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感与艺术的关系

谈谈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第1张

复制别人的,但估计对你有用

  情感共鸣是指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悲欢与共、思想感情的交流感应。艺术作品的欣赏是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如美术、音乐、诗歌等)作用于欣赏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还包括与认识过程相伴随的主观方面的感受与情感活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一般来说欣赏分为三个阶段:

  一、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

  在这一阶段时,欣赏者对艺术作品产生精神需求,是进行审美的心理动因,也是进入审美的初始状态。在这一阶段内,人们在意识上对审美对象产生兴趣,并高度集中,表现为欣赏者对审美对象的凝神观照。

  二、审美感知与审美情感。

  对艺术作品的色彩、线条、形体、构图、动态等发生感性的、自然的直接关系。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反映直接作用于欣赏者视觉的对象特征总和,通过视觉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不同刺激,在人的情感中激起类似的、结构基本相同的力的样式,从而使人感受到悲哀、欢快等各种情感。这种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整体把握,这种力的式样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之为

“异质同构”

现象。在审美感知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美都能给人感官上的愉悦,在人们心目中激起共鸣,使人的各种心理要素:思维、记忆、想象等都活跃起来达到一种兴奋状态,产生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审美中是一个中心问题。美术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自己举个例子)如万里长城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拉菲尔画的《圣母像》激起人们愉悦爱慕亲切的情感,古希腊雕像《拉奥孔》使人观后有痛苦的体验。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操,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

  三、审美理解与审美想象。

  审美理解与审美想象是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味、内容、技巧、象征意义等,只有直觉是不够的,要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才可能深刻地感知作品,整体地把握作品,与之产生共鸣。

重要程度不同。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中主要起到激发和表达情感的作用,是作者对所描述事件或人物所产生的情感反应。艺术理解则更强调对文学作品内涵及其赋予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的能力,需要作者具备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阅读能力,以便将复杂的思想或情感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给读者。两者间的重要程度不同,艺术情感要比艺术理解更加重要。

举例说明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之间有本质区别:自然情感既有令人愉快的积极情感,又有令人痛苦的消极情感,而艺术情感则只有愉悦而没有真正的痛苦,因为艺术情感是人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时所产生的情感。例如在创作或欣赏悲剧故事时文学活动的主体常常会泪流满面,但他内心真正体验到的却是愉快之感而非痛苦之感。即使是主体心中隐含的痛苦情感记忆,一旦表现于文学艺术之中也会变为积极情感。

(2)但二者之间又有关联,即自然情感是艺术情感的基础,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没有自然情感也没有什么艺术情感。著名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说:“我们完全可以说明,艺术是中枢情绪或主要在大脑皮层得到缓解的情绪。艺术情绪本质上是智慧的情绪。它并不表现在紧握拳头和颤抖上,它主要是在幻想的映象中得到缓解。狄德罗说得对,他说,演员流的是真眼泪,但他的眼泪是从大脑中流出来的,这就道出了一般艺术反应的实质。”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366。

本题知识点:创作心理要素,

人的情感创造了艺术,反过来,艺术又创造了人的情感。两者是互动的关系,或者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丰富了人的生活,细腻、升华了人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古罗马的美学家朗吉弩斯在着名的《论崇高》中曾经写道:“那些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其为自己盲目、轻率的冲动所操纵,那就会像一直没有了压仓石而漂流不定的船那样陷入危险。它们每每需要鞭子,但也需要缰绳。”

确实,情感(尤其是激情)一方面构成了美术的真正中心,而另一方面美术创作中所选定的视觉对象必须不仅仅是美术家自己所意识到的和受感动的,而且还必须对其内在的意味加以自己彻底的情感体会。因为情绪的肤浅往往导致作品的空洞无物,而理想的画面则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凝缩。所以,也只有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也甚为所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者心灵的内在力量。

正如贝多芬的名言: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大致上说,人类感情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喜怒哀乐之外,还有很多同艺术世界关系密切的情感,如:孤独、惆怅、悲壮、压抑、空旷、崇高、庄严、神圣、荒寒、淡远、宁静、凄清和敬畏等。

英国唯美主义、提倡“艺术至上”论的代表人物王尔德(OWilde,1856-1900)曾说:“伦敦一直有雾,可是谁也没有见到雾,对雾不了解。直到艺术创造了雾,雾才开始存在。”当莫奈在英国展出他画笔下的伦敦时,英国人却犯疑惑了:我们身处其中的“雾都”果真是画家笔下的那般面目吗那些很灰或珠灰的雾气怎么一到法兰西人的眼中就变成一片紫红了呢然而,当英国的观者疑惑地走出展览厅时,他们无异于经历了一种体验最直接的真理的快感,因为自己头上的雾气真有某种紫红的色调!莫奈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创造,就这样使伦敦的市民几乎是唤了一种眼光来看自己的城市。而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在看了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道路》一画后,他第一次看见了俄罗斯阴天的五光十色。

人是有情感的,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就必须把他对于各种生活现象的认识情感凝聚在形象身上。否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就是零。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是艺术化了的形象,其中渗透了浓厚的情感因素,并且能引发艺术欣赏者与之产生相应的共鸣。对任何事物、对任何美丽的风景、人物,画家不溶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溶进对该事物的理解和态度。不想用自己所熟悉的表现形式予以表现的话,我认为他是不会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偶然创作出来也是空洞乏味。不会给人以美感或联想,或给予人以启迪。也不会有任何意义,作品也就没有了价值。

艺术家是人类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丰富情感的人,并且主要运用独特的思维和技能去表现人类丰富的感情。艺术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表现不仅仅是表达,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的活动,正因为它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它才是一种创造活动,它所创造的不仅是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类自由的形式的体现。艺术家的情感因素与艺术创作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不会有好的艺术创作的。

有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艺术创作的目的性,艺术作品存在的目的性是什么呢答案十分重要:是同情。所谓同情,就是我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统一,或者别人的情感与我的情感统一。艺术家追求同情。同情作为一种精神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更高层次上的需要。如果艺术家并未体验到某种情感,他就不会有表现的冲动,从而也就不会有艺术创作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同情是艺术的生命。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艺术家由于受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的驱使,必然要不顾一切地去完成他的作品,从而导致其个人生活的破坏,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即使不说是悲剧性的,至少也是极度不幸的。”凡高是天才,是狂徒,是悲剧的主角,是大众画家。凡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凡高通过绘画语言,力图传达、说出内心深处的凄凉和孤独。这是普通日常荷兰画无法说出的。凡高的成就是通过线条和色彩把这种孤独表现在画布上,使孤独这种情感成为绘画的语言而得以确立,从而丰富、拓宽和深化了人类的情感。他的成就就是用绘画语言说出孤独这种普通日常语言很难说出的、很难加以描绘的抽象情感。凡高是个极端敏感的人。世界的不安传达给了凡高,感染了他,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独,以至于达到了“极端”的程度。然后他把孤独、凄清、压抑、苦闷和忧郁——这些难以言说的情感编织成一幅幅油画。而一切深刻的绘画作品都包含了孤独等的情感或元素。

艺术家在整个艺术活动中是以情感人的,处处离不开情感因素。艺术创作的动机,追根于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因素。艺术创作不是冷静的分析、判断,而是动静的描摹、表现。在所有艺术作品中,无不充斥着情感这个概念,也只有在如此深奥的领域内,才能被艺术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产生好的艺术创作。

表达感情需要讲究一些艺术,因为感情是神奇的,微妙的,与其直截了当,不如让别人去细细品味。

中年人的情感宛若清淡的一杯茶水常言道:“细水长流,细吃常有。”婉转含蓄地流露情感绝对是一种风轻云淡、细水长流的艺术,较之排山倒海、惊天动地的感情更具有震摄人心的力量

绘画与生活

绘画情感不同于日常情感。绘画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和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审美情感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绘画情感既是艺术家自我的情感,又是人类的情感;既是内容的情感,又是形式的情感,是对象情感与自我情感的神秘统一。 艺术家们以个人意识形态来关注现实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品位生活、品位天地间的万般风情。从而使中国的绘画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从传统走向了现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也是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磨合的过程,更是艺术家努力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他们既要思考国际流行的艺术模式,又要坚守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关键字:绘画创作,绘画情感,现实生活,绘画风格!

美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或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素描 是淡淡的简单 淡泊名利拘小节 心细如水水彩 是五颜十色 重妆重墨 喜欢用色彩去描绘大千世界或是小小的静物涂鸦 是我最喜欢的绘画风格 大大咧咧 追求自己的空间 用奇形怪状的图案去迷惑你双眼 去打动深深隐藏在你内心的渴望自由的心 或许在这一刻 你才会发现束缚在现实的心已经累了 该休息了!

美术在今天可以说不知不觉占到了生活的很大部分,要说起来真是说不完你一天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从你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和美术有关,刷牙的牙刷造型和色彩越来越漂亮了,毛巾的图案颜色也让你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有个好心情,试问你爸爸妈妈在上个世纪大生产是用的日用品和现在超市里放的日用品在一起你会选哪个肯定是后者!为什么就是"美"呀!

你出门应该总会为穿什么衣服费一番心思吧,什么款式,色彩的搭配,再挂上什么包一出门满大街的花花绿绿的装饰,楼房的造型,都是要靠美术知识才能体现的达到的设计师就是美术先锋怎么说吧你现在社会上能眼看到的几乎都跟美术有关,他漂亮的是美术的功劳,不漂亮的有带社会的审美提高用美术去改善!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分析。首先是艺术这种生活方式与其他生活方式的关系问题,亦即技艺生活与理论(哲学)生活和实践(政治)生活的关系。古代世界一直将技艺置于一个较低的位置上,要么认为技艺与理念相隔而不如理论能直接观看真理,要么认为技艺是私人化的东西而低于实践生活的公共性,或者艺术由于诉诸于爱欲而败坏着城邦生活的德性。但从本质上说,政治或实践智慧也是一种技艺,尽管是一切技艺的技艺或最高的技艺;而史诗、悲剧和喜剧这几种艺术由于公开朗诵和演出,本身就是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哲学与艺术的关系更加微妙:悲剧包含对命运(moira)的洞察,而前苏格拉底哲学也试图理解命运;喜剧对人的弱点进行反讽,而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学也是从对人的无知的反讽出发探求知识(象施特劳斯所说,哲学“偏爱笑而反对哭”)。看来,不仅政治属于艺术,哲学――无论是前苏格拉底还是苏格拉底――也类似于某种艺术。更重要的是,柏拉图的哲学对话,比如《国家篇》,本身作为一种制作物就是对理念(理想城邦)的摹仿,因而也属于诗。这是否说明,哲学生活只有通过成为艺术、通过成为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它自身?

第二个层面乃是艺术家的生活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对“艺术家的生活”的三种理解:1,艺术这种生活方式;2,艺术家的诗意的、艺术化的生活;3,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之外的生活,包括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生活进行的的体验和观察。第1种理解前面已经论及。第2种理解是对艺术家的生活方式的误解,因为生活的诗意与艺术作品的创造毫无关系,往往还会妨碍这种创造。人们对某些天才的生活的传奇化描述,掩盖了对艺术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在专注中得到发展的才能;生活得诗意与否,只与艺术家的性格和气质有关,而与他们的才能无关。在第3种理解中,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无疑影响着艺术创作时的状态和心境,同时,他的观察或体验作为质料或经验材料进入作品。这种自传性的关系是众多艺术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研究的话题。但是,仅仅从作品的自传性因素出发是理解不了艺术作品的,因为它并非作品的最本质部分。对于作品而言,其形式或内容首先是与艺术家的才能有关,而与其体验或观察关系不大。即使与后者有一定的关联,那也只是间接的、经过了许多环节的关联。

然而,在以上三种对“艺术家的生活”的理解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更为本真的理解方式:艺术家的生活(生命)就是他身上的自然力量,是那个在他身上存活、成长并且成熟的东西。艺术家的生活并非他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或者他的观察或体验,相反,后面二者都只是本真生命的表象而已。将艺术家的生活理解为艺术家的观察或体验,这是一种近代以来的理解方式,因为它设定了作为主体的人,并将生活理解为人的内在体验。但生活本身是一切体验的前提,它自身涌现、生长并照亮自身。这种种生长、涌现和照亮自身的自然力量,在艺术家身上就显现为才能(它是精神的整体感、现实感和活力的统一体),这种才能与生活本身的关系,远比艺术家的体验和观察与生活的关系强大、有力和本质。这是因为,才能乃是生活本身这一自然力在艺术家身上的凝聚或个别化,它与生活本身的关系是直接性的;而观察和体验却是一种与生活的间接的、反思性的关系,并且任何好的观察和体验本身都以才能为前提。

第三个层面乃是艺术作品与它所要转换的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艺术所转换的生活,乃是经由艺术家的才能所理解和赋义的生活。由于艺术家的才能不过是生活本身的一种个别化或聚集,因此艺术家对生活的领会本质上建基于生活对生活自身的照亮。生活自己照亮自己,正如生命在人身上自行成长。但是,人的生活又是历史性的此在,每一历史时代的生活的自我照亮、揭示和理解方式都有着重大差别。生活的历史性、艺术家才能的历史性和艺术作品的历史性,这三者是同一的,由此才可以设想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和黑格尔《美学》这样的著作。本文前面所论述的对“什么是生活”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因而就规定着“艺术与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关联方式。

从西方古典时代对生活的领会方式出发,古典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生活,乃是对真实生活的摹仿(mimesis)。由于古代世界对“真实生活”的理解是双重的,这种摹仿也是双重的:一方面,音乐或酒神合唱队乃是对生命的原始统一体的摹仿,另一方面,造型艺术和具有形象的史诗乃是对生命的个别化的卓越世界的摹仿。尼采认为,悲剧同时实现了这两种摹仿,亦即在自身中将酒神的统一精神和日神的外观个别化精神结合为一体。由于奥林匹斯众神在希腊是更占上风的,我们可以看到对生活的日神理解更能代表希腊人的精神倾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摹仿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也不是再现加表现,而是对实现(Energeia)的演示或展示。所谓的“真实生活”,就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人的实现,这一实现就是从潜在的、偶然成为的人变成真正的、具有卓越或德性(arete)的人。人的实现或真实生活,就在于展现自身卓越的行动,这种实现就是人身上的自然(physis)或涌现着、持留着的力量。因此,毫不奇怪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诗高于历史,因为诗在其情节的统一和必然性中所呈现的是人的实现或人本身,而历史或人的实际生活却受制于偶然性,人的本质无法在其中绽露出来。古典艺术乃是理想性的,它朝向人身上最高的天空,总是展示人的最高的、最完善的可能性。然而,对生活的酒神理解却仍然构成众多悲剧冲突的背景,它常常表现为人身上那种痛苦的、具有毁灭性的自然力(例如在《俄狄浦斯王》那里),它表现为一种逾越界限的行动,它使人到达外观的闪亮或卓越所开启的世界的边缘或尽头,进入到存在者整体的自身遮蔽状态和黑暗中。天空中除了朗照的日光所赠予的秩序和形象世界之外,依然有阴沉的、吞噬一切的风暴。

而对于近代人来说,由于古典时代统一性的生活理解破碎为生活的主观和客观方面,艺术对生活的呈现也分裂为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方面,从将生活理解为内在体验出发,产生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前者抒写作为情感的内在体验,后者则关注作为本能或非理性的内在体验。这两种艺术类型都是对内在生活的表现。另一方面,从对生活的客观化理解出发,生活变成制度化的庸常行为和交往,变成了受到制度缩减和压抑的异化状态,这导致了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亦即对实际日常生活的再现。比较极端的客观化理解,是把生活理解为物的单纯陈列,这种纯冷漠的观看构成了法国的“新小说”的一个特点,在其中人也只是物。如果说,浪漫主义仍然向往天空――尽管这个天空不再具有古典的真实性,而只是一个夸张、滥情和堆积眼泪的场所,那么现实主义就只关心地面。同时,现代主义对本能或生命冲动的表现,体现为对性和暴力题材的普遍偏好,亦即对人性中的深渊的沉溺。而新小说将人变成物,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深渊底部的虚无了。整个近代和现代艺术的历史演变,就是这样一个从天空向地面,再向深渊和虚无挺进的过程。

但仍然有另一种无,它不是毫无意义、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敞开,是超越任何存在者、却使存在者得以显现的空旷。对生活的形式显示化的理解,就是呈现出生活中的这种“无”,它是一种通过当下实际性抵达对实际性的超越的努力。此“无”乃是生活的机缘,这些洞悉机缘的时刻就是人从生活的拥挤和重压下解放出来的时刻,它是生活的裂隙,是获得彻悟和通见的时刻,或者说“灵魂出窍”的时刻。这一时刻的来临并非由于想象,而是由于静观。作为静观的艺术,就是试图超越生活的本质层面而达到对其形式的纯粹直观。这样一种艺术乃是形式的神秘主义,它在拥挤的器物和事件中瞥见那超越的缝隙或“间”,或通过对背景域的观看而进入那空旷的敞开域,因而是“有中生无”。每一种机缘都给了人这样的机会,去超越“存在者”而直接领会“存在”。作为静观的艺术的理想是透明,它穿越事物,打开一个明敞的空旷境域,事物在其中得以如其所是地显现出来。它所生成的语言去除了一切的修饰和对内容的执着,而成为了天机在其中发生的场所(参见拙文《口语诗:可能性及其限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8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