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被问:“你觉得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他回答:“我们看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就会知道,为了营造给别人看的橱窗,我们压抑了自己很多。”
而对于经常不发朋友圈的人,他说:“我宁愿相信他们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对付真实的生活, 我会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因为他们揭开了自己朋友圈的面具、不再在朋友圈中炫耀优越感、不再把朋友圈当成自己负面情绪的“垃圾桶”,而是把眼前的生活当成真正的舞台。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朋友圈其实就是一个朋友皆知的喜怒集散地,当我们开始在朋友圈努力营造出想让他们看到的样子时,面具就已戴了起来。
相比现实生活,渐渐地大部分人更在乎自己在朋友圈的状态,在乎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
他们在朋友圈学会了假装,呈现出优质的生活品味,展现出丰富的业余活动,甚至是强大的社交圈子。
凌晨三点,Miss张躺在床上发了一条朋友圈,“又加班到这个点,姑娘你努力都是为了你自己”,配图一张加班时拍的夜景,而实际上她在两个小时前就已经回到家了。
早上六点半,李**迅速摸出自己的手机,进入薄荷打卡,将页面从头画到尾,10秒钟完成打卡,转发朋友圈配上文字,“Day 100,越努力越幸运!”
晚上八点,安娜在健身房跑步机上快走了10分钟,在健身房的镜子前摆拍了15分钟,修图花了30分钟,发朋友圈配文,“大汗淋漓之后的感觉真舒服”,其实这是安娜这个月来健身房的唯一一次。
可是朋友,你在朋友圈里光鲜亮丽、闪耀夺目,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踉踉跄跄、举步维艰。别人在朋友圈看到的你,穿梭在高层大厦、游走于各种交际圈,然而只有你自己知道,深夜的你顾影自怜,多么凄凉。
《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就是想告诉我们,刻意在朋友圈营造出来的优越生活,在一步步蒙蔽你的感官,侵蚀你的感受。
而真正努力、真正想要改变自己的人,从来都是暗暗使劲,默默努力。并不会去喊着口号,从不在朋友圈立所谓的Flag,而是按部就班的践行自己的计划,踏踏实实的让自己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口号谁都会喊,只有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才不会打自己的脸。
在朋友圈越来越盛行的今天,炫房子和车子,炫孩子和老公,炫圈子和关系,炫成就和成绩,仿佛已经成了很多人一种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仪式感”。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说: “别人觉得你快乐,比快乐本身更让人满足,这就是虚荣。” 诚然,虚荣的人往往越炫耀,越匮乏。
而真正优秀的人,低调、淡然。
作为央视名嘴的白岩松, 实际上在生活中非常低调,别说发朋友圈了,他连微信都不用。
他曾在一档节目上,解释为什么自己不用微信。
他说到:“我觉得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思考从微信、 朋友圈挪走一点时间。朋友圈里是告诉你别人怎么活着,可是你连自己怎么活的都没弄明白,关心别人活的怎么样有用吗? 现在人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知道的越来越多,但是怎么活得更加精彩却越来越少。”
白岩松的话折射出一个道理: 依赖朋友圈展露自己的人,其实是在自减锋芒;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的人,其实活的很空洞。
事实上,“不用微信、不看朋友圈”这件事,不仅仅是白岩松一个人的想法,许多名人都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不用微信”的言论。
中国篮球界进入NBA的第一人,现任CBA八一南昌队主教练的王治郅曾经做客北京体育台《天天体育》节目。 在节目录制中,他公然炮轰了篮球队员“不好好训练玩手机”的行为。
王治郅说,“我觉得现在手机这个东西真是挺害人的,真的是在吸取你的能量。”他甚至还自爆自己从不用“微信”: “没必要,我也不看朋友圈,也不用人点赞,就正常生活。”
毫无疑问, 优秀的人总是务实的 ,对于什么是实实在在的拥有,什么是偶然性的虚幻了然于心。他们不需要阿臾外界来获得存在感、不需要别人的奉承获得安全感、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或炫耀什么、也没有闲心听别人吹嘘。
他们内心强大,能安静冷静的面对一切,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外界的纷扰和评价对他们无法产生丝毫影响。
人到了这一步,又何必通过在朋友圈的“曝光”来为自己贴金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验:大清早刷朋友圈, 比微商广告霸屏更可怕的,是看到满屏的负能量情感语录。
之前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 “垃圾人” ,是指那些浑身带着垃圾情绪和负能量的人。他们易怒,见不得人好,喜欢抱怨,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像倒垃圾一样,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给身边人。
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和充满负能量的人在一起。
有人认为,朋友圈是私人领地,自己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但是他们终究会明白,这样做其实毫无意义,这世界上 最虚假的一个词就是“感同身受”。 在朋友圈发表负面情绪,只会让关心你的人产生不必要的担心,讨厌你的人看笑话罢了。
爱奇艺自制辩论网络综艺《奇葩说》有过这样一个辩题:要不要在朋友圈宣泄负面情绪?
作为导师的蔡康永持反方,认为不应该在朋友圈宣泄负面情绪。他的论述一共分为三个层次:
1、朋友圈是可以分群,可是人际关系是有变化的,此刻处于亲密关系的人,将来不见得是最亲密的朋友, 当初甜蜜的截图,后来可能变为对方的武器。
2、任何一种情绪都是讲究 “礼尚往来” 的,负面情绪也是一样,撒出去越多,收到的负面就越多。
3、对待负面的情绪,不是压抑它,也不是发泄它,而是安顿它, 找到它的来处,才能知道它的去处。
蔡康永的论述表明了, 在朋友圈发泄情绪,首先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只会在无形之中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戾气。
当然,每一个人都会必不可免的产生坏情绪,关键在于有些人选择随意发泄,而有些人善于管理自己的坏情绪,把坏情绪向内转化成一种力量,引发自己的思考、丰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恩曾经说过: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过多的在朋友圈发泄垃圾情绪,传递负能量,影响别人的情绪,无非就是在拉低自己的情商,降低自己的人脉,毁坏自己的社交。
所以, 一个真正成熟、有修养的人,不会选择在朋友圈发泄的负面情绪,更加不会在朋友圈崩溃。
在2016年,有一项数据显示,平均一个用户每天大概有30~40次进入朋友圈。
这在微信之父张小龙看来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他强调:“对于我个人而言,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微信一直希望用户能够合理的用微信,除了微信还有生活。”
所谓《道德经》有云:“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就是想告诉我们,不要留恋虚华,而要活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所以,对于千万个使用者来说,微信到底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朋友圈也只是这个工具里面的一个开放的功能, 生活才是我们真正的舞台。
因此,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不会让朋友圈困住自己,而是在现实里繁忙,充实。对于他们而言, 现实中的工作与生活,远胜于虚拟的朋友圈。
他们热爱生活,从来不是在朋友圈感慨岁月静好,而是让自己真正的爱上这人间烟火。
-End-
(所有素材均来源于网络)
因为小S始终保持了难得的生命力,原始的俗辣的热气腾腾的生命力。再无聊的人生,她也能兴高采烈。这种快乐的感染力,应该是最令蔡康永动容的。读书人本就容易敏感,而一个同志的情感世界更是孤独。小S那股子热闹,那股孩童般的活泼,是联系蔡康永和人间世界的重要一环。就像胡适身边的江冬秀,林语堂身边的廖翠凤。
前段时间,蔡康永在一段采访中谈及朋友圈怪相,曾直言不讳地说,感觉到的是乌烟瘴气。
他的朋友圈有很多艺人,晒自己接了多少通告,一天跑三个城市,累到吐血,每天只睡三小时,忙到72小时没睡等等,这让他无法理解。
蔡康永说:“ 我们要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
作为平庸的大多数,朋友圈俨然已成为一面镜子,是我们实时更新的个人简历,谁不想包装一下,假装自己过得好?
于是,大家都在假装,看遍世间美景,吃遍天下 美食 ,努力呈现出一片祥和美好、欣欣向荣的朋友圈。
有人感冒发烧、请假在家,却在朋友圈寻医问药、惹人怜爱。
有人朝九晚五、月薪不高,却在朋友圈表演精英人士、事业有成。
有人找朋友倾诉 情感 问题、痛斥渣男,却在朋友圈呈现一派柔情蜜意、花好月圆。
太让人心疼了,何必这样假装?
或许是为了谋求存在感,或许是为了自我安慰,又或许是为了给残酷生活留下一点美好的念想。
在一个老同学的婚礼上,失联近10年的熊正加了我的微信,一阵寒暄过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聊过天,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彼此的好友列表里。
有时候,我在朋友圈看着熊正精力充沛的样子,好生羡慕。健身打卡、英语打卡、阅读打卡……他将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子弹随时上膛的状态,根本不像一个被生活虐过的 社会 人。
我在埋头写作腰酸背痛的时候,他在健身房里练着腹肌,挥汗如雨;我在批改作业捶胸顿足的时候,他在享受付费知识,美不胜收;我在一个人看**自嘲的时候,他在和不同的**姐约会,春风得意。
这让我时常怀疑人生, 同样的高中毕业,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
终于有一天,看到熊正又在发朋友圈,忍不住问到:“老同学,你那个阅读打卡的课程怎么样,我也想报一个提升一下自己。”
他像找到了一个树洞似的,朝着我大倒苦水:“兄弟,你就别浪费这个钱了!”
我有些疑惑,明明朋友圈的他是那么“斜杠”?
没等我开口,又看到他说: “我这可是花了钱的,当然要有花了钱的样子。”
真实的情况是,他已经毕业五年,事业普普通通,还保持单身的状态。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依旧不成熟,做事散漫,没有规划,对行业缺乏框架化的思考和方法论。每到年底,他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不到一万,连回家买礼物给爸妈都没胆气。
人穷志短,世事多艰,曾经踌躇满志的少年,却只能通过朋友圈给自己偶尔打点兴奋剂了。
苏茉是我去年在郑州参加《哲思》杂志举办的阅读峰会上认识的,在她的朋友圈,总能感知到美好生活气息。
写作圈的其他人发朋友圈,内容基本都是说哪篇文章阅读量高、哪篇文章授权了大号转载、哪位读者豪气打赏、哪位甲方爸爸抛来橄榄枝。
后来,我发现苏茉不再更新朋友圈了,问及原因,她说关闭了这个功能。
生而为人,我们都渴望表达,执着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所有人。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别人的生活,你也并不会真正关心。
生活的真相是,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
相比现实生活,大部分人更在乎自己在朋友圈的状态,在乎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
他们在朋友圈学会了假装,呈现出优质的生活品味,展现出丰富的业余活动,甚至是强大的社交圈子。
翻阅书籍,不急着汲取知识,而是先发朋友圈,附上书的封面和摘抄;品尝 美食 ,不想着先尝为快,而是先发朋友圈,附上色香味俱全的摆拍;出门游玩,没有真正放松自己,而是先发朋友圈,附上火车票和风景照。
这般五光十色的朋友圈,是现代都市人最好的印证。每个人都将崩溃调成了静音模式,将一地鸡毛扎成了鸡毛掸子。
还有另一种人在朋友圈的假装,是充满了无奈的善意谎言。
你离开家乡,隔着千万里,和父母之间的联络,只剩下一部单薄的手机。自从教会他们使用微信之后,二老时不时给你发 健康 养生 文、催婚相亲文、还有各种表情包。
你在朋友圈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一一知晓。因为不想听到父母小心翼翼的一句“最近过得好吗”,便主动在朋友圈营造一个快乐的自己,仅限父母可见。
你会发营养大餐,让他们知道你吃得很好;会发交易记录,让他们知道你赚得很多;会发每天的阳光和绿植,让他们不用为你担忧。
你这样处心积虑地假装,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你不怕露出马脚让人看笑话,也不怕换来别人匆匆一瞥的尴尬。
因为父母一个“微笑”的表情,哪怕和年轻人的世界格格不入,那也是真真切切的幸福。
朋友圈是窥见世界的万花筒,有人当它是分享悲喜的树洞,有人当它是发展人脉的通道,也有人当它是自我表演的舞台。
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戒掉情绪,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假装生活,可是一旦开始表演,真实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虚拟的社交网络迫使你成为一个演员,焦虑地思考每日的剧本,暗示着自己的存在是多么重要。
我们都是脆弱的,难以面对人生的真相,需要用谎言麻痹自己、迎合别人,从而获得一丝希望与慰藉,这也未尝不可,但千万不要贪杯。
你不必在朋友圈假装生活,宿醉以后,梦醒时分,一定要记得找到生活真正的重心, 别只顾着讨好别人,要学会善待自己。
最后,用蔡康永微博里的两句话作为结尾:
前一天还完全没有症状,几天之后就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下不了床,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任凭亲人在旁边怎么呼唤,都再也无法应答一声。
前一天还在微博里跟无数的网友说我很好,等我恢复了,我还要继续穿上我的白大褂,给患者服务;可不到一周,我们等来的,是心跳图变成一条直线……
有人说,COVID-19就像个恶魔,不管是医生还是普通人,不管是刚刚30出头还是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大半旅程,一旦“中招”,绝没有全身而退之说,只会对“不幸”二字有更深刻的认识。
冯小刚的**《如果芸知道》中,徐帆老师饰演房东林太太,家里先后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中国租客。看见这两人最后喜结连理,她很高兴。酒桌上,她喝着喝着,竟哭出声来。
她用标准的武汉话,呼喊着已经离世的老公:“林国梁,当年我在大学里读书读得好好的,你为什么偏偏要到我们学校写生?我只看了你一眼,就一眼啊,我的魂就丢了……可你为什么要丢下我一个人?一个人?”
林太说,半路上被留下的那个人,才是真的苦啊。
从2019年年底至今,因为这场疫情,在你身边,像林太这样,被半路留下的人,有多少?
“你的感受我都懂”,是真正的安慰吗?
看蔡康永的情商课,我学到了一个词,“情绪的颗粒度”。
颗粒度,代表着粗细,代表着情绪感受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每一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我们以为我们懂得,其实很可能只是自以为是的想象。
看到别人哭,下意识就会判断别人是难过;听到对方哈哈笑,就以为别人一定是开心;而如果有人皱起了眉头,他就下意识的反应:你生气啦?
这样的反应,说明情绪颗粒度粗。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啊?哪有那么简单?每一种行为背后,情绪的层次可能千差万别。
情绪颗粒度很细的人具备更强的情绪识别能力,更能体会自己的情绪,也更能觉察别人的情绪。
情绪颗粒度很细的人看到别人流眼泪,会下意识的去辨别眼泪背后的情绪,是悲伤,是难过,是惆怅,是失落,还是失望呢?
这绝不是小题大做。
德国有个叫约翰凯尼格(John Koenig)的作者,花了7年的时间,制作了一本“悲伤”词典。这本词典里,有8000种形容不同种类的悲伤的词汇。
一颗眼泪,8000种不同的悲伤。面对这样惊人的“情感颗粒度”,你还敢说自己“感同身受”?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讲过一件事。他的一个朋友是医生,妻子因为癌症去世了。医生很爱妻子,一直没有办法接受她的死亡,想要追随妻子而去。
想象一下,如果医生是你的朋友,跟你说,他不想活了,你要怎么安慰他?
弗兰克尔是这样做的。他问这位医生:“如果你是先离去的那个人,你的妻子现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她会不会很痛苦?
医生回答说:“那可她要受苦了,她怎么能受得了呢?”
弗兰克尔说:“你看,你的妻子免除了这种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代价就是你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医生摇了摇头,离开了,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他说过要寻死的事。
弗兰克尔把这件事写成了书,书名叫《活出生命的意义》。在他看来,他跟医生的对话,帮医生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看到苦难的意义。
当苦难有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
其实,弗兰克尔本人也是经历过大难的人。他是犹太人,曾和全家人都被关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他这样总结自己幸存的原因:我关注的并非注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幸免于难。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弗兰克尔建立了心理治疗领域的意义疗法。这种疗法的核心是:人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者去除痛苦,而是找到生命的意义,去爱,去工作,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你的身边有在疫情中失去亲人和爱人的朋友,弗兰克尔的经验或许是你对他们提供有效安慰和帮助的途径。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够生存。
帮助你的朋友找到生命的意义,远比说一句“我感同身受”要有用的多。
当然,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一个过程,在那之前,请静静地陪伴,温柔地在他需要时递给他纸巾。
找到了意义和责任的生命,才会展现出内在的张力,在春天,重新生机勃勃。
提起蔡康永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主持人、《奇葩说》的辩论导师还是情商高,会说话的出书人?
这些身份都是蔡康永身上的标签,一档档高质量的节目让人看到了一个他不一样的一面。
在成为一个主持人之前,蔡康永早已在其他的圈子中拥有了一定的名气。
蔡康永当过大学的老师,是台湾世新大学**语言、风格评论讲师和传播学院制作中心副主任。
还是专栏作家,主攻**评论,《联合报》上有他的专栏。
他是**编剧,曾经和白先勇共同写出了《最后的贵族》剧本,而导演是谢晋。
在许鞍华指导的《客途秋恨》中,蔡康永担任了策划和制片经理。
他还是广播人,是台北之音节目的创意总监;蔡康永甚至还给电脑游戏写过脚本和对白。
在这些身份之后,最后的最后才成为了一名主持人。
01
蔡康永出生在台湾的一个富裕家庭,可以说是名门望族。
他爷爷是上海自来水公司的老板。
父亲蔡天铎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联合几位好友创办了中国最大的轮船公司上海中联轮船公司。
这家轮船公司也是2009年吴宇森导演执导的**《太平轮》豪华客轮沉没的原身。
1949年,“太平轮”沉没,全船932人遇难,仅有36名幸存者。
蔡家无力赔偿数额巨大的损失,家道中落举家前往台湾定居,蔡天铎靠着积累的人脉再次崛起,成为颇有声望的律师。
而蔡康永正是在蔡天铎51岁的时候生下的儿子,老来得子,全家奉为珍宝一般的存在。
在蔡康永的印象里,家里从来都是权贵们的聚集地,他从小接触的都是上流社会的礼仪和教育。
虽然身在台湾,但家里保留的还都是老上海贵族的一套东西。
母亲每天中午起床,穿着昂贵的丝质睡裙在家里晃一下就出门美容做头发,下午两三点回家和一帮姐妹打牌、搭台子唱戏。
父亲在家中也是和各界名流觥筹交错,蒋家和宋家都是常客。
从小学习京剧的蔡康永,9岁的时候上台唱了一曲《四郎探母》都会成为两大报纸《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的报道对象。
作为家中的唯一儿子,蔡天铎将一切最好的都留给蔡康永,极其宠溺,外界也对蔡家公子非常客气。
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是接受最好的教育。
02
提前看到社会浮沉的蔡康永将自己的内心隐藏在淡然的外表下,和社会渐渐生出了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让蔡康永作为旁观者看着一切事物,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
比如在做创意节目时,他找来一群十四五岁的熊孩子和父母进行观点辩论。
还会找来十个很胖的女生,但他们有很帅、感情很好的男朋友。
蔡康永就想传达:凭什么长得漂亮身材好的女生才能有好男友?
在他的世界里,男生可以很娘,人生为什么只有一种选择,人为什么要做别人眼里的一个正常人。
这样叛逆的内心,让蔡康永本科毕业后选择到美国读研念**电视研究所。
在学校,蔡康永又被灌输“娱乐就是卖钱”的理念,当别人创作一个个悬疑、惊悚的故事时。
蔡康永拍摄了女主角的前男友送的杯子,想体现唯美的艺术和文化冲突。
而导师却将蔡康永骂了一顿,认为杯子里放着毒死女主的毒药才有看点。
这样不同的蔡康永一直贯彻自己的想法,在2001年的时候曝出“同性恋”的事情。
在那年的《文茜小妹大》中,李敖临时担任主持人,采访蔡康永时,当着全世界的面问:
蔡康永,你是gay吗?
蔡康永没有避讳,在电视节目上公开承认,回答李敖:是啊,你要给我介绍人给我认识吗?
当时的时代,“同性恋”的话题还是非常避讳的社会话题。
圈中的很多人和这样的话题挂上钩都陷入了舆论漩涡。
蔡康永也不列外,很自己的男友一度被骂的很难听。
03
早在1994年,蔡康永和男友刘坤龙就走到了一起,身边的很多人都知道两人的事情。
刘坤龙是一个大学的英文老师,身高180,曾经在英国留学,身上具有十分的绅士风度和文艺气息。
自从当着全世界的面出柜后,蔡康永不仅把男友写在了书中,甚至还给男友写歌、开辟专栏。
蔡康永不避讳自己的男友,大方展示,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感受到压力。
2015年,参加《奇葩说》的一个辩题,谈到当年的事情,蔡康永忍不住失声痛哭。
不为自己,是为了这个世界上同样的人,因为从他出柜后,成为了圈内人的出柜导师。
有同样问题困扰的人都会找蔡康永咨询,总是在询问自己要不要出柜的事情。
蔡康永痛哭说:我们不是妖怪,我们爱上的人只不过恰好是同性。
他说他很高兴各界的成功人士被曝出出柜,苹果公司总裁库克、CNN主播、服装设计界。
因为这就像邱晨当期节目说过的:当出柜的人多了,就能慢慢拆除坚硬的柜子。
如今,蔡康永和男友已经携手走过26年,两人一如当初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结语
蔡康永在电视上出柜的勇气是许多“同性恋”没有和缺乏的东西。
希望这个社会能给予更多的宽容,能早日打破僵硬的柜子。
对于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