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读后感3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毕淑敏散文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1
看到并记住毕淑敏这个名字,是由一篇《孝心无价》开始,文章用确切而真实的语句告诫天下的儿女:抓紧时间尽孝,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因为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因此深深的感谢这么一位女性,能用美妙的文字、真实的事例为众生敲响亲情的警钟,使世间少了几位一定要去寻找“后悔药”的凡夫俗子,这才是文字工作者对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
再读毕淑敏源于她的《提醒幸福》,文章如题目一样,无一个赘字、一句废话,犹如一针清醒剂,使读者由眼睛吸收,而渗透至心灵。它反映了一种人生态度,是对“知足常乐”的另一种诠释,直达现代人浮躁、郁闷这个心理病灶,因而被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
《不宜重逢》写出了许多人用事实验证过的真理,谁都经历过初恋或暗恋的时光,几年过后,几十年过后,还是不要刻意相逢为好,正所谓:相见不如怀念。事过境非,想追忆的往事放在心里,真诚的祝福也放在心里,曾经的暗恋尽管很苦、很涩,当年未表达是缺乏勇气,如今不提起是不忍,不忍惊扰了心底那一潭清泉,不要说,不要说,一说就错!
教育孩子是个永恒的话题,她用自己作为心理学博士的专业知识,在《我的成长我做主》一书中告诉青少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答案,帮助他们摆脱孤独、狭隘、悲观,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喜欢毕淑敏,因她是位素面朝天的女人,是位有深刻的社会责任感的女人,是位因阅历而无年龄感的女人,如果世间有更多这样的女人,与音乐、书为伍、为善良、正直为伍,将无所谓漂亮与否,都会如散发着阳光气息的花草,将周围装扮得愈加美丽……
我最喜爱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了,它阐述了在生活上喜或者悲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正确看待事情,尤其要记得关于幸福的提醒,它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现实生活上,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会一帆风顺,或许是遭到意外,或许是碰到绑匪,或许是破产的危机,这些都会给你造成灾难或者损失,甚至使你一无所有。这时,有的人悲痛欲绝,怨天尤人,有的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一些灾难。“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钱没了可以重新赚过,至少,我们还拥有健康的身体,这也是一种幸福呵。“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应该说上帝对你有多重视,它就可能让你的人生有多磨难。记得有作家说过: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它特别青睐你的话,缺陷也就大些。我们一出生就没有了选择的余地,那我们就唯有勇敢地去面对,努力地去奋斗,经过了这些挫折之后,就会有好日子等着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人生就是这样,先苦后甜,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人,从呱呱坠地起就要对每一件事情认真负责,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完成每一件事,因为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意外,这些意外可能随时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人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长,如果每件事情都马虎了事,就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存活下来的使命,所以我们要做到,认真活好每一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算是某天遇到点什么意外,也对得起自己,不枉活了一次。
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灾难降临时,要提醒自己坦然乐观地去对待;志得意满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提醒自己,灾难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我们要加倍地珍惜幸福,享受幸福。要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幸福都会存在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会更多彩,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
女人,是位有深刻的社会责任感的女人,是位因阅历而无年龄感的女人,如果世间有更多这样的女人,与音乐、书为伍、为善良、正直为伍,将无所谓漂亮与否,都会如散发着阳光气息的花草,将周围装扮得愈加美丽……
《毕淑敏散文集》
这本书集子里收录的篇章,多半和心理学有点枝枝蔓蔓的关系。有些是作者在北师大读心理学硕士和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所写,有些是我开设心理诊所的时候所写,有些是作者和心理学界的朋友们谈论某些问题后所写。承蒙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曲建文先生将作者几乎所有的散文读了一遍,然后把它们选了出来,成为一本物心理学有较大关联的集子。
毕淑敏是国内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400万字的作品感染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曾数十次获奖。她是内科主治医师,双手挽救过很多患者垂危的生命。她是北京注册咨询师,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帮助无数来访者走生命幽谷。她17岁到西藏当边防军,面对雪山,立下了一生的宏愿让自己快乐,对别人有所帮助。她所写的心理励志读物《心灵七游戏》,第一版就发行了15万册,并在香港获奖。被北京人艺改编成话剧,引起强烈反响。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2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毕淑敏散文集》。
好的书能让人受益匪浅,有可能终生受益。读散文集,更是能让我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在众多的散文家中,我很崇拜毕淑敏,特别爱读她的散文。有人这样评价她: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毕淑敏似乎自立门户,不能把她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的语言标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骏马,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把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人人都经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平淡而山高水远”的境界。
毕淑敏的许多散文写得不但有趣,更是发人深思,让人觉得很有意义。她总能把一些大道理写得简单明了,适合我这种智商理解能力均不高的人阅读。毕淑敏的文字,写来神闲气定,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她的冷静与善良,让人感觉她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女子。
毕淑敏不仅是作家,还是医生,心理咨询师。她的作品涉及人类的身体到精神的各个层面。在散文中,毕淑敏探讨女性存在,探讨亲情,也探讨生与死这样凝重的话题。我尤其赞同她的死亡回归家庭的观点,如果明知道自己快去世了,却要不断地在医院折腾,费钱费力,所有人跟着受罪,何苦呢?我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人给予充分的关爱,在安详平静中死去。并且我也希望家人不要太过悲伤,只要他们继续快乐幸福地生活就是我的幸福了。在谈到教育时,毕淑敏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孩子已经很痛苦还要唠叨不已,以为这样效果好,其实这样会让孩子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我们作父母的`,由于繁忙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保护,伤害了孩子也不知道。她主张表扬也要慎用,凡是隶属天份的那一部分及与生俱来的特质,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者是批评。我们的批评教育和赏识教育也该有个度。
毕淑敏的散文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她的素材全部取于平常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修饰,但却总能触及人的心弦,让人有所感悟,让疲惫、烦躁的心总能找到一处最宁静温馨的港湾,总会在心灵最阴霾时刻寻到风雨过后的阳光。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残酷的世界阴暗面,我们应当怎么样的调整自我的心理,正确的看待,走向光明与灿烂。累了、倦了、厌了,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找到合理的途径,给心灵放个假。毕淑敏的文字最大的特点便是自然,自然得如同一潭湖水,清澈平静,淡泊悠远,倒映着岸上的花鸟山川,滋润着万物,把自己渗透进空气,让缓缓地、融合着水的清香的微风吹满世界,从而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社会中奔波的心能够沉静下来。
正如她在《淑女书女》一文中写到的,好书是“家乡的一方绿色水土”。读这本《毕淑敏散文集》,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心灵和情感的慰藉。
下面我将自己比较喜欢的毕淑敏散文中的文字摘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1、幸福很矜持。遭逢她的时候,她不会夸张地提前和我们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幸福是个哑巴。
2、在理想主义普遍遭受嘲笑的年代,一个人仍然坚持理想主义者,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与自觉。
3、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人们与道德产生了距离,而让缺德成为一种习惯。
4、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5、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6、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7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
8、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柔和是内在的原则和外在的弹性充满和谐的统一,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啊。
9、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3我喜欢毕淑敏的文章,喜欢那种简便趣味的风格,我一向喜欢简便趣味的东西,她写的不但趣味,更是发人深思,觉得很有意义,把一些大道理都写得简单明了,适合我这种智商理解本事均不高的脑袋。喜欢她一针见血的睿智,比如这句现代女性买个提包都追求品质上乘,我们为何不追求自身的优良?
有不少篇是讨论女性的问题。看了评析想不通那些年轻的甘于做别人情人的女子,是因为懒惰,因为糊涂,因为虚荣贪图富贵,就那样不负职责地放弃自我的身体,自我的感情,自我的前途,我想她们应当不爱自我,为何不想想等年岁大了怎样办,等别人又有了新欢怎样办。把自我的生计前途幸福全托付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真是一出杯具。女性应当是更感性更注重感情的动物,那么多女子甘于这么做我真的不太明白。也许我的思想比较老套,但我依然坚信生活该是和谐稳定的,有能够去爱的人,有爱自我的人,这样才是幸福的。
谈论死亡,毕淑敏不惧怕死亡,这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要害怕呢?就像我们要进行新陈代谢,大自然新生代替死亡一样正常。我尤其赞同她的死亡该回归家庭的观点,如果明明白自我快去世了,却要不断在医院折腾,费钱费力所有人跟着受罪,何苦呢?我期望在生命的最终一段时期,吃好点,喝好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人给予充分的关爱,在安详平静中死去。并且我也不期望家人太过伤悲,只要他们继续欢乐幸福地生活就是我幸福了。
谈到教育,毕淑敏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要充分研究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孩子已经很痛苦还要唠叨不已以为这样效果好,会让孩子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忽然想起弟弟,因为和我的年龄离得近,以致我很小就没奶吃了,外婆心疼我,时不时数落弟弟来得不应当,弟弟无奈反抗,从此后仇视外婆,我一向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对人很好的外婆那么有成见,为什么他的举动有时那么古怪让人悲痛,此刻最终明白了。我们的父母老人,由于繁忙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保护,伤害了孩子也不明白。
她主张表扬也要慎用,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与生俱来的特质,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是批评。我们的批评教育或者赏识教育也该有个度。
谈到移民的子女,她的见闻让我震惊,看了那么多孩子们在国外快活自信的文章,再看这篇才让我觉得移民真的是有利有弊。我打心眼不期望人才都往外留,期望祖国的环境,教育,公务员,食品医疗制度……都能够人性化一点,完美一点。祖国再差再落后,也有好的方面,身处其中也许不知而已。父母都是认为自我是为孩子,可是孩子真的欢乐真的愿意吗?一切都被大人主宰,这些真的适合他们吗?孩子能适应外国的语言习俗,没有歧视,融入其中吗?
书本阅读给了我说不出的充实,说不出的感动,这是在网上阅读所达不到的,毕竟一切事物有利有弊,网上阅读也永远代替不了书本阅读。发自内心地感叹一句:毕淑敏写得真好!有空读好书享受阅读乐趣真好!
决定了,我的梦想职业是教师,心理评估师,中医结合起来,另外争当一个好的女儿,妻子,母亲,奶奶。
我读的是《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这本书,摘出几段给大家看看,很值得推荐,虽然一字一句打得真辛苦。
女人难得智慧。她们多的是小聪明,乏的是大清醒。过多的脂粉模糊了她们的眼睛,狭隘的圈子拘谨了她们的想象。她们的嗅觉易在甜蜜的语言中迟钝,她们的脚步易在扑朔的路径中迷离。
任何存在,只要是和谐的就不为过,你干得好和我嫁得好没有对错。但有些女孩子怀着不劳而获的心理去傍个大款,一时似乎也是一种物质精神双丰收,成为笼中的金丝雀的结果又如何?据说深圳某些二奶楼盘几乎每周都有自杀身亡的年轻美貌女子,或因对方破产生活无以维系,或因对方移情别恋成为弃妇,或因被社会道德所不容而无颜过正大光明的日子……
那天跟姜汤聊他的《姜汤说女人》,说起这些现象,他道:其实这些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女子都很傻,她们误以为拥有了物质享受就是生存的终极目的,其实天长日久来看,睡在别墅里跟住居民楼没那么大区别,吃青菜稀饭跟天天吃鲍鱼海鲜没什么两样,出入高级轿车与坐地铁公交也没什么大不一样,而放弃了一个人活出自我的权利与机会,实在是得不偿失。此言与毕淑敏有相通之处。
告辞出来,满地是萧瑟的黄叶。我说,有多少人明白新移民的孩子心中的忧愁?
安妮说,移民的第一代,就是这样艰难地走过。他们是边缘人,他们自卑,他们难以融入主流社会,他们中的某些人,会把这一切迁怒于自我的故国。他们期望美国人忘记他们新移民的身份,他们要做的,就是变得比一个原生的美国人更像美国人,在他们之中,当一些人积聚了足够的财富之后,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后,他们才会在更高的尺度上,看待故国的文化,以做一个中国人的后裔为荣。在现今的美国,这样的华裔是很少的。所以,我说,在那所贵族学校里的那位女生,是一个例外。
当问一种职业会不会累时,我感觉你还是涉世未深。
这样说吧,如果一个职业,你把它当成一生的事业去做,那一定会累;你把它当做赚口饭钱的行当将就去做,那一定不会太累。
不管任何一种职业,要做好要创新要拓展,它都需要学习积累、实践、 探索 、再学习……一系列脑力、体力交织的活动,有点人会感觉充实且有成就感,而有些人则感觉加班的单调而心里、身体的累。
如果你当心理咨询师没有一定的较深心理知识的储备、良好的口才及细致耐心的感同深受,跟踪式的服务,病人不会相信你……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个有心人是要付出很多的。
掐指一算,工作没有不累的,但是喜欢就无所谓了!
心理咨询师工作中接收的都是一些负面的信息和感受,如果长时间这样接受对心理其实挑战很大的,需要经常调解自己!最难的大概是咨询之后写报告,还要重新回忆当时的情境,整理回忆自己有没有遗漏!
人特别复杂,咨询过程总能碰到一些比较不能理解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是咨询过程总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干扰到咨询工作!不过庆幸的是咨询师咨询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且咨询师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技术,更新特别快!也幸好有自己稳定的督导师,有时候自己看不清来访者的问题在哪里,但是他却可以!有时候也很心疼自己的督导,我的负面情绪像苦水一样全部倒给人家,还得帮自己解决不知所措的个案!
学心理的 ,总给人一种比较偏执的感觉,很多咨询是在工作中积累太多不利于自己身心 健康 的信息,而且每时每刻在心理咨询师的脑子里都在思考人性、潜意识、分析案例!安安静静、聚精会神的听别人讲各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痛苦遭遇、抱怨,说实话,当工作强度太大的时候,很心累,身心疲惫,再加上几千字的咨询报告,脑瘫中……
幸好现在有网络和电话心理咨询,虽然每次这种方式的咨询开始前,自己都会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中,但是很多人的留言和评价,真的很受伤!
记得当初报班学习心理咨询的时候,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理咨询师如果作为兴趣来做,你得到的会比较多,但是如果你想靠这门技术赚钱是不可能的!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遇到职业倦怠期的时候,选择转行,幸好现在有很多专业都需要这门心理学!
作者: 情感 果
我与世界差了你的关注,陪我一起了解 情感 世界吧,记得点关注!
当心理咨询师的话会不会很累?
虽然不同的行业工作强度,风险都不一样,任何行业都一样,没有累死的,只有烦死的,如果咨询效果好,有成绩,被认同,累点也没什么,但如果效果不好,甚至没效果,来访者不认同,就会感到很累很烦,甚至有不做的想法。事实也证明,离开的心理咨询师很多。
累不累,这要是自己的感觉,如果开始辛苦些,学懂了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学懂了咨询技巧,并把这些技术技巧练习熟练,咨询的时候能快速取得来访者的信任,让来访者很快觉得你能帮到他,咨询就会进行下去,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了成就感,就不会感到累。
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很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像老教师讲课一样,轻车熟路,虽说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但原理一样,所以感觉不到有多累。感觉不累,并不是说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同样要对来访者高度负责,让来访者觉得你懂他,对他负责,值得信赖,咨询效果会更好。
首先要有这方面机能,然后是不管什么工作都没有狠轻松的,除非混吃等死,哈哈
这个也是专业性很强的。合适这个专业行业的自然不会觉得太累。
如果自己的心理 健康 水平不佳,做心理咨询师可能风险很大,对于来访者和自己都有风险,这样的情况下,先做好自我成长。
另外,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同时,接个案,一定要有督导师或者朋辈督导。
带着好奇心和相信来访者是他生活的专家的心态,持续不断的自我成长,方能不累和不倦怠。
不会,要做到不被境转
用个人力量会很累,用知识的力量不会累,给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通过事自己获得更多知识,获得更多能量。用知识的话讲,没有个人什么事。是知识起作用,不是人起作用。交给别人做事正确的知识,做事的思维改了,结果自然会变。知识是从根源解决问题。
说累不累,平常心不累
第一,“心理咨询师”是一个职业,与三百六十行并无本质的差别。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找不到快乐和成就感,就会倦怠,就会身心疲惫;如果在自己的“职业”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职业”就变成了“ 游戏 ”。“ 游戏 ”也累,却可以吃得香、睡得着,第二天精神抖擞、活力四射,永不倦怠。
第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理解“心理咨询师”的本质是“向导”,输出的是“知识”,更是“智慧”,所以不会“耗竭”;而收获的是成就感和快乐。
第四,如果心理咨询师把自己当做了“垃圾篓”,那是没把“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本质”弄明白,就会产生“心理累赘”,进而激发心理矛盾,也是个人能力问题。如此,就会“自误”而又“误人”。
作为一个接受过将近两年心理治疗的咨询者,我想谈下自己的一些体会。这种事儿吧,得想开点。爱上就爱上了,反正又不会在一起,咨访关系结束了,这些所谓的感情也就中止了。移情也好,真爱也好,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晰。你的身份是什么,咨询者,病人,不是咨询师要约会的蓝颜知己/红颜知己。你的目的是什么,治病,不是找对象。咨询师把我们治愈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其他事儿就别想太多了。想多了心里会有负担,咨询的时候为了让咨询师喜欢你可能不会完全敞开自己,这样对于咨询可能是不利的。而且咨询的费用也不低,花这么多钱去谈情说爱而且是基本不可能成功的,也太壕了。还是不忘初心吧,我们就是来求治愈的,别的事别多想了。
我也曾经对咨询师有过好感,但是很快就走出来了。我没有告诉过咨询师,因为我知道他/她会用一大堆的学术性描述解释,我觉得特别磨叽。而我呢,也想得开,没过多久自然就走出了。我觉得之所以会爱上咨询师,是因为他/给了你很安全的环境倾听你,其实有时候真不是爱,真的只是一种错觉。等你了解到真实生活中的他/她,可能也就是普通人一枚,跟我们身边的人并无二致,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纠结,那时候,可能你也就明白了,爱的只是坐在咨询室里的他/她,爱的只是在那个环境一个无条件倾听你,抚慰你,包容你,理解你的那种感觉而已,并不是这个人。换一个咨询师,他/她给你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耐心地看你哭听你吐槽,你也会产生好感,但是,那只是个感觉而已,想通了,就让它流走,回到治疗的正轨,想不通也没事,反正人家又不会跟你怎么样,慢慢你就想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