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雨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雨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的思想感情。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行走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扩展资料

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诗开头点明了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

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希望逢着的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姑娘”是谁,结着什么样的愁怨不得而知。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还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也不得而知。

-雨巷

  悠悠六十载春秋,一个甲子的轮回,可谓弹指一挥间,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车轮。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下,我们迎来了新中国60岁韶华,六十年如风雨同舟,六十年岁月沧桑,六十年奋斗不息,六十年灿烂辉煌。六十年的历史画卷描绘的是一路风雨艰辛;六十奶奶的万千诗篇歌颂的是一幕幕壮美的历史演义,六十年的斐然成就振奋的是一颗颗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

  走在新世纪的康庄大道上,我们信手阔步,步履昂扬,内心是如此的澎湃。在一个黄昏的午后,残阳斜照,寻一静谧之所,将身心休息,左手捧一香茗,右手执一黄卷,追忆烽火岁月,不禁万千思绪遄飞已。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了。这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然而,在民族崛起的道路上却举步维艰,迤逦趋行。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新决策,改革的春风从此使神州大地再度焕发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我们努力拼搏,奋斗不息创造了一个一个闻名遐迩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光阴苒的60年中,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

  中国——一个伟大智慧充满着东方神韵的过度,是那青藏高原的一段铁轨,是塔里木油田的一组牛架,是社会主义的建设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是世界和平飘扬的一面不朽的旗帜,更是世界民族的焦虑。

  你坚强奋进,有着长城钢铁般的意志,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将一个个磨难足迹在脚下,又将一个个辉煌成就创造。

  我自豪于勇敢面对挫折,挑起民族脊梁的祖国,自豪于用奋斗书写史册,用汗水浇灌硕果的祖国。您的胸怀是如此的博大,您的气魄是如此的恢宏。

  今天,我已中国为荣,明天,中国以我为荣!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酣畅淋漓,多用比喻、对比,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生命的感慨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

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如果你是中学生,还是写个适合你语言的本文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将蝉充分描述,通过蝉引发感慨生命,引出生活就是如此,即使知道苦也要活着,好好的活着。

以蝉语人,强调珍惜热爱生命。只要可以写出生命的感慨,就得分了。。呵呵。过来人。

生命的感慨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

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如果你是中学生,还是写个适合你语言的本文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将蝉充分描述,通过蝉引发感慨生命,引出生活就是如此,即使知道苦也要活着,好好的活着。

以蝉语人,强调珍惜热爱生命。只要可以写出生命的感慨,就得分了。。呵呵。过来人。

冲淡了我的 2018-09-07620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有感 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小至蝼蚁大到宇宙,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发展。愚昧变文明,落后变先进,弱小变强大。 没有变,历史岂能前进?没有变,中国的革命怎能发展到今天?变,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今日的中国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她正在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飞跃。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历史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已经竖立了,时代赋予了我们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

梁启超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怎样做才能回报伟大的祖国呢? 首先,我们大学生要有理想,有知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五千多年了。

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应该为她光辉的史册添上灿烂的一页!我们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现理想需要力量,力量来自知识,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就要有文化。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是明天实现理想的基础。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从一点一滴学起,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

大学生还要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他是初升的太阳,他是才华发源的长河,他是一团能燃烧世界也能燃烧自己的烈火!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总想凭自己的本事改造它们,总想凭自己的意志使一切都顺从于自己。

可是,这正是我们所特有的—争强好胜。 所以,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要珍惜光阴,加倍努力。要知道“少年衰老与花同”,“流光容易把人抛”。现在的中国,一切都在快节奏、高效率地行进。

生活在这样一个飞跃的时代,我们少年人更要做时间的主人,用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实践去开拓生活,创造世界! 然而对于历史来讲,我们一代人从青年到中年,又从中年步入老年的岁月并不漫长,不过区区百十年而已,可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那就是整整的一生。

我们一生中经过的每一个时期都是唯一的,不可以重复的,在这些宝贵的时期当中最灿烂的就是青年时代,这就让我们懂得了为什么梁启超先生要把对国家的无限希望家,殷切地寄托在了青年人的身上。

因为共同的事业已经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连结在了一起。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永远不老的心。 所以,只有今天的少年,才是历史新纪元的开创者,才是未来历史的主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我们将把“少年中国”建设得更富有,更强盛。

一、《雨巷》第一节营造了——寂寞惆怅宁静彷徨求索的氛围,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茫。

写出了——小巷的深长,表现了诗人是有所追求的人,忧愁是因为理想不能实现。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二、作品简介: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附原文如下: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liáo)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páng)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tuí)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三、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评价他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浙江杭县人,祖籍南京。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出身于职员家庭。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即喜爱文学,与杜衡、施蛰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物等。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又名戴梦鸥,江思,艾昂甫,姜皓月。

  艾青四十年代诗歌创作论

  作 者龙泉明

  作者简介龙泉明 武汉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艾青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是至真至善至美。文章具体探讨了艾青诗歌的“真的境界”、“善的灵魂”和“美的诗艺”的实质内涵和诗学价值,以及艾青的诗歌艺术探索对中国新诗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艾青所处的40年代,是社会、道德与审美方面不甚和谐的时代,有人要么重视文学作为工具的作用,把文学服务社会看得高于一切,而忽视文学的审美特性;要么把文学艺术的纯化放在首位,而缺乏关注和探讨现实问题的热情和耐心。当时整个诗坛,面对时代的苦难和斗争显得有些无力和浮躁。艾青对这样的诗坛现状深感不满。自抗战以后,他就开始了创作上痛苦的沉思:“如何才能把我们的呼声,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注:艾青《为了胜利》,《艾青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卷,第120、122页。)思考的结果,他坚定地认为,诗歌艺术是伟大时代的产物,诗歌艺术应当真实地表现出这个时代的全部激烈冲突和时代特征,而在其内容表达和审美创造两方面应当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而不应人为地割裂它们。艾青说,他“渴求着‘完整’,渴求着至美、至善、至真实,因而把生命投到创造的烈焰里。”(注:艾青《诗论》,桂林三沪印刷社1941年9月初版。 本文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书。)这表明艾青对于诗的创造就是要寻求诗的“完整”,即创造至真至善至美的诗篇。他在桂林办诗歌讲座,写《诗论》,就是为了矫正诗歌创作中的偏至现象,以振作诗坛,让诗歌在肩负时代使命的同时走向和谐,达至完美。他在《诗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真、善、美,是统一在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就是真、善、美。”在艾青看来,真、善、美属于不同的价值范畴:真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切认识;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它以人民的利益为准则;美是依附在人类向上生活的外形。真、善、美相统一,是艾青诗歌的最高审美追求。

  一

  艾青始终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的高低,就在于其作品反映现实的真实与否。怀抱这样的美学观念,艾青始终“大胆地感受着世界,清楚地理解着世界,明确地反映着世界”。所以,我们纵观艾青40年代的创作,整个给人一种“真”的境界。

  艾青诗歌的真的境界,主要体现在他的诗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趋向,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他说:“我们是悲苦的种族之最悲苦的一代,多少年月积压下来的耻辱与愤恨,都将在我们这一代来清算。我们是担戴了历史的多重使命的。……我们写诗,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注:艾青《诗与宣传》,《艾青全集》第3卷,第77、78页。) 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艾青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种种思想情感和精神特征,必然具有历史的真实性。艾青的诗歌作品始终是他那“伟大而独特的时代”的产儿。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倾听着时代的呼声,紧跟着时代的脚步,深沉而独特地高唱着时代之歌,是艾青诗歌的最大特色。他当时说过:“每个日子都带给我们的启示,感动和激动,都在迫使诗人丰富地产生属于这个时代的诗篇”;“属于这伟大和独特的时代的诗人,必须以最大的宽度献身给时代”。(注:艾青《诗与时代》,《艾青全集》第3卷,第68页。)诗人始终以他的全部激情、火热的青春和整个生命去拥抱时代,歌唱时代,献身时代。中国40年代,是一个充满悲剧性冲突的时代,但诗人艾青坚信自己正站在一个历史新纪元的门槛上,因此他以诗歌这一形式,撼人心魄地具体再现他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和悲剧特征,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他对于人民痛苦的关心、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及其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他的全部作品。对于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战争,他交付出了“最真挚的爱和最大的创作雄心”。

  艾青的诗现实性强,内心体验深,情感真实深沉。他要以他的诗来呼唤寻找可以呼唤、可以互相照耀的灵魂。对于他来说,怎样活着与怎样写诗已经完全同构在一起,这是一种生命感悟的写作,它与为金钱为名利而写作的矫情和苍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艾青既有大的胸怀,又有人生的深沉的体征和完满的诗的素养,所以他能够洞悉历史的底蕴和人生的真谛,能够敏锐地感觉时代脉搏的跳动,能够在更高的本质上表现时代的精神与风采。艾青在抗战前夕写的《复活的土地》就预示了抗战的开始;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艾青带着基于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概括的远见,带着对人民事业的必胜的憧憬,向“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发出了“黎明的通知”,由此预示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他起来了》、《向太阳》和《火把》这样“高度的表现了现实的,表现了战斗的英勇与坚强的,深刻的,感人的诗”,在当时具有相当典型的意义。这些诗,对当时尚处在麻木状态中的人们,对在十字街头徘徊的青年知识分子,艺术地而不是概念地指明了一条革命的道路,不少青年受到这些诗的鼓舞,走上了救国与革命的征程。艾青与他所处时代的关系显然不同于一般人,他是那时代的感受的先知。他写出了他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鲜的,富于启示性的。

  艾青对于那伟大而独特的时代,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活力,这体现在他对世界的把握的真切和对人类关心的深切,以及对事物思索的深刻与开阔上。他“以最大的热情去讴歌人民的内心的愿望,他们的对于被奴役的生活的厌恶,他们的对于新的日子的欢迎,对于革命战争的兴奋,对于自由幸福的企求,以及在那远处向他们闪光的理想境界的向往。”(注: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艾青全集》第3卷,170页。)艾青总是关注着那变化着的世界,总是给人类的诸般生活以审视、批判、诱发、鼓舞、赞扬等鲜明的姿态。他的《赌博》、《悼词》、《十月祝贺》、《狂欢的夜晚》等对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热情讴歌;《人皮》、《纵火》、《死难者画像》、《江上浮婴尸》等诗对法西斯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兽性与暴行的诅咒;《欧罗巴》、《哀巴黎》、《三国公约》、《希特勒》、《赖伐尔》、《忏悔吧,周作人》、《通缉令》、《仇恨的歌》等诗对法西斯暴徒、寄生虫、卖国贼、汉奸的有力讽刺和鞭挞;《杜塔拉》、《敬礼》、《马雅可夫斯基》、《悼罗曼·罗兰》、《俄罗斯人民的普希金》、《索亚》、《鲁迅》、《播种者》、《毛泽东》等诗对世界上反法西斯的英雄、革命斗士和人民领袖的热情礼赞;《鞍鞯店》、《城市人》、《我的职业》、《两亲家》等诗对国民党统治的丑恶及各类贵人恶少的虚伪、势利、贪婪、冒险、纵欲的嘴脸和庸俗卑劣的灵魂的无情揭露;《北方》、《手推车》、《乞丐》、《补衣妇》、《旷野》、《村庄》、《献给乡村的诗》等诗对中国农民的苦难的生存状况的深切表现;《吹号者》、《他起来了》、《他死在第二次》、《雪里钻》等诗对中国人民以鲜血保卫祖国的精神和英雄品格的颂扬,《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诗对人类理想和光明前途的昭示,都给人一种相当充实、深刻和广阔的感受。时代的惊涛骇浪,风云变幻和苦乐悲欢,在其诗作的光与影里得到了相当生动全面的映照。这些与特定年代联系在一起的诗作具有一种特别的历史感和重要的诗学价值。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充分地表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猛烈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戴望舒的诗作表现了革命与反革命相激相荡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追求革命和进步的过程中的特有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那么艾青的诗作则真实全面地表现了40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世界历史发展动向,以及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中国人民思想感情的发展轨迹,不愧为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纪元了,不再是以前落后的社会,衣食住行不能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如江水一般源源不断。农村跟城市肯定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城市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导致现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愿意往城市移动。往城市的迁移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好处,城市发展越来越好,各种建设需要都得以满足。可是这样也导致了很多的异地恋,这样词语我们一点也不陌生,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是没有根本性方法可以解决的。往往都是一方在家,一方出去打工,或者两方都各在另一个城市工作。这样就造成了两地分居,这样的空间距离就对夫妻的感情提起了挑战。怎么在遥远的距离中,解决彼此的情感需要,情感需求?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试一试。

1、每天都会打电话聊天、视频。两地分居最难的就是不能够进场见面,好在,现在社会进步,科技网络通讯很发达,打电话、视频聊天什么的,基本不在话下。要是想念对方的,随手就可以打电话给对方,环节思念之情,这样就会化解双方的思念,其他的就没什么了,迎刃而解。

2、双方可以适当定期的见面。久不见面肯定是不行的,还是需要有见面的。只有见面才能彻底的解决掉“对方的情感需求”,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加深对对方的情感,又可以保鲜。可以说是小别胜新婚,可以采用 这样的方法。

3、一定要互相信任。夫妻两个最重要的是信任,信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没有信任就没有感情。双方在外面一定会遇到各种诱惑,如果双方感情足够坚固,那么诱惑根本不存在。因此,信任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距离而使感情不和。

诗歌之香草美人 屈原

在中国诗歌史上,杜甫被尊为“诗圣”,李白被尊为“诗仙”。按照这样的称呼法,第一位最伟大的诗人屈原,足可尊为“诗神”。称“诗神”是尊敬他的神奇创造,和他的诗歌事业的神圣。可是,《我看香草美人》好不容易花大气力将屈原由神还原为人,还是避开对他的神化吧!我且尊屈原为“美诗人”,或“诗美人”。

“美”是屈原以“香草美人”为象征系统,而争鸣于“大黄金时代”的思想体系。“美”成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我们说到屈原,就要说“美”;我们说到“美人”,屈原自己就是。因此,“美诗人”指屈原是以创造美为最高追求的诗人,“诗美人”是指屈原以诗歌成就了一个理想的美人。

岳飞尽管也有诗,例如《满江红》几乎家喻户晓,但人们记住的是他的人。范仲淹为众所周知,但人们记住的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文。史上写诗最多的是乾隆皇帝,他写诗4万余首,大大超过万首诗词的陆游,而相当于《全唐诗》的全部,但诗人簿上没有他。屈原的全部诗作只有20几篇,他却以诗流芳百世。“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屈原作品虽少,两千年来却莫衷一是。东汉王逸在刘向之后著《楚辞章句》,篇目与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所列不一,尤其是王逸对屈原作品的排列就不对。他的篇次为:离骚第一,九歌(11篇)第二,天问第三,九章(9篇)第四,远游第五,卜居第六,渔父第七,共25篇,而没有《招魂》和《大招》。《我看香草美人》以精神分析首先否定了《远游》、《卜居》和《渔父》为屈原所作,并厘定屈原作品为24篇,确认《招魂》与《大招》系屈原所作,然后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序。排序时将《离骚》看做屈原盛年时期创作的顶峰,且是他在宫廷的最后作品。由此,以《离骚》为分水岭,划分出屈原创作的前后期。《离骚》之前(包括《离骚》)共15篇,为前期作品。即:第1篇《橘颂》,为屈原弱冠之作;接着是《九歌》10篇,为屈原在宫廷的娱乐节目——第2篇《东皇太一》,第3篇《东君》,第4篇《云中君》,第5篇《湘君》,第6篇《湘夫人》,第7篇《山鬼》,第8篇《大司命》,第9篇《少司命》,第10篇《河伯》,第11篇《礼魂》;宫廷之作还有第12篇《国殇》(送将士出征的作品,故不应放进《九歌》),第13篇《大招》(宫廷大型盛会之作),第14篇《天问》(宫廷读书做学问的奋发之作);第15篇《离骚》。后期作品为屈原放逐江湖之后所作,忧愁愤懑达到极点,共计9篇。即:第16篇《惜诵》,第17篇《抽思》,第18篇《思美人》,第19篇《涉江》,第20篇《哀郢》,第21篇《招魂》;最后是他的“死亡三部曲”——第22篇《悲回风》(秋风词),第23篇《惜往日》(告别词),第24篇《怀沙》(绝命词)。

王逸将《九歌》与《天问》都当做屈原放逐沅湘之后,“彷徨山泽”、“愁思沸郁”之作,明显与作品内在情思不合;《九章》又是人为凑数,其中把《橘颂》也放到后期的放逐作品中尤为不当。按王逸如此看来,屈原在放逐之前似乎没有作品了,这真是匪夷所思!而《我看香草美人》却认定屈原在宫廷写过15篇作品,应是完全符合他作为得宠于一时的文学侍臣,才华横溢,“陈钟按鼓,造新歌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的实际的。屈原放逐之后,从《惜诵》开始,包括《招魂》的“长离殃而愁苦”,“魂魄离散”,“极目千里兮伤春心”,一律是愁苦之词,成了迥别于《离骚》之前的后期之作。我按精神分析这样划分,似乎回归了屈原创作的原貌与全貌,也才真实地反映了屈原前后不同的处境与诗情。

屈原以不多的24篇作品,却把他的心灵、人格赤裸裸地袒露出来。他的爱,他的恨,他的愁苦、哀怨和呐喊,统统写进了诗里,达到了无意识的地步。国无人莫我知,他已经很孤独,就只有向他的诗倾诉,像契诃夫笔下的孤独的马夫,对他唯一的马说话。因此,屈原的诗是他的“本我”的释放和忠实的记录。

荣格分析人格结构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即“人格面具”,它是掩盖了“本我”的一副外表,以致“为数众多的人过着双重的生活”。而《我看香草美人》分析屈原最大的人格特点却是他没有“人格面具”。他对人对己对楚王对“小人”都是一样,十足过着“一重生活”。他的婚恋、政治及人生失败在这里,而他这样写诗,成功的秘诀也在这里。所以我在《九歌》里读出了他的如火的爱情,在他的后期诗作里读出了他自杀的心路历程。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又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屈子之自赞曰‘廉贞’,余谓屈子之性格,此二字尽之矣”。而“贞”就是“纯挚之感情”。(《人间词话》,《屈子文学之精神》)以“赤子之心”写诗和“以血”写诗,正道出了屈原诗的实质。

《诗经》时代还没有出现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人,屈原开创了抒情诗的新纪元。从此虽然抒写个人情感的诗人诗作层出不穷,但是能像屈原这样以赤子之心把血全“泡”进诗里,“本我”的个性这样鲜明突出,也没有第二人。文学崇尚个性,诗更直接表现个性。因此,屈原成了中国第一个个性化的诗人。萨福被誉为古希腊的第一位女抒情诗人。她为爱情而自杀。她的诗都是爱情诗,可惜留下的只有两首。同为公元前的抒情诗人,屈原的成就远在萨福之上。屈原堪为世界第一位个性化的抒情诗人。

人们传诵屈原的诗,也赞颂屈原的人。正在于他怎样写诗,也是怎样做人;他是怎样的人,也就怎样写诗。他没有“人格面具”,这是他的人格弱点,应该说也是他的人格优点。他失败得一塌糊涂,他以赤子之心和以血写诗却成功得感天动地。他写得痛快淋漓,也写得痛苦至极。屈原的诗即人。可是,屈原被誉为“爱国诗人”,这就狭隘了。政治概括不了屈原的诗,“美政”也不能代表他的诗。屈原的诗的最核心的主题是“美”,可以说他的诗里的每一个字也都是“美”。“美”是一个思想体系,也是屈原最个性化的敢以死去殉的激昂的诗情。

屈原不愧是“美诗人”,是“诗美人”。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二、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但在教学实际中,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教学建议

一、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3.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二、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3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