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莱博维茨(1949- ),美国著名女摄影师,《名利场》杂志摄影,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简介
安妮·莱博维茨(1949- ),美国著名女摄影师,《名利场》杂志摄影,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也是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画廊举办摄影展的第一位女摄影家,她以其独特的人像摄影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评论家们称为“摄影师中的左拉”。2005年,《美国摄影》杂志称其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
曾3度入围《美国摄影》“100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当代传奇奖”。安妮·莱博维茨,1949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969年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求学时,求学期间为《滚石》杂志拍片,1983年成为《名利场》杂志首席摄影师,并长期为《VOGUE》杂志供稿。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出版的画册有《女性》、《美国音乐》等。除名人肖像外,也拍摄战争题材,如战火中的女性、波斯尼亚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等。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生平
1949年10月2日,安妮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父亲是空军上尉,母亲是舞蹈演员。由于父亲常常转换驻地,她和5个兄弟姐妹童年跟着父母不停搬家,一大家子整日生活在车上,车窗成了她的“取景器”。
1967年秋天进入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1969年为《Rolling Stone(滚石)》杂志拍片,
1970年,被《滚石》杂志创办人温纳相中,开始发表作品,列侬与大野洋子通过她的镜头屡屡出现于《滚石》,她为列侬拍摄的一张黑白肖像成为《滚石》杂志1971年1月21日刊封面照片。1973年,成为《滚石》的首席摄影师,
1977年,加盟联系社,现居纽约,
1980年12月8日,莱博维茨再次为列侬拍照。她只计划为列侬一人拍照,但列侬却希望与妻子小野洋子合影,两人当时刚合作发行专辑《双重幻想》。莱博维茨建议,列侬和洋子全 身裸上镜,但洋子只同意裸露上半身。莱博维茨索性让她穿得严严实实,而列侬则全身裸露。照片中,列侬 全 身 裸 、蜷曲身体,紧紧偎依在妻子身旁。几个小时后,列侬在公寓门前遭枪击身亡,莱博维茨成为最后一位给他拍摄肖像的专业摄影师。《滚石》1981年1月22日发行纪念列侬专刊,莱博维茨的作品成为封面照片。
1983年,莱博维茨离开《滚石》,成为《名利场》首席摄影师,将更多名人摄入镜头。除黛米·摩尔的怀孕照,她还为黑人女星乌比·戈德堡拍摄牛奶浴照。按照莱博维茨构思,在《修女也疯狂》中表现出色的非洲裔女演员戈德堡躺在一个注满牛奶的浴缸中,只露出脸和四肢。
1988年,安妮代表《名利场》再次来为阿诺德·施瓦辛格拍摄,同年认识了55岁的桑塔格,为桑塔格拍摄 随笔 集《疾病的隐喻》封面。
1990年,开始准备自己的阶段回顾展时,发现那些早期的报道生涯对她来讲最有价值,希望可以再次走出去,重新见证历史。
1991年,为为黛米摩尔拍怀孕裸照,该照片被选作1991年《Vani-tyFair》的8月封面;
1992年,再次为黛米·摩尔拍摄《名利场》的封面照,
1993年,和苏珊·桑塔格去了很多她完全想不到会去的地方,并拍下了无数珍贵照片,比如战后的科索沃,或是动乱的萨拉热窝,以及卢旺达。
2001年,借助人工授精生下女儿莎拉,但她从未透露孩子父亲的身份。
2005年5月,莱博维茨借助____技术得到一双孪生女儿。
2005年的《美国摄影》杂志封她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
2006年,美国杂志协会在评选40年来最优秀的杂志封面照时,头两名都属于她为《滚石》拍摄的封面约翰·列侬和《名利场》的封面黛米·摩尔;
2006年10月12日,以其为原型的纪录片《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在美国上演,
2007年,安妮·莱博维茨特约以一天10万美元的薪酬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拍摄官方肖像,是迄今为止美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摄影家,
2009年3月,已经就职顶级时尚杂志《Vogue》的莱博维茨为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拍摄肖像。
2009年7月,“艺术资本”集团向纽约州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称安妮没有缴纳有关费用,要求进入她的寓所,出售她的房产及艺术品。
2014年,莱博维茨将自己四十年的心血整理成册,出版了限量版图集。因为图集太大,所以出版商还特意给书配了三脚架,一套图集售价为三千美金。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主要成就
以其独特的人像摄影风格而闻名于世,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黛米·摩尔、乔丹、贝克汉姆、施瓦辛格……都曾一度成为她镜头中的主角,曾三度入围《美国摄影》“100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
主要画册有《女性》(苏珊·桑塔格撰文、1999年由兰登书屋出版),以及《美国音乐》(派蒂史密斯和罗斯安妮凯斯撰文的2003年由兰登书屋出版)、《朝圣》等。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轶事
1988年,39岁的安妮认识了55岁的桑塔格,为其拍摄随笔集《疾病的隐喻》封面。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安妮和桑塔格成为人们的话题。她们一起参加聚会,有人还看到她们在一家夜总会跳舞。此后,两人搬进纽约同一栋公寓大楼,毗邻而居,彼此能看得见对方房间的风景。她们合用一个储藏室,安妮的公寓是临时住处,桑塔格的公寓则是她的思想库。两名强悍的女性分享相似的生命历程,逐渐超越朋友层面,成为恋人。“我建立这种关系,希望能接近伟大,提升我作品的水平。”
桑塔格对安妮有时很严厉,但安妮坚持了下来。“苏珊希望我拍更多严肃主题。”1990年安妮准备自己的阶段回顾展时发现那些早期报道对她最有价值,她希望可以再次走出去,重新见证历史。
1993年,桑塔格非常关心萨拉热窝战争,想让安妮随行拍照。安妮就此回到了早年用小照相机拍摄系列照片的起点,不带工作人员,只与那个地方和情景产生内在关系。
1990年代末,桑塔格得了癌症,弥留的日子里,安妮随她跑遍天涯海角,留下一代女知识分子最后几年的动人身影。“桑塔格病中的照片呈现了死亡的残酷,也展现了勇气的 面相 。艺术应该超越个人情感”。此后,两人还合著了《女人》一书。
2004年12月8日,桑塔格去世。回忆桑塔格安妮便会哽咽:“我经历了所有情感的、精神上的痛苦,现在我终于可以很好地面对。我并没有双重生活,我的照片记录的就是我的人生。我和我的作品建立了一生最深厚的感情,我希望死去时,在我的作品中得到些慰藉。”
关于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的评价
苏珊·桑塔格:“所有的都渴望被人纪念——甚至永不遗忘”。
希拉里·克林顿:“她是我们国家的时代记录者,记录我们所思所想。她捕捉到了那些名人们的态度、性格和不安全感,同时将他们人性化。”
安妮 天真、善良 感情充沛并富于幻想
安妮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略带叛逆的个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聪明勤奋,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并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然而她知恩图报,当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她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安妮用她的热情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们的猜忌与冷漠;书中关于马丽拉接受安妮·雪莉的心理变化过程有这样的描述:
——这个女孩还得送回孤儿院去。我必须说不能收留。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噢,她是讲得滔滔不绝。可是我不喜欢爱唠叨的女孩。再说她身上有某种我无法理解的东西。不行,得赶紧把她打发走。我可不想找个伴儿受罪。
——玛丽拉正在果园里摘苹果,她看见巴里先生向这里赶来,跟着巴里太太,还有一长排的小姑娘。他的臂弯里抱着安妮,她的脑袋无力地靠在他的肩上。就在那一瞬,在突然直刺心头的恐惧中,玛丽拉发现,安妮在她的心目中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宝贵。
——几天以后,玛丽拉对安妮说了一个决定:“我打算卖掉绿山墙农舍,安妮。有人来看过了想买下它。”说完,她失声痛哭。……“唉,安妮,如果你在这儿,我的生活确实是会过得很好的。可是我不能让你为我作出这么大的牺牲。”“没什么牺牲不牺牲的。”安妮快活地笑了。……“可是你的抱负——”……“安妮,你是个舍已为人的姑娘。好像你给了我新的生命。”
安妮宝贝1974年7月11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95年后历任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营业部科员,上海榕树下计算机有限公司部门主管,新经典文化北京编辑部策划,北京时尚健康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1998年10月,开始以“安妮宝贝”为笔名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
2000年1月,出版首部小说集《告别薇安》,该书收录了《七月与安生》《暖暖》《七年》等小说,以告别、流浪、宿命等为题材,描述了女主人公们的隐秘生活和内心的挖掘及展示。同年离开网络,进入纸质出版时期。
2001年1月,出版小说散文集《八月未央》,书中收录《瞬间空白》《南方八月》等小说与散文;9月,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彼岸花》,该小说分别讲述了乔与南生在都市中的命运起伏、情感纠葛。
扩展资料
2014年6月16日,女作家安妮宝贝微博宣布改名“庆山”。“以现在的状态和心境,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名字。更多理解是在意会之中,因此无需解释太多。
这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宝贝这个名字的消失。如同一棵树长出新的枝干,一个旅人走到新的边界。你可以照旧一直称呼我为安妮或者安,它融化于这个新名字之中,有它自己的存在和位置。”安妮宝贝在微博中如是说。
安妮宝贝创作特点:安妮宝贝早期的小说多以城市为背景,描写在荒凉、冷漠的石头森林里飘泊无根的人。这些飘泊者,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更有挣扎的痛苦,他们都在努力地追寻,但又迷茫彷徨,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煎熬,在追寻关于精神内核答案的路上,他们既矛盾又孤独。
其早期的长篇小说《彼岸花》《二三事》,以虚无残缺的审美观和阴郁苍凉的写作方式,探讨了爱情与死亡等主题,并对都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精神处境做出深刻探讨。
-庆山
人民网-安妮宝贝笔名改为"庆山"曝内情 网友唏嘘失落[图]
无法相守还是从未遇见,其实两者都不遗憾。
因为相遇,已经是人生中万千的偶然,形成必然才得以相遇,即便无法相守,也已经带给我们新的生命体验。在两人相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我们也变得更加喜爱此刻的自己。即便两人无法相守,那一瞬间的遗憾,也会被感激相遇所替代。
倘若两人从未遇见过,更加不会有任何的遗憾,因为从未相遇,我们怎知遇到彼此是什么样的心情,更无遗憾一说。
《罗马假日》大概是我本人看的为数不多的结局男女主没有在一起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喜欢大团圆,喜欢圆满的结局。所以,多数我所看的**大多都是喜剧的结尾。但是大抵上就是因为两人无法相守,成为了**中的经典,正如《泰坦尼克号》、《爱乐之城》。
《罗马假日》中的安妮身负家国责任,但是除此以外,她也是一位小姑娘。也对外面的繁华,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身为公主的责任
安妮公主在侍从离开以后,偷偷逃离了大使馆,开始了在罗马一天的“假期”。她在理发师惋惜声中毅然决然的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她在街道上轻快的步伐,以及直到现在我的脑海中依然能够浮现出她吃着冰淇淋高兴的模样。
安妮公主在罗马这一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知道了在皇宫以外还有一种纯粹的快乐,不需要去思考太多,在这一天她只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
安妮公主拿起乐手的琴,砸向围攻他们的人
记者乔原本是想要利用公主,以拍下安妮公主的独家照片而获取报酬和名声,但是在与公主的相处过程中,被公主的善良所折服,让他看到了身为公主的安妮不矫揉做作的美。两个人短暂的相处,都获得了新的体验和成长,得到了全新的生命体验。
这最后一面
安妮回到了大使馆,又成为了公主,而这一天所带给安妮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成长,赫本本人诠释的也非常的精彩。
在最后,安妮公主召开记者会,被询问到欧洲哪个国家让她印象深刻,她回答说:罗马。
安妮公主同乔的握手,可以说是因为想和他握手,所以安妮握便了在场所有人的手。就像那句,因为想要同你拥抱,所以抱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一幕,令多少人心碎。但是,在看完**以后,看着空空的画面,我突然就释然了。
因为相遇,所以不觉得遗憾。在我看来,《罗马假日》的结局就是应该如此,无甚遗憾,只是会让我们感悟到,这才是人生。
而人生就是不断的体验,遇到不一样的人,最后使得自己人生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得以成长。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可以觉得来这一世,值得!
就如宫崎骏**《千与千寻》:人生就是一列开往生命终点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但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这一段话,我觉得很好的概括了《罗马假日》所传达的情感。
所以,无法相守我不遗憾
从未遇见,我更加不遗憾
现在的我,感激每一次相遇,即便过去不是那么的让人愉快,但正是过去的那些,让我欣赏此刻的自己,喜欢此刻的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也正是那些过去的,以及现在正在相遇的,给我了我勇气去过我想要的人生。
在女王90岁生日的时候,女王唯一的一张单独照片就是和安妮公主在一起的照片。安妮公主的全称是安妮·伊丽莎白·爱丽丝·路易丝·劳伦斯,也是英国最尊贵的公主,但是我们发现安妮公主的儿女和孙女都没有头衔和称号,这是为什么呢? 安妮公主一直都觉得王室的头衔和称号带给自己的责任和压力要比许多人都要大和多,于是安妮公主主动向女王请求让自己的孩子以及孙辈不再有王室的称号,去做一个普通人,女王同意了安妮公主的请求,所以安妮的女儿扎拉和儿子彼得以及几位孙辈都没有王室的头衔和称号。但是在王室有什么重要活动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出席,今年的萨凡纳就是安妮公主的孙女!
大家都知道女王和菲利普有四个孩子,其中只有第二个孩子是女儿,也就是现在的安妮公主。自然作为唯一的女儿,安妮公主不仅长得和女王非常像也是女王最宠爱的孩子。
都知道安妮公主虽然是英国王室最尊贵的公主,但是在情感上一直都不顺利,年幼时候很难见到父母亲,只有和哥哥查尔斯自己外婆王太后在一起,长大之后安妮公主先是嫁给了马克菲利普斯,但是在生下了孩子不久后就离婚了,后来又和女王的侍卫劳伦斯在一起了,不过听说两人也不是很愉快。
其实王室一方面很尊贵,但是同时他们的义务和责任都很大,哈里王子就说过没有人想成为国王。安妮公主认为没有这个称号和头衔他们会更加快乐,看来真是非常有远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