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国演义》之后,没有任何一部电视剧能如《大秦帝国》这般令我沉醉。有了《大秦帝国》,我几乎不屑参加关于任何其他历史剧的讨论,我对那些斥资巨大、广告漫天、噱头遍地、大腕如云的历史剧本来就莫名地有一种蔑视的情绪,而自从我有了我的《大秦帝国》之后,就更加不关心它们的宣传,对于它们的那些粉丝们对它们的错误的溢美之词也懒得反驳——我既有凤栖梧桐,又何必去观看燕雀闹檐?我既有明珠,又何必去欣赏普通饰品?我既有大秦帝国,又何必去为了那些劣质的历史剧烦恼?我有大秦相伴,夫复何求?
如果说秦公的求贤令是千古一篇雄文,那这部《大秦帝国》必须是一部雄剧——从剧情到表演,从插曲到配乐,无一不是完美无比。我是一个喜欢挑刺的人,但是面对《大秦帝国》,我根本没有挑刺的想法。事实上《大秦帝国》之中并非没有需要推敲或者欠妥的剧情,我之所以根本不想计较,那是因为大秦是一部有灵魂的电视剧。它的灵魂、性格和气度,在它开篇的第一时刻就浸入到了我身体的最深处,在我的灵魂中也打上了大秦的烙印。
《大秦帝国》,是铁一般的冷硬。
其实在我读《中国通史》、《东周列国志》和《史记》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大秦的冷峻和坚硬,可我并没有因这种冷硬而反感秦国,相反地,我因此而爱上了秦国。也许汉朝的宏伟和盛唐的繁华和才是最值得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那遥远的大秦却在那历史的滚滚烟尘和战场的漫漫黄沙之中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是战马咴咴,还是号角齐鸣?是喊杀阵阵,还是旌旗猎猎?我不知道,我只感觉有一种遥远而又陌生的精神——
一种很少在历史书中或者师长们口中被提及、被提倡的精神——在远古呼唤,呼唤我们的回归,回归那可能是我们丢失已久的精神正源,找回那曾经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抛弃甚至唾弃的东西——而它,却是深深地沉睡在我的灵魂深处,它使我时常隐隐地自豪又默默地叹息,它就像一个火种,只要吹来一阵烈风就会熊熊燃烧。
电视剧《大秦帝国》就是这样一阵风——冷硬而又刚烈。我绝对是从第一集起就爱上《大秦帝国》的,不是因为白衣卫鞅的潇洒帅气,更不是因为魏武卒的强大善战,而是因为秦军大帐中那两句非常简单但又斩钉截铁的对话:“秦人复仇,就在此一战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对话在第一集中出现过两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魏军在每次战斗过后都开会议研究,精细谋划,争论不止。可秦军呢?有的只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公每次只说“将领不改!”就散帐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秦军这种粗放的方式简直有些简单粗暴,作战讲究的就是个“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秦军如此“庙算”,怎能不败给魏军呢?可是,这两句斩钉截铁的话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而它也成为了整部电视剧的灵魂所在。这两句话,何其冷硬刚烈!又何其威武勇猛!这,就是老秦的风骨和精魂!尽管粗看上去未免显得粗糙武断,但这精神却是老秦从危难中崛起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大秦留给后世的最深刻印象——正如《秦风
无衣》中所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那是一种无畏,一种勇烈,一种雄浑!那些精细的谋划、精良的战具和豪华的设施,就算一样都没有,也可以渐渐完备,但是假如这种铁一般冷硬的精神没有,那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羊的精神不能领导出虎的军队。
《大秦帝国》的第一集,完全就是在展示这种冷硬精神,剧中的所有细节莫不体现了这一点:和魏军那豪华精致的后方军帐相比,秦军的军帐简陋而又粗放,只吊着两个熊熊燃烧的火盆;和魏军主将光鲜整齐的甲胄相比,秦军主将虽为国君,却白发凌乱,颇有些军容不整;和魏武卒那整齐划一的军阵、精良无比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战法相比,秦国的军阵显得凌乱不堪:很多人没有统一的军装、武器和装备也各式各样,战法基本属于奋不顾身的死缠烂打。电视剧中少梁之战无比惨烈,但是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秦国的国风——冷硬如铁!在秦军和魏军那鲜明的对比之中,从理智上说我担心秦国的未来,但是从情感上我却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振奋和激昂!假如我是一名士兵,我宁可舍弃魏军那精良的甲胄和装备,只穿着普通的布衣加入到秦军的轻兵营中。假如我是一名士兵,我宁可舍弃魏军那精妙的战法今儿计策,只拿着普通的刀斧冲锋在秦军杂乱的军阵中。只那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就足以让我选择秦军,更不用说秦军、秦人的那种冷硬作风,更是使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奇力量在胸中驰骋。秦人以作战勇猛著称,不论老少,上了战场就都是最勇猛的战士。《大秦帝国》的战争场面极其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秦军军阵中那些穿着布衣的百姓冲向敌阵,就如一股汹涌不可阻挡的潮水,连孩童都如猛虎一般勇猛,秦人的血性是与生俱来的,秦人的冷硬是铸在灵魂之中的。秦献公中箭之后依旧不改勇猛刚毅,渠梁生擒公叔痤和救驾时的果敢凌厉……没有一处不体现着老秦人的冷硬风格——没有无用的装饰,有的只是猛烈的精神!秦国的军队可能会有些散乱,看上去显得莽撞,但是胸中有这铁一般冷硬的秦人,有了这般性情,加以训练,不愁不成为一支利剑,一支真正的铁军!
大雪飘落,皑皑落满秦国的山川,冰原上传来苍凉的号子声,悲壮的《赳赳战歌》响起,泪水已经在我眼中打转。能以冷硬之风打动我的,非《大秦帝国》莫属,而能以冷硬之风唤起我热血沸腾的,更非《大秦帝国》莫属。这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感觉:那白皑皑的山原、呼啸的北风、冷硬的盔甲和刀剑、雄浑的呼喊……没有一样能令人感觉到舒适温暖。可正是这种苍凉、悲壮、冷硬,却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力量。直令人欲举一爵烈酒,遥祭那铁血的大秦,遥祭那早已丢失了的冷硬的秦风——那曾经驰骋在华夏大地上的铁一般的精神,已经被历史碾成尘埃,消散在中庸、仁爱的暖风中。今天还有几人记得那冷硬的大秦,曾经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临战场而叱咤风云?曾经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临函谷而傲视天下?那遥远的秦风,在《大秦帝国》展现在我眼前的那一刻,在我胸中复活,我生不为秦人,却依旧向往,向往大秦一般的冷硬,向往大秦一般雄浑的梦想!
《大秦帝国》,是秦酒一般的炽烈、是苦菜和肥羊炖一般的质朴豪放。
如果说《赳赳战歌》是《大秦帝国》的灵魂,那么秦酒、苦菜和肥羊炖则是大秦的性情。我不记得全剧中到底出现过多少次苦菜秦酒肥羊炖,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它们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就仿佛闻到了那浓烈质朴的香气。尽管它们和别国那些精致的食物和醇厚的美酒相比显得粗粝,然而却令人感到扑面而来的炽烈和爽快——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酒食落肚,生出的就是什么样的气质和性情。我欲梦回那片苍茫的大地,飞跃秦岭那连绵的山脊,跨过渭水那滚滚的波涛,暮日西斜,归鸦入林,也许在那村野的茅屋里,也许在那高大的宫阙中,就飘荡着那么一股热气腾腾的浓香,它渐渐弥漫入夜的薄雾中,笼罩着那片雄浑的土地,养育着那些雄伟的秦人……
洞香春中卫鞅品评过赵酒、燕酒,他喜欢赵酒的“烈焰神韵,肃杀凛冽”,这就是他作为一个法家门生的本色。他不喜欢温润醇和的宋酒,因为他心中怀有大争之世的血气。不知为何,卫鞅当时没有要秦酒来喝——也许当时的魏国风气都轻视秦国,没人关注秦酒,那个时候,卫鞅还不知道,秦酒——是何味道!但当他进入秦国之后,这秦酒,在剧中就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在侯嬴家里,卫鞅第一次喝到秦酒,他形容它为“厚烈”,也第一次尝到肥羊炖,“肥嫩香浓,本色本味,快活肚腹”,第一次吃到苦菜,“清爽特异,与烈酒正成谐趣”,他学会了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着食物吃。我不知道这顿简朴的饭食是不是感动了卫鞅、融化了卫鞅,但我知道这一段确实是感动了我、融化了我。不知为何,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就特别想能尝尝这秦国的食物,就感觉这些貌似粗粝清苦的吃食,却别有一股浓厚的滋味,虽然没有吃到,但是却令我感到它们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温暖人的肠胃,温暖人的心怀。在中国,再贫穷的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吃食,它们也含着和那方水土一样的性格。中国人讲究吃,也把吃饭当做交际的主要方法,陌生人若是到了一个地方能吃得惯当地的吃食,当地人就会觉得很开心,一下子就觉得亲切起来。某种程度上,能吃得惯当地的食物就是对那片土地的认可,对那些人的认可。在卫鞅喝下第一口秦酒、吃下第一口苦菜和肥羊炖之后,他的身体就有一部分是属于老秦的了。
之后,卫鞅深入秦国山野之间,不知道喝过多少老秦酒,吃过多少苦菜和肥羊炖。秦国人虽穷却胸怀炽热,民风淳朴,胸中怀着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在最穷的山野之间,卫鞅真正地咥了秦国的苦菜烈酒,真正明白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精神含义,卫国之鞅终于变成秦国之鞅。
苦菜烈酒,本色之美,这又岂能仅仅是两种食物而已?!它是秦人的性格,更是秦国的性格,从这里我感到秦国的炽热、质朴和豪放,还有那秦国的本色。有了这苦菜烈酒肥羊炖,那漫天的大雪算得什么?但也正是因为那漫天的大雪,那冷硬的风格,才创就了这炽热猛烈的吃食,创就了那淳朴粗放的性格。那冷硬和这火热根本就不矛盾,反而融合成为一种统一,一种令人羡慕、令人感动,又令人无限向往的本色的国格和人格。
《大秦帝国》,更是青山松柏生死之托一般的热烈温暖。
秦人生性冷硬、质朴,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胸中炽热的鲜血。没有人质疑《大秦帝国》中最催泪的段落就是青山松柏之盟,我知道这一切其实都不过是艺术的渲染而已。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几千年前商鞅和秦孝公之间的盟誓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只能让思想在历史的空白之中自由地驰骋,用心中的愿望来还原那曾经的永恒。是的,他们的盟誓是永恒的。在春秋战国的三次变法中,只有商鞅的变法是硕果仅存的,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当年的秦孝公和商鞅之间的盟誓是何等坚固!然而《大秦帝国》把这种坚固但却有些抽象的同盟化作了一种感人肺腑的温暖的力量。这种温暖没有冲动,没有鲁莽,没有私心,它建立在公心之上,建立在共同的梦想之上,它是理智的,博大的,更是炽热的,它是升华了的,老秦人的风骨!
老秦人是秦酒一般的炽烈醇厚,任何时候都是有血性的。在战场上是如此,在仇人面前也是如此,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但是正如前面所说,老秦人的性格有些令人担心,因为它虽然令人感到振奋,却不免有鲁莽之嫌。这样的性格任其发展总让人觉得不够保险。比如举朝上下都要逞血气之勇发兵报仇而不顾国力,比如举朝上下都要不顾一切地杀掉公叔痤报仇却不计后果,这些都是老秦人生就的血气性情,勇不可当,值得钦佩,但却不值得事事都提倡。然而渠梁不同,他心中有老秦人的血气,却不缺沉稳理智。商鞅则更是一个理智的人,他锐气逼人,但是却没有秦人那样炽热。商鞅入秦,与秦国的苦菜烈酒相遇,也与秦公相遇,也就扬长避短,把秦人的炽热和商鞅的理智结合发扬成为大秦新的精神和灵魂。炽热和温暖丝毫无减,刚硬和凌厉也更加发扬。秦,终于将成为那令山东六国闻风丧胆的名字,在历史上刻下那彪炳千年的骄傲!
《大秦帝国》曾给过我无数次感动,就算看再多次,我都忍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最初的感动是来自商鞅入秦之前的秦公,我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来形容他。商鞅入秦之前的剧集中,他就是整个大秦唯一的主心骨。他用他的生命爱着大秦,那样火热那样无私,只要有利于大秦他什么都不吝惜,为了大秦他什么都可以牺牲:封地、精力、鲜血甚至生命……看到他不惜以国君直领封地置换老氏族封地,看到他在朝会上说若战败要自裁谢罪,看到他在国耻碑上割脉洒血虚脱昏阙,如此国君怎能不令人感动?他的身上具有老秦人所独有的,苦菜秦酒一般的温暖、质朴和炽热,但他却并不鲁莽。他思虑谨慎、冷静理智、临危不乱,性情刚猛却不失温和敦厚,再加上胸怀博大,仁爱重情,有他的执掌,化解了秦国潜在的矛盾,秦国在危难的关头团结了起来。秦公眼中常含热泪,那是殷切的期望之火,每次看见他真诚而又深邃的眼神,总觉得再困难的时日都不在话下,总觉得胸中有无限力量,即使被击倒一百次一千次,都还能再爬起来。就在这样一位秦公的带领下,商鞅入秦之前的秦国,艰难而又勇敢地在风浪中前行,每一步都血泪相伴,每一步又都感人至深。我虽知道随后那个在洞香春中意气风发的卫鞅就要入秦了,可他的风格却和冷硬厚重的秦国并不和谐,我倒挺乐意就那样浸泡在炽烈醇厚的秦风之中,浸泡在秦公那深沉的眼神之中,不去期望那个带着肃杀之气的小鞅子来冲淡这种气氛。
而且他事实真的冲淡了一点这种气氛——卫鞅入秦之后,电视剧的味道就稍稍起了一点点变化。说真的一开始我有点不太习惯,觉得那种热气腾腾的秦人性格和冷硬雄浑的秦国风骨被卫鞅给冲淡了。但是当青山松柏之盟定下的时候,我才感到了什么是真的感动——那一刻,秦公胸中老秦人的那股殷殷热血,前所未有地燃烧、沸腾,而卫鞅也一扫之前的骄傲和冷峻——那时的他已经被秦国的酒、苦菜和肥羊炖温暖得如同老秦人一般,他和他的君上把这剧的气氛真正燃烧至顶端。自那以后,它一直熊熊燃烧,直到秦公和商君生命的最后一刻。即使是熄灭,也那样惨烈悲壮,荡气回肠。
杀掉老白驼,实在是令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事情,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真的是担心秦孝公坚持不住,担心他那宽仁的心容不得这么撕心裂肺的刑杀。而当秦国变法,尤其是刑罚开始之后,孝公前面的那些温暖人心的感觉似乎被渭水之畔的刑杀之气冲淡了一些,尽是卫鞅法不容情的冰冷面孔,别说是老秦人,就算是现在的电视观众也可能会有些不适应的感觉。但不论怎么说,最终打动人们的一定会是大理大义。大仁不仁,大善无形,妇人之仁也许可以感动一时,却终不能如大仁大善那样荡气回肠。一个在正确道路上向着兴盛一路飞驰的国家,总是令人感到无比振奋和向往。变法后的大秦就是这样的,秦人依旧铁一般冷硬——只不过那矛戈再也不在内斗中向着自家国人,而是铸成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锋刃直指函谷关外。秦人依旧苦菜烈酒一般本色淳朴——只不过再也不像以前的鲁莽和散乱,而是凝聚在了秦法之下。经过许多坎坷,度过无数艰险,受过几番切肤之痛,在秦公和商鞅的殷切期望和不懈努力下,淳朴厚道的秦人变得理智,变得更加坚韧。变法提纯了秦人本色的淳朴,虽然乍看之下不如过去那般畅快过瘾,但是细细品味却能感到一种深沉而又博大的气息。美玉在于石间,不经过琢磨不能展现光华,可是琢磨的过程肯定充满了纠结,要承受很多,也要割舍很多,这一些秦公、秦人都承受了,割舍了。《大秦帝国》真正的光芒,从此刻闪耀!
而比起秦国喜人的变化更能温暖人心的无异于青山松柏的盟誓。就算时日长久,我忘记了剧中所有的剧情和人物,也不会忘记青山与松柏的盟誓。如果我看很多遍此剧之后,也许也不会再被老秦人战场上的勇猛而落泪,也许再也不会被秦公的血誓而感动,但是“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和“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这两句话,我一直都不会忘记,任何时候想起这两句话我都会热泪盈眶。电视剧越是到了末尾我就越是不忍再看。变法一路走来,秦公与商君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当商君萌生退意,秦公举着的酒爵突然落下,落爵无声,那不舍的泪,没有滴在脸上,滴滴都在心头。秦公身体日益衰弱,可是心里却放不下因为变法而得罪了所有公族的商鞅。自知来日无多,他张罗着,尽一切可能,不惜破坏法度地保护商君,只为了在自己走后能让商君安然无恙。弥留之际的秦公好像燃尽了的蜡烛,他已经难以强撑虚弱的身体,可是听到商君的名字他的眼中却总是猛然地闪耀着兴奋的光芒。商君前来探望,他就立刻强打精神笑脸相迎,他越是笑得灿烂,越是显得身体健康精神爽朗,我就越是感到无比的心酸。我分明感觉到他内心的不舍和忧虑,他舍不得那二十年与商君共同奋斗的时光,也舍不得那曾经的盟誓,说起还想像原先那样与商君尽情对饮的时候,竟是那样凄凉忧伤。商君不愿秦公为了他而做出坏法的事情,去找秦公理论,病榻上的秦公竟然像个孩子一样搪塞躲闪。最后躲闪不过去的时候,他仰天哭叹:“嬴渠梁终生不负卫鞅!”卫鞅听闻,愿意义无反顾刎颈同死,不论看多少遍,每当看到这里我总是禁不住潸然泪下,此生若得如此知己,真是刎颈而无怨!君上去后,卫鞅用一种类似自杀的方式工作着,不知他究竟是为了护法还是为了君上,或者他正是以这种方式在为君上刎颈殉葬……秋季的栎阳芦花遍地,美得令人窒息。白衣白马的商君策马回到故地,大喊“君上!我回来了!秦公!商鞅找你来了!”更是让我难抑悲伤难忍,泪如泉涌。往事已矣,这份真情却依旧炽热燃烧。即便阴阳之隔也无法隔断这千古情感,不知是知遇还是相惜,不知是君臣还是兄弟,或者已经远远超越那些可以用语言描述的情感,生死相随!
这就是《大秦帝国》,自旧版《三国演义》以来,唯一一部让我觉得简直可以作为精神依托的电视剧。在我极度危难的情况下它来到我的身边,“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誓言激励我在寒冬中咬牙前进,直到春天的来临。也许过去、现在和遥远的将来,我都不可能亲处大秦帝国的气氛之中——也许,那仅仅是一个梦,一个美丽的幻想。但我至少愿意相信,在那遥不可及的过去,曾有一个披着黑色战袍的诸侯,在中华大地上用钢铁的冷硬和剑的锋利刺破华夏大地,滚滚战车驶过,带给这片土地一个雄赳赳响亮的名字“大秦”!因为至今的秦川大地依然有那冷硬的遗风,想起来总令人肃然起敬。而《大秦帝国》中沸腾着的殷殷热血,君臣知遇胜似兄弟——无论历史上是否真的上演过这些令人激情澎湃的场面,我都宁可相信它是真的,就让那千古遗风殷殷荐我。每当无奈于这世态炎凉的时候,每当痛苦于那艰难险阻的时候,每当忧伤于那屡次失败的时候,我都会重看《大秦帝国》,它是永不熄灭的信念,它是永远沸腾的热血。一部有着灵魂的电视剧,不会因为已经熟悉的剧情而变得乏味,哪怕看得次数足够多以至于能够倒背台词,都不会厌倦。
人物:秦惠文王时期秦国丞相 姓名:张仪
剧中关系:秦惠王时期秦国丞相,苏萱丈夫。
(张仪和犀首是合纵连横的主要对手。
)
史实:张仪是魏国公族支庶子弟,学成之后游说诸侯。
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张仪相魏。
公孙衍取得韩国的支持,代张仪为魏相。
张仪不为魏惠王所用,后投奔楚国,任楚国相国昭阳的门下客。
曾经同楚国的相国共饮。
后来楚相丢了一块璧(相传为和氏璧),楚相下人认为张仪“仪贫无行”,必是张仪所为,打了他数百下。
张仪不服,楚相放了他。
后来秦国重用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史称“连横”,这时公孙衍离开秦国而入魏国,向魏王推销“合纵”。
前318年公孙衍发起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之举,以楚怀王为纵长,又游说义渠攻打秦国,大败秦军于李伯。
但在函谷关一战失利,五国纷纷退兵。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
武王素与张仪有隙。
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前往魏国,是年五月卒于魏。
剧中:张仪入秦前,曾游历列国,并在楚国蒙楚相冤屈受笞,险些致死。
期间,他对战国格局及未来消长之势已了然于胸。
张仪肩负天下大任,胸藏治国良策,怀抱着非我莫属的气概入秦。
几番周折后,秦君嬴驷委以重任。
此后,犀首始布局合纵攻秦。
张仪临危受命,使楚盟姻,又使魏小舍大得,凭他机敏心智和如簧巧舌,化聚势为无形。
破解了犀首第一次合纵之举。
龙门相王,是张仪一手操盘。
此番相王大会,虽大长秦国和秦惠文王气势,也因为魏、齐、韩受辱而遭致犀首重启合纵围秦之祸端。
虽秦惠文王始终全力相挺,但张仪的作为引起非议。
张仪以后言行都如在刀锋上行走。
张仪是开创战国风云邦交的纵横大家。
他一次次凭纵横捭阖大才,时而避险,时而险中求胜;翻云覆雨,机变无穷,他一次次以邦交手腕化解战云密布的军事斗争,直到遇到难以避免的战争时,他也能协助秦惠文王,击退五国攻秦的险局。
邦交斗争如战争,主事者机变无常。
张仪第三次使楚先允诺让商於之地六百里又改口为六里,成为后来史家热议话题。
张仪为人亦庄亦谐,使楚许地是谐在前,庄在后。
秦楚大战前张仪毅然再次使楚,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悲壮气势。
张子亦有庄严时矣!
张仪性格亦庄亦谐,在他的感情生活中也是如此。
跟苏宣,谐也,跟姬狐,庄也。
张仪送姬狐嫁燕,非张子大庄严之举呼! 人物:魏国丞相姓名:惠施剧中关系:魏惠王时期魏国丞相
史实:(约前370年-前310年)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
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他主张魏、齐和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
魏惠王死后,张仪失宠,惠施回到魏国。
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
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在其著作中提到他的思想。
最主要有他的“历物十事”。
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将事物相对面夸大,否定事物本身的稳定性,不承认具体事物的特点。
和公孙龙同属诡辩学中的代表人物,是合同异学说的创始人。
除《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作为和言论的记载。
剧中:一代大儒,魏国权相。
公私分明,心无私谋。
无奈与大才张仪同处一时,便显捉襟见肘,屡屡败北。
然则其思想千古流传,与庄子之生死情谊,至今令人感怀。
人物:楚国令尹姓名:昭阳 剧中关系:楚怀王时楚国令尹,芈原老师,诬告张仪窃玉之人。
史实: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上柱国(战国时楚国所设官名,原为保卫国都之官。
后楚国的最高武官,也称上柱国。
其地位仅次于令尹这个相当于丞相的楚国最高官职)。
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阳又率兵攻打魏国,得襄陵(今河南睢县)等八邑,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
为此,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
此后不久,昭阳在封地病死。
为表彰他的战功,楚烈王便以周穆王“八骏”之一,美称为“山子”的良马名为谥号,赐给昭阳,故后人称昭阳为“山子府君”,供奉他的庙宇称之为“山子庙”,他所葬的地方为“山子村”,意在赞美和纪念这位楚国良将。
剧中:楚国重臣,爱国,厌战,为捍卫自己在朝中地位反对芈原变法,但又冀望屈原能承其志,捍卫楚室。
帮助后因楚廷奸臣陷害失宠于楚怀王,无奈告老还乡。
人物:齐国丞相 姓名:田婴剧中关系:齐威王时齐国丞相,孟尝君田文之父。
史实: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
齐威王少子,田文(孟尝君)之父。
初为齐将,参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之役,立有战功。
旋擢任为相,主管一国上计,弄权行私,财富骄溢。
初封彭城(今江苏徐州),继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自营城郭宗庙,结交豪民,收纳逋犯,威逼主上,称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剧中:齐国丞相,剧中没有太多戏份。
无具体事迹。
人物:燕国丞相 姓名:子之剧中关系:燕国丞相,后篡位与燕太子平争夺王位。
史实:子之(?-前314年),战国时燕宰相,曾接受燕王哙的禅让成为燕王。
后齐国发兵攻燕,子之被齐兵杀死,剁成肉酱。
剧中:篡夺王位,于太子平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杀死太子平,后被燕国子民杀死,剁成肉酱。
人物:芈八子(宣太后)。
演员:宁静
细数《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的女子,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与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她们演绎出了不同的人物命运,折射出了不同的历史背景。
而该剧也因为有了她们的装点,顿时添了几分色彩,多出几分情意,让观众在领略大秦历史、大秦文化与大秦文明的同时,更加能够感受到电视剧中所传递出的真切情感。
史实:宣太后(?-前265年),芈姓,或称秦宣太后,出身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
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称芈八子。
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
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也就是芈八子所生的公子稷即位,即秦昭襄王。
芈八子因此成为王太后,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一年的临朝称制。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驱逐宣太后的异父弟魏冉及其党,宣太后始失势,甚至被范雎废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于芷阳郦山,谥号宣。
剧中:此次宁静饰演的芈八子,是一位性格鲜明、敢爱敢恨的传奇女子。
从乡野中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到宫廷中的铁腕女政治家,一路成长的芈八子“话很糙、很猛,但女人味十足”。
楚女芈八子与落难王子义渠骇相爱,义渠骇被王叔找到,要接回草原,芈八子怂恿其逃走未果,义渠骇被其王叔挟持回了草原。
芈八子在云梦泽为义渠骇生了一儿子,取名芈琰。
张仪被诬窃玉遭毒打弃于荒野,后得芈八子相救,为报芈八子救命之恩许诺助芈八子嫁入王室。
后来张仪入秦,急于在秦惠文君那里立功,便为了对付六国的“合纵”,而出了个“连横”——“联楚”——的点子;而要“联楚”,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
张仪便推荐芈八子,将芈八子迎入秦宫。
自此窥见宫廷之险恶,国政之冷酷。
这让她从不谙政事走到逐权夺势,血腥无情。
剧中关系:嬴驷的妃子,嬴稷的母亲,义渠骇的情人
人物:魏纾(秦惠文后)。
演员:傅淼
史实:秦惠王四年(公元前334年),魏纾来到秦国与秦惠文王联姻,时称魏夫人。
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魏夫人为秦惠文王生下一子。
时值秦惠王正在全力打通中原之路,于是为此子取名为荡,寄予了称霸中原、荡平天下的厚望。
秦惠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荡继承王位,史为秦武王。
本来母以子贵的惠文后至此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安享晚年,但因其子喜好跟人比角力,即位后也丝毫不改,还将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皆封做大官。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派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到达周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周赧王派士兵列队迎接,姿态十分恭敬。
同年八月,秦武王也到达周王城,并与孟说比赛举龙纹赤鼎。
西汉时的西楚霸王力拨山兮的下场凄惨,秦武王力举鼎兮的下场更是惨得立竿见影。
就在秦武王将大鼎刚举过头时,结果大鼎压将下来,致使他胫骨断裂而亡。
因他没有子嗣,其兄弟纷纷参与争夺王位,惠文后则支持秦惠王的庶子公子壮为嗣,但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迎立在燕国当人质的秦武王之弟公子稷回秦国继位,史为秦昭襄王。
孟说则因怂恿秦武王举鼎被诛灭三族。
秦武王死后葬于永陵。
秦昭襄王二年(公元前305年),惠文后及公子壮被诛杀。
傅淼此次出演美丽端庄、聪慧宽厚的传奇女子惠文后魏纾,用细腻妥帖的表演完美展现出惠文后的隐忍与坚毅,又将刺杀前的忐忑、无措与对秦王情愫渐生的不舍演绎得丝丝入扣。
在一个男权当道的时代,女人,特别是美女往往成为权力的牺牲品,但傅淼此次演绎温婉悲情的女子,却留下的不仅仅是美艳的背影,还有对她不平凡一生的哀叹与回味。
秦惠文王和魏纾可谓一见钟情,但在新婚之夜却遭到了魏纾刺杀。
虽然盛怒的秦惠文君最终宽恕了魏纾,可是,他们之间在心理上却留下了永久的障碍。
所以让他们成了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两人,魏纾也因此为情一生都活在矛盾的囚笼里。
剧中关系:秦惠文王嬴驷的原配夫人、嬴荡的母亲、嬴壮和芈琰的养母
人物:苏萱。
演员:杨紫嫣
史实:杜撰人物。
剧中:苏萱不是一个普通女子,身上有一股子韧劲,无怨无悔地辅佐心爱男人张仪,在其困难落魄的时候照顾他,替他出谋划策,是个有勇有谋的奇女子。
剧中关系:宣苏客栈老板。
人物:姬狐。
演员:王笛
史实:杜撰人物。
剧中:姬狐的人生经历很是丰富,从周室的公主破落为山贼的头领,再到后来为了保护张仪平安回到秦国(喻恩泰饰演)远嫁燕国成为太子妃,大起大落的人生跨度长达数十年之久。
贵为周室公主,却落草为寇。
对张仪暗生情愫,怎奈落花有意,流水当时无情。
相见于江湖,亦是相望于江湖。
剧中关系:周室公主、燕国太子妃、张仪的情人。
人物:郑袖。
演员:张璇
剧中关系:楚怀王宠姬
剧中:美貌惊世,贪欲乱国。
推崇屈子之才,厌恶其变法之志。
楚之媚,亦是楚之祸。
史实:郑袖姿色艳美且善妒,性格聪慧狡黠,阴险恶毒,极有心计,深得楚怀王的宠爱,并产下两子一女。
一日,魏王送给楚怀王一名美女魏美人,楚怀王视魏美人为宠妃,郑袖因此而失宠。
这立即引起了郑袖的嫉妒,于是她便想了一个毒计,来陷害魏美人。
有天郑袖告诉魏美人楚王不喜欢她的鼻子,于是魏美人见到楚王都要掩着鼻子。
后楚王问郑袖道:“美人见寡人辄掩鼻,何也?”郑袖答道:“嫌大王体臭,故恶闻之。
”楚王大怒,命割除魏美人之鼻,袖遂专宠。
传说中,郑袖迷恋三闾大夫屈原而不得遂诬告屈原,令怀王疏远之,将之发配汉北,屈原终身郁郁不得志。
郑袖还干预朝政,收受贿赂,放走张仪,令楚国终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人物:犀首。
演员:姚橹。
史实:公孙衍,魏之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秦孝公时为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
秦惠文王之后为爵名,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后居魏。
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剧中:不堪魏惠王所为,弃暗投明。
在秦惠文王的诚恳请求下追随于秦。
先为秦将,后挂六国相印。
有经纬之才,亦有刀兵之威。
以天下为棋盘,列国为棋子。
与张仪为一时双骄。
人物:嬴华。
演员:荆浩。
史实:历史上称公子华,即秦惠文王嬴驷的儿子之一,(又说嬴虔的小女儿)。
嬴华善武,为当时秦国大将。
剧中:在《纵横》中,嬴华、嬴驷、嬴疾三人在亲属关系上为同宗兄弟,为秦国公子。
国之虎贲。
纯良纯阳之耀眼战神,与国精忠舍身,与君患难与共。
如火暴烈,终至沙场殉难。
人物:嬴疾。
演员:周波。
史实:嬴疾是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名将,秦公子,名疾,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又称樗里子,也称严君疾。
因居樗(chū)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滑南)而称樗里疾。
为人滑稽多智,秦人称之为“智囊”。
剧中:在《纵横》中,嬴华、嬴驷、嬴疾三人在亲属关系上为同宗兄弟,为秦国公子。
战功显赫,政绩彪炳。
风趣诙谐,必要之时,也能笑面虎变丧门星。
左右逢源,老谋深算。
知晓分寸,懂得进退。
人物:白起。
演员:孙霆。
史实: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号称“人屠”,攻陷楚国国都郢[yǐng]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后世将白起和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剧中:在《纵横》中,白起作为一名年轻将领,已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战略才华。
人物:魏冉。
演员:赵春羊。
史实:魏冉,亦称穰侯,为中国战国时代的政治家。
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
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推荐了白起,加上自己的战功,多次战胜魏赵等,得到很多赏赐,比王室更富有。
范雎乘机向秦昭王说宣太后、魏冉、泾阳君、高陵君等过份奢侈,于是秦昭王免去魏冉的相国位置,把魏冉等迁到关外封邑。
剧中:魏冉。
早期跟姬狐在山中落草为寇,后随张仪入秦,屡立战功,并和其姐姐芈八子一起铁血平定“季君之乱”。
人物:司马错。
演员:周征波。
史实:司马错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
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
剧中: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社会、经济、政治基础,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中国打下战略基础。
人物:龙贾。
演员:王德顺。
史实:战国时期魏国人。
魏惠王时期曾出任大将军。
曾为公子昴领兵与秦人商鞅在河西大战,战败,被罢官。
后魏惠王徐州相王时临危受命,领兵三万与齐人大战,战败,被齐将田忌射杀。
剧中:在《纵横》中,领10万魏兵伐秦,被公孙衍(犀首)生擒后自杀。
人物:甘茂。
演员:孙强。
史实: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
下蔡(今安徽凤台)人。
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
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
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
秦王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为楚所拒。
后卒于魏国。
剧中:《纵横》里甘茂深得秦武王青睐,辅佐秦武王拔宜阳,临二周。
人物:韩朋。
演员:王宁。
史实:杜撰人物。
剧中:在《纵横》中为韩国武安侯,参与犀首合纵联军的韩国上将军,一纸休书将栎阳公主嬴姜赶回了秦国,在守卫宣阳的战斗中被秦军生擒,赢姜为其求情才免一死,回韩力劝韩王与秦修好,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
人物:景翠。
演员:王大奇。
史实:战国时楚国大将。
爵为执圭,官为柱国。
剧中:在《纵横》中为楚国的战神,与秦之公子华并世双骄。
有勇有谋,差点改变历史。
无奈楚室昏聩,英雄扼腕。
《大秦赋》中的赵姬由演员朱珠饰演,在她没回秦国以前,总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象大家都在演朝代剧,就她一个人拿的是现代剧本。
这种违和感不知从何而来,纠结了几集后,忽然发现是妆容问题,她脸上的妆容和某四千年美女有得一拼,精致漂亮得象刻在了脸上,与整部剧的氛围格格不入,这种感觉直到她进宫后,才略有冲淡。
这部有《大秦帝国》收官作之称的《 大秦赋》开播以来,由于和赵姬相关的秦国内部争斗,所占据的篇幅过多,引起很大争议,有的网友甚至把它称为大情妇。
其实,历史上的赵姬还真是个非常狗血的人,这一点电视剧并没有跑偏。而且《大秦赋》中赵姬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整个秦国的政治动荡,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和赵姬有关的情节是宫斗,未免想得过于简单了。
详谈赵姬不得不提两个人,一、吕不韦;二、嫪毐。
先说吕不韦,吕不韦和赵姬是旧相识,在秦庄襄王过世时,留遗诏封吕不韦为仲父,赵姬为监国太后。之后,赵姬为了巩固嬴政的地位,避免吕不韦起异心,屡屡向吕不韦示好,这个时期的赵姬多少还是有些事业心的。
而吕不韦是怎么做的?他利用嫪毐使了个金蝉脱壳计。如果吕不韦面对的是华阳太后,他敢这么做吗?这说明吕不韦心里是极度轻视赵姬的,在他眼里赵姬只不过是个耽于情欲的无脑妇人,对付她——一个面首足矣。
吕不韦确实没有看错赵姬,不过,如果他能预料到来日结局,他当初说什么也不会献上嫪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名单上,吕不韦必须榜上有名。
要知道在这段时期,赵姬并不是秦国唯一的太后,还有楚系的华阳太后和韩系的夏太后,尤其是楚系的华阳,她和赵姬母子多年不和,一直虎视眈眈。
在这个节骨眼上,赵姬居然和嫪毐生孩子去了,而且一生生俩。好在当时儒家的礼教思想并没有推行开来,如果赵姬的行为止步于此,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问题是赵姬的无脑程度远超出常人的想象,在成蛟之乱后,夏太后势力彻底退出了秦国的政治舞台,赵系势力开始坐大,随即赵姬走出作死第二步,无视列国耻笑,封嫪毐为长信候。
从嫪毐从后宫走向前朝那一刻起,整件事的性质就变了。
当时的情况是:吕不韦是先王所封仲父,赵姬是秦王政的亲生母亲贵为监国太后,而深受赵姬宠幸的嫪毐,得意忘形自称是秦王政的假父,这三人勾结起来,使秦王亲政之路即阻且长。
这就触碰到秦王政的底线了,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见有可趁之机,顺势挑起了赢姓宗族的不满,李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在其中穿针引线,秦国政局暗流涌动。
在形势的压迫下,嫪毐之乱爆发,赵姬又走出作死第三步,支持嫪毐并试图用私生子取代秦王政。
对于整个秦国来说,谁为秦王,绝不仅仅是赵姬的家事,而是秦国的国事,赵姬扶持嫪毐,影响的是整个秦王朝的走向,如果嫪毐叛乱成功,大秦的国本将不复存在。
赵姬的做法,引起了多方反对,最终后果是:嫪毐车裂,二子被嬴政摔死,一代权相吕不韦罢相,赵姬幽禁大郑宫,李斯崭露头角,秦王政借此打开了局面,开始正式谋划一统六国的宏图霸业。
虽然,秦王政后来又把赵姬接回咸阳,但是患难之中建立的母子深情,早已不复存在,赵姬失去了一切,几年后郁郁而终。
纵观赵姬所为,真是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神仙。本来可以躺赢的生活,硬是凭实力搞得一塌糊涂,有观众吐槽《大秦赋》中的赵姬无敌恋爱脑,和这部大气磅礴的历史剧一点都不贴,让人掩面而叹的是,历史上的赵姬还真就是这种人。
一个为了情夫,差点把自己儿子拉下王位的女人,能高明到哪去?观众从《大秦赋》中看到的轻浮赵姬,正是导演和演员想表现出来的效果。
[撰文]张以歌
在电视剧《纵横》和《芈月传》中,有个随时伺机扰乱秦国大后方的义渠国,还有一个与芈八子有感情纠葛的义渠骇,那么,义渠是何民族?又如何消亡?
义渠,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在今甘肃庆阳西南。早在商、周两代的千余年间,庆阳就居住着义渠民族。
义渠国指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从远古起就活动着许多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常以游牧为生。
义渠民族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王时共存史800余年,其中在豳地建立奴隶制君国(前772-前272)达500年之久。古义渠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在祖国土地上劳动、生息和斗争,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民族融和的步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见《中国上古史演义》)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
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今宁县一带)的商属先周部落(姬姓)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
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先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
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
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即猃狁),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西周王朝建立后,从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时战时和,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于大原",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即今庆阳、固原地区),五戎之中唯义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丰,宜耕宜牧,义渠戎和先周南迁后的遗民杂居,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在生活风俗上逐步与周族同化,发展成为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
西周末年,战败后逃往朔方的犬戎(即猃狁)叛周,率兵南下,杀幽王于郦山。周平王惧狄戎,乃迁都洛邑。在此之前,义渠戎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义渠国的名称。
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在今泾川、灵台),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
西周以后,建国于渭水流域的秦国也悄然崛起,长期和邻邦的戎、狄不断发生战争。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救助和护驾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赐地岐山,并赋予征讨西方戎、狄之全权。到了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等将相,打败了晋国,被中原诸国一直视为戎、狄的秦国声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野心勃发,时刻想"问鼎中原",但当时晋国的势力也很雄厚,象座大山一样阻挡着秦国东进的道路。于是,秦国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进攻矛头转向义渠。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执其君以归"。
义渠战败后,吸取教训,厉兵秣马,通过14年时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
公元前331年,秦趁义渠国发生内乱之机,秦惠王遣庶长操兵平定,义渠臣服于秦。但是,义渠国仍然明服暗不服,经常偷袭秦国。公元前327年,秦又伐义渠,将其郁郅城(今庆城)夺去,义渠失败,再次向秦称臣。
秦惠王时期,数次攻伐义渠,义渠臣服于秦,但又不服,经常偷袭秦国,没事就刷刷存在感。
在公孙衍发动的魏、楚、韩、赵、燕五国合纵攻秦之时,秦为保后方安定,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拉拢义渠,义渠拒之,并趁势起兵伐秦,“大败秦人李帛之下。”这一重创,减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不得不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义渠国。
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背叛秦国,朝贡于魏。魏公孙衍动员赵、韩、燕、楚四国与魏联合攻秦。大战当前,秦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拉拢义渠,义渠拒之,并趁势起兵伐秦,"大败秦人李帛之下。"这一重创,减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不得不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义渠国。
公元前314年,秦调集重兵从东、西、南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使义渠国疆域大大缩小,实力锐减。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昭王母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义渠国大败后,也想与秦重修旧好,以休养生息。义渠王就利用昭王刚即位的机会,亲自到秦国去朝拜。但义渠王一到咸阳,就被早已盘算好的宣太后久留于秦,并长期与其*乱。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灭了义渠,在该旧地置北地、陇西、上郡。北地郡治义渠县。
义渠人刚强勇猛,全民皆兵,遇战则青壮男子都上战场,“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建立了强大的郡国,与秦、魏抗衡,并曾参与中原纵横争夺之战,成为当时雄据一方的少数民族强国。
义渠是我国最早推行火葬的部落,《墨子•节葬》得知,其记载:“秦之西有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登遐”就是登上遥远天边,灵魂升天之意。这是我国最早关于火葬的记载,也是义渠的习俗之一。
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义渠先后同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义渠国王是谁,史料无从考证。义渠骇名字的由来,《大秦帝国之纵横》的编剧李梦认为在不违背大历史格局的情况下,加入一些虚拟成分,使这段历史丰润起来。义渠是马的意思, ‘骇’意在狂野,义渠骇由此得来。
“这个名字就是说他是一个狂野得像风一样的男子,因为人物本身是一个不羁放浪的蛮族王子,名字定下来我自己觉得很是喜欢,觉得那个人物在那里了。”李梦说。
《纵横》中义渠骇前半生放荡不羁,奔放风流,为芈八子甚至愿意不要国;后半生继承大统,致力伐秦。与芈八子多年的情感纠葛,最终也死于这个女人之手。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义渠被秦彻底灭亡后,融入秦人,是最早融入秦人的部族,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陈昊坦言,对义渠骇的初识来自定妆时与丁黑导演的闲谈,丁黑说:“你就是一个情种,为求美人,连自己的国都可以不要。”
在与角色日渐熟悉的过程中,陈昊觉得义渠骇这一角色强烈地吸引了自己。“他是一个蛮夷之地的王,这种形象在以往的历史正剧中从未出现过,而且这个人物这么痛,这么血淋淋,这么有情有爱。”
开机前剧组组织学习,他在课上不断向史学专家提问关于义渠骇的问题。慢慢对角色有了自己的认识:作为强秦的敌人,义渠骇必定也非弱者,虽然是落败的一生,但这个义渠骇的主色必定还是天生的骄傲、热血的洒脱。
芈琰,《纵横》中义渠小王子,芈八子与义渠骇的儿子。这个背上有着火凤凰形状胎记的小王子,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他的诞生就注定了悲剧。
“芈琰”是陈晓当年初出茅庐时的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陈晓将芈琰如朔风劲草般不羁的生与如崩山裂玉般决绝的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在气场还是台词上都让人震撼,让人惊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