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中,远处近处的树,都向我们打着友好的手势。
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树的手语真是太丰富了。我们内心的许多情感,我们自己也未必能找到妥帖表达的语言,而树,它会用微妙的手语帮助我们表达出来。
那用力的挥动,是表示拒绝吗?那轻轻一颤,又向怀里收去,是表示接纳吗?那很快地举起,又垂下来,停留在一个迟疑的角度,那是在痛苦地沉思吗?有时轻轻地摇着,没有任何含义地摇着,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树也有物我两忘的时刻?
在正午时分,太阳、树、树的影子垂直在一个浓缩的黑的瞬间,树的每一根手指,都全神贯注,仿佛要紧紧抓住这深不可测的一瞬。
树的语言是如此丰富。这丰富来自于它多汁的内心。你不信吗?你见过树的年轮吗?那一圈一圈的,树一生都坚持写着内心的日记,写着成长的经历。风雨、雷电、阳光的教诲,星光的暗示,月光的耳语,它都仔细聆听,然后收藏起来。
甚至,那曾经使它痉挛和疼痛的伤痕,它也保存下来,你瞧,那棵树,在我们望它的时候,它也在注视我们,那伤痕成了它的眼睛,它用伤痕深沉地注视我们。树的姿态是这样丰富,树,没有一种姿态是丑的,是不好看的。树,随便一个姿态,都是美的。摇曳是美,静立是美,在雨骤风狂的时候,它的愤怒和悲伤,也有一种感人的美的力量。
你注意过月光下的树吗?你知道月光下的树布置了一种怎样美丽、神秘的意境?让我们走出房门,去看看月夜的树。
是午夜了。东张西望的星子们已有了睡意,月亮悄悄走过来,它有些累了,它停靠在大槐树上那个喜鹊窝旁边,它看见了,这是多么简单温暖的窝啊,豪华的天堂也未必有它温暖,有它美。月亮也想躺在窝里孵出一只鹊儿。月亮真的躺进喜鹊窝里了。可惜只有一会儿。就这么一小会儿,树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滴露珠都帮助着月亮,成全着月亮,让它做圆这一小会儿的梦。你看,树,一动不动,它静穆庄重得像一幅古典版画,贴在深蓝的天上,贴在月亮行走的路旁……(李汉荣)
一草一木总关情。万物的美感其实是人的情感体现,没有人的情感附着,万物就没有意义。我们看清这一点,阅读本文就容易了。这篇文章把树当做人来写,树有手语,有自己多汁的内心,还有“曾经使它痉挛和疼痛的伤痕”,这一切原本都是人的行为和感觉。作者将其移植到树的身上,树就有了一种人的感情。
我们姑且把上面这种写作的方法成为“体物”之法。学以致用,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学过来,用到自己平时的作文中。叙述或描写各种物体时,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在物体上,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有感情,生动传神了。
《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每个同学都应学会阅读。学会阅读,当然应是学会个性化的创造性阅读,要求不拘泥于原文,能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这才是真正读懂了。那我们在平常的阅读中应如何来读懂原文呢?下面结合《树木的美感》一文来具体向同学们谈一谈阅读的方法。
一.自读上文,扫清字词障碍。
1.小明在阅读上文时,他把以下黑体字读成了如下的音,你看他哪个读对了?哪个读错了,并把错的纠正过来。
(1)妥帖(tuǒ)(2)一颤(zhàn)(3)怡然自得(tái)(4)摇曳(yè)
温馨提示: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字,有时我们一不小心就把它们读错了。这些字其实平常电视中,录音中都在用,都在读。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听,他们读的是不是对,到底应怎样读,我们要注意用心记,还要多查字典,这样久而久之,你就能把这些字都读正确了。
2.读了上文之后,你是否对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完全理解了呢?你能说出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含义吗?
(1)那么轻轻地摇着,没有任何含义地摇着,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2)树的每一根手指,都全神贯注,仿佛要紧紧抓住这深不可测的一瞬。
(3)你看,树,一动不动,它静穆庄重得像一幅古典版画。
(4)摇曳是美,静立是美,在雨骤风狂的时候,它的愤怒和悲伤,也有一种感人的美的力量。
温馨提示: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能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读懂的基础,我们在理解词语的含义时一定要把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要把词语放在特定的句子中,结合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语义来推测词语的含义。我们千万不能把我们以前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来硬套到新的语境中,这样理解的往往就不正确了。
二.质疑上文,力求深入理解。
3.“在风中,远处近处的树,都向我们打着友好的手势。”请你说说这个“手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
我们做这样的题目时,不能题中问这一句,我们就在这一句中找,而是要联系全文来考虑,这样答题才能既全面。本文中的“手势”显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手势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本文中的“手势”指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看下文的第四段,是不难找出答案的。
4.文章第三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结合本文谈谈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温馨提示:从本段一连用了四个问号和连续出现的相同词语中我们不难发现本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第一问很好答。我们在回答第二问时,还要注意一个关键的要求,要“结合本文”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来。
5.“你注意过月光下的树吗?你知道月光下的树布置了一种怎样美丽、神秘的意境?让我们走出房门,去看看月夜的树。”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我们在答这种题目时要注意扣住“题眼”来答。这个题的题眼是“结构上”也就是上下文的联系上,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是在上文写树的种种姿态写完之时又转到另一层意思上来的;而下面一段所写的作者所看到月光下树的情形与后一句“让我们走出房门,去看看月夜的树。”关系极为密切,于是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探究上文,以求活学活用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把本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
温馨提示: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树木上,树木的种种表现也就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反映。明白了这些后,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了。
7.树木是美的,它可以给人美的享受,读了此文之后,请你写一则爱护树木的公益广告。
温馨提示:这是属于禁止、规劝类的广告语,如果你语句激烈,说者可能很“解气”,但是看者看了之后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样你的广告语就不起丝毫作用了。因此,我们在编写广告语时应对个体给予高度的尊重和敬意,充分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这样看者看了之后,才能感之于心,行之于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
1.(1)(4)是正确的,(2)(3)是错误的。正确的读音应是chàn、yí
2、(1)喜悦而满足的样子。(2)比喻情况捉摸不透,超越一般理解能力的。(3)安静庄严(4)摇摆不停
3、是指树枝摇摆时的各种姿态。
4、排比。作用是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中既表明了树手语的丰富多彩,又抒发了作者对树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
5、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作者将人的感情移植到树的身上,采用的是借物抒情方法。我们写作时在叙述或描写各种物体时,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在物体上。
7、示例:让小树和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愿绿色天天与我们相伴! 为了你我的健康,请爱护树木。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音乐是抒发人类情感最直接、最形象的艺术形式,好的音乐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情感教育已成为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步骤。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已成为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转换师生角色,激活学生情感
1“导游”角色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教学中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理解学生知识上需要什么,情感上渴望什么,思想上有哪些闪光点或有哪些模糊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脑并用,知、情、意并行,从而使学生充分、自由地思考和想象,使情感得以流露。例如,在歌唱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表情与动作在演唱中有什么作用?是不是应该适当加些动作?”让学生开动脑筋,讲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动作可以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便于情感更好表达,应越多越好;有的说动作不宜太多等等。这些想法尽管不全面也不是很准确,但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了动脑筋的乐趣,还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思维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创新思维有了发展的空间,学生的真实想法得到展示,学生情感得以释放。
2“画师”角色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好比画师作画,必须绘制出精美的“佳作”来。为此,教师备课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选材料、选好教法、用好教学手段,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下工夫,在教学“衔接点”上下工夫,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工夫,在激活学生情感的“兴奋点”上下工夫。
3“导演”角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主渠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好比是导演,要为学生创设表演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不断地显现灵光,要使学生对所有知识进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采用各种教法,恰当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从而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荡,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从而在和谐、热烈的情境中更好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例如,中学音乐课的歌唱教学原本可能很枯燥,而情感是附着在歌词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语句之中的,词曲是词曲作家寄托思想感情的载体。所以在歌唱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在学唱歌曲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再反复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
二、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而产生的,即所谓的触景生情。教师针对探究的课题,恰到好处地创设好情景,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等,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索,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真实情景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升华情感、激发智慧。要主动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理解一些学生提出的近乎离奇的问题,而不能以“钻牛角尖”的“罪名”而简单处置。恰恰相反,教师应因势利导,带着学生的疑问,循着学生的“天才”设想,不妨做一些试探。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不满足一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多想出新招,从而在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把学生带进一个出神入化的思维空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陶冶了学生创新的情感,更能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三、引导深层感悟,催生学生情感
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要有亲和力,这样才会有感染力,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学过程才能够和谐,而情感的浓厚就决定了亲和力的程度。教师通过变换语言、语调来表达音乐作品的悲泣与喜悦,学生自然就被感染、被吸引。随音乐作品的喜而悦,随音乐作品的悲而泣,无形中完成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用真情感染学生,一直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当学生的情感得到催生,进入一定的情境后,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深入感悟作品内涵,领会作者的爱憎情感。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先了解《梁祝》的创作背景,了解梁祝感人的故事。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的体现。人们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用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向世人讲述着古老而优美动人的传说。当学生置身于感人的故事情节之中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欣赏,不同的乐段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四、坚持结合渗透,升华学生情感
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长期的,也是多维的,如果仅仅凭借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只能是杯水车薪。为此,应将课堂音乐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持之以恒,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使音乐素质教育成为贯穿整个中职教育的系统工程。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和谐的环境,给学生长期不懈、潜移默化的情境感染。
如,组织开展一些群众性歌咏比赛。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绝对唱响》歌唱比赛;结合“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一些纪念性节日,以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开展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影响面积大的综艺文艺活动,使学生在各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的良好氛围中升华情感。通过组建声乐、器乐、舞蹈等音乐社团,以音乐骨干带动,经常举行一些小范围的教学演出活动。这样既提升了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又丰富了其他部分学生的情感生活,一举两得。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现在的学生,由于环境优越,加之独生子女多,家长百依百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等不良个性品行,通过情感化课堂教学,在教师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下,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行,从而使学习行为得到情感影响的强大动力。作为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探索适应当代学生情感发展的方法与手段,积极挖掘和整合教材的情感因素,结合渗透多方面情感源泉,最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背景:
1945年8月14日,纽约街头和广场上到处都是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群,人们情绪亢奋,素不相识的人也彼此拥抱和亲吻。在时代广场上,一名水兵和一名白衣护士萍水相逢了,他们也相拥在一起,深情而吻。然而两人拥吻的场景正好被摄影师阿尔佛雷德•艾森斯塔德及时捕捉了下来,这一瞬间成了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照片。这张照片从此广为流传,被誉为“胜利之吻”。
但是,新闻摄影史上流传了数十年的《胜利之吻》,在20世纪末竟被证明造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说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吻”,但据照片主人公披露,拍摄时间在1945年5月,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投降日还有3个月(当然这幅照片还有摆拍之嫌)。
======================HLL的分割线================================
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兼评著名摄影作品《胜利之吻》
《国际新闻界》杂志刊登了一幅《瞬间的力量》(同名《胜利之吻》),配文介绍:这幅作品摄于1945年8月14日,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向往和平、痛恨战争的主题,感染了每一位读者,产生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此前,《环球时报》在《“世纪之吻”从何来》的文章中曾披露:“一位名叫吉姆.雷诺尔斯的75岁老人公开承认照片中的男性公民就是自己。照片并非摄于当年8月,而是5月,也就是战胜德国纳粹的日子。”3个月后公布于世,造成了时代背景的错位。
拍摄这幅照片的摄影师名叫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taedt)。这是他根据《生活》杂志老板的授意,从创意、构图,直至被吻护士**身体的姿态,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作者艾森施泰特却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我在时代广场上看见一个士兵沿着大街奔跑,一路上拥抱任何一位成年女性,当他抱住一位白衣护士时,我一口气拍了4张他与护士接吻的镜头。美国《生活》杂志1945年8月第一次发表这幅作品时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吻”。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在8月,而不是5月,这也是铁的历史事实。
从以上有关材料来看,《胜利之吻》在真实性与实效性方面是存在争议的。但有意味的是:这幅作品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仍然在各类杂志的评选中居20世纪最具影响的摄影作品之首。几年前,国外报刊发起寻找该作“画中人”的信息,竟应招了好几位“画中人”,护士太太让问“吻后说了啥”,终于辨出“无言”是真人。直到今天,作品仍在高频率放映,众多读者认为:即使作品与新闻事实不符,也难以忘怀其画面及其感人魅力。这正好应合了艾森施泰特生前的话:“人们告诉我,当我走进天堂后,他们会记住这张照片,也就是说也记住了我”。
为什么春秋代序,读者对作品的钟爱并不减退甚至淡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日或经过,持续欣赏这幅以情理逻辑为基础、相对不真实的新闻这说明作品的背后存在着超越时空的深层次内涵。俄国文艺理论家列夫丘克曾说,每一件作品都会在某一范围的人们中间得到最积极的反响,正是这一作品所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最易理解、最有内在需要的。
原创性审美形态
在新闻摄影的策划、拍摄、编辑、赏析等传播环节中,拍摄作品这一环节始终是第一位的,拍摄者植根于原始生活越深,创造的域境就越宽广,作品的原始创新性也越大。可是,拍摄者真正到达了现场,成为了生活事件的观察者,有了对主题的认识,却往往不能拍到好照片。这中间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是,透过《胜利之吻》超越时空而被人们钟爱的现象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由创造者、传播者和读图者交相催生的互动效应。在这三维的互动效应中有一种尺度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就是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即现场的瞬间势态,主体的审美情态,认识的象征意态,这三者是作品原始创新的支点。
在这“三态互动递进”的关系中,第一现场势态是构成新闻信息的条件,它由瞬时过程、瞬间模式、瞬隙状貌三个成分组成;第二个美感情态是新闻反映社会美的创造性特征,受制于作者与读者的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第三个象征意态则是新闻摄影“皇冠上的明珠”,其美感呈现出暖昧状与模糊状,其时空呈现出开放性与层级性,它是对事件本义的抽象化延伸和立体化超越,既具有信息的传播价值,也具有人生意义的思辨价值。
如果以“名作”为参照对象,应当承认:在当今新闻报道中,往往比较重视信息的短平快,而忽视对瞬时过程、瞬间模式、瞬隙状貌的探索;比较注重对摄影对象的纪实抓取,而缺乏自觉的新闻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指导;比较盼望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但对作品的象征意态却缺少追求。新闻摄影传播效果要求我们:每一位忠于职责的摄影记者或编辑都应该是“三态合一”的追求者。因为第一态是新闻这一精神产品立身的基础,可谓“真”;第二态是创造者进入新闻审美体验的标志,可谓“美”;第三态则是作品成为“历史存照”或“瞬间精华”的依据,可谓“妙”。这“真、美、妙”三种形态代表着三个高度,“三态合一”可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于《胜利之吻》这幅佳作来说,审美“三态”完美地体现在它的画面里:有限的方寸间,无限的永恒影,作者、作品、读者勾通理解;瞬态、情态、意态水乳交融;“三态”潜存于画面,简约的画面,对应无限的意象,达到了新闻摄影原始创新的最高境界。
现场势态
新闻摄影的现场势态指的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势头与形态,它以凝固画面的瞬间为最小的检测单元。新闻摄影的美感存在于“现场势态”之中,因此,这一“现场势态”也同时是审美之所。新闻摄影记者理所当然地要关注基本的新闻事实,即事实材料的骨干部分,所谓的五个“W,’,还有新闻的“新”,新闻的指导意义如何,读者是否欢迎等问题。而这些考虑是通过新闻发生的现场势态实现的,如果陷入了“公式化”的机械程序,则新闻作品的“一汪活水”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新闻摄影凝固的影像虽然是短暂的瞬间,但这个瞬间存在于事件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通过密切地观察,才能发现并锁定其中的某个场景。这个场景正是最佳瞬间模式,表现为诸种摄影要素有秩序地、恰到好处地呈现为“有意味的形式”,主体鲜明突出,陪体交待情节,环境烘托气氛,影调表现透视,一切与主题无关的要素都排除在取景框外。当然这“有意味”的瞬间模式会因题材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样式。此时,创造者的全部精力只需要集中在主体的瞬隙状貌上,透过主体生动的表情,饱和的情绪,变化的行动等外在现象,去发现其生机勃勃的内心世界,并在对象的心灵情思外化之时,确认自己认识和判断的准确度,发出捕捉的指令。这一“瞬隙状貌”隐藏在事物发展的瞬时过程中,发生在瞬间模式形成的基础上,它的信息量大、饱和度高、主题指向性明显,常常成为“瞬间精华”之所在。《胜利之吻》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有好几位摄影家都拍到这一个场面,一位海军摄影师维克多.乔治森使用120双镜头相机拍摄,白衣护士的腿部被切去,破坏了她优美的体态,画面呈呆板方形构图,主体不鲜明地出现在背景上,透视效果受阻。而艾氏采用135相机,竖式构图,大街线条向前方汇聚,主体鲜明突出,形成悠远的透视效果;护士的头、腰、腿三点绷成反弹式的优美弯弓,男士表达了喜悦的热度,护士回敬以充分理解的态度;士兵握过枪的手此刻停留在白衣天使的腰间,刚柔成趣地凸现了结构中心,使得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新闻敏感和新闻美感。所以“照片来源于大脑”的艾氏名言能够伴随着他的作品互为印证地流传至今,这不能不说他对现场势态的把握高人一筹。
审美情态
审美情态指摄影记者、编辑、读者在实践活动中自身的情感状态,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新闻摄影的用途与作用,并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在眼前的事业上。情感正是美感的核心,美(Aesthetic)的初始意义正是“感觉”、“感性的”、“感兴趣”之类与情感密切相关的概念,而并非一般的“漂亮”“酷”之误解。新闻美感是伴随着各人不同的感知、情感、思维等新闻实践活动发生、形成的,欣赏《胜利之吻》一类以生死存亡大事件为背景的可视新闻,必会从中寻找、体验浓郁的情感抚慰以满足和平的审美需要。至于美感的心理形式则是一种比较稳定、个性化的审美心理,这种心理需要在审美知觉、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三者的相互诱发下逐步形成。人的审美心理不一样,审美情态就会千差万别,即所谓“见仁见智”。
审美情态的发生有赖于新闻本身的审美价值。实际上,新闻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是伴随着审美价值而共生同在的,除了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事件的首要尺度以外,还有另一个与新闻价值密不可分的审美价值同样是衡量新闻本身的重要尺度⑽。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是一个既严格又模糊的判断,新闻信息如不具备严格的审美价值,就等于是信息垃圾而应被摈弃;而且这种审美信息是难以精确计量的,其“妙悟”之处常在无声的通感中浸人心灵,合乎“人本真实”的原理,与人的“理念真实”相比,“人本真实”更能做到润“心”细无声,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传播无障碍效果。只到那时,你才能体会到朱光潜先生所描述美的感受:“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由此可以说,从业者的情感态度和美感韵致是通过画面的细节、环境气氛、人物行为来传达的;新闻的审美价值是伴随着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来辐射的,鉴赏者对的新闻价值与审美价值也是双需的,人们总是面对具体的可视形象,敞开感觉或情感的大门,在情动神摇的过程中受到审美感染,进而产生连锁的理性认识。如爱森斯坦所说“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思想”。
是《树木的美感》吧
本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原本“死”树木写“活”,让树木拥有了人的感情色彩,由此来抒发人内心的情感。
一开始的“向我们打着友好的手势”,延续出第三段对各种手势的解释,“挥动”与“拒绝”,“轻轻一颤,又向怀里收去”与“接纳”等等反射出作者在不同的心境下对树的“手势”的不同的理解。
第六段通过描写树木的各种形态来以此来告诉我们人是各种各样的,但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优点,没必要为了那一点瑕疵而感到自卑和伤心。
结尾写的是月光和树,月亮是停驻在树上休息,给月亮圆梦,表现了作者愿意为人服务不求回报的精神
本文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用幽默诙谐地语句生动的表现出树木各种的姿态,表现出万物的美感其实是人的情感体现,没有人的情感附着,万物就没有意义的宗旨
一、所有原则的基础:不要超过三种色彩
1、认识色彩:CMYK是印刷上普遍使用的模式;RGB是彩色电脑显示器,彩色电视机等设备的使用模式;然而无论是CMYK还是RGB,都是计算机判断颜色的方式。但HSB模式是基于人眼视觉细胞的,即眼睛所看到的颜色。H(hues)表示色相,S(saturation)表示饱和度,B(brightness)表示亮度在HSB模式中,S和B的取值都是百分比,唯独H是角度,即色相位于色相环上的角度
2、相邻色、对比色、间隔色
21相邻色:某种颜色旁边的颜色 如紫色旁边的蓝色和品红,都算是紫色的邻近色(色相环上相隔约 30°-90°左右)
22对比色:在色相环中,处于对面的颜色,形成对比色(色相环上相隔约120°左右)
23间隔色:在相邻而呈强烈对比的不同色彩的中间用另一种色彩,用于融合作用,可以让配色显得平稳
3、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搭配,指的是不超过三种色相的搭配。颜色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衡量的标准还是要以正确传达内涵为前提。(点缀色应该没有包含在内)
4、色环上相邻三种颜色的搭配、彼此等距的三种颜色的搭配(差异大,辨识度高,广告设计常出现)、分裂互补色的搭配
二、心中要有数:什么是主色、辅色、点缀色
1、主色可以决定整个作品风格,确保正确传达信息。每种色彩都有很深刻的文化沉淀,当一种色彩成为主角时,它可以决定作品的文化方向。
2、辅助色使画面丰富精彩,使主色更漂亮。辅助色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几种颜色。辅助的对象可能是一种颜色(主色),也可能是一种形象渗透的感受(主形象、主图像等)
3、同类色使画面柔和,对比色教强烈,间隔色介于两者之间。根据主角与形式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辅助色。
4、点缀色的功能通常体现在细节上,多数是分散的,并且面积比较小。点缀色的特点是:出现次数比较多;颜色非常跳跃;引起阅读性(引导阅读);与其他颜色反差较大。
5、主色是决定作品风格的趋向;辅助色是使作品更完美或更丰富的;点缀色具有引导阅读的功能性,同时也具有装饰和辅助性。
三、认识色彩集合:把图像、图案、文字和图表看成一种色彩
1、色彩不是独立存在的色块,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色彩集合”中的颜色倾向。
2、图像(案)中的色彩信息一般情况下是复杂的。分析方法很简单:就是眯起眼睛,虚化了形象,留 下色彩印象的时候,什么颜色是大面积的,这种颜色就是这个图像中的主色。
3、从图像中提取颜色是最简单的搭配方法。
4、只要文字不再是无彩色系,就把这些文字当成图形对象即可。此时的文字已经超出原承载信息的内涵,它们被作为视觉符号,起到传播文化外延的作用。
四、不确定的时候:黑、白、灰是天生的调和色
1、当你明显感觉到其中一种色彩力量过强,过弱时,都会需要调整。为了某一个目的,应调整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和面积等方面,以达到色彩集合的和谐、统一。
2、面积调和:通过面积的增大或减少,来达到调和的目的
3、点缀色调和:把孤立的颜色,相互渗透到一起,形成图案的过程。
4、互混调和:有时候我们选定了两种颜色,却发现它们很难融合到一起。这时你可以采用互混调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第三种颜色包含了前两种颜色的特性。
5、隔绝调和:当画面中使用的色彩过分强烈或色彩含混不清(多)时,可运用黑、白、灰、金、银或同一色线,把形象的各个区域进行勾勒,使之既相互关联又相互隔离,而达到统一调和。
6、秩序调和:把色彩组织起来形成渐变的、有条理的或等差的、有韵律的画面效果。
7、同一调和:同色相、明度、饱和度的调和
8、黑、白、灰是无彩色。白色作为背景色常常被人们忽略;灰色作为辅助色,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黑色更重要了,任何复杂的色彩关系,只要有了黑色,一下子就稳定下来。
五、你的底线是:相近色调或对比色调
1没有思路的时候,从色彩基调入手。你只需要回想一下这次设计需求是什么,把关键词捋顺了。然后从色彩基调入手,找色彩应该是有方向的,在大方向中,再细细摸索。
2、当基调统一为高明度(低饱和度)的效果时,不论你选择了对比色还是类比色,看起来都会很和谐(要注意色彩的力量感。两个色彩力量都强的时候,即使不是对比色效果也会很明显)
六、利用关键词选主色,理解我们的色彩情感
1、人的情感附着在色彩上:理解具象色彩与抽象色彩的差异
2、色彩的情感
红
正面:积极、活力、开放、激情、艺术、喜庆、力量、女性、生命
负面:成熟、危险、血腥、凝固、理智、革命、激烈、封建、死亡
橙
正面: 阳光、欢快、家庭、温暖、记忆、放松、日常、活动、舒适
负面:神秘、幻想、优雅、时髦、理智、冷静、陈旧
黄
正面:阳光、轻松、幽默、开朗、热闹、欢乐、幼儿、开朗、开放
负面:吵闹、廉价、不可靠、软弱、不结实、稚嫩
绿
正面:大自然、生命、安全、新鲜、娇嫩、朴素、田园、春天、和平、野性
负面:土气、乡下、过轻、军队、高贵、不时尚
蓝
正面:理智、清凉、知性、公正、精密、细致、海洋、严谨、商务、公式化
负面: 寂寞、孤独、阴气、严格、无趣、悲伤、高科技、严酷
紫
正面:特别的、优雅、高贵、昂贵、女性、庄重、神圣、成熟、高级、有深度
负面:无用的、不亲切、有距离感、装模作样、不轻松、神秘、奇幻、冰冷、过于时尚、不现实
粉
正面: 柔软、女性、优雅、甜美、高档、春天、清爽、甜蜜、卡通
负面: 柔弱、女性化、肤浅、浮躁、装模作样、无用的、幼稚、幼儿
白
正面:和平、空、整洁、干净、知性、朴素、清淡、纯洁、开放、医疗
负面:虚无、贫乏、寥寥无几、扫兴、平淡、冷淡、空间、静止、无趣
灰
正面: 高雅、艺术、低调、朴素、复古、传统、高级、正式、舒适
负面:保守、压抑、无聊、无趣、烦躁、尖锐
黑
正面:神秘、妖冶、力量、重量、庄重、严肃、正式、豪华、高级
负面:压力、男性、暴力、孤独、沉默、没有亲和力、犯罪、恐怖、阴暗、沉重、不干净
任何颜色,都可以加黄变暖,或者加蓝变冷
七、运用关键词选基调
基调(在纯色基础上,加白,或者加黑)
纯色
积极、有活力、开放、力量、直接、健康、儿童、热情、夏天、浓厚
低档、粗俗、肤浅、花俏、炎热、激烈
纯色主色(面积要大)+饱和度低辅助色
多个纯色组合
明色(纯色+白色)
平和、明朗、清爽、轻松、年轻、朴素、舒适、阳光、纯真、清澈、干净、开放
没有深度、浮躁、轻飘、软弱、没有立场、廉价、孩子气
明色搭配有开放感
与补色搭配还有明快华美
淡色(明色+白,即纯色+白+白)
纤细、女性、幼儿、天真浪漫、柔软、温柔、淡雅、轻的、童话般、梦幻
柔弱、不可靠、没主见、没用的、消极、冷淡、冷酷
浊色(纯色+灰)
高级、成熟、稳重、意味深长、朴素、田园、有格调、沉着、贵重、现代感
迟钝、年老、保守、消极、浑浊、没有用处、不实际
成熟优雅
开放度不够,考虑用补色救
淡浊(淡色+黑,即纯色+白+白+黑)
都市、女性、优雅、成熟、成年、雅致、有格调、高雅
柔弱、消极、没活力、冷漠、孤独、不实用
优雅缓慢,都市倦怠感
暗色(纯色+黑)
强力、实用、商务、认真、朴实、坚实、有格调、有深度、男性、传统
过暗、阴气过重、上年纪、威压、严厉、脏
商务格调
类似色组合会内敛
八、突破形式:提取色彩—分析色彩—实践运用
1、提取色彩后,要让色彩变得更有倾向性。调整后的颜色,加入了主动性创作,才能被称为漂亮的色彩。
2、细节到整体,从局部色彩分析到色彩结构总结。
九、突破对立色彩感受:从一端到另一端
稳重:浊色调、暗色调
明快:明色调、淡浊色
平实:淡浊色为主搭配明色
华丽:纯色、暗色和浊色5、激情:纯色外加补色搭配,色相超过三种,用暗色、黑色辅助
平淡:明色、白色
幼儿:淡色调为主,明色调辅助
暮年:浊色、暗色(体现家庭,明色、淡浊色)
男性:暗色主要色调,其次浊色
女性:少女—粉色、品红和紫色;20岁以后—明色为主,淡浊为辅;30岁以后—暗色、浊色为主,以暗红、紫红和暗紫为常用色
优雅:淡浊色,用明色、浊色调味
活泼:纯色、明色,运用互补色组合
商务:灰色、橙色、蓝色、白色
休闲:淡浊色、明色
单纯:灰色
洗练:浊色
最后附上我的“色卡”:
给你的色彩重命名——红色篇 http://wwwifeiwucom/blog/design/1372
给你的色彩重命名——橙色篇 http://wwwifeiwucom/blog/design/1374
给你的色彩重命名——**篇 http://wwwifeiwucom/blog/design/1376
给你的色彩重命名——绿色篇 http://wwwifeiwucom/blog/design/1378
给你的色彩重命名——蓝色篇 http://wwwifeiwucom/blog/design/1380
给你的色彩重命名——紫色篇 http://wwwifeiwucom/blog/design/1384
这句歌词所表达的含义是比较深入和复杂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情感状态:歌词中的“情人在分手边缘”,揭示了歌曲中所描述的情侣正处于一段关系的边缘,面临着分手的困境。这种情感状态可能源于双方之间的矛盾、沟通问题或者其他原因。
2 行为表达:在歌词中,“只敢喝汤”,这一表述暗示了情侣在情感压力下,无法直接面对和处理问题,而选择了沉默和逃避。这种行为表达,可能是因为双方都不愿意面对分手的结果,所以选择了不言不语,只通过喝汤这种间接的方式来保持彼此的联系。
3 心理反映:这句歌词所反映出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焦虑和无助。在分手边缘的情人,可能因为无法确定关系的未来走向而感到焦虑。同时,他们可能也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逐渐增加,却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无助感可能使他们选择了沉默和逃避。
综合来看,这句歌词所表达的是情感压力下人们的沉默和逃避,以及面对分手边缘的无奈和焦虑。这也是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之一,通过歌词展现出人们在情感困境中的无助和困惑。
《雨巷》(见人教版语文必修1》)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这首诗歌写得既实又虚,恍惚朦胧。一般来说,学习本文可能着重于诗歌意象的分析,由此来分析诗歌的朦胧美。语文教参也仅仅就意象及诗歌的形式做了分析,而对诗歌的炼字炼句只字未提。实际上,我们在赏析诗歌文本时,除了上面几点外,更多的还是要以字句为抓手,字句是作者情感的附着物,不可偏颇。仔细研读文字,你就会发现诗歌语言的韵味十足之处。下面就举例说明。
1、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文章一开始“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后文有三处用了“飘“字,“飘”字好在哪里?为什么不能换做他字,如“走”字等?
揣摩语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一方面,诗人期盼的“女郎”并非实指,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用“飘”字就写出了想象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另外,从行文前后照应的角度分析,“飘”字与后面的“梦”字相照应,衔接自然妥帖。若用“走”字,则使得诗歌的那种朦胧意境美丧失殆尽。
2、诗歌第四节、第六节中,两次用到“太息”这个词。作者说她投出了“太息一般的眼光”,有哪些好处呢?为什么不用“叹息”二字呢?
课本上把 “太息” 注释为“叹息”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太息”是一个书面用语,意思是叹息。屈原早在《离骚》中就用过此词,“长太息以掩涕兮”。实际上“太息”,不能笼统地注为叹息。 在古代“太”“泰”“大”三个字常常通用。“太者,大也。”(《中华大字典》)太息:“大声叹气;深深地叹息。”(《辞海》)所以说用“太息”,使得丁香姑娘的叹息味十足:她或是在为诗人的忧郁而叹息,也可能是为雨巷颓墙而叹息,也许是为整个时代社会而叹息,等等,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凭添了许多惆怅。
3、“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句中两个“悠长”连用,和一个“悠长”相比,更
富有诗情画意。一切景语皆情语,貌似写巷的悠长,作者的惆怅的思绪又何尝不悠长呢?词语的叠加,使得诗歌婉曲动人,荡气回肠。
4、第6节描写姑娘消失时用了“在雨的哀曲里”,去掉可以不?
“在雨的哀曲里”,是姑娘消失时的背景,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作者为姑娘的消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也充分说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无助、彷徨苦闷。
一)《雨巷》的多重情绪内涵
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戴望舒的《雨巷》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之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具有的艺术光辉。
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创作道路上,只给我们留下了九十多首抒情短诗,《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雨巷》大约写于1927年夏天。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戴望舒的挚友杜衡在1933年写道:
说起《雨巷》,我们很不容易把 叶圣陶 先生底奖掖忘记的。《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年,在圣 陶 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忽然想把它投寄出去。圣 陶 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 陶 先生底有力的推荐,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望舒草·序》)
人们熟知的文学史上的这段佳话,反映了《雨巷》一诗在当时的价值和影响。
就抒情内容来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帐。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2、表现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雨巷》这首诗,写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独自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等待一位姣好的姑娘,因为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雨巷是寂寥的。抒情主人公希望逢着的这位姑娘,她结着愁怨,她家的篱墙颓圮了,她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她惆怅、凄清、叹息、迷茫,但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么妩媚动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中没有低下高贵的头,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一样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诗人在这里表现了人的尊严和顽强的生命力。但诗人笔下的姑娘是感伤的,他拿丁香来比喻她。中国古诗里有许多吟咏丁香的名句,如“丁香能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往往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晶。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都不轻佻。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姣好,但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自然少不了。
在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在雨中哀怨,“她静默地走近”,有时两颗心灵已经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失望了,“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终于从身边飘过去,二人间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怜。然而,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是在彷徨,更是在彷徨中继续追求。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意蕴看,戴望舒诗中的姑娘形象往往就是他的理想的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像梦中飘过”一样,只在面前一闪,转瞬便消失了,连同她的颜色,她的芬芳,她的太息与她的惆怅,空留下抒情主人公自己在雨巷独自彷徨。一切都是寂静的,雨打动纸伞,更增加了雨巷的寂寥。诗人就这样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那种孤苦心情。
在《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因此,在理想主义的期望面前,他总是困惑的,怀有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戴望舒熟读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而言,他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对立的悲剧感。戴望舒的诗则表现了从五四运动中幸福地飞腾起来的理想与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对立的悲剧感。他的诗虽然不是反抗和战斗的诗,但也不是环境的奴隶。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悲剧主题,蕴涵有时代的特征。
(二)《雨巷》的艺术特色
1、《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
的方法抒情。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纪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
朱自清 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倩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
2、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
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第二,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第三,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份。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 (《诗论零札》十三) 他认为诗的本质寓于要表现自己同隐蔽自己这两种愿望的永恒斗争之中,他谨慎地把他的“真实”巧妙地隐藏在诗作的“想象”的屏障里。法国象征派诗人之所以会对他有特殊的吸引力,可以说是因为那种特殊的手法恰巧合乎他的既不是隐藏自己,也不是表现自己的写诗动机。从《雨巷》这首诗看,戴望舒的诗既不同于浪漫派的坦白奔放,直接抒情,也不同于法国象征派诗人瓦雷里那样的把思想放在首位,戴望舒是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的,然而他使用暗示的方法,尽可能使这种感情隐蔽一些,朦胧一些,尤其要将真事隐去。《雨巷》虽然也有象征派的感觉的不可捉摸,内心状态的飘忽不定,形象的模糊朦胧;但它并不带有某些象征派诗歌的神秘意味,它“叫人看得懂,有真挚的感情做骨架”,有古典派的内容,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我们推测《雨巷》这首诗中被隐蔽在“想象”里面的“真实”,可能是诗人的一段感情际遇,在这段生活中的感情体验成了诗的骨架。诗中大概多少还保留了一些真事的影子和细节,但时间、地点和情况也许都面目全非了。这也是象征派与浪漫派的一个极大区别。浪漫派诗歌大都写真人实事,即兴即景者多;象征派则很难由诗来推测作者,至少,这种推测是相当曲折的。同时,象征派诗歌的意义、主题,往往是通过暗示来表现的。《雨巷》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和蒙蒙的细雨等环境渲染和游子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来暗示的。一切都没有说穿,没有点透,然而我们懂了,感觉到了。正因为诗人没有把诗的意义限死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从诗中领会的东西才更多些。
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3、《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
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虽然不能说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至少也是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参考资料
1.王泽龙:《由狂放的“天狗”到寂寥的“雨巷”――论20年代中国新诗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的嬗变》,《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04
2. 孙淑芹:《<雨巷>艺术特色的层面分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3. 蓝棣之:《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名作欣赏》,2002/01
4. 张俊萍:《也谈<雨巷>――兼与<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一文商榷》,《名作欣赏》,2002/06
5. 孙玉石《戴望舒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