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旋律的作用始终是如此的重要、显赫,甚至是刻骨铭心的。你无法拒绝一段流畅优美的旋律带给你的感官和精神的惬意,因为旋律的进行方式最能体现音乐的情绪和隐藏在其中的情感意义,并体现着音乐的全部或主要的思想。
演唱者应根据不同歌曲中的不同内容与音乐中任用的形象,对音乐展现方面进行构思和设想。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作词人;歌词中的主人我那个就是自己;你是一个演员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小伙伴们能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更加的很真实和生动了。
演唱风格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作品的风格,而是演唱者的个人特色。歌曲主题的不同,与之相应的音乐节奏与律动的不同,就形成了风采各异的音乐作品。大家要从音乐风格,歌词意境,咬字方式,律动,和声乐技巧等方面去呈现演唱中的风格。
扩展资料
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如一首歌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一般来说要突出高点,一定要把低点放低,一定要有铺垫的过程,否则一个劲儿地强或一个劲儿地弱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
在处理歌曲时,画龙点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点句、字。重点的词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强调,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深下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演唱者必须按照自己的总体设计反复演唱攻克难关,直到自己的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
抒发情感的歌是指从歌曲的歌词中流露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小苹果》就是一首典型的抒发作者对爱情的渴望。
歌曲演唱者要能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经验能适当融入自己的情感。
既然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提升情感表达的能力是必须的。
第一,自身音乐修养的提升
什么是音乐修养呢?它是指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敏感性、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度、对音乐技能的掌控能力,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表现等能力。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曾经在论及音乐家的艺术成就时说:“一切艺术都是开在枝叶繁茂的知识之树上的鲜艳的花朵。”如果演唱者的音乐知识单一、艺术修养片面、文化水平偏低,单靠模仿去演唱,那自身的演唱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一定不够。因此,演唱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作品分析能力,以及音乐历史、音乐鉴赏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第二,情感表达提升的方法
首先,要抓住歌词,理解创作主题。演唱者应该通过歌词的内在含义,去挖掘主题思想。其次,要抓住风格,明确民族特色。要想准确地将歌曲的风格表现出来,必须了解歌曲所属的民族特色。光是中国,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
另外中国民歌与外国民歌又大不相同,例如西班牙民歌以其强烈奔放的吉卜赛舞蹈节奏为特征,而陕北民歌则以秧歌节奏为特征。因此每首歌曲的风格怎样,体现怎样的民族特色,这在歌唱前必须要有所了解与掌握。最后,要抓住旋律,感受作品情感。旋律是歌曲在思想内容与感情上的主要表现。任何一首歌曲,其旋律都有典型的艺术形象,演唱者要利用旋律本身的魅力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一般地,G大调是明亮的色彩;D小调是悲伤而强烈的;C大调是灿烂的;降E大调是庄严、带着不透明浓度的;C小调是一种暗而强烈的颜色;D 大调是辉煌的调性,如一束阳光般眩目耀眼。
举例----
大提琴组曲——“来自这个音乐天才的无限喜悦”
第一号组曲——“明亮”
如同人天生而单纯的呼吸的结构,乐句产生出的能量(吸气)直到它企及某一点时而开始放松(呼气)——一种产生与消退的过程。巴赫概念中的美丽与辉煌就在于实际上这些前奏曲都不利用旋律的这个事实,在那里只有组织,结构与韵律——形式与色彩的鲜明。巴赫不需要旋律,他的作品是以美的概念写成的:干净的组织与音调的色彩。我不喜欢他们很悲剧地企图去强调一个不存在的旋律,这是个很傻的想法。如果他需要旋律,巴赫自己就可以写出更加无比美丽的旋律。
当然一个人可以无休无止地去分析巴赫的音乐,你可以分析每个音符、每个乐句、和弦、旋律与对位法——所有音乐提供出的、还有存在于真实声音中的事物。无论如何,我只是希望专注于一些小细节,藉此解释巴赫理念的深度,同时指出这些音乐浑然天成的单纯。
第二号组曲——“悲伤而强烈”
这个组曲直接在价值上以其深奥与小调性的悲伤而强烈的感触与第一号组曲形成对比。巴赫在这个前奏曲中开场三个音符的使用,总是让我充满敬畏与赞叹。只是三个音符便构成D小调的完整色调,同时完成了一个五度音程。
当我演奏第二号组曲时,我感觉像个歌唱者,旋律界域扩张或收缩 直到最后整个旋律歇息在单一音符的方式,这种在不同音域的空间性方位空置旋律线的能力,便是巴赫音乐最璀璨而创造性的特征。
这个组曲有一个很棒的萨拉班德舞曲,可能是所有组曲中最最哀伤的,它有着一种特殊的直线与率直,一个音乐的隐痛、像一个入神祷告的人,你不是在为听众演奏这音乐,你是为你自己演奏,听众仅仅只是窃听者,听到的是来自孤寂、来自一个艺术家全然沉浸于音乐时的白热化张力的一瞥。我经常对所有感觉悲伤的人演奏这首萨拉班德。
第三号组曲——“辉煌”
C大调,一个辉煌的调子,它作为基础的音调,所有乐章都从C大调开始与结束。
一些调性瞬间的变迁像晴空中的小云朵,而有些变迁是相当遥远的。持续音是巴赫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当巴赫开始环绕持续音的音型,我甚至觉得在肉体上受着苦。比如在D小调的前奏曲,它像一根针穿刺着音乐,像一个鳞翅类学者将一活蝴蝶钉在他的板上,蝴蝶绕着针在痛苦中旋转着,无法让自己获得自由。这就是巴赫运用持续音对我的影响,我也似乎在折磨中旋转于针上,只有当回到主音我才体验到解脱。这就是一直令我赞叹的巴赫天才最精细的截面之一。它以强大的内在力量与一种到达音乐核心还有尽我所能去演奏的渴求来填满我。
第四号组曲——“庄严而不透明”
巴赫大提琴组曲的前三个前奏曲都是以十六分音符的单一节拍写成,但是在以降E大调,一个庄严而不透明的调性写成的第四号组曲中,却是以八分音符进行的,比其它前奏曲慢上一倍的节拍进行。然而无论和声自始至终再怎样美丽,再怎么发展怎么转调,巴赫明白它有变得多少单调起来的危险。
萨拉班德舞曲是我的最爱之一,它有着自己的伴奏旋律。还有吉格舞曲,猛烈、高难度,带着它烈火般的暴躁气质与坚定、不屈不挠的节奏。
第五号组曲——“黑暗”
我已经拉了第五号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一辈子,它始终让我赞叹与感到愉悦。这个单音的谱曲仅仅只有几行,但对我而言它却代表了巴赫天才的精髓。它的暗黑的旋律设计如此不寻常地与现代音乐相似。单单第一个乐句体现的想法便如此不可思议,仅仅这里就抵得过许多作曲家成册的作品。这个萨拉班德舞曲的旋律在与你的呼吸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气息与同样的脉动以一路蜿蜒前进。无论我演奏得多慢,我总是感受这个乐章永恒的流动,永恒……对我而言,不管这节奏,这流动步调绵延得多长,一年、两年、十年或一百年,这个速度绝对不可以缓慢下来或增快进行,它应该拥有自己内在的脉动与力量,因此不允许速度的增加与流失,如同平行线永不交叉。这个规律鼓动节奏、生命与永恒的触动也是这样在相同的脉动中永远持续。当你结束这首萨拉班德,时间似乎以同样的步调继续着,你的呼吸在同样的节奏中继续着。这些旋绕翻转的旋律线多美呀。
第六号组曲——“阳光”
第六号组曲以D大调写成,是阳光与凯旋的调性。对我而言这是所有调性中最喜悦的,就像触及环宇每个角落的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的终乐章。巴赫的第六号组曲以胜利、喜悦、人类的统一、友谊与爱的调性写成,这个最后的组曲扬威于全系列之上。它代表大规模的欢乐的统合。第六组曲对我而言就像是大提琴独奏的交响曲,在调性与色彩上,它迥异于其它组曲,但在许多其它的方面,它同时也迥异于所有他所写过的作品。
你自己欣赏一下 下载连接: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1_1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1_2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1_3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1_4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1_5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1_6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2_1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2_2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2_3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2_4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2_5mp3
http://jnjmusecn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com_cello_suite_no2_6mp3
调式是按照一定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等)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在七个音之内),并以某一个音为中心音(即主音)联结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调式。
大调音阶由七个基本音级组成。根据大调构成法则,第三、四级(mi和fa)之间、第七八级(si和do)之音的距离都是半音(即小二度)。而其他相邻两级之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即大二度)的音阶称为大调音阶。
小调也是由一种七个音构成的调式,根据各音级相邻音的音高关系不同又可分为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小调的特征表现在主音上方的小三度,它最能说明小调的色彩和性格。
调式的色彩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表情特征,而这种表情特征也是相对的,并不固定为某种调式只适于表现某种思想情绪,但一般来说,大调色彩明亮,小调则较为柔和暗淡。
区分大小调,要看该曲的主音是什么音,一般主要从乐曲的终止音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大调一般终止于主音1(do)上,小调则一般终止于主音6(la)上。
大调色彩明亮,小调色彩黯淡。
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叫旋律线。
旋律线大致可分上行、下行、平行和波浪式四种形式,并且是通过级进、跳进、大跳、小跳、同音反复等手法来发展的。一般说,上行的旋律使人感到兴奋、紧张、力度加强,下行的旋律使人感到平静、缓和、紧张度减弱,同音反复会使人感到执著和加深记忆的效果。
浅谈音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倾“听”中的音乐美学
论文关键词:音乐 情感 审美
论文摘要: 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永恒美的特质,有时我们可以凭直觉感受到,有时需要一个学习、理解,逐渐深入,领悟的过程。如何去表现音乐作品,领悟作品中的情感,使之更生动真切,这就需要对其尽可能的理解准确,感受得深,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与倾“听”是分不开的。
音乐是文化形式中最纯粹的精神文化形式和精神活动方式,同时又是最直接的情感活动形式。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感情的表现,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的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人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 躁 、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
一、作品的情感
音乐的情感表现,是把我们内心从音符中感受到的东西,通过弹奏乐音的方式显现出来。简言之,就是内心感受在乐音上的显现。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具体是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手段来实现的。而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来表现音乐内容的方式、形式、方法等方面的总的特征。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讲究形势美,它美化生活,从理想的高度观察生活,给生活以永恒,感官上易于听辩强弱;古典主义的音乐作品遵循美学的原则,对称、平衡,具有唯美主义特点;浪漫主义更像是一种年轻,充满对未来欲望的表现;表现主义强调艺术表现人的情感,体现情感论音乐美学的观点。
个性也可称为人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它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受到的文化环境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习惯,展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例如,现在多数年轻人难以接受传统戏曲音乐,老人一般也都不能接受前卫的摇滚音乐,认识这样的音乐过于嘈杂喧闹,毫无音乐美感,因此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审美力也会千差万别。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压力不断增大的'人们越来越需要音乐,这种贴近于情感的艺术来调节,而对于那些充斥着不协调的、冷冰冰的、机械的现代“纯音乐”,除了好奇和惊讶之外,便不会再有更多的兴趣。在我个人看来“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应该是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它抓住了音乐最本质的东西,它有丰富的内涵并与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讲,在音乐中,人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表演者无论是从演奏技术上还是音乐美学思想上都有有所研究,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情感。
二、作品的倾听
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音乐是一种抽象的声音表现,要掌握其特点只有依靠听觉的记忆。如果我们没有把所选择的乐曲仔细消化吸收,很容易就会变成走马观花,只知其貌而感觉不到内涵。对一首作品要有深刻的了解和印象,主要的就是多次的反复聆听。一般来说,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已经能够逐渐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细腻变化。比如《夕阳箫鼓》,这首中国经典的钢琴曲,旋律委婉质朴,节奏多变,虽为钢琴曲,但依然能够听出弦乐器特有的音调。我们注意到了旋律线的起伏,感受到了节奏的转变,随后注意到音色的转化,脑海中展现了一幅夕阳映江、晚风轻抚、江楼钟鼓的画面,这就是真正进入了音乐。
好的音乐作品是人对生活感受的抽象反映,具有强有力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冲击力,让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激荡,当它能够满足听众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期待感,刺激着听众的感官期待下次的继续聆听。好听即为美,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美为和谐,不仅是作品表现的自然,身心也要融入到其中,是听还是看,一切皆为自然流露,达到一种赏心悦目。音乐使听者的心灵得到提升,给人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共鸣。它比一般的语言更为深刻,比文字更为动人,音乐翩然而来,令人无法抗拒的感觉,不自觉的融入其中。日常语言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限度的;而音乐语言则是抽象的、感性的,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且难以捉摸。音乐的语言,不是任何单纯的“说”就可以表达的情绪语言,它是思想上无法用具体语言表述的。
平时还要注意多收集不同风格的各类作品,多听,多分析,多比较,来加强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提高自我的情感审美能力。把乐曲中体会到的美和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体验融合起来。比如,当我们从一首乐曲中体会到一种欢乐的美感时,很自然地,也会联想起我们自己曾经有过的欢乐情绪。当我们在弹奏中把这两种欢乐合而为一时,那就既表现了乐曲的,也表达了自己的欢乐。对作品多加揣摩,主动参与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表现出来,力求真实再现作品风格。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听众可以在欣赏作品的第一时间里感受到作者的情思,乐曲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抒发的意境和思想,使整部作品犹如作者自身命运和心灵的写照,让人为之动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不仅要合二为一,还要注意必须忠实地反映原作者的创作意图,除了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外,还必须结合扎实的钢琴弹奏技术,才能真正有效的表现好音乐。
音乐情感表现是目的,弹奏技术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具备了乐曲的内涵和个人的体验,才能生动感人,令人信服。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听众可以在欣赏作品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思,乐曲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抒发的意境和思想,使整部作品犹如作者自身命运和心灵的写照,让人为之动容。音乐改变的不是人的心态,而是在音乐中提升人使其状态与理性,更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2]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德)黑格尔,美学导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6
[4](德)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7
;因为音乐也是人写出来的呀,作词家或者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时候都会带有一定的感情的,这和文学也是有相同之处的。我们说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必定是带有自己的情感的,而人类的情感又具有普遍性,所以很多情感我们是可以体会到的,因为他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了出来。
音乐其实也分很多种类,我们现在把它分成民谣,摇滚,励志,纯音乐,古风等等。最近特别喜欢一个街头艺人,名字叫做林宝馨,她每天晚上的7:00~9:00,会在福建的三坊七巷开唱,一些歌曲配合那样的场景,唱出来是特别的有感情,而且她也说她在唱一首歌之前是需要酝酿感情的。一方面是她的声音好听,另一方面是我们接收到了她所传递出来的情感,我们表示感同身受,所以对她很喜欢。我们喜欢一些音乐人,也是因为他们的歌声能够带给我们温暖,或者是能让我们深有感触。
不同的旋律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情感。比如追梦赤子心和一万次悲伤这些歌,都会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瞬间拥有去面对困难的勇气,并且坚强地走下去,就比方说华晨宇所写的,我管你以及烟火里的尘埃和好想爱这个世界啊,都一定程度上给孤独患者或者是特别有个性的人,一定的鼓励。要他们相信世间美好,同时也不要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做最闪耀的自己。
不同的音乐在其中都是蕴含了不同的情感的,我们听周杰伦的歌的时候全部都是浪漫的感觉,仿佛是恋爱当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都在歌中有所体现。现在总是流行,每个人都会在深夜的时候听歌,因为经历了一天的工作或学习之后,通过音乐来缓解自己,或者有些人在深夜的时候最脆弱,最容易想起一些难过的事情,或者是以往的不顺心的经历,此时总会有一些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安慰,我们现在并不少见那些戴着耳机在夜晚听歌的人,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情感出现呢?因为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很多的音乐作品都是有一定的创作背景的,我们之所以会触动,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我们达到了共鸣,所以尽情去音乐中寻找慰藉吧,有人这样说,音乐是他的输氧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