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歌曲创作背景

《茉莉花》歌曲创作背景,第1张

一、灵感来源

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 

二、作词编曲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

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扩展资料:

社会影响

《茉莉花》在两个大陆相互隔绝的时代跨越了地理距离的藩篱,成为象征中欧人民友谊和交流的生动符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首改编后的《茉莉花》唱响中国。

此后,众多世界级亮相让这首民歌引起苏皖多地关注。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区以该首民歌为名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音乐文化节。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颁奖仪式的现场《茉莉花》出现总共774次。

《茉莉花》歌词

词曲:何仿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从东方到西方的媒体宣传中,宋祖英的名字与“东方茉莉”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茉莉花作为中国的民歌与代表花卉,早已在世界上成为一种China符号的象征。因此,王磊在创作中着力体现出东方色彩的美字,歌词创意从“东方茉莉”的美誉中化来,既有本土化风格,也有世界性元素。很快,在作曲家龙伟华的妙笔下,这首歌的旋律流淌而出,并幸运地从全球7万多首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北京奥运会第四届全球歌曲征集获奖歌曲”。

一首好歌,自有它的生命力,《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所体现出的“东方韵味”是恒久、绵长的。在奥运版中,从“神韵”“古老民族”“东方气质”这几个词中可以看出奥运版的歌词着重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的气息,而“欢聚”“欢迎”“真诚友谊”“牵手”这几个词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纯朴的气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奥运版的歌词整体是注重体现友谊,是把民族情感的柔美和现代音乐的华丽完美结合的。而在春晚版中,“气质”“慠凌”“沐浴”“花丛”这几个词是围绕着茉莉来写的,“歌谣”“牵手”着重体现了茉莉的浪漫,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春晚版的歌词中心是在写茉莉,着重体现茉莉的浪漫。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歌词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同,修改后的歌词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央视导演组认同和观众接受,这朵美丽的茉莉就绽放在2009年新春。

《茉莉花》歌曲背景介绍是关于茉莉花这首歌的来历背景,《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

《茉莉花》其他情况简介。

《茉莉花》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江苏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江苏的《茉莉花》是“茉莉花”这个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它采用五声音阶,bB徵调式,旋律婉转流畅,节奏稳重富于变化,音符的结合由于同吟诵歌词的节奏基本一致,歌词与鲜花调一样,多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因此琅琅上口:

好 一朵 茉 莉 ︱ 花 ~ 好 一朵 |茉 莉 花 ~

X XX X X ︱ X - X XX |X X X -

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小跳进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点,主要传唱流域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也是最广为流传的版本。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江苏茉莉花

旋律音调夸张 风趣 体现了粗犷豪迈的风格 东北茉莉花

音乐书上有的 绝对没错

这首民歌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

扩展资料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参考资料: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民歌,它源自于江苏省扬州市的民间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在歌中,茉莉花被赋予了纯洁、质朴、清纯、贞洁等形象,不仅表现了人们对茉莉花的喜爱,也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歌曲,人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

值得一提的是,《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在国内外都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和改编。在美国发射的一颗向外太空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上,甚至也将《茉莉花》作为地球礼物送给了外星生命。而在2004年的第28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儿童也在巨型灯笼的陪伴下,演唱了这首民歌。

总的来说,《茉莉花》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歌,它所表达的淳朴柔美的情感,以及茉莉花所代表的优秀品质,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通过这首歌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美妙之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9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