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如何诠释人生的意义

心理学家阿德勒如何诠释人生的意义,第1张

人们在儿童时期,总是会觉得年长之人是没有缺陷的,小孩会去模仿大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这也就决定了任何一个人都会被自己在儿童时期环境周围的人,亲戚,家长,老师,同学所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不幸的儿童自幼的环境是极度恶劣,是极度糟糕,周围的人们自己都不会做人,这样的儿童即使心有所向往的目的,他们却只能喝着污泥脏水,艰难的成长。因此,成长的经历造就了心智的不同,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心智又决定了我们命运不同的走向,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摈弃由外到内的,环境对我们自己心智的雕刻,直接尝试去获得 健康 优异的心智从而让自己命运的方向接触圆满和幸福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前提,我们必须要知道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们需要认识一个东西,内在自我,意识层次,精神文明,以及高维,我们每个人心智当中的思维,大脑中的那套系统都是不确定的,我们的人生受控于这套系统,他拥有怎样糟糕的思维系统,他的人生就会相应的怎样糟糕。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应该由内向外。试着问问自己,你真的想带着原生的思维方式走完自己的人生吗?即使有更好的优质思维系统,你也要视而不见吗?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这套系统,来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加分,只是在于绝对不要把 你自己塑造成完美的受害者,而是鼓励你自己成为掌控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这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的。

数十年之前,心理学对于国内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人们不知道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少有人接触过正统的心理学知识书籍,心理学曾经被长期的妖魔化,病耻化,人们会对其他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嗤之以鼻,不给予帮助,反而告诉他这因当是一种耻辱,这种无知的行为加重了人们的内在精神走向极端,为此,国内大量的心理学者开始呼吁,中国心理学需要得到发展,人们需要得到疗愈。

可心理学的播种曾经也走向了弯路。它们让心理学有被归于宿命论的倾向。人们虽然接触到了心理学,但他们用心理学为自己不幸的人生自找借口,甚至会基于一些碎片化、鸡汤化的心理学知识,快速地对号入座,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然后心安理得地逃避,抱怨他人,抱怨过去,找到问题却不解决问题,让生活止步不前。

心理学并没有让这些人产生积极的改变,而是让他们从一种不幸的人生,不知不觉地滑向了另一种不幸的人生。

在之前的视频里面,我一直有和大家提及关于精神文明的事情,而我此刻要说的心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以认识所谓精神文明的路径,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你的大脑获得这个世界上最优质的系统,以此提高在未来拥抱美好的概率,这种机会此刻就在我们眼前,请随我一起,继续往下 探索 。

心理学是所谓精神文明里面的一个部分。

曾几何时,我们的世界上出现了一些改变人类 历史 的心理学著作,类似这样的知识瑰宝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得知他们的存在,而酝酿出如此瑰宝的伟大心里学家之一,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他就曾经写过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书籍。

阿德勒不是一个只懂理论的心理学家,他用早年的生活演绎了什么是自卑,用成年后的生活演绎了如何超越自卑:

一个身体存在缺陷的男孩,竟然可以跨越那种巨大的心理障碍一步步的成为他那个时代极负盛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我们此刻应该为自己做下承诺,一个只须看见过往,而无须与过往纠缠的承诺。此刻,你就是幸福的存在,喜悦与平静将会为你开出祝福的花朵。

心理学不因当只能帮我们找到内心问题的成因,更重要的是能帮我们找到解决内心问题的方法。当我们用心理学知识追溯内心问题,发现一些早期创伤时,我们不必在早期创伤里反刍chu。阿德勒告诉人们, 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为经历赋予的意义。

或许我们每个人读完阿德勒的书籍,都会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也许你经历过不幸,但你依然可以重新选择。你的人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阿德勒的学说绝不是让你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受害者,而是鼓励你成为掌控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如果你正在遭遇人生挫折,想做出改变,不妨翻开这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书籍,从中获取力量。

阿德勒提出了一个观点:意义,这并不是我们普通认知所了解的那个词,阿德勒说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里。我们并不只是单纯地生活在客观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体验到环境对我们的生活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

溯其本源,我们的一切体验都取决于我们的目的。 “木头”意味着“与人类的实际生活有关联的木头”, “石头”意味着“人类重要的生活元素之一是石头”。 这句话可得仔细琢磨,这可不是什么废话,阿德勒在这里的意思是, 如果一个人试图逃避意义,仅仅去感受环境,他就将落入不幸-他将与世隔绝,所作所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毫无用处和意义。

可阿德勒还说到,没有人能够逃避意义。我们必须赋予现实某些意义,才能体验到现实。我们体验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对现实做出的诠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谬误的领域,任何人感受到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的。

如果我问你: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你可能一时半会不知如何作答。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想对这类问题劳神费力或者设法回答。这个问题与人类的 历史 一样古老,直至今日,也有人时常提起,无论人们身处哪一个年龄段,人们常常还是会脱口而出: "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客观地说,只有在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人生平坦顺畅、没有遭遇艰难磨炼的话,就根本不会产生这种想法。然而,阿德勒如此说道:这个问题及其答案无一例外地体现在人的行为中。如果我们听其言、观其行,便可知道他人对“人生意义"的解读,而且此意义与其立场、态度、举止、表达、癖好、志向、习惯以及性格特征的表现是一致的。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他是依靠某种理念在进行活动,而这种理念正是他对生活的解释。在他的一切行动中,都隐含着他对世界和自身的估量以及判断,他会明白“我是这样的,而世界是那样的";同时,这也隐含着他赋予他自身和生命的意义。

如上所述,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或多或少都会包含谬误,但每个人就会有自己的理解。没有人人知道生命的绝对意义,因此只要是相对有效的任何解释,就不能称为是“绝对错误"的。其实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包含了全部的人生意义。然而,我们可以在这一范围中判定哪些较为正确,哪些较为错误;哪些是小错,哪些是大错。从中可以发现,较好的解读中什么是大同小异的那些差强人意的解读哪里是难以掩饰其虚假虚伪的。如果坚持这样的普遍标准,我们就能得到生命的科学意义,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同时,必须谨记这个“真理是相对人类、相对我们的目的而言的。此外,再无真理,即便还有,也与我们无关了。因为我们无法了解绝对真理,所以它也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

阿德勒说道,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人们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应精确地揭示了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缺乏爱情,并且在工作中也表现不积极,还不喜欢交朋友,在他看来,人际交往令人痛苦。这造成他交往范围十分狭小,从他生活的范围和局限里面,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他感觉生活中充满着艰难险阻,生命中成功机会对于他而言是非常渺茫的,在他的生活中,失败总是会接踵而至。根据他为数不多的行动,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生活就意味着要让自己免受伤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保证自己平安无恙。

阿德勒又假设了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一个人爱情美满,交际广泛,人际关系顺畅,善于团结协作,而且事业有成。那我们就可以断定此类人将自己生命视为"一个创造的过程,于是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机遇,因为在他眼中根本就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遇到问题时,他的勇气就成为了审判之矛,对他来说,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 社会 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

以上都是关于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他的学说对人类心理学 历史 影响颇深,我也只是与大家分享了阿德勒对于心理学研究的部分思想以及知识干货,实际上,阿德勒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写到了这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书籍里面,要彻底学习阿德勒的研究知识,一个视频是完全不够的,他还有更多的知识干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进行深度了解并学习,之后有机会,我还会与大家分享更多

      历史上第一个和弗洛伊德决裂的人叫阿德勒,他比弗洛伊德小14岁,出生在维也纳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是个基督徒,有6个兄弟姐妹,他有个哥哥,阿德勒患有佝偻病,从小身体不好,没办法跑出去玩,但是哥哥非常健康有活力,这让阿德勒一直都处在嫉妒之中,感觉深深的自卑。每个人建立的理论都深受这个人自己人生经历的影响,他的理论建构在精神分析之上,但是提出了一些和弗洛伊德本身完全相反的假设,创造了个体心理学,他写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超越自卑》,他后来提出的很多理论“自卑与超越”、“孩子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对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影响”,都是在他个人心理学中着重探讨的,这其实和他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有很大的关系,阿德勒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生来就是一个孱弱的孩子,佝偻病使我不能自如的活动,但尽管如此,现在几乎在我生命后期,在美国,我站在你们面前,你们可以看到我是如何战胜困难的,另外我早年说话很不清晰,现在我用英语讲话的时候,你们都觉察不出来,认为我应该是个非常好的演讲者”。

一、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 寻求优越:弗洛伊德认为人本质上的驱动是“性”和“攻击力”,而阿德勒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或者卓越,阿德勒说“我在每个心理现象中,都清楚的看到了人们对优越感的追求,它是解决人生所有问题方法的“根”,解决一切问题都离不开它,我们所有的技能都遵从它的指挥”,寻求优越的原因是为了超越自卑,他认为人的自卑感是由出生开始,从一出生,婴儿就要依赖比自己强大的亲人才能生存,所以“成为一个人,就意味着感受到自卑”;

      2、 他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叫“自卑情结”,表现为“夸大的、持久的,感觉不足的结果”,这种“不足”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兴趣的缺乏,他认为一个人的自卑情结来源于儿童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

      1)身体缺陷:人们会通过个体的努力,补偿身体的缺陷,塑造人格,例如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成为钢琴家;

      2)溺爱:被过度溺爱的孩子,在家里觉得自己是可以呼风唤雨,但是到了幼儿园,回归到实际生活中会经常受阻,这时候会让孩子归因为肯定是“我个人有缺陷”,并从中体会到很强的挫折感,所以阿德勒认为被溺爱的孩子也会有自卑的情结;

      3)忽视:始终被家庭忽视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阿德勒觉得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自卑有过度补偿的行为时,就会变成“优越情结”,表现为夸耀、虚荣、自我中心、贬低他人,类似自恋者的人格特征。

二、家庭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弗洛伊德之前提过,人们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降低“自我、超我、本我”的一些冲突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感,但是阿德勒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减少紧张感不是我们唯一的动机,因为追求卓越本身是增加人们的紧张感、焦虑感,如果我们是为了消除焦虑感和紧张感,那我们不是在为自己找事么?他认为追求卓越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比如“我们希望我们的团体更好,整个社会文化更好”,阿德勒老年的时候认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努力的寻求归属的目标也是为了人类幸福而去奋斗的,所以阿德勒区别于弗洛伊德很重要的一点是,阿德勒的理论更丰富一些,他把个人看作是在生物、哲学和心理层面上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同样的环境、经验、和生活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作用,所以不会陷入像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到的“这样的的一个家庭,这样的父母,造就了我这样的性格”的限制,所以阿德勒强调的是:人们有一些先天的差异,但是不过分强调差异的影响,他认为重要的不是一个人出生在怎样的家庭,而在于个体是如何运用它,他把人和人的差异看作是社会心理性层面的,而不是遗传因素,所以对于如何看待“童年创伤”、“原生家庭”的影响,答案不是绝对的。

      阿德勒认为对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妈妈”,即母亲的角色,其次是父亲,再者是出生顺序、家庭大小、兄弟姐妹的性别影响等,阿德勒对出生顺序的假设很有意思,它属于1930年欧洲时期的理论,后来很多实验证实了他的部分观点,但是也有大量的理论研究结果和他的结论不同,阿德勒觉得在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是家庭的焦点,地位很重要,但是父母有很多的担心和关注,而被宠坏;而多子女家庭会表现为:老大会对老二有消极的情感和态度,但对人有帮助和保护的意识;老二会积极努力超过老大,与老大相竞争,但是因为老二没有经历过老大所遭受的挫折感即老大曾经是家庭的中心,现在被老二废掉了,所以老二会表现的更积极;老小是没有夺权的意识,属于在家庭中被娇惯和感觉最开心的,老小会通过找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所以老小要么发展特别好,要么特别难适应成年期;在阿德勒提出上述“出生顺序”理论之后,出现了大批量的相关研究,对于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大多数家庭的情况表现,争议也非常大。

三、阿德勒观点的几点假定:

      1、 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社会意义的,他并不把人看成是自我、本我、超我这种情节的综合体,他把人看作为完整的个体,他觉得人生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个体,不能把人生割裂开来看,他不赞同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发展阶段论,认为人们努力的方向,有时候是聪明的、明智的、对的,有的时候不是,他们可能会犯错,但无论选择是对还是错,都是人们试着追求卓越的表现,并强调人的行为是心理社会性的,需要把一个人放在系统、家庭、社会、组织里面去理解看待;

      2、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目的的,都是目标导向的,而不是弗洛伊德强调的潜意识作用;

      3、 人是整体的,人都有达成目标的独特的行为模式;

      4、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

      5、 他认为行为是主观感知的结果,阿德勒说:“实际上我们创造自己的脚本,结果方向、行为并且表现出我们自己的角色,我们形成看待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独特视角”,阿德勒认为当一个人个体发展很好的时候,他会形成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的认同和一致性,以至于有人会说“为这个群体、人类、种族所做的事情就是为我自己所做的,从这个视角看待事物的确积极了很多,后来阿德勒还提出社会兴趣、社会情感、生活风格的理论等。

      总结下来,阿德勒的整体理论比弗洛伊德更积极,也更有希望,我们能够有意识的塑造自己的发展和命运,而不是被所谓的童年经历、本能、性的驱动力所限制。

阿德勒的思想完整而宏大,维基百科中列出了20项阿德勒思想关注的主题,不过所有这些内容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就是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

阿德勒把人格分成了哪四类?

在人和自己的关系上,阿德勒认为我们首先要认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把人按照人格分为了四种。

第一种人格叫做统治型 这类人的特点是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统治型人格实际上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家里的孩子非要玩平板电脑,不给玩就撒泼耍赖,饭也不吃了,到爷爷奶奶那里告状,这就是统治型人格的表现。在学校里,统治型人格的孩子往往会想方设法证明我比你厉害,你要听我的。面对老师,他们很可能会不服管教,因为他们在骨子里希望对方妥协而不是自己妥协。当老师被他们折腾得懒得管教时,他们就赢了,因为他们做到了迫使对方妥协。

这样一种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阿德勒认为是从小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如果父母总是无原则地向孩子妥协,就会让孩子逐渐形成统治型人格,每一次父母的妥协都是不断给孩子正反馈,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而且应该支配别人。

阿德勒非常看重孩子所受的教育和抚养对人生的影响。这与中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是相近的。

统治型人格与“有领导力”绝然不同的。 并不是喜欢支配别人、总是想让别人听自己的就是有领导力,真正的领导力是能够通过正当的方式,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及超出别人的见识,让他人愿意追随自己。有领导力的人恰恰是通过合作和妥协来获得他人主动的支持。

而统治型人格的人虽然总是有控制别人的冲动,但他们未必真的有能力控制别人,因此他们反而可能四处碰壁,然后怨天尤人。因此,家长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倔,将来就能当领导,如果孩子有这种表现,家长恰恰要注意引导孩子不要那么倔,要学会合作和妥协。

第二种人格叫做依赖型 ,这种人格的特点是缺乏主动性,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别人帮助自己拿主意,或者把一切安排好。比如今天常说的“妈宝男”,就是典型的依赖型人格的体现。

依赖型人格的典型表现是不愿意接受挑战,得过且过,遇到问题容易恐惧焦虑。比如说,同学们一起春游,依赖型人格较强的人通常不愿意参与讨论去哪里玩,而是等着其他把主意拿好了,最好把火车票也订好了。如果要安排他们去做订票、订旅馆的事情,他们就会焦虑。

阿德勒认为,依赖型人格的人通常是从小被家庭照顾得太周到,什么事情都被安排好了,吃饭张口,穿衣伸手;以至于长大成人离开家之后,仍然不自觉地继续依赖别人,而且觉得别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这些人常常让人感觉他们好像完全没有活力。

第三种人格是回避型  这类人做事通常都是谨小慎微,害怕失败。最突出的表现是,这一类型的人如果觉得有什么事情自己做不到,干脆就不做了,选择回避。他们回避问题的一个原因是,害怕一旦失败,会丢了自己的面子,所以选择了回避,因为回避了问题就总可以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得到一个心理的安慰。

比如几个同学聊天,一个同学给大家出了一道智力题,有的人说我对这个不感兴趣,但他其实是不希望最后做不出来丢了面子。选择不参与,就有借口可以说,我不是不会做,只是没做而已。

阿德勒讲,依赖型人格的人是没有能量,而回避型的人是只有很低的能量。

第四种人格是社会利益型 ,这些人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他们的风格是能够与别人合作,喜欢和人交往,热心肠,会为他人考虑。

阿德勒认为,在四类人中这类人的心理是最健康的。通常,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受到家庭成员的理解和尊重,家庭环境和谐,容易形成这样的人格。

人格可以改变吗?

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这四种人格中的一种。不过,四种人格的边界其实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会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但在遇到极端情况,比如遇到困难、遇到激烈的竞争时,不同人格的人往往就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阿德勒认为,前三种类型虽然具体表现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习惯给自己找借口,回避问题,阿德勒认为这就是自卑感。而最后一种社会利益型的人,则更多地把困难当作考验,面对困难通常是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阿德勒认为人格都是在儿童时期就形成的,那么一个人的人格在成年后还能够改变吗?在阿德勒看来,虽然小时候家人与周围人的关系对人格的影响是最主要的,但人格并非不能改变,很多心理治疗也是以此为根据而展开。

如果希望改变自己的人格,向第四种比较健康的人格类型靠拢,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阿德勒的建议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找到自己自卑的原因。很多人都有自卑感。要克服自卑,首先要找到原因,解开自己心里的结。。

第二,不要构建自欺欺人的幻梦。比如有的年轻女孩会幻想有王子突然出现,自己就成为了公主;有的人不用功读书,指望能够蒙对一些题就能考上好学校。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幻想。自欺欺人的背后是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己改变命运。

无论是统治型、依赖型的还是回避型的人格,共同的缺陷都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老老实实做事就能够把问题解决掉。

统治型是通过威胁和绑架他人的利益,让别人帮他解决问题;依赖型的人显然是依赖别人来解决问题;回避型的人,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常常是希望老天爷发慈悲,问题自己没有了。许多人都指望着别人去争取利益,然后自己顺便获得一份就好了。如果希望心理变得更加健康,这样自欺欺人的想法就不要再有了。

第三,遇到问题,要依照“感知、思考、行动”这样一个次序来解决问题。

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来审视自己的感知、思考和行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馈,而要正确地认知到反馈,前提就是要能够感知他人的反应。所以,也建议你多关注对周围人的感知,不要只是自顾自地思考和行动。

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克服自卑和追求优越影响着生活风格的形成,模仿也是生活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往往把自己所处环境中最强有力、有影响和感染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如父母、老师和好友等。生活风格的发展还主要取决于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儿童碰到的最初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与母亲的接触和母子关系的发展形成了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采取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如果母亲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那孩子就容易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正是母子早期交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甚至决定儿童将来能否以健康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人。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即创造性自我。 他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遗传影响的简单消极的接受者,相反,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生活方式。例如,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经过补偿发展成对社会有益的人,而有的人形成自卑情绪,一事无成,差别在于选择,用阿德勒的话说:"正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阿德勒的理论是积极的,丰富了我们对人格发展的认识。

《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社会情感。阿德勒将一个人的社会情感的强弱有无,作为这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的晴雨表。那么什么是社会情感?社会情感为什么这么重要,又应该如何培养呢?

阿德勒把一种将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称之为社会情感(好像也叫做社会兴趣)。

社会情感的内涵有联系他人的意识、合作意识。阿德勒认为组成群体的动物和人都能够弥补个体所缺乏的能力。只有通过群体的联结,才能克服儿童的不成熟。教育的目的就是社会性的。因为在动物的王国当中,除了人没有任何动物像人类的孩子出生时那样无助,而且人类达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最长。

阿德勒认为社会情感的指标之一是语言天赋,只有当它与他人或群体发生联系时,他才能获得和发展他的野天赋,一个语言天赋好的人,他的社会情感发展的比较好,反之也是这样。

其次,社会情感在人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三,社会情感还可以给个体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是个体生活的主要支撑。一旦孩子缺乏安全感,那么在那些要求客观、逻辑思考的学科,比如数学等等方面,孩子会表现得比较欠缺。

第四,社会情感和常识在行为判断上的作用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原始人停留在原始水平,就是因为他们相对简单的生活,没有刺激他们的思想往深广发展。

第五,只有当我们考虑到社会和他人的权利时,道德观念才会出现才有意义。

第六,观察孩子特定的行为表现,能够判断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比如说一个儿童追求优越性时,不顾他人,总想突出自己,那么他就比没有表现出这种行为的人更缺乏社会情感。

那么社会情感应该如何来培养呢?

阿德勒从反面提出了培养的注意点和防止出现的行为。1比如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是没有用处的。必须深入探究(儿童的整体的人格结构是怎样的),要将有害的心理连根拔除(当然,这可能比较费时费力)。2否定性评价会对孩子的自信发展产生一种抑制的作用(正面管教当中有多关注孩子的优点的积极做法)。3儿童的所犯的错误往往与不良的环境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拖沓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帮他整理收拾的人,一个撒谎的孩子很大可能是受到一个严厉教育的影响,也就是说要善于发现并且改变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因素。4独生子女以及长子次子和幺子的成长处境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要善于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他的问题、他的情绪,了解他的对于事情所做出的反应背后的深层原因。

你也许不知道阿德勒,但你一定知道他的《自卑与超越》。不知道都多少人因为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和激励,超越了内心的自卑情结,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戴尔·卡耐基评价阿德勒是“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

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身材矮小,严重驼背,由于疾病和车祸差一点死于非命。儿时的创伤经历和死亡恐惧曾使他极度自卑,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卑,不仅考上了医学博士,还成为弗洛伊德的学生,最终成为心理学大家。可以说,他本人就是克服自卑、人生逆袭的典范。他的人格理论也始终围绕着克服自卑而进行,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这里,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和大家一起重温阿德勒的经典语录,希望这些闪烁着大师人生智慧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超越内心的自卑情结,不断开拓更为广阔的人生意义和生活空间。

01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02

怀有自卑感,不代表精神就不健全,主要看你如何看待自卑感,是以自卑为动因激励自己前进还是畏缩不前。

03

一个人的意义是没有用的,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

04

不是“若能克服缺点,一切就好了”,而是就算有缺点,也有勇气做好。

05

成长不必背负他人的问题,不必迎合他人的评价。

06

经历的痛苦愈多,体会到的喜悦就愈多。

07

我们不能期待别人随时体察我们的情绪,沉默换不来别人的帮助,如果我们需要帮助,就要用语言表达出来。

08

只要自己做了对的事,感受到了“贡献感”,就不必期待他人的感谢与赞美。

09

人在努力之后,一旦无法得到“正面关注”(比如赞赏),就会试图去做不对的事,以求受到“负面关注”。

10

人生有三大任务:工作、交友和爱,这些任务也都是人际关系的任务,往往越拖延,就越难解决。

11

当我们开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时,世界或许不会因此而一定发生改变;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去做,事情只会朝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

12

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正确与否,带来的结果将有天壤之别。正确的意义是生活的守卫者,错误的意义则如撒旦般可怕。

13

我们不应该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绝大多数时候,情感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操控对方,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和愿望行动。

14

我们不需要强迫自己改变,只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亮点就好。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事情就会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发生改变。

15

责备自己一无是处,只会跌落一望无际的深渊。有勇气认同现在的自己,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 阿德勒经典语录 心理学家名言名句

培养社会情感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人是群居在一起,组成群体可以弥补自己所缺乏的能力,而且还会有新的发展。但是有些个人缺乏这样的社会情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能力。

影响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便是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儿童的童年时期,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是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观念,支配其行动,在执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也进一步影响自己的观念。如何确定一个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主要是观察它特定的行为表现,对于社会情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儿童,仅仅靠道德说教很难取得效果,也不会改变什么,而是要了解他的环境,帮助他正确认识社会和生活,并产生社会兴趣,慢慢的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本章中阿德勒重点论述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其发展的影响。因为只有了解了她在家庭中的位置,才能完全的了解他。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作为父母要特别注意把每个孩子作为个体来对待。

家中最小的孩子,通常总想突出和表现自己,并会在很多方面取得成功。另一种类型的么子却完全相反。

家中的长子,曾经是独生子女,得到过父母全部的关注,在失去这个位置的那一天,它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或默默接受,或奋力抗争,或无所适从。

生活在众多姐妹中的唯一男孩,我生活在众多男孩中的唯一女孩,会承受着两种极端的态度,或受到所有人宠爱,或受到排斥,因此,抚养要尽量由家人共同承担,而不是母亲或父亲单独一人。

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通常在四岁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在这段时间必须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大约在五岁左右,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观念通常已经确定和固定下来,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着大致相同的方向。作为父母,要尽力在儿童的童年时期,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社会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9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