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彰显了哪些文化自信

古典诗词彰显了哪些文化自信,第1张

古典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既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也是人类意识中原初的、核心的意识形态,它包括情感和智慧两种内涵。

华夏民族的情感最初形态就是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的。《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是人类真善美、知情意的综合情绪,它没有偏见地记录着华夏子孙情感历程的变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的核心灵魂是“天真”。这里所谓的“天真”不是任性,更非懵懂愚钝,而是真性情,它体现的是“自然”精神与“家园”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自然”、“田园”作为生活的终极追求。“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嵇康曾言“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嵇康本人“精光照人,七格凌云”的人格魅力更成为后人的榜样。有“自然”必有“田园”,“田园”与“自然”相依相存。陶渊明的“田园”来自对老庄自然美学的崇拜。陶氏生于凡尘,却于红尘之外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世界,欣然捕捉“自然之美,真实志趣”,他超然物外的心性不仅开辟了中国诗歌平淡自然、抱朴守拙的美学境界,而且成就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田园范式。于是,田园与自然逐渐成为中国士大夫的情感家园。

智慧,是某地域内的文化积淀内化于人之后的执行力,也就是人在某种特定文化熏陶之下的思维及其行为。“智慧”,为“智”与“慧”的集合。智是聪明,聪明与生俱来;慧为慧通,需要勤学精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体现出“慧通”之内涵。中国人的“慧通”外显为“温柔敦厚”,内置为“圆融贯通”。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的主要观点都集中在塑造“和合”的人生气质,这是追求融合与和谐生活志趣的根本方式。在这个熔铸过程中,诗词发挥着根本的施教作用。孔子认为若不诗教,“君子”二字不过徒有其名。因此,就不难理解《诗经》为何成为儒家“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基础了。

集体智慧,是华夏文明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碰撞出的“相合”智慧。汉乐府民歌《江南》看似写采莲,其实在歌颂江南风光之余,想要传达人的活力,表现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人与人之间那种相互合作、相互爱护、兴味盎然的集体主义精神。个体智慧,考验的是人在得与失的人生道路上的达观精神,并彰显个人的承受能力。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但于此逆境,他并没有与外界发生冲突,而是选择接受。一如他本人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人生如何苦痛,无论多少酸甜苦辣,最终必将风烟俱净,而永恒存在于人生的,还是我们面对生命起伏时的那份坦然。“相合”、“和谐”,这些坚韧镌铭的生命意识,恬淡、合乐、自在。

  古典诗词承载中国文化“风骨”“气韵”的审美观照

风骨与气韵,来自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的是文章内容和文辞方面明朗、刚健的风度。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有“风骨篇”。风骨,彰显内容的坚韧本质;气韵,反映文辞的感染力。气韵衬托风骨的劲健,风骨支撑气韵的光华。

风骨之气度,莫过于观照岁月的能量,中国古典诗词对岁月的描写是最具亲和力的。建安“三曹”之曹操慨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初唐王勃诵“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而盛唐王之涣则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宋代李清照叹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人生,或庄或谐,或爱或恨,或疏或痴,它们在风骨之内,气度之上,演绎出中国美学精神“蕴藉隽永”的意味。南宋词人蒋捷作《虞美人·听雨》,用观雨的心境将“少年、壮年、而今”和盘托出,突出了人生——这位高明工匠——雕刻出的岁月力量。岁月如雨,时光亦醉。痴于“醉”的,莫过于“谪仙人”李白。他的《客中作》,以酒告慰时光。李白酒入诗肠,狂歌“不知何处是他乡”。几百年后,苏轼作答“此心安处是吾乡”。在与时光对峙的人生中,诗词是唯一的安慰。这岁月的“沉著之致”积淀了风骨,凸显了气象。

风骨之韵味,莫过于古人对“物”的执着。刘勰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古人写物,其旨在“物我两忘”。王国维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便是不起眼的花草,相对诗词作者而言也仿佛具有“明心见性”的品质。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隐居山阴(今绍兴)乡村,寒冬中偶见梅花怒放,兴之所致提笔作《卜算子·咏梅》。他虽没写一朵“梅”,没着一枝“花”,但读后却有幽咽的暗香扑鼻。“物”的淡雅之外,亦有浓郁气韵弥漫在诗词世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牡丹如此;“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李贺的美酒如是,就连柳永的“别恨”也浓得化不开——“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观照“物”、珍视“物”的思想意度,是古人对“诗性”的自解,信手而出,奇崛有致。

综合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西方哲学饱满的逻辑思维相反,它始终带着深深的隐秀色彩,内力隽秀,外显圆融,这是中国哲学以“道”为核心的“言有尽意无穷”。而最终,它落实到了“意蕴无穷”的艺术气质上,其效果就是“不在场的出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古典诗词昭示华夏的家国情怀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生命意识、风骨气韵、家国情怀,这三者合而为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们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们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通城大道一侧、县经济开发区与城区交汇处,三栋白墙蓝窗的11层大楼依次排列,楼顶上“通城人才家园”六个大字十分醒目。

走进人才家园,人才超市、自助餐厅、咖啡吧、路演厅、众创空间等配套设施齐全,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不同功能的房间里,或咨询入驻,或商务洽谈,或阅读休闲,让这座山城平添几分现代都市气息。

人才是强市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去年3月,通城县创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和人才回归工程,投资1亿多元建成人才家园,努力营造筑巢引凤、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一年后,人才家园运营得如何?全媒体记者进行探访。

安居家园:高端人才“拎包即住”

21日晚,家住人才家园3栋四楼的杨磊夫妇,来到家园服务中心,开启“夜生活”模式。杨磊到二楼健身房健身,爱人则带着小孩在三楼的读书社看书,“这些公共设施都免费开放呢。”惬意之情写在这对90后夫妇的脸上。

杨磊是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经理。四年前,三峡大学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他从宜昌来到山区通城,成为平安电工的技术骨干。他在车间普及基础技术,让员工不仅懂得绝缘材料“是什么”,还懂得“为什么”绝缘;在科研所改变生产工艺,降本增效,每年为企业创造数百万元效益,他个人月工资也由7000元增至2万元,成为公司股权激励对象。

乐业又安居。初到通城时,公司为杨磊租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随着结婚、生子,他与爱人感到越来越“蜗居”。去年,县人才家园开园,三幢公寓相继建成,作为县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平安电工,为公司20多名技术骨干申报人才公寓,杨磊分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电视机、空调、热水器、衣柜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拎包即住。”杨磊对这套70多平米的电梯房感到满意,准备从老家把母亲接来一起住,帮他们带小孩。

像杨磊一样,去年3月开园以来,人才家园已有163人入住,包括企业高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招硕引博人员等。

“人才家园是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多功能、系统性的人才服务平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昌说,项目总投资1亿元左右,占地面积8960平方米,建筑面积29115平方米,共有3栋11层主体建筑,包括“一公寓四中心”,即人才公寓、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创智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人才休闲中心,旨在为通城高质量发展“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为了让青年才俊住得放心、住得安心、住得舒心,人才家园引进第三方机构——湖北宁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对公寓和服务中心进行运营。自助餐厅、咖啡吧、茶室、健身房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会务、培训、运动、休闲等功能齐全。“我们提供专业服务、贴心服务,把人才建设成为一流居住社区。”公司总经理刘清说。

精神家园:聚才育才“人才驿站”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让青年们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古今中外,博览专攻”

3月16日,通城县青年读书社成立暨“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第一期读书会活动在人才家园举行,来自全县各行各业包括人才家园社区的青年代表聚集一堂,分享读书心得,碰撞思想火花。

活动主持人、团县委书记陶岳锋表示,读书社活动将常态化开展,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参加,使之成为引领凝聚青年的方式、联系服务青年的平台、组织动员青年的载体。

企业代表、平安电工技术研发中心总监李俊深情地说,读书活动让大家心灵上、情景上交流碰撞,受益匪浅,人才家园成为青年人才的情感家园、心灵家园。

读书社是人才家园众多文化活动之一。去年以来,人才家园为企业和就业人才举办业务培训、科技交流、文化沙龙等活动36余场。一方面,与省内外高校达成合作,对接高校资源服务本土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的,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通过相亲联谊、创业路演、“第二人事部”等活动,增强在隽人才对县情社情的了解,以及留隽就业创业的信心。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钟儒刚、创新创业学院专职副院长梅贤臣等一行12位专家,来人才家园交流就业创业及校企合作工作,鼓励青年学子“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人才家园与武汉科技大学李维刚教授达成合作意向,由武汉科技大学到人才家园挂牌通城县专利申报点,经常性开展技术培训、创业沙龙、联谊会等活动,为各类人才提供提供就业创业指导。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温馨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贴心的服务,让人才家园成为该县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上月,通城建筑陶瓷产业的龙头企业亚细亚陶瓷传来喜讯,集团聘请的两位技术研发中心副总裁——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的温晓炜博士和马云龙博士,在了解到企业发展前景和人才家园环境后,由公司兼职顾问转为专职高管,欣然签约成为人才家园的新住户。据介绍,一年来,人才家园及旗下的人才超市完成861名大学生实习实训,引进大学生就业1032人,其中,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专业人才739人,为企业引进了科研型人才293人。

创业家园:孵化平台“双创”沃土

人才服务中心三楼是众创空间,900多平方米的孵化平台,密集悬挂着15家文创企业的标识。

在湖北隽文巨信文化传媒公司,10多名员工围坐办公桌前,有的剪辑视频、有的编辑文案,有的写策划方案,忙得不亦乐乎。

湖北隽文巨信文化传媒公司今年3月份入驻,投资200万元,主要经营文化创意创作产业,以前在外办公,后因公司发展需要,经过多次考量最后选择在人才家园“安了家”。

“赶上了县里好政策啊,三年免租切实为文创企业减轻了负担。加之人才家园办公环境氛围好,硬件设施配套齐全,志同道合者聚集,给我们带来集群效应。”公司法人肖文显谈起自己顺利落户人才家园的经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从肖文显口中获知,该公司策划筹拍的革命历史题材**《黄菊妈》,现已申报到国家**局,还为乡镇(村)提供编纂地方志服务,创作编写出版了三个系列体现“通城精神”的报告文学丛书。下一步,公司将筹建一个新的平台“湘鄂赣巨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通城及周边地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前景可观。

中南民族大学退休教授袁泉把《书窗》杂志编辑部搬到众创空间,瑶文化学会把文化发掘和传播基地也迁到众创空间,“通城网”、“城市通”等网络企业也纷纷入驻。人才家园的众创空间可入驻20家企业,目前入驻率达到75%。

为吸引更多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型人才落户通城、扎根通城,人才家园还把触角伸到公寓之外的全县各类人才,为他们提供证照代办、政策申报、融资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去年以来,通过媒体宣传服务项目,为创业者办理营业执照218家,金融融资和创业贷款12户。浙江籍企业家司马亮来通城县大坪乡孵化园办厂,需要办理营业执照。人才家园通过电话、微信联系,用时3天办理好“湖北锦华电子有限公司”。身处浙江的司马亮感激不已:“人才家园真贴心,感谢通城政府!”

人才蔚,事业兴。随人才家园的建成开园、扩容升级,隽水银山之间,重才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成才的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创业活力正在竞相迸发。

来源:学习强国-咸宁日报

作者:柯建斌陈新付婧烨潘琦

编辑:王炎艳

监制:陈小彬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我的家乡真美啊!你看那山,连绵起伏,清脆葱茏,你看那水,甘甜爽口,清澈见底,你看那田野,一望无际,麦浪滚滚。

◆故乡的河是最清的,那里曾留下了我与小伙伴嬉戏的身影;

故乡的树是最绿的,那里曾记录了我们在树下乘凉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

故乡的田野是最丰饶的,那里留下了我父母辛勤劳动的汗水! ◆家乡的河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沙石;

家乡的河真绿!绿得就像青青的草原;

家乡的河真静!静得只有看到远处的山才知道船在行走

◆家乡的水真甜,甜得令人清透心脾;

家乡的景真美,美得令人目不暇接;

家乡的人真亲,亲得如同手足

◆故乡是摇曳在田野里稻米的金黄,

故乡是童年含在口中那软软的糯糯的口感,

故乡是生活中一段最清晰最美好的回忆

寒武纪年收藏满2005万字就可以签约了。寒武纪年可以签人也可以签书,签人是签身份证的,一签就五年,和晋江一样,不可以去其他网站换马甲的。总体来说寒武纪年的福利还是不错的。

寒武纪年的相关介绍

寒武纪年原创网和寒武纪年APP由上海奥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是一个女性精品情感文学和有声读物的原创交流平台。会员们可在平台内创作,阅读情感小说,并收听有声读物和广播剧,也可进行交流。

截止2018年底,寒武纪年已有数万本原创小说,数百本有声读物,近千位签约作者。并与二十多家有声主播工作室签约长期合作录制有声读物,其合作制作的有声读物在喜马拉雅、蜻蜓FM均有百万以上收听量。同时与国内外出版社,动漫,游戏,影视公司均有版权开发合作。

寒武纪年欢迎任何一位有故事,喜欢写故事,喜欢看故事的人加入。我们希望这里是你们最温馨的情感家园。

古典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既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也是人类意识中原初的、核心的意识形态,它包括情感和智慧两种内涵。

华夏民族的情感最初形态就是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的。《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是人类真善美、知情意的综合情绪,它没有偏见地记录着华夏子孙情感历程的变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的核心灵魂是“天真”。这里所谓的“天真”不是任性,更非懵懂愚钝,而是真性情,它体现的是“自然”精神与“家园”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自然”、“田园”作为生活的终极追求。“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嵇康曾言“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嵇康本人“精光照人,七格凌云”的人格魅力更成为后人的榜样。有“自然”必有“田园”,“田园”与“自然”相依相存。陶渊明的“田园”来自对老庄自然美学的崇拜。陶氏生于凡尘,却于红尘之外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世界,欣然捕捉“自然之美,真实志趣”,他超然物外的心性不仅开辟了中国诗歌平淡自然、抱朴守拙的美学境界,而且成就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田园范式。于是,田园与自然逐渐成为中国士大夫的情感家园。

智慧,是某地域内的文化积淀内化于人之后的执行力,也就是人在某种特定文化熏陶之下的思维及其行为。“智慧”,为“智”与“慧”的集合。智是聪明,聪明与生俱来;慧为慧通,需要勤学精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体现出“慧通”之内涵。中国人的“慧通”外显为“温柔敦厚”,内置为“圆融贯通”。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的主要观点都集中在塑造“和合”的人生气质,这是追求融合与和谐生活志趣的根本方式。在这个熔铸过程中,诗词发挥着根本的施教作用。孔子认为若不诗教,“君子”二字不过徒有其名。因此,就不难理解《诗经》为何成为儒家“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基础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0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