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站搜索即可。
情感咨询,情感导师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各种有关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提高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目标:
1、 消除 紧张 和 压力 的情绪,恢复人们健康健全的人格以及帮助恢复适应性的社会功能;
2、使个体在明确什么是正常的适应性情绪、情感反应的基础上,改变不良和扭曲的情绪、情感状态,重新激发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3、 强化适应性的正常情绪和情感,充分调动情绪情感对心理活动的组织效用;
4、 帮助个体恢复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促进人际沟通交流的顺利进行。
特点:
1、双向性。
情感咨询是由来访者及咨询员两方面组成的。其中咨询员在整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来访者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主体。双方必须互相配合,又相互影响。其中,主要是由咨询员以自己正常的心理及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去影响、转变来访者的消极和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使之向积极和正面的方向转变。
2、多端性。
即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结构是由多方面所组成,主要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几个方面。因此,在情感咨询中,咨询员欲帮助来访者解决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就不能忽略个体在认知、意志方面对情感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影响。要协调统一,同时注意多面因素对情感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
<body> 想和前女友复合吗?想请“情感挽回大师”帮你打捞爱情?
这背后可能是一个骗局。近日,上海警方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旗号,利用话术诱骗受害者购买“情感挽回服务”,以此骗取钱财的案件。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缴获作案手机180余部,初步查实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700余万元。
其实,所谓“情感挽回大师”不仅没有相应的心理咨询师资质,甚至也没有联系过当事人的“前女友”,就是编了一套话术来骗取受害者。
近年来,一些情感类业务快速商业化,形成了众多的“三百六十一行“,有的是“小三劝退师”,有的是“婚姻挽回师”,有的是“情感导师”,这些生意共同的特点就是全凭一张嘴向感情受到伤害的当事人夸下海口,但是,却没有提供可以验证的服务。
小三有没有劝退,婚姻有没有挽回,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动用了什么样的手段?相关的服务,本身的成本有多高?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收费?都是一笔糊涂账,这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公司一方简直是予取予夺,只要话术足够高明,能够PUA消费者,那就完成了商业闭环。
也正是因为相关情感咨询服务的这种不透明性,才成为藏污纳垢的所在。之前媒体曝光过,一些正襟危坐满口爱情道德的“情感导师”,很可能只是花钱办证、只接受过短短一周培训的“菜鸟”,“情感心理咨询”的职业大热,结果“办证”的上游产业也在疯狂蔓延。其实,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中就取消了婚姻家庭咨询师。此后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也没有这个认证。
至于这次警方抓捕的所谓“情感挽回大师”,更是把整个情感咨询服务变成了赤裸裸的骗局,单方面的对消费者做出种种不切实际的承诺,而且根本就不会去联系当事人,只是用各种话术,让消费者出更多的钱。这就让所谓的情感服务,从原来的灰色地带彻底走向了黑色地带,变成了刑事犯罪,满足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
应该看到,这样的“情感挽回大师”的骗局有相当大的隐蔽性。一方面消费者处于“无知之幕”下,根本就不知道公司有没有提供了相应的情感服务。另外一方面,消费者因为涉及到个人情感,碍于情面也未必会报警追究,这就给了骗子更大的胆子。
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也的确面临着很多情感困扰,需要得到相应的咨询、帮助。但是,关键是怎么让这个感情扶持市场真正规范起来,不让它处于灰色地带,要把骗子从这个市场中赶出去。一方面,需要司法机关对这个新兴市场主动亮剑,以儆效尤者。也需要情感咨询市场主体,能够通过行业规范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构建合理的收费标准,构建有公信力的服务质量标准,扎紧行业的篱笆。
对于普通人来说,“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真正的小三劝退师、婚姻捍卫师、情感挽回师,还是自己,自己要拿出真心、真意来对待眼前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