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把玩具送回家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把玩具送回家,第1张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把玩具送回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把玩具送回家 篇1

 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到各式各样的玩具,都想立即拿到手,大玩一番,可是在玩玩具的同时,会把玩具散落的到处都是,我又从幼儿玩耍中寻找教育内容,鼓励孩子爱护玩具的同时,保护自己,不要细菌从口而入。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针对这一现象来进行了引导,和梳理,让每个孩子都会把玩具送回“家”。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玩具,不乱放玩具。

 2、能根据认识的标识把玩具送回家。

 3、知道简单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室玩具区域,故事《玩具宝宝哭了》,各类不同标识。

 重点难点:

 知道哪些玩具放置在哪些地点。

 活动过程:

 1情景散落的玩具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今天我听到教室里谁在哭?原来是玩具们在哭,想找妈妈了,它自己找不到妈妈,都急的哭了!"讨论:(1)玩具们为什么哭了?

 (2)好好的玩具为什么不开心呢?

 幼:找不到妈妈了,被小朋友摔疼了,踩到他们身上,弄疼他们了……

 (3)是谁让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

 幼:小朋友玩玩具后没有放回原处。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它想妈妈了,它想回家,想自己的好朋友……

 师:为什么呢?幼:因为玩具散落一地。幼:因为玩具们没有回家。

 小结:因为玩完玩具要把它们放回原处。并知道自己各种玩具的存放柜是哪个。认识标志的同时要懂得收放。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在玩玩具时,是怎么做的。把玩具散落一地了吗?玩具哭了吗?为什么?

 幼:我的玩具没有哭,因为我把玩具送回家了。

 幼:我的玩具也是没有哭,因为它找到妈妈了。

 2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玩具回到自己的橱柜。认识玩具柜上的标识。

 (1)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标识。

 图形、笑脸、玩具宝宝标识、小动物等。

 幼:把玩具送到自己的家里。让自己找到自己的妈妈。

 (2)小结:我们玩玩具时会遇到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去玩玩具时,有时会把他们散落在那儿,给老师带来很多不方便,增加了工作量。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随意散落玩过的玩具,记得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家,找到自己的标识妈妈。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也要坚持,形成习惯。

 3鼓励幼儿将玩具送回家。并讨论玩玩具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玩玩具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小结:不能把玩具放在嘴巴里咬它。如果把细菌放进嘴巴里会肚子疼。不能随便丢掉它,它会哭的,要保护他们。还要找老师帮忙,帮我们把玩具标识粘牢。

 活动反思:

 在玩玩具时,要给孩子们经常换一些材料,这样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在这里玩耍。或者早在在游戏前介绍玩具橱及图标,游戏后进行玩具用品的实物归类。孩子们掌握了这些,孩子们就会把这些事情做的很自然,收放玩具就当成习惯,而不是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了。何乐而不为?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把玩具送回家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入园后,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们收集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创设了一个玩具区。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不能自觉地收拾好玩具,总是由我们老师跟在后面收拾。为了让幼儿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我们设计本节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2.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1个;

 2.各种玩具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幼儿在家收拾玩具的录像2个;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1.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你为什么喜欢玩玩具呢

 幼1:因为玩具好玩……

 幼2:玩具会唱歌(师:你也跟着玩具学会唱歌吗幼儿点头表示同意。)

 师:玩玩具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很高兴;很开心……

 师小结:大家都喜欢玩玩具,因为玩玩具不仅让我们感到高兴,还能学到本领呢。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才行。

 (2)小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 (播放课件1:玩具在哭。)

 幼儿:是玩具哭了……

 师:哦,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猜猜它们为什么要哭呀

 幼: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

 幼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要哭啊”(播放课件2:玩具说话。)

 师:玩具宝宝究竟为什么哭呀

 幼:他要回家,小主人没有把它送回家,它想妈妈了……

 师:他的家在哪

 幼:柜子里。

 师: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他送回家吧!

 幼齐说:小主人!快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 (师点击课件3:玩具回家。)

 师:咦!玩具宝宝回家了,可是它们为什么还在哭呀

 幼:玩具宝宝没放好,没放整齐……

 师:那我们怎样送玩具宝宝回家,玩具宝宝才会不哭呢

 幼:放整齐,放放好,还要放到原来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把玩具宝宝重新送回家吧!

 (3)送玩具回家

 师:你想送哪个玩具回家呢

 幼儿送玩具。

 (分别请个别幼儿上来送玩具。说:“我想送飞机(小免……)回家:”同时只要用手点击飞机课件,飞机就会自动跑到玩具柜子里摆放好。)

 师小结:小玩具都回到家了,而且放得很整齐!它们真开心哦!

 点评:此环节为情感体验环节,分三个小环节进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幼儿喜欢玩玩具和喜欢的原因开始聊起,让幼儿在交流中感受到玩具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接着老师又让孩子们在与生动形象的课件互动中,强烈地感受到小玩具没有回家和摆放不好时那种伤心的感觉和小玩具被孩子们送回家后的那种快乐感觉。这种对比让孩子们的心中自然萌发出玩完玩具后一定要送回家并摆放好的责任意识。

 2.小玩具,我来和你玩一玩。

 (1)师介绍:

 师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绒;电动;积木。

 师:又到了我们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瞧!老师这儿有许多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玩具宝宝的家:指(1)柜的标记,这是布绒玩具的家;指(2)柜的标记,这是电动玩具的家;指(3)柜的标记,这是积木玩具的家。现在请你们玩一玩。记住哦,你的玩具是放在哪里的,它是怎样摆放的,等会儿你玩过之后还要这样放放好哦!

 (2)幼儿玩(玩一段时间后,师宣布游戏时间结束,幼儿收拾玩具。)

 (3)师小结:你们都很棒!已经会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会自己摆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们可喜欢你们啦!希望你们以后继续努力!

 点评:此环节为行为实践练习。幼儿获得第一环节的情感体验后,在收拾玩具时不用老师任伺提醒,个个都能将所玩玩具摆放得非常整齐。有些孩子发现玩具有一点点歪,都得去摆摆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感叹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和教育的巨大魅力。

 3.小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互动交流

 师:除了在幼儿园里经常玩玩具,还会在哪里经常玩玩具呢(家里。)

 师:你们在家里玩完玩具后会不会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呢老师采访了几位小朋友的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宝宝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2)播放录像。(观看两位在家很会整理玩具的幼儿录像。)

 (3)师小结:电视里播放的是谁(小布丁和贝贝)他们在家是怎么做的 (玩完玩具会送它们回家,还会放放好……)这两位小朋友真棒!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像小布丁和贝贝一样,在家也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

 点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环节,老师就充分运用幼儿身边的榜样,将他们拍成直观的录像,播放给所有孩子以示范,从而帮助孩子获得在园、在家都要养成收拾玩具的情感认知。

 4.小玩具,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幼儿边听边唱歌曲《送玩具回家》。)

 点评:《送玩具回家》是一首简单、生动、有趣的歌曲,它将孩子们玩玩具时的做法和要求,形象、简捷地展现出来,孩子们在听听、唱唱、演演中获得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思考

 本节活动中,教师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使枯燥的道理和要求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内化为幼儿的需要和自觉行为,达到了预想的教育效果。

 1.在生动的多媒体互动中获得体验。本节活动教育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使用是本节活动的一大亮点。教师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在与多媒体的有效互动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认知。由于多媒体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投入。第三环节观看幼儿在家的录像片段,留给了孩子们深刻的印象,为孩子们树立了身边的学习榜样。

 2.在导行的操作活动中获得提升。教育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而本节活动就充分彰显了这个理念。为了让幼儿在获得情感体验和认知后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活动情境,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的认知获得提升。

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问题随之而来,掌握一些套路很有必要。

有一段时间,孩子的脾气很暴躁,做什么事情都不耐烦,动不动就生气,持续了一阵时间后,有一次她竟然对着我吼了一声。

“啊~~~”,眼神有点凶煞。被吓了一跳,有点难以置信。

就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孩子做错事时,对待她的方式有问题。当她做了我主观判定为错的事,先是劝阻,没起作用,声调便开始高亢,还是不听话,便对她吼一声,她就开始委屈的哭,这虽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但她的确变乖了,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长此以往,我屡试不爽,她也学会了我对她的方式,因为她能感受到,用大声吼的方式,能让我立马闭嘴,不再喋喋不休的啰嗦。甚至在我还没开始说话时,就开始吼或者生气,就是不让我厉声说呵斥她,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

事后,就有些后悔,吼的方式对待孩子特别不好,但脾气上来了,先前的懊悔就抛之脑后,能制止住,再计较后果。

孩子学会了吼叫,反作用在我身上,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学到的呢?

时间往前拉回到童年,我的家人也是这样对待我的,潜移默化在自己的成长中,有了孩子后,曾经受到的影响被放大了,有意无意的将吼叫融入在了教育后代身上。不想故事继续在孩子身上重演,这对她的成长不利。

但不知如何做,没人告诉过我,掌握的方法有点少,需要看书学习套路,就买了一系列教育孩子的书,摸着石头过河。

也看了不少书,介绍的方法,行之有效,还有科学依据。这对我的触动很大,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原来还有许多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所以借机分享给大家,同时自己也加深印象,自我完善,当做一次修炼。

接下来要分享的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

如果是一个创伤儿童,特点就是缺乏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没人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没有机会向任何人倾诉,只能把情感隐藏起来,长期包裹在一个自我的世界中,不愿和外界交流。

这样对所处的的环境极其的敏感,当察觉到危险来临时,会做出过激行为,而外界的刺激,又加深了自我保护,更不愿意敞开心扉流露情感了,性格会变得怪僻。

那如何做,让孩子更愿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呢?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

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别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本质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的表达情感,而不受到任何的压抑或否定。

那父母在情感引导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父母应该对孩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借助情感引导,帮助孩子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

父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对处理自己情感问题感到困难,父母会说“我可能做不来情感引导”。那父母要先从自我改造开始,任何人都可以克服消极的情感问题。

为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父母应当怎么做?文中提到的不少,提炼并总结了我理解的两点:

1 了解并尊重孩子。

父母最要抛弃的固有观念,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自以为生活经验丰富,孩子稍微做点出格的事,不循规蹈矩,例如不好好吃饭、长时间看动画片、非要吃零食,就大声呵斥,美其名曰是为他好。孩子也有个性和脾气,应该尊重孩子所做的事情,了解他们做这些事情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或许原因很小,就是对父母什么都管,无处表达情绪,做出的小小叛逆行为。

2 聆听并复述孩子情感

孩子有情绪,不能忽视,对孩子表现出的各种情感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就算是表现出特别的暴躁,最起码说明孩子是有情绪波动的,恰好这个时候父母要当做是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感受他们的情绪,共情他们的遭遇,聆听孩子说出来的种种感受,你只要点头或摇头,“嗯”,“哦”,“是吗”,这能够拉近与孩子的感情,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有人是与自己站在一起的,这更有助于孩子把情绪一股脑的宣泄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无处释放。不要一味的呵斥,把自己拉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上,时间久了,孩子不愿跟父母交流,距离远来越远。

如果孩子嘴上说不出来,只有情绪的波动,这时候可以借父母的口,帮助他们表达出此刻的心声,这样既能够让他们知道我们统一战线,也能够丰富孩子表达情感的词汇,这过程会塑造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

总结:

父母在孩子成长初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情感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学会自我表达。

情感引导的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这是所有互动的前提条件。父母要重视沟通的艺术,寻找良好的互动方式。在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之前,父母都应该问自己:“我即将要做的事情和要说的话会不会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并且有助于他在现在和未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呢?”

成功的情感引导也意味着你要处理自己的情绪。了解什么样的情况 容易挑起你的愤怒,可以帮助你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让自己的情绪。

情感引导的关键要素有:

第一:播下种子。

就是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事先知道要求是怎样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合作。最好提前告诉他好几遍。

书中案例:

每次我和丈夫打算带孩子们出去吃晚饭的时候,我都会在早上就 提起这个话题。我会告诉孩子们:“今天晚上爸爸妈妈要带你们去饭店 吃晚餐,你们明白我们要去做什么吗?也就是说,我们一家人要在包间 里坐在餐桌前吃东西。所以你们不可以大喊,也不能乱跑哦!”就像这 样,简单的解释可以让他们为接下来的活动开始做准备,让孩子们知道 在饭店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我们还会带上一个玩具包,里 面装着各种可以在餐桌上玩的有趣的东西。 在乘车去饭店的路上,我会再次提醒孩子们:“我们现在要去吃饭 喽!也就是说我们要坐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 不能大吼大叫。”我还会在进入饭店之前提醒我的小儿子:“我们就要进饭店吃饭 了,你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在坐下之后,我们会对孩子这样 讲:“这里可真棒啊!我们马上就会吃到一顿美味的大餐。”然后我们会分给每个孩子一个玩具,并和他们做互动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 家人出去吃饭不就是为了享受一下吗?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让孩子们也觉得舒服,在必要的时候包容他们的请求。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提前种 下合作的种子。

第二,观察和判断。

也就是是关注,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显得烦躁、吵闹或者沮丧?孩子的个性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事情最让他不满?

如果你知道某个玩具会让孩子遇到难题的话,一定要陪他一起玩。 观察他如何想方设法地去弄明白,并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或者干脆代劳,而是要引导他去掌握方法。你可以示范, 但一定要给他自己动手的机会。仔细观察你的孩子并了解他的个性,这会有助于你预测何时可能面临挑战,并提前做好准备。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例如,他是不是饿了、渴了、累了、热了、冷了或者过度兴奋了?不乖的行为往往是孩子表达这些基本需求的手段。一旦满足了这些需求,孩子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第三,聆听。

聆听的能力至关重要,听年幼的孩子说话和听成人说话有所不同,你需要同时用上你的眼睛和耳朵去关注他。最好的聆听是蹲下来和他的视线齐平,以便能直接和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知道你确实在专心致志地关注着他。此外,良好的聆听不仅意味着要注意孩子所说的话,也包括去观察他的肢体语言。

很多家长听的时候注意力过于分散,孩子都非常敏感的,一定会第一时间知道。如果我们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认真倾听和理解孩子们的想法的话,他们其实会非常有耐心地讲给你听。

第四,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遇到让他情绪激动的状况时,或者在他表现不好的时候,他最需要你去接受并回应他的感受。想要分辨孩子是否在借用不乖的行为来发泄情绪可能有点困难,自己或许也正在因为孩子的不合作而闹情绪。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作为情感引导者的责任都是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因为有人对他恶言相向而红着脸哭鼻子的话, 你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这种情况:一种是不把孩子的感受当一回事,立即试图说服孩子不要去理睬别人说的话;另一种是承认并接受他的情绪:“我知道你在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这样说可以帮助他扩充情感词汇量,他很快就会记住,这种内心的感觉原来就叫做生气。他还由此而得知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渐渐地他便也能够判断别人的情绪了,并且知道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情感。

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其他孩子听,但绝对不能允许孩子把情绪发泄在另一 个孩子身上。父母只能鼓励孩子用语言去表达,并给他们示范该如何去做。

第五,同情。

同情非常的有力量,特别是当孩子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如果家长能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而不是轻视孩子的感受或者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的话,这种消极情绪会更快地消失。我们大人也是一样,当感到有人理解我们的时 候,我们就不会那么有敌对情绪,也更愿意和人去交流。

孩子和成人在这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当关爱我们的人聆听和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同 样会感到安慰。

宝宝能双手各拿一个玩具准确敲击,说明宝宝手眼协调力的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应该通过 游戏 ,给予他们更多帮助。

游戏 1:敲敲打打

准备3~5件略大于宝宝小手并能敲出声响的玩具。家长两手各拿一件,互相敲一敲,逗引宝宝听一听,学一学,拿手中的玩具互相敲击,练习手眼协调能力。

目标八说明这个阶段的宝宝出现初步 社会 性 情感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展开 社会 性 情感 、认知的 游戏 。

游戏 2:欢迎客人

目的: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欢迎,尝试初步的 社会 交往

玩法:指导宝宝用一种或几种方式表示对亲人的欢迎,如,拍手、点头、微笑。 例如,来了客人或爸爸妈妈回家,对宝宝说:“欢迎,欢迎。”同时,拉着宝宝的手拍手。强化几次后,用语言提示:“宝宝,欢迎,欢迎。”

游戏 3:谁在叫我

目的:分辨生人、熟人,学习初步交往

玩法:家长抱着宝宝,请熟悉的人叫宝宝的名字,吸引宝宝转头寻找,家长热情地叫宝宝打招呼。

游戏 4:抱一抱

宝宝坐在床上,身体两边各放一个和宝宝个头相仿的娃娃。家长用语言和表情引导宝宝主动要求抱一抱。如:“大娃娃要妈妈抱抱,是吗?好的,妈妈抱一抱。”抱起其中一个娃娃。“小娃娃也要妈妈抱抱,来,妈妈抱抱。”抱起另一个娃娃。“还有谁要妈妈抱?”看看宝宝如何表现,鼓励宝宝表达,抱起宝宝亲一亲、拍一拍。

游戏 :5:找玩具

妈妈当着宝宝的面,把玩具藏到枕头或被子下面,让宝宝找玩具。刚开始藏的时候,玩具露出一点,当宝宝能准确找出玩具时,将玩具全遮住。

游戏 6:小铃叮当

目标:让宝宝体验手臂运动的奇妙感觉,感知手腕上铃铛声与手臂挥舞的关联

玩法:给宝宝双手手腕系上小铃,家长扶住宝宝的手臂,播放节奏鲜明的儿歌、音乐,随音乐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游戏 7:小飞机飞得高

目标:锻炼孩子的平冲能力。增进亲子 情感

玩法 爸爸用一侧肩膀支撑住宝宝的腹部,用双手分别握住宝宝的两只手腕,使宝宝的两臂平举。然后,爸爸做出慢跑及转弯等各种动作,带着宝宝玩“开飞机”的 游戏 ,并根据动作说:“开飞机了。飞机飞高了,飞机飞低了,飞机转弯了,飞机停了。”

这本书的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经典之作。用情感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具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达能力,让孩子产生自我理解。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 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情感引导的核心就是由父母来帮助孩子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有:

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 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以避免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适当的目标。

  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 看做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对孩子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 但同时也要设定界限。

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典范。 

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情感引导的常见三种误区父母类型:

第一,控制型父母。孩子在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有的父母会说,我数三下,一,二, 三,这叫控制型父母。用控制型的方式管教的孩子长大后要么他会变得特别懦弱,因为他从小被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信。要么他会变得特别具有控制性。一个人如果特别有控制欲望的话,这个世界上能够被他控制的事儿其实是非常少,这个人自己也会特别的痛苦。

第二,放任型父母。“没事让他哭,孩子哭会儿没关系。”“哭半个小时对身体好,不要紧。” 孩子哭起来,然后在旁边撒泼打滚等等,没人管他,父母说等他哭好了再说。这种放任型的父母对待孩子,长大以后这个孩子会出现的问题是他会极度地缺乏团队的归属感。就会变得过度地具有依赖性。以后严重一点的就有可能会加入黑社会帮派,有可能会吸毒。常见的结果就是可能会网络上瘾,因为他没有团队归属感。他只有在那个环境之下,他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第三,贿赂型父母。“不哭给你买糖吃”“不哭给你买玩具”“不哭给你看手机”这就是贿赂型。等孩子长大以后,做任何事儿都没有自己来自内心的动力。他的动力全部来自于外在,别人需要给他一个确认,所以他做一个好孩子本身并没有乐趣。比如学习成绩好没有乐趣,成绩好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奖学金。人的一生当中不会永远都有人给你外部的确认和激励,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这个事情本身的乐趣的话,有可能会逐渐地丧失人生的意义,会觉得抑郁,生活没意思。

情感引导的其他误区:

第一,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在童年时期坚持情感引导,会减少孩子对你的过分依赖,而又不会 影响到你们之间的亲密感。频繁地否定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好了, 根本不疼,快起来!”“路又不远,快,继续走!”“刚吃了饭你怎么可以饿”“摔了一下不要哭不疼”——这一类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并不重视对他的理解,于是他们从此不再依靠你或者指望你(也包括其他人)来帮助他。这会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不懂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你对孩子使用的语句是论断式的,例如:“那只胳膊看起来好 像是断了。好了,别哭了!我们看医生去……你可是个男子汉,不要再抱怨了……”等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沿用同样错误的方式去教育他 们的孩子,导致下一代也缺乏同情心并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们在难过的 时候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安慰。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他人的关怀,孩子们 最早都是从家庭中学到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他们就将会如何 对待别人。

第二,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利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直接后果不等于消极后果,应该让孩子 对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而不是非要给他“上一课”。让她按时吃饭,如果不按时吃就没饭吃了就是自然后果,如果不按时吃饭就没电视看就是消极后果。我们应该让孩子去体验自然后果,然后以共情的方式告诉孩子不应该错过吃饭。让孩子合作的关键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能 动性,要让孩子因为自己会受益而去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受到 了威胁或是逼迫。

永远从同情的角度出发。作为孩子的情感引导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贸然轻视或者低估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他们对你说的话。引导不等于溺爱。情感引导是先判断情况,然后再做出处理。这不是在溺爱,而是在塑造和引导孩子的情感经历——无论是悲伤、饥饿、 疲倦还是恐惧。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感情,但也要给他们规定适当的限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29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