷色远。比如一片**油菜
花地,近处是**,远一点的是
黄绿灰色,再远一点就呈冷黄灰色。
色彩明暗对比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色彩空间透视的变化。对比强的有前进感;对比弱的有后退感。
五、 色彩的调和
色彩对比与调和是创造色彩关系的重要方面。色彩调和是指几种色彩相互 构成的和谐关系,调和是以统一原理的对称、平衡、比例为基础的,它一方面表现出对象各局部之间性质及数量上的差异与对立的多样性,同时能给人以整体统一的感觉。
色彩的调和首先是追求色调上的统一,色彩中的“色调”包括以明暗为基调的明度色调,也含有用一定的色彩倾向性来统一画面,使色与色之间变化平衡。对比和统一的色彩调和关系称为色调,色调有助于因调和而引起美感。通过变化中的统一来获取色彩美,这是色彩调和的要点。色调统一指不同物体的色彩在色相、明度、冷暖、纯度等方面构成画面的整体效果,色调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产物。春天的绿色调、深秋的橙**调、冬天的冷色调、火光下的暖色调等,不同颜色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色彩调和是将画面所有色彩搭配的综合效果。如果弄得杂乱无章,就不可能成为和谐的色彩关系,色彩调和的方法有同类色调和、光源色调和、对比色调和等。
同类色调和是运用邻近色来组织画面,光源色调和是将色彩统一在同一种 光源之下,如阳光、火光、灯光等。对比色调和一般采取
提高或降低某种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或用一种灰色过度减弱色彩对比的程度。
色调统一可表现为整个画面统一在某种明显的色彩倾向性,
例如依据色相 分类有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等,也可表现为暖调子、冷调子、亮调子、灰 调子、深暗调子、强烈调子、柔和调子、艳调子等。
六、 色彩的均衡
色彩均衡指一幅画中上下、左右在色彩配置上一种力度均衡,使画面上的色彩搭配达到一种稳定的效果。例如一幅画中左下方出现一大块红色物体,为达到画面均衡可能会在右上方或其他部位出现一处或几处小色块红色呼应以达到平衡。
在一幅画中,色彩的平衡颇似
力学中的重量比值,一斤棉花和一
斤铁虽然体积不同,但重量是相等
的。不同形状、面积、明暗等因素
在对比和变化中所取得的稳定感,
称为色彩的均衡。
均衡有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
两种。对称的均衡又称“均齐”,在绘画中不常使用,因为,过于显得四平八稳,常用在表现一种纪念性、永恒性题材的画面效果,如达 芬
奇的《最后的晚餐》。不对称均衡,不是数量上的均衡,是视觉上、心理上达到均衡,获得变化中求稳定的效果。通常表现为用色彩的浓淡、面积的大小达到均衡,色彩的强弱、轻重、软硬等感觉造成种种感觉的平衡。色彩的冷暖、明暗、大小,反复交错,在变化中求统一,达到色彩均衡。
七、 色彩的节奏
节奏即由色彩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等变化而造成的强弱感、轻重感、冷暖感、软硬感相互组合,使之产生的
抑扬顿挫格调,表现出色彩的反复、连续、断续
的色彩运动感及色彩的用笔和色块的重复排列,
不同色块的上下、左右并置, 构成错落有致的
色彩感受。在绘画中,节奏的变化不是单一图式
的重复,而是表现为多种形式的节律运动,有些
是激烈的,有些是平衡的,有些是高昂的,有些
是低沉的,有些是直观的,有些是内在的、迂回曲折的。
八、 色彩感觉与文化
作画时,不但要认识红、黄、蓝等颜料的品名,还应当研究颜料的各种性能一一它的干燥度、透明性、覆盖力、光泽度和某些色彩的翻底现象。如有的紫红色,如果用其他颜色覆盖,可能当时看不出,
时间久了就会自然翻出表面, 破坏了画面的效果。因此在绘画的过程中对色彩的选择要细心,只有当作者的心象与色彩的心象完全吻合时,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色彩。
为了获得好的色彩感觉,必须经常关心色彩,平时多观察色彩,用色彩的视角去分析周围的世界,多观察、勤实践是培养色感的最好方法。人的色彩感觉, 同他的生活环境色有很大的关系,多观察优秀绘画作品的色彩,多观察不同环境中的色彩,这种潜在的影响会使艺术素质得到提高,好的色彩感觉,总是以好的色彩环境为背景孕育出来的。多感受大师的色彩作品的色彩美感,多用色彩的审美观分析事物色彩感觉一定会得到升华。与色彩对话,感悟色彩、驾驭色彩,方能得心应手。
色彩有极强的表现力。画家与自然是主客体的关系,绘画作品属于一种媒体, 画家通过绘画传达自己的意
图以及视觉和心理感受,通过色彩寄托画
家对自然景 物的理解、表达画家的情感。
色彩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写实性色彩,
按照客观事物的真实现象,再现客观事物
的面貌。装饰性色彩,一般用纯度较高的
颜色, 对比强烈的色彩,用不同色相排列
组合,以较规范的色块构成一定的秩序感,
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情绪性色彩,以色彩感受为主,形体结构、明
暗层次要服务于色彩感受,侧重于情绪的表现。意象性色彩,强调画家的主观意象,客观物体的色彩仅作参照和启示,如同中国画所追求的“不求形似,但求神韵”,画家通过夸张、概括的手法用色彩表现物象的精神实质,以主观、自由、意象的色彩组织画面。
九、 色彩的调配
色彩的调配基本方法分为:
(一) 色彩的混合
色彩的混合即把两种或数种颜色通过混合以获得一种新的色相。
(二) 色彩的重置
色彩的重置就是指两色或两色以上的不同颜色分开涂层,将一种颜色罩在另一种已干的颜色上,光穿透透明色层,又经水彩纸的反射,再穿透透明色层,被人的眼球的感色细胞所感知。这就是所谓的“视觉灰色”。
(三) 色彩的并置
色彩的并置就是用不同颜色的点、线、面并列一起,通过空间、距离和视觉生理混合产生新的色相,也就是所谓的“空混”。
色彩认识的绘画知识1
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现在进行美术培训的人越来越多,进行美术培训的人更是多之又多,在进行美术培训时,必须要弄明白美术的色彩知识,这是美术的灵魂。思维绘画为您提供了下列知识点:
1、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色彩的三要素:纯度、明度、色相,也叫基本属性。
3、色彩的冷暖倾向称为:色性;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过视觉对色彩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4、三种暖色:红、橙、黄;三种冷色:蓝、绿、紫。
5、纯色也就是相对单纯的颜色不加调配的颜色如:红黄蓝
6、灰色:经过多次调配的色,将多种纯色混杂在一起会调出灰色,灰色也是多种颜色相互调配而产生的复色越是对比强烈的色相互调配越容易调出灰色。黑和白没有春、灰差别,没有色彩相貌差别的中性色彩,任何纯色加白加黑兜会变灰。
7、冷色和暖色:在色相环上桔黄视为最暖的色,叫暖的基色,与之相对的蓝色称为冷色也较冷的基色,靠近冷色的部分称为冷色区,靠近暖色的部分为暖色区,而且,从极色开始向左右呈逐渐弱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用红黄橙为主的画面为暖色画,用蓝绿紫为主的画面为冷色画。
冷色:沉静、清爽、深远、向后退。
暖色:热烈、温暖、醒目、向前进。
色彩认识的绘画知识21、色彩有三个基本的表现要素不相识,即色相、明度、彩度。
①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它是区别一种物质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及相互混调的色彩(如:红+黄=橙,蓝+红=紫等。)
③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浓度或饱和度,色彩越强则纯度越高。
②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度,在无彩色上由白到灰至黑的整个过程。都是明度,所以低明度色彩是指阴暗的颜色,高明度色彩是指明亮的颜色。在色相中,**明度最高,蓝色则最低。
2、从理论上色彩可以分为无色彩(白、灰、黑)与有色彩(红、橙、黄、绿)两大类别。
3、根据人们的心理和视觉判断,色彩有冷暖之分,可分为三个类别:暖色系(红、橙、黄),冷色系(蓝、绿、蓝紫),中性色系(绿、紫、赤紫、黄绿等)。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它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情绪和行为。
1、红色:红色是一种刺激性特强,引人兴奋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色彩。由于红色对人的视觉刺激强,同时容易使人联想到血和火焰,所以红色代表生命、热情和活力,使人感觉富于朝气,有种蓬勃向上的诱导力。在我们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联,红色便成为一种节日和其他庆祝活动中的常用色。然而在某种情况下,红色又让人产生恐怖、危险及至骚动不安的感觉。红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
①在柠檬黄上:红色呈现出深暗的受抑制的力量,被象征着知识的**撂量所控制。
②在暗红色上:红色起着平静和熄灭热性的作用。
③在紫丁香色上:红色降为受抑制的光辉,促使紫丁香积极抵抗。
④在黄绿色上:红色变成冒失卤莽的闯入者,动而富于意趣。
⑤在橙色上:红色似乎奄奄一息,黯淡而无生气。
⑥在黑色上:红色会迸发出最不可征服的激情和力量。
2、橙色:橙色是**与红色的混和色,也是属于激奋色彩之一,代表温馨、活泼、热闹,给人感觉明快感。橙色是色彩中最温暖的颜色,易于被人所接受,一些成熟的果实和富于营养的食品多呈橙色,因此这种色彩又易引起营养、香甜的联想,并易引起食欲。橙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
①在白色上:橙色显得苍白无力。
②在黑色上:橙色表现出其最明显的特性。
③淡化的橙色失去其生动的特性。
④加深的橙色能取得最大的温暖度和最活跃的视觉效果。
3、**:**是一种快乐且带有少许兴奋性质的色彩,它代表明亮、辉煌、醒目和高贵,使人感觉到愉快,是非常明亮和娇美的颜色,有很强的光感,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白底上的**:看上去暗淡而无放射光,白色将**推到一种从属的位置。
②浅粉红色上的**,则失去了生气。
③橙色上的**:更加显得纯、高贵。这两种色彩并置时,就象上午的强烈阳光照耀在成熟麦田上。
④绿色上的**:使**射向外部,更具有亮丽色彩。
⑤红紫色上的**:表现出一种极富特点的力量,坚实而冷静。
⑥黑底上的**:达到了最明亮最有进取的光辉度,这时**是有力而强烈的阳光。
4、绿色:绿色是界于黄蓝之间的色彩,既有**的明朗,又有蓝色的沉静,两者柔和,使绿色在宁静、
平和之中又富于活力。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具有平衡人类心理的作用。绿色的转调领域非常广阔,可能借各种色彩对比,表现不同形象。
绿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上的绿,产生明快的感觉。
②灰色上的绿,产生悲伤衰退感。
③橙色上的绿,冷色的活力增加到最大程度。
④黑色上的绿,一方面体现稳定、浑厚、高雅,另一方面则给人冷漠、郁闷、苦涩的感觉。
⑤蓝色上的绿,是冷色的生动有力的扩展。
5、蓝色:蓝色属冷色,它沉静、清流澈净、往往具有理智的特性。代表宁静、清爽、冰凉、理智等,使人产生高远、空灵、静默清高、远离世俗、清净超脱的感觉。
6、蓝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黄底上的蓝色,没光辉度。
②绿底上的蓝色,显现有红色的光芒。
③白底上的蓝色,清凉而又洁净。
④黑底上的蓝色,以明快纯正的力量闪光,亮度提得很高。
⑤另外,蓝色与某些冷色相配合,易产生陌生、空寂和孤独感。
7、紫色:紫色是一种很难使用的色彩,代表神秘、高贵、威严,给人以优雅、雍容华贵之感。提高紫色的明度,可产生妩媚、优雅的效果,而降低紫色的明度则容易失去其光彩。
8、白色:白色是给人以纯洁印象的色彩,代表和平、纯洁。这种色彩具有显示任何魅力的作用。
9、黑色:黑色在视觉上是一种消极性的色彩。一方面黑色象征着悲哀肃穆、死亡、绝望;另一方面,则给人以深沉、庄重、坚毅之感。黑色与其它颜色的搭配,可以使设计获得生动且极有份量的效果。往往能形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中学生国庆绘画作品你可以多些相关国庆元素的东西,你可以想想,在国庆你会想到什么?国旗,红色,放烟花庆祝,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向升旗台敬礼这些也可以是属于国庆的元素。你也可以百度国庆海报,当中看到比如,这个国庆海报上的红牡丹好好看,你可以临摹到你要画的海报上了。可以画一些花纹当边框,用红色的笔画。花纹嘛,你家被子上的,衣服上,书上的都可以,你要是有秘密花园,网上查秘密花园的也可以,可以临摹一些到你的国庆海报上,要用红色笔来,符合国庆的气氛嘛。如何让初中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对初中生而言,美术课是一门副课,可上可不上,又不列入中考成绩,但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为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关键。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优化课程导入,有利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1,多种方法,巧妙设疑有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比较能吸引学生注意了力的情景创设,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问。例如:在上卡通画内容时,学生都比较感兴趣。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把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画出来。学生们回家以后,都作了精心的准备。画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形象。上课时我先请2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卡通,为什么喜欢,卡通有什么特点等。然后,我让学生们进行交流,每小组推派一名学生,作交流发言。结果学生基本上能对卡通知识有比较共同的认识。接着,我请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进行展示,结果学生对自己先前的认识有了不同的看法。体会到了卡通和绘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卡通有拟人、夸张、等特点。我再进行了归纳。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们感觉到很有趣,而且,学到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是上好一堂课,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有兴趣,乐意去作。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想象,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兴趣中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教师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兴趣出发。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美术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2,恰当应用媒体,解决实际问题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感知形状、色彩、声音等,比较直观。如果能恰当的使用好多媒体,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有效的运用现代电教媒体,用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使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方面有所培养。同时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训练和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融为一体。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载体。如我在上初二年级“海报设计”之生态保护篇这一课,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自制课件,通过课件展示,向学生传输视觉听觉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在观看中思考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之做些什么?作为生态岛一员你能做什么?通过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努力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组说禁止乱砍伐树木是保护生态的唯一途径,有的组同学站起来反驳禁止不可能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况且有些人明明知道禁止乱砍伐,可他就不听你能拿他怎么办,我们认为应该多种树,还有的同学说要成立生态护卫队,从保护身边的生态做起,有的同学说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张贴出来提示人们保护生态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等等。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通过绘画的形式是我们学生目前做的很好办法。接下来每个组的成员又开始讨论设计图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幅幅生动的场景被学生描绘了出来。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地方资源。恰当应用好多媒体,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利用电教手段和有趣的导入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参与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美术兴趣。3,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学习环境,是美术学习的必要空间。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欣赏罗中立名作《父亲》这副画时,我出了一道作文式的题目假如我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此画,学生经过激烈地争论后初步定下几个方案,一,假如我是父亲,学生自由组合演(农村老父亲)与(读大学儿子)的一段家常话,重点突出父亲说话的神态,来衬托父亲的饱经风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了解了具象美术作品的特点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反映社会生活,并激发了学生感恩的情怀。二,假如我是“竟拍买画的人”,学生和老师集体参加《父亲》这幅画的“拍卖会”,由一名学生扮演“竟拍师”,老师扮演“竟拍公证人”,其余学生扮演“竟拍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出价竟拍”三,假如我是主持人,学生组织“实话实说”节目现场,学生“嘉宾”在学生“主持人”的组织下分别阐述自己“竟买”艺术作品的初衷,及选择该作品的理由。最后老师作为现场“嘉宾”作总结发言。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认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材料是学生创造力借以发挥的载体,学生对于一些未尝试过的材料更感兴趣,这样就为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前提。我在上脸谱制作时,在之前我布置了学生一个任务每个学生都收集一个形似脸形的鹅卵石(大小不限),我拿了个特大的鹅卵石走进教室,同学们都把鹅卵石放在桌上很诧异地看着我,我象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已经画好脸谱的鹅卵石展示给学生看,学生这才恍然大悟,于是我宣布上课内容戏剧脸谱制作,通过课件形式把有些人物脸谱的展示出来有曹操的,张飞的,关羽,包拯的,孙悟空等等,让学生根据语文课上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例如这些脸谱人物通常在小说里充当什么角色?有些什么性格?在绘画中通常用什么色彩来表现这些人物的性格?通过这些连环的递进式提问,把学生自主性地调动起来从而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来回答问题,设计脸谱,学生设计的脸谱五花八门的,有红脸的,白脸的,黄脸等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蟹壳上。最后我问学生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上面可以绘制脸谱,有的说竹片上,甚至有学生说在鸡蛋上,乒乓球上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引用生活中的不起眼的材料,作到废物再利用,进行创新。只要肯动脑是可以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来,因为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所以,充分利用好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内容。综上所述,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学好美术的关键,教师要针对现代教学要求,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要及时关心、发现学生的喜好,搜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应用与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开展创新型的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好处,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
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通用6篇)
在一个有趣的活动结束后,我们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阅历,你会有什么样的总结呢?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1
时间飞逝,转眼本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已接近尾声,现在把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第二课堂的学生学习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训练学生的素描基础,主要是训练学生对绘画基础练习,训练学生学习素描基础,从一些最基本的石膏开始。第二阶段训练色彩,让学生体会色彩关系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变化。第三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水粉作画和技巧学习。
通过这短短的几个月训练与学习,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慢慢的开始喜欢上了这一门艺术。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学习后,对美术技巧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审美意识也得到加强了。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兴趣小组特别是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尤为突出。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总之,在下一个学期开学时,也要一样的把第二课堂活动如实如期的进行,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不但能添加校园学习文化氛围,同时也对学生们的自身一种学习训练。
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2
本学年度美术小组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按照学生的特长出发,重点训练绘画的特长生。以生为本,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个性特长着重发展他们。
通过这学期的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下面就这学期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而更大的就是“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美术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3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这学期,在学校的支持和组织下,我校开展了初中美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色彩的对比、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本学期通过组织美术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为了让下学期的第二课让活动更好开展。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在此,把本学期小组学习情况总结
一、定活动形式与内容: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参加。
2、本学期的第二课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素描盘子画香包废弃物创新组合等
二、定活动时间与地点:
1、每周一、周三下午第八节课为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时间。2、活动地点在实验楼二楼美术室进行。
三、师生明确活动目的与要求:
本学期的二课活动是很有针对性的安排。
1、素描的活动安排
素描一切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础,是素描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提高。初中生学习素描的意义是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注意力作为中学生要做到持之以恒的来进行安静的训练似乎很难。
2、盘子画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作画,感受在盘子上作画的特性,体验设计、绘制有装饰图案的盘子带来的成功喜悦。培养学生的
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绘制有装饰性的盘子,提高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能力,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香包
香包的制作主要是让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能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有关的(历史)故事与意义,能说出端午节缝制香包意义,培养动手能力,能操作简单的基本裁缝。此环节制作时可以和同学、家长合作,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4、废弃物的组合
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本环节学生在找材料时有所发愁,后来利用到学校工地上的废弃木板,此环节学生兴趣浓厚,作品精美,富有创意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人数不多。当时报名的学生很多,实际每次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不多,未能全面开展。下一学期计划多增加人数。应加强这方面管理。
2、工具未带全。本学期开设的内容很多,但是由于学生的绘画工具未能带齐全,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作品质量不是很高。
3、时间不足。每周仅用不到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优秀的作品很难达到。像手工,动漫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绘画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基本完成。像素描,水粉需要长时间静心的训练才能出效果,学生每次来画室,削铅笔,铺纸等前奏工作都花费了很长时间,剩余20多分钟中等心静下来就下课了。所以下学期应合理安排时间,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绘画造型能力。
4、应抓重点。每次来参加的人就是那几个特别喜欢绘画的学生,下学期应加强训练和重点培养。
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有许多收获、许多进步,在工作还存在不足,
我期待着我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学生们的素质及绘画能力更好地得到提高。
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4
时间飞逝,转眼本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已接近尾声,为了使我校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且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我校在抓紧教学主渠道的同时,积极开展了课外活动项目,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
这个学期的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我以毛线、树叶粘贴画为主要内容来辅导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培训,其知识能力学习成果如下: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每周认真上好第二课堂,从不无故缺课。
二、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工作态度:
由于第二课堂的时间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绘画愿望,有的学生当时没有完成,剩一点,想画完再走,我总能耐心的辅导,基本上每次都要延长!为了更好的完成区组织的各项美术大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本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几乎常常进行,没有间断!
本学期,学生的绘画作品参加了区组织各项美术大赛展,并获得一定的成绩。
以上是我08年做的一些工作和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我们将在今后继续努力,除了继续开展以上的活动外,我们还将在教学和课外活动方面开拓新的方法和活动,把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搞得更加有声有色。
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5
本学期继续按照学校要求认真扎实做好美术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的学习,各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许多同学积极进行拓展学习,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完成的作品在班级展示时让未参与学习的孩子羡慕不已,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有不少学生也很主动地在参与到空闲时间进行学习。现就这学期工作作一个总结:
首先,平时十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鼓励学生及时寻找自己身边的美术元素,作为美术创作的素材。如对折剪大部分图案是孩子们经常熟悉的卡通形象(阿狸、喜羊羊、灰太狼、数码宝贝、快乐超人)。教学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学习起来兴趣自然高涨。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学生课堂上的优秀作品全部拍照上传的班班通系统向全校展示,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当孩子们在课堂的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是多么的自豪和神气,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其次,平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养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学会用美术的眼光去生活中发现自己作品中可用的材料。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年江南style鸟叔的幽默风格红遍全球,我也及时制作了剪纸《鸟叔骑马舞》,让学生体会到了剪纸不光能表现传统内容,也能与时俱进。学生看到这个作品也是兴奋不已,感受了一把剪纸的趣味性。因此,认真选择了容易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有趣的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孩子们很乐于学习。同时,课程内容还要有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学习。如我制定的美术课剪纸作品评分标准就是: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的作品是二等;完成作品并有创新的地方才是一等;创新的地方越多构图设计的又精细合理的作品为优等;作品中有错误或故意降低难度的为三等。这样进行评比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自觉的规范自己的美术作品并认真的完成作业,并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再次,是教师平时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学之余,我积极参与了上级举办各类美术比赛活动收获颇丰。积极撰写各种美术论文、心得、反思等并上传的自己的博客中,与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师们交流成长。认真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当然,在这学期通过参加的美术教师的说课、绘画、制作、交流等系列活动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期待着通过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完善,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和我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6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本学期我校加强了第二课堂工作力度。从管理入手,抓好活动落实,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加强投入,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色彩的对比,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本学期通过组织美术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此,把本学期小组学习情况总结
一、定活动形式与内容: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参加。
2、本学期的第二课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剪纸、手工小组。
二、定活动时间与地点:
1、每周日下午2:00——4:00为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2、活动地点在四楼美术室进行。
三、师生明确活动目的与要求:
1、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的兴趣活动。因此,我们以自由参与为首要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
2、第二课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极目标。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3、本学期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以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效率,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舞台。
4、能按时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没有出现以种种理由延误活动的现象。
5、学生能积极按时参加活动,努力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5、通过第二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自己学习,自我提高,最大的开发学生的能力。
6、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
7、开设素描、色彩、剪纸、手工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学生为校园文化完成了剪纸、素描、水粉画等作品。
4、本学期组织中小学生“庆五一”防火宣传海报展。通过防火宣传展览,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从小注意防火意识,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8、通过海报展、书画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了绘画能力。
四、加强活动监督与总结:
1、开学初认真制定活动计划,扎扎实实的抓好落实,备好每一节课,作好活动记录。
2、每次活动都能清点人数,确保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不多,未能全面开展。下一学期计划多增加人数。
2、下学期还计划多开设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兴趣小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上课前都会准备教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备课万能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美术教案备课万能模板(一)课 题:: 色彩风景画
时 间: 20xx/x/x
地 点:xx 第一中学美术组
参加人: xxx
主持人: xxx
课时计划: 一课时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学方法:
体验、启发、探究
教学目标:
学生能理解色彩基础知识、冷暖变化等,通过色彩表达自我情感,提高审美认知水平。
能力目标:
了解体验色彩带给生活的乐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创作,学会自我表达,自我欣赏,培养学生擅于交流,健康乐观的态度。
重点:
1、风景写生的色彩表现
2、风景写生中透视规律的运用
3、风景写生中的技法应用
难点:
1、风景写生的透视规律运用
2、风景写生的情感表现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 、检查用具,安定秩序,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1、 色彩基础知识认识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由三原色中某两种原色混合得橙、紫、绿
复色:原色+间色=复色
间色+间色=复色
同类色:同种颜色加入白或黑得到深浅不同的颜色。
类似色:在色环上相邻的颜色。
冷色﹑暖色:是颜色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人的心理作用。红色与蓝色是冷暖的两个极端。
对比色﹑补色:两种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就会产生对比。在色环上处于180°的一对对比色称绝对对比色也 就是补色。例如:黄与紫、蓝与橙、红与绿。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彩的相貌。
色性:色彩的冷暖属性。黄、橙、红使人联想阳光,给人热烈的感觉。蓝青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产生冰冷的感觉,绘画中冷暖的表现,由整幅作品的冷或暖的
色彩倾向,更需要表现物与物、物体本身之间的色彩冷暖变化。
明度与纯度: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3、 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及其相互关系
(1) ﹑固有色:物体本来固有的颜色,在画面上一般在物体过渡面上。
(2)﹑光源色:可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
(3)﹑环境色:指物 体周围的颜色,在暗部反映明显
(4)﹑三者相互关系:光源色越强,固有色越弱,环境色越强。光源色越弱,固有色越强,环境色越弱。
4、色彩的对比规律
风景写生的透视与构图
色相对比 :包括原色对比、间色对比、复色对比补色对比
原色对比:红黄蓝色相上的对比,对比最强烈。
间色对比:橙绿紫色相上的对比。
复色对比:能产生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补色对比: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各自的色彩个性 都很突出。
当补色并置时,一般采取降低其中一方的明度和纯度,或者运用面积上的对比,这都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
明度对比:是指色彩在素描关系上的明暗对比。不仅包括物体两部与暗部在色彩明度上的变化,还包括物体与物体之间明度变化。
纯度对比:纯度高的两色并置,对比的双方都很突出。纯度高与纯度低并置,会使纯度高的更突出。
冷暖对比:物体的亮部与暗部有冷暖对比前后物体也有冷暖对比。
冷暖变化的规律:
物体亮部色彩主要是光源色和固有色的混合。如果光源强,那么物体亮部的色彩冷暖就随光源的冷暖转移。
固有色较暖的物体,受光面成暖色,那么暗部必然偏冷。反之,固有色冷,受光面冷那么暗部偏暖。
同一物体远处要比近处偏冷。风景较明显。
5、风景写生
以描绘室外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描绘称为风景画。优秀的风景画,由于情感的传递作用,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怀抱之感,得到移情的审美效果,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风景画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间接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从客观的自然景观到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风景画,画家的感情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画家的情感和主观意识,创造与表达风景,画竟境之美的基础,那么风景写生中透视规律和构图法则(形式)的运用,则是表现画家情感和主观意识,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之一。
6、欣赏课件中的风景画讲授风景的`表现方法:
风景写生的要点
风景写生的要点体现于景物空间与景物特征的表现,以及风景写生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
三、作业:
色彩风景写生1幅
四、作业要求:
1、符合透视规律
2、画面构图处理得当
3、色彩表现协调、统一
五、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对色彩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应用的全部过程。风景画逐步画的完整统一,色彩更接近实际的颜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理论、实践、合作与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生活,促进了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提高了他们的风景画写生能力,本课很好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使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堂活动中去。
初中美术教案备课万能模板(二)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和蓝色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①得出结论:
1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2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背光面:固有色加暗+环境色的反光
4投影:固有色加暗+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欢快);
②旋律的起伏(起伏大);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取景、构图。
2大色块的铺垫。
3调整完成。
初中美术教案备课万能模板(三)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
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
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
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小结: 略
初中美术教案备课万能模板(四)课程分析:
本课程为我区美术工作室尝试开发的校本课程,在我区翰文学校育才分校初中阶段尝试实施,进行学习,并希望能通过本区工作室的影响力,最终来辐射我区部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促进美术活动的开展,提高美术学科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课程内容以湘版教材七年级《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为依据,来进行的一个课程延伸性的探究。课程主要围绕民间艺术扎染的制作方法来进行展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同的扎法,简单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了解扎染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尝试手工制作,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从而体会我们祖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魅力。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选择七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演示,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把扎染的一些技法过程用手指灵活的制作出来,在思维上,他们刚进入初中,很多时候还保留着小学孩子思维的活跃性,不会受到太多的思维固式,这样他们能更加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创新和想法。可以认识到中国民族传统工艺美术扎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扎染艺术,知道扎染的制作方法,尝试完成一件扎染作品。
2、过程与方法:可以尝试合作来完成一件作品,也可以通过创新尝试一些新的扎法,通过逐步了解扎和染过程中一些细节的把握,从而能形成不一样渐变效果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和制作扎染的过程,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成功的自信心。同时,感受中国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体会了艺术服务于生活的终身实用性。
教学重点:
能够制作一副扎染作品,了解扎染艺术。
教学难点:
尝试一些新的有创意的扎法,并完成效果好的作品。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1、扎染作品
2、扎染染料、冷染剂、木夹子、皮筋、线、针、一次性手套、盆子、手帕、背包、围巾、布料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情境
导入
布置:一副玻璃装框的扎染布、一个靠枕、
一个背包、挂起的扎好的包、扎染的手帕、
1、播放音乐,同学们进入教室,请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
2、上课
打开小礼物
在你打开的时候,你要关注2个小小的问题:、
你是怎么样把他打开的打开后有什么感受呢
像这样把织物部分结扎起来进行染制,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我们叫做扎染。
今天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来到我们的扎染工作室和我们一起走进民间美术——魅力扎染
音乐+扎染作品背景
二、初步感受扎染
1、一起欣赏生活中的扎染
和实物
2、扎染的美在哪里
师:扎染的美正如刚才同学们的打开过程一样,每一次打开都有不一样的惊喜,她体现一种独特的变化美和痕迹美,同学们想知道这么美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的么,请看
三、学习扎染的制作方法
1、师播放视频
2、扎染的工具
3、扎染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呢
师总结:扎染步骤:折、扎、染、展示
微课
四、折法体现变化美
1、讨论折扎的方法。
同学展示
师总结:横条纹的扎法
圆形放射纹的扎法
2、我们来欣赏一下不同的扎法不同的作品。
展示扎法和染的规律
五、自主学习
1、完成学习任务单
讨论学习
总结学习任务单
六、扎染的不同方法
师:除了我们常见的捆扎法还有夹染法和缝制法。
七、复习美术色彩知识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同类色、近似色、互补色
八、实践制作
请同学们尝试扎染一块手帕。
我这里有一个背包和二条围巾,有没有同学想挑战一下实物的
九、了解扎染的历史文化
1、扎染已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族的民族扎染,古老扎染的染制方法要经过印花、扎花、染色、晾晒的过程。扎花是需要用针带笔进行缝制,染色有冷染和热然,每染制一次需要拿出晾晒,然后再染。一件作品大约需要染制十来次。
现今,这种古法染制的师傅越来越少了。需要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图
十、作业展示与点评
1、把作品用图钉按到我们的前面KT板上
2、请你来说说:你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有什么更好的设想
3、师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喜欢的效果。
十一、总结
1、师:今天我们制作了一副扎染作品,感受了扎染艺术的魅力,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到我们社团中来,更好的传承民间扎染艺术。
2、下课
初中美术教案备课万能模板(五)一、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