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的感情的基本技巧

朗诵的感情的基本技巧,第1张

朗读技巧:

1、熟读诗——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对诗篇的创作理念及构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诗:「解诗」并不是照着字面上的意义分析一下就够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础,努力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

进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个字的内在意义。不仅这样,而且要把诗内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渐变成自己思想情感的冲动,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说的时候,再开始朗诵。

3、掌握基调:「基调」就是朗诵时整首诗的「主题意识」、「主题呈现」的整体方式。诗的基调可能是忧伤的、愉快的、励志的、哀恸的等等。

4、入诗:首先入诗的应是朗诵者。朗诵者因着深刻理解诗句而深受诗意感动,而后藉由丰富且适切的声情表达方式,感动了自己,最后感动了听者,双双进入诗境之中。

5、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叫做重音。同样的一句话,如果重音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就不同。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以需要为中介,主体是主观评价或者内心体验,以表情和一定的生理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反应。

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一般理解为情绪反应自然性需要,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受情景的影响较大,具有情景性、易变性和冲动性;情感反应社会性需要,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不一定有外部表现,受情景的影响较小,具有稳定性、持久性、高级性。情绪表现情感,情感制约情绪。在精神病学中两者往往作为同义词使用,在心理学中多使用情绪概念。

由于情绪和情感的多变和丰富,以及外在表现形式,故在精神科也常观察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作为一些疾病的依据。

常见情感障碍的分类

1按程度变化分为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易激惹;

2按性质改变分为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矛盾;

3脑器质性损害有情感脆弱(情感不稳),欣快,强制哭笑。

在精神分裂症中多出现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矛盾,而作为初入此道的常常不甚了了。

精神病学中将情感倒错解释为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情感矛盾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人或事物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

心理学将情感迟钝解释为一般情况下对能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同时还包括人类特征性的高级的,精细的情感(责任感,羞耻感等)的损害;情感淡漠指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但我们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却难完整的看见情感障碍性质变化完全相同的表述。

精神科实际应用中将情感倒错作为不适当情感并入精神分裂的瓦解症状群,把不协调情感,矛盾情感作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观察,用情感平淡和情感迟钝取代了情感淡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正如许又新《精神病理学》提到,因为情感淡漠在心理学的解释太多,目前教科书和量表用情感平淡和情感迟钝代替。

SANS中情感平淡或情感迟钝的评定方面包括:1,面部表情很少变化;2,自发动作减少;3,姿势表情贫乏;4,眼神接触差;5,无情感反应;6,语调缺乏波动。从0—5级或1—6级评定,分别为正常或增加,可疑,轻度(肯定存在),中度,显著,严重。情感反应总评无反应,不适切,强度全面减低。

许又新《精神病理学》转录的情感迟钝量表EBS,从情感体验,外观行为,观念内容等16项按0,1,2分,三级评分,综合统计得出,精神分裂症多大于15分,躁狂症多大于4分。

无论采用哪样评定,单独对情感平淡或情感迟钝评定都是不恰当的,情感和意志往往交织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开。由于患者在病房的限制生活(孤立),以及抗精神病药物(DA缺乏,5—HT抑制)及其他药物的影响因素,对于住院病人情感平淡和情感迟钝不作主要依据(许又新)

简言之,情感迟钝在男性,发病年龄早和发病前功能较差的患者更常见到,而情感淡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情感平淡多见于情感普通,情感减少的精神分裂症中程阶段。

它们三者的区别已经如你问题补充中阐释的很清楚了,下面我想就联系上,简单的说一说:

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但凡为人都会有,只是有些人会暂时的隐藏或丢失,比如某些罪犯。我们之所以不能打动他,是因为没有找对合适的切入点。

情感需要的是平淡与持久,接触地久了,彼此就会生出感情。感情是一种升华了的情感,或高尚或鄙陋,或优雅或猥琐。

感情在发展的过程中,倘若得不到回应与支持,甚至被拒绝,就会被激起一种因自己的缺陷或条件达不到而采取强制占有的欲望。

上面是一种恶的欲望。当两情相悦,发生共鸣时,好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种干净纯粹的欲望。

而在漫漫人生的路途中,在人生情感的这条主干道上,偶尔出现的有益搅扰或有害搅扰引起我们驻足·逗留·观望的时刻,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情绪在线”。

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

做情感咨询这么多年,我每天都在被不同学员问以下三大类问题:

“现在我感觉他特别陌生,像变了个人,对我越来越冷漠绝情,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上次吵完架他把我拉黑/删除了,我怎样才能加上他的微信,重建联系?”

“我现在不知道怎么跟他聊天,每次联系他都很冷漠敷衍,有时候甚至都不回我,请问我们还有复合的希望吗?”

……

在感情中,我们害怕伴侣的冷漠疏离吗?说到底,是你害怕冷漠疏离后关系的崩盘—— 分手。

毕竟,分手对你是毁灭式的打击性,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分开,你转身显得多么潇洒,但分手后也忍不住痛哭流涕,感觉天都要塌了,每天沉浸在 “没了他,我感觉自己的世界都灰暗了,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发现自己放不下,很多人就开始忍不住找对方: 亲爱的,我错了,我们和好吧! 再然后就开始死缠烂打、亦或是展开猛烈的求和攻势,试图让他重新接受自己的感情。

哀求、讨好、纠缠、哭闹无果后,有的人又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气急败坏大骂对方是渣男、没有责任心、辜负自己……闹到最后,他说他累了,让你不要再纠缠他,这时你才傻眼:为什么自以为是的挽回,反而把他推得更远了?

爱情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和挽回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现在挽回中感到迷茫的你,怎样才能保证自己在挽回路上不走弯路呢?今天就从这几个方面系统为大家讲解挽回另一半的思维逻辑和实战方法,认真看

男朋友说累了,很多女生会觉得:他一定是不爱我了,才这么说。其实这种想法就太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为别人考虑。

在一起时间长了,是个人都会累,而且他和你说累了,意思不是想和你分手,而是告诉你: 我们现在的相处方式让我很心累,你该想一想我们要怎么调整了。

男人在感情方面都是很懒的,不喜欢处理麻烦,调整关系这么复杂的事情,他懒得去做也做不来,但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他肯定不会直接的告诉你他的想法,而且他也没有女人那么细腻的情感,不知道如何表达。

上次有个学员来找我哭诉,说她男朋友变心了,还把聊天记录给我看(已经过当事人同意):

很多恋爱中的女生是不是也一样?好好的话不会表达,动辄就是各种指责打压,把男朋友逼的无奈逃避,最后又哀怨男朋友变了,没有耐心了,以前不是这样的,肯定是不爱我了。

那是谁把他的耐心一点点消磨完的?

所以,当男人和你说他累了,他是想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想等你来做!

他的潜台词是:你看着办,想怎么样都行,我只需要配合你。

可能你会想,他不主动,不就是不够爱吗?

你要这么想,那跟他免不了一顿大吵,因为你不了解男人的真实心理。

他说累的时候,其实是把主动权交给你了,如果你懂得如何引导他,调整你们的关系变得舒服,那么他肯定愿意和你在一起啊!那么,如何如何引导你们的关系变得舒服?

什么情况他会觉得累?如果他是为两人的未来尽心尽力打拼,还得顾及你的感受,而你有时候不理解他,一言不合就跟他吵闹,长期这样他可能会觉得累,觉得为你考虑,却得不到你的理解。

另一种情况,如果你是对他的所有看法都不赞同,两个人说话说不到一起,或者你对他动辄揣测怀疑,让他跟你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有压力,时间久了也会疲累。

你知道吗?有时候他也非常需要你温暖的怀抱,能够承载他的脆弱,而不是在他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懂他,还跟他无理取闹,加剧他的倦怠情绪。

男人不是你想的那么无情,你需要他的同时,他也非常需要你,只是很多时候你只顾着向他索取,却忽略了他想要你做什么。

他想要你做最懂他的知己,玩伴。

知己是什么?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可以点亮你们之间的默契,和你谈心能悟出人生哲理,然后一起享受灵魂共鸣的时刻。

玩伴是什么?你们是完全迥异的两个人,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从你身上总能看到惊喜,和你在一起总会学到新鲜玩意。

不管你能扮演几种角色,关系转换的核心都离不开“朋友”这两个字!再结合男人的思维方式,你就知道:

他希望你能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圈,他只是你最亲密特殊的朋友,而不是你唯一的朋友。他的每一个决定不一定都和你有关,他考虑的方面更现实长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心里没有你。

这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当你们的关系能够相处似朋友时,看似有距离,却是一种最舒服的距离。

1 舒服的感觉

舒服没有标准化的考量,毕竟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但找到这种感觉的前提一定是两个人在感情中相处起来不累。

男生有什么想法和需求直接说,不要一味隐忍退让憋在心里攒着,女生少点计较怀疑埋怨,两个人都有话直说,所有大事小事甚至一点情绪起伏都可以和对方倾诉,不需要藏着掖着。

想让他陪你,想要节日礼物,想要他改正一项缺点,你就让他直接去做,他为你付出了感到开心,你得到满足也开心,皆大欢喜,这样轻松舒服的感觉,他怎么会再感到心累呢?

2 踏实的感觉

营造这种感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满足他对你的安全感需求,你懂得有话直说,他内心就会多一份踏实,他知道你不会口是心非,他知道你有什么事情都会和他说,他跟你相处就不用如履薄冰,各种猜测你的心思。

他需要你给予他这种踏实感,就像你需要他给予你安全感,他感受到踏实,就一定会回报给你心安。

3 优秀的感觉

优秀感来源于他和你相处中的惊喜,比如,你学了一门外语,你学会了做瑜伽,养生,舞蹈,或者你学会了做一道他爱吃的菜。

你可以修炼很多技能,都会让他感觉到你的优秀,刷新他对你的认知,而这种感觉像毒品,会令他欲罢不能!想让他对你上瘾,那就不要继续安于现状,给他展示你的优秀上进的一面!

了解了如何化解男人说“累”的情况,但是有些学员会问:他已经提出分手了怎么办?

一段爱情始于心动,但很多时候往往会死于误解和问题堆积的爆发,爆发后的心灰意冷疲倦不堪。

没有理解、没有沟通的爱情像极了一个互相猜谜的游戏,一个捂着耳朵听不到,另一个使劲叫喊着比划。

爱他就对他多些信任和理解吧,若你曾经让他伤过心,就从现在开始长点心,添加老师微信,教你如何化解这段感情中的矛盾和积怨,快速挽回他的身心。

相爱不易,一个懂他的人,才会让他心安。怎么懂他呢?说白了,女人要懂得自己的“放肆”的底线在哪里。

如果你一再不顾他的感受,踩踏他的底线,男人一开始会忍让,但当他的忍让度和他对你的爱,在天平上出现明显的倾斜,他为了你尽心尽力,处处顾及你的感受,但是你有时候不理解他,他会觉得累,觉得自己总是为你考虑,却得不到你的理解。

这种疲倦感日渐累积,爱意被消磨完,只能选择分开,男人说分手从来不是一时兴起,他给你过你机会,只是你不知道。

被分手后,慌乱失措的你忍不住哀求他,只要他说出来不满意的地方,你就可以改,你总是想问他到底怎么了?他想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然而这种问句毫无意义,因为他不会说,说了也不会因为你的哭闹哀求就接受你。

你要问自己,这段感情怎么了?

不要哀怨说,我付出了这么多,我那么爱他。

你怎么爱他的呢?你们共同话题多吗你了解且尊重他吗?你能满足他的需求吗?你对这段感情的未来有规划并且在持续付出行动吗?你知道怎么经营感情吗?

他给你的分手理由是“跟你在一起我很累”,这该怎么应对?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把你否定了,把你们所有的可能性都否定了。

但你不了解的是,他不是一个细腻得可以精准描述自己感受的人,尤其是在分手这个隘口,他心烦意乱,更加不会描述的多清楚。

其实只要用心地挖掘一下这句话,你就会找到它背后隐含的意思: 跟你在一起很累,因为常常要放下事情哄你回应你,因为你总是不分时间场合的吵闹不成熟,因为你说出伤害我的话,无理取闹,还否定我对你的付出…

不仅如此,你也能找出他隐含的期望 “我希望你成熟一点,如果我看到你的改变…”

回想你们这段感情中,你是不是经常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习惯把情绪垃圾一股脑倒给他处理,但是不懂怎么在他情绪不佳的时候安慰他,长期下来当然会让他觉得累。

当你在感情中常常被自己的情绪控制,跟对方挑起矛盾,争吵,冷暴力这些行为,就是在用自己的情绪惩罚自己,也伤害对方,消耗两个人的感情。要挽回这段感情,你要先让自己在这段感情中变成熟。

恋爱是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也能带给自己满足和幸福感。最理想的爱情是两个成熟的人的结合,他们不会彼此损耗,能给彼此带来幸福,共同学习成长,在这段感情中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着成熟就是在遇到让自己情绪高涨的情况时,能够用更加理性的方式表达发泄出来,能控制自己情绪,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控制,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从认知上的成熟到行为上的适切。

成熟的人能恰如其分的认同他人,理解差异,而不是他一点不合你的意,你就又吵又闹,要求他像你设想的那样改变。

朝夕相处的两个人,如果他常常把你这里不对,那里不应该挂在嘴边,把他认为的应该怎么做强行灌输给你,你会是什么感觉?

你会觉得这不是在谈恋爱,而是跟一个教导主任煎熬地待在一起,当然会觉得累,反过来想想,你有没有这样对待另一半。

没有生来契合的两个人,都是无数次磨合争吵,坚持到最后才能相伴一生。

让自己成熟起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认同另一半,努力培养自己成熟的爱情观,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现在私信老师,说出你的情感困惑,这样才能让他不再担心跟你一起很累,才能再次吸引他回头,愿意继续跟你一起享受生活。

增进夫妻感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吵架不提“离婚”这两个字。不吵架的夫妻不正常,有时候夫妻之间因为做一顿饭,炒个菜都能吵起来,因为双方的想法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遭到对方的不满与质疑的时候,矛盾就会激发了。

夫妻间的很多小矛盾,其实都是一些小的事情引起的,但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才会恶化。但不管夫妻间矛盾再大,吵得多凶,都不能提“离婚”这两个字。

二、有责任感。当一方感到需要更多的亲密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采取主动,让对方知道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而不是默默的等待对方来采取主动。

无锡市蠡园中学,朱小蔓讲座,2015年5月15日,

主题是《情感经验和教师成长》,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简明扼要。联系陶行知先生的爱的教育,联系当下的生命教育,朱教授的讲座勾勒一个大概的概念框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内在兴趣和热爱,来自于一种联结感的体验,一种重要的自我经验模式。这个和我最近阅读的书似乎有一些相关呢。《遇见未知的自己》《自我观察》《心灵神医》《亲密关系》,都是从建立身心灵联结的基点开始,走向积极情感的累积和负面情绪的澄清。这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自我经验模式的发觉和完善。人在关系之中运转,重新恢复当下教育情境之中缺失的联结感,为生命的成长接种“生命疫苗”(吉登斯)。朱教授引用并且强调了陶行知先生的话,为了爱的教育找线路,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其使命,引用了夏丏尊先生关于池塘改革的观点,朱教授指出,教师就应该做一名情感丰富的人,摒弃静态的、权威的、一厢情愿的、单向度的爱,在积极的对话之中敞开自我生命和不断成长,创生一种共同的、享用道德的教育生活。(《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

构建一种基于人道的师生关系。价值序阶错乱导致情感矛盾,身心灵生命间发生不平衡,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失调,身心的失调。支持学习者冒险,

其中有两大情绪情感经验对于教育者特别重要,一是积累正面的情绪情感经验,二是澄清负面情绪情感经验。在生命年龄的关键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里,生命中的正当的情感需求得到及时适切的回应,人藉此建立并不断积累、重温安全的、惬意的、友善、信任的经验,这在儿童期和少年期特别重要;她们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根,是日后自由飞翔的翅膀,也是现代高风险社会里能够识别和抵御诱惑与恶的生命“疫苗”(吉登斯)

——朱小蔓《情感经验和教师成长》

这两天读了朱小蔓教授推荐的书《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诺丁斯的作品,一名旧时的高中数学老师,一位教育哲学家,一位课程专家。诺丁斯女士的视角比较广阔,她的几个观点值得当下学校教育的实践者们深深思考。人文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不应该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或者说核心任务。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兼顾其未来,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学校最主要最核心的目标。

人的生命是一个身心灵相互联结、依存并且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它自身是不断内部循环的小宇宙。

同时,人的整个生命体又与外部世界、他人发生联结,在种种或远或近的关系(时空)中度过生命,获得属于自己生命的独特感觉和经验。

无论哪个方面都体现:人在关系中才能维持生命作为一个完整体顺畅“运转”,协调发展。

因此,为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与其他生命构建起怎样的内部关系?如何看待并且处理这种种关系?——既是道德教育永恒的话题,也是生命教育的价值意趣。

人与其他动物物种都有“生命”,不同的是只有人才有“生活”、有“生活史”,要“过生活”,这是一个从历史—社会—文化视角讨论人之生命的深刻命题。

斯特劳森曾经提出一个“经验之人”的概念。依他的理解不存在一个与肉体存在分开的“纯粹的自我意识”。他顾及到了具体感觉的身体性,而这种身体参与的自我感觉脱如果离开具体的时空(关系)层面是无法描述的。

德国学者费迪南˙费尔曼在《生命哲学》中进一步论证了“作为自我经验模式的生活经验”,认为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示自我认同的。其中特别重要的认识还有:“生活是获得具体经验的媒介,这种媒介把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生命体内间际以及它们与外界的联结、依存和转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可以作为客观知识进行认识,而基于联结感的主观体验则是人的生命现象独有的普遍性生活经验。

最为常识性的诸如:人类婴儿在母腹中觉知到与人、与外物的关联、联结,其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最初几个月;人在生命终结前最难割舍的,对亲情、友情的感情依恋等等。

人类婴儿最初的联结感是混沌不分的。它渐渐在环境和关系中,在脑发育、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出种种我称其为联结感的变式情感。如——与人的亲近感、安全感、依恋感、信任感、同感共受、共情、同理心;——对其他生命物种的怜爱、欣赏和感情移入;——对超越物质、超越当下的憧憬、向往;对高尚、神圣的崇敬、敬畏,对绝美事物的流连忘返;——对知识间的奇妙联系、相似性、连续性的敏感、兴趣、迷恋、专注和追寻;

这种种反应着不同的生活内容,但却有相似结构的情绪情感是人的生命具体经验的表征,它是“被感觉到的意义”,有其内容和形式的“独立性”。它“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也就是人不能把主体和客体清楚分开”的方式发生。

虽然长期以来,不能从认识论哲学,从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以及从知识—理性—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殿堂登堂入室,但它们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在劳动、学习、交往、艺术审美活动和精神崇拜活动中获得的最真实可靠的自我经验。

如果真的关爱生命就不能不关爱这些生命的自我经验。

因为,当种种变式的主观联结感在生命体内产生,生命的内外关系便呈现出和顺、通畅、惬意、兴味盎然的情绪情感;相反,如果联结感出现阻滞、割裂,它表现为生命的内外关系不畅、情绪沮丧、扭曲、了无兴趣、压抑、疏离、自我封闭、防御和逃避等等的倾向。

而且,它们并不只是人的封闭的内心生活。它们是生命活动最具动力性的机制,影响生命状态,所以又是生命态度形成、稳定为人格、性格最丰富稳定的来源。

其中有两大情绪情感经验对于教育者特别重要,一是积累正面的情绪情感经验,二是澄清负面情绪情感经验。在生命年龄的关键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里,生命中的正当的情感需求得到及时适切的回应,人藉此建立并不断积累、重温安全的、惬意的、友善、信任的经验,这在儿童期和少年期特别重要;她们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根,是日后自由飞翔的翅膀,也是现代高风险社会里能够识别和抵御诱惑与恶的生命“疫苗”(吉登斯)

同时,这类正面情感经验保障着个体生命在正常的体力、智力、交往活动中获得重要的自我价值感体验,表现出学习创造的勇气、兴趣和意志力。

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支持学习者放松、安全、惊异,敢于冒险、不怕嘲笑和挫折以及情绪专注、执着于兴趣、坚韧等等智力品质。

相反,在不利成长环境及缺乏基本人道(仁爱)关系下产生的负面情绪,尤其在神经脆弱的儿童期,其长期持存造成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心、信任、爱的愿望和能力受损,对其性格、人格、价值认同带来创伤性影响(这会造成人格障碍等等问题);

(人又是个有价值层级的意义系统。当生命的某一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个人感受因身体、气质、偏好及当下情境与心境的不同,价值序阶(preference-hierarchy)容易出现错乱,导致人的情感矛盾、跌宕起伏,不同侧度的生命间会发生不平衡,其中因认知与情感的失调、身心的失调而构成的伤害在人的生命系统中是至为关键的,又是中介性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希望人在生命幼年、少年时期的正当情感需求能得到及时和适切的回应,以此形成对他人以及共同体的顺畅联结及其信任感,从而可以在正常的体力、智力、交往活动中获得自我价值感以及亲社会的心理倾向和能力,同时,也通过促进人的理性判断力和意志的增长,使人有条件在价值序阶发生错乱时经由情感澄清而重组生命情感经验,恢复自我同一感,重新达至精神安宁。)

失调的情绪需要经历情感澄清:认知活动和意志力为激活,人的联系感体验被勾连和接续,情绪情感被修复,恢复了自我同一感;生命经过动态搏击、返回平衡态,重新达到精神安宁。

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学所关注的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最关心的是个体活跃而有意义的主观联结感是否产生了?关心它们因什么而产生?它们是如何断裂和被破坏的?又是如何得以重续的?

综合上面并且结合生命经验:

——生命以及生命关系顺畅,来自一种与己相关的、切己的、合意的生命能量补给(介入);

——这需要一种“热认知”:具有个人境脉的具体化知识;

——而不仅仅是一种“冷认知”,被客体化的普遍知识及其认知形式来救赎生命(包括自我救赎)。

它们是怎样的力量?怎样的知识?怎样认知?怎样的能力?

——梳理人类的教育史,不难发现并一再被证明,那是一种永不消退的教育爱。——优秀卓越的教育家经由个人生活经验、教育活动经历,几点个人体悟,从心灵内部释放出来的见识、智慧和精神;爱自己,爱孩子,爱他人,爱大自然,爱人类正义创造的世界;它是高度综合的情感,不仅是由道德的感性层面发轫的情感,也是身体行为参与,灵性层面把控坚持的信念和信仰。

古往今来,无论东西方,凡是称得上教育家的,皆信奉和践行爱的教育、教育爱的精神;它超越民族、国界、意识形态,也往往超越自己的时代。

——通过爱的力量,在“爱力”、“爱心”中,生命才可能以整全的状态建立更好的自我内部以及与外界他者之间的联结并获得意义。当教育性的关爱之光照射生命,便是一种激活生命,穿透生命关系的伟大力量。

陶行知是中西文化交融,并且走向现代的伟大典范。

办晓庄乡村师范是他“爱的出发地”,“爱满天下”是他风尘仆仆的教育实践,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培养具有真善美人格的“活生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爱的彻底”,定格了他完美无缺的生命形象。

他坚信,有了爱,就不得不,为了爱的教育“找线路,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其使命”,引用了夏丏尊先生关于池塘改革的观点。

翻译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的夏丏尊先生当年曾经把一些教育改革不能成功的原因评价为,总是企图在改变水池的外形,而忘却了池中最根本的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般。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高度强调教师情感素养的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向来就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若能从他老师的这些激情中感受到他的真诚,他们就会信任他。”

“教师合理使用对儿童的权利,这是一个重大的创造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善于深入到儿童思想情感世界中去的热忱和善于理解儿童语言的能力。”

美国教育学者诺丁斯倡导“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标志着现代之后,对于教育爱的突破和超越。她强调构建关爱的关系。在爱的觉察、回应和调适中,在榜样、对话、求证的实践过程中相互生长爱的体验和能力,使彼此共同创生和享用道德生活。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摒弃权威的、静态的、一厢情愿的、单向度的爱。

教师就应该做一名情感丰富的人,摒弃静态的、权威的、一厢情愿的、单向度的爱,在积极的对话之中敞开自我生命和不断成长,创生一种共同的、享用道德的教育生活。(《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

故现今时代不要求教师有完美的生命和强大的教育爱力和爱能。但师生的生命状态一定会在教育过程中“出场”和“较量”,师生身心灵的各个侧度的生命样态都会通过情绪情感表征出来。

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情感品质和能力视为教育的爱在生命教育中的“观测点”和“标志物”。(理论到这里收回来了,要画一个圆圈。原来从个体内部,还有个体联系内外的联结很细微的地方发散出来,身心灵,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到身心灵成长的各个阶段,从联结到关爱,再到教育爱,似乎老调重弹了。到后来,增加了双向的,动态的特点。这是新颖的。这里又回到了教师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又收回来了。)

教师需要具备有关生命现象及其处理的知能条件,但根本上还在于教师自我生命的不断敞开和成长。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敞开自己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情感联结;

——在师生交往中敞开与学生真实的生命联结;

——在与教师同侪分享职业生命的联结、分享跨际知识的联结。

学生联结感的体验:(与知识、与其他生命、与自身,)的建立或破坏,与教师生命敞开的勇气和及习惯密切相关。

在学校中,教师是发现、回应、建构学生生命联结的主导者。这需要教师具备情感表达与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香港田家炳教育基金会《教师情感素质提升行动》项目,以教师情感表达为切入口,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就教师情感表达的表情和语言和行为展开行动研究。

情感表达在情绪能力范畴中更有综合性,更为直观的特点。它包括表情、肢体表达、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它以情绪辨识理解为基础,有适切回应、对话求证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情感素质在本质上源于教师内在的人文精神与修养,但情感表达具有一些显性的可观测的方面,可以通过行动研究加以锻炼和改善。

教师专业发展之路需要从长期的单向的、齐一性的要求,转向更加重视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自我经验模式;鼓励教师主动建构有关爱的师生关系,从生命内部生长起敏于和愿意建立积极联结的正面情感经验,以跟进生命教育推展趋势。

如何为教师成长提供精神上、生命性的支持性环境,则是未来一个时期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管理改革需要着重考虑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6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