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历史沿革,第1张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同中国考古学一同成长的。这意味着要了解它就离不开中国的考古学史。同其他近代学术一样,中国近代考古学也是来自西方。近现代考古学在我国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甚至是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的。它是在20世纪初中国国家、民族和历史三重危机下出现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探险家、学者在西北的考察活动以及日本探险家、学者在中国的考古、探险乃至盗掘活动频仍。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沉寂多年的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挖掘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借助20世纪初期国内的“三大发现”——即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明清大内档案的发现,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加入近代考古学研究的行列。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考古为标志的近代考古学传入我国。早期的考古工作便集中在河南安阳殷墟(1928—1937),由此开始了利用考古学重建中国古史的历程,这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开端。殷墟的第一次发掘由甲骨文学家董作宾先生(1895—1963)主持,从第二次开始转由毕业自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的李济先生主持。后转由在哈佛大学受过考古学系统训练的梁思永先生主持。梁思永先生改进了田野发掘的组织和方法,奠定了早期中国考古学田野发掘工作的专业性方向。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考古学成为当时中国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并深深地撞击着民众的魂灵。而诸多的考古实践,也催生了中国高等院校的考古专业。最初成立的两个高校考古教学研究机构是:北京大学国学门的考古学研究室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科。后者成立于1925年,前后仅存4年。可以说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前身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于1921年底,后改名文科研究所(图01),虽说也仅存在了四五年,但它却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最早建立并成功运作的人文学术研究机构。国学门的体制,从组织结构看,包括三室五会。“三室”谓登录室、研究室和编辑室,“五会”即歌谣研究会、明清史料整理会、考古学会、风俗调查会和方言研究会。其中考古学研究室可以说便是今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前身。著名金石学家马衡先生为该室第一任主任,该研究室还外聘罗振玉(1865—1940)、法国东方学家伯希和(1878—1945)等著名学者为考古学通信导师,并积极主动寻求与国外考古学术界的合作,影响深远。马衡先生也因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考古学会则成立于1923年5月24日,初名古迹古物调查会,由马衡先生担任会长,参加者有叶瀚、李宗侗、陈万里、沈兼士、容庚、陈垣、李石曾、徐炳昶等人。考古学会计划从调查入手,“并为发掘与保存之预备”。其主要活动有参观朝鲜汉乐浪郡古墓发掘、调查大宫山明代古迹、洛阳北邙山出土文物以及甘肃敦煌古迹等。1927年,北大考古学会与瑞典斯文赫定联合组成“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北大教务长徐丙昶任中方团长,中方团员黄文弼等10人均为北大师生(图02)。此次科学考察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政府为纪念中国人首次考察大西北还特地发行纪念邮票一套(4枚)。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对中国学术界影响深刻,成就了一批杰出的中国考古学家。

1934年,因马衡先生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改由胡适先生(1891—1962)兼任考古学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学由于日本侵华而南迁8年之后返京,成立了以向达先生(1900—1966)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1904—1982)为导师,开始招收考古研究生。北大考古的专业规划也得以逐步完善和稳步拓展。

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由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1909—1999)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请文学史家郑振铎(1898—1958)、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1904—1982)、夏鼐(1910—1985)、郭宝钧(1893—1971)以及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林耀华(1910—2000)等诸先生为兼任教授(图03)。

2007年,考古文博学院又根据考古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一步调整学科,下设考古学系、文化遗产学系,另设信息资料中心。其中考古学系下分5个教研室,它们是旧石器考古教研室、新石器商周教研室、历史时期考古教研室、科技考古教研室以及外国考古教研室,从而使得我院的考古学学科体系更为健全和完整。

北大考古虽然承载着厚重的学科传统,但也夕惕若厉,适时调整学科设置。文化遗产学便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对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相关成立背景进行发现、界定和价值评估,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保护与利用,达成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双赢的综合性学科。现我院文化遗产学系下分3个教研室,分别是博物馆学教研室、古代建筑教研室和文物保护教研室。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考古专业成立以来,几代学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将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千年文博园的介绍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境内,处于安徽省安庆市沪渝高速太湖县收费站高速路口西侧。规划占地5000亩,共分五期建设。景区以“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景区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成为网民最关注的“中国十大文化旅游景区”,入选“长三角100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安徽旅游品牌影响力奖--四大景区品牌。 2013荣获:安徽省名牌,中国最具创造力文化品牌,中国文化创造力调研基地,等1。五千年文博园以创建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五期规划分别是:一梦千年”“十里画廊”“百年风云”“千秋马帮”“万代同根”。景区文化同时也受国际友人的青睐,2014年格林纳达,牙买加,马拉维,毛里求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津巴布韦等国设为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有那几个著名的文博园

图1:文博园沙盘 皖江文化长廊皖江文化长廊总长1500米。全部由典型的徽派建筑组成,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以两层为主,三层为辅,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进行布局。皖江文化长廊以800里皖江文化、艺术、民俗和历史为题材,将这一文化地域曾经发生的故事,风情,老百姓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均以实物、、雕塑、表演、声光的形式,充分展示于1500米的文化走廊之内,安庆作为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在文博园建设这个全面反应皖江文化的艺术长廊,既是对皖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更是对其它弘扬和传承。 图2:文博园鸟瞰图 五千年文化走廊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总长2000米,总投资8000万元,在两公里的走廊以等比例将华厦五千年文明按历史的朝代更迭,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宋元明清,在这文化走廊一路走来。灿烂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厚重而振憾,深切的让人领悟创劳动创造历史的伟大,五千年文化走廊以“劳动创造历史”创意景区结束。“劳动创造历史”是以劳动人民的代表劳模的手印,以艺术的形式用铜制工艺将手印、出生年月、姓名、事迹充分展示出来。万名劳模手印广场会令这个社会对劳动者更多一份尊敬。 图3:文博园问天阁 图4:问天阁 寻根问祖文化墙寻根问祖文化墙是以采石场的断面为依托,将钢筋混泥土进行表面的艺术处理。以活字印刷的方块字模为表现形式,将具有浓厚中华文化的百字姓——雕刻于山墙之上,文化墙高10米,宽60米,配出众多的古典文化图案点缀其间,百家姓以主体的铜质效果呈现,古典图案以石刻的质感体现,整个文化墙在布局上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排列组合天赋,虽是文字与图案的组合,但整体则犹于一列美化美奂的艺术佳作,文化与艺术之美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 图5:盘龙山 天上人间景区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位于太湖县的文博园将对黄梅戏艺术的弘扬作重大规划。天上人间景区由槐荫树,中国第一间黄梅戏艺术专卖店,黄梅戏表演艺术馆——问天阁、黄梅戏茶馆和黄梅戏土菜馆等组成,其中牛郎织女、安安、倩倩的艺术塑像点缀其间,黄梅戏文化的起源发展到今天的灿烂在天上人间景区得到充分展现。天上人间景区由三座小山组成,是文博园的最高景区,体现了天上人间最近距离的对话,使黄梅戏艺术多了一份神秘与魅力。 图6:换乘中心 大佛景区在文博园与问天阁等高的山上建了一座高199米的未来大佛——笑口的弥勒佛,这既是一道景观,更体现了安庆是禅家圣地,佛教俯视的故乡,以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为题材,体现了文博园追求轻松、愉悦的宗旨,而不以宗教信仰为宣传目的。 图7:牌坊 图8:瀑布 千人表演艺术馆五千年公司是以生产民间手工为主的民间文化产业的代表。其自创的云草画、彩帛画、布棉画、千草画以及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传统工艺烙铁画。其生产过程赏心悦目,令人对艺术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向往。五千年公司数百名工艺技术人员将在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的艺术馆内展示这一系列的中华绝艺。这即是一个展演过程,又是一个生产过程,是五千年公司创造性的将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转代为对全社会开放的表演过程,即弘扬了艺术,又增加了收入,同时对五千年公司品牌的宣传又起到积极的推动。 图9:千人艺术表演馆 图10:水上钓鱼台 五千年四大艺术馆四大艺术馆分别指的是“中国根雕艺术馆”、“中国烙画艺术馆”、“国家大师作品艺术馆”和“皖江民俗艺术馆”。展馆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馆内将藏有数十件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艺术大作,其中国家大师作品艺术馆系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与五千年公司联合建设,数百位获得中国最高民间文代奖项山花奖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将尽数珍藏其中。数万件无一雷同、品味高雅、艺术厚重的根艺作品将是中国根雕文化的最高体现,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烙画艺术,也终于因为“中国烙画艺术馆”的创办而有了自己在众多中华奇葩中的一席之地,其中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世界第一部手工烙画书《中国烙画艺术大典》也将收藏于馆内。 图11:皖街一 图12:皖街二 文化安庆景区文化安庆景区巧妙的利用地形、瀑布、亭台。将安庆的孔雀东南飞的望雀亭,望江的不越雷池一步的古雷池,弘扬和谐社会的桐城六尺巷,清代大师邓石如的天下第一印,大乔小乔化妆的胭脂井等安庆经典人文历史一一展观。同时建有一座廊式展带,将不便于艺术化表现的景点,人文以烙画作品的方式陈列于展廊内,安庆文化在文化景区展示方得尉为大观,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历史的艺术辉煌在此自然对接,相得溢彰,欣赏艺术,感受文化。 图13:五千年文博园进门口 图14:安庆名人 残疾人艺术馆五千年公司在多年的艺术品经营过程中,一直关注残疾人员的参与和人才的培养,今天,五千年公司的残疾员工创造了让世人震憾的艺术成就,为了将残疾人事业发扬光大,将五千年公司的经验模式奉献社会,公司在文博园一期的关健位置创建了中国第一座残疾人艺术馆,将五千年公司残疾员工的作品以一流的艺术展馆予以陈列,这不止是对残疾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呼吁社会更多的阶层和人民关注、关心、支持残疾人的生活和就业。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份企业的贡献。 图15:残疾人艺术馆 皖 街皖街是五千年文博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份,这条以文化、艺术、山货、特产、特色餐饮及民俗表演为主的景点街道,长600米,商铺500多家,是安徽最具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建商街,以皖街命名,也是为了阐述其所要表现的安徽特色街的内涵,皖街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与四大艺术馆融为一体。 图16:盆景园一 图17:盆景园二 摩崖石刻五千年摩崖石刻是我国第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天然摩崖,因城市的快速发展,原位于城郊的采石场已被城市所包围。五千年文博园将历史上采石所形成的巨大截面来表现中华千锤百炼传承下来的警世名言、哲理诗句,同时以现代高扬程水泵制作几十米落差的大型摩崖瀑布,摩崖石刻广场将安庆地区的民风民俗以人物铜雕的形式散落各处,在享受文化的同时,又感受生活的亲切与和谐。 图18:太湖往事一 图19:太湖往事二 天人合一景区五千年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收藏,在根雕、奇石、盆景方面积累了近万件优秀作品,借助文博园梯次伸展的地势,依次建设根雕园、奇石园、大别山植物园、徽派盆景园四大园区。园区之间以哈尼梯田式的茶园相连,这种四园合一的布局,以及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艺术大师的创造才华充分相融的艺术表现,在我国尚属首次,是对自然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再创造。其中根雕园将原始根雕的陈列与大师现场表演相结合,植物园珍藏了近百种大别山珍稀树种,是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的重要园地,奇石园以几十吨重的巨型灵壁石为主体,再以数千块小型美石一并陈列,园中有馆,馆在园中。三千多盆珍贵盆景将徽派盆景的优雅与高贵一展无余,盆景园充分体现了安庆人民在盆景艺术方面的天赋与成就。 图20:寻根问祖文 图21:艺术荣誉室

五千年文博园的景区介绍

五千年根雕文化园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现为中国最大的根雕艺术展馆,旨在传承发展根雕文化、弘扬民间根雕艺术、拓展根雕艺术展示平台。五千年根雕艺术馆位于根雕文化园的中心区域,占地面积12260平方米,里面总共存放了57000多件根雕艺术作品,且选材名贵,大部分是由荔枝木、鸡翅木、金丝楠木、楠木、红豆杉、榧木等稀罕名贵材质雕塑而成,场面宏大,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仅5吨以上的巨型根雕就有1000多件,并有多项获得世界吉尼斯之最,不管是规模、种类、数量,还是根雕作品本身的价值都可以说是居世界之首。尤其是一件罕见的精品之作《清明上河图》(曾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整幅根雕作品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明上河图》

烙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伟大创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被淘汰,是因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古色古香的高雅色调、博采众长的艺术题材,深受各个时代、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

五千年文博园内的烙画艺术馆,又名“烙画上的中国”,位于五千年根雕艺术馆二楼。馆内共展出烙画421块,均由五千年公司的百名烙画师历时十几年纯手工烙制。艺术五千年烙画以天作之色、历史之久、表现之绝、效果之特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开辟了烙画艺术发展到今天最辉煌的艺术时代,被誉为“中华一绝”,并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授予“中国第一烙画”荣誉称号,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展馆内的烙画包含了安徽名人、敦煌飞天、伟人毛泽东、五千年乡土文化艺术等多个系列题材,其中以五千年乡土文化艺术为题材的《中国烙画艺术大典》,由208块(长160厘米,宽120厘米,厚25厘米)烙画组成,净重25吨,展开面积399_,并于2007年元月19日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之最)”证书,是我国在烙画艺术领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品,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手工烙画书,更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

像文博园的展馆还有很多,包括《百年名俗艺术馆》《五千年奇石馆》《书画馆》《陶器瓷器馆》等等

图1:文博园沙盘皖江文化长廊皖江文化长廊总长1500米。全部由典型的徽派建筑组成,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以两层为主,三层为辅,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进行布局。皖江文化长廊以800里皖江文化、艺术、民俗和历史为题材,将这一文化地域曾经发生的故事,风情,老百姓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均以实物、、雕塑、表演、声光的形式,充分展示于1500米的文化走廊之内,安庆作为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在文博园建设这个全面反应皖江文化的艺术长廊,既是对皖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更是对其它弘扬和传承。

五千年文化走廊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总长2000米,总投资8000万元,在两公里的走廊以等比例将华夏五千年文明按历史的朝代更迭,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宋元明清,在这文化走廊一路走来。灿烂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厚重而震撼,深切的让人领悟创劳动创造历史的伟大,五千年文化走廊以“劳动创造历史”创意景区结束。“劳动创造历史”是以劳动人民的代表劳模的手印,以艺术的形式用铜制工艺将手印、出生年月、姓名、事迹充分展示出来。万名劳模手印广场会令这个社会对劳动者更多一份尊敬。

图3:文博园问天阁 图4:问天阁

寻根问祖文化墙寻根问祖文化墙是以采石场的断面为依托,将钢筋混泥土进行表面的艺术处理。以活字印刷的方块字模为表现形式,将具有浓厚中华文化的百字姓——雕刻于山墙之上,文化墙高10米,宽60米,配出众多的古典文化图案点缀其间,百家姓以主体的铜质效果呈现,古典图案以石刻的质感体现,整个文化墙在布局上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排列组合天赋,虽是文字与图案的组合,但整体则犹于一列美化美奂的艺术佳作,文化与艺术之美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图5:盘龙山

天上人间景区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位于太湖县的文博园将对黄梅戏艺术的弘扬作重大规划。天上人间景区由槐荫树,中国第一间黄梅戏艺术专卖店,黄梅戏表演艺术馆——问天阁、黄梅戏茶馆和黄梅戏土菜馆等组成,其中牛郎织女、安安、倩倩的艺术塑像点缀其间,黄梅戏文化的起源发展到今天的灿烂在天上人间景区得到充分展现。天上人间景区由三座小山组成,是文博园的最高景区。图6:换乘中心

大佛景区在文博园与问天阁等高的山上建了一座高199米的未来大佛——笑口的弥勒佛,这既是一道景观,更体现了安庆是禅家圣地(附近花亭湖有西风禅寺,安庆长江边有迎江寺),佛教俯视的故乡,以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为题材,体现了文博园追求轻松、愉悦的宗旨,而不以宗教信仰为宣传目的。

图7:牌坊

图8:瀑布

千人表演艺术馆五千年公司是以生产民间手工为主的民间文化产业的代表。其自创的云草画、彩帛画、布棉画、千草画以及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传统工艺烙铁画。其生产过程赏心悦目,令人对艺术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向往。五千年公司数百名工艺技术人员将在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的艺术馆内展示这一系列的中华绝艺。这即是一个展演过程,又是一个生产过程,是五千年公司创造性的将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转代为对全社会开放的表演过程,即弘扬了艺术,又增加了收入,同时对五千年公司品牌的宣传又起到积极的推动。

图9:千人艺术表演馆

图10:水上钓鱼台

五千年四大艺术馆四大艺术馆分别指的是“中国根雕艺术馆”、“中国烙画艺术馆”、“国家大师作品艺术馆”和“皖江民俗艺术馆”。展馆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馆内将藏有数十件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艺术大作,其中国家大师作品艺术馆系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与五千年公司联合建设,数百位获得中国最高民间文代奖项山花奖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将尽数珍藏其中。数万件无一雷同、品味高雅、艺术厚重的根艺作品将是中国根雕文化的最高体现,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烙画艺术,也终于因为“中国烙画艺术馆”的创办而有了自己在众多中华奇葩中的一席之地,其中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世界第一部手工烙画书《中国烙画艺术大典》也将收藏于馆内。

图11:皖街一图12:皖街二

文化安庆景区文化安庆景区巧妙的利用地形、瀑布、亭台。将安庆的孔雀东南飞的望雀亭,望江的不越雷池一步的古雷池,弘扬和谐社会的桐城六尺巷,清代大师邓石如的天下第一印,大乔小乔化妆的胭脂井等安庆经典人文历史一一展观。同时建有一座廊式展带,将不便于艺术化表现的景点,人文以烙画作品的方式陈列于展廊内,安庆文化在文化景区展示方得蔚为大观,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历史的艺术辉煌在此自然对接,相得溢彰,欣赏艺术,感受文化。

图13:五千年文博园进门口

图14:安庆名人

残疾人艺术馆五千年公司在多年的艺术品经营过程中,一直关注残疾人员的参与和人才的培养,今天,五千年公司的残疾员工创造了让世人震撼的艺术成就,为了将残疾人事业发扬光大,将五千年公司的经验模式奉献社会,公司在文博园一期的关健位置创建了中国第一座残疾人艺术馆,将五千年公司残疾员工的作品以一流的艺术展馆予以陈列,这不止是对残疾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呼吁社会更多的阶层和人民关注、关心、支持残疾人的生活和就业。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份企业的贡献。

图15:残疾人艺术馆

皖 街皖街是五千年文博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份,这条以文化、艺术、山货、特产、特色餐饮及民俗表演为主的景点街道,长600米,商铺500多家,是安徽最具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建商街,以皖街命名,也是为了阐述其所要表现的安徽特色街的内涵,皖街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与四大艺术馆融为一体。图16:盆景园一

图17:盆景园二

摩崖石刻五千年摩崖石刻是我国第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天然摩崖,因城市的快速发展,原位于城郊的采石场已被城市所包围。五千年文博园将历史上采石所形成的巨大截面来表现中华千锤百炼传承下来的警世名言、哲理诗句,同时以现代高扬程水泵制作几十米落差的大型摩崖瀑布,摩崖石刻广场将安庆地区的民风民俗以人物铜雕的形式散落各处,在享受文化的同时,又感受生活的亲切与和谐。

图18:太湖往事一

图19:太湖往事二

天人合一景区五千年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收藏,在根雕、奇石、盆景方面积累了近万件优秀作品,借助文博园梯次伸展的地势,依次建设根雕园、奇石园、大别山植物园、徽派盆景园四大园区。园区之间以尼梯哈田式的茶园相连,这种四园合一的布局,以及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艺术大师的创造才华充分相融的艺术表现,在我国尚属首次,是对自然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再创造。其中根雕园将原始根雕的陈列与大师现场表演相结合,植物园珍藏了近百种大别山珍稀树种,是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的重要园地,奇石园以几十吨重的巨型灵壁石为主体,再以数千块小型美石一并陈列,园中有馆,馆在园中。三千多盆珍贵盆景将徽派盆景的优雅与高贵一展无余,盆景园充分体现了安庆人民在盆景艺术方面的天赋与成就。

图20:寻根问祖文

图2五千年文博园一期“一梦千年”景区占地600亩,“越夜越美丽”的五千年文博园夜景,总投资七千万元,入夜的五千年文博园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不仅可以感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享受篝火晚会的激情,文博园昼夜的华丽变身,吹响了五千年文博园旅游全新启航的号角。置身园中,水墨丹青,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彰显与传承,一步一景,让游客有穿越时空,一梦千年之感。在一期内,不仅有休闲购物的皖江第一街——皖街,还设有皖府国际大酒店、红楼梦大酒店、鹊桥大酒店、百工客栈、爱琴海咖啡厅等配套餐饮住宿场所,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占地600亩,预计总投资108亿元,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4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十里画廊”是将华夏千年的往事融入到总长两千米、举世无双的四幅立体图画之中,分别由“三百六十行”文化园、“清明上河图”文化园、“烟雨江南”文化园和“创意石界”文化园等景点组。其中“三百六十行”文化园是以两万平方米古建和1800多件青铜人物雕塑相结合,其规模为世界第一,依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分别将它们合理地与亭、台、楼、阁、廊、古树、奇石、水系等元素融为一体,艺术而真实地再现三百六十行的历史原貌,生动地再现了康乾盛世时期的三百六十个行业。这里不仅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物铜雕群,更有传承至今的五十多个行业的永久性现场表演;“清明上河图”文化园,建于25度斜坡的山体之上,按实际比例,以近大远小的透视艺术完整再现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车水马龙的盛景,以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斜坡建筑艺术主体再现张择端笔下的汴梁繁华,近看是城,远看是画,晚上再看的时候,她是一个每天上演“汴梁之夜”的实景演出大舞台,这是一个由无数创意串起来的一件原创大作。“烟雨江南”文化园以具有1700年历史的观音河为基础而打造,将我国江南著名水乡的十二大名景全部重建于此,小桥流水、乘船摆渡、渔歌互答,完美地再现中国水乡的悠远韵味。水乡两岸以雕塑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典故,沿河房屋将打造成艺术村落,以水乡的形式来演绎水乡的文化与故事,打造一座立体的露天水乡艺术馆;“创意石界”文化园由一园四馆组成,分别是创意奇石园、远古沧桑馆、自然天成馆、大象无形馆和天人合一馆,该园区的艺术价值和视觉震撼将超过根雕馆群,是将无言的奇石世界赋予其生命与情感,是对奇石文化最深层次的解读。

五千年文博园三期“百年风云”景区将情景展现1840~1949中国近代史上24个真实场景,即中英《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武昌起义》《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本南京受降》等等,24个重大历史题材创建百年风云历史情景馆,同时也要恢复19个历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历史事件的室外园区,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最生动,最科技,最系统的再现中国近代109年历史。

五千年文博园四期“千秋马帮”景区将艺术再现传承了数千年的茶马古道文化,只是一条充满了商业文化,名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精神之路,五千年文博园将重现这一条文明之路,受在弘扬充满了挑战和冒险与顽强的茶马古道精神,由数十幢已成为历史文化符号的古建筑和两千多铜雕马匹人物所组成的惊险动人场景,真实生动的记录和传承着中华文明这光辉灿烂的一页,五千年文博园抵制住时间的洪流,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华这一灿烂的文化之旅,记住历史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五千年文博园五期“万代同根”景区是五千年文博的压轴景区,近20多万的土楼艺术群管收藏的绝不只是绝举世无双的5万多件根雕,奇石等等它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是五千年文明在根雕上的完美体现,它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艺术追求是五千年文明在根雕上的完美体,是文明、艺术、创意与情感的合一,更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的民族情怀,在这里,语言将失去表达能力,左右我们的将是心灵深处的那一种震颤,五千年文博园的三期,四期,五期,的规划和创意已经基本形成,计划在2020年10月全部建成并对外开放。

五千年文博园,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千年文博园,还将继往开来,不断推陈出新,让所有的游客在五千年文博园这片厚重的土地上,都能真正采撷到旅游带来的快乐,文化带来的洗礼,历史带来的震撼!让国内外游客通过人文旅游来更多地触摸与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影响世界!

太湖文博园景点介绍

太湖文博园景点有:文博园沙盘皖江文化长廊,问天阁寻根问祖文化墙,盘龙山天上人间景区,大佛景区,瀑布千人表演艺术馆,太湖往事二天人合一景区等。

1文博园沙盘皖江文化长廊,皖江文化长廊以800里皖江文化、艺术、民俗和历史为题材,将这一文化地域曾经发生的故事,风情,老百姓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均以实物、、雕塑、表演、声光的形式,充分展示于1500米的文化走廊之内,安庆作为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在文博园建设这个全面反应皖江文化的艺术长廊,既是对皖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更是对其它弘扬和传承。

2问天阁寻根问祖文化墙,寻根问祖文化墙是以采石场的断面为依托,将钢筋混凝土进行表面的艺术处理。以活字印刷的方块字模为表现形式,将具有浓厚中华文化的百家姓——雕刻于山墙之上。

3盘龙山天上人间景区,天上人间景区由槐荫树,中国第一间黄梅戏艺术专卖店,黄梅戏表演艺术馆——问天阁、黄梅戏茶馆和黄梅戏土菜馆等组成,其中牛郎织女、安安、倩倩的艺术塑像点缀其间,黄梅戏文化的起源发展到今天的灿烂在天上人间景区得到充分展现。

4大佛景区,在文博园与问天阁等高的山上建了一座高199米的未来大佛——笑口的弥勒佛,这既是一道景观,更体现了安庆是禅家圣地,佛教俯视的故乡。

5瀑布千人表演艺术馆,五千年公司是以生产民间手工为主的民间文化产业的代表。其自创的云草画、彩帛画、布棉画、千草画以及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传统工艺烙铁画。其生产过程赏心悦目,令人对艺术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向往。

24集。根据查询电视剧大话红娘剧情得知,大话红娘高文博提分手在第24集,讲述了高文博料定罗小珊醒来后会落下残疾,提出与都晓晓分手,都晓晓伤透了心。高文博希望严峰与都晓晓靠近。都晓晓对这个男人失望透顶。《大话红娘》是王小康执导,由张俪、杨烁、张丹峰、王姬、王丽云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该剧讲述了一个任性叛逆的女博士不爱做研究偏爱当红娘,以及与妇科男医生阴错阳差的爱情故事。

1 急请用四字词语来形容李清照的生平与成就,谢谢

1、婉约词代表人 2、金石研究 3、忠贞爱国 4、敢爱敢恨

1: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2、李清照与赵明成就婚后一直致力于书画金石的研究。搜集了大量的金石资料,但却在金兵入侵时在流亡的路上流失。与丈夫赵明诚合著《金石录》

3、李清照实强烈爱国思想的词人。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也有一说是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时,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令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

4、赵明诚死后,张汝州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而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州却对自己是虚情假意,只是贪图自己手中的金石资料,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嘿嘿~

2 求几个形容团组织的四字词语,例如特色鲜明,品质卓越

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心如城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心成城 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口熏天 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众川赴海 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 同心断金 形容心齐力量大 十夫楺椎 指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王学仲

王学仲先生号夜泊,字黾子,晚号黾翁。1925年生于山东省滕县。王学仲现任天津大学教授、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

王学仲,    

1925年10月生于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宁家村,原名王黾,字黾子,笔名夜泊,号滕固词人,晚号黾翁,室名泼墨斋。1942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师从邱石冥、吴镜汀、容庚,1945年毕业后由北平国立艺专墨画科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年画及油画,同时也接受齐白石、黄宾虹、张伯英、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指导,书法功底深厚,诸体皆善,尤长于行草书,豪放雄健,跌宕多姿,绘画则以山水为主,精于书画理论,著述甚丰,1953年在天津大学任美术课教师。1978年入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创作。1985年天津大学建成“王学仲艺术研究所”,任该所所长。1989年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大奖。出版有:《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王学仲美术论》、《王学仲书法论》、《王学仲书画诗文集》、《夜泊画集》等。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研究生院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中国炎黄画院副院长、天津画院特聘画师等职。1987年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滕州王学仲艺术馆、曲阜王学仲画馆相继建成,八、九十年代不辞年高多病多次深入大西北,完成了西北系列巨作:《汉家陵阙》、《西夏王陵》、《腾格里沙海》等作品。   作品还有《四季繁荣图》、《垂杨饮马图 》、《双鲤图》等。

王学仲在他的书房里王学仲先生的艺术誉满国内外,但他的成才经历却是艰辛而漫长的。1925年10月23日,王学仲出生在中国山东省滕州市宁家村一个书香人家。5岁那年就跟着教书的父亲上学,开始学写毛笔字,一直练到17岁,其中还到处拜师访友学习绘画。后来,王学仲考取了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邱石冥、吴镜汀、容庚、齐白石、黄宾虹等名师大家学习书画。  王学仲和他的两个弟子

1946年夏天,中国书画名家徐悲鸿先生就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王学仲的才华得到了徐悲鸿先生的赏识,在徐先生的鼓励下,王学仲来到北平国立艺专深造。   在艺专新生报到的那一天,有几幅书诗画一体的作品引起了徐悲鸿校长的关注。徐校长就对大家笑着说:“作者夜泊,他的诗、书、画看去有些'怪',合称‘三怪'如何?”。“夜泊”是王学仲的笔名。徐先生又转脸对王学仲说:“‘怪'字的含义有贬也有褒,‘扬州八怪’不也是‘怪’吗?你书画有一些文人画趣味,但还要下深功夫,要有时代的足印,要有事物的特征,还要有艺术家个人的面貌”。   当时徐悲鸿亲自担任油画和国画的教学工作,王学仲有幸在课堂聆听他的教悔,课余时间也经常到徐先生的家去拜师求教。   有一次,王学仲带着他自己写的书法册页呈送给徐悲鸿先生指教。徐先生仔细审视之后,很是欣赏。他知道王学仲还有一个名字叫“呼延夜泊”,当即挥笔在册页上题写道:“呼延生方在少年,其书得如是造诣,秉赋不凡,盖由天授。方之古人,在唐则近于北海,宋则山谷,明则倪文正、王觉斯,而非赵董世俗之姿可相并论也”!   1953年7月毕业离校的那天晚上,徐悲鸿还特意画了一幅《奔马图》赠给王学仲,并叮嘱他在艺术上要不断进取。   王学仲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一直工作到今天。其间他不但桃李满天下,而且他的诗文书画艺术也不断成熟发展。正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评价的那样“诗文书画,四美俱臻”!

王学仲和他的两个弟子王学仲应邀去日本讲学   王学仲的书画艺术在日本很有影响。1981年9月王学仲先生应邀到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讲学,开设的课程是大学生、研究生的必修课《书法》和选修课《中国画》。由于王学仲在日本书画艺术界的影响,他在日本的一些书画界朋友专门投资建设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   王学仲在日本讲学时,在日本书画界结交了不少朋友,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2年元旦,师从王学仲的日本研究生松村一德请他去歧玉县老家过新年。王先生一下车,松村的父母双双叩头着地表示欢迎。元旦清晨,松村夫人买了五个纸条,请大家把各自内心的祈求写在纸上。王学仲先生郑重地写上了“祝中日友谊长青”七个汉字,并将纸条虔诚地结扎在树枝上。事隔两年之后,松村一德访华来拜见恩师时,王学仲问:“我挂的那个纸条,怕早被风雨打碎了吧?”松村笑着眨了眨眼说:“老师,你看我们三千日本青年又来到了中国,你的纸条和绿树会永远长青的!”

王学仲书法欧风汉骨 东学西行   阅读王学仲也必须从他的文化体系入手,这一体系是以中学作为人文精神的主体,建立在中西平等的基础之上。这和他绝大部分生命时光处于一种上升的历史时期关系很大。无论何种细部的失误都无损新中国对於重新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帮助。在无所依傍中生存和发展当然比手捏美元要艰难困苦得多,同时也自尊和高贵得多。  王学仲

王学仲先生在多种场合书写自己的观念:“欧风汉骨,东学西行”。语句直白,直白是一种才情,代表着自信。现在,当我们审视先生的主要创作成果山水画,可以看到,这一观念得到了完整的实践;这种自信有着充分的理由。   作为诗人的王学仲带着诗化的感受来描绘笔下的山川,象王小波所指出的,诗化的感受无所不在,堂皇正大的诗化作品总带有叫人永难忘怀的感人韵律。在学仲先生的代表作品《汉家陵阙》中,空山无人,无树,崚嶒的石头肃穆庄严犬牙交错地簇拥成无语山峦,远山上隐隐绰绰一星半点的汉家陵阙屹立于无语斜阳中。这是对英雄主义时代的追怀和留恋,端凝而略带伤感。空山无人,无树,然而却似有霍去病“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壮语的袅袅余音,有千军万马长嘶而过的背影,蹄下的滚滚烟尘尚未尘埃落定。这就不仅是伤感所能包容的了,也许曹孟德短歌行的氛围更可作为相当的类比吧!悲而不颓,有激越沉雄的深厚情感孕藏其中,这就是王学仲高於一般山水画家的地方,是诗人情怀的绘画化。我们来看近时杰出的山水画家,凡称得上绝世风流者无不诗情浓郁,傅抱石如李太白,绘事颇有“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潇洒气派;陆俨少近苏子瞻,云水流走中唱大江东去,往赤壁西来……这正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韵味,和诗词书法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永远不能将其机械分离。   王学仲作品对王学仲的山水作品作一次技术性的分解,他的技法也完全地体现了“欧风汉骨”这样的文化主张,和齐白石流派的山水画家,比如齐本人和陈子庄不同,他的技法,不是在传统内部求变异,而庶几近于徐悲鸿的不分主次融合东西,作品中色彩的迭加甚或更近于西画技法,同时,也受到刘国松拓印技艺的启发,但所有的一切,又形成如此纯粹的传统氛围。这种氛围,突破了数百年来的柔弱和谦退,是主流文化,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是大汉精神的追忆和发扬,充溢着横槊赋诗,壮怀激烈的阳刚之美。这种纯粹的大汉意境,一方面在于自身的诗人素质,使他具备大方向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分解到技法,不能不钦佩到他对书法理解能力的精深。摇曳多姿,变化万千的线条使作品的中国精神得以凸现——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线也许是绘画中中国味道最重要的元素。通过综合多变的技法表现纯之又纯的大汉精神、阳刚之美,正是王学仲得以侪身大匠行列的立身之本。   王学仲山水艺术的气质来源于他对汉文化充盈把握后流露出的那份从容和定性,也在于他东西技法融而合之的均衡柔和。对于七十多岁的王学仲先生来说,绘画状态较之中青年山水画人更具进步性和个性,格高,有强烈而不事雕饰的自我存在。相比之下,他的花鸟人物可以讲是画得好,还达不到高贵的程度。   於王学仲而言,“欧风汉骨”风格的确立带来了“东学西行”的信心,他也确实实践了东学西行的理想。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对王学仲先生的艺术和为人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王学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一生遭遇过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他都走过来了。他在艺术的成就上,悲鸿说他的书法是了不起的。他后来的文人画,我觉得也很有成就,很有意境。他在生病的晚年,还一直从事文化艺术活动,这种精神很了不起。”

五千年根雕文化园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现为中国最大的根雕艺术展馆,旨在传承发展根雕文化、弘扬民间根雕艺术、拓展根雕艺术展示平台。五千年根雕艺术馆位于根雕文化园的中心区域,占地面积12260平方米,里面总共存放了57000多件根雕艺术作品,且选材名贵,大部分是由荔枝木、鸡翅木、金丝楠木、楠木、红豆杉、榧木等稀罕名贵材质雕塑而成,场面宏大,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仅5吨以上的巨型根雕就有1000多件,并有多项获得世界吉尼斯之最,不管是规模、种类、数量,还是根雕作品本身的价值都可以说是居世界之首。尤其是一件罕见的精品之作《清明上河图》(曾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整幅根雕作品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明上河图》

烙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伟大创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被淘汰,是因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古色古香的高雅色调、博采众长的艺术题材,深受各个时代、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

五千年文博园内的烙画艺术馆,又名“烙画上的中国”,位于五千年根雕艺术馆二楼。馆内共展出烙画421块,均由五千年公司的百名烙画师历时十几年纯手工烙制。艺术五千年烙画以天作之色、历史之久、表现之绝、效果之特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开辟了烙画艺术发展到今天最辉煌的艺术时代,被誉为“中华一绝”,并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授予“中国第一烙画”荣誉称号,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展馆内的烙画包含了安徽名人、敦煌飞天、伟人毛泽东、五千年乡土文化艺术等多个系列题材,其中以五千年乡土文化艺术为题材的《中国烙画艺术大典》,由208块(长160厘米,宽120厘米,厚25厘米)烙画组成,净重25吨,展开面积399㎡,并于2007年元月19日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之最)”证书,是我国在烙画艺术领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品,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手工烙画书,更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

像文博园的展馆还有很多,包括《百年名俗艺术馆》《五千年奇石馆》《书画馆》《陶器瓷器馆》等等

图1:文博园沙盘皖江文化长廊皖江文化长廊总长1500米。全部由典型的徽派建筑组成,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以两层为主,三层为辅,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进行布局。皖江文化长廊以800里皖江文化、艺术、民俗和历史为题材,将这一文化地域曾经发生的故事,风情,老百姓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均以实物、、雕塑、表演、声光的形式,充分展示于1500米的文化走廊之内,安庆作为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在文博园建设这个全面反应皖江文化的艺术长廊,既是对皖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更是对其它弘扬和传承。

五千年文化走廊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总长2000米,总投资8000万元,在两公里的走廊以等比例将华夏五千年文明按历史的朝代更迭,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宋元明清,在这文化走廊一路走来。灿烂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厚重而震撼,深切的让人领悟创劳动创造历史的伟大,五千年文化走廊以“劳动创造历史”创意景区结束。“劳动创造历史”是以劳动人民的代表劳模的手印,以艺术的形式用铜制工艺将手印、出生年月、姓名、事迹充分展示出来。万名劳模手印广场会令这个社会对劳动者更多一份尊敬。

图3:文博园问天阁 图4:问天阁

寻根问祖文化墙寻根问祖文化墙是以采石场的断面为依托,将钢筋混泥土进行表面的艺术处理。以活字印刷的方块字模为表现形式,将具有浓厚中华文化的百字姓——雕刻于山墙之上,文化墙高10米,宽60米,配出众多的古典文化图案点缀其间,百家姓以主体的铜质效果呈现,古典图案以石刻的质感体现,整个文化墙在布局上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排列组合天赋,虽是文字与图案的组合,但整体则犹于一列美化美奂的艺术佳作,文化与艺术之美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图5:盘龙山

天上人间景区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位于太湖县的文博园将对黄梅戏艺术的弘扬作重大规划。天上人间景区由槐荫树,中国第一间黄梅戏艺术专卖店,黄梅戏表演艺术馆——问天阁、黄梅戏茶馆和黄梅戏土菜馆等组成,其中牛郎织女、安安、倩倩的艺术塑像点缀其间,黄梅戏文化的起源发展到今天的灿烂在天上人间景区得到充分展现。天上人间景区由三座小山组成,是文博园的最高景区。图6:换乘中心

大佛景区在文博园与问天阁等高的山上建了一座高199米的未来大佛——笑口的弥勒佛,这既是一道景观,更体现了安庆是禅家圣地(附近花亭湖有西风禅寺,安庆长江边有迎江寺),佛教俯视的故乡,以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为题材,体现了文博园追求轻松、愉悦的宗旨,而不以宗教信仰为宣传目的。

图7:牌坊

图8:瀑布

千人表演艺术馆五千年公司是以生产民间手工为主的民间文化产业的代表。其自创的云草画、彩帛画、布棉画、千草画以及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传统工艺烙铁画。其生产过程赏心悦目,令人对艺术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向往。五千年公司数百名工艺技术人员将在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的艺术馆内展示这一系列的中华绝艺。这即是一个展演过程,又是一个生产过程,是五千年公司创造性的将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转代为对全社会开放的表演过程,即弘扬了艺术,又增加了收入,同时对五千年公司品牌的宣传又起到积极的推动。

图9:千人艺术表演馆

图10:水上钓鱼台

五千年四大艺术馆四大艺术馆分别指的是“中国根雕艺术馆”、“中国烙画艺术馆”、“国家大师作品艺术馆”和“皖江民俗艺术馆”。展馆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馆内将藏有数十件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艺术大作,其中国家大师作品艺术馆系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与五千年公司联合建设,数百位获得中国最高民间文代奖项山花奖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将尽数珍藏其中。数万件无一雷同、品味高雅、艺术厚重的根艺作品将是中国根雕文化的最高体现,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烙画艺术,也终于因为“中国烙画艺术馆”的创办而有了自己在众多中华奇葩中的一席之地,其中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世界第一部手工烙画书《中国烙画艺术大典》也将收藏于馆内。

图11:皖街一图12:皖街二

文化安庆景区文化安庆景区巧妙的利用地形、瀑布、亭台。将安庆的孔雀东南飞的望雀亭,望江的不越雷池一步的古雷池,弘扬和谐社会的桐城六尺巷,清代大师邓石如的天下第一印,大乔小乔化妆的胭脂井等安庆经典人文历史一一展观。同时建有一座廊式展带,将不便于艺术化表现的景点,人文以烙画作品的方式陈列于展廊内,安庆文化在文化景区展示方得蔚为大观,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历史的艺术辉煌在此自然对接,相得溢彰,欣赏艺术,感受文化。

图13:五千年文博园进门口

图14:安庆名人

残疾人艺术馆五千年公司在多年的艺术品经营过程中,一直关注残疾人员的参与和人才的培养,今天,五千年公司的残疾员工创造了让世人震撼的艺术成就,为了将残疾人事业发扬光大,将五千年公司的经验模式奉献社会,公司在文博园一期的关健位置创建了中国第一座残疾人艺术馆,将五千年公司残疾员工的作品以一流的艺术展馆予以陈列,这不止是对残疾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呼吁社会更多的阶层和人民关注、关心、支持残疾人的生活和就业。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份企业的贡献。

图15:残疾人艺术馆

皖 街皖街是五千年文博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份,这条以文化、艺术、山货、特产、特色餐饮及民俗表演为主的景点街道,长600米,商铺500多家,是安徽最具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建商街,以皖街命名,也是为了阐述其所要表现的安徽特色街的内涵,皖街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与四大艺术馆融为一体。图16:盆景园一

图17:盆景园二

摩崖石刻五千年摩崖石刻是我国第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天然摩崖,因城市的快速发展,原位于城郊的采石场已被城市所包围。五千年文博园将历史上采石所形成的巨大截面来表现中华千锤百炼传承下来的警世名言、哲理诗句,同时以现代高扬程水泵制作几十米落差的大型摩崖瀑布,摩崖石刻广场将安庆地区的民风民俗以人物铜雕的形式散落各处,在享受文化的同时,又感受生活的亲切与和谐。

图18:太湖往事一

图19:太湖往事二

天人合一景区五千年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收藏,在根雕、奇石、盆景方面积累了近万件优秀作品,借助文博园梯次伸展的地势,依次建设根雕园、奇石园、大别山植物园、徽派盆景园四大园区。园区之间以尼梯哈田式的茶园相连,这种四园合一的布局,以及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艺术大师的创造才华充分相融的艺术表现,在我国尚属首次,是对自然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再创造。其中根雕园将原始根雕的陈列与大师现场表演相结合,植物园珍藏了近百种大别山珍稀树种,是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的重要园地,奇石园以几十吨重的巨型灵壁石为主体,再以数千块小型美石一并陈列,园中有馆,馆在园中。三千多盆珍贵盆景将徽派盆景的优雅与高贵一展无余,盆景园充分体现了安庆人民在盆景艺术方面的天赋与成就。

图20:寻根问祖文

图2五千年文博园一期“一梦千年”景区占地600亩,“越夜越美丽”的五千年文博园夜景,总投资七千万元,入夜的五千年文博园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不仅可以感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享受篝火晚会的激情,文博园昼夜的华丽变身,吹响了五千年文博园旅游全新启航的号角。置身园中,水墨丹青,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彰显与传承,一步一景,让游客有穿越时空,一梦千年之感。在一期内,不仅有休闲购物的皖江第一街——皖街,还设有皖府国际大酒店、红楼梦大酒店、鹊桥大酒店、百工客栈、爱琴海咖啡厅等配套餐饮住宿场所,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占地600亩,预计总投资108亿元,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4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十里画廊”是将华夏千年的往事融入到总长两千米、举世无双的四幅立体图画之中,分别由“三百六十行”文化园、“清明上河图”文化园、“烟雨江南”文化园和“创意石界”文化园等景点组。其中“三百六十行”文化园是以两万平方米古建和1800多件青铜人物雕塑相结合,其规模为世界第一,依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分别将它们合理地与亭、台、楼、阁、廊、古树、奇石、水系等元素融为一体,艺术而真实地再现三百六十行的历史原貌,生动地再现了康乾盛世时期的三百六十个行业。这里不仅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物铜雕群,更有传承至今的五十多个行业的永久性现场表演;“清明上河图”文化园,建于25度斜坡的山体之上,按实际比例,以近大远小的透视艺术完整再现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车水马龙的盛景,以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斜坡建筑艺术主体再现张择端笔下的汴梁繁华,近看是城,远看是画,晚上再看的时候,她是一个每天上演“汴梁之夜”的实景演出大舞台,这是一个由无数创意串起来的一件原创大作。“烟雨江南”文化园以具有1700年历史的观音河为基础而打造,将我国江南著名水乡的十二大名景全部重建于此,小桥流水、乘船摆渡、渔歌互答,完美地再现中国水乡的悠远韵味。水乡两岸以雕塑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典故,沿河房屋将打造成艺术村落,以水乡的形式来演绎水乡的文化与故事,打造一座立体的露天水乡艺术馆;“创意石界”文化园由一园四馆组成,分别是创意奇石园、远古沧桑馆、自然天成馆、大象无形馆和天人合一馆,该园区的艺术价值和视觉震撼将超过根雕馆群,是将无言的奇石世界赋予其生命与情感,是对奇石文化最深层次的解读。

五千年文博园三期“百年风云”景区将情景展现1840~1949中国近代史上24个真实场景,即中英《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武昌起义》《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本南京受降》等等,24个重大历史题材创建百年风云历史情景馆,同时也要恢复19个历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历史事件的室外园区,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最生动,最科技,最系统的再现中国近代109年历史。

五千年文博园四期“千秋马帮”景区将艺术再现传承了数千年的茶马古道文化,只是一条充满了商业文化,名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精神之路,五千年文博园将重现这一条文明之路,受在弘扬充满了挑战和冒险与顽强的茶马古道精神,由数十幢已成为历史文化符号的古建筑和两千多铜雕马匹人物所组成的惊险动人场景,真实生动的记录和传承着中华文明这光辉灿烂的一页,五千年文博园抵制住时间的洪流,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华这一灿烂的文化之旅,记住历史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五千年文博园五期“万代同根”景区是五千年文博的压轴景区,近20多万的土楼艺术群管收藏的绝不只是绝举世无双的5万多件根雕,奇石等等它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是五千年文明在根雕上的完美体现,它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艺术追求是五千年文明在根雕上的完美体,是文明、艺术、创意与情感的合一,更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的民族情怀,在这里,语言将失去表达能力,左右我们的将是心灵深处的那一种震颤,五千年文博园的三期,四期,五期,的规划和创意已经基本形成,计划在2020年10月全部建成并对外开放。

五千年文博园,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千年文博园,还将继往开来,不断推陈出新,让所有的游客在五千年文博园这片厚重的土地上,都能真正采撷到旅游带来的快乐,文化带来的洗礼,历史带来的震撼!让国内外游客通过人文旅游来更多地触摸与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影响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8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