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2.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3暴风雨打击着土地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对祖国的挚爱。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汪峰《河流》歌词
词 :汪峰
曲:汪峰
编曲:贾轶男
这么多年我竟然一直在寻找
找那条流淌在心中的河流
我知道也许它不在任何地方
或是就在我心底最疼痛的故乡
究竟流多少泪才能停止哭泣
究竟回多少头才会看到天空
谁能告诉我那汹涌的孤独与渴望
是否就是我梦里永隔千里的河流
月亮这么僵彩虹也那么迷惘
我能做的只是不悲伤不仰望
总是在最好的时刻满怀悲凉
只因为生命注定在不羁中死亡
究竟受多少伤才能无视痛楚
究竟走多少路才会回到最初
谁能告诉我那奔腾的迷惘与骄傲
是否就是我心底永隔一世的河流
如同那火焰般绽放的花儿
我们被镌刻在这料峭的尘世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那些
清澈的灵魂无助的抽泣更悲伤
究竟流多少泪才能停止哭泣
究竟回多少头才会看到天空
谁能告诉我那汹涌的孤独与渴望
是否就是我梦里永隔千里的河流
究竟受多少伤才能无视痛楚
究竟走多少路才会回到最初
谁能告诉我那奔腾的迷惘与骄傲
是否就是我心底永隔一世的河流
是否就是我梦里永隔千里的河流
汪峰2015年新专辑《河流》正式上线发布,这是他出道20年以来创作的第11张专辑,专辑同名歌曲《河流》也首次曝光。这张专辑中包含13首汪峰原创作品,风格主题各不相同,本真的创作及平和的眼光更直接表达了情感。
作者以探求河流的秘密为线索,采用人格化的写法,告诉我们其实河流也与人一样,有感情,有秘密,有追求,有信仰。
作者通过对家乡一条小河的描述,说明自然必须得到尊重,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深刻丰富,能引发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让读者回味无穷。
常言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物皆有所持意义,文字亦不例外。写作是记录感情,阅读是对情感的第二次激发,读后感则是我们情感生发的结果。下面,为您带来“北方的河读后感”,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更多内容尽在。
北方的河读后感1说实话,小桥流水的故乡扬州远没有奔放刚烈的新疆带给我更多的成长,每隔几年回家探亲的时刻都会在烟花三月的瘦西湖边轻抚嫩绿的杨柳,或是站在二十四孔桥上看水乡女子乌黑的发髻和她们手中斑斓的纸油伞。扬州的烟雨可以养目,但我知道只有北方才给予我心灵的震撼和成长。
看了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知音般的倾诉感染着我,额尔齐斯河、渭河、黄河、黑龙江……这些北方的大河啊,在张承志的笔下变成了一幅幅生命的画卷,伴随着那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打拼出灿烂的人生。每一条河,便是一段人生旅程,河水的澎湃涛声载着我们的青春远航。有意思的是,这些河我全部有幸前往,与男主角的历程相似,从俊美清冽的额尔齐斯河到泾渭分明的渭水边,再从汹涌湍急的黄河壶口到冰天雪地的黑龙江,我出生在陕西,生长在新疆,求学在东北,即使在地球的另一端,也踏遍北方国度加拿大的河流与冰川……
诗人曾说过,大河是大地的血脉,我却对大河有另一种感觉,除了视觉、除了听觉,北方的河还给予我更多的东西,来自心灵深处,一种抽象却又复杂的感觉,这也是壮丽雄浑的北方给予我最广博的礼物,哦,我想到了——大河是大地的芳香。闭着双眼也能感受,也能回想。这芳香让我眼界宽广,让我灵魂纯净,让我性情坚强。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就是这感受吧,我深情地爱着北方,爱这些土地,爱这些河流,爱这些人们。
北方的河读后感2“完了,您他妈的再别想写河流了,至少30年,您写不过他了!”,这是作家王蒙在看完张承志《北方的河》后随口说出的评语。“我再也不想写小说了”另一位女作家王安忆的感慨更为实在。张的这篇中篇小说原载于1984年的《十月》,小说一经发表就以其沉潜自如的叙事角度,激情澎湃的文字组合、热情奔放的抒情风格、和厚重精实的文化底蕴征服了广大读者,尽管以后他先后推出《黑骏马》、《金牧场》、《心灵史》等不朽力作,但是在许多文学评论家看来,《北方的河》无疑是张最成功的小说。
说来惭愧,这样一部经典作品我与它的邂逅只在两天之前,因为学校停电的缘故我一头钻进学院资料室,在一排排书架前漫无目的的踱着方步,消耗着因停电而突然凝固起来的时间。发现这本小册子极其偶然,我向来不太留意文学架上的书目,可能是读过张承志的散文,也多次听导师推荐过他的作品,便对他的名字格外敏感。咦,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OK,就这本书了,毫不犹豫的办理了借阅。
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北方的河》,本来睡眠就不太好的我真不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这样一部作品,弄的我昨晚差点再次失眠。套用周杰伦对费玉清的那句恭维,“能把纯文学的东西演绎的这样传神,真的就只有他(张承志)了”。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开始叙述,主人公曾是一名知青,后在新疆大学读完汉语言专业后,意识到虽然论文可以打5分,但是并不意味着适合作一名语言学者,因为受到好友颜林身为地理老师的父亲的影响,决心该行研究地理,回到北京报考著名地理学家,曾留学牛津大学人类学专业的柳先生的研究生。
这部作品其实和张的其他作品一样,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黄河、湟水、额尔奇斯河、无定河、永定河、黑龙江都成了作者抒发豪情壮志的对象,在作者心中这些彻夜流淌奔腾不息的河流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的“伟大象征和代表”,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有过苦难的过去,有过迷茫的徘徊,但是在当他的身躯与精神完全融入北方大河的过程中,他以一个不屈服于挫折困难的“战斗者”的姿态重现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北方的河给了他重生的力量。
这是一部激发人奋进向上的小说,这是一部几乎没有情节,通篇采用“意识流”般的时空交错写法的小说,这是一部洋溢着强烈浓郁时代气息的小说,这是一部令你看完之后渴望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青春澎湃,昂扬着无穷生命动力的激情年代的小说。
感谢你,张承志,让我这个周末可以分享到你曾经的别样青春,那些生生不息奔腾不止的北方河流,一定会为冲破坚冰的阻力,为我的内心开辟出一道真正属于自我的精神航线,并且指引着我顺流而下,躲过沙洲暗礁,越过荆棘浪口,或者带着坚毅与果断顺额尔齐斯河北上,勇敢驶入北冰洋,或者怀着执着与热情乘黑龙江东流,去拥抱蔚蓝色的太平洋。
这是我读完《北方的河》的一点肤浅想法,我不会写文学评论,更没有资格评点前辈,虽然语句不通,措辞生硬,思想肤浅,但是如果大家能抽出一点时间,读读这本不到十万字的小书,我的愿望就达到了。
北方的河读后感3通读整部小说,我感受到一种东西在心中蔓延,它紧紧攫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关于生命、精神和理想的东西,它有一种青春的热烈,它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强健有力,那么的不可遏制。它让我们正视内心那片早已被世俗和喧嚣占领殆尽,几近荒芜的精神的绿地,让我们错愕和震惊,让我们愿意检点一番心灵的荒芜而重新踏上追逐生命理想的征途。黄河,额尔齐斯,湟水,无定河和永定河;那一条条北方的河已融入了“他”生命里。在这里是一种旷野。是一种纯真。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完美合一。
这样的生活才是纯自然的。不加修饰的。那是黄河的儿子所特有的性质。我曾在主人公给病床上的母亲吃罐头的时候痛哭了一场。 他成堆成堆的给母亲买来水果和罐头。打开,削好,递到母亲面前。 “不想吃,”母亲的声音还很微弱。 他还是端着那些食物,不作声地望着母亲。 “不,”母亲又说了一遍。 他把食物递得更近。 “你也吃。”母亲说。 “不,你吃,妈。”他说。“你也吃。”母亲坚持着。 他拿起一个苹果,用两个拇指卡住,咔嚓一声掰成两半,大口嚼了起来。他避开了母亲的目光,也不再去看老人满头的白发。
母亲也吃了起来,小声地啜着梨子罐头里的糖汁。他们都想起了久违的往事。细致入微的描写。我相信没有切身的体会是难以写出这样的文字的。另一段令我难受的地方是当摄影家嫁给了研究生的好友时。为何研究生不去追求呢。白白的放弃了一段纯真的爱情。
北方的河读后感4第一次知道《北方的河》这部小说,是前段时间学习网上课程《文学欣赏与批评》时听武汉大学的陈国恩教授讲到的。知道它的作者——张承志,也是第一次。以前我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张承志写的另一部小说、后来拍成了由腾格尔主演的**的《黑骏马》。我没有读过《黑骏马》这部小说,也没有看过《黑骏马》这部**。教授对《黑骏马》分析的比较多,对《北方的河》分析的不多。但我记住了他讲的一个细节:在《黑骏马》这部小说,作者把草原当成母亲来看待,写出了母亲、母爱的伟大,而在《北方的河》这部小说里,作者把黄河看成父亲。我们常常把黄河看成是母亲,说它是母亲河,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却很少有人把它比喻成父亲。因此,我产生了读读这部小说的想法。
利用几个晚自习辅导的时间,到今天为止,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北方的河》。小说是用A4纸打印的,正反面,共57页,不算长。小说的情节也不算复杂,说的是一个曾在新疆下乡插队的知青“他”,在下乡插队期间喜欢上了北方的河,额尔齐斯河,黄河,湟水,无定河……他曾经横渡黄河去找自己的同学。他观察、研究这些河流,用心感受河流。这些河流或沉静,或奔放,或温柔,或热烈,都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象,更准确地说,这些河流在他的心里、灵魂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后来,他考上大学,学习的是汉语言专业,被分配到一个单位做了宣传员。但他没有去报到,而是带着对北方的河的热爱和深情,再一次去探访那些河流。他甚至还决定考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他太爱那些河了。他再一次横渡黄河,但右胳膊肌肉拉伤。他考查黄河、湟水、无定河、永定河,既是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河流,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些河流的性格和情感,也是为自己的研究生考试准备论文。为了考上地理学的研究生,他自学地理学专业的书籍资料,自学日语,翻译外国地理著作。
他深深地爱着北方的河,他把黄河看成是父亲(注: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小说里处处是他对河流的感受。为了这些河流,他克服诸多困难要考研究生;为了这些河流,他甚至放弃了对他抱有好感的喜好摄影的姑娘;为了这些河流,他满怀热情地写了一首诗——很长时间才写完,他还觉得不满意,因为感觉没有写出那些河流的真正内在的东西。小说最后,写的是他在考研前一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他看到了渴望已久的黑龙江,看到了黑龙江化冻,看到了等待自己的姑娘。而第二天,他就要进入考场,那个曾经对他有好感的姑娘也要和他的同学举行婚礼。
读完这部小说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通过主人公“他”的所感所思、所想所说,对额尔齐斯河、黄河等北方的河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这些河流的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致,很有感染力;二是,“他”的人生道路、性格受到河流的影响,不肯屈服于命运;三是,以“他”、爱摄影的姑娘和他的同学徐华北为代表的青年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其努力抗争,并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当然,最深刻的还是主人公对北方的河的热爱和深情。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并发自内心地热爱的时候,他就会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即使遇到千般苦、万般难,也不会退缩。《北方的河》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种精神是我应该学习的。
作者张承志后来信奉了伊斯兰教。《北方的河》的主人公对河流的炽爱,特别是他把黄河看成是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把河流看成他的信仰或许,作者在这部小说里是否透露自己在寻找信仰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恐怕只有作者本人吧。我们只能猜测而已。
北方的河读后感5俄罗斯文学是讲究写大地的,对于广阔的俄罗斯大地的深爱与忧思,这是一些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例如契诃夫、高尔基--身上最动人的特点之一。前几年出现了中篇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它以苦难而又美丽的中华大地的魅力使读者激动不已。现在又有了《北方的河》,它唱出了对于祖国大地,对于大地上的艰难而又奇妙的生活,对于唱着"花儿与少年"和"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人民,以及对于永远年轻的理想和热情的刻骨铭心、始终不渝的情歌。它把他的同胞,他的同时代人,他的同行唱得心头热热的了。
这是一首刚强而又滚烫的歌。黄河不能不是这首歌的主旋律。"父亲"的比喻与横渡畅游的栩栩如生的刻画,使浑黄的、燃烧起来了的、温暖多沙的一块一块的黄河居于群河之冠。而"曲流宽谷"即"老黄土帽中的拐弯河大深沟"永定河,抱着马脖子渡过的钢蓝色的额尔齐斯河,青麦、雪山、浅山和花头巾边的湟水河,把北京西北的巍峨山脉劈出了深峡长谷的永定河,以及坚硬的冰甲咔咔作响地裂开、青黑的水翻跳着推开巨船般的冰岛的正在解冻的黑龙江,便成为黄河的补充、延伸和变奏。
张承志写实并不写意,写景、写情而又充满严肃的思辨,他既提供了形象清晰、凸现可触的众河景观,又深深地挖掘着各河的特色与众河的统一的北方的雄健粗犷的灵魂。他同时还从象征的意义上通过河流写了我们的即使破碎过也永远美丽、永远充满希望和力量的生活。那就是说,小说不但写了北方的几条河,而且写了生活的河,生命和青春的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河。
小说对于马家窑文化,关于彩陶的河的描写,恐怕不仅是顺便提及,而是有它的深意的。这样的高瞻远瞩,这样的对于历史、大地、生活的沉思,不能不给我们的引人自豪的当代文学带来新的精神境界、新的信息,这是一切鼠目寸光、小打小闹的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一切迷茫、颓废、只知无休止地咀嚼自我的作品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如果猜测作者的动机,也许张承志更有意于通过"他"和"他"的河来写那一代人,他意欲显露那一代人的奋斗、思索、烙印、选择、幼稚、错误和局限,表现他们的深刻的悲观与最终病态软弱的呻吟在新生命的欢叫中被淹没(见小说题词)。应该说,有许多地方他写得很成功,像"她"的经历对于"他"的经历的补充、修正和冲击,像"他"的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特别是"他"对于爱情的态度、"他"请"她"吃西餐的场面,都相当感人,像一幅彩色的、配有动情的背景音乐的**画面。而这种栩栩如生的画面,正是张承志过去偏重遐想、思辨色彩浓郁的作品中所缺少的。
我尤其欣赏"他"关于四个真正的男子汉的豪言,"牛虻、马丁·伊登、保尔·柯察金"、"还有一个是我",这最后一句话"他"当然没有说出来。即使仅仅是豪言壮语也罢,这样的豪言壮语也是空谷足音式的黄钟大吕!一些人变得琐碎、纤细、扭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肚子牢骚、一肚子怨气,久矣!尽管是安定团结的和平建设时期,尽管人们可以大听轻音乐与大看时装杂志,但牛虻、保尔·柯察金的革命理想主义与自我牺牲,难道就不需要了么在社会风气还如此不理想的今天,扶正挽颓,保持这种情操、这种精神,也许更加难能可贵吧壮哉斯言,革命正气,民族正气,男子汉气概代代不绝!
顺便说一下,有一些读者对张承志的作品里的男性美深为赞赏。确实,张承志的作品里处处流露着男性的眼光、男性的骄傲和热情,男性的肉体、生命、灵魂的搏动和力量,这在当今文学创作中是很有特色的,除了蒋子龙、张贤亮等少数几个作家以外,几乎没有几个人有这种雄风。《北方的河》在这方面也是非常强烈的,甚至强烈到窃以为或许多一点节制和含蓄会更好些。
但是整个来说,《北方的河》里关于社会生活的描写远远逊于它对河流、对作品主人公的思索与情怀乃至有关地理学的描写。尽管张承志在作品中企图把生活写得更实一些,也许这是一个可喜的与必要的尝试。正因为他的河写得太好了,他与"他"以外的人物包括"她"就难免令人觉得相形见绌。也许是我的偏见,我觉得他的徐华北与"她"甚至还有顺手写到的湟水边上浇水种树的老汉有光彩,还不如红脸后生与唱歌的青海妇女更能给人以难忘的印象,颜林和他的父亲就更差些。
张承志显然还没有从当今城市生活中感受到诗和力,像他从内蒙古草原、从北方的河流与土地上所感受到的那样。对结构全篇起着重要作用的"他"考研究生的故事,不仅写得匆匆忙忙,从整体来说,也写得缺乏深度和新意,更缺乏全篇作品所具有的那种杰出的气势和壮美。他这个故事没有选好,起点低了,与河及关于河的描写处于不同的精神高度上,因而也影响了和谐。
但无论如何,《北方的河》的发表令人振奋,也令人鼓舞。波浪翻滚的几条大河向着我们的文学事业发起了勇猛的冲击,它号召着更加开阔、高大、强健而又深沉的文字,它号召着向新的思想境界与艺术境界进军,它号召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新的文学巨人、文化巨人的诞生。它的出现展示着一种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姿态、新的快乐和庄严、新的胸怀和更高的文化智能根基。
我精心推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