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倾城之恋》
这是在这篇文章甚至说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仿佛有无尽的宿命在里面,是不是只有在这样的一种无奈的情况下,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才有她们的安身立命的地方呢?这种相依相偎是不是又是真正的爱情呢?也许爱情在他们之间,更像一场游戏,两个人的交易。
流苏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在压抑,畸形的生活环境里,选择了出逃。她大胆地顶着众人的唾弃与前夫离婚,这是她的勇气。可同时,她始终是一个在经济上柔弱、无助的女子,逃离的方式只能是依靠男人来寻找自己的栖息之地,于是她必须妥协。现实与性格间的矛盾,让她不得不学会算计。不幸的命运让她学会保护自己,却又让她这份简单、真挚的情感徘徊在疑虑、猜忌、金钱、责任、虚荣之上了。但这又怎能怪她呢?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给了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说到柳原,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青年时期同样有着一段不愉快回忆的他性格怪癖,无意于家庭。对于爱情他根本无法驾驭,无法给予对方承诺和信心。 也许或者说一定,他曾经只是把流苏看作是那很多个里面的一个,新鲜过后,各拍两散,责任不需要,爱情只是调剂,而流苏也自然知道这一点,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流苏的心中,自然是知道柳原的,她也明白只有这场关于这个城市的劫难才成全了她们。 战争带来的是残缺,可为流苏和柳原带来的却是一场“圆满”。偶然的倾城,让他们抛却了所有,让他们从捉迷藏式的精明走到冲破一切的结合——流苏得了名份,柳原也甘愿担起了责任。战争让人变得真实。死亡下,忽然感觉瞬间的变化即是烟消云散、阴阳相隔,容不得你有半点犹疑,因为生死只在顷刻,金钱、权利、美色等等都不重要了,能抓住的只有现在,只有身边尚存气息的他(她)。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的选择。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劳累和放纵之余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最终只是一个女人。
喜欢小说中的一段话:“流苏到了这个地步,反而懊悔她有柳原在身旁,一个人仿佛有了两个身体,也就蒙了双重危险。一颗子弹打不中她,还许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残废了,她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她若是受了伤,为了怕拖累他,也只有横了心求死。就是死了,也没有孤身一个人死得干净爽利。她料着柳原也是这般想。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两个人之间那一丝丝的温情,在一瞬间,让时间成为永恒。这一刻交织的情感该是幸福存在的道理吧。如果这可以叫做爱情,那么就算是吧。可我更觉得这是一种悲凉。假如没有战争,两人将依然活在自己背负的壳中慢慢前行,谁也不会为对方付出真心。他们会按自定的生活轨迹走下去,看似丰盛,却是苍白悲哀。
初读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方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一个大变故改变了一切,但如果是为了成就这样一段恋情,代价未免太大了,而且这样的偶然性几近为零。
这样的爱情,或许只能童话中存在。
一个有着圆满结局但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体味生存于人世的艰辛和命运的荒谬无常。
倾城之恋读后感及人物分析
我想应该很多人都认识张爱玲这个人吧,那么你们看过她写的倾城之恋这本书吗?接下来我给你们带来倾城之恋读后感及人物分析,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身为贵族**的她,7岁开始写小说,熟读《红楼梦》,23岁问鼎文学界,同年写出的《倾城之恋》是她的成名作与代表作。关于《倾城之恋》的写作背景,也就是1941年末,张爱玲在香港大学毕业半年前,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张爱玲与其他人一样在惶恐不安之中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这一段经历,也使她看透了人类懦弱的利己主义,并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思考,这正是形成她创作风格、创作思想的一大根源。她所认同的“深爱只是为了谋生”这种冷酷的婚恋观,跟她父母的婚姻给她留下的阴影有一定的关系,幼年的父母离异、家族的败落都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所以,她从父母亲族身上,看到了很多旧式婚姻的苍凉。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几乎很少是追求自身价值的强者,她们一般找不到自我的存在,也极少拥有过纯真或是浪漫的爱情,对她们而言,爱情婚姻纯粹是谋生手段,是求生的筹码,正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故事发生在香港与上海这两座城市之间,上海白家**白流苏,一个旧式家庭成长的新女性,白家的六**,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因为七妹相亲而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在徐太太的“催化”作用之下,便远赴香港,把自己当做赌注博取范柳原的爱情,一心想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在浅水湾饭店各自带着私心,想方设法只想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却都没有结果,可以说是各自心灰意冷。一个多月后,白流苏回到上海,忍受着比之前更加严重冷嘲热讽,却没有绝望,果然又再次收到范柳原邀她去香港的电报,再次奔赴香港,并成了范柳原的情妇,然而好景不长,范柳原一个星期后要去英国,她独自一人留在香港,范柳原走后,当白流苏看到人去楼空而感觉孤独落寞之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回来保护白流苏,两人在生死关头才得以真心相见,香港的沦陷成全了他们,就像张爱玲在最后写的“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范柳原和白流苏这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犹如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然而张爱玲虽然以白流苏得到婚姻这样圆满的结局收笔,却丝毫没有削弱小说的悲剧性,白流苏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婚姻地位,反而让人看到了隐身于他们未来的一个更可怕的悲剧。
白流苏,有人把她看作一个情场上的赌徒,一个傻傻的把得到婚姻视为职业的无知女人,一个借“谋爱”来“谋生”的恶俗女人;也有人认为她是封建专制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受害者,是值得同情和悲悯的弱者形象。同张爱玲笔下的其他女性相比,白流苏可以算是一个勇敢的女人了,在那样压抑的、畸形的家庭中,她敢于离婚,勇敢寻求新的生活,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她其实也算是一个女性强者,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强悍的心,是一个具有自救精神的特殊女性,在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她不肯屈服,一心要做新女性,不愿做所谓的“二奶”。她聪明大胆、矜持要强而自私,她的语气中总带些尖刻与挑衅,她自私自信、心机深重,她并不漂亮,但是她的聪明成了她获取胜利的资本。当受邀去香港游玩时,她很清楚的知道真正的邀约者是范柳原,心中早已激动万分,毕竟,这条鱼上钩了,而她却故作镇定,她深知对于在国外长大范柳原,女人在他眼里就像脚下的泥,她明知这样的男人是不好对付的,但是为了求的婚姻的位置,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香港。谨慎的不与范柳原一起睡,就算在最艰难、最尴尬的时候,她似乎仍能逞强着,永不言败。然而在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始终还是逃不出对男性根深蒂固的依赖,那种生生世世为男性附庸的意识深深束缚着她的灵魂。几经波折,她还是向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压力屈服了,无奈之下做了范柳原的情妇,在这个男人身上找到所谓最后的庇护。可说是退而求其次,她似乎是幸运的',香港的战火成全了她,等待她的看起来是美好的婚姻生活,不再是堕落一途。但是这样的结局真的会永恒吗?这样的看似完美的结局也许只是为了酝酿一个更大的悲剧吧。这也正是张爱玲写作风格与众不同之所在,她笔下的白流苏身上,背负着的是一个时期的女性的命运。
范柳原,可能他的身世已经可以暗示他的性格特点了吧,他是富商父亲在英国与交际花的私生子,从小在英国长大,年轻时孤身流落香港,生活困顿,吃过很多苦,颠沛流离之后才获得巨额遗产的继承权。凭着一点家底和还算得上风度翩翩的外型,他被捧成了单身贵族,成为许多女子梦寐以求的对象。但他对女人存有戒心,他风流自持,精神空虚,游戏情感。他心底虽然喜欢白流苏,他迷恋善于低头的传统中国风韵,迷恋白流苏这样的传统中国女人,他知道他难得碰见像白流苏这样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却依然周旋于很多女人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一切,共同的患难,让范柳原终于对白流苏生出了真心,想要安定下来,和她过平实的婚姻生活。至于是什么让他忽然改变主意,并没有人知道,所以这结局的背后蕴含着更大的悲哀。
小说开头“胡琴咿咿哑哑拉着”,渲染出白流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如此梦魇般的氛围与情调,笼罩着白流苏和周围的一切,使小说从开头就充盈着苍凉,为整篇小说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结尾“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看起来如此圆满的结局,却出现了和开始一样苍凉的胡琴声,故事的结局,往往在不经意之间早已写在开头,此时此刻,白流苏身边的范柳原似乎变了一个人,至于他为什么要变成这样,并没有人知道,白流苏也读不懂他,就像张爱玲写的“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可能是因为战争吞噬了太多太多,他们彼此不了解,也并不一定爱得真切与彻底,他们的婚姻并不是建立在惊心动魄的爱情之上,而是因为战争,谁又知道以后他们之间会不会有“战争”呢?
张爱玲说:“《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任何人的解读,都不及作者本人的阐释,在当时那样的社会形势下,不可能存在发自内心的海誓山盟,不可能有真正的心与心相交,表面上的完美结局的假面具之下,隐藏着的是虚伪的自私的调情。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范柳原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是不可能磨灭的,白流苏所期盼的稳定的有安全感的生活也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的被得到。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揭开这看似美好结局的面纱,赤裸裸的能够看到的其实是白流苏只是重蹈覆辙,从始至终都逃不出对男人的依赖,自然而然也就无法避免被他们伤害,无论是之前已经去世的那个打她骂她的男人,还是此时身边看似对她很好的范柳原。白流苏的情感经历的背后,深藏的是当时和她一样的万千女性的悲凉人生,她们甚至没有白流苏那么幸运,即便是这般看似虚假的幸运,她们也没有。
倾城之恋里面的精彩句子
1、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之爱往往就停留在某一阶段,很少结婚的希望。精神恋爱只有一个毛病:在恋爱过程中,女人往往听不懂男人的话~'
2、有些傻话,不但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难为情的。比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
3、花落自会又花开,花开自有落花来,醒也迟,梦也迟,一朝风雨满秋池,却是一片疏雨轻烟。
4、南北千里相隔,两心何论生死,琴瑟空鸣自成恨,此情此境实难为。如今只是梦一场。
5、风雨凄清,刺骨透心,庭院深锁,寂寞梧桐,却是聚散苦匆匆,还君明珠。此恨无穷,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6、如今桃花已开,只等到南去的大雁归来,春天就到了。我曾说这一辈子定要与你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到了此时此刻,能与你这样好好地看桃花,我心已是知足。
7、在繁华的萧府,她第一次遇见了他,而这一面,恰是她此生躲不掉的孽。这正是——伊人千行珠泪,系君一世痴心。
8、如果一开始,她就没有来到这里,如果她从未见过他,那她一生一定是在江南水乡的柔风细雨里氤氲着。还有那片水生的光芒,甜糯一如善醇的米酒如果早知道这是最后的结果,终成殇恨的结果只可惜——这世间万事,最经不得的就是如果两字。
9、犹记最初时,他是北新官家纨绔子的不羁,她是寄人篱下默然少语的安静,再往后,他是总角少帅的狂妄骄傲,她是空谷幽兰般的清冷平淡,这样的磕磕绊绊,牵牵扯扯,终于到了今时今日——繁花落尽,终见汝颜,千帆尽掠,终执尔手。
10、也许这就是他们今生今世的最后一刻相守,窗外是茫茫的夜色,带着料峭寒意的风一阵阵地吹来,将未化尽的残雪从屋檐上吹落下来,扑簌簌地打在窗 户上。他还记得她初到萧家时,窗外的雪也是发出这样扑簌簌的声响,转眼之间,那些过往匆匆,恍若一梦,又仿佛成了隔世的事情,那么近,又那么 远
11、他看着一滴眼泪从她乌黑的眼睫毛下缓缓滑落下来,无声无息地滴落在他的手心里,那一滴清澈的泪恰如明珠般晶莹剔透他竟在恍惚间出了神,就连自己的呼吸,都在她那一滴泪落入自己手心的瞬间,一如这半生的故事,变得那么近,又那么远
12、他说,你在,北新城在,我就在!他说,林杭景,我要你一辈子!他说,林杭景,你记住,我萧北辰这一辈子只爱过一个女人,就是你!
13、我这一辈子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眼泪。如果能让你不流泪,我情愿死了。
14、乱世催成了国破家亡,也催成了一段倾城绝恋。这份深沉而绝望的痴爱,能否撼动那绵绵的恨意
15、那夜凉如水,月色如霜,萧北辰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月亮门的后面。他呆呆地站了片刻,半晌略低头看一看自己的左手,似乎是她那柔弱无骨的小手还 在自己的手心一样,手心竟是一阵滑腻的感觉。他微微地笑一笑,慢慢地攥上左手,便依稀觉得自己仿佛是攥了满手的清香一般,只让他一阵心神荡漾……
16、萧北辰心跳得极快,竟似把持不住,就低头去吻她的嘴唇,才刚要碰触到她的唇,却又硬生生地止住了自己的动作。他抬起黑眸看着她安静的睡容,如 此近在咫尺的距离,他却不想亵渎了她,没有吻上去,呼吸间,只闻得她唇上梨花酒淡淡的香气,他竟似也已醉了,一时间眼底深情无限,只低声念道:“愿得你 心,白头不离。”
17、他笑着对她说:“你看你这眼泪多的,若是我死一遭你哭一回,林妹妹的眼泪淹了北新城,那可真真是美人倾城,祸国殃民了。”
18、萧家曾经那样地繁华,油烹鼎沸,冠盖京华之盛。大帅府里的二姝同艳,百花竞放;紫藤花架下的七姨打趣,欢声笑语;花汀州的烟花炮竹,火树银 花……热热闹闹多少故事,如今却是人去楼空,香消云散,花叶凋零,这天地间却只剩下他们二人,宛如血脉相融般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终究是这样的缘分,谁也 没有躲开去。
19、她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那不远处的假山石旁,却是一树桃花,衬着那白雪消融,团团花朵鲜妍绚烂,随风轻摆,恰似粉雪流年,满眼云霞,美不胜收,只将那万般风流都看遍,只剩下落英如雪,相思满地。
20、他笑一笑,说:“是你说的,这桃树两年开花,三年结果,你已经错过了它两年的花期,这一年,我却是再也不能让你错过去了。”
;《微微一笑很倾城》这部剧其实讲的就是大神和学霸之间的爱情故事,贝微微是计算机专业的女学霸,而且还是计算机系的系花,大家都特别喜欢她,想让她当自己的女朋友,不过最后还是被男神肖奈收入囊中,其实一开始贝微微答应肖奈,应该是处于崇拜的态度吧,后来在两个人慢慢的接触过程中,才开始由崇拜逐渐变成了喜欢。
他们两个的相处模式还是挺舒服的,彼此在自己的领域有一番成就,并且彼此有着自己坚持的目标,彼此欣赏彼此成就,虽说肖奈是大神,可是贝微微也不差啊,人家还是计算机系的美女学霸呢,两个大神结合,简直是所向披靡啊,贝微微一开始答应肖奈,也是觉得大神太帅了,更多的还是崇拜。
我还是挺能分得清楚崇拜和喜欢,高中的时候我们班级的一个男生打篮球特别帅,而且每次他在的队伍都能赢,我有的时候会逃掉自习课拉着同学一起去操场看打篮球,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暗恋他,后来自己想了半天,觉得那不是喜欢,那只是对他的个人崇拜,觉得他打篮球很酷才会对他有好感的,但是那绝对不是喜欢。
有的人会把崇拜和喜欢分不清楚,觉得崇拜就是喜欢,其实并不是,崇拜只是对某一个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喜欢是他的性格以及他做事的态度等等,你都喜欢,并且你很想和他在一起,这两者一定要区分开。
罗嗦下哈:
《倾城之恋》源于张爱玲笔下的小说,描述女子白流苏在经历一个城市沦陷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故名倾城之恋,后人多用来形容珍贵、难得倾其所有的爱情。
绝世欢颜,是一组形容词
绝:绝无仅有
世:一世
欢:欢快,愉悦
颜:表情
串起来:绝无仅有的一世欢愉颜面
这两句是情侣间爱情的许诺。说的是自己付出,对方付出,双方得到。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时候的情感状态。
但再让某人罗嗦下:
这看起来都是小孩子间你情我愿时许诺的玩意儿。
真正的相扶到老,不是用语言来完成的。
当然,还是祝你寻到自己钟意的人。
倾城之恋读后感汇集1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小说,不过比较喜欢看言情小说,我喜欢跟着笔者去经历主任给的那些爱恨情仇,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主人公快乐,我会比他们更快乐,看到他们难过,我会比他们更难过。沉浸在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里,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初看《倾城之恋》是初二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开始迷小说。那个时候看《倾城之恋》什么都不是很懂,就只是看故事,只知道女主角是白流苏,男主角是范柳原,白流苏是个离了婚的女人,她在守旧的白公馆里没有地位,后来为了替自己争一口气,白流苏便抢走了原先要介绍给妹妹的范柳原,后来两人在一起,可是他们对爱情抱持着不同的看法,在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时,由于战争踏上婚姻这条路。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的懂得了很多,后来了又看了几遍这本书,也渐渐的看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
关于这篇文章有几个部份我先讲一下:像白公馆代表的是旧日的一切,包括生活方式。像书一开始就有提到像他们的时钟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从这边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种很守旧、很旧日的。跟当时的中国其实是很像的!另外,张爱玲在描写男女感情是很含蓄美感的,和现在的文学所描写的是差异很大的,例如像在描写范柳原的动心时。从三奶奶讲的话可以看的出来:三奶奶叹了口气道:“跳了一次说是敷衍人家的面子,还跳第二次第三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说范柳原对白流苏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我跟你跳了一次舞还会想跟你跳第二次第三次,就表示我对你其实是有感觉的。这种写法多么的含蓄,一个“爱”字都没有提到,可是,从一些事件的叙述却可以描写出人心中感情最细腻的部份,真的是很令人佩服!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结尾。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而白公馆无疑属于守旧的那一派,“他们家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
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x荡”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
在《倾城之恋》中流苏只是一个生长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离了婚,在一个特定的机会下结识了范柳原。在日常世界里,他们间存在一场征服的战争,他们内心明争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欢他用更优厚的条件前来议和。我一直很喜欢这段话,大概意思是一个女人勾引一个男人会被人说成x妇,被男人勾引便是该死,如果勾引一个男人,男人还不领情不上钩,那么便是双料的该死。充满了洞悉一切的淋漓尽致的明快。后来战争爆发,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东西,成就了他们的感情。最感动的是最后他们默默握着彼此的手的那夜,刹那间的了解和感动也够他们一起生活十年八年。这样的结局,即便是合,温暖之外更多的是荒凉。末一段中张爱玲说: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语把它们留给别的女人,这是好现象,说明在他眼里已经把她当作自己人,名正言顺的妻子。如此怅然的结局不无对爱情的挪揄嘲讽。
在张爱玲看来,所谓言情,不过在讲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无情的言情。每个人都在追求什么,但真正的感情不存在,即使有,那也是虚幻的,在世情和言情间,多半让世情的虚无吞没言情。爱恨离愁仅仅是一出演着演着忘记了对白的悲喜剧,静默中说与别人听,赚了别人的叹息,忘记了自己的眼泪,回头看看“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脱不了镜花水月罢了。压抑,苍凉,绝望,空虚,恐惧——全部全部的感觉中只有这些荒凉是真实而且长久的,感动自己的人已走远,或者从来未曾出现过,在滚滚红尘中,等了很久,遇着了,不早不晚遇着了也不过如此。交错后便是支离破碎的感伤,长久长久欲说还休的沉寂。连最初等待的热情也失去了。只觉得冷,无边无际的空虚如潮水般阵阵来袭。人性软弱,在她看来也是一种罪,张爱玲对人性恶的兴趣表现在塑造人物时不遗余力赤裸裸地刻画上,她的笔下没有完人,有的只是男人和女人,充满欲望,把握不住自己的男人和女人。同时,他们又是最坚强的——没有什么比绝望中的情色男女更坚强或者说麻木
《倾城之恋》的结尾是这样的: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有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胡琴声似在耳旁响起,却又是充满未知,只道是我年少无知吧。也许过了些年,在捧起《倾城之恋》时,千头万绪又是不同。只是淡淡忧伤……
一个有着圆满结局但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体味生存于人世的艰辛和命运的荒谬无常。
倾城之恋读后感汇集2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谁知道呢,也许就由于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倾城之恋》
这是在这篇文章甚至说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仿佛有无尽的宿命在里面,是不是只有在这样的一种无奈的情况下,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才有她们的安身立命的地方呢 这种相依相偎是不是又是真正的爱情呢 也许爱情在他们之间,更像一场游戏,两个人的交易。
流苏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在压抑,畸形的生活环境里,选择了出逃。她大胆地顶着众人的唾弃与前夫离婚,这是她的勇气。可同时,她始终是一个在经济上柔弱、无助的女子,逃离的方式只能是依靠男人来寻找自己的栖息之地,于是她必须妥协。现实与性格间的矛盾,让她不得不学会算计。不幸的命运让她学会保护自己,却又让她这份简单、真挚的情感徘徊在疑虑、猜忌、金钱、责任、虚荣之上了。但这又怎能怪她呢 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给了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说到柳原,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青年时期同样有着一段不愉快回忆的他性格怪癖,无意于家庭。对于爱情他根本无法驾驭,无法给予对方承诺和信心。 也许或者说一定,他曾经只是把流苏看作是那很多个里面的一个,新鲜过后,各拍两散,责任不需要,爱情只是调剂,而流苏也自然知道这一点,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流苏的心中,自然是知道柳原的,她也明白只有这场关于这个城市的劫难才成全了她们。 战争带来的是残缺,可为流苏和柳原带来的却是一嘲圆满”。偶然的倾城,让他们抛却了所有,让他们从捉迷藏式的精明走到冲破一切的结合——流苏得了名份,柳原也甘愿担起了责任。战争让人变得真实。死亡下,忽然感觉瞬间的变化即是烟消云散、阴阳相隔,容不得你有半点犹疑,由于生死只在顷刻,金钱、权利、美色等等都不重要了,能抓住的只有现在,只有身边尚存气息的他(她)。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的选择。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 ……”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劳累和放纵之余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最终只是一个女人。
喜欢小说中的一段话:“流苏到了这个地步,反而懊悔她有柳原在身旁,一个人仿佛有了两个身体,也就蒙了双重危险。一颗子弹打不中她,还许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残废了,她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她若是受了伤,为了怕拖累他,也只有横了心求死。就是死了,也没有孤身一个人死得干净爽利。她料着柳原也是这般想。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两个人之间那一丝丝的温情,在一瞬间,让时间成为永恒。这一刻交织的情感该是幸福存在的道理吧。如果这可以叫爱情,那么就算是吧。可我更觉得这是一种悲凉。假如没有战争,两人将依然活在自己背负的壳中慢慢前行,谁也不会为对方付出真心。他们会按自定的生活轨迹走下去,看似丰盛,却是苍白悲哀。
初读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方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一个大变故改变了一切,但如果是为了成就这样一段恋情,代价未免太大了,而且这样的偶然性几近为零。
这样的爱情,或许只能童话中存在。
倾城之恋读后感汇集3很难得再看了**后写影评了,但这次看了《倾城之恋》后,才又有了想写的冲动。
看了这部**,我被感动了。
它是一部爱情**,是一部由暧昧转变成爱情的**。让我知道原来暧昧也可以感人,也可以认真。只可惜是在**里……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反复吟咏的一句话,它不仅表达了张爱玲最高的爱情理想 ,也是所有女人对爱情的最高憧憬。
是啊,无论什么样的女人,最后都是期望结婚的。由于只有婚姻能代表这个男人是真的爱自己,它是男人对一个女人最高的承诺。
**让人感动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范柳原终究是娶了白流苏啊!不管他一开始有几分真心,不管这中间他用了多少玩x人的惯常伎俩,不管他们来来回回持续了多久的“拉锯战”,试探了多少对方的真情假意……但最终他是娶了她呀,是当着外人对她说了句:不,她不是x**,她是范太太……就为了这句活,流苏泪如雨下,由于她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了。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由于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
我相信是战争成全了流苏,成全了范柳原的真心,经历过生死的人会不一样,是生死将范柳原从一个风流公子变成了一个能安下心来居家过日子的男人。
如果我是流苏,不知道我会不会要感谢这场战争,或许会吧……这样说好像很不人道,但在那流离失所的乱世里,我会只想和所爱的人做一对平凡的夫妻。
记得以前看《天若有情》里王琪和方以安讨论位置问题。方以安说:一个人的位置应该是在对方心里。王琪听了,笑笑说:那是由于你还年轻,一个人只有在他家里有了位置,才说明在他心里有了位置。
娶了白流苏的范柳原才是让人感动的范柳原,否则也只不过是和所有的男欢女爱一样玩了一场暧昧的游戏,纵然使人倾心,却不会让人感动……
不管是什么成全了他们的爱情,最终他们是走到了一起。不想去感叹战争的残酷,不想去感叹女人的悲哀,只想为他们说一句:真好。“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好……
倾城之恋读后感汇集4自从结识了张爱玲,便体味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苍凉"。苍凉,是深埋在骨子里的一根刺,你不动它,相安无事,你一触它,便锥心刺骨。现在的人少有体味到苍凉的了,由于它太沉、太重,伤身,亦伤神,现代人极少有去做这种于己无利的事了,因而,我们丢失它已经很久了,偶尔拾起,也不过是匆匆一瞥,随即丢下罢了。所以说,张爱玲去了,它所代表的`那种苍凉感也便跟着不见了。呜呼!悲哉!
有些文字,让人一看便想落泪。不是由于故事感人,也不是由于人物悲催,就是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愫,它将你慢慢带进书里,走进它的故事里,然后你的感情便被套牢了,抽不开身,渐渐沉沦,情动处,便会忽的一下子,泪流满面。这种文字,就像是一种毒药,慢慢侵进你的身体里,你明知道,却无法抗拒。张爱玲便是写出这样文字的人,你读她的书,就是在饮最毒的鹤顶红,就算是死,也死的凄美,死得足以让人一生铭记 !你看,那白鹤的顶冠多美啊,我情愿沉醉在那样的绝美中!
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说过:“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怪难为情的。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女人是很少有能抵挡住这种说的颇有技巧的情话的,近乎赤裸,却又让人感觉不到低俗。流苏一直保持的矜持在范柳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近乎崩塌了,这话很好听,谁说不是呢?试探?防备?怀疑?在那一刻,也该都放下了吧!只是两个人,两个恋人,在说这小情话,中间没有隔着战争炮火,不用顾忌家世背景,卸下一切,除了对你的爱。
倾城之恋,有时竟不如一顿粗茶淡饭,粗茶尚能解渴,淡饭尚可果腹,而倾城的爱恋呢?它就像是一场盛世的烟火,绚丽夺目,却终不能长久。记得曾经问过一个朋友他为什么迟迟不肯恋爱,他反问一句:“恋爱能当饭吃吗?”我愣在当场,想要反驳一句,却终究转身离去。我能说些什么呢?难道要我告诉他:恋爱虽不能当饭吃,却可以填补空虚,温暖人心吗?呵呵,多么苍白无力啊!
世人都渴望得到爱情,女人尤其是。你不用急着反驳我,是的,我承认,是有很多人放弃了爱情,转而选择了金钱、虚荣或是其他更为现实的东西。但你不能否认,他们对爱情是存在渴望的,如果鱼和熊掌能够兼得,谁人又会放弃呢?现实太过残酷,他们只是做了一种自认为对的选择,至于会不会后悔,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如果说,流苏最终没有和范柳原在一起,那也绝对不是由于他们爱得不够,而是天地不仁罢了。所以,我们也不要去不齿那些放弃爱情而去选择其他的人了,毕竟,爱情不是在每个人心中都是排第一的。我渴望,但我没法,只因我还有别的牵挂,所以,我只好舍弃你。谁又能忍心责怪这般无奈的人呢?
朋友啊,缘分到了,就去爱吧,哪怕在爱情跟前会变的卑微 ,或许,你会如爱玲说的那样,在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呢!
倾城之恋读后感汇集5张爱玲在《倾城之恋》开篇介绍范柳原的身世的时候,最后一句写得相当毒辣,说他年纪轻轻受了挫折,就往放浪的一条路上走,嫖赌吃着,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这话如同红楼梦里面的判词,我心想张爱玲定会按照着这种浪子模式去写范柳原。果真,一语成谶。范君作为英国归侨,自然是太太**们眼中的标准夫婿了,他身边莺莺燕燕环绕不绝,勾心斗角,各显神通,大大热闹过一番。尽管美女如云,环肥燕瘦范柳原依旧是潇洒走一回。直到他遇到一个具有中国式娇羞如玉,低眉温柔的白流苏。
范柳原遇到白流苏,一开始就知道她不堪的境遇,离过婚又死了前夫,在娘家无处容身走投无路下必须得找一个像他这样的钻石王老五绑一张长期饭票。尽管他知道她心里精刮的算盘,却从她的蹰踟和无奈中看到了自已无所适从的孤寂。所以,范柳原说:“你……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范柳原的身世相当畸零,我想这一刻他是看到了她的心吧,像猛然间看到自己一样,在厚厚的镜子面前,有同样的锐利面具,脆弱的矛盾的挣扎的无解的心,那是他自己,他知道那是他自己。
白流苏是这样看待范柳原的,与她单独在一起时这样稳重,偏偏人前放肆,人后又是正人君子模样,这般心思,连她也摸不透。其实不是白流苏摸不透,而是她低估了范柳原爱一个人的程度,与我们所有人一样被张爱玲的判词给蒙了眼。范柳原更渴望白流苏在精神层面同他站在一个高度上,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全或者肉体上的满足。所以他向她说道:“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他嘴里这么说着,心里早已绝望了,然而他还是固执地,哀恳似的说着:“我要你懂得我!”
从这里开始,我不管张爱玲的笔锋有多荒凉,言词多冷清;不管白流苏是为了经济安全才接近范柳原,还是柳原喜欢白流苏只是为了精神慰籍;不管有多少的勾心斗角精明算计,无论怎样的逢场作戏装模作样,在爱情的世界无非是你退我进,谁先动心谁先死罢了。至少那一刻,哪怕只有一丝一毫我相信了范柳原内心的颤抖,相信他在电话里说“我爱你”的真诚,相信他说:“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的笃定。
因此我相信他们是真正的棋逢对手,见招拆招。我相信他能看穿她的轮廓亲吻她的奋勇,原谅她曾经的无耻,和那些无法启齿的卑贱!
倾城之恋读后感汇集6以一座城市的颠覆去成全一个女人的爱情,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是值得珍惜还是令人悲哀?
依稀记得当时的周润发把范柳原演绎的收放自如、进退有度,他那娴熟的演技反衬的“白流苏”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幸好,流苏并不流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幸好,成全爱情的大背景还在:抗日战争,城市沦陷。大城市小爱情,特殊背景下的爱情却也差强人意。
白流苏、范柳原说是相濡以沫,倒不如说相依为命更恰切些。
也许在张爱玲的骨子里从未相信过有纯洁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存在。白流苏到底想要什么?丧夫无依、受到家人的鄙弃与排挤,她迫切的需要一个名分一个家庭去收容自己,承认自己。那样一个卑俗的家庭,是她所不容的,亦是不容她的。她最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生存境遇的一个肩膀,而不是一场脱离生存条件的虚无爱情。
范柳原,衣食无忧,风度翩翩,他自然是喜欢流苏的,但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亦仅仅是喜欢。他不喜欢责任和羁绊。随性自一由的他岂能忍受一个平凡女人布下的婚姻枷锁?就如白流苏自卑的想法:一个星期的爱情能牵绊住他什么?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谁能保证范柳原会像他所承诺那样义无反顾的回来找流苏?轮渡停开、被迫返航、战事吃紧……这部电一影最让我心动的地方,是当他们返回到赖以生存的房子是,曾经桀骜不逊的范柳原俯下一身一子用力的擦地板;邀请比他们还落魄的交际花吃完饭后,范柳原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我们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啊”。有很多时候,“生活”比“能屈能伸”能更准确揭露人的本质。
流苏并不流俗,却也不是特立独行,没有战争,那样一个男人,怎会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她?尽管他曾在一堵墙面前,瞬间做过“地老天荒”的美梦,尽管他曾在某个午夜打电话给她,问她可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战火硝烟,惊雷迭起,他拼尽全力去保护惊慌失措的她,一方面出于责任,更重要的,恐怕是惧怕孤单、相依为伴的心理在作祟吧?!
倾城之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神话,而是俗世粘滞下的无奈之举。爱,只由于彼此需要而已,比目鱼缺少一个伴而已,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01、终南山看菊
-
采菊东篱下
算是一种洒脱吧
可心爱的,我的心还是有点乱
不该在游乐中想起你
思念悠悠仿佛一种慢性自杀
如是长久厮守却又感慨悔不该当初
陷自己于前后左右一堆乱麻
临出门的一霎
宛若被凌厉之手几欲斩首
-
此行之美
菊花只是一个简朴的借口
山水风景不过如是
洁净的只是天空的自画像
总有一两朵闲云
飘来飘去
被一阵杂乱无章的脚步惊吓
退缩至到山阴之后
静谧,看上去颇有些乱序
-
返身之际
再留恋一眼楚楚堪怜的菊花
突然想起早晨
晾在玻璃几案上的一杯清茶
已忍了一天孤独
平静的色调里沉淀了多少关爱与涩苦
正适于消夏。一杯净水入肚
一如菊花幽静在谷
随着日暮和溪流,褪尽浮华
02、背影:雁来红
-
新秋,疏桐灯影下
月光又一次将忧伤搭上了琴弦
它不懂得疏忽的微凉
会伤人很深,驮着梦境的肩臂
留下花瓣鲜艳的齿痕
雁来红,你有一刻紫色耀目的纯真
绚丽多姿的图案,装点
篱落的黄昏,当余晖血色燃尽
最后的美。花儿小口的
吃掉计算岁月的银针,小口的
咬着莲的心藕,饮着眼泪
小口的啃噬挥之不去的沉寂
亲爱,当我们老时,雁来红仍开着
像昔日佳人,站在自己的背影里
03、梦镜:蜀葵花
-
透过葵瓣看你内心的伤
泪的遗骸涂上一点朦胧的颜色
他曾对十字架说,任凭
乱石四面八方袭来,灯光熄灭
那一刻还不是彻底的黑夜
那是无助者的梦,高潮卷起
沉默,精彩,根茎四溅
山洪从电视机镜头夺目而来
道路上人仰马翻,自然
晾晒它夏天的骨骼,季节的苦闷
这不是幻想,是活的现实
却又极像是一场旧梦
花瓣上的情节,一簇簇火红绽放
是葵头顶的信仰晶莹
像喜欢做梦的孩子口中念念有词
爱总有一日精疲力竭
倚窗而卧,看风景铺开高潮和余波
葵在一个角落,在院内
的墙角下,庭前屋后,吐红坠粉
酿造出芬芳,繁花锦绣
在那里你可已捧得圣斯塔法诺之心
04、倾城:晚香玉
-
一夜倾城。起先
对莲的羞涩有一丝担心
接着是童话的水仙
凉薄的玉露,圣洁的面容
而菊花朴素而细腻
阵阵香气,像托付的声息
听起来安宁,喜悦
一瓣瓣纷然的灿烂和浓烈
而夜来香是晚上的
薄若蝉衣,被月亮的芳菲所簇拥
四十朵花穗,重叠
摇曳生姿。色彩被夜晚所过渡
于是我能看见玉色
皎然的脸,你不动声色的笑颜
独处一隅,倾城而眠
05、痴恋:月季花
-
月季,你花姿绰约,对于常人
你是个缘分单薄的花朵
对于我们绵绵不绝的忧愁
你的爱意婆娑,如此无穷无尽
-
有时丰满是如此的失控
日落的贞洁,这样的鲜艳欲滴
对于那些频频失意的心灵
霞光恍然如梦,恰是一种安慰
-
希望环绕的花后,你的颜色
正等待采摘之手和拥有的怀抱
纯洁宛如父爱般的光辉
你的额际,仿佛清晨初绽的蓓蕾
-
你,多少个世纪的幸福与希望
在一个渐渐冷却的季节
重新将热恋的花讯传递
并将第一次纯真献给赤子之怀
06、蓝色鸢尾花
-
流吧,蓝色爱丽丝的眼泪
这一切迟早要交还大地
包括粗大的根,宽阔如刀的叶子
包括赞赏、仰慕,暗暗的献出
-
你这优美的使者,在多彩的花瓣上
涌动光明自由的 情感 ,那眼神
流淌如静谧的秋水,那迷恋
穿过古埃及的土地,以雄辩的力量
-
照耀那些绝望的黑夜,黑夜里
寻找幸福之花的脚步。你始终都是
热情开朗的舞者,注定要改变
一下刻板无趣的生活,因为明察秋毫
-
心灵缤纷的想象,像琴声突然响起
在那里,爱受到尊重和崇拜
在那里,鸢尾花缠绵而敏捷的赤足
在宽阔的胸膛上,完成了她的霓裳之舞
-
凝神倾听坚实轻快的脚步
在我身后的大地响起,阳光的孩童
在这里完满它纯贞的庆典
蓝色鸢尾花,绽放静美的秋水诗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