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诗歌大多数具有什么特点?

屈原诗歌大多数具有什么特点?,第1张

屈原诗歌特点:

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和神话有密切关系。

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天问》是屈原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其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子的《天问》则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钜制,这就是屈子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天问》的天,颇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象”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373句1560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一说一百五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又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全诗总体看来大致可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可分为若干小节。

从篇首至“曜灵安藏”,这部分屈子问的是天,宇宙生成是万事万物的先决,这便成了屈原问难之始,其中从“遂古之初”至“何以识之”问的是天体的情况,“明明暗暗”四句讲宇宙阴阳变化的现象。第二小节自“圜则九重”到“曜灵安藏”则是对日月星辰提问:它们何以不会坠落?太阳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阴晴圆缺?以及有关日月的一些传说的疑问。从“不任汩鸿”起问的地事,从禹治水过渡到“何气通焉”说的是古传说中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则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现象发问。第三节从“焉有石林”到“乌焉解羽”一节多为二句一问,都是当时民间传说中的怪事。

以上《天问》的第一大部分,大体是就自然界的事物发问,并联想到与自然有关的一些神话与历史传说,文章富有变化,联想丰富而有情致,除少数可能有错简外(如“河海应龙”二句或为错简,或有失误),不能以后人习惯的文章结构之法去看它,而认为是“与上下文不属”,杂乱而无章法。

从“禹之力献功”起,对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与史实提出了问题,这些各种各样的人事问题构成了《天问》的第二大部分。

女岐、鲧、禹、共工、后羿、启、浞、简狄、后稷、伊尹……,屈子对这些传说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许多问题,在对这些人与神的传说的怀疑中,往往表现着诗人的情感、爱憎。尤其是关于鲧禹的传说,表现了作者极大的不平之情,他对鲧治水有大功而遭极刑深表同情,在他看来,鲧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认为的是治水失败之故,而是由于他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这种“问”,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愤懑,《天问》的思想光辉就应当是这样来理解的。

自“天命反侧”起则进一步涉及商周以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诸如舜、桀、汤、纣、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师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齐桓公、吴王阖庐、令尹子文……,屈原提出的好多问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政治的正邪、善恶、成败、兴亡的看法,这些叙述可以看成是这位“博闻强志”的大诗人对历史的总结,比《离骚》更进一步、更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对楚国政治现实的抨击,也是希望君主能举贤任能,接受历史教训,重新治理好国家的一种变幻了的表现手法。

《天问》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四字为句,以问的形式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细细读去还是可以理清脉络,弄明主脑的。《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屈赋的其他篇章不尽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没“些”、“只”之类的语尾助词。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为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使用,富于变化,因而尽管通篇发问,读来却圆转活脱而不呆板,参差错落而有风致,所以前人评沦说:“或长言,或短语,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复,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俞樾《评点楚辞》引孙鑛语)这构成了《天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它表现的是屈原的学术思想,问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在修辞手法上,自然没有像《离骚》、《九歌》、《九章》那样绮丽而富于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贺裳《骚筏》所评“其词与意,虽不如诸篇之曲折变化,自然是宇宙间一种奇文”。 (宋)洪兴祖《天问补注·王逸<天问序>补序》:《天问》之作,其旨远矣。盖曰遂古以来,天地事物之忧,不可胜穷。欲付之无言乎?而耳目所接,有感于吾心者,不可以不发也。欲具道其所以然乎?而天地变化,岂思虑智识之所能究哉?天固不可问,聊以寄吾之意耳。楚之兴衰,天邪人邪?吾之用舍,天邪人邪?国无人,莫我知也。知我者其天乎?此《天问》所为作也。太史公读《天问》,悲气志者以此。柳宗元作《天对》,失其旨矣。王逸以为文义不次序,夫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岂可以次序陈哉?

(明)黄文焕《楚辞听直》:通篇一百七十一问,“何”字、“胡”字、“焉”字、“几”字、“谁”字、“孰”字、“安”字为字法之变。以一句两问、一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为句法之便。或于所已问者复问焉,或于正论本论中忽然错综他语而杂问焉,或于已问之顺序者而逆问焉,以此为段法之变。字法、句法易知也。段法之变则全关章法,不易知也。总以顺中之逆,逆中之顺,知其不易知也。

(清)刘献廷《离骚经讲录》:“(《天问》)真可谓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余光中的《天问》,由光的自然变化,融入生命永恒的向往,从而浮现出人生前死后的种种联想。在他向创造主发出的提问中,显示出人在时空中的生命,面临着一波波的递嬗与蜕变。在晨昏光影的推移中,人无可避免地要被「接走」;但离去时的「天色」,却能标示出人生终极的趋向。

这首《天问》,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是复杂的,我们一定要要慎思明辨。

现代诗人写的诗,不像古代诗人写的一看就懂,现代的人,特别是像余光中,他们写的诗往往只有他们自己懂得,我们看诗的,可能会把这首诗想成离别或者别的情感,而在他们的心中往往又是另一种答案,所以,我想告诉你,现代诗人的诗你就不要翻译或者猜透其情感!

天问释义——郭沫若

天 问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浑浑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么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

阴阳二气,渗合而生,它们的来历又在何处

穹■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

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这天盖的伞把子,到底插在什么地方

绳子,究竟拴在何处,来扯着这个逢帐

八方有八根擎天柱,指的毕竟是什么山

东南方是海水所在,擎天柱岂不会完蛋

九重天盖的边缘,是放在什么东西上面

既有很多弯曲,谁个把它的度数晓得周全

到底根据什么尺子,把天体分成了十二等分

太阳和月亮何以不坠星宿何以嵌得很稳

太阳是从汤谷出来,晚间落到蒙水边上,

它到底走了多少里程,从清早直到昏黄

月亮有什么本领,为何死了又能够再生

它的肚腹里有个蟾蜍,⑴那对它有何好处

女岐没有丈夫,为什么又生了九个儿子⑵

伯强究竟住在何处,惠气究竟住在哪里⑶

何以太阳落土天要黑,太阳出土天要亮

星星还在天上的时候,太阳又在哪儿躲藏

雨师■号何以能够兴云雨,他的身子只像个蚕子

风伯飞廉何以能够起风暴,他的身体只像只鹿子

何以要使巨鳖在海底匍匐,鼎着五山使它们安稳

何以又让龙伯把巨鳖钓去,使得五山在海上飘零⑷

九州究竟安放在什么上面河床何以洼陷

江河老是向下流,何以总不能够把大海流满

地面,从东至西究竟有多少宽从南至北多少长

南北要比东西短些,短的程度究竟是怎样

昆仑山是天下最高峰,悬圃如何悬在天空

高度到底多少里,最上层的增城还有九重⑸

四面八方有九道天门,到底谁在出,谁在进

西北方的天门开放着,天上人为何特别喜欢冷

太阳有何处照不到,还需要烛龙街火照耀北方

太阳的车夫还没有开车,若木花何以便能放光⑹

究竟有什么地方冬天温暖,什么地方夏天也冷

哪里有野兽能够说人话哪里有石柱子成了林

十一

雄的九头蛇忽然来,忽然去,何处是它的窝

什么地方有不死之国长人在守卫着什么

何处蔓生着苹草,花瓣九出颜色如像■花⑺

大蛇能把大像囫囵吞下,它究竟有多少大

十二

染人的黑水,青鸟居住的三危,⑻今在何地

黑水边有木禾,吃了人长寿,要长到何时

鲮鱼人面鱼身,■雀鸡形虎■爪,⑼谁可见到

后羿在哪儿射了太阳何处落下了金乌羽毛

十三

伏羲立而为帝王,是谁做他的先导而推戴

女娲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又是谁所安排

虞舜舞干羽⑽于两阶,何以便能使有苗⑾来归

有苗们都胸广体胖,是吃了什么东西养肥⑿

十四

说伯鲧不会治水,大众又何以都在推荐他

都说用不着耽心,为什么不让他试验一下

大龟和枭鸟在破坏工程,伯鲧安能听任

筑堤防也是想成大功,何故便处以极刑⒀

十五

道路阻绝,被流东裔,稣何以又越过了岑岩

巫师何能使他复活,死后又化为黄熊作怪

要大家播种黑小米,把萑苻⒁杂草都铲锄开,

何以却要把他流窜,把鲧恨得来这样厉害⒂

十六

长久被囚在羽山,为什么三年都不审判

夏禹是鲧的儿子,为什么待遇又是两般

夏禹承继着鲧的事业而收到很大的成功。

父子同治洪水,所用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十七

洪水深得没有底,夏禹拿什么土壤去填好

地上有着九州,夏禹又拿什么土壤来加高

应龙教夏禹疏通九河,它是怎样用尾巴画地⒃

哪里有无角的虬龙,在背上背着黄熊游戏⒄

十八

鲧到底成就了些什么禹又成就了些什么

共工怒触不周山,大地为什么倾陷了东南⒅

夏禹尽力治水,是天叫他来观看下方的情景,

怎么又找到涂山氏的女子,在台桑和她通*

十九

相怜相爱而成配偶,是为生儿育女以延后嗣,

为什么彼此的嗜好不同,而只图一时的安逸⒆

夏启代替伯益做了国王,而终于杀死了伯益,

从在失意的情况中,启为什么又能够转入得意

二十

未行征诛,同受禅让,为何伯益失败,夏禹繁昌

夏启祭天,演出《九辩》、《九歌》,⒇何以母亲化石而致分剖

上帝把后羿遣下凡尘,为的是革除夏民的忧困,

他为什么射瞎河伯,又把洛神作为自己的妃嫔

二十一

后羿有宝弓珧弧,天赐玉■(21),射死为害的大猪,

为什么用猪肉来献祭,上帝又怪他好吃懒做

寒浞和后羿的妃子纯狐,两人通奸,一道阴谋,

为什么射死了后羿,还把来煮了,吃他的肉(22)

二十三

嫦娥披着白色的霓裳,有着美妙的梳妆,

为何她也是后羿之妻,与妖妇--纯狐相当(23)

是从什么地方得来不死药,她偷进了月亮,

变成了月里的蟾蜍,不能够把自己隐藏

二十三

自然的法式,阴阳的消长,那是无何抵抗;

阳气一脱离了躯体,任何生物都只好下场。

哪里有钟山之神,死后化为大鸟而大张喉嗓(24)

假使神的本领能够那样,为什么神又要死亡

二十四

寒浞的儿子浇,何所求于嫂子,来到她的房门口

少康又何以放狗去咬倒了浇,砍下了他的头首

浇的嫂子女岐替浇缝衣而一同在房里睡觉,

何以女岐的头首也被少康的女间谍去砍掉

二十五

寒浞打算篡位,何以对后羿的左右反而放宽(25)

寒浇与斟寻大战,取什么道路去打翻了敌船

夏桀王征伐蒙山,得到两位女子,有什么稀奇

妹嬉为什么要去出卖,成汤为什么要干夏桀(26)

二十六

夏桀用鸿鹄的羹,玉铉(27)的鼎,来飨祀上皇,

他承受着夏代的基业,为什么终于灭亡

上帝走到人间观察下情,碰到那位小臣伊尹,

把夏室灭了,把夏桀赶了,老百姓为什么高兴

二十七

简狄深居在九重的瑶台,帝喾为什么要去引诱

打发玄鸟送了一对蛋去,简狄为什么吞进了口

舜的妻分明住在家里,为什么说他是个鳏夫(28)

帝尧不先告他的父母,为什么便下嫁了两女

二十八

虞舜顺从他的兄弟,但是象终于傲慢不驯,

何以那样猪狗一般的坏人,反而保全着性命

这坏兄弟想奸*他的嫂子,要谋害他的兄长,

何以那样变化多端的怪物,后嗣反而会繁昌 (29)

二十九

王亥承受着季的基业,(30)学习着他父亲的善良,

为什么终于死在有易,还失掉了仆夫与牛羊

王亥奸*了有易氏的妻,用人们从何处见证

在床上先把王亥砍了,这又是出于谁的命令

三十

王恒也承受着季的基业,于是乎得到了牧牛,

为什么还到有易去请求恩情,不想替兄报仇

上甲微又承继了王亥,有易氏依然不讲和好,

但何以灭了有易氏,却又任意屠戮,施行兽道

三十一

成汤往东方去巡游,一直走到有莘氏的国境,

目的是找那位小臣,为什么却得到一位夫人

那位小臣伊尹是产生从伊水上的一株空桑(31)

有莘氏为何不喜欢,要把他作为奴隶陪嫁姑娘

三十二

汤被夏桀囚在重泉,到底是因为什么罪过

汤本没有心肠讨伐夏桀,到底是谁挑动了他

伊尹开始是成汤的臣下,后来被献给夏桀,

又何以终于事汤,并得到宗室一般的待遇(32)

三十三

殷纣王的性情,是受了谁的迷惑,而变成糊涂

他为什么要听信谗言,讨厌重臣们对他的帮助

他的奢侈开始萌芽时,为何便有人能料到后果

终于筑就了十层的玉石高台,完工的又是谁个(33)

三十四

比干违犯了什么法纪,要剖他的心使他沉沦

雷开有什么守法处,而要封他的官爵,赏以黄金

何以明哲的人,德行本相同,而作风却是两样

梅伯直谏遭了■醢,箕子则披发而假装疯狂(34)

三十五

甲子之朝,八百诸侯何以不约而会师于孟津(35)

飞鸿满野,又是谁把这些苍鹅赶来上了阵

把纣杀了,周公旦不赞成姜太公的大肆屠杀,

亲自访问遗老,何以在咨嗟之间便安定天下

三十六

上帝既把天下给了殷人,是根据什么来施赏

前途倒戈而终至溃灭,罪恶又是在什么地方

是谁动员,使八百诸侯争先恐后地举起武器

并驾齐驱,两翼夹击,又是谁个在担任着指挥

三十七

后稷是第一个儿子,上帝为什么要让人害他

丢他在冰地上,群鸟又为什么用翅膀去盖他

为什么他又做司马,能弯弓射箭,善于打仗

上帝既被他惊骇得透心,为什么又使他繁昌

三十八

文王这位酋长,他披着■衣,(36)拿着鞭子看牛羊,

为什么又让他扩大了势力,公然代替了殷商

凭着什么,老百姓都扶老携幼跑到岐山之阳(37)

殷纣王要宠爱他的妃子妲己,何以遭人反抗

三十九

殷纣王烹了伯邑考,把肉汤送给文王,

文王接受到儿子的肉汤,便向上帝告状;

为什么这样的处分要亲自向上帝请求,

使殷朝失掉了天下,终至于无法挽救

四十

姜太公在朝歌做屠户,(38)文王何以知道而欢喜

武王载着父尸去讨伐殷纣,他何以要那样着急

纣王和他的纪嫔为何要吊死

以衣蒙面,怕见天帝(39)

上帝为什么要把天下给人给了又要让别人拿去

四十一

昭王很高兴巡游,一直走到了南国的境地,

到底有什么好处,他要去接受白色的野鸡

穆王是更加轻佻,他为什么要想周游天下

跑了十九万里想找什么,驾着那八匹骏马

四十二

怪人夫妇在市上叫卖什么,捡到了可怜的幼女

周幽王究竟是被谁杀掉的怎么能够怪得褒姒

天老爷的脾气反复无常,有什么一定的赏罚

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40)终于被人残杀!

四十三

彭祖八百岁,上帝何以又喜欢他的野鸡汤

活了那么长的寿命,为什么彭祖还要惆怅(41)

四海之中,万国共处,上帝何以要使他们相怒

蜜蜂和蚂蚁尽管微渺,而力量何以又那么顽强

四十四

夷齐采薇,遭到女子讥刺,为何又来白鹿哺乳(42)

聚首在首阳山下的回水,究竟是有什么兴趣

公子■为什么想要他哥哥--秦景公的猛犬

要用一百辆的车子去交换,而却遭了摧残。

四十五

太伯仲雍逃到东吴,一直到了南岳(43)的脚根,

谁想到离开这是非之地,得到了两位好人(44)

寿梦的孙子阖闾,小时候便遭受了流窜,

何以壮年以后,能流传他的英勇,武功辉煌

四十六

藏在岩穴时做了些什么,阖闾终于战胜了我们(45)

■公之女异常*荡,何以又生出了令尹子文

杜敖为什么被弟弟杀了,竟那么地可怜无告

熊恽杀杜敖而自立,何以忠直之名愈高(46)

四十七

天已昏黄,雷电交加,我回去有什么可怕

自己的尊严不肯重视,求上帝又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好大喜功,要先出兵去攻打邻邦(47)

如肯悔过自新,痛改前非,我还有什么好讲

天问释义——郭沫若

解题

《天问》是很难理解的。所问到的古代的神话传说,很多已经失传,因此有好些问题得不到完备的解答。脱简窜乱的情形,在这篇诗中,更特别严重。古人的书籍是竹简编成,一简写不上多少字。串简的绳索一断,简篇便容易窜乱。因此,这篇诗的次序很零乱,必须加以整理。前清的屈复曾做过这一工作(48),但很多人反对他。整理的成绩如何,是值得讨论与批评的。但如根本反对整理,那是保守的见解。在封建的旧时代,为了增加经典的尊严,把经典神圣化,不准随便改动一字,甚至不准随便增减一笔。前人崇拜屈原之余,也曾把屈原的作品作为经典,故一般倾向于反对《天问》的整理。这毫无疑问,是封建思想的■遗。我是赞成整理的,进行这篇的翻译工作之前,我也大胆地整理了一遍。当然,整理工作也有很大的困难。本篇脱简现象的严重,自汉以来,就是这样,得不出第二种本子以供参证。整理复原也就没有绝对的依据。因此,各人的意见可能会有很大的出入。我现在只是提出根据我的意见所整理的结果。我的意见,即使有问题,但原文具在,不会因为我的整理而遭受损坏。

这是一篇很重要的作品。虽然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但我们只要把那些问辞去掉,就可得到古代神话传说的一些梗概。据此,更可以考定传世神话传说的时代性与真伪。凡在《天问》中有其梗概的,我们便可以安心相信是先秦的真实资料,而非秦汉以后人所杜撰。这对于中国的古代,也就提出了很丰富的史料。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梗概中,有的已由地底发掘出的新史料而得到证明。例如王亥与王恒的传说,帝舜与帝俊的传说,便在"卜辞"中找到了它们的真实的依据。

翻译是非常困难的,很不容易讨好。原作的奇妙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所绝无仅有的。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从天地开辟以前问到天体的构造,地上的布置,从神话传说时代问到有史时代,从身外的一切问到作者自己,而问得那样参差历落。圆转活脱,一点也不呆滞,一点也不重复,这真表示了屈原的大本领。但尽管困难,却有翻译的必要。因为通过这篇,可以看出屈原思想的博大和它的性质。屈原,毫无疑问,是一位唯物的理智主义者,现实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代表着他所处的时代的进步一面。原文很不容易懂,因此也就愈需要翻译。为了不易接近原文的读者便利,我也就不能过多地考虑到专家的责难,大胆地翻译了。

这篇相传是屈原被放逐之后,看到神庙的壁画,而题在壁上的。(49)这完全是揣测之辞。任何伟大的神庙,我不相信会有这么多的壁画,而且画出了天地开辟以前的无形无像。据我的了解,应该是屈原把自己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批判,采取了问难的方式提出。他是受着强烈的创造欲所驱遣,存心作出一首奇特的诗。关于这些事象的知识,他可能另有散文的著作,可惜已经失传了。

战国时代,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灿烂的时代。屈原以他的地位和才质,吸收了各家学派的精华,而在文学的园地上开放了一簇像千叶牡丹那样芬芳玮丽的大红花。

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屈原的作品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天问》的内容异常丰富,问及天、地、人之事,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历史、乃至传说的看法。全诗凡374句,提出了172个问题(统计标准不一,一说116问)。由于存在错简或脱漏等情况,其中有一些文理不顺的现象。但总的看来,还是有序可循的。

《九歌》内容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篇。

《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7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