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翻译,虚实角度怎样分析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翻译,虚实角度怎样分析,第1张

<div>

小题1:不畏寒霜,富有生机。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3分)昂扬向上,豪放达观。(2分)

小题2: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2分),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2分)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2分) <div>

小题1:

试题分析:

深秋虽霜林叶落,景象萧疏,但群山争出,别具一番胜境;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可使人杯酒对赏,略慰愁怀;这开阔疏朗的画面,洋溢着诗人傲岸的精神,给人一种昂扬乐观的力量。考

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依我看,古诗的韵律也好,如今的诗歌创作也好,所谓琅琅上口就是一个评判标准。每个人对音律的感知能力先天就有。比如初生的婴儿躺在摇篮里就喜欢听轻柔而又有节奏的歌谣,还要伴随有节奏的摇晃动作,这样他就能安然香甜的睡觉。

好的诗歌都是一念一听就很顺耳的,就像音乐歌曲的动听,是令人快慰的乐音。反之就是刺耳的噪音,令人难受。比如防空警报的声音,乱哄哄嘈杂的声音等等。这样的声音,也就像古诗里不合平仄用字产生的效果。一般来说,能够提笔写出一首好诗的人,他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就像一个先天嗓音条件就好的人,他唱歌也就不是五音不全一些。

研究古诗的平仄用韵,从中发现古诗创作的规律,这有利于提高古诗创作与欣赏的能力,但如果一味机械的套用,也难免会束缚创作者的手脚,使诗歌创作陷入死板僵化的境地。我相信,李白杜甫们写诗的时候,他们不会先考虑每一句几个字,和每个字的平上去入这些问题,一定不会的。好诗都是感情自然的流露,是从作者心里奔流而出的清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欣赏此诗的时候,我们会和作者一样感受一份轻松。为他的流放遇赦倍感欣喜。这样的诗由内而发浑然天成,就是好诗。

不管是写诗还是欣赏作品,把重点放在某个字句的排列布阵上,我觉得没有多大意义。还是要善于捕捉创作灵感,充分发挥创作激情,这样的诗歌也会有人欣赏。

无意否认对诗词格律的专门研讨,只是个人不太喜欢而已,我总觉得那是一种人人本身就具备的自觉的能力。就像以前老百姓虽然文化不高,但说出来的顺口溜,歇后语,谚语,还有唱出来的民歌也很有新意。这跟他们知不知道格律并没有关系。

宋诗总集。近人陈衍(1856~1937)编选。陈衍论诗,不争“唐宋之正闰”,认为宋诗、唐诗有着相似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陈氏认为宋诗和唐诗的发展过程也很相似。唐诗分初、盛、中、晚,陈氏编选此书,则按初宋、盛宋、中宋、晚宋分为四卷,以元丰、元以前西诸人及苏(舜钦)梅、欧阳为初宋,录39家;由元丰、元尽北宋王、苏、黄、陈、秦、晁、张为盛宋,录18家;南渡曾、陈与义、尤、萧、范、陆、杨为中宋录32家;四灵以后及谢翱、郑所南为晚宋,录40家。这种划分,虽不无牵强,但也有助于对宋诗发展过程的理解。陈氏选诗,力图反映宋诗各种风格,既有“丝竹金革”的“悠扬铿锵”,又有“土木之音”的“沉郁顿挫”,以达到“八音克谐”(自序)。

此书共选诗近700首,入选作者120余人。入选之诗达20首以上的作者,有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陆游、刘克庄等 9人。入选一首诗的作者共56人。入选之诗,虽未必尽精,但有很多是众口传诵、风格不同的佳作。

此书有“句”一栏,摘选作者名句,在选本中实属独创。其利在不漏菁华,弊在未免割裂。

有1937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8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库》有曹旭点校本。 导读

卷一

帝隰(没有阝,读音xiǎn)

在燕京作

徐铉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钱惟演

对竹思鹤

杨徽之

寒食寄郑起侍郎

郑文宝

阙题

李防

禁林春直

寇准

春日登楼怀归

晏殊

示张寺丞王校勘

寓意

王禹傅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村行

魏野

书友人屋壁

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

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

林逋

梅花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杨朴

莎衣

范仲淹

野色

韩琦

九日水阁

北塘避暑

发白有感

蔡襄

上元应制

梦中作

张咏

新市驿别郭同年

晚泊长台驿

赵抃

次韵孔宪蓬莱阁

和宿峡石寺下

答赣县钱(剀页)著作移花

程师孟

游玉尺山寺

曾公亮

宿甘露僧舍

张先

题西溪无相院

司马池

行色

吕夷简

天花寺

石延年

金乡张氏园亭

穆修

鲁从事清晖阁

贵侯园

独游

欧阳修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梦中作

沧浪亭

丰乐亭小饮

戏答元珍

丰乐亭游春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别滁

招许主客

宿云梦馆

苏舜钦

哭曼卿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静胜堂夏日呈王尉

过苏州

和淮上遇便风

淮中晚泊犊头

梅尧臣

和才叔岸旁庙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送何遁山人归蜀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送潘供奉承勋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悼亡三首

书哀

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许生南归

吴冲卿出古饮鼎

寄滁州欧阳永叔

……

卷二

卷三

卷四

附录

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诗中表现出诗人傲岸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嶙峋的风骨。

首联写滁州城云遮雾绕,虽然不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但重重的云烟却也叫人艰于呼吸。“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不禁感慨万端。感慨之后,不由想起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和命运的李德裕。颔联写得最妙,秋风瑟瑟,“无边落木萧萧下”,可群山却争相露峥嵘,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是谁也扼杀不了的。面对“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2]”的野菊花,即使没有陶渊明那样闲情逸致,不妨对菊举杯,来个“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颈联写诗人面对凛冽的西风,解带披襟而笑纳之;耳闻悲鸣的画角,却无“城上斜阳画角哀”之凄凉。红日西坠,倚着栏杆,“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诗人突然吟起沈约的《寒松》:“梢耸振寒声,青葱标募色。疏叶望岭齐,乔干临云直。”尾联和林逋的《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出于同一机杼,但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秋风秋雨愁杀人”,这算不了什么,哪怕是“雪压冬云百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的数九寒冬也吓不倒,诗人还要邀上几个肝胆相照的朋友,再来怀嵩楼,看“积雪浮云端”,看“琼树似新裁”,这才叫做“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此时,诗人不知又会写出怎样超凡脱俗的新篇章。

踏雪前行的诗句

[宋]

王之道

踏雪来看带雪枝《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2

[宋]

向子諲

踏雪穿花云鬓重《玉楼春》

3

[宋]

袁去华

踏雪寻芳村路永《念奴娇·水边篱落独横枝》

4

[宋]

欧阳修

踏雪来看群玉峰《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5

[宋]

汪元量

踏雪敲门双敕使《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六》

踏雪敲门双敕使《湖州歌九十八首》

6

[宋]

曹勋

踏雪应能访我家《和郑国器六首》

7

[宋]

陈舜俞

踏雪来寻洞府春《雪》

8

[宋]

程公许

踏雪微吟分外清《和若水赋圃梅花三绝句》

9

[宋]

方岳

踏雪过从自一奇《雪后梅边》

踏雪逢迎寒起粟《再次韵因索纸笔》

10

[宋]

高文虎

踏雪归来水路长《次韵江朝宗梅花》

11

[宋]

韩元吉

踏雪冲寒遍几州《李子永惠道中诗卷》

12

[宋]

洪咨夔

踏雪看灯知不恶《元夕》

13

[宋]

黄庚

踏雪看花又一年《和李蓝溪梅花韵》

踏雪诗人应癖好《和李蓝溪梅花韵》

14

[宋]

卷刚中

踏雪看梅是几时《寒食偶书》

15

[宋]

李复

踏雪重过阿对泉《再授云台观过华阴题此》

16

[宋]

李曾伯

踏雪一登城上亭《登四望亭观雪》

踏雪同来子先去《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17

[宋]

李廌

踏雪曾穿东郭履《又过陈叔易隐居相拉同游超化寺诗》

18

[宋]

楼钥

踏雪寻幽更一奇《次韵蒋德言游太白玉几两山》

19

[宋]

梅尧臣

踏雪冲风驰小吏《李廷老祠部寄荆柑小》

踏雪再拜辞可汗《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20

[宋]

倪思

踏雪来游大涤宫《初入洞霄》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登上高楼,于云烟弥漫之中追怀历史、遥想古人,借古伤今,气氛凝重。中间两联回到现实,写眼前所见所闻,这两联视野开阔,人与物浑融无问。诗人把个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寓于精炼的景物描写之中:颔联写霜后“争出”的峭拔山峰和凌霜盛开的菊花,表现出作者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颈联则以“解带西风”的举止和暮色中挺立的青松,透射出自己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那份潇洒和从容。尾联遥想冬日重游,气象恢宏,群山银妆素裹冰清玉洁之态,仍是以景物暗喻人品。诗写得神完气足,潇洒道劲,景物描写形象鲜明而意味深长。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登上高楼,于云烟弥漫之中追怀历史、遥想古人,借古伤今,气氛凝重。中间两联回到现实,写眼前所见所闻,这两联视野开阔,人与物浑融无问。诗人把个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寓于精炼的景物描写之中:颔联写霜后"争出"的峭拔山峰和凌霜盛开的菊花,表现出作者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颈联则以"解带西风"的举止和暮色中挺立的青松,透射出自己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那份潇洒和从容。尾联遥想冬日重游,气象恢宏,群山银妆素裹冰清玉洁之态,仍是以景物暗喻人品。诗写得神完气足,潇洒道劲,景物描写形象鲜明而意味深长。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