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的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真的幸福吗?

历史里的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真的幸福吗?,第1张

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感情,也算不上单纯意义上的爱情,并且两个人在一起,李隆基是幸福的,而杨玉环则并不幸福。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原本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子李瑁的老婆,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应该是有爱情的。

可是李隆基为了得到杨玉环,不择手段,假借替自己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当时杨玉环一定是崩溃的。

可是有什么办法,李隆基是皇帝,为了性命考虑,只能随他心意去做,要不然小命不保。

处于这种危险环境当中,我想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感觉幸福,况且当时杨玉环二十出头,李隆基快六十的老头了。

对于李隆基而言,得到自己想要的人,自然感觉十分幸福开心。

李隆基这个人十分花心,最开始的皇后王皇后,原本两个人感情很好的,后来有了武惠妃之后,李隆基就开始对王皇后冷落。

李隆基还十分无情,对待前任从来没有一点情分可言,因为武惠妃陷害王皇后,他竟然什么也不说就把王皇后废除并且最终让其抑郁而终,李隆基还一点不知道难过,继续和武惠妃你侬我侬。

结果武惠妃又因为陷害太子李瑛而感觉内疚害怕,最终被活活吓死。

要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总会悲伤一段时间,而李隆基更多的是空虚寂寞,武惠妃去世后很快他就继续去找杨玉环,两个人你侬我侬,完全把之前的人忘得一干二净。

即使有了杨玉环,李隆基依旧还是花心,他对杨玉环有些腻了就去找其他妃子,杨玉环发现这一点才及时想出应对措施。

杨玉环知道对待李隆基这种人。不能一味服从,要不然肯定沦落到和前边几个妃子一样的下场,于是杨玉环耍点小脾气,和李隆基偶尔顶嘴。

李隆基受不了了,立即叫杨玉环滚回娘家去,杨玉环只能灰溜溜回家,可是杨玉环走了之后,就不搭理李隆基。让李隆基觉得杨玉环与众不同,要是其他妃子早就求饶了,杨玉环却能如此高冷。

李隆基被杨玉环的小伎俩吸引,再次叫高力士去把杨玉环接回来,从此以后才有所谓的三千宠爱在一身。

但是李隆基花心本性并没有变,后来又再次表现出来。

杨玉环好不容易将李隆基制服一段时间,可是没多久,李隆基的花心毛病又犯了。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更多将杨玉环当作一种炫耀的工具。

比如他编写《霓裳羽衣曲》,每次有重要宾客,李隆基就要叫杨玉环来一段霓裳羽衣舞,为大家助兴,然后对大家说这是我的贵妃

要是真的深爱,也舍不得这样糟蹋自己老婆,跳舞这种事情,实在欣赏回家自己慢慢看。

就是因为跳舞,遇到了安禄山,安禄山虽然是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可是跳舞十分灵活,于是吸引到李隆基。

李隆基为了笼络安禄山的心,就叫杨玉环与安禄山斗舞,两人跳得不亦乐乎,李隆基坐着看得也很自在。

除了跳舞,安禄山还不满足,继续认杨玉环为干妈,并且杨玉环按照胡人习俗为安禄山“洗三”,就是两人孤男寡女在池子里洗澡。

要知道安禄山四十多岁,杨玉环不足三十岁,干柴烈火,李隆基既然看着他们洗还不生气,很明显就是把杨玉环当作一个控制安禄山的工具。

要是真的爱杨玉环,怎么可能让杨玉环与安禄山洗澡,安禄山还住在杨玉环寝宫不回家,并且有一次将杨玉环木瓜抓了一条痕迹,李隆基却不生气。

换做任何一个男人都不可能让自己心爱的人这样,由此证明李隆基也没有传说那样爱杨玉环。杨玉环自己深知这一切,可是无能为力,你说她会幸福么?

很多人歌颂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故事,然而根据真实 历史 来看,他们之间也不过就是一场李隆基的猎艳 游戏 ,杨玉环作为局中人,无法反抗命运。

就连最后安史之乱爆发后,杨玉环还要在马嵬坡兵变中成为李隆基的替罪羊被赐死,你说杨玉环是不是很悲哀?她一生又何谈幸福二字呢?

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幸福过。

爱情这个东西,旁观者是没办法理解的。因为他没有一个标准来检测一份感情的真假。有时候甚至是当事人都不见得能够真正明白,那是爱情还是交易。

李隆基大概是中国帝王 历史 中,唯一一个因为爱情而为大众所熟知的帝王。虽然他在位时期中兴唐室,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因为后期的倦怠,以及与杨贵妃的奢靡生活,还是给他的帝王之路留下了一些瑕疵。

当 寿王 带着美艳的妻子去给 玄宗 请安的时候,见过各色美女的李隆基顿觉眼前一亮,后宫如云的女子哪一个能与其媲美?

纵然他是帝王,也得避人耳目,经过好一番周旋,终于把杨玉环接入宫中,从此帝王不早朝……

杨玉环虽然是被动接受了李隆基的宠爱,但是,一个女子能得到如此盛宠,怎能不被感动?就算李隆基年长杨玉环,说不定才更懂她呢,不然怎么会有“霓裳羽衣舞”的问世。

虽然是帝王家的情爱,也不能用物质表达爱情,可若没有真爱,谁有闲情雅致为给你杨玉环做几件衣服,就招揽七百多专人伺候?

不管结局如何,他们总归享受了爱情。华清池边宠溺的眼神,千里贡道送来荔枝,哪个不是满满的宠爱?话说回来,就算帝王多无情,马嵬坡时李隆基也有不舍……

  老实说,无论有多少人在我身边说,李隆基和杨玉环他们这种不伦恋是感天动地的爱情,我也不会觉得他们真的幸福。当然了,在常人来看,他们的确是幸福的,李隆基的暮年得到了青春的美丽,而杨玉环得到了天下第一的荣宠,但个人觉得这都不是什么至高无上的纯真的爱情。

 李隆基对杨玉环是真爱吗?杨玉环是他儿媳妇,为了让她进宫,李隆基费了一番周折,她进宫后,李隆基为她制作《霓裳羽衣曲》,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杨氏所有的姐妹个个被封夫人,杨氏大发,杨氏兄弟都赠高官,尤其是杨国忠,不但赐名(原名杨钊),还身兼四十职,哇,不得了的,杨氏一族与皇家关系太紧密了。

 杨氏一门极尽荣宠,对杨玉环是不是很好?嗯,真的很感动的啊。真爱啊,没有真爱谁能这样啊,都没边了啊。

 只是,感动之余有一些关于他们的流言,比如李隆基和虢国夫人等杨家姐妹的吃相太难看,比如杨国忠的老婆有感而孕,都挺有内涵——杨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昼梦与国忠交因而有孕,后生男名朏。洎至国忠使归,其妻具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 情感 所至。”唐人风气开放,杨国忠奉旨在外一年多,回来发现老婆怀孕了,他不追究,的确是胸襟阔大的男子汉大丈夫。但如果这事是真的,以杨国忠的身份地位,能吃这个哑巴亏的人,天底下也真不难想是谁了。三郎果然好本事啊——你在外好好出差,家里就不用担心了,我替你照顾着。

 如此,局中人杨玉环知不知道?杨玉环虽不懂政治,但是不要小看女人的第六感,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知道。

 但她不计较,为什么不计较?因为她爱李隆基?一个二十来岁的美貌**,放下二十来岁青春正好才艺不少的大帅哥不要,去爱一个六十多的老头子?就因为他会作曲,会欣赏她的舞蹈?那真的想多了。她不敢计较,因为对方是天下之主。她真的大闹起来,她的地位就没有保障,她杨家就会一落千丈,但她心有不甘,于是小闹几回,有台阶就下,见好就收,这可不是小年轻闹一闹脾气,这其实是一种博弈。最终她的青春貌美小任性文艺女青年的特质,让李隆基服了软,谁让他什么都不缺,缺的就只是一个好玩的宠物呢?帝国如此庞大,立下大功的李隆基,只想任性地享受他们的崇拜,从美丽的姑娘身上,感受逝去的青春,可大难一来,这就得抛下,保命要紧。临死前的杨玉环,心里会想什么?

 我个人感觉吧,对他们双方来说,都不是爱,不过是各取所需。

 如果这是爱,那么李隆基爱过许多女人,最初的王皇后,两人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后来他成功上位,一脚踹开,连群臣都看不下去了;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爱上了赵丽妃,给她所有能给的,甚至在即位后立这个身世卑微的女生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不过为了另一个女人,儿子死了也就死了吧,尽管同时还有两个;

 后来啊,他爱上了武惠妃,倾其所有,甚至想立为她为后,给了她独一无二的惠妃名头,是真正的皇后之下第一人,甚至是她设计杀他三个儿子,他也不在乎;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就把武惠最心爱的儿子的宝贝妻子杨玉环拉过来,变成了自己的枕边人,还封她为贵妃,地位嘛,和她的前婆婆,前任宠妃武惠一样的,皇后之下第一人;

 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逃跑时不忘带着心爱的女人,到了马嵬驿,兵士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他的靠山杨玉环,于是,李隆基用一条白绫,把自己最美的“爱情”送去了另一个世界,为的就是保住他的位置。

 这些女人,都曾经是他的心头肉,可是最后呢?统统为他的江山铺了路,在没有利益攸关,危及性命时,他可以给她们所有的物质供应,但是一到关键时候,对不起:你得为我死,而我还要继续活着,如果有可能,我想寻找下一个你,来温暖我的心,嗯,就这样,你们安心地去吧,我会想你们的!——这样的李隆基,杨玉环会真爱吗?谁敢真的爱他这个人呢?爱的,不过是他的权势而已了。

幸福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就如前几年 社会 调查“你幸福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真的幸福吗?可能只有当事人知道,后人只能以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下面说下自己的观点:

个人认为他俩的爱情是幸福的。

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两人之前并没有爱情,只是唐玄宗垂涎于杨玉环的美貌,才不顾人伦,娶了她。很多人都认为唐玄宗只是看上了杨玉环的美貌,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更谈不上幸福。其实,这是可以商量的。

也可能唐玄宗对杨玉环始于颜值,杨玉环对唐玄宗始于权势,但是两人结合在一起之后,是会慢慢擦出火花的。

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后,并没有立皇后,其实杨玉环的地位就相当于皇后了。唐玄宗十分宠爱杨贵妃,为她亲自制作《霓裳羽衣曲》。杨玉环进宫后,就“三千宠爱在一身”了,可以说唐玄宗对她非常好。而杨氏,也因此发达起来。杨贵妃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

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

后来,杨贵妃得罪了唐玄宗,唐玄宗一气之下,把他赶回了娘家。但是杨贵妃离开后,唐玄宗非常思念她,饮食不进,可以说得了相思病,离不开她,只得让高力士又把她接回来。杨贵妃回来后,两人感情不仅没受到影响,反而更好了。

两人曾经许愿,生生世世结为父亲。在唐玄宗的宠爱下,杨家得宠,就连公主王爷见到了杨家人,也是非常客气的。因此,杨贵妃是否真爱唐玄宗不知道(毕竟,玄宗是个老头子),但是唐玄宗肯定是爱杨贵妃的。两个人在一起过得也很幸福,要不然,唐玄宗不会没有心思处理政事啊。

至于有人说,最后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这只能是无奈,迫不得已。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只能那样做。后来,唐玄宗回到皇宫,还对杨贵妃十分怀念,曾托人去海外寻找。

关键词:爱情。

人物:李隆基、杨玉环

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 历史 上普遍认为其前半生英明神武励精图治,使动荡的唐朝重新焕发了光彩;他在位前期任用贤相,改革吏治开创了“ 开元之治 ”

杨贵妃最为大唐的象征,真的数不清有多少诗人最其写过多少诗句了,就比如李白的三首《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都是描写的杨贵妃。在陈凯歌导演的作品《妖猫传》中有描写李白、白居易为杨贵妃写诗的场景。

李白坐在瑶池旁,叫高力士帮他脱靴,才肯为杨贵妃写诗。李白的诗吐露出的情感浓烈得恰到好处,是绝无仅有的好诗。可以说杨贵妃是幸运的,能够让李白为其写诗。而李白也是幸运的,能够一睹贵妃容颜。像后代的白居易,想要写杨贵妃也只能凭借着想象,凭借着前人对杨贵妃的描述,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杨贵妃。

长恨歌中的这段描述是这样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简直写活了杨贵妃,一颦一笑仿佛就在眼前,我更喜欢的是白居易的诗,比李白更带个人情感色彩。

还有很多很多诗句,比如唐代杜牧的《过华清池》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刘禹锡的《马嵬行》中“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宋朝诗人陈亮在《谪仙歌》中写道“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妾视杨贵妃。”杨贵妃给这些诗人留下的不仅仅是美貌和爱情,她更像是一个艺术品,具有永恒的美。

1《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2《长恨歌》唐朝·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3《离骚》春秋战国·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

4《孔雀东南飞》汉朝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l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朝·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静夜思》唐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长歌行》上古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清明》唐朝·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陌上桑》汉朝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

10《观刈麦》唐朝·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

11《过故人庄》唐朝·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卖炭翁》唐朝·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

13《琵琶行》唐朝·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14《十五从军征》汉朝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

15《早发白帝城》唐朝·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石壕吏》唐朝·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

17《兵车行》唐朝·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18《子夜吴歌》唐朝·李白

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秋歌长安

19《悲愤诗》汉朝·蔡文姬

悲愤诗其一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

20《胡笳十八拍》汉朝·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唐宪宗元和元年,白居易任__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扩展资料: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__县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_,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参考资料:

-《长恨歌》

长恨歌原文全篇

李白长恨歌全诗原文如下: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风吹仙袂飘_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唐明皇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美女,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的。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之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宫中的其他妃嫔都显得黯然失色。

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了不重视生男孩而重视生女孩。

骊山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御林军停止前进要求赐死杨贵妃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丢弃在地上无人收拾,首饰金雀钗玉簪珍贵头饰一根根。

皇帝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到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

在行宫看见月色就伤心,夜里听到铃声就断肠痛苦。

时局好转皇帝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向东望无心鞭马任由马前进回京城。

回来一看池苑的地方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长恨歌最经典四句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_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琵琶行》全诗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年长色衰,委身为贾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会昌六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

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

扩展资料: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

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

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

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参考资料:

-《琵琶行》

白居易在哪写的长恨歌

仙游寺

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城南十几公里的黑水峪口,是隋唐时期存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仙游寺是一座古寺。它历史悠久,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原是隋文帝在此修建的避暑行宫--仙游宫。仁寿元年,隋文帝为了安置佛舍利,在这里造建法王塔,建塔改寺,称为仙游寺。隋朝灭亡后,楼观台道士一度迁往,改称“仙游观”。此后,佛教兴盛,沙门和尚居住在此,诵经参禅,复称“仙游寺”。唐代时,仙游寺达到鼎盛,唐懿宗在这里建立了三寺,即仙游寺、中兴寺和法源寺。明朝,仙游寺曾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改叫普缘寺,直至清康熙二年,才又恢复仙游寺原名。

仙游寺是一座新寺。仙游寺原矗黑河南岸,青山环抱,碧水环绕,风景如画。1998年,西安修建黑河引水工程,将仙游寺搬迁至原金盆村北梁。拆迁时,曾发现了释迦牟尼佛灵骨舍利,轰动佛俗两界。当今,新寺已初具规模,法王塔移建完成,大雄宝殿新建完毕,其它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复建的仙游寺与黑河水库、终南山景融为一体,风景秀丽,令人爽心悦目。

仙游寺还是一座名寺。负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弄玉擅长吹箫,经常与萧史在寺旁的玉女洞奏吹箫乐。悠扬的箫声招来了祥龙瑞凤,两人乘龙驭龙,比翼双飞、成仙而去,据说这也是“乘龙快婿”典故的由来。

这里还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白居易“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其《长恨歌》就写于仙游寺。王勃、岑参、苏轼、吴道子等人都到过这里,在此书法作画、吟诗写赋,留下不少流传百世的绝美诗篇、逸闻趣事。传说唐末黄巢率领的起义军、明朝高迎祥率领的起义军、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都曾驻扎于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仙游寺增添了不少令人神往的色彩,吸引着众多香客游人前往膜拜揽胜。

据说法王塔还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砖塔,对研究隋代佛塔建筑及佛教发展史,有重要意义,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前往观摩欣赏。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解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词长于情也深于情,短处是有的时候过于直抒胸臆,显得浅了,反而没有多少余味。比如这一阙,就有点这个毛病。但有了第一句话,整个的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实在是令人哑然。小时候看红楼,从不愿意去碰后40回。不是瞧不起高鹗,而是没办法接受:怎么那么好好儿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变作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来读书,看到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所有的名字所有的故事,都是写在水上的。那些波澜和涟漪,在当时看来是惊心动魄,而长江滚滚,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流过,终无迹。

碧血剑在金庸的书里不是最出色的,甚至可以说是平庸的。但间接写到的那一段历史,却与甲申三百年祭不谋而合。最不能忘的情节,居然是李岩从容自尽前吟唱的那首歌:早早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当时的心境又如何?是否想起了初见时君臣相得的礼遇和挣一个太平天下的夙愿?漆黑一片的世界里,有喑哑的胡琴声响起:神机妙算刘伯文,料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庭,文武百官命归阴。昨日的一缕英魂,今日的万里长城……

想起了另一首词,文征明写的:“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这个“飞”指的便是岳飞。他是看到当初高宗给岳飞的手谕,亲切温和,推心置腹,如对家人,因而有感而发。悲剧往往都是这样没有征兆的开始,而种子已深埋在初见的那一刻。隆中初见,羽扇纶巾,笑谈中三分天下;再见时已是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壮志未酬身先死。西厢初见,风流不用千金买,月影花移玉人来;再见时却是弃掷今何在,悔教夫婿觅封侯。梁山初见,天罡地煞席卷天下,那一派豪侠风光令人血脉偾张;及至再见,听潮而圆,遇信而寂,寥儿洼招魂幡动,依稀鬼哭。金屋初见,千娇百媚,永世相守,而色衰爱驰之日,终于千金难买长门赋;华清池中温泉水滑,长生殿里夜半私语,又有谁会料到结局是马隗坡前数丈白绫、一抔黄土?

年少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和梦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山盟海誓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朋友是用来出卖的,情感是用来遗忘的,美丽是用来摧毁的,忠诚是用来背叛的……金甲的战神披着天边的彩霞在故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记忆,猜得中绚烂的开头,又有谁见到了那早已注定的结尾?

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5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