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六句借助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俱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
时光流逝
的感慨;最后两句以具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李商隐
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
篱边色,
罗含宅
里香。
几
时禁
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
金鹦鹉
,升君
白玉堂
。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 《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 ”, 意思是重阳佳节未 到 ,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 ”,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 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 奔腾的湍流来考察 ,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 九月八 ”,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 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象“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第三句中 的“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 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而第四句中的“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 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 ,这些石破天惊 、走雷挟电的诗句,象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菊花》(不第后赋菊)
作者黄巢 朝代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菊花花语
菊花: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双瓣翠菊:我与你共享哀乐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喜悦快活
波斯菊:纯真并永远快乐着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大波斯菊(白):纯洁
大波斯菊(红):坚强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单身的幸福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
雏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深埋心底的爱
非洲菊(扶郎花):神秘、兴奋
蓝色水菊:善变固执无情的你
玛格烈菊:预言
白日菊:永失我爱
菊,就像消极悲观的隐居的人;牡丹,就像富贵的人;而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作者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独吐幽香,所以将它比作隐士。文中用陈述句,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牡丹绚丽浓艳,所以将它比作贵人。文中用感叹句,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唐寅借菊花以自比,突出了自己的高洁品格。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语言浅显易懂,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作者笔下的秋菊是隐士、高洁的象征,他以菊花自比,突出了自己的高洁品格。
《菊花》
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译文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描写菊花的诗词
1、《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2、《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