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第1张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54徐志摩诗作研究。

当代文学

 1论莫言的小说

 2论韩少功的 ” 寻根 ” 之作

 3对新时期 ” 女性文学 ” 的思考

 4论琼瑶的小说

 5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

 6论老舍的戏剧观

 7论张贤亮的小说

 8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9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

 10舒婷的诗歌创作

 11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

 12李准的小说创作

 13秦牧的散文特色

 14论蒋子龙的 ” 开拓者家族 ”

 15闻捷诗歌研究

 16论《钟鼓楼》

 17论《北方的河》

 18论王安忆的小说

 19论高行健的探索剧

 20论新诗潮

 21论北岛的诗

 22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

 23论王蒙的小说

 24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

 25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26论柯岩的创作

 27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28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

 29论刘绍棠的小说

 30论刘索拉的小说

 31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

 32周梅森小说论

 33方方小说论

 34新生代诗歌研究

 35 金庸小说论

 36席慕蓉现象研究

 37论谌容的小说

 外国文学

 1论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流变

 2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研究

 3从《喧哗与骚动》看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征

 4论卡夫卡的变形人物

 5论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兼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较)

 6论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7论果戈理笔下的“小人物”(兼与鲁迅小说比较)

 8拜伦与普希金比较研究

 9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

 10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1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2《呼啸山庄》主题研究

 13浅析中西创世神话的异同点

 14试析古希腊文学蕴涵的人本意识

 15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复调”艺术

 16 理性与信仰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现的“惩罚观”

 17 论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空想成份和宗教色彩

 18 浅析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9 试析现代派文学体现的“丑”与“审丑”取向

 20浅论《荷马史诗》的战争观和妇女观

 21比较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在审美倾向上的异同

 22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到“新人”的转变

 23 论现代派文学的反英雄色彩

 24试论《神曲》中两希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25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26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试论《堂吉诃德》

 27试论《堂吉诃德》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关系

 28浅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丑角形象

 29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30《麦克白》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比较研究

 31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研究

 32试论莫里哀喜剧人物的类型化特征

 33“浮士德精神”的现代阐释

 34浅论《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35“拜伦式英雄”的现代阐释

 36论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

 37试析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

 38从《叶甫盖尼 奥涅金》看俄国文学“多余人”的精神失落

语文 教学论

 1当代诠释学观照下的中学 语文 阅读教学

 2感悟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3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 语文 教学模式研究

 4论 语文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5新课程理念下初中 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 语文 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7元认知与 语文 写作教学

 8中学 语文 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9对 语文 教学中的网络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高中 语文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11新课程中 语文 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12论 语文 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13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4“对话”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阅读教学研究

 15在 语文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6 语文 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7诗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

 18小学 语文 中口语交际教学与以往听说训练的比较研究

 19 语文 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新探

 20 语文 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策略研究

 21新课程中小学 语文 识字写字教学优化探索

 22浅论中学 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23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改进措施

 24以发展思维为前提的小学 语文 教学设计

 25苏教版与人教版中学(小学) 语文 教材比较研究

 文学概论

 1、当代商业社会中文学消费问题的思考

 2、 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

 3、“语不惊人死不休”—— 试论形式探求的积极意义

 4、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反思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中国语文网 编辑整理

 

 

  上个世纪后半叶,一部名叫《根》的小说横空出世、风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寻根问祖的潮流,这股潮流至今仍绵绵不断、生生不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以姓氏笔划为序”,是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当时部落的大团体,裂变成了若干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识别的需要,这些小团体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时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志-姓。

  历来以为中国人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关系也在变化。传说和文献中出现的“氏”有上百个,最早的是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时代,随后为钜灵氏、黄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22氏的循蜚纪时代,接着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13氏的因提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结绳记事。

  进入到伏羲时代,这一时期中原出现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栗陆氏、赫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阴康氏、中皇石、女娲氏等部落或国家。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时代,“风”是中国的第一个姓,这个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领是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替代结绳记事。

  女娲氏之后为神农氏,即炎帝,其后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黄帝所在部落的称呼叫有熊氏,黄帝继承炎帝之位,统治了中原大地。黄帝有25子,得姓14有姓12: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这12个姓事实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据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黄两帝之后。炎黄两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无论你我他,同姓一家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

  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由于形式固定下来,子孙可以永久使用,便于形成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线索从此变得更为清晰。中国人十分重视姓,养成了同姓聚居的习俗,许多地区流传着修谱联宗的习惯,在全国形成了无数的不等的同姓人群,以至后人探讨自己的家族史,很容易据此找到血缘所出。

  姓氏来源有多种,有以图腾定姓氏的:熊、罴、豹、虎、龙等;以国家名称为姓氏的:齐、楚、韩、赵、秦等;以居住地为姓氏的:西门、郭、丘、尹、常;以官职为姓氏的:上官、卜、钱、士、司马等;以职业为姓氏的:张、顾、屠、甄、匠等;以山河名称为姓氏的:乔、姬、姜、黄、武等;皇帝赐姓氏的:刘、李、赵、完颜、朱等;还有以数字、季节、方位、气候、花木等等为姓氏的。

  中国人习惯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传递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氏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递的基因,相当于位于代表人类男性染色体上的特殊遗传基因。

  姓氏,把一氏族的人与另一氏族的人区分开来,在一个氏族内部,为了区分彼此,出现了只属于个人标志的“名”。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哪群人在自己内部只用"名"就可以区分彼此,但若与另一氏族的人交往,仅称“名"还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氏族的“姓”与自己的“名”结合在一起,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名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

  在中国,一般每人都有姓。人们初次交往,彼此总要先问:“您贵姓?”可见姓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交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的情感,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又是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趋势的探索。

  对于人类姓氏的研究是人们寻根问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姓氏文化的探秘是对社会心理、民族素质发展趋向研究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华民族的姓氏形成与发展几乎与此同步。伴随着姓氏的形成与发展而积淀起来的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绚丽多彩的魅力。

  在此,不妨对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是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姓氏萌芽阶段。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保存着汉族和少数民族图腾信仰的纪录。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的“熊、罴、貔、貅、豹、虎”实际上是指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这些野兽就是六个氏族的图腾。所谓图腾,是指上古时期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与某种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或跟某种无生命的物体有着特殊的联系,初民们把这类生物或物体视为整个部落的祖先、象征物、庇佑者。《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于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种图腾崇拜其特点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普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383页)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中国的姓氏同样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中。

  第二阶段:姓、氏、名分化形成阶段。

  姓氏表示血缘关系的世系群的称号,它起源于母系氏族。从“姓”的本身可以看出,它有“女”和“生”两个字构成。中国最早的姓大多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如“姬、姚、姒、妫、姜、嬴”等。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源于父系社会,也就是族号。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有一段话讲得很明白:"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氏,氏不可呼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段话将姓和氏产生的时间(三代之前),作用(“别婚姻”、“明贵贱”)说得很清楚。

  第三阶段:姓氏合一阶段。

  战国时期,由于旧的宗法制度的瓦解,人们的个性意识有了提高,出现了姓氏逐渐合一的现象。上指君主,下至平头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姓。

  第四阶段:姓名充分发展阶段。

  之所以说是充分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姓氏的数量超大规模的增长。根据黄帝和炎帝的传说,皇帝之子十二姓,炎帝之子四姓。从那时起,到唐太宗诗高士廉重修、李义府修改的《氏族志》录有235姓,到了宋初,广为传诵的《百家姓》录有503个姓。明代人吴沉编的《皇明百家姓》共收有1968个姓。清代则更多。

  其二:少数民族姓氏的汉化。

  之所以姓氏大规模的增长,少数民族的汉化是一个重要原因。从魏晋到明清,是少数民族大规模融入汉族的过程,汉族统治者通过赐姓、改姓或其他行政手段使得少数民族姓氏汉化;也有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过程中主动改姓;另有少数民族为适应时代和环境改从汉姓。

  其三:等级制在姓氏中逐渐占重要地位。

  魏晋之后,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人们把姓氏的高贵、血缘的纯正作为选官授职和联姻缔亲的重要标志。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在坚持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姓运动。在这一项改姓运动中,他把汉族中的卢、崔、郑、王定为一等姓氏。唐初时,唐太宗将崔、卢、李、郑作为高等姓氏。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经唐太宗批准的《氏族志》把293个姓评为九等。这种将姓氏划分等级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明清。

  第五阶段:实名与虚名分化阶段。

  如果说,姓氏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社会生活充分发展的结果,那么,当社会出现了具体情况,譬如,清代统治者制造的"文字狱";明代统治者为了镇压不同政见者而进行的特务统治(“东厂”)。一部分政治家、文化人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虚名抨击时政。这种虚名包括笔名、化名等等。现代社会使用的网名,也属虚名之列,当然其原因与明清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纵观中国姓氏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姓氏发展如同咆哮奔腾的长江,由涓涓细流形成的壮丽宏大的巨澜汇聚到浩瀚的大海;俯视中华民族姓氏的分布,中国姓氏犹如一株巨大无比的榕树,其冠如盖,铺天盖地,其根如须,盘根错节。梳理以下中国姓氏的发展,人们可以发现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姓氏外延的扩大以及名字系统内涵的完备和丰富。由于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各民族的融合进程中,姓的数量几乎是跳跃式地增长。炎黄时期为16姓,唐代姓的数量是293个,宋初的姓是503个,明代的姓最多达2635个。到了现代,据最新资料统计,中国的姓共有11969个(其中有些姓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少消亡的)。其中单字姓是5233个,双字姓为4329个,三字姓为1615个,四字姓为569个,五字姓为96个,六字姓为22个,七字姓为7个,八字姓为3个,九字姓为1个。

  开放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名字系统的日趋完备和内涵的渐趋丰富。姓和氏在上古社会就产生了,为了区别社会成员,作为标志,名也就随之产生了。《仪礼·丧服传》记载:“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仪礼·檀弓》曰:“人女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之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古人对人的称谓,除名字之外,还有号,大致可分为自号、别号、法号、室号、绰号、谥号等。姓氏和名字系统的各个部分各有其作用,姓用来明血缘,氏则别贵贱;字的作用是正体,“字以表德,号以美称”。这种名字系统最早形成于商和西周时期。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有明确的论述。

  第二,等级性:

  最早给姓氏打上人为印记的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拓拔(元)宏用强制的手段使自己的鲜卑族兄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至少表面汉化的过程。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项是姓氏改革,拓氏(元)宏将天下的姓氏分成三、六、九等。并且给每个等级制定了标准。在拓拔(元)宏开了先河的情况下,以后,谁掌握政权,谁的身份就高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了唐代,李世民直接下诏,将原本第二等级的李姓,提升为第一等级,把王姓挤入第二等级。以后历朝君主基本如此。这种姓氏的等级制,造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现象,譬如改姓、赐姓、讳姓等。这些所涉及到的姓氏绝对不在少数,拓拔(元)宏的姓氏改革就牵涉到一百多姓氏。

  第三,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全民族的范围内,姓氏往往按地域分布。例如,唐代形成的“五家七姓”,即李(陇西、赵郡)、崔(清河、博陵)、卢(范阳)、郑(荥阳)、王(太原)。人类学家、文化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文中,曾经引用过他的朋友罗伯特·哈特给他的信说:"在中国许多地方遇到很大的村庄,全村只有一个姓。比方说,在一个地区见到三个村庄,每一个村住三千人。第一个村庄全姓马,第二个村庄全姓杨,第三个村庄全姓牛。"这种现象在中国极为普遍,这种自称村落的姓氏带有排他性。

  第四,多源性:

  所谓多源性,是指在中国的常见姓氏中(按照国家自然基金会研究划定:人口占0.1%的姓氏称为常见姓氏,现有129个。占人口总数87%),大多数有多个源头。为了便于说明起见,用列图表的方式,借以表达。

  第二大姓“王”姓来源是这样的:

  周灵王太子姬晋──宗敬

  

  周文王                       “王”

  

  周考王

  帝王赐姓

  少数民族汉化

  第十二大姓“孙”姓来源是这样的:

  周文王──惠孙

  孙叔敖                       “孙”

  田完后裔(由齐景公赐姓)

  第二十三大姓“郑”姓来源是这样的:

  后稷(神农氏)姬友(郑桓公)

  帝喾                        “郑”

  郑公子鲁

  第九十五大姓“武”姓来源是这样的:

  夏朝大臣武罗

  商朝武丁后裔                    “武”

  周平王后裔(姬姓)

  春秋时宋国宋武公

  第一百大姓“文”姓来源是这样的:

  姬昌(周文王)后裔

  炎帝后裔(姜姓)封地许国国君许文叔         “文”

  舜的后裔(妫姓)

  五代时因讳姓石敬塘而改姓

  这种多源性,既说明中华民族姓氏的丰富多彩,又给梳理姓氏的源流带来极大的困难,由此更加证明我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五,时代性:

  在人的名字中往往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是时代光芒的折射。汉代人的名字多用勇、超、雄、固等,反映大汉雄豪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塘人喜欢排行相称,就是当代皇上唐太宗,可称之为二郎,这种习俗表现唐代是一个豁达宽容、自由宽松的社会风气;宋人多山用老、叟、翁,这同当时社会对老人优厚有关;现代人则更为明显,子女的名字寄托着父母的理想和希望。

  中国的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氏(包括名字)在民族文化的温床上形成,它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开发这座精神矿藏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自序中说:“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昧”即糊涂,不明白,漆黑一团。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的姓氏符号都可以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姓氏符号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追溯到太古初民的原始崇拜。因此,这不仅仅是姓氏的溯源,还可以推而演之,成为一种寻根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9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