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全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赏析:
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
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
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扩展资料:
1、《诗经·小雅·采薇》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2、创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诗经·小雅·采薇
在电视剧《我的女孩》中,旅行社的名字是“天使之翼旅行社”。该旅行社是女主角徐子淇所经营的,旨在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为客户打造独一无二的旅行体验。该旅行社主要面向高端客户,提供包括私人订制、主题旅行、豪华游轮、高端酒店等多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剧情中,女主角徐子淇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成功地打造了这家旅行社,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和领袖。通过这家旅行社,徐子淇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体验,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今天上班穿什么衣服呢?先秦古人与我们现代人一样,也会为每天上班穿什么衣服而苦恼,我们从《诗经小雅都人士》可窥知先秦的穿衣文化。
《小雅都人士》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不难理解诗词大意: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
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那些贵族妇女们,密直头发垂两边。如今我都见不到,心里不快难开颜。
那些京都的人士,玉石坠子耳边加。那些贵族妇女们,姓尹姓吉名气大。如今我都见不到,心中不快好牵挂。
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那些贵族妇女们,卷发如蝎向上翘。如今我都见不到,但愿跟随一起跑。
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不是她要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如今我都见不到,为之四顾心忧伤。
我国历史上的西周严谨着装礼仪,但到了东周,因国家离乱,在官员着装方面,就出现了一些不合规矩的地方。人们迁到东都以后,开始怀念西周时期的着装文化和风尚了。
那个时候,如果人们穿着旧日流行的工作装出现在大街上,必会引发大家集体的怀旧情绪,就好比现代的老人家看到绿军装而生发的怀旧情感是一样的。
而一位身穿旧式工作装的官员,从西周的旧都经过,这样的画面同样会让经历过西周盛世的老人们,流露出无限神往的表情,就好象回到他们年轻时上班的场景。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这里说的是规范着装,哪怕是里面的中衣等。这位官员里面穿的是浅色狐裘,中衣颜色是**的,颜色搭配协调。这种彰显气质的衣服穿在里面是那时的时代特色。
对于狐裘,还要注意材质,除了国君,任何人不能穿锦织制作的中衣。狐裘、中衣和衣服这三件衣服一层层穿上后,一般情况下,要将外面的礼服袒开,露出并展示里面的中衣,向人们传达文饰之道,体出对他人的尊敬。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确实人配衣服马靠鞍,言语间洋溢着这位普通官员的赞美,而且不仅外表表还兼具品德之美,因而完全配得上这套工装。
被夸为“都人”的这位官员,头上戴的“缁撮”就是指“缁布冠”,是一种黑布做的帽子,也是工作装的一部分。上身穿的也是黑色绸衣,叫做“缁衣”。当时的公务员要穿官方制服。
那以下身穿什么呢?下身着白色素裳,这种大黑大白的职业装看起来确实不好看,但工作装嘛,自然以庄重大气为主要效果了,只是与我们现在不同的是,我们裤装是深色。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匪伊垂之,带则有余”,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古人玄冠两边的“垂带”是有讲究的,是一种青黑色的丝织冠带,与玄冠正好搭配。
遵守礼法的“都人”,在穿戴的每个细节都合乎古训,举手投足之间,皆是无比高贵的气质。而到东周遵守古礼的人越来越少了,也难怪让怀念西周旧事的人感慨。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