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脱离问题

弹簧脱离问题,第1张

要讨论,这个弹簧上的东西和压下去的深度。有可能太重了无法脱离。

如果是说脱离的情况,则原长脱离,因为弹簧是轻的,只要没有恢复原长它的速度不受限制的话就是无穷大。完毕。

提一点,楼上各位。原长不是平衡位置。

龙门题库有弹簧专题么?过去太多年我不是很记得了。那套书相当好,吃透的话竞赛进复赛总是很轻松的!但是有些小错误,不知道这些年进步了没有。

 R (弹簧刚度): 这个参数确定弹簧工作时的阻力。单位 牛顿 毫米/度,公差±15%。A1 & F1 & M1 :(扭转角度,负荷和扭矩) : 以下公式可算出扭转角度A1 = M1/R 知道负荷,可用公式M = FLs计算扭矩。 支承位置 :扭转弹簧的支承有四个位置:0°, 90°,180°和 270° 螺旋方向 : 右旋弹簧反时针方向旋,左旋弹簧顺时针方向旋。我们的所有弹簧两种旋向都可生产。 弹簧件号 : 每种弹簧都有唯一编号 : 类别 (De 10) (d 100) (N 100) 对于右旋的弹簧,相关记号为D。对于左旋的弹簧,相关记号为 G。N 记号表示圈数。例如:D0280200350 件号表示右旋扭簧,外径28 mm, 不锈钢线径09 mm,共有35圈。d (弹簧线径) :该参数描述了弹簧线的直径。Dd (心轴最大直径):该参数描述的是工业应用中弹簧轴的最大直径,公差±2%。Di (内径): 弹簧的内径等于外径减去两倍的线径。扭簧在工作过程中,内径可以减小到心轴直径,内径公差±2%。De (外径) : 等于内径加上两倍的线径。扭簧在工作过程中,外径将变小,公差(±2%±01)mm。L0 (自然长度):注意:在工作过程中自然长度会减小,公差±2%。Ls (支承长度): 这是从弹簧圈身中轴到弹簧支承的长度,公差±2%。An (最大扭转角度):扭转弹簧的最大扭转角度,公差±15度。Fn (最大负荷):允许作用在扭转弹簧支承上的最大力,公差±15%。Mn (最大扭矩): 最大允许扭矩(牛顿毫米),公差±15%。

(1)A、B两位同学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都进行形变量的测量,目的是为了确定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胡克定律k=

mg
△x
,则有k=
mg
d

(2)A同学运用物体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弹簧势能转化为

(3)A同学,根据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则有:

1
2
kx2=mgH

k=

mg
d

由上解得:x=

2dH

B同学,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动能则借助于平抛运动来测得初速度.

则由水平位移与竖直高度可得水平初速度:v0=

L
2h
g
=L
g
2h

所以:

1
2
k(
mg
d
)2=
1
2
m(L
g
2h
)2

解得:x=L

d
2h

而这两位同学均有误差出现,A同学:不易精确确定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而且小球上升时有可能与塑料管内壁接触,产生摩擦从而带来实验误差.

B同学:实验时,小铁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故答案为:(1)确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

设OA=r=R =20cm

由A到B有:

mg(R+Rsin30度)-(1/2)kR^2=(1/2)mv^2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kR-mg=mv^2/R

2式联立解得:k=490N/m

而你的答案是49N/cm

只是单位不同,

弹簧的fx是不是线性的是根据胡克定律来判断的。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在现代,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基本理论。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由此就可以判断出弹簧的fx是不是线性的。

两弹簧的等效弹性系数是:弹簧可以看作两个“半弹簧”串接,设劲度系数为k1=k2,当原弹簧受力形变时,每个“半弹簧”变形量为x,则整个弹簧变形为2x。则有F=K(2x)=k1x=k2x,k1=k2=2K。

每个弹簧劲度系数都是2K。注意这样串联的两个“半弹簧”受力大小是一致的。数据处理时,可利用计算法或作图法计算k和m0的数值,并将m0与其理论值 M0=(1/3)M( M为两弹簧质量之和)比较, 计算其相对误差 。

公式推导

弹簧串,并联的等效劲度系数的公式,设2弹簧弹性系数分别为k1和k2,当他们串联时,等效弹性系数为k1k2/(k1+k2);当他们并联时,等效弹性系数为k1+k2。推导过程仍然是按照定义,找出等效弹簧组的k,也就是N=k△x中的k。

先来推导串联的,串联时,设2个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k1,k2,他们的伸长量分别是△x1和△x2,那么有关系:△x=△x1+△x2,而同一根绳子上的张力相等,也就是说2个弹簧中的张力相等,即有:T=k1△x1=k2△x2。联立3式,可解出T=(k1k2/k1+k2)△x,括号里就是等效的k。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9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