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你好!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对朋友、亲人以及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个诗句中,“红杏”象征着悠长的时光,而“枝头春意闹”则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整句诗描绘了一个美好丰富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追思和留恋。同时也承载了诗人对未来的希冀和期待。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辞官之际写下的,讲述了他在临别之际,看到家乡的古原草色,心中既感伤又思念,对逝去的时光和归不得的故土充满了怀念和感慨。红杏枝头则是象征了白居易的青春年华与亲人之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红杏枝头春意闹
——咏杏花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杏花是春天显著的标志之一。说到春天,首先就要提到杏花。杏花盛开时节,细雨蒙蒙,轻风剪剪,杨柳吐青,春风拂面。中国古代文人们悠然徜徉在春色里,徜徉在杏花雨、杨柳风的意境中,他们心旌摇动,将杏花入诗,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寄寓于杏花,杏花也就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写常新的意象。
我国古代较早描写杏花的诗篇当属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杏花》: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诵读这首小诗,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在茫茫无际的原野上,绽开着一枝枝鲜嫩之色的杏花:“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淡远的青绿与鲜艳的杏红,以一种和谐明快的色调,点染出浓郁的春意。“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随着视线的移动,我们看到粉红色的杏花,或在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或在近处的山城艳丽夺目,一派“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象。接着,诗人笔调轻轻一转,抒写出人们对杏花的喜欢和珍爱:“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红琼是红色的美玉。小心采折的杏花,衬托在金**的盘子里,就像一块块红色的美玉,敬献在宾客面前。它象征着五彩缤纷、欣欣向荣的春天,传达出沸腾喧闹、生机盎然的春意,给予读者以无限惜春、爱春、赏春的欣喜和愉快。如果说,宋人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以虚带实,以静衬动,烘托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动,那么,“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则是以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色调透露出春天的信息,迸发出人们对春晖的喜爱之情。
杏花的盛开展示着春光的明媚,我们来看北宋词人宋祁《玉楼春》词中的红杏: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的上片写春光无限,下片感叹春光难留,赏春难以尽兴,寄托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具体讲,上片四句写春游出东城所见早春之胜景:轻舟在碧波中荡漾,绿柳在微风中轻摇,红杏在 阳光下怒放。早春时最足以显示春光的当是红杏,杏花盛开,生气勃勃,如火如荼。红杏盛开衬托出春意之浓,着一“闹”字,似是杏花在有意闹春,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同时,“闹”字还容易使人联想到“闹新春”、“闹元宵”等热闹景象,融入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烈期盼之情。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再看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那枝出墙的红杏: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本想游园,却因主人不在而无法进去。在失望之际,突然发现一枝杏花伸出墙外,于是分外惊喜。对青苔都充满爱心的诗人从墙外一枝红杏,感受到墙内万木春色,领悟到春天和一切生机勃勃的新鲜事物一样都是封锁不住的。这样,诗人高尚的情趣、美好的追求,就与那枝关不住的红杏融为一体,呼之欲出了。
唐代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中的杏花一片粉白: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此诗写鸟鸣花开、春意盎然的田园景象。冬天难以见到的斑鸠,随着春天的来临,早早飞临村庄,在屋顶鸣叫;村中的杏花争先开放,粉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白色的杏花中。纷乱的杏花让诗人顿时兴起田园之乐,杏花开在村边,也开在诗人的心头。
在缭乱的杏花中,唐代诗人储光羲的《钓鱼湾》,展现了暮春时节钓鱼湾的动人景象: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诗中写了隐居的情趣:绿荫蔽天,杏花飘地,清潭见底,荷动鱼散。渔翁之意不在鱼,单是这美好的景致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日暮罢钓系船,在绿杨芳草中等待好朋友(情人)来相见,那杏花的纷纷繁繁,就是小伙子急切心情的衬托。诗人写风光宜人的钓鱼湾,写盛开的杏花,渲染的是清新淡雅的美学境界。这种美学境界与边塞诗派大漠雄风、浓墨重彩式的美学思潮不同,它避开了战争的烽火,解脱出朝堂的倾轧,远离尘世的喧嚣,没有市井的嘈杂,在杏花的摇曳中产生愉悦,净化心灵。
再看唐代诗人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这首诗是“大历十才子”钱起的名诗。此诗开篇点题,“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却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杏花在诗中出现,它的纷繁与飘飞无不使诗人情思翻飞,它与幽竹的“不改清阴”相对照,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晚唐社会的衰败,个人事业的失败困顿,家中亲人的生离死别,爱情生活的不幸,给李商隐的一生涂上了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生活的折射而形成了他的诗作阴柔、凄艳的朦胧风格。我们来看他的《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
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
得及游丝百尺长。
这首小诗写的是烂漫春光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意绪。首句写春光与日光争艳竞妍,造语新奇,意趣盎然。丽日当空,春光烂漫,万物生长,方兴未艾,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热烈欢快的勃勃生机。日光,既指艳阳春日,又兼有时光之意。着一“斗”字,似乎眼前这烂漫纷呈的春光日日与时光争雄比长,力求在这美好的时光尚未消逝之前展现它的全部美艳。这一比斗本身就暗含韶光易逝的轻微惆怅,暗含下文意绪的纷扰不宁。第二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城郊野外,山路横斜,艳阳高照,杏花盛开,惠风和畅,芳香四溢。极目远眺,只见山杏灿烂却微呈白色,亮人眼目却略带灰暗,这种色调容易触动诗人春日的无名惆怅。杏花开放,一见春光烂漫,二见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状的缭乱不宁。三、四两句更进一步点出了诗人消融纷扰的期盼:什么时候才能使心绪摆脱眼前这种纷扰不宁的状态,能够像这百尺游丝一样轻松悠闲呢?通读全诗,不难发现,芳香四溢的杏花实际上折射出诗人伤春、伤情的纷乱不宁。
古代诗人足迹遍及各地,在旅途中对大自然有极为丰富的体验,而青草碧色、日暮杏花很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
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晚唐诗人吴融漂泊在外,偶见一枝杏花,牵惹出的情思是何等的浓郁:
一枝红杏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
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
澹烟笼日暗神州。
(《途中见杏花》)
奔波于茫茫旅途中的吴融,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这种意绪有花开易落、青春即逝的惆怅,又有自己行色匆匆,与杏花缘分短浅的无奈。由于节候尚早,未到春深时分,料峭的春寒中不见蝴蝶飞来,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此情此景杏花独开,孤独寂寞,不就是诗人自己吗?诗人眼前逐渐浮现出长安绚丽夺目的杏花。他被迫离开朝廷,到处漂泊,心里仍萦注于朝中。这种故国之思恰托于杏花,让读者感到诗人内心蓬勃的报国之志。
晚唐诗人杜牧是一位既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又立志报国、期挽晚唐颓势的有识之士。他二十多岁便出游各地,体察民情,寻访名胜,考察地要,在漂泊途中,写下了那首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一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这时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欲断魂”呼应并深化了“雨纷纷”的情感氛围,突出行路之人的心事重重,凄迷纷乱。行人希望找个酒家,歇脚避雨,饮酒浇愁,于是问路牧童,牧童随手一指,让人产生意外的惊喜:那隐约可见的枝头红杏,那随风飘飘的古朴酒旗,唤起了行人心间多少热情和温馨啊!红杏出林,粉红似霞,遥而可及,望而心动。一颗流浪飘泊的心在红杏林边的小小酒店得到了暂时的安顿,行人的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轻轻的喜悦,淡淡的欣慰。全诗四句,先愁后喜,借杏花闪现传行人悲喜交加之情,细腻而曲折,感伤而凄美。
五代诗人温庭筠一天宿于旅途驿馆,清晨乍醒,恍惚迷离中思绪还停留在刚消逝的梦境中。孤灯荧荧,明灭不定,更透露出旅人迷惘的意绪,于是写下了《碧礀驿晓思》,借梦醒所见抒写思乡之情: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诗人大梦初醒,迷离恍惚,眼前孤灯荧荧,明灭不定;只觉楚国故里,远在天涯。他不禁悲从中来,怅然若失。走出客舍,徜徉庭院,只见晓色朦胧之中,残月缓缓下沉,山杏开满庭院,原来长夜悲啼的子规这时也敛声静气,歇息下来。在清晨的清空静谧当中,诗人有一点思乡的寂寞和忧伤,也有一份满目春色、繁花似锦的喜悦和欣慰,陌生、孤独、惊喜、欣悦交融在一起,借“朦胧淡远”的杏花巧妙地传达出来。
花红易逝,红颜易老,人花相喻,言愁说恨,这在古代诗词中当是普遍现象,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苏溪亭》,借暮春花草烟雨写美人别怨离恨之情,是反映这种题材的典范之作: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溪边亭畔,青草遍地,绿水悠悠,这般景致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恨。东风吹拂之中,美人斜倚阑干,凝眸沉思。燕子不归,春光将尽,美人悲从中来: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何处是归期呢?“一汀烟雨杏花寒”,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丽日晴空下的艳丽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不正婉转地隐喻苦苦等待、容颜衰老的薄命美人吗?凄风苦雨中的杏花,憔悴无光,烘托出美人迟暮的惆怅哀愁。
唐代诗人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中,以红杏喻进士及第,别有一番情味:
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日边红杏”是比拟唐代科举及第者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倚云栽”则比喻他们恩宠有加;盛开的“红杏”意味他们春风得意,前程似锦。诗人虽用秋日芙蓉自比,因为其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桃杏美在颜色妖艳不同,但诗人内心的失落却宛然在目,落第的高蟾虽无胁肩谄笑的媚态,但一种思慕、期待、怅惘、失落之感萦绕于他的心间。后人因此把杏花称作“及第花”。唐代诗人郑谷《曲江红杏》诗云:“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古代诗人中,陶渊明爱菊,林逋爱梅,苏轼爱海棠,而王安石则对杏花情有独钟。他的《北陂杏花》就是其代表作:
一陂春水绕花身,
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对这首诗,清人吴之振这样评价:“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澹之中。”(《宋诗钞•临川诗钞序》)此评价颇为中肯。诗中的杏花形象,鲜艳绚丽而不落凡俗,傍水的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宋代诗人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这种追求在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完全可以体现。诗人晚年退居林下,淡然自得,他对于水中花影的欣赏,正好反映了他在这种特殊的心境下对于虚静的审美理想的追求。
前两句主要抒写了诗人闲淡的情致,而后两句则带有几分悲壮的色彩。杏花纵然被春风吹落,也要飘洒在清澈的春水上,仍保持洁白无瑕的精神和独绝的神韵,外示平淡,而内心实极痛楚。本篇虽是咏临水杏花,却寄寓了诗人的情操和理想。后两句声情悲壮,格韵高超,是对落花最好的礼赞。
王安石另有一首五古《杏花》诗,着重表现临水杏花的神韵: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娆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通篇写临水杏花,侧重花影,而不着一水字,极工巧,极情韵,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玄妙的韵味。诗人俯看娇美艳丽的杏花,更觉水中的倒影美,它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动人。此诗虽咏临水杏花,但全诗没写一个花字、水字,而杏花的风姿更是空灵独绝,给人以含蓄深邃的美感。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后来又被迫闲居江宁,出处进退虽然不同,而其进步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实则未尝改变。为坚持自己的理想而献身,这是诗人一贯的宗旨。王安石是孤傲的,是一种执着的文化人格,一种清新寡欲的与世无争的政客品性。他笔下的杏花是孤傲的象征,是真正意义上的超俗脱尘的孤傲。
王安石爱杏花,金元时期主要诗人的代表元遗山则更爱。他的《临江仙》词就有“一生心事杏花诗”之句,《赋瓶中杂花七首》中又自注云“予绝爱未发杏花”。 元好问咏杏花之作,将近三十首,其咏杏花篇什之多,雅爱之深,对杏花的风采神韵体察之微,大概亘古未有。如:
杏花墙外一枝横,
半面宫妆出晓晴。
看尽春风不回首,
宝儿元自太憨生。
(《杏花杂诗》其一)
诗人先把出墙杏花放在“晓晴”这一典型环境中渲染,继而以两个美女烘托,特有情趣。因为在阳光明媚的春日早晨,含露的杏花妩媚动人,恰如刚经沐浴,浓妆的宫妃,所以诗人连用两个宫妃的典故比喻烘托。《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半面宫妆”出于此。“宝儿”是隋炀帝杨广的妃子。以美人喻花,这是常见的手法,旨在喻花之美,而能表现花的气韵风神的却不多见。诗人用“半面宫妆”“宝儿憨生”的典故,形神兼备,将杏花的风采神韵表现得栩栩如生。杏花没有矜持之态,没有取宠之心,而是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看尽春风不回首”,把爱情表达得那么真率直露、大胆无忌,对和煦的春风不仅敢目不转睛地看,而且竟至“看尽”意犹未尽,仍“不回首”,于是诗人嘲讽她“宝儿元是太憨生”。“憨”指傻气,此处形容其娇痴的情态。这里诗人用反说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杏花的满心倾爱之情。
再看他的《杏花杂诗》(十三首选一):
袅袅纤条映酒船,
绿娇红小不胜怜。
长年自笑情缘在,
犹要春风慰眼前。
这首诗歌大约写于诗人在汴京之时,抒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之心以及与杏花的不解情缘。诗中的杏花,有纤细轻盈的花枝,袅袅飘拂,映照着载酒的小船;绿叶娇美,红花小巧,一花一叶都令人不胜爱怜。诗人对杏花的情有独钟,见于言表。“不胜怜”,把杏花的娇美可爱,表现到了极致。三四句意蕴深远,是饱经忧患的诗人的心声。“情缘”,本指男女间的情爱之因缘,这里指诗人对杏花的偏爱。诗人经历许多世事,年纪老了,但对杏花的深情始终不减,这未免使他自觉好笑;但眼前的迟暮还要靠春风吹放的杏花来安慰。“犹要”二字,见出了诗人心中苦痛。只有借杏花来“慰”,诗人饱经忧患的心才能稍有慰藉吧。一个“慰”字,揭示了诗人与杏花“情缘在”的原因所在。上联用了“酒船”二字,暗示他饮了不少的酒。这两句流露的心情又是这样的沉重,可见这十四个字并非一般的抒情之笔,而是蕴含着诗人一生的辛酸。但尽管如此,生活的不幸并没有销蚀了诗人的对美的渴慕与追求,他对杏花的情缘至老犹在,这正是诗人精神面貌的又一层面的展示。他在《临江仙》词中写到:“醉眼纷纷桃李过,雄蜂雌蝶同时。一生心事杏花诗。小桥春寂寞,风雨鬓成丝。……一树杏花春寂寞,恶风吹折五更心。”元好问诗词中的“杏花”,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对于教师来说,教案就是每节课的蓝图。为此,下面不妨和我一起来欣赏下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春意挂上了树梢教案,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春意挂上了树梢教案
教学目标
以“春意”为核心,引导学生读懂文中陶醉于春意和感受不到春意的两类人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及以点带面的方式揭示出的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形象特征;以学定教,以问带疑,还原情境,引导学生读懂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作者选定这些人物和场景来表现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学生预习时对萧红的了解情况引入,消除学生对教师、文本的陌生感,创设情境。再以霍建起导演的**《萧红》公映,这位远离人们七十年的作家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引起热议这一话题,拉近学生与作家的距离。
2教师范读全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情境。让学生在听朗读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同时结合预习和听读感受提炼概括文意。
问:文章围绕“春意挂上了树梢”,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的不同活动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提示和鼓励。(描写了三月哈尔滨不同人物的生活场景,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时期东北地区中下层人民悲苦凄凉的生活现状。)
二、问题梳理
概述预习时学生所提问题,投影展示学生问题较为集中的几类:
1题为“春意”,为什么文中却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如何理解“春意”温暖的题目,为什么读来却有苦涩凄凉的情感
2为何写不同类型的人的活动为什么反复写到中国人与外国人如何理解汪林这一人物形象及写她的作用
3作者萧红写这篇散文的背景、心情和态度;
4第8段的理解;“三月”句两次出现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文题及开头给人暖意,写了怎样的“暖”
学生关于文题的问题:文题为“春意”,但文章读来苦涩,入眼却又感觉暖意。如何表现的
(1)三月的哈尔滨有怎样的暖意
①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②蹿着芽;③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
学生品读,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轻纱”,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吹拂的轻柔惬意;“蹿”,用词精妙,富于动感,形象地写出了新绿的生长速度和蓬勃的生命力;“陷”,写出了春风吹拂时人身心沉醉惬意之感。
(2)人们感觉到暖意了没有
有所体现:脱去冬装;逛街;晒太阳;
“陷进去”:令人沉醉,如梦如谜,有生命力——春在歌唱……
2题为“春意”,为什么却写了不少人的活动又为什么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
(1)怎么写人的活动的(从白天到黑夜切换场景写哈尔滨人的活动。)
(2)具体写了什么活动(两类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描绘处于“冬”“春”季节、两重世界的人们——哀哭的弱势群体、欢快的外国人,这样概括是否恰当
幸福者(汪林们、外国人),沉醉在春意里,四季快乐;不幸者,被遗忘遗弃在寒冬里,四季哀哭。
(3)题为“春意”,为何写人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看写法:通过人的活动和感受,从侧面来具体表现春意,突出对比,鲜明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辛酸痛苦,揭示世道不公,突出主旨。
A写人对春意的感受。一半人感受并享受春意,另一半人被遗忘在寒冬里。
B自然春意悄然而至,人间却冰火两重天。
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春意为什么只是“挂上树梢”(对比:春意飘浮在树梢,底层的人们无法感受到;春意只是自然的春意,人间没有真正的春意。)
3对汪林这一形象,学生较感兴趣,恰可作为一个拓展课堂深度的契机,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
(1)三遇汪林:
①也戴小沿帽;转过“商市街”;②吸着烟卷;又换了淡绿色的衣服;腋下夹着一封信,大概又是情书(烟卷,细节描写);③混在鬈发的人之间,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在快乐的人群里。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汪林是个衣食无忧、生活闲逸无聊、享受快乐的**;平时与洋人相融,生活方式受洋人影响。
(2)为什么要写汪林这个人物注意上面几个句子中的“也”“又”“也”等词语。
汪林代表了这样一类人:虽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对于亡国之痛,他们麻木不仁;对于身边的哀哭疾苦,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淡漠和冷酷,加重了冰城的寒意,作者在客观描述中隐含批判讽刺(或否定)。
4中国人与外国人。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混在这些鬈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讨论,把握时代背景。
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时期的哈尔滨是一个畸形繁荣的城市,是一个病态的满目疮痍的社会。
它快乐,疯狂,充满异邦的音乐,满街都是鬈发的外国人;
它寂寞,哀哭,完全在风雪里,墙根转角都发现着不幸者。
繁华的商市街、中央大街,是少数富人们和外国人的天堂,却是底层不幸者的地狱。(同样运用对比)
5为什么题目温暖而诗意,读来却颇多苦涩凄凉朗读,比较异同:
(1)“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同中之异。自然界有冬春变化,春意已至,人间有冷暖不公,春意何在!第二句多一个停顿,也就多了一份苦涩与沉重,作家笔端流露出一种悲悯与反思。
(2)抓住最能体现出春意的“树芽”“小题大做”,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深入研读文本,品味作家“以暖写冷”的手法。
6关注散文背后的那个“我”。
讨论:“我”可视为线索人物,全文通过“我”的见闻感受串起白天黑夜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活动。注意“我”的见闻感受发生的变化——由“醉人的春意”到人间的残忍、苦涩、沉重、悲凉。
由第8段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师生讨论,明确:愤激之辞,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隐含对造成这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不平。
温故知新:鲁迅《祝福》中类似的内容。
知人论世:关于“我”——萧红背叛家庭抛弃富贵,怀着理想之梦来到哈尔滨;历经苦难与萧军结合,租住在商市街25号半地下的偏棚;其文集《商市街》就写当时贫穷、饥饿、动荡的时局和他们的生活。
哈尔滨以满目疮痍的冷酷现实粉碎了春之梦,萧红在《商市街》里曾说,“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这块土地的”……
7结尾的艺术
变化结尾内容,朗读,比较表达异同:(1)去掉“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2)去掉“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3)变化“快乐”和“哀哭”的顺序。
师生讨论,总结:题目以“春意”起,结尾以“哀哭”终。题暖文冷,当春意挂满了树梢,那些沉沦在寒冬里挣扎哀哭的不幸者更让作者深受触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现实社会的苦涩和沉重、冷酷和悲凉。
作者用以暖写冷、以乐写悲的手法来表达对这个畸形繁荣的城市的悲愤不平,表达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悯。先扬后抑,反向立意,题目与主旨矛盾,匠心独运地收到一种反讽效果。
四、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关外那片黑土地——《商市街》《呼兰河传》;
(2)鉴赏写作:请另择一段突出运用对比手法的文学作品内容作赏析。(例:唐诗《燕歌行》“战士”与“汉将”;《红楼梦》“焚稿”与“良缘”;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屋里”与“屋外”……)
教后反思
一堂语文课不能解答所有问题,课后我就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促进提升学生的发问能力。学生在接触一个陌生文本时所产生的阅读体悟可能是令教师惊异的。指导预习的时候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阅读潜能,又要能够挖掘他们的这种潜能。激发学生的发问能力,提升学生的发问水平,应该是教师重要的“教”的能力。
二、“以学定教”,不等同于“以学代教”。带着思考去阅读,学生所提的问题深广度各不相同,解决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而不能未经思考和整理原样呈现,散乱无章。教师要注意对价值含量高的问题积极引导,枝节的问题、含金量较低的问题,可以简化、淡化处理,也可存疑作课后讨论,延伸思考。
三、对课堂“意外”的点化能力。课堂生成的问题,总有不在预设之中的,出现意外的情形,无论好坏,教师要有“点化”之功,要及时捕捉、点评,促使它释放最大的光亮,也许就光照课堂;有的问题貌似没有什么价值,却可能会成为一个契机,教师的转化能力就很重要;如出现不和谐音符,也须体现教学机智,巧妙化解。
抒发了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突出作者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
这两句词来自李清照《永遇乐》,相关词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列完就可以把这个宣传册给扔掉了)都是些新书,不知道内容到底怎么样,是否值得一读。
(1)《学生第二》李希贵
关注学生也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当学校吧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2)《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李斌
关于️十一校变革的台前幕后
(3)《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王春意 等
实用的策略、工具和方法,让理想的目标现实地落地
(4)《当校长遇见德鲁克:冰山下的领导力》美杜绍基 彭信之
系统阐述了校长领导力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可谓教育管理者的实用管理百科。
(5)《中小学在线教育指南》唐小勇
一线教育在线教育操作手册:课程、教学、教研、评价
(6)《高中生涯规划100问》梅进德
(7)《这就是芬兰教育》 钱丹
快乐高质的教育
(8)《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美苏西·博斯
(9)《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密涅瓦大学与高等教育的未来》斯蒂芬·M柯林斯
没有校园和教室、多国游学、重构课程体系
(10)《看不见的力量:有关成功、学习和创造力的真相》加拿大江学勤
(11)《教师的急救箱:迅速消除你的职业倦怠》美 珍妮格兰特
(12)《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闫学
(13)《童书里的教育学》徐莉
与孩子的沟通
(14)《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常生龙
(15)《学校如何运转》
学校的运营哲学和方法论
(16)《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17)《照亮校园的常识》吴非
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
(18)《我的教育故事》于永正
(19)《教育方法学》佐藤学
教育常识
(20)《班主工作思维导图》陈宇
(21)《做班主任,真有意思》
管理模式、班级文化、班级活动、家校共育、专业成长
(25)《如何设计阅读单:让孩子成为阅读高手》蒋军晶
春意挂上了树梢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之心。课本就创作而言,萧红的这篇《春意挂上了树梢》情感浓郁,深沉地抒发了其对生活在社会下层百姓的悲悯与同情之心。文章描写了北方三月景色和不同的人们的活动,表现了作者萧红那炽热的反帝爱国情绪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同情弱者、悲悯贫苦的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