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冷漠的母亲

情感冷漠的母亲,第1张

      我是一个情感冷漠的母亲,如果她过度与我亲密或者长时间粘着我,我就想把她推开,她大部分时间因为受伤或者被呵斥哭泣时我也不会感到难过揪心,内心平静的仿佛就是一个看客,这个哭泣伤心的孩子跟我没有太大关系。我的这种心里状态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已经持续两年了,我不敢承认或者不愿承认我曾经无数个瞬间不爱我的孩子。

      我经历严重的孕期剧吐,基本上从怀孕吐到生,中途一度因为剧吐胃出血住院。整个孕期也没有吃什么东西,整个孕期体重只长了十斤,生完孩子后体重还比孕前轻了两三斤。孩子出生后的情形我甚至都不是很清楚,也不记得护士把孩子抱到我身边的场景,在医院几天的记忆基本都是空白的。只记得想找人把她抱走,远离我。

      在孩子三个月之前我基本没有抱过她,除了需要喂奶的时候她会被送到我怀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喂奶机器。我的身体虚弱到产后两个月才能勉强在小区里面走十几分钟。总之绝望、失落、痛苦一直伴随着我。十个月的时候我给她断奶了,一个晚上不给她吃也没有表现的很抵触。我的孩子好像也并不是为此感到很难过,也不会跟我很亲密。不知不觉,她学会了走路,说话,到现在基本可以跟你正常沟通了。回忆这一路,她很少让我抱,晚上睡觉我们也是各种躺在自己角落,很偶尔的时候她会在我怀里入睡。然后我就放开她一个人躲到角落睡了。总之我不确定我爱不爱我的孩子 ,甚至我不知道自己爱不爱自己。或者我不愿承认我不爱我的孩子,或者我爱着她确不自知。

      但是我还是很感恩,即使我是这样一个母亲,我的孩子出生时还有六斤多,身体康健,我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独立乐观的性格。现在已经是一个两岁的聪明活波,独立自主的宝宝,偶尔还会夸她的妈妈真可爱的宝宝。

      我一直在努力,努力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努力去做好一个母亲,自愈,救赎和成长或许将伴随自己的一生。至少我现在敢于承认那些我曾经对我孩子冷漠的瞬间 ,无爱的瞬间。

父亲辞世后,母亲因悲伤过度患上脑萎缩。在母亲的“懵懂”暮年里,陈佩斯放慢了生活和事业的脚步,像呵护初生婴儿般呵护着老母亲。他知道,对于老母亲来说,他的陪伴,是最真的爱、最好的孝!2012年6月26日,老艺术家陈强辞世。相知相伴62年的老伴李玉洁整天沉浸在怀念与悲痛中。

半个月后,李玉洁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失忆,健忘,厌食,身体迅速消瘦下去。面对前来探望的亲友,老人总是说错人家的名字;明明是夏天,老人却将毛衣披在身上母亲这是怎么了?

陈佩斯和妹夫张山带母亲去医院。

医生说: “这是脑萎缩的症状。人上了年纪,过度悲伤和缺乏睡眠,容易引发脑萎缩。发展下去会变成老年痴呆症。你们要多陪陪老人,让其保持愉快的心情,还要补充健脑食物。”听到这些,陈佩斯心里一紧。母亲蕙质兰心,聪慧、温婉,怎会与“老年痴呆”沾上关系?

张山安慰陈佩斯: “二哥,咱妈这个病三分治七分养,我和丽达会尽心尽力照顾好咱妈,您放心吧!”

张山是北影资深演员,这些年因照顾岳父母,放弃了很多拍戏机会。陈佩斯感激地看了妹夫一眼:“你和妹妹的付出,二哥都记在心里。”

李玉洁与陈强育有两儿一女。大儿子陈布达在铁路系统工作,一直与父母分开单过。老二陈佩斯和女儿陈丽达两家与父母同住。

这年8月,陈丽达的甲亢越来越严重,在医院接受治疗。张山既要照顾岳母,又要跑医院给妻子送饭,还要陪女儿去少年官练习舞蹈,常常连饭也顾不上吃。张山的奔波忙碌让陈佩斯很不安。

他与张山商量:“这些年我陪伴爸妈的时间太少了,心里一直愧疚。现在就剩妈了,‘我不能再留下遗憾。今后你安心照顾丽达,我来给妈妈尽孝。”

陈佩斯将自己创办的大道文化公司交给妻子打理,亲自在家陪护母亲。老人觉少健忘,夜里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起床一次。一听见动静,陈佩斯就会醒来: “妈,您这是千什么?”

老人显得焦躁不安:“厨房里的液化气还没关。”

陈佩斯拿条毛巾被披在母亲身上,小心翼翼跟在后面。煤气阀门明明关了,母亲又打开。陈佩斯赶紧关上阀门,耐心哄母亲回房间睡觉。一个晚上折腾几次,陈佩斯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早晨,陈佩斯会扶着母亲到小区里散步。晨练的老人们热情地打招呼,母亲却显得有些茫然,往往辨认良久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

照顾母亲吃饭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李玉洁牙齿残缺,肠胃功能弱,两个多月就瘦了十多斤。为给母亲增加营养,陈佩斯将水果、菜叶、百合熬成果蔬粥,一匙一匙喂母亲。多食坚果可以健脑,可母亲嚼不动,陈佩斯就把果仁用料理机打碎,然后用温开水调成糊,喂给母亲吃。

一个个温暖的午后,陈佩斯一边熬中药,一边给母亲讲自己小时候的调皮事儿。灶上的开水滋滋冒着白气,砂锅里的中药弥漫着悠悠药香,母子俩面对面坐在藤椅里,小花猫温顺地蹲在脚边。一切是那么安详宁静,富有烟火气息。

近年来,陈佩斯主演的话剧有很多演出商找上门来,请陈佩斯商演。陈佩斯实话实说: “妈妈身体不好,需要照顾,走不开。”

对方大惑不解:“您这是大材小用,照顾老人请个护工不就行了?”

陈佩斯一声轻叹:“护工怎能替代儿子?当年老爷子病重,我因为忙,没给他喂几次饭翻几次身,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难受,我不想让这种遗憾留在母亲身上。”

尽管陈佩斯腾出所有的时间照顾母亲,可母亲的病似乎并未好转。

一天凌晨,陈佩斯起夜,发现母亲房间的床头灯亮着,人却不在。他摸摸被子,竟是凉的。原来母亲已出去很久了!陈佩斯赶紧唤醒妻子,敲开张山夫妇的房门,一家四口拿起手电,分头出门寻找。初冬的午夜寒气逼人,陈佩斯一边找,一边大声呼唤母亲。那一刻,他一遍遍自责,要是夜里多去查看两次,要是自己睡觉不那么沉,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天色微明,陈佩斯夫妇终于在离家两公里的街心花园找到了母亲。老太太穿着毛衣,下身只穿一条单薄睡裤,冻得瑟瑟发抖。陈佩斯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赶紧将母亲背回了家。

担心母亲再次出走,陈佩斯将家里的座机和自己的手机号码全写在她的衣领上,还在母亲身上挂了一个身份牌。他与左邻右舍打招呼:“大爷大妈,要是看到我妈一个人在院子里,麻烦你们通知我。”

李玉洁退休前是北京**制片厂的美工师,对色彩、构图非常敏感,陈佩斯买回精美拼图,将色块打乱,引导母亲还原各种图案。母亲每拼对一幅图画,陈佩斯就陪着母亲画一幅画,以示对母亲的奖励。渐渐地,母亲完成一幅拼图的时间越来越短,这表明老人的脑萎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温暖舒心的亲情氛围,也能唤醒母亲的记忆。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在英国留学,每隔两天就给奶奶打越洋电话,绘声绘色讲述自己在英国的见闻。结婚前,陈佩斯与父母住在北京**学院制片厂宿舍区,那里的点点滴滴在母亲心里烙下了深深印记。

2013年5月,陈佩斯陪母亲重返当年住过的地方。当年的老同事,如今多已发白齿缺,见到李玉洁格外亲切,围在一起嘘寒问暖:“那时陈强老师去外地拍戏带回土特产.你挨家挨户送,最后自己却没尝到。”“当年你孩子多,有时你加班回不来,孩子就在我们家睡觉,佩斯将我家炕席都尿湿了。”

陈佩斯笑着问母亲:“妈,这些事您还记得吗?”李玉洁微笑颔首。

回忆与父亲相处的日子,能最大限度唤醒母亲的记忆。

2013年9月,陈佩斯对母亲说:“妈,爸走了一年多了,我想将您与爸共同生活的岁月记录下来,算是儿女对爸爸的怀念。”

李玉洁含泪说: “我同意。”

于是,母子俩开始坐在电脑前写回忆录。

陈佩斯提出一个个问题,带老人穿越记忆时空:“妈,您还记得当年与爸爸在延安结婚的场景吗?当时都有谁参加了婚礼?”“爸爸在《白毛女》中扮演黄世仁,下了戏被观众追着打,听说你也被误伤了?”他用这类提问“逼迫”李玉洁去尽力回忆尽力思考。

渐渐地,奇迹出现了,在陈佩斯的努力下,李玉洁能清晰地回忆往事,很多重要日期和人物,老人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没有问到的事情,她也能主动陈述出来。

去年12月,陈佩斯陪伴母亲完成了回忆录,了解内情的人纷纷感叹:这是孝心创造的奇迹!

母亲孝子

在生活当中母亲会自我牺牲,保护孩子的行为是一种伟大的母爱体现,充满了感人的情感。这种行为在人类历史中屡见不鲜,大多数人都会对这种行为表示敬佩并感到感动。在我的看来,这种行为展现了母亲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

母亲对孩子的情感有哪些

1 独立自主

当母亲在面对危险时,母亲会选择保护自己的孩子,尽管她们自己也可能会遭受伤害。通过这种行为,可以看出母亲是独立、自主的人,她们有勇气、有信心,并且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

2 崇高的母爱

母亲保护孩子的行为是一种崇高的母爱体现,她们愿意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安全,连痛苦、伤害也能够承受。这种行为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限爱和奉献。

3 伟大的勇气

母亲面对危险时,展现出的勇气是伟大的。她们能够在危险的情况下保持冷静、果断,为了孩子奋勇前行。

4 自我牺牲精神

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自我牺牲的行为体现了母性的奉献精神。无论其是否意识到会遭受危险,母亲都会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孩子和危险之间,即使这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有可能会受到威胁。

5 对家庭的责任

母亲保护孩子的行为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感。母亲们深知孩子需要有人保护,而她们愿意担起这个责任,在家庭中起到庇护的作用。

6 深深的情感

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自我牺牲时,其行为中蕴含着对孩子的深深的情感。母亲们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纯粹的,任何威胁孩子安全的事情都不能让他们放弃对孩子的保护。

  (新闻煤体好像没报道过)

  母亲,让我陪你慢慢变老

  从小,她对母亲就是有距离的。母亲不漂亮不温柔,嗓门粗大,身材肥胖。而她,偏偏遗传了母亲的这些缺点。从小学一年级起,她便是班上最胖的女生。母亲又懒得给她扎小辫,硬是把她一头乌黑的发剪成了短短的娃娃头。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她满头大汗跑去上厕所,结果把厕所里的女生吓得集体尖叫——她们把她当成了男生。 这样屈辱的记忆,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她害怕学校的体检,因为每次一踩上体重秤,旁边的同学便一惊一乍地惊呼:呀,65公斤!她也害怕体育课,跑步她总是最后一名,仰卧起坐,别人一分钟50个,她躺在床垫上,咬紧牙关,憋得满脸通红,仍然坐不起来。 这样的事情经过一次,她对母亲的怨恨就加深一层。如果母亲漂亮一些,自己也不会这么丑吧?如果母亲细致讲究一些,自己也不会如此粗糙笨拙惹人耻笑吧! 她从来不肯和母亲一起上街。一个胖妇人,后面跟着一个胖女孩儿,企鹅一样一摇一摆地从街上走过,这样的场景,想想都让她心里憋得慌。可是那一天,母亲非要拉她上街,她死抠着门缝不肯挪步,逼急了,大叫一声:“我不要和你在一起,你这么难看,我怎么会是你的女儿!” 母亲呆了半晌。然后,那肥胖的穿着廉价印花汗衫的身体,剧烈地抖动着,嘴角颤了几颤,巴掌高高地扬了起来,终于又缓缓放下。母亲没有像平时泼妇一样地把她的祖宗三代统统扯出来骂一遍,她晃着肥胖的身体,一步一步走出去,背影有些悲怆。 后来,父亲告诉她,其实那天,母亲是想给她做裙子的。那件缀着百合花的棉布长裙,班上的晨晨也有一条,她羡慕的目光逃不过母亲的眼睛。母亲买了同样的布,又找了街上最巧的裁缝,只是想让她跟着去量一下尺寸。

  她并无半点感激,愈发在心里愤恨:如果不是长得和你一样胖,何苦费这么大的周折!

  她没见过那样笨拙的女人,切菜会切破手指,毛衣织了拆拆了织,从没见她织成过一件成品。到菜市场买肉,也要父亲跟着才能买,因为她辨不出什么样的肉是新鲜的。怕麻烦,做菜总是老三样,让人吃得腻味。她很奇怪,俊朗潇洒气度不凡的父亲,何以选了粗糙邋遢的母亲做妻?而且,对母亲的那些缺点,父亲总是视而不见,包括她的坏脾气,她的任性,父亲也总是笑着,全盘接受。

  父亲对母亲的宽容和宠爱,常常让她觉得嫉妒。她觉得那份原本属于她的宠爱和心疼,都被母亲抢了去。

  真是女大十八变啊,15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叛逆期的她,开始明里暗里和母亲作对。书包里总有男生偷偷放进去的纸条,放了学她不回家,待母亲辗转找到她时,她正和一帮男生在乌烟瘴气的游戏厅玩得天昏地暗。看到她胖胖的身影进来,她故意从一个男生的嘴里夺过一支烟,吸了起来。

  母亲劈手夺过她的烟,扔在地上,用脚狠狠一拧。骂一声:不成器的东西!一个嘴巴抽过去,结结实实地落在她粉嫩的脸上。旁边的男生“哗”地一下全散了,她只觉得一张脸火烧火燎的疼,泪水一下子便涌了出来。她捂着脸,歇斯底里地喊:“你究竟是不是我亲妈?”

  母亲明显地怔了一下,却不由分说,强行将她带回家。一路上,两个人都不说话,她不断地挣扎,想从她的手里挣脱出来。母亲的手像一把钳子,牢牢地拽着她,终究挣脱不得。她忽然觉得十分悲哀,心想落在这个女人的手里,她这辈子算是完了。

  那以后,学校里的男生再也不敢打她的主意。她也终于安下心来,一鼓作气,考到了千里之外的外地读大学。

  她只想离她远一点,再远一点。

  3独自在那个繁华的都市,不是不想家。乡愁泛起时,她脑海中回忆最多的,竟然是母亲肥胖的身体,是母亲为她织的蹩脚的毛衣,是那些重复的并不可口的饭菜,以及母亲对她粗声恶气的怒吼。她想,有一天她也是要做母亲的时候,她一定要做个温柔慈爱的母亲,决不会像她那样粗俗。

  整个大学期间,她没回过一次家。只是,隔三岔五的,总能收到父亲寄来的包裹。有时候是一双线拖鞋,有时候是一包炒得焦黑的瓜子,也有时候,是几根香腻的熏肠。她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出自笨拙的母亲之手,也只有她,才有本事把好好的东西糟蹋得面目全非。

  可是为什么,每次拿到那些东西的时候,她的心会特别地安静和踏实!

  大学毕业那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她的专业又是冷门,工作很不好找。她不愿意回家,便开始四处飘,有时候在北京,有时候在深圳。偶尔打电话回去,父亲说,如果过得不好,就回来吧。她听得到电话那端有母亲的声音:“女孩子踏踏实实找份工作做着多好,总是这么不听话,真是白养了她……”

  她的倔劲儿便上来了。不混出个模样,她断然是不肯回去的,她怎么能在母亲面前认输!

  但她最终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不久后她便恋爱了,对方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他的每一个字都让她痴迷沉醉。她迅速地结了婚,跟着他,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全职主妇。在他疯狂写作的时候,为他洗衣做饭,细致体贴地照顾他的生活。 她自觉比母亲聪慧精致,把一个家打理得温馨浪漫。她还能做很多花样翻新的菜,把作家侍候得神仙一样。她想,这样才叫真正的女人呢。

  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两年,在她为作家打了3次胎之后,作家终于厌倦了,要去寻找新的激情和方向。她就像一块用旧的抹布,被毫不留情地丢弃一旁。

  4

  母亲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里辗转找到她时,她正病着,发高烧,不停地说胡话,身边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母亲看着她憔悴的面容落下泪来:“傻孩子,这么不爱惜自己,不知道爹妈多心疼……”母亲的手轻轻抚在她的额头,温热亲切的气息一下子袭上来。她转过头,把脸埋在被子里,轻轻地闭上眼睛,泪水汹涌地淹没了一颗倔强的心。 她整整在床上躺了10天,她不知道年迈的母亲,怎样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迅速地熟悉一切。每天母亲出去的时候,她便闭着眼睛,想象着母亲胖胖的身影,在如水的车流间笨拙迟疑地穿越马路,用人家听不懂的方言,一遍遍地解释要女儿喜欢吃的菜。然后,再提着买来的东西,一步步走向女儿床头。

  母亲做菜的水平并没有见长。红烧排骨做出来是黑色的,鲫鱼豆腐汤炖出来淡得无味。可是她第一次觉得,母亲做的菜是这样绵长鲜香、回味无穷。 母亲说,还是回去吧,在家里也好照顾你。是那么熟悉的语气,一如她小时候赌气离家出走,最后被母亲从村头的柳树后找出来,用她温暖的手,牵着她的小手,往家走。

  她搬回来和父母一起生活。新工作是给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每天晚上都要熬到很晚。母亲和她睡在一间房里,有一天深夜她正工作,突然听到母亲在哭:“小研,小研……”她走到母亲的床前,看见母亲闭着眼睛,泪水一股股从眼角淌出来,怎么都擦不尽。

  有人给她介绍新的男朋友,是个医生,有短暂婚龄。有一天她从外面回来,正要推门进去,却听见母亲在房间里和人说话:“小研经历太多情感的波折坎坷,她结婚又离婚,这些年没有过过顺心如意的日子。你一定要好好待她……”

  她在门外站着,成串的泪水往下淌。

  5

  父亲去世的时候把母亲的手放在她的手里。父亲声音颤抖着说,你一直问我她究竟是不是你亲妈,现在我告诉你:她的确不是你亲妈。你妈出车祸死的时候你还不足一岁,她为了照顾你才来的。这些年,为了给你—份完整的爱,她甚至没有要自己的孩子……她人是粗糙笨拙了些,可她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心哪……

  她雕塑一般呆住了,不,不是这样的。这些年来,她所给予她的,已经远远超过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与呵护,她早已不再怀疑自己的身世。眼前的这个女人,她的粗糙,她的笨拙,她的坏脾气,都被浓厚的爱冲散了。她只是一个母亲,一个深深疼爱着她的母亲。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母亲的脸,想说什么,喉咙却哽住了。只是慢慢上前,抱住这个又老又胖的女人,把头伏在她的肩上。这是这么多年来她们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么近的距离,甚至能听得见彼此温暖的心跳。

  她用一个拥抱向父亲承诺,她会爱她的母亲,会陪着她一起,慢慢变老。

《家产》电视剧中霍耀廷的母亲是高大秀,扮演者是刘莉莉。

高大秀

演员 刘莉莉

55岁,原机械厂女工,现退休在家。高家的大姐,很有大姐风范,在父母去世后,就遗产问题,她与世无争。但这却令高家几兄弟认为她是故作姿态,在以进为退,弄得大秀十分尴尬,争也不是、不争也不是,这年头——好人难做。

刘莉莉,1958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中国内地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

1989年,开始相继主演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 。1994年,主演了都市言情剧《莫忘那段情》。1998年,主演单元古装剧《女巡按》。2002年,拍摄了都市伦理剧《秋潮向晚天》。2004年,主演现代剧《还债》 。2006年,客串了都市情感剧《守望爱情》 。2008年,主演年代家庭伦理剧《善良背后》。2010年,领衔主演了年代悬疑情感戏《百花深处》 。2012年,领衔主演了都市轻喜剧《邻居也疯狂》 。2014年,参演都市励志剧《熟男养成记》

演艺经历

1989年,相继主演了改编自韩志君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并在剧中饰巧姑 。

1994年,主演了陆建华执导的都市言情剧《莫忘那段情》。

1997年,参与了由谢兰主演的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老北京天桥艺人及下层市民的生活的《小女人》,饰胖张嫂。

1998年,加盟了由陈道明、陈宝国主演的单元古装剧《女巡按》,饰洪大娘。

2000年,和吴冕共同主演了吴奇执导的《吉隆坡之恋》

2002年,拍摄了都市伦理剧《秋潮向晚天》,饰关母。

2004年10月,加盟了由牛群主演的现代剧《还债》 。

2005年5月,参与了青少年题材影片《网络少年》的演出,扮演宋欢欢妈 ;6月,主演了我国第一部涉及尴尬生命题材的都市婚姻伦理剧《十月怀胎》 。

2006年12月,客串了曾晓欣执导的都市情感剧《守望爱情》 。

2007年8月,主演了传统中医文化为背景的女性励志剧《大国医》,并与徐帆合作此剧 ;8月1 7日,加盟了国内第一部反映都市人心理问题的《谁懂我的心》 ;10月,与郑萍共同主演了,反映改革开放30年百姓生活变迁的作品《幸福里九号》 ;同年,加盟了黄立加执导的亲情剧《大过年》 。

2008年6月,与马苏、凯丽共同主演年代家庭伦理剧《善良背后》 ;8月,在左小青主演的,讲述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情感电视剧《我们的八十年代》中饰满母 。

2009年2月,加盟了由海清、黄海波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4月,与李雪健共同主演了家庭伦理剧《父爱如山》,饰慈母李素芬 ;7月,主演了冯小刚执导的以30年前唐山大地震为题材的作品《唐山大地震》 ;7月20日,与丁海峰合作,主演了以展现真实宁夏解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风雨沙坡头》,刘莉莉饰演老板娘 ;8月,主演了家庭情感成长史 《说谎的爱人》,刘莉莉扮演了中学音乐老师朱慧荣 ;9月,拍摄了亲情、爱情、友情的都市情感励志剧《合适婚姻》 ;同年,又与杜淳主演了《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第一部 ;随后,客串了社会热点剧《毕业时刻》,与赵亮搭档饰演慈爱父母。

2010年4月,参演了讲述特殊人群故事的电视剧《钟点工们》,饰洪月娥 ;6月,加盟了由蒋雯丽主演的以全然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幸福来敲门》,刘莉莉饰演江路的姐姐江沛;10月,与杜淳、马苏共同主演的献给80后三十岁的都市情感剧《三十岁,你好》 ;11月,领衔主演了年代悬疑情感戏《百花深处》 。

2011年3月,搭档贾乃亮,共同主演了以家产争夺为题材的生活剧《家产》,刘莉莉出演高家大姐高大秀 ;5月,出演了高满堂创作的第四部反映产业工人生活的作品《工人大院》,刘莉莉在剧中饰演吴越的姐姐乔芳叶;6月,与郭达共同主演了惊悚喜剧片《绝对底线》 ;7月,与王茜华共同主演了家庭伦理剧《要过好日子》 ;10月,主演了新婚姻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部爱情婚姻题材电视剧《AA制生活》 。

2012年2月,搭档李雪健,在王瑞执导的家庭伦理剧《有你才幸福》中饰刘锦云;4月,又与杜淳共同参演了《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第二部 ;5月,主演了《UGC实验室剧场》微**栏目剧《母亲》;5月8日,与张佳宁、黄明联袂主演了错位亲情伦理剧《左手亲情右手爱》 ;6月,与林申搭档,在以80后族群生存现状为主题的《独生子》中饰张淑清 ;11月,与黄明、张佳宁领衔主演了都市轻喜剧《邻居也疯狂》,饰演一位犀利邻居“刘秀凤” 。

2013年1月,演出了张多福执导的怀旧情感剧《幸福在哪里》,刘莉莉饰演抠门婆婆 ;3月,加盟了由庞好执导的都市家庭情感剧《双独家庭的奢侈品》,并与蒋欣、莫小奇共同主演此剧 ;12月,加盟了佟大为、王丽坤主演的都市情感励志剧《想明白了再结婚》 ;同年,凭借微**《母亲》中母亲这一角色,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

2014年2月,与李光复共同参演了,由赵晨阳执导的都市励志剧《熟男养成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36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