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蝉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第1张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蝉》是一首咏物诗,是虞世南在初唐时期创作的一首诗,主要表达的是淡泊名利,不愿意被官场束缚,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暗示着诗人高洁的品质。《蝉》这首诗具体叙述了蝉的形状,习性以及声音将蝉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蝉》这首诗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具体的表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但是富有情趣,能够对读者产生吸引力。

托物言志是诗人创作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描述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向往,通常使用对比、比喻、拟人的各种方式,以物比人。诗人往往处于不同的境遇,因此在抒发感情的时候,就比较富有色彩。蝉在古代有着深刻的寓意,人们认为蝉主要以喝露水为生,并不会为俗物所累,与隐居世外的高人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是诗人表达自己高洁品质的一种方式。

人们走在林间的时候,会发现蝉在鸣叫的时候十分清脆锐耳,但是并没有发现蝉的身影,蝉往往高高的挂在枝头上,并不会轻易低下头。蝉的这种形象也与许多诗人的意志相符,不少诗人并不愿意攀附权势,有着高洁傲视的一面。蝉在古代有一种非常好的意义,因此不少诗人纷纷喜欢在诗作中运用蝉这个意象。古人借物抒发感情,在选择意象的时候,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一定关系。

比较有名的咏蝉诗分别是虞世南的《蝉》,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如果人们通读过这三组诗,就会发现三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完全不同,与作者所处的际遇与地位有着一定关系。虽然都是借物咏志,但是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现象,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色彩。古人在描写蝉的时候大多是赞美之情,也会利用蝉来烘托悲凉的气氛。

虞世南的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有奖励写回答共9个回答

小白家里小白

聊聊关注成为第1042位粉丝

虞世南的《蝉》一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

原诗:

《蝉》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释义: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扩展资料: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蝉》 一诗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郁郁不得志的感情。

扩展资料:

原文:蝉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赏析: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

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饮緌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应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沈德潜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是唐诗中最早咏蝉的,很为后世称道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显示出一种内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征,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这两句用的是比喻,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读者可从中想像到人格化了的蝉儿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可谓巧妙至极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言“不做良臣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传达于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展示了一个清狂自负、踌躇满志的士大夫形象

施朴华《岘佣说诗》曰:“《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其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同是唐人,又都是托咏蝉以寄意,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际、气质彼此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形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诗意散译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46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