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12月23日梵高因失望与自责,将所有不属于自己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割下了一小块耳朵。
1888年12月,高更和梵高居住在一起,他们两人常常因艺术观点不同而打架。梵高认为一名艺术家应该根据所看到的景物作画,而高更则认为艺术家应当根据自己的记忆作画。历史学家称,梵高就是在此期间失去了一只耳朵,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
梵高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家头缠绷带,面孔消瘦,眼睛深陷,流露出悲愤和绝望的感情,整个画面好像处一于滚动的波涛之中,汹涌的狂流似乎在威胁着狂热不安的画家,给人造成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量。
这幅自画像是梵高在自己割下耳朵后不久创作,尽管从画面上看其伤势严重而显著,可是这幅自画像却没有受苦难的画家的迹象。在这幅作品中,他穿着工人的上衣、戴着皮帽子,看不出精神错乱或痛苦的痕迹,即便遭受着身心痛苦的折磨,他也是表现得不以为意的从容,然而画面却度溢着紧张的气氛。
扩展资料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但两个固执的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自己的耳朵。
世界把自己的癫狂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师就像曾经给他的笔端注入魔力 。我们惊讶地注视着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整个人类受刑,成为痛苦的化身。想到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挣扎的线条与狂舞的色块: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位生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这是一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镰刀最终收获了自己的耳朵。
:文森特·梵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上千万成年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旧称躁狂抑郁症)的困扰。它一方面是在文艺界中流行的“天才病”,造就了李白、拜伦、梵高等文化巨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毁灭性的病魔,其自杀率在各种精神疾病之中独占鳌头。专家指出,预防和治疗这种天妒英才的恶疾,才能让创造的天才得以延续。
躁郁症标准的诊断病名叫分裂情感样疾病,又叫双向情感障碍。有家族遗传倾向性,有这个疾病的历史名人很多。很多躁郁症的患者都是政界、演艺界、文学界的大家和名人。比方说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以及希特勒、海明威、梵高,其实都有躁郁倾向,所以说这个疾病有着激情澎湃、夜不能寐、妙语连珠,创造力十分丰富的一面。也有低落的时候,如悲观厌世、自暴自弃,甚至有想轻生的情况,比方说海明威、香港影星张国荣也有此疾病倾向。海明威拿着猎枪捅到嘴里自杀,所以说躁郁症严格意义上是一个适合以右半球发达型的职业为主,如文艺界、演艺界、传播界、社会性强的职业,对患者比较合适。患者激情澎湃,如大仲马小仲马,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星期,一部中篇甚至长篇小说就问世了。所以不太适合循规蹈矩,抽象思维严苛的工作性质,而适合能发挥激情、创造力、艺术性强特质的工作。
双相障碍治疗需注重“三大原则”:\x0d\综合原则,长期原则,以及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服用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仍是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方法,心境稳定剂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治疗药物,是从急性期到巩固和维持期的主要选择。\x0d\由于双相障碍中的抑郁表现和抑郁症很相像,非常容易被漏诊或者误诊为抑郁症,加之双相障碍比抑郁症发病更早,很多双相障碍患者19岁之前发病,但明确诊断一般耗费5至10年,对患者健康成长危害很大,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公众对双相障碍有更多的了解。国际上将每年的3月30日双相障碍患者、画家梵高的生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在此期间集中开展促进双相障碍的学术交流,推动规范化治疗。\x0d\一般而言,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早于抑郁障碍。综合国内外调查数据,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25岁以前发病更多见。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发作形式可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初冬(10-11月)为抑郁发作,而夏季(5-7月)出现躁狂发作。\x0d\\x0d\双相障碍患者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如果按抑郁症治疗,一旦走上歧途,后续的处理应对就变得相当棘手。重视与识别轻躁狂及躁狂发作是双相障碍早期干预的关键,鼓励年轻患者积极治疗。
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经说过,“有些人为了活着不得不竭尽全力,那就是我。”一些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解中经历过痛苦的人,更容易理解别人的痛苦。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疾病。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两个主要特征。很多情况下,“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延误诊断,情绪不一致的患者往往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单相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误诊原因,因为轻躁狂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冲动行为和逃避思维往往预示着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请不要随意判断双相情感障碍,没经历过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会有一些误解和误区。尤其是像“躁郁症”这样字面上给人很大想象空间的词,往往被误解为两极分化。双相不仅仅是情绪的正常波动。很多人会鄙视双相情感障碍,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一时高兴一时难过”的状态,甚至有人会随意给别人和自己贴上“双相”的标签。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总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徘徊,这种飞升与坠落的感觉伴随着他们日日夜夜的挣扎。作为正常人,我们会为了刺激而主动玩跳跳机,但是如果你想象自己一辈子都在跳跳机上呢?这可能就是双相患者的痛苦。
双相情感障碍的“拨动开关”,很多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和抑郁之间转换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有些躁郁症患者也隐约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开关”,可以随时选择开启躁狂状态。确切地说,没有真正的“拨动开关”,但当患者从事某种活动时,大脑中激素的分泌水平影响神经活动,从而触发躁狂状态,这其实是一个转化过程。正常情况下,患者无法预测下一秒的状态。情绪波动并没有完全被他们“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很难完全治愈的精神疾病。从药物治疗中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一年内复发率较高。除了生理药物缓解疼痛外,心理治疗在康复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果患者在保持情绪稳定的同时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复发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形式技术和认知行为疗法已被证明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措施。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容忍度是缓解病情的重要因素。躁郁症患者会一直处于躁狂和抑郁交替的状态,这对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心碎和头痛的事情。他们的起起落落是不合理地,会消耗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亲人的社会支持、宽容和陪伴可以为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是预测患者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最后,愿每个灵魂都有一个可以依偎的人,不孤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