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农历初几

努力的农历初几,第1张

努力的农历初几是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努力节”或“初二努力节”,也叫“小年”。在中国农村,这一天是传统的务农节日,也是劳动人民们为了新的一年的丰收而努力工作的日子。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定努力节为“立春前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一天,人们通常要将神明迎回,送神上香、挂红灯、放炮仗等。努力节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扫房子”,这代表着清扫旧事、迎接新年,为新一年的生活做好准备。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忙于工作、生活的人们经常会忽略这种传统节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代表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此文化。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元丰二年(1079)任湖州(今属浙江)知府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在宦海漂泊的生活经历中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慨。全词语言清丽,情景交融,寓意深远,余韵不尽。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南歌子⑴

雨暗初疑夜⑵,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⑶,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⑷。

卯酒醒还困⑸,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⑹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注释

⑴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⑵雨暗:言阴雨时天色昏暗。

⑶著(zhuó):同“着”。附着,附上。

⑷细草:尚未长成的草。软沙:细沙。

⑸卯(mǎo)酒:早晨喝的酒。卯:卯时,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

⑹“蓝桥”句:唐人裴铏传奇《裴航》云:相传蓝桥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此处意谓自己没有像裴航那样的好运。

白话译文

阴雨时天色昏暗怀疑是夜晚,待到风把云吹散,迎来的就是晴天。淡云斜照山头逐渐明亮,一路上踏着细草软沙,马蹄轻快。

早晨酒醒后还是有些困意,酒意还没醒透,仙村梦游是不成了。蓝桥何处可以找到云英只有多情的流水,伴着我向前流淌。

创作背景

在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年代,苏轼的不同政见,毫不掩饰地从他的笔端流泻出来。他卷入了北宋统治阶级内部极其复杂的新旧党争。随着矛盾斗争的日趋尖锐激烈,他不仅与变法人物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且自我意识到他们的不满与威胁。于是自己请求外任,离开朝廷到杭州任通判。后来到密州,又调徐州,再改湖州。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当时苏轼并不知道即将发生“乌台诗案”。

赏析

这首小词以轻松处着笔,聊发联想,词中所描写的雨后溪边行人骑马赶路的情景,寓寄着词人内心关于宦海浮沉的深切感受以及人生不得成仙而去的感慨。

上片首句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淡云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阳光透过淡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表达得贴切而有神韵。“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句写得清新轻快,表达出作者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卯酒醒还困”一句,写作者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梦境使然。“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最后,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它正鸣着潺潺的乐曲,伴随着自己,向前流淌着,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这首词的结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从词的意境中,可以看到佛老“静而达”的因子,而无“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虽有梦境与幻觉,但终归现实。

名家点评

现代词学家夏承焘:“作者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唐宋词论丛》)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没关系。

朱亮出生于1979年12月,中国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宜兴紫砂民间大师;而朱云英,女,现年82岁,从小受母亲熏陶,以剪为主,擅长剪窗花、鸟、动物、人物、吉祥物等作品;他们二人之间没关系。

朱云英的作品古朴细腻,秉承了堵河流域祖祖辈辈民间剪纸艺人的乡土特征和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特色,其作品花鸟、动物具有鲜活般的立体感,人物画像具有生活中真、善、美,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作品古朴、典雅具有生活性,又有民间戏曲风味,即有艺术观赏性,又有珍贵的收藏价值。

1981年,丽的电视(亚视前身)内忧外患。

外部则有老对手无线电视穷追猛打,为了收视率,双方你来我往,针尖对麦芒。

内部则更为动荡,丽的呼声将61%股份拱手让出,不再执掌丽的电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才纷纷出走转投无线,其中就包括萧笙和程小东。

一个是70年代金庸剧时代的开创者,另一个则是业内声名在外的动作指导,在武侠功夫剧盛行的80年代,这两人的出走无疑是釜底抽薪。

就在这个丽的颇为头疼之际,一部功夫剧让丽的稳住了阵脚,这部剧就是我们这次要说的《大侠霍元甲》。

一部临危受命的无奈之作

1981年出品的《大侠霍元甲》(1983年引进内地后更名《霍元甲》)有多经典,毋庸赘言。

如果让内地老一辈观众挑选一部国民剧,相信很多人都会选这部剧。

它与当今一些有点知名度就称为国民剧的电视剧不同,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剧,1983年在内地掀起的收视狂潮,恐怕现在的年轻观众都很难想象出那个场景。

如今看来成绩无比辉煌的《霍元甲》,其实在拍摄前挺不受待见的。

原因就是这个题材已经不新鲜,而且成功的作品寥寥无几。自1972年李小龙的《精武门》问世之后,相近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可是都没有一部能抗票房的。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已经有一部以霍元甲为原型的**《迷踪霍元甲》上映过了,一败涂地。

种种迹象都让丽的高层对《霍元甲》没有信心,哪怕徐小明(《霍元甲》监制和导演)吹胡子瞪眼也无济于事,丽的高层就是不支持。

可是丽的高层又颇为无奈,因为手上可用的人才不多了,曾参与执导过《大地恩情》的徐小明又是潜力股,最终丽的高层还是妥协了。

得到支持后,徐小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筹拍,他心中霍元甲的最佳人选是黄元申。可是没想到,黄元申不愿接戏,原因就是清装戏要剪头发。当时黄元申可谓如日中天,凭借《绝代双骄》、《少年黄飞鸿》等作品成为圈内炙手可热的功夫明星,这样合适的人选可不能放过。

徐小明心一横,不减就不减,于是大手一挥,清装戏变成了民国戏。

再加上因为黄蓉、苏樱等角色深受观众喜爱的米雪担任女主角,这部戏就稳了一半了。

而徐小明的好运还未结束,电视剧刚开拍,上天又给他送了一份筹码,梁小龙。当时梁小龙是到剧组探班的,看完后对这部戏很感兴趣,就毛遂自荐想演一个角色。这可是在70年代被“四小龙”之一的功夫明星啊,哪有不接的道理,于是徐小明就把原来的陈真换了,让梁小龙顶上。

主创们的艰苦付出,在《霍元甲》播出后得到了巨大回报。

剧集火遍大江南北,这样的成功事先谁也没有预料到。

徐小明、黄元申、米雪、梁小龙等主创水涨船高,在视野上都跃升了一个台阶。

之后徐小明趁热打铁,接连推出了《陈真》、《霍东阁》。有《霍元甲》打底,《陈真》依旧保持良好的收视成绩,主演大换血的《霍东阁》就稍逊一筹了。

“真功夫”打出来的经典

如今看来,《霍元甲》的成功是有其必然性的。

《霍元甲》保持了香港功夫片的武打精髓,不仅请了袁仁祥担任武术指导,而且黄元申和梁小龙都是从小习武,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特别是梁小龙,北派腿法、咏春拳、空手道等都有涉猎,曾在全港搏击比赛中获得过两次冠军、一次亚军,据说他还手无寸铁的打倒过十多名持利器的男子。

有真功夫做底子,也就有了我们看到的拳拳到肉的精彩打戏,如今再看梁小龙在剧中展现的腿法,依旧酣畅淋漓。

《霍元甲》的“真功夫”,还在于徐小明的推陈出新,他摒弃之前功夫片里从头打到尾的套路,加入了更多剧情元素。

比如霍元甲和陈真的成长,一个是专注儿女私情的老实人,一个是锲而不舍只为报仇的莽撞人,最后都成长成拥有国之大义的一代侠者。

还有令人动容的感情线,不论是霍元甲和赵倩男、云英,还是陈真和王秀芝,他们之间的 情感 纠葛,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当然,那首传唱至今的主题《万里长城永不倒》也是功不可没的,哪怕是时隔三十多年,相信许多观众听到这首曲子仍旧会热血沸腾,不自觉的跟着哼唱。

而当时民众贫瘠的精神生活则是《霍元甲》茁壮成长的土壤,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是这部电视剧的忠实粉丝。

万人空巷,毫不夸张。

浪花淘尽英雄

1989年,正处于事业巅峰的黄元申落发为僧,“事主不论贫与富,大限忽来戏即终”。所有人都始料未及,震惊之余,难免不解与遗憾。

虽然那时距离《霍元甲》只有短短几年,其实剧中演员们的状态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陈真”梁小龙在80年代后期就淡出了演艺圈,到内地从商。

在2001年,他曾复出拍过《陈真后传》,依旧饰演陈真,同时还有陈宝国、何晴等知名演员助阵。可惜那时53岁的梁小龙已经不复当年的风采,剧集的质量也远不如《霍元甲》和《陈真》,估计不少观众都没看过这部剧。

直到2004年,梁小龙才算正式重回观众视野,此时的“陈真”,已是“火云邪神”。在此之后,梁小龙就鲜有出彩角色问世,如今更是成了网络**里的常客,消耗着以往的名气。

饰演王秀芝(樱子)的魏秋桦则在1989年离开了亚视,到台湾发展,等到1995年加入无线时,她已经由曾经青春洋溢的侠女变成了中年女侠。迈入新世纪后,魏秋桦就少有拍戏了,只是偶尔客串一些影视作品。

最为神秘的当属饰演云英的陈婉薇,她在剧中温婉贤淑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怕昏暗的画质都无法掩盖她的美貌。可是在观众惊鸿一瞥之后,就再也没有在荧幕上见过她,甚至连关于她的消息都鲜有看到。

最让人咬牙切齿的角色当属龙海生了,可偏偏帅得一塌糊涂。他的扮演者是黎汉持,当你想到他也是一灯大师和曲洋的时候,就对龙海生恨不起来了。这位老戏骨在2013年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享年62岁。

多年过去,曾经的年轻人都已老去,而曾经的老者有些已经远去。

千里黄河水滔滔,里面不知藏着多少英雄泪。

在时光长河面前,少有乘风破浪,多是浪花淘尽英雄。

1 关于罗隐的诗句

关于罗隐的诗句 1罗隐的诗句

《蜂》

唐 ·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自遣》

唐 ·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春居》

唐 · 罗隐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雪》

唐 ·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塞外》

唐 · 罗隐

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碧幢未作朝廷计,白梃犹驱妇女行。可使御戎无上策,只应忧国是虚声。汉王第宅秦田土,今日将军已自荣。

《杏花》

唐 · 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筹笔驿》

唐 · 罗隐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魏城逢故人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 ·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菊》

唐 · 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鹭鸶》

唐 · 罗隐

斜阳澹澹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江南》

唐 · 罗隐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春风》

唐 · 罗隐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西施

唐 ·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咏月》

唐 · 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苹,暂延清景此逡巡。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姥山》

唐 · 罗隐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北邙山》

唐 · 罗隐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魏明未死虚留意,庄叟虽生酌满巾。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乌程》

唐 · 罗隐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

《黄河》

唐 ·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炀帝陵》

唐 ·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七夕》

唐 ·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关于罗隐的故诗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所作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句休”。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晚年依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职。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诗要高。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罗隐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的(《谗书》重序)。如《英雄之言》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让之心,贞廉之节,不恒其性耳。视玉帛而取者,则曰牵于寒饥;视国家而取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饥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噫!彼未必无退让之心,贞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当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矣!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最后更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警告。类似这样的光辉思想在罗隐的杂文中是不时流露的。《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

罗隐也颇有诗名,有一些警快通俗的诗句流传人口。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就是一例。又如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他的咏史诗《西施》一首也写得比较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论的意味,但他反对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的确是对传统成见的有力翻案。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作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的《赠妓云英》。《唐才子传》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才高,云英色艺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吧?每次读此诗都会感动,可能是我的遭遇与他们也相似吧

补充诗集: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3关于罗隐的故诗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登(今浙江新登)人。

咸通元年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所作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句休”。

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晚年依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职。

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诗要高。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

罗隐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的(《谗书》重序)。如《英雄之言》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

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

其所以异者,退让之心,贞廉之节,不恒其性耳。视玉帛而取者,则曰牵于寒饥;视国家而取者,则曰救彼涂炭。

牵于寒饥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

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

噫!彼未必无退让之心,贞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当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矣!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

最后更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警告。类似这样的光辉思想在罗隐的杂文中是不时流露的。

《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罗隐也颇有诗名,有一些警快通俗的诗句流传人口。

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就是一例。

又如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他的咏史诗《西施》一首也写得比较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论的意味,但他反对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的确是对传统成见的有力翻案。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见解。

他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作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的《赠妓云英》。《唐才子传》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

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才高,云英色艺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吧?每次读此诗都会感动,可能是我的遭遇与他们也相似吧补充诗集: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4谁有 峰 罗隐全部诗句和全部诗意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龆,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

5罗隐为何人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卷655_1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

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卷655_2 「皇陂」罗隐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

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卷655_3 「寄郑补阙」罗隐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路从青琐无因见,

恩在丹心不可忘。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卷655_4 「牡丹花」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45回答者: zjsimon - 见习

6表现罗隐逍遥的诗句及颓丧的诗句

逍遥的诗句:得即高歌失即休

颓丧的诗句:明日愁来明日愁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⑴,

多愁多恨亦悠悠⑵。

今朝有酒今朝醉⑶,

明日愁来明日愁。[1]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得:指得到高歌机会。失:指失去这个机会。

⑵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⑶今朝:今日。[2] [3]

白话译文

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

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配大醉,

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7李白,罗隐的诗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20岁应进士举,十试不第。咸通十一年(870)入湖南幕府。次年夏,受任衡阳主簿,旋乞假归。后游历大梁、淮、润等地,皆不得意。光启三年(887)归江东,投靠杭州刺史钱□,受爱重,任钱塘令,拜著作佐郎。钱□充镇海军节度使后,征任为掌书记,迁节度判官、司勋郎中。天□四年(907)唐亡,罗隐曾劝说钱□举兵讨梁,未能用。梁以谏议大夫征隐入朝,亦不行。后钱□表授吴越国给事中而卒,世称罗给事。著有诗集《甲乙集》10卷、后集5卷(有律赋数篇),《甲乙集》有明汲古阁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文集《谗书》5卷、《两同书》2卷、《淮海寓言》 7卷、《湘南应用集》3卷、《吴越掌记集》3卷和《广陵妖乱志》(不分卷)。《淮海寓言》以下数种俱散佚。明万历中姚士麟辑成《罗昭谏江东集》 5卷。清康熙间张瓒辑成《罗昭谏集》 8卷,但都仍有所未收。嘉庆中吴骞《愚谷丛书》所收《谗书》刊本,即补得张本所未收者45篇。1983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雍文华校辑《罗隐集》,总集上述诸本所收,又有所辑佚,为今存罗集最全版本。罗隐的事迹见《旧五代史·梁书》、《十国春秋》、《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书,而以钱俨《吴越备史》和沈崧《罗给事墓志》所载较为详备。近人汪德振撰有《罗隐年谱》,收集了有关的事实材料,可参考。

卷655_1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

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卷655_2 「皇陂」罗隐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

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卷655_3 「寄郑补阙」罗隐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路从青琐无因见,

恩在丹心不可忘。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卷655_4 「牡丹花」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关山月 ·李白 (山)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将进酒 李白 (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独坐敬亭山 李白 (鸟)

众 鸟 高 飞 尽,

孤 云 独 去 闲。

相 看 两 不 厌,

只 有 敬 亭 山。

赠汪伦 李白(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罗隐奉献的诗词

常用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来形容人们无私奉献。

《蜂》

唐罗隐

体裁:七绝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代诗人罗隐的咏蜂诗,唐诗三百首之一,通过诗歌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

诗文解释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诗文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画堂春

内容: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这首词从一开始纯用白描,层层深入,直至结句的一咏三叹,实在不愧是纳兰词中的佳作。

翻译:我的爱人是一代佳人,我们本是一双一对的,现在呢,却在两地相互相思,令人销魂。我们相互思念,相互遥望,却不能亲昵地在一起。这春天是为了谁来的?

像裴航在蓝桥(为在陕西蓝田蓝溪之上)遇见仙女云英,像嫦娥奔月。(也就是指自己和心爱之人分离)如果可以让我和你在一起,像牛郎织女见面那样,夫妻共守贫困。

这首词用典比较多:

1)“浆向蓝桥”

一说是用唐代裴铏所作小说《传奇·裴航》的主人公裴航在蓝桥(为在陕西蓝田蓝溪之上)遇见仙女云英的典故。

传说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游鄂渚,梦得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 买舟还都。后路过蓝桥驿,遇见一织麻老妪,航渴甚求饮,妪呼女子云英捧一瓯水浆饮之,甘如玉液。航见云英姿容绝世,因谓欲娶此女,妪告:“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玉杵臼捣之。欲娶云英,须以玉杵臼为聘,为捣药百日乃可。”后裴航终于找到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云英,夫妻双双入玉峰,成仙而去。

宋元话本《蓝桥记》、元庚天锡《裴航遇云英》杂剧、明龙膺《蓝桥记》传奇、杨之炯《蓝桥玉杵记》传奇均以此为题材。宋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词:“蓝桥路近,玉杵携将。”

2)“药成碧海”

用李义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说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3)“饮牛津”

用《博物志》的典故,按《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李义山有《海客》一绝云:“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说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9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