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美声的艺术歌曲,演唱者是需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乐感的,尤其要注重的它7拍,需要有跳华尔兹的感觉,还要再搭配上欢快的情感。很复责任的说,这首要唱好是很难的,因为它也是成人音协考试的8级曲目,所以需要多加练习。希望采纳。
援疆施大爱,牵手铸真情——**《冰山下的来客》评论
作者:黄义明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长春**制片厂出品,著名**艺术家梁音领衔主演的**《冰山上的来客》,以其独到的视觉,把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维护民族团结,誓死捍卫祖国统一的感人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杨排长、阿米尔、古兰丹姆等人搬上了银幕。较好地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脉搏,用**载体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特征,体现了艺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方向,发挥出了先进文化为引领所产生出的正能量。
为了使主观诉求和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影片把朴素的英雄形象和充满新疆本土气息的音乐元素,做到了有机的结合与互融。凝重的主题赋予了音乐的创新与生命,音乐的创新与生命又作用于主题的张力与升华,使其音乐与主题更加鲜活精彩,更加富有生命力。
几十年过去了,但只要一提起《冰山上的来客》,人们依然对这部**充满怀旧之情,对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记忆犹新,对影片表现的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怀念无比,对影片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仅抒发于情,更沉醉于美。充满西域风情和新疆元素的音律曲调,委婉动听,令人陶醉,更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影片放映到哪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会唱到哪里,甚至会唱红到哪里。也正是这部影片的影响力,让亿万观众尤其是内地观众,了解认识了新疆,爱上了新疆。
如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冰山上的来客》描写的那个年代已经成为久远的过去。经过几十年的团结奋斗,新疆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广阔而富蕴的大地,焕发青春,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为了进一步加快新疆的发展步伐,党中央专题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确定了奉全国之力支援新疆发展建设、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对新疆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担负对口援疆任务的省区,迅速到位并及时展开工作。天山南北尽显援疆者的身影,从东到西随处可见援疆带来的变化。中共阿克陶县委、县政府出于对口援疆,自身受益的感动;出于对援疆者信奉职守,忠诚工作,辛劳付出,同甘共苦的见证;出于对中央政策的感恩;出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敏感,与乌鲁木齐千禾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摄制完成了**《冰山下的来客》。且不说内容,仅就片名而言,它就是亮点,就有看点。“冰山上的来客”和“冰山下的来客”,说的都是来客,而不同的是分别来自“山上”和“山下”,这“上”和“下”的一字之别,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就会唤起人们观看这部**的欲望,片名《冰山下的来客》可谓是点睛出彩的一笔。
《冰山上的来客》与《冰山下的来客》,拍摄时间相隔几十年,但两者以推动新疆历史文明进程为己任的目的是相同的。二者都是从宏观大局立项,从微观典型着墨。《冰山下的来客》是《冰山上的来客》故事的延续与接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冰山上的来客》中杨排长未完成的事业,由孙子杨冰在援疆大背景中去完成。不仅是杨冰,故事主人公和《冰山上的来客》故事原型人物都有联系,在承上启下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对**《冰山下的来客》主题定位的认同感。这种人物关系的安排,是遗愿与意志的对接与延伸,是历史推动力的传承与弘扬,是对美好事物的企盼与祝福。
当我们看到,雪山冰峰下,绿草大漠间,神圣的五星红旗,每天从阿米尔老人和千万人手中冉冉升起;看到阿米尔老人常到埋葬自己战友的地方,给他们弹奏库姆孜,和他们拉家常;看到为配合国家在高原上修水库,以覆盖国旗的最高尊重,把沉睡在库区的战友们安置在更加神圣的地方;看到阿米尔老人在新修建的墓碑前,看着难以忘怀,记忆更加清晰的战友们已经十分模糊的相片,饱含热泪庄重敬礼等感人场面等等,展示出边疆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大爱情怀,大局意识,令观众肃然起敬。
我们还看到,杨冰在爷爷坟前百感交集,长跪不起。仿佛让观众听到了他那继承祖辈遗志,把未竟的事业完成好,让边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铮铮心声。
杨冰的妻子丁一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眼科医生。为了挽救她和杨冰濒临破碎的婚姻,为了得到一个生孩子的机会,她瞒着杨冰毅然参加了援疆医疗队,来到新疆杨冰工作的地方,久别的夫妻相遇了。当二人相见时,突如其来的喜悦让他们不知所措。杨冰在一片“阿米尔,冲;杨冰,冲!”的助威声中,将自己的妻子紧紧地拥抱在怀里。妻子不停的拍打着丈夫,以这种最简单而又是最复杂的方式,倾诉着对爱人杨冰的思念与爱恋之情。
阿米尔老人为了帮助杨冰和丁一竹解决生育问题,带着百灵柯孜上雪山给他们采草药。不料遭遇危险,老人的腿部受了重伤。杨冰闻讯带人赶到了雪山上,老人的腿不能再骑马,杨冰急忙背起阿米尔爷爷走下山来。当村民赶到接应现场,从杨冰背上接过阿米尔爷爷。因高山反映,劳累过度的杨冰却昏倒在地上。
老人得救了。
杨冰在医院三天后才苏醒过来。见妻子紧握着自己的手守在床前,杨冰十分感动。
杨冰作为乡党委书记、援疆干部,他的宿舍里摆着一张再简单不过的木床,一本吊着的挂历,一个布质衣柜,一张老式普通木桌。作为乡党委书记的卧室,似乎太过于简单、寒碜、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援疆干部工作与生活的一个缩影。
妻子到丈夫宿舍没见到人,却看到丈夫写给她的一张字条,她没有责怪,却捡起杨冰还没来得及洗的衣服。杨冰回来看到一件件干净的衣服,抚摸亲吻,思存良久。
阿米尔爷爷在家的旧址前抚今追昔等。
以上几场戏,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落入俗套。而该片则不然,导演把画面交给了观众,把思考空间留给了观众,与观众互动,想必观众朋友想的会更多、更远。
援疆人员集体宣誓;村民们挥镐扬锹刨土筛砂;蓝天白云下,清水绿草旁,片片新村,栋栋新房;村民们兴高采烈的搬进新家;欢腾热烈的一幕幕场景;处处春光的山川湖海,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一幅幅画面,使《冰山下的来客》流光溢彩,处处生辉。
说到角色,演员们贴近人物,融入生活,出神入化的个性化表演,令人折服。杨冰的扮演者于洋,阿米尔爷爷的扮演者艾克巴尔·牙合甫,丁一竹的扮演者朱戈,县委副书记的扮演者李书迪,村长的扮演者桑宗中,古兰丹姆的扮演者古丽加孜·买买提尼亚孜,百灵柯孜的扮演者夏提古丽·卡德尔等等,均为国家级表演艺术家。他们把握角色准确到位,情感演绎真实感人,与原型人物贴切吻合。就象放下马鞭从毡房走来,收起锄头从田间走来的生活中的原型,在镜头前自己演自己,不加修饰,真实感人。
《冰山下的来客》这部**,从立项立意,创新创意,场景变换,人物塑造,镜头运用等方面,可见周文扬导演的匠心独具。
《冰山下的来客》是中共阿克陶县委、县政府和乌鲁木齐千禾文化有限公司为广大观众提供的第一部以弘扬援疆精神为主题的**,是一部故事新颖,场景美观,演技精湛,凝聚力量,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值得观赏的好**。
通过“上”与“下”的对接,挑战**艺术极限——评**《冰山下的来客》
作者:张娴婷
可以说,通过《冰山上的来客》和《冰山下的来客》这“上”与“下”交错对接的**蒙太奇艺术实现影片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忠诚戍边、富民强疆”等诸多崇高精神传承的表达意愿,在《冰山下的来客》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作为我国第一部弘扬现代援疆精神的主题**,影片片名最初即以“上”与“下”之间形成的落差让观众最初就在一种错觉的引导下展开联想——该片不会是对那部始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冰山上的来客》的高仿吧?
由片名造成的悬疑,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好奇心,通过挑战人们惯性思维的方式吸引观众眼球,是制片方为实现“上”与“下”的对接特意设置的第一个心理陷阱。
紧接着,影片创作者们又通过与《冰山上的来客》影片人物关系的紧密关联实现了“上”与“下”的再一次巧妙对接。而且,这次对接,不仅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的。既延续了《冰山上的来客》中戍边、强疆的精神线索,又通过杨排长后人援疆干部杨冰(中国国家话剧院 于洋饰)和退伍边防老战士阿米尔老人(新疆影视剧团 艾克巴尔·牙合甫饰)自然真挚的情感交流,抒发了帕米尔高原各族人民对援疆大业的感激之情,展示出新世纪帕米尔冰山脚下各民族团结奋进、富民强疆的理想生活。
这二代代表人物的对接,由于巧妙的人物关系设置,对整部影片无疑起到开门见山和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
其次,从表面看,影片男主角杨冰,只是一名普通的援疆干部。但这种看似普通的关系中依然隐藏着一条“上”与“下”紧密关联的暗线,即杨冰的职务是从富裕江南到边缘穷县的自上而下,以及杨排长和阿米尔老人与杨冰在肉体与精神上一脉相承,自上而下的延续。
面对普遍使用维吾尔族语与外界交流的南疆广大农牧民,该片为消除援疆干部与当地农牧民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不失时机地设计了阿米尔老人的孙女百灵克孜(克州歌舞团夏提古丽·卡德尔饰)在内地高中班上学并学成归来。这一完全符合新疆实情的情节设计,既是**艺术与平实生活的“上”“下”对接,也是剧中人物关系“上”与“下”的对接。否则,从上面来的援疆干部与下面的地方百姓间无形中就形成一条领导干部与群众脱离的巨大鸿沟,使“上”与“下”的对接出现瑕疵,造成小小的遗憾。
恰是这种从始至终、精心设计的“上”与“下”的“明修栈道”和“暗渡陈仓”,实现了国产**创作者在主旋律**的表现手法上一次大胆的尝试。
作为一部旨在励志的主旋律影片,该片既保留了传统影片在镜头语言、音乐、音响运用等有助于表达人的复杂思想和内心世界方面的合理展现(比如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百灵克孜的旁白,这种突破镜头限制,以声画错位的“画外音”表现方式,是传统**的特征之一);又糅合了现代影片对于人性本原的探索以及在意识流领域对于结构、意识、表现手段多元化方面的积极因素,是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的创新(比如为烘托人物心理,给影片增加亮色,该影片时常会不失时机地融入一些新疆唯美的自然风景画面和动人的柯尔克孜族本土音乐,这种通过视听艺术强化完成向观影者内心感受的升华,是现代**的特征之一)。
当前国产大片,普遍喜好用超大场景、奢华服饰以及夸张另类的扮相去吸引观众眼球以赢取票房收入。这种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毫无灵魂的奢华攀比,根本经不起观众的理性审视,是**从业者艺术生命末路穷途时的垂死挣扎,终究难逃其过客般的命运。
《冰山下的来客》却不同,虽然它描写的是21世纪中国新疆最边远地区各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却通篇传承了《冰山上的来客》那种朴素淳朴的自然格调,第一次用**的语言,将朴实无华的援疆之情和古朴醇厚的高原民俗风情以高端艺术的形式错落有致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质朴自然的表演和婉转动人的新疆本土音乐“花儿为什么那样红”博文作词,叶林华作曲,井怡丹演唱,重温那些久违的**艺术的原生态,极大程度地规避了当前国产大片普遍存在的食如鸡肋的弊端。其产生的最终效果,必将如一坛酿造精良其味醇香的美酒,历久弥鲜。
从另一层面说,该片完全可以称其为高屋建瓴,因为无论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杨冰带领群众协助修水库),还是从官民平等援疆干部杨冰在县委方副书记(原新疆军区话剧团 李书迪饰)大力支持下,与群众同甘共苦,为当地农牧民分忧解难,体现了“上”与“下”对接后的和谐平等的角度,更或者从国家长治久安和谐统一的政治角度去考虑,该片都做到了合理的安排和展示,与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的确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新疆本土**的作品,《冰山下的来客》依然融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视听语言,同时让一对爱侣的婚姻在新疆这块大地上得到了奇迹般的洗礼。
只不过,60年之后的人们不再可能有《冰山上的来客》中真假古兰丹姆与阿米尔之间的那种反特式爱情悬疑。于是,影片创作者们通过集思广益,运用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巧妙结合的手法,让杨冰与丁一竹(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 朱戈饰)因为生育引发危机的婚姻,通过阿米尔老人一家智慧善良的帮助得到化解,既实现了剧情的跌宕起伏和感人至深,又跳出了世俗爱情的千篇一律。
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朴实情感,其感人程度,相信绝不亚于60年前的《冰山上的来客》中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传奇爱情。即便如此,影片创作者们依然不甘心用一个简单俗套的方式草草了结这场银屏上的旷世情缘。为了不在观众心里留下丝毫的缺憾,他们妙笔生花,在影片的最后,又别出心裁地制作出两朵更加精彩的片花,即杨冰喜得贵子与杨冰和夫人丁一竹向县委方副书记提出继续援疆三年的郑重请求。
这个结局,既合乎现实中国的国情,又大大出乎观众的预料,在充分表现影片一号人物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又展示出了作为一个普通援疆干部的家国情怀两不误。
这种在同一部影片中实现N次“上”与“下”无缝对接的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毕竟,这是在无形中,实现影片政治与艺术双重魅力的高品质提升,而这种堪称挑战**艺术极限的方式,在同类题材的影片拍摄乃至整个国内**制作业,都不能不说是一次令人称绝的尝试。
《冰山下的来客》上映,届时一定会吸引很多观众前往影院观看。能够给观众们带来一次愉悦的观影感受,相信这就是参与这部影片的所有创作者们最最期盼的奖章。
闻一多生平
(1899-1946)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中国***的挚友,诗人,文史学者。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下巴河的一家书香门第。13岁时考取北京清华学校,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此时他的诗词才华开始展现,陆续发表了诗、赋,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把闻一多推入校园运动的潮流。他满怀激情的书写诗词,发表演说。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2年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发表诗评,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1925年闻一多留学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以后,他曾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校任教。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迁往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他到临大任教。1938年2月,闻一多参加临大学生“湘黔滇旅行团”,一路跋山涉水步行3500华里,采集民谣、民歌,创造出许多描绘祖国壮丽山河风景画。临大迁到昆明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任教授。
闻一多是近现代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他首先以独具特色的诗人闻名于世。闻一多诗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却以感情深厚、艺术精美见长。他的诗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表现出深沉、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爱国爱民的真情出发,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美好未来的憧憬。在新诗形式上闻一多既善于吸收西方诗歌音节体式的长处,又注意保留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的传统,提出了一套创造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新诗应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理论和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影响了为数众多的诗人,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新格律诗派,在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闻一多的成就并不限于新诗创作与提倡新格律诗理论,他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创造性的重大成就,引起了学术思想界更为强烈而普遍的震动。应该说,闻一多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及古代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后来他走出书斋,投身民主运动,能够具有那样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样是和他在新诗创作及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分不开的。
抗战后期,昆明的民主运动在中国***的领导下日益高涨。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民盟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积极参加由中共地下党和民盟同志所组织的“西南文化研究会”,谈学术、议时政、研究斗争策略;并在党和民盟同志的影响帮助下,认真阅读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阅读《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等革命书刊,使自己的政治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45年,在中国民主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后又担任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自觉地按照党和民盟组织的要求行事,坚定地和爱国学生站在一道,抗议反动派的血腥罪行。
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李公朴于7月11日惨遭杀害,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参加公朴先生的追悼活动。追悼会后,闻一多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在回家途中,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1949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这样说道:“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个人民主主义者的人们,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了起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他在知识界和广大青年中广交朋友,动员他们共同战斗,正确对待党和民盟的关系,在原则问题上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办事,他和***员和睦相处,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和众多的革命先烈用鲜血灌铸了我们今天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体制的基石。闻一多所走过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又是壮丽辉煌的。为了追求真理,他和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痛苦的磨练,而一经接受了马列主义和中国***的领导后,便坚定不移地同中国***站在一起,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他的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另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研究颇深,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专著。后人集有《闻一多全集》(4册)。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名言
经典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名言解说天赋:天资。这则名言刻在清华大学校园里一座闻一多雕像后的石碑上,它和现在已被千万人诵唱的《七子之歌》一样,都表现了闻一多澎湃的爱国热情。“母亲!我要回来,母亲!”75年后,这个呼声响彻中华大地。难怪毛泽东曾说:“我们应该多写闻一多颂。”
附闻的《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
我是地球上最高处来的,
帕米尔便是我的原籍。
我的种族是一条大河,
我们流下了昆仑山坡,
我们流过了亚洲大陆,
我们流出了优美的风俗。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太平洋底度量,
春云的柔和,秋风的豪放。
我们的历史可以歌唱,
他是尧时老人敲着木壤,
敲出来的太平的音乐,
我们的历史是一首民歌。
我们的历史是一只金礨
盛着帝王祀天的芳醴!
我们敬人,我们又顺天,
我们是乐天安命的神仙。
我们的历史是一掬清泪,
孔子哀掉死麒麟的泪;
我们的历史是一阵狂笑,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我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我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我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我的智慧来得真离奇,
他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我这歌声中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我心头充满戈壁的沉默,
脸上有黄河波涛的颜色
泰山的石溜滴成我的忍耐,
峥嵘的剑阁撑出我的胸怀。
我没有睡觉!我没有睡觉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
我的记忆还是一根麻绳,
绳上束满了无数的结梗;
一个结子是一桩史事,
我便是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过去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将来五千年的历史。
我要修葺这历史的舞台,
预备排演历史的将来。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首歌:
还歌着海晏河清的音乐。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杯酒,
又在金礨里给皇天献寿。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滴泪,
我的泪洗尽人类的悲哀。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声笑,
我的笑驱尽宇宙的烦恼。
我们是一条河,一条天河,
一派浑浑噩噩的光波!
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
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
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闻一多曾这样剖析过他与郭沫若的不同:“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态度不同之处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因为他是他的祖国,便有那种不能引他敬爱的文化,他还是爱他。”(《〈女神〉之地方色彩》)也就是说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情感,而在闻一多这里爱国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文化态度。这一时期的闻一多认为:“东方底文化是绝对的美的,是韵雅的。东方文化而且又是人类所有的最彻底的文化。”(引文同上)面对“西风东渐”的现实,他呼吁建立东方的文化优越感,并把这作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必要前提之一。因此,他的“我是中国人”的宣示不仅有其情感底蕴,更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一开头即宣告:“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从而点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在接下来的三节里,诗人以五岳,太平洋,帕米尔高原,流下昆仑山、流过亚洲大陆的大河作譬,昭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后诗人的目光转向了我们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衰落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明史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夸耀的地方之一。诗人唱道:我们的历史是韵雅的历史,这里有平静、和谐、朴素的诗一般的生活历程;我们的历史是追求和谐、自然的历史;我们与自然相安,不作过多的索取;我们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没有过份的奢望。我们的历史是充满情感,有眼泪,也有欢笑的历史;这泪、这笑中都含着东方哲人的哲学憬悟,因而我们的历史也是充满玄思和东方智慧的历史。在接下来的三节里,诗人歌咏了伟大的民族性格、不朽的民族精神。这精神中有尧舜的谦让、仁爱,有荆轲聂政的不畏强暴,重义轻生,有一个伟大民族开阔的心胸、杰出的智慧。诗人在这里以“戈壁”,“黄河波涛”,“泰山的石溜”、“峥嵘的剑阁”为笔墨颜料,勾画出我们民族的肖像。一回想到现实,诗人的心灵立刻感到阵阵灼痛,他“心中的灵火”在燃烧,为他的祖国烧得发颤。他背负着历史,要走向未来。诗人确信;他的民族的未来是美好的,这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将“洗尽人类的悲衰”,“驱尽宇宙的烦恼”,给全人类带来生机。最后,诗人心情激荡,骄傲地宣称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
闻一多简介(百科全书)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曾用笔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其父为晚清秀才。5岁入私塾,课余随父读史书。他从小喜读诗词,爱好美术,所接受的既有传统的经史教育,也有晚清以来的“新学”教育。1912年冬,闻一多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课余组织校内学生艺术团体“游艺社”(后改组为“新剧社”)“美术社”等,参加演剧与研究美术。五四运动激发了他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他被推为清华学生代表团成员,并代表清华去上海参加全国学生代表大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发出激烈的改造学校、改造社会的呼声。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这些诗大多收在诗集《红烛》中。他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闻一多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的报告,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留美期间,学习绘画,同时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并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
1923年9月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红烛》之后的诗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他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他主张诗人应该超脱于政治之外,但又认为“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他提倡“中华文化的国家主义”,参加过国家主义团体“大江会”。在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认识的支配下,他在一段时期里走着一条曲折的道路。1925年闻一多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此时,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由实践到理论为新诗发展探索一条值得重视的艺术途径。1928年1月,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收集了他1925年以来的诗作28首。这是他的代表作。1928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闻一多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1930年秋后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定居北平,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2月,他参加临大学生的“湘黔滇旅行团”,步行3500华里到达昆明,沿途看到人民的悲惨境遇,对于他的觉悟和进步颇有影响。1938年5月“临大”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仍任教授。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的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3月出版的《楚辞校补》,是他10年研究的结晶,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3年后,由于痛恨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和腐败,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之一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在7月15日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死水》时期的诗较之往昔之作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沉,进一步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实。《春光》《静夜》《荒村》等诗充满了对处于军阀混战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天安门》《欺负着了》等诗则直接把笔锋指向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在《发现》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着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感到困惑与不安,他“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但“总问不出消息”。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整篇诗歌作者都毫无保留,饱含激情的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每一次的“我们爱你啊!”都是一种感情的升华。涌动一股强烈的爱国热血,点燃我们的爱国激情,产生一种为国奋发向上的责任感。
文中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人文景观的描写,仿佛给人们描写了一副时间和空间交织的壮丽画卷,每一处都洋溢着对祖国的爱。
扩展资料:
《我们爱你啊,中国》——当代胡景晖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
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我们爱你——
龙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我们爱你——
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我们爱你——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们爱你——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奋发,我们开拓 ,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我们爱你啊,中国!
-我们爱你啊,中国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表达了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的感情,并抒发了自已对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和民族伟大的无比崇敬的感情。
这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整篇诗歌作者都毫无保留,饱含激情的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每一次的“我们爱你啊!”都是一种感情的升华。涌动一股强烈的爱国热血,点燃我们的爱国激情,产生一种为国奋发向上的责任感。
扩展资料:
《我们爱你啊,中国》原文: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
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我们爱你——龙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我们爱你——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我们爱你——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奋发,我们开拓,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
好听的中国美声歌曲有:
1、《军营里飞来一只百灵鸟》
这首歌由赵思恩作词,姜一民作曲。
这首作品的原唱是军旅出生的王莹,她的处理遵从了原作,但是由于王莹音色的柔和暗淡使的欢乐的情调没那么明显。也许,创作者觉得作品要用花腔演唱,所以是欢乐的。
2、《我像雪花天上来》
戴玉强原唱歌曲,由晓光作词,徐沛东作曲。
首歌曲通过赞美雪花来抒情。根据这首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应该用稳健的长线条来演唱。戴玉强在演唱中,把真挚情感和满怀的抱负,汇在有如大江奔涌般流动的音乐线条当中,舒展大方。
3、《大海啊我的故乡》
是朱明瑛演唱的歌曲,由王立平作词及谱曲。该歌曲是**《大海在呼唤》的插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真挚的感情。
4、《蓝色爱情海》
这是一首由樊孝斌谱曲,印青填词,王莉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印青创作歌曲精选》中,2009-08-0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5、《天边》
这首歌的原唱是布仁巴雅尔,由专乌兰托嘎谱曲,吉尔格楞填词。
布仁巴雅尔的歌声质朴流畅,仿佛山涧里流淌的溪水沁人心脾。那种深沉悠远的演唱风格,将歌曲《天边》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爱你啊,中国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帕米尔高原依燃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以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啊,中国!
我们爱你---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松树的伟岸,岸梅花的高洁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奋发,我们开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我们爱你啊 ,中国!
扩展资料
写现代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定调子
所谓调子,就是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或忧郁,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热念,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调子是一首诗歌的关键,可以说是影响着诗歌的整体风貌。
2、取象
“象”在这里是指没有负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物质,可具象为物件,动作,细节等等。整个取象的过程是复杂的,它的内容很繁杂,可以是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诸方面,只要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皆可以调用。
3、寄寓
所谓寄寓,诗家又云“寄托”,就是将情思附着在象上表达的过程。 寄寓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表现为三种常见的形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缘事抒情。其中的“景”、“物”、“事”都是象,这便让情感和思想有了传达的通道,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内敛的美感。
经典**“冰山上的来客,如藏红花,应该是**的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说少数人,和你想了解的评论家的话可以看一下:
**冰山上的游客的名称
类型剧情/战争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普通话
黑色和白色
公司生产的长春**制片厂,长春**制片厂[中国]
年1963年
这部影片赢得了1964年长春**制片厂“小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演员和工作人员
导演:赵心水 BR />编剧:白辛
摄影:章卉
演员
梁寅杨排长
阿依夏木 Gulandanmu
>阿木都力力提阿米尔
谷育英假Gulandanmu
恩典和森尼牙孜
慧 2队
马不起眼的丈夫一个万场
简介:
1951年的夏天,新疆萨里尔山口牧民Nawuruzi的从海外结婚的风险名古兰丹姆新娘,她真正的强盗头目热普通逃生成为盘踞的女特务古里巴儿童。新娘来,唤起一个痛苦的回忆,人民解放陆军哨所的新的战争什叶派克什米尔。他的童年和Gulandanmu童年,情深意笃,后因古兰丹姆她的叔叔卖为奴隶,江韩答洱和热普通更名为购买日五里杳无音讯。
晚上,阿米尔随同杨排长去参加婚礼的。古假冒Gulandanmu里巴孩子们知道童年的回忆阿米尔和Gulandanmu,将阿米尔说得很亲密。此后,为了刺探边防军情报,假Gulandanmu晚上和白天,多次的前哨阿米尔与他叙旧的友谊。阿米尔,虽然反复的解放军纪律抵抗,但还是没能摆脱她的纠缠。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警惕的杨排长。
很快,热江S&P,韩答尔,根据秘密权力的“新娘”的报告,导致一小群的间谍,以非法跨越边境的防卫,擦出来的解放军冰峰哨所。但是敌人仍然没有放弃了,总是伪装的热与差的仆人欺骗购买日五里信任暗号被称为“上帝”的间谍阿曼巴?根据仍然试图混合边防军的前哨居民活动。当假Gulandanmu的身份已经暴露,被发送到她的杀戮和规划在巴罗脱节的刁羊比赛,攻击边境合作职位。杨排长将计就计,传播了天罗地网,捕捉这些团伙的武装人员。阿米尔和真Gulandanmu团聚,他们希望成真。
在1951年的夏天,我边境警卫一个边境检查站,以得到的情报,本集团菲特潜在Rujinshachuan日牧民尼牙孜老男人的儿子Nawuruzi从叶城结婚的新娘,她是菲特热普和江韩达尔嘉逃离该国,那里是潜伏下来的女间谍计划“ - 江韩搭耳的女主人古里巴儿,采取名古兰丹姆。婚礼的路上,遇到新的战争什叶派克什米尔边境检查站报告。,初恋阿米尔也被称为Gulandanmu。的假Gulandanmu下的幌子阿米尔纠缠的关系。这种异常现象立即引起注意的杨排长。发现,她是不是埃米尔的Gulandanmu的爱。第二天,边防人员发现了两个不速之客。男阿曼巴依女的叫Gulandanmu。她确实是,阿米尔爱Gulandanmu。但杨排长发现了阿曼巴?按照的间谍的真实面目,他真的Gulandanmu的,所以杨排长精心策划了真正的Gulandanmu阿米尔团聚,幸福的遇见童年的歌声。根据证人阿万场,送杀假Gulandanmu,真正的Gulandanmu和阿米尔婚礼的名称企图在巴罗脱节的叼羊比赛上,想趁机抢夺制高点枪的声音,火把为号里应外合,官商勾结的热&P越过边境线,实现自己的梦想。原来,杨排长长计就计,他们种下了天罗地网捕捉的敌人。
**欣赏
“冰山游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是一个美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造雪莲花盛开的高山雪原上是圣洁的,纯粹的,前进的象征阿米尔和Gulandanmu的浪漫爱情,人最早学会的爱可以这么奇妙,在过去的政治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勇于承担风险,做这样一个大胆的尝试,为员工的创新确实需要勇气,艰苦的奉献精神是这些**人,所以还是不坏的,在中国**流行的四几十年。
,感人的故事令人兴奋
“提示的游客约1951年的夏天,新疆萨里尔山口牧民Nawuruzi结婚从外地回来的风险名古兰丹姆新娘(她一个女间谍Gulibaer的的潜伏下来逃生的匪首热&P),一个新的边防战士阿米尔发现,新娘是他失散多年的恋人,这唤起了苦涩的童年的回忆,周围真和假Gulandanmu的展开了一系列的阴谋,双方开始比赛的生活和死亡,最终,我边防战士在杨排长的渔获物的指挥下,敌特。
1,这部**已经被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氛。寒风凛冽,一个美丽的女孩在她的存活乱枪匍匐着艰难地向前爬行,面临关闭,你可以看到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眼睛露出了恐怖,标题和震撼的音乐,同时介绍影片集悬念,那位漂亮的女孩是谁?
2。新的战争,什叶派克什米尔,去前哨的巧合要结婚了团队的方式,所以的埃米尔的的新娘Gulandanmu出现怀疑随杨,阿米尔去参加婚礼的排长,阿米尔离开了热闹的婚礼场地,一头扎入孤独痛苦的回忆原来,孩子的合作伙伴Gulandanmu出售他们的叔叔江韩答佴和热的仆人,听到从小被埋葬的浪漫更名为购买日五里,在假Gulandanmu了解到阿米尔和的小Gulandanmu童年的浪漫,经常作为借口,刻意的前哨来到阿米尔为了刺探边防军情报的挑衅,但许多人仍然拒绝阿米尔纠缠,这种不正常的行为所造成的杨排长的警惕。
3,热,江韩搭佴,普通的秘密力量的“新娘”的报告,带领一小群的间谍偷越边境的防御,我边防军全军覆没,但他们仍然继续顽抗代码名为“上帝”间谍阿曼巴根据仆人伪装成热S&P,骗取玛丽日五里(真Gulandanmu)的信任,与她的混合的边防军前哨居民,并发送人将失去价值的假Gulandanmu杀死,情节羊抢内部和外部的共谋攻击巴罗之间的差距边防哨所,杨排长带领士兵将计就计,铺下天罗地网,消灭了武装人员最终这些合作伙伴关系。
经典的段子创伤的<BR / 1,儿童,阿米尔控股硬币买小Gulandanmu,硬币打倒在地面上由他的叔叔,和后,富江韩答二和热&P她买了公务员,阿米尔,投入小Gulan丹举行的雪莲花,她被强行带走,她大声地说:“阿米尔,不要忘了我吧!”插入的主题曲“花的孩子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花是**,为什么这么黄了,哎。 江韩搭贰的人赢得了手中的小Gulandanmu的花扔在地上,特写:一个大脚硬盘抓紧支离破碎花(歌曲:什么人啊暴力,它成为友谊的象征破灭)
2杨排长和阿米尔将送鲜花新娘假Gulandanmu,但没有任何反应,听到阿米尔唱歌,她看到了花,杨湃说:风是不顺耳。而真正的Gulandanmu,请参阅战士们带来了雪莲花,Gulandanmu震惊(音乐突然响起):多年来,我没看出来,此时,眼睛的瞬间,听到的歌曲埃米尔似火的真理,使真假一目了然与阿米尔肖像唱歌她突然把窗户打开,并深情地喊道:阿米尔,杨排长说:“阿米尔,冲!”最后共同拥有一对恋人。 BR /> 3,夏天,冰峰罕见的暴风雪杨排的领导者与人赶到了前哨,班长和阿米尔已被冻结成了冰,阿米尔救出过一个小队的领导者变成了永恒的冰,这拍摄有力地人民的心,沉默悲惨的音乐突然响了起来:告别同志,亲爱的同志们,我再也不能看到雄伟的人物可爱的脸看到我的眼泪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洪水再也无法阻止,终于明白为什么花儿这样红新鲜,让士兵用鲜血和泪水换来今天的和平!
4,一个很好的卡拉OK热瓦钢琴,鼓唱“冰山雪莲”,发送真正的Gulandanmu后上的老仆人间谍伪装成的方式,阿米巴背后坚持打一个枪枪(音乐突然响了起来),这预示着各种形式的斗争是极其复杂的,枪抵在良好的暗箭难的反对。卡拉说:我们都太年轻
战斗胜利后,杨排长命令:“推出三个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使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神圣的光同志有最灿烂的人生光环
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首尔,热瓦鼓,手鼓,小提琴发挥新疆民间音乐,丰富的原,悠扬的旋律和质朴的风格,精彩的音乐恰如其分地创造 - 在特定的气氛基调:悲伤和浪漫,让人有种冲动,想哭泣,只有建立与灵魂的歌曲是如此的神奇,它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中出现了三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背景音乐。整部影片,标题显示完整的小音乐作品,**作品,强烈的渲染,大大深化的视觉效果,增强屏幕传染病。
A,阿米尔和Gulandanmu患的合作伙伴,童年被迫分离,“为什么是祖国的花朵,这样红“演唱了三个部分,清晰的友谊的表达,分离的痛苦。
B,是辨别真假Gulandanmu阿米尔,杨排长唱歌,假Gulandanmu冷漠,继续走向冰峰结果证实了杨派怀疑。
C,真正Gulandanmu来听音乐的前哨,杨排长,有人提供雪莲花,阿米尔唱歌试探性的,看花的有思想的人,在感情上,阿米尔唱深情的表达农场遭受Gulan丹**,真的Gulandanmu高兴能简单地重复合唱团,完全揭开的真实和虚假Gulandanmu的神秘的,谁爱孩子的人终于拥抱曲折,浪漫,曲折的爱情催人泪下。
2,“为什么花儿这样红“**同志”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雄鹰”,歌词很简单,新疆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旋律,忧郁的曲调一些英雄和悲伤的这种音乐之美。例如:的卡拉和真正的Gulandanmu二重奏性能在动荡的社会和复杂的斗争,Gulandanmu纯洁的爱情已经失去了无尽的深渊。冰山雪莲表现异国情调的高原冰峰的士兵肩负的神圣使命,保卫祖国,崇高的大无畏精神像一座冰山上的纯洁和高贵的雪莲。
3,巧妙地运用“音乐蒙太奇,镜头表面没有相关的连接,使得它的整体,让观众那种层次感,深化主题的**。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个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的经典**,故事,思想和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给世界留下了辉煌的音乐。**前哨士兵正直和英雄主义精神值得赞扬的,人们失去了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那个时代,“冰山上的来客创造了中国**史上的一个神话。
幕后的故事 BR />为什么花
长春**制片厂在1963年拍摄的**“冰山上的来客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实至名归,”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同志“,总是红红的,插曲“冰山雪莲”,“帕米尔雄鹰久唱不坏。这部**的反特片的一般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给观众留下外面的监控与反侦察,打击反围剿印象最深的应该培育的花卉在冰山爱的雪莲花。
**史上陷入政治和人权之间的关系,绽放爱雪莲花
的一部分,惊险的品种,中国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观众对特殊的**风格。几乎每部**有12人将永远不会忘记视听符号:羊城暗哨,它是风骚妖冶的女间谍“八区的铁路卫士“,它是飞驰的火车了殊死搏斗,”梵钟“,它是两颗间谍后卫寺恶性白鹅,而”冰山上的来客,最难忘的,阿米尔和可兰经达姆的清白和曲折的爱。
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的方式来诠释爱情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爱情和政治是如此艰难纠结着双方的生死战制胜武器。那一刻的政治冲突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爱成为推动叙事中的主导力量。虽然政治战略高深莫测,但它掩盖了简单的两情相悦。**要告诉观众不能有任何有心计的玷污纯洁的爱情,但懂得尊重机智的爱是一个真正的高贵和人性化的政治。作为一个特殊的时代氛围,也许你爱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闪光孩子们编织了一个政治寓言,它不能跳出的政治的前想象一个超然的爱,但爱的简单性和特异性,能够跨越政治雾层,升华的地平线壮丽的神话。
**在这样的政治和人的关系陷入难以寻求表达艺术家的天才尴尬的事实是,不借助任何外部动作和心理描写,突出现代爱情的柔情蜜意,在于但爱情主题明确旋律的歌曲,如天山弹簧,这使得它非常奇特的雪山草原,阳光明媚白云静静地回旋,流淌。塔吉克质朴的民谣风格,独立塔尔琴弦上的旋律,灯光在屏幕上跃动,深深的刻在人们记忆中的环逐渐沉积在逝去的岁月芬芳,酿造一瓶浓强,干醇。艺术的喧嚣渐归平静的香味飘了出来,让平庸的生活承包了一个小斑斓的色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