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学历有多高

李嘉诚学历有多高,第1张

“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荣誉和巨额财富。”李嘉诚曾说。

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1939年6月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

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除了勤奋,李嘉诚还有着敏锐的经商头脑,“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他认为,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才是大商人。

李嘉诚坦诚自己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对于知识,李嘉诚认为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名誉博士是学位的一种,根据学术成就或对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而授予的荣誉学位。名誉博士不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

李嘉诚后来获得的荣誉学位:

1986年: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89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92年:北京大学名誉博士

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1998年:香港城市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1999年: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1999年:香港公开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扩展资料:

根据有限的资料,第一学历不是很高的李嘉诚到目前为止至少获得了7所院校的名誉学位,分别是香港大学的法学博士(1986年)、加拿大卡加里大学的法学博士(1989年)、北京大学的名誉博士(1992年)、香港科技大学的社会科学博士(1995年)、香港中文大学的法学博士(1997年)、香港城市大学的社会科学博士(1998年)、剑桥大学的法学博士(1999年)以及香港公开大学的社会科学博士(1999年)。

相应的,其中的多所大学也得到了李超人的慷慨资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李嘉诚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新馆建设;获得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的当年,李嘉诚向该校捐款4千万港元;2005年,其又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款10亿港元,用于资助医科学生及医学研究。

对于申请香港大学博士的人来说,如何完成香港博士申请很重要,在学位授予上三种模式都有极为严格的程序。特别是研究型模式,博士生要经过层层考验才能最终获取学位。申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以及香港留学博士学位如何申请。

1综合资格考试

香港的大学规定,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在论文答辩之前必须经过综合资格考试,及格后才能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在各院系不尽相同。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对哲学博士的考试为例,该学院规定:学生在充分准备后,向学部委员会提出考试申请,经该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才能参加。通常,考试分为三部分:研究生的专研范围、研究法,以及一个相关研究范围,或在研究生的专研范围里选取一组科目。研究生可申请豁免研究法科目考试和另外两部分考试中的任一部分。考试形式可以是考试、课外考试,或以其它形式进行,采取哪种形式最终要由有关的考试委员会决定。

通过考试的人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从而正式转入论文的撰写。学生在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后二年内,必须呈交论文计划书,并由学务小组负责审查,通过后就可在导师指导下,按规定期限完成其论文,并参加有关论文的口试答辩,取得及格成绩方可毕业。未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就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只能取得相应低等资格。综合资格考试多用于科研型模式,有的大学专业型模式也采用这种考试,而在应用型模式里,基本没有此类的考试要求,学生只需要在修完一定课程后直接撰写论文获得学位。

2 论文的撰写及答辩

学位论文综合地体现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写作水平及其它学术素质,它是博士生长时间艰苦训练和研究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香港各大学对博士论文从选题、形式、内容到答辩都做了严格的要求,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必须按照要求的格式呈现出来,只有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申请人才能最终被授予学位。三种培养模式在此方面的要求并无太大差异,最明显的不同是在选题上的要求。

第一,论文的撰写。论文的撰写通常涉及选题、形式、内容三方面的要求。

选题上的要求:不同培养模式里的博士生可以自愿确定选题方式,但是研究的领域却有一定的要求,反映了三种模式培养目标的根本差异。科研型模式,要求论文的选题具有“学术价值”,能够对发展相关领域的知识做出学术贡献,达到出版专著的水平;专业型模式,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应用型模式,要求学生的选题必须围绕实践中的问题,并能在论文中提出独特的、有价值的解决途径。

香港教育学院博士申请有哪些条件?香港那边的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申请香港大学的博士自然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不同类别的香港大学博士申请需要的条件是不太一样,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详细的介绍吧!

1 申请人必须持有认可大学颁授的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在课程开始前如能取得所需学历资格亦可申请入学。

2 若申请人本科阶段的教学语言不是英语,则应满足以下最低英语水平要求:

雅思60分或以上( 各单项成绩不低于55分)

托福80分或以上。

其它同等资格:如剑桥英语水平测试C级或以上、以及CET-6/450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香港各院校中,只有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的部分冷门专业还接受大学英语六级成绩。

申请与MBA、金融银行有关的专业一般都要求提供GMAT成绩。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可能会设定更高的英文水平要求。

3 GPA30以上,平均分80以上:香港的大学很注重学生本科阶段的成绩,因此需及早准备。

4 985/211院校毕业的申请者会更具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5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