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的作品失乐园和复乐园之间有关系吗?

渡边淳一的作品失乐园和复乐园之间有关系吗?,第1张

《复乐园》是《失乐园》的延续与对照。渡边的《失乐园》是主张冲破理性、道德的牢笼,回归人类的自然天性。而其《复乐园》则是通过描绘一幅老年人可以随心所欲生活的乌托邦一般的理想图景,呼吁重新找回被近代文明所吞噬的爱的本能,期盼人类能够早日挣脱一切束缚,回归生命的原点。

就是说,其文学主题不仅不是要消除情欲,相反,是鼓励老年人,要不囿于世俗偏见,敢想敢做,敢爱敢恨,享受无拘无束的愉快晚年。

《失乐园》讲述中年情感,《复乐园》则聚焦老年情感。故事有两条故事线索。其中之一以来栖贵文创建的Et Aiors老年公寓为舞台,上演八个不同的感情故事:

以与女性接触来保持年轻心态的堀内大藏,死在按摩女怀里却露出幸福微笑;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的立木重雄,与三人都闹翻后,迅速找到了第四个女友;冈本杏子爱上了比自己年轻很多的男理疗师,目的却只是希望男人能拥抱一下自己……

虽然情节有所不同,但一个个故事折射出来的主题,却有相同性与永恒性。诸如:男人与女人处理感情有什么差异、爱情与婚姻相容相斥的辩证、情欲在两性关系中究竟占据着什么样的比例……

扩展资料

《复乐园》是一部老年人的情感喜剧。老年公寓的内部设施是,接待前台设在四层雅致的大厅,往里去,一侧是院长室、办公室、会议室、诊疗室和临时病房等依次排列,另一侧有会客室、娱乐室、卡拉OK厅,以及各种健身器械齐备的健身房、可以躺着泡澡的宽敞浴室等等。

从五层到七层都是入住者的私人套房,最小的套房也有四十多平米,大的有六十平米,三室一厅,个人的稳私可以得到完全的保护。八层是食堂。从这里可以俯瞰银座街景,从东南角可以眺望隅田川以及东京湾的远景。

入住时签定的保金根据房间的大小不同,从三千万到六千万日元不等,之后每个月需交纳包括伙食费和管理费在内的十五万至二十万日元左右。可以终生入住。入住者生了病,由来栖负责诊断治疗,老年公寓内医治不了时,会负责介绍到其他医院。

相比之下,美国的老人院里虽然也有行动不便的人,但是,那里更像是从工作岗位上下来之后,即退了休的人们聚集之所,充满了自由自在地享受第二次人生的气氛。那里的建筑也特别雅致而明亮,每个房间里都摆满了鲜花,入住者都很快乐,就连名称也不叫老人院,大多中做“退休者之家”或“生活村”等等。

其中还有以月为结算单位的月租合同入住的人。有的人原来在佛罗里达的老人院居住,过了几年后又搬到到夏威夷的老人院去,为选择气候水土更好的地方而不断转院

韩国**《男与女》女主全度妍是韩国文艺情色**专业户。2016年初这部片子上映,不仅是男主角孔侑从演以来激情戏尺度最大的一部**,更是今年韩国影视界“出轨题材”的先锋。韩剧《通往机场的路上》《我老婆这周要出轨》,还有各大韩流明星“被污蔑”的嫖娼新闻。使得羞于将家事外扬的东方人也开始深深的讨论起婚外情的问题。本片讲述的是,一对男女在异国相遇后,沉溺於禁忌爱恋的故事。

《花样年华》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也许,也许。她珠光宝气地从巷子里走来,从老旧的唱片机里走来,从花样年华的岁月中走来。她说她叫苏丽珍,她是陈太,爱的却是邻居周先生。

这场华美的邂逅,像是一杯醇酒,永久留香。也像周先生手中的香烟,永远飘在空中,不远不近的。他们的关系,近也好,远也好,都在一个平衡的距离内,带着一切的美好和神秘,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 生难久居,爱可永留。这份残念,已足够我度过一生。爱若难以放在手里,何不将这双手放进心里?

《云中漫步》 并不是所有的婚外恋都是以悲剧结束,比如,《云中漫步》。他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归来的军人保罗,他非常爱他的妻子,想不到的是,他的妻子背叛了他。 她是遭受男友始乱终弃、未婚先孕的女子维多利亚,在全家相聚的重要时刻,她在路边为如何面对家人烦恼。 于是,上帝打了一个响指,把他们带进了爱的旅途。他遇上了她,并冒充她的男友去了被温暖的雾霭笼罩着的葡萄园--她的家乡。这时的基努里维斯,还是帅气的犹如梦幻中的王子。在绿色的葡萄园里,他们站在一起,宛如夏夜的油画,喝两杯葡萄酒也是浪漫。他们的爱情就像是在梦里。可是,梦总会碎的,油画有一天也会失去颜色。当这片葡萄园淹没在火海中,所有的梦都醒了。即便是失去了一切,却能拥有你,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失乐园》中的撒旦具有一种贵族气质,他代表了一种革命精神,这种精神足以震撼君权神授的制度,革命不一定能够成功,但鼓舞人心。其次,从撒旦人物形象读者还可以看到一种古典的悲剧精神,他成为神的目的工具来唤醒人类走向与神复合的新的信仰之路而不自知。

撒旦的最大缺点是他的骄傲自大。他是罪行的始作俑者,他是第一个对上帝圣父的赐福忘恩负义的,他把自己看成无辜的牺牲者,因为他在一项重要职位晋升中被忽略了。但在全体天使都平等、都被爱、都幸福的天庭中,他如此自私地思考的本领是惊人的。

他对于自己能推翻上帝的自信显示了极度的虚荣和自大。撒旦投身于罪恶,他说的每段话都是骗人的,他讲的每个故事都是谎言。撒旦不悔改的邪恶本性是不动摇的。甚至当战败了从天庭被抛下,他也不考虑改变。

通过让别西卜展现他自己的行动计划,他尽最大努力去哄骗地狱中的同伙魔鬼们。他向同伙魔鬼们坚称,他们的快乐将在于作恶而不在于行善。特别是像他对别西卜解释的那样,他希望使上帝的意愿走入邪路并找到一种使善产生出恶的方法。

总的来说,撒旦的形象是复杂矛盾的,他不是单一的英雄或恶魔,读者应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撒旦这个人物形象,把他当作一个整体。

扩展资料

围绕《失乐园》塑造的撒旦形象的解读,形成了一脉人多势众的错误解释学谱系。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1631-1700)第一个认为撒旦是诗剧的主要人物,并且是真正的英雄。威廉·布莱克则在1790年代提出了“弥尔顿成为魔鬼的同党而不自知”的著名论断。

到19世纪,主流的倾向基本把弥尔顿的史诗看做最坚定鼓吹反抗暴政的典范。雪莱(1792-1822)高度赞扬撒旦,认为其道德形象要远远高于上帝,甚至把撒旦比作对抗宙斯专制的普罗米修斯。哈兹里特(1778-1830)也赞赏撒旦的反抗意志和性格魅力。

属于这个脉络的名流还包括:华兹华斯(1770-1850)、拜伦(1788-1824)、济慈(1795-1821),别林斯基(1811-1848)、恩格斯(1820-1895)等等。伍德豪斯这样的保守主义基督徒也误认为他是史诗英雄,打破偶像,抵制强权。

尤其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解读思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直接把撒旦形象和清教徒革命者相对应,歌颂他对于权威的反抗。

这种政治化的误读,流毒深远,直至今日,国内学院派还有不少人以讹传讹,视撒旦为弥尔顿的自画像,想当然以为弥尔顿为弑君辩护的主张,就体现在撒旦反抗上帝的举动之中,而撒旦失败后的愁烦,亦流露出“英国人民和诗人的苦闷和抑郁情绪”。

然而,事实上,如果说《失乐园》中有弥尔顿自我形象的投射,那也不可能是撒旦,而是不与撒旦同流合污的亚比得以及黑暗时代的光明之子诺亚(见我写的《弥尔顿的力量》一文)。比如亚比得,当他义正辞严斥责完群魔,昂首挺胸回到上帝这里。

上帝这样夸赞:“你为了捍卫真理的事业,孤身勇斗大逆不道的群贼,语言的力量比他们武器的力量更加强大;为了证明真理,你蒙受了无尽无休的羞辱和满满,这远比暴力更难以忍耐。”(220页)

只要稍微了解弥尔顿一生饱受政治敌手的污蔑攻击,我们就能深切体会他在这里的自我写照。既然弥尔顿以亚比得“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为榜样,他显然是耻于与撒旦为伍的。

好在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立足文本、正本清源,矫正对撒旦认识的偏差。“最伟大的牛津人”CS路易斯(1898-1963)确认撒旦这个堕落的大天使是无可辩驳的反面形象;布莱辛顿发现撒旦虽有雄辩口才,却缺乏真正的战斗力;斯特德曼则认为撒旦自身的野蛮残暴完全不符合史诗英雄的道德标准。

在中国,齐宏伟、沈弘等学者也批判了对撒旦的各种主观臆断式的美化。这些论者都不同程度注意到,赞颂撒旦既缺乏充分的文本依据(比如撒旦在第四卷的可怕独白和狰狞面目是弥尔顿最早写成的),也与弥尔顿作为虔诚基督徒的信仰严重龃龉。

不管如何解读撒旦,都不要忘记,《失乐园》首先是一部文学性的史诗著作。弥尔顿的创作当然带有自己特殊经历的印记,但那些政治的、社会的、时代的、作者性格的因素,终究是背景性的存在,简单从政治寓言或神学主张的角度。

把撒旦贴上史诗英雄或罪恶化身、清教革命家或专制暴政者的标签,都是教条主义的、不适当的,而文学和诗歌的根本属性,即在于展现人性和生活本身有血有肉的丰富性。具体到撒旦,正是因为弥尔顿把握住了其性情的复杂性,才使他成为《失乐园》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角色。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正确秉持分析的主旨和重点,不能因为这种复杂性而模糊了正义良善的标准,从而不至于落入如同撒旦一般的以恶为善、以丑为美、以卑贱当崇高、以残暴当英勇的混乱逻辑当中。

-失乐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8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