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龙门文官走|三言两语话前朝

东华龙门文官走|三言两语话前朝,第1张

文|筠心

✤  荣禄的清醒

翻开荣禄的履历,发现有点像和珅。同样是美男子,来自满洲八大显赫姓氏,武职出身,最终入阁为相,并当上军机大臣;同样是宠臣,且与皇室攀亲,和珅的独子娶乾隆最疼爱的十公主,而末代皇帝溥仪是荣禄的外孙;同样仗着得宠,没把现任皇帝放在眼里。

不同的是,荣禄没和珅那么贪婪。另外,他有大局观,关键时刻尚有清醒的头脑。众所周知,袁世凯将维新派的计划泄露给荣禄。光绪将袁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与荣禄结下梁子,何况其素来目中无君。 照此推理,载漪等撺掇慈禧废掉光绪时,荣禄肯定举双手赞成。然而,他竟投了反对票。维新派称此乃荣禄屈服于正义,未免小瞧了他。这是他审时度势后,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

荣禄确实忠于慈禧,但也看得很清楚:“皇上性暴,内实忠厚;太后心恨,令人不测。”当慈禧支持义和团时,当慈禧下令与八国开战时,荣禄都在准备善后。庚子年明里空炮声隆隆攻打使馆,暗地里瓜果蔬菜支援洋人,皆荣禄所为。说实在,那几年他活得挺累!

世人皆赞,慈禧将荣禄之女指婚给光绪之弟载沣,来日生子立为储君,是一石数鸟的妙计。一缓和母子关系,二报答荣禄忠心,三光绪饶过荣禄。果真如此吗?不过,嘉庆确实是看在妹妹的面上,放了和珅一马,至少不必身首异处。

✤  王文韶的油滑

戊戌变法刚刚拉开序幕,帝师翁同龢就遭革职。接替他入值军机的是王文韶,人称仁和相国。巧的是,王文韶和翁同龢一样也喜欢写日记。 只不过,他那洋洋洒洒八十万字,多半说的是更衣换帽,蒙恩受赏,或收付账之类的琐事,似与其两度入军机,武英殿大学士,二十余年官居一品的显宦身份不符。然而,这恰是其油滑处,因为谈大事易惹祸。

王文韶的绰号即油浸枇杷核子,有一事颇可印证。庚子年,王文韶上疏,说使馆不宜围攻。篇末云:如以臣为荒谬,臣亦不敢胶执己见。应了民间俗语——倒倒进漏漏出,说了等于没说。果然,端王载漪初读此疏,认为王文韶当杀;耐着性子,读到末尾,遂不怪罪。

仕途得意,福寿康强的王文韶七十七岁告老还乡。又过一年,光绪慈禧驾崩,王文韶随班哭临,没多久病重去世。清廷赐谥号“文勤”,王文韶倒也不愧此号。写日记之勤,自不必说;任封疆大吏时,亦勤于公务。但是,他令人印象最深的勤快,则另有一桩。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宫仓皇西狩,来不及通知军机。难为王文韶七旬老翁,怀揣军机处印信,单套骡马一辆,率子日夜兼程,追至怀来。这趟追赶,不亚于五百里加急。关键有了印信,慈禧方可发号施令,调动一切。辛丑回銮,王文韶随驾有功,赏戴双眼花翎。磕头谢恩之后,大约他也写入日记了吧!

✤  张之洞的感恩

1903年,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前往颐和园,觐见慈禧太后。奇怪的是,两人相对,唯有呜咽涕泣,自始至终未交一语。同治二年(1863),二十六岁的张之洞参加恩科殿试,他是慈禧钦点的一甲第三名探花郎。如今,四十年风风雨雨过去,免冠叩首,白发鬅鬙,青青子衿成苍颜老翁。推人及己,慈禧焉能不感伤!

对于当年慈禧的一锤定音,张之洞一生感恩戴德。庚子国变,李鸿章预料慈禧会出逃,所以拟好奏折劝阻。说不必惧怕洋人,自有公法;一旦弃城,则大局糜烂,后患无穷。他又联络各地督抚一起上疏,唯独张之洞反对,理由是怕有徽钦之祸!李鸿章见信,大失所望。后来,张之洞酒后吐真言,他是担心洋人会胁迫慈禧归政。

而当慈禧逃难至太原,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联名弹劾载漪等庇护义和团。奏疏已发,张之洞反悔,说请划去我的名字。堂堂湖广总督优柔寡断,首鼠两端,令人看不懂。当然,他是怕惹祸,再有怕物伤其类,因为细究起来,慈禧才是袒护义和团的第一人。

仕途顺风顺水的张之洞,人生最后两年却过得十分抑郁。他以慈禧临终所托顾命老臣自重,对任用亲贵的摄政王载沣谆谆劝诫,奈何江河日下,无回旋余地。 张之洞可谓含恨而终,其绝笔诗:“诚感人心心乃归,君臣末世自乖离。”可见一斑。

✤  陈宝琛的得体

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无尚的荣耀。明朝嘉靖时大礼议之争、万历时国本之争,多少文官为此遭廷杖、贬官、流放,甚至丢了性命,依旧前仆后继;清朝也是,洪亮吉几乎指着嘉庆帝的鼻子骂,而吴可读不惜尸谏,请求慈禧为同治帝立嗣。这正是文官的使命感,点赞之余,不禁想可有两全其美的谏诤?既不触犯龙颜,又能达到目的。

光绪六年(1880),慈禧派太监往醇亲王府送食盒,未经敬事房通报,午门护军不放行,双方殴骂。正在病中的慈禧认为护军眼里没她,震怒,誓杀护军。历时近四个月,经军机大臣、刑部官员多次争持,护军虽免死,仍从重定罪。谕旨颁布,陈宝琛与张之洞的两封谏书同上。

三天后,懿旨下:护军从轻处理。峰回路转之迅,令人始料未及。又让人好奇,打动慈禧的奏疏长什么样?事实上,两人的正文并不出奇——慈禧未尝不知门禁之要害。真正出色的是陈宝琛于正文外,上的附片,他把治重罪,归于皇上孝心;并称太后仁慈,必遵祖制,从轻发落。明明为护军求情,句句却在为慈禧找梯子下。

陈宝琛不愧为福建才子,此附片措辞妙在得体。上疏的时间也选得妥当,估摸着慈禧已事过境迁,心情平复,忠言较易入耳。陈宝琛二十岁点翰林,因敢于言事,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并称“翰林四谏”。 从上附片,言张之洞之不敢言者来看,其胆力与义勇犹过之。

✤  陆润庠的忧恚

苏州是状元之乡,有清一代出了二十八位状元,陆润庠排在名单最末。身为大学士的他,写着一手端整、漂亮的馆阁体楷书,清末宫中随处可见其墨宝。宣统三年(1911),陆润庠携手陈宝琛、伊克坦,成为溥仪的启蒙老师,授读毓庆宫。

受“君为臣纲”的思想影响,老师们对于顽皮淘气、不肯勤勉向学的溥仪,不敢亦不便十分地加以约束。唯一能让溥仪稍有敬畏的,就是陆润庠。一次上课,小皇帝不愿读书,身子乱晃,并企图离座。陆师傅下气怡声地“谏诤”良久,仍不奏效。于是,大喝一声:“不许动!”反倒把溥仪给震慑住了,立即老实安分起来。

陆润庠的性格并不随和,在书房独敬陈宝琛;对满文老师伊克塔,则不留情面,厌恶其说话不检点。清室退位后,几位师傅聚在一起议论今后的身份。陆润庠正色道:“有何身份,亡国大夫也。”语气极为沉痛。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筹备帝制,陆润庠写信给他:“相好多年,如不给陆某好处,甚感谢矣。”不久,陆润庠得病,与溥仪辞别。回去不过数日,便离世了。据家人说,实则绝食而亡。十岁的溥仪得知,伤悼不已,赐谥号“文端”,并追赠太子太傅。在溥仪的心目中,陆师傅不愧为一名纯粹的“遗老”!

✤  梁鼎芬的戆直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与几位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除却陈宝琛,数对来自广东番禺的梁鼎芬着墨最多,也写得最诙谐有趣。在溥仪的笔下,梁老师是个经常出洋相的老头子——他爱吃猪油拌热饭,食量大,却又忍不住拉稀,甚至坐轿时,授课中,便臭气熏天起来。

不过,溥仪亦肯定了梁老师的忠心耿耿,从赐谥号“文忠”可知。梁鼎芬曾自筹资金,为光绪帝的崇陵植树数万株,且亲力亲为,有种树照为证。他去世后,陈宝琛在相片上题诗:补天回日手如何?冠带临风自把锄。不见松青心不死,固应藏魄傍山庐。指他埋骨崇陵旁的小山,长久地陪伴着光绪帝,也算得偿心愿。

至于“补天回日”,梁鼎芬大约也想。他曾弹劾李鸿章,被慈禧连降五级;也曾自请前往西安,要求慈禧废掉大阿哥溥儁。诸位莫小看梁鼎芬的勇气,按清律,臣下言及废立太子乃大忌。 所以,一路上,梁鼎芬字斟句酌,寝食难安。最终,以一句:“倘至洋人提出时,伤我中国体面太大;以臣愚见,不如我们先自己料理呀。”博得慈禧连连点头。

光绪三十二年(1906),梁鼎芬俸满来京,朝见圣上。他当面诘责慈禧用人不当,说如今的督抚,比起光绪初年的胡林翼、沈葆桢、阎敬铭、丁宝桢,高下立判。幸好,慈禧深知其戆直,并不怪罪。

结语: 张爱玲在散文《论写作》末尾,说喜欢申曲里的几句套语:五更三点望晓星,文武百官上朝廷。东华龙门文官走,西华龙门武将行。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还说多么天真纯洁的,光整的社会秩序……思之令人泪落。我想,她大概是身世之感:张爱玲的祖父是“翰林四谏”之一的张佩纶,曾外祖父更有名——李鸿章。虽然他们所处的晚清末年,内忧外患,大厦将倾,与国泰民安的清明气象相去甚远。然而,理想之为理想,正因美好。上述六位文官,或多或少,亦都为此努力过吧!

(系屈兆麟画作,来自网络。)

上一篇

惟有父子情|三言两语话前朝

有能力挟制皇上?

1898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三夜,晚清史上一个风云会聚成雷的漆黑之夜。

这天深夜,在北京东城区报房胡同的法华寺,维新派核心人物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据袁世凯《戊戌日记》记载,当夜,谭嗣同突然到访,并出示了一份上谕,要求袁带本部新军入天津,自代直隶总督并宣旨诛杀荣禄,然后提兵入京,以一半兵力拱卫皇宫,一半兵力去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这就是维新派的“ 围园弑后 ”构想。

但精明的袁世凯注意到,谭嗣同带来的这份上谕,是黑笔写的,而不是皇帝专用朱笔。对此,谭嗣同的回答是:他有能力挟制皇上。然后,他请求袁世凯准许派湘籍武士百人入袁军,并表示,围园时的弑后任务,将由他们完成。

谭嗣同所提的“湘籍武士”,应是他秘密联络的湖南会党分子。而这份上谕及“围园弑后”的想法,显然是“矫诏”,用以策动政变。

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但更是孤注一掷的放手一搏。袁世凯回忆称,听到谭说出“挟制”二字,他当时“不寒而栗”。

谁的密折?

几乎是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的同时,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收到了一份密折。她看完脸色大变,决定第二天一早就摆驾回宫。这时间,大约是在当晚8点多。

这份密折来自 御史杨崇伊 ,仅500多字。但对慈禧太后的心理状况,显然把握得非常到位:

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这直接触到了慈禧太后最敏感的神经。甲午战争后,慈禧内心极其恐惧和憎恨日本人,这句话让慈禧高度警觉日本人干涉大清内政的可能性。事实上,邀请伊藤博文入相中国的说法, 始终只停留在民间和少数基层官员的呼声中。

杨崇伊,出身江苏常熟八大家“翁庞杨季是豪门,归言屈蒋有名声”之一的杨家。杨家崛起于道光咸丰年间,是一个文化世家。同治九年(1870),20岁的杨崇伊中举,担任正白旗教习,从这里开始进入了京城官僚圈。

不过,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任江西道监察御史之前,他一直是名闲散文员,离政治比较远。但是杨崇伊外表风流倜傥,又善于利用科举同年、同乡关系,还有家族政治资源的加持,就慢慢就混入了京城上流交际圈,与许多晚清政坛大佬建立了良好关系。

常熟同乡、清流党魁翁同龢是他的座师 。同治十年(1871),杨崇伊初次赴京会试时初见翁同龢。翁对其印象极佳,称“极清挺,翰苑才也”。光绪六年(1880),杨崇伊会试得中,又出翁同龢门下,更得其“垂爱尤挚”。从光绪十一年(1885)起,每年翁同龢在京摆春酒宴请同乡,杨崇伊几乎都受邀参加。光绪十五年(1889),杨崇伊成为记名御史,也离不开翁同龢的大力提携。

杨崇伊同时又联姻李鸿章家族,与淮系权贵也保持着密切联系。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杨崇伊曾祖杨景仁的门生;李鸿章哥哥李瀚章的女儿,嫁给了杨崇伊的四弟杨同复。最重要的是,光绪十八年(1892),杨崇伊的儿子杨圻娶了李鸿章的孙女、李经方的长女李国香。杨圻少年才子,李鸿章对这桩婚事很满意。在这之前,杨崇伊的小女儿,已经嫁给了李鸿章嫡孙、李经述的儿子李国杰。

翰林的野心

所以,尽管杨崇伊早年在政坛默默无闻,但他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由此掌握的朝局信息,让他始终不甘于落在同年沈曾植,以及后起的文廷式之后。这是他频频奔走权门、广作交游的真实动机所在:他极度渴望政坛发迹。

此间,翁同龢和李鸿章政见相左,他是心知肚明的。但他的做法是左右逢源:他在写给李鸿章的信里痛骂翁同龢,同时又在翁同龢面前说李鸿章的不是。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和淮系失势,帝党清流翁同龢一派坐大,他们上结光绪帝,下联康、梁等维新人士,一面穷追猛打李鸿章、孙毓汶等政敌,一面鼓动战后改革。晚清维新变法,就是这样的政治格局中开始的。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杨崇伊出任监察御史。御史官衔虽不过从五品,却拥有“风闻言事”的单独上奏权,这成了杨崇伊参与朝局的理想站位。

1895年底,随着对外局势渐渐缓和,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发起了对帝党清流的反击。此间,基于自身偏保守的政治观点,也基于对政局走向的判断,杨崇伊在1896年初正式介入朝局,公然充当了后党的政治打手。

杨崇伊的第一个靶子,是康有为的强学会。强学会希望通过译书、办报等方式,来开 社会 风气。强学会有朝堂清流支持,帝党骨干文廷式、军机章京陈炽等人公然为之站台;大佬翁同龢、李鸿藻、孙家鼐等人,以及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等封疆大吏,也都纷纷捐款或拨房、拨物。在一向严格限制结党集会的大清京师,强学会成了一个异数。

强学会风头正劲时,1896年1月21日,杨崇伊忽上弹章,劾奏“台馆诸臣创办强学书局,结党敛财”,指责强学会“流弊所极,必以书院私议,干朝廷黜陟之权,树党援而分门户”。光绪帝当日下旨都察院查明封禁

杨崇伊弹劾强学会的原因相当复杂,个人私怨、政见相左和取媚权要,三者可能都有。但可以确定的是,支持强学会的清流这边,由于内耗,不讲策略得罪贵戚等多方原因,比如要求裁撤军机处触怒恭亲王等等,被杨崇伊敏锐地抓住了机会。通过李鸿章的关系,他是可以准确把到中枢好恶和政治风向的。

首战告捷后,杨崇伊紧接着上疏弹劾侍读学士文廷式、记名御史李盛铎。再度在政坛掀起轩然大波。该折篇幅不长,却触及文廷式甲午主战、操纵言路、交通宫禁、朋比党援等一系列敏感问题。 杨崇伊上奏的时机把握得很精准:前一天,上书请求维新变法的太监寇连材,刚因违背太监不得干政制度,被慈禧太后下令斩首。

杨崇伊的弹章转呈慈禧之后,第二天就有了批复:

慈禧太后的意图很明确:以文廷式“每次召见时语多狂妄”,杀鸡儆猴敲打帝党,警告“在廷臣工务当共知儆戒”

此间,杨崇伊敢于公然想文廷式开炮,普遍认为背后是有李鸿章指使,这同时也意味着他和翁同龢的公开背叛。

杨崇伊的弹章,为甲午后持续的帝党后党之争推波助澜,使得朝局很快又从坚定的改革方向,转向了迷离不清状态。此后,慈禧接连出手,先是将吏部右侍郎汪鸣銮和户部右侍郎长麟革职,他们帝党骨干、翁同龢亲信。紧接着撤销毓庆宫书房,取缔了翁同龢与光绪的单独奏对。

系列文章阅读:

《戊戌变法的发源地,真是在北京这条不起眼小胡同的老房子里?》

《戊戌变法复盘之三: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如何走到一起?》

撰文:毛剑杰

编辑、排版:渡桢

他的生平很多人都知道我就懒得说了,不过他的晚年回乡是非常有意思。他在京城的时候倒是没有那么多排场讲究,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帝师,没人敢轻视他。但是回乡以后它是各种臭讲究,出门必须坐轿,家里必须有一堆仆人,必须摆足大官回家养老的谱。因为各种乱花钱,没过多久,手头上的钱就花光了。没钱以后他就开始找亲戚朋友借,刚开始的时候亲戚朋友还愿意借。但是很快,这些人就彻底看清了他借钱就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排场。这些钱基本上借了,以后他就还不出来。虽翁同龢也写一些书法来换钱抵债,但是他还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后来翁家的亲戚朋友看见他跟躲瘟神似的,一个个跑得比谁都快。他的钱晚年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但是他为了自己的虚荣心,非要讲排场,结果成了亲戚朋友们心里面的瘟神。只能说翁同龢这一辈子坚持了名在利前,永远把虚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维新变法酝酿期间,刚毅、荣禄、怀塔布等,抱定“祖宗成法不可变”,接连上书慈禧,弹劾翁同龢“结党私政”、“揽权误国”,攻击维新运动。随后,慈禧下令撤去翁同龢毓庆宫授读。光绪二十四年(1898)6月15日,即变法后第五天,慈禧又迫使光绪下诏贬黜翁同龢开缺回籍。翁同龢究竟缘何开缺回籍,值得玩味!

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又号瓶生、井眉居士,晚号松禅。1830年5月19日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二十一岁选为拔贡,二十三岁中举人,二十七岁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同治四年(1865),翁同龢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傅,前后教读九年。同治病逝后,光绪即位,慈禧又命翁同龢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师傅。

维新变法酝酿期间,刚毅、荣禄、怀塔布等,抱定“祖宗成法不可变”,接连上书慈禧,弹劫翁同龢。后慈禧下令撤去翁同龢毓庆宫授读。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二十七日,慈禧又迫使光绪下诏贬黜翁同龢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将其革职,永不叙用。

宣统帝溥仪即位之后,其父载沣监国时,为翁同龢平反,“翁同龢著加恩开复原官”,后又追谥“文恭”。

翁同龢像翁同龢为什么会被贬黜和开缺回籍?学术界却意见纷呈,颇多分歧。

第一种观点,举荐康有为说。这一观点认为维新变法时期,翁同龢引荐康有为是导致顽固派弹劾的主要原因。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一代相国翁同龢也逐渐认识到西人治国有法度,认为西法不能不用,于是“大搜时务而考求之”。1888年4月,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在第一次上书中指出:如果中国取法泰西实行改革,十年内富强可致,二十年可雪耻。还预言日本变法自强,将窥朝鲜及辽、台。六年后,甲午战败,康有为的预言得到证实。所以翁同龢认为康有为是奇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梁启超等获悉签订《马关条约》,于是联络在京会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翁同龢见到此书后,大为赞赏,为了识拔奇才,他以朝考官的职权,准备引荐康有为。他还不惜一品大臣的身份屈尊私访康有为,当两人会面时,足足谈了两个多时辰。临别,翁同龢还向康有为要了有关变法的书。从此,他每天读变法书,和以前判若两人。光绪不愿作亡国之君,接受维新思想,实行新政,这与翁同龢引荐康有为等人是分不开的。翁同龢在与康会见的第二天,就向光绪密报会见情况。平日授读时,也是大讲西法如何如何好,还介绍光绪看《日本变法考》、《泰西新政摘要》、《俄彼得变政记》等书。当光绪毅然实施改革时,翁同龢辅佐草拟变法谕旨,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布变法。就在光绪实施变法的同时,一批顽固守旧的满人刚毅、荣禄、怀塔布等惟恐变法后受排挤,抱定“祖宗成法不可变”,他们与甲午主和派联合起来,迎合慈禧,挑拨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加紧策划政变。为了阻挠变法,顽固派把斗争矛头集中对准翁同龢,指使亲信接连上书慈禧,弹劫翁同龢“结党私政”“揽权误国”,攻击维新运动。变法酝酿期间,慈禧下令撤去翁同龢毓庆宫授读。变法后第五天,慈禧又迫使光绪下诏贬黜翁同龢开缺回籍。

第二种观点,刚毅构谗陷害说。这一观点认为,翁同龢与刚毅的不和,是导致前者开缺的主要原因。翁同龢秉性正直,遇事敢言,不畏权贵。在封建官场中,这种品德可以得到正派人士的崇敬,也必然会引起某些心胸狭窄、阴险毒辣、凯觑权位者的不满和嫉恨。他“好延揽”、“广结纳”,有其突出的长处;但却“必求为己用”,“不能容异己”,又有致命的弱点。他两次充当帝师,名高望重,预闻军国,稳操实权,深受光绪信赖,较之其他大臣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遇事慎重,虚心谦和,善处人际关系,其地位会日益巩固。然而他非但没有正确运用这一优势,相反,却因此而滋长了骄横和跋扈,与同僚议事,往往轻视别人,固执己见,锋芒过露,偶有不合,便怫然不悦,争吵不休。尤其令人侧目者,则是其在争吵之后,“常入报帝,必伸己意”要光绪采纳,压制不同的意见。所以他与同僚的关系很难融洽。以前,他与军机大臣沈桂芬、阎敬铭、潘祖荫等都是如此。后来与孙毓议、徐用仪更是势同水火。连1897年7月逝世的清流派首领、军机大臣李鸿藻,也与他因政见歧异而搞得关系极为紧张,以致官场中传言:“李鸿藻一日不死,翁同觫一日不得逞”。而他与刚毅的不和更是种下了恶果。军机大臣满人刚毅尽管由翁同龢荐引进入枢府要地,但其思想顽固不化,与主张改革的翁同龢尤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而且刚毅并非正途出身,识汉字不多。常读错音,遭翁讥诮,引为大耻,日思报复。有记载说,刚毅“每称大舜为舜王,读皋陶之陶字为本音,并于外省奏折中指道员刘篇为刘鼐,经公(翁)当面呵斥,渠隐恨思报复久矣”。维新变法之时,刚毅等人借机上书慈禧,弹欬翁同龢“结党私政”、“揽权误国”。最终导致慈禧令光绪下诏贬黜翁同龢开缺回籍。

第三种观点,慈禧与荣禄阴谋说。光绪皇帝明令变法的《明定国是诏》是由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帝师翁同龢起草的,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6月11日颁布,而在变法第五天即6月15日,翁同龢突然被开缺回籍,同时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并统辖北洋三军,宣布以后凡任命二品以上大员须诣太后前谢恩,并决定秋天“天津阅操”事。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一书中说:“一切新政之行,皆在二十八日之后,而二十七日翁同龢见逐。荣禄督师,西后见大臣,篡废之谋已伏”。显然,他是把翁同龢被罢黜和荣禄被重用等事件连在一起的,认定这都是慈禧与荣禄一伙策划的废立阴谋的组成部分。据梁启超描述,罢黜翁同龢是慈禧太后“忽将一朱谕诏书强令皇上宣布”,“皇上见此诏,战栗变色,无可如何。翁同龢一去,皇上之股肽顿失矣”。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也说:“奉旨著于二十八日预备召见,二十七日诣颐和园,宿户部公所。即日懿旨逐翁常熟……并今天津阅兵。盖训政之变,已伏于是。平是知常熟之逐,甚为灰冷”。康、梁是戊戌变法的当事人,历来关于戊戌变法的著述,论及翁氏罢相,多采康、梁之说。

第四种观点,光绪本意说。理由是翁同龢虽然曾向光绪皇帝举荐康有为,但事后当皇帝向他索要康氏著作时,翁却说:“臣与康有为素不来往”,“此人居心叵测”。翁既为皇帝起草《明定国是诏》,又当着皇帝和太后的面说过“西法不可不讲,但圣贤义理尤不可忘”;翁在讨论接待来访的德国亲王的礼仪问题上与皇帝意见不合;御史玉鹏运、安徽藩司于荫霖、御史高曼、御史李盛锋等人上书弹劾翁。因此而认为上述事例与罢黜翁同龢的诏书中所说“近来办事多未允协,且于征询事件,任意可否,渐露狂体情状,难胜枢机之任”都相符合,遂得出结论:是光绪皇帝而非慈禧太后罢黜了翁同龢。此说初看似觉新鲜,但推敲起来,仍嫌证据不足。翁同龢与光绪皇帝有二十年师生之谊,情同父子,变法伊始,翁同龢刚刚为皇帝起草了《明定国是诏》,皇帝显然对他是信任的,何以在数日之内翻云覆雨?而且选择在翁同龢六十九岁寿辰之日将他罢黜,于情于理都难以说得通。如果翁确实是因为妒忌康有为而遭贬,而且诏令确实出于光绪皇帝之意,康、梁不可能毫无觉察,也不可能对翁同龢持同情态度。

翁同龢开缺的原因,因研究者视角的不同而得出了多种不同的意见,这里仅供读者自己去猜测和回味。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因为这个人很有才华,才高八斗,只是晚清的时候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变得非常复杂,抛去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就清朝常年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学习不到新鲜的东西,等到甲午海战清政府战败,翁同龢又鼓动朝廷清流党,大肆弹劾李鸿章应对战败结果负责,主张杀李以谢国人。可见他对李鸿章的积怨颇深,已经到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晚清时期,活跃在政坛上的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荣禄等人物,虽然受制于封建政权的体制局限性,未能在国家制度方面有所建树,但李鸿章筹建北洋海军、张之洞兴办洋务,毕竟还是为国家的现代化做了一些实事。反观翁同龢,却从未在他身上看到些许实际的成绩。在人们的印象中,翁同龢大多数时候是与清流党搅和在一起,以道德制高点标榜自居,对那些干实事的能臣干吏指指点点,动辄吹毛求疵。

太平天国起义时,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做安徽巡抚,其时太平天国已走向衰落,清政府倾一国之力来对付太平军,而对皖北的捻军未能尽力镇压,致使捻军与太平军结合进攻翁同书所在的定远县城,翁同书无力抵御,转到了寿州。定远失守,上司曾国藩令其戴罪立功。

张謇与翁同龢关系,学界烂熟于心。张謇甲午年恩科大魁,与翁氏力荐有莫大关系,而此前翁氏为求张謇脱颖,竭尽心力,一二再四五,古来少有,其情动人。后来张謇为报师恩,真情涌动,亦有故事日记可索,至建望虞楼为高潮。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如下:

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

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

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

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扩展资料:

对后世影响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维新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此条更准确的说应为戊戌政变的影响,而不是戊戌变法本身的影响。)

1898年5月,顽固派的重要代表奕欣去世,维新变法少了一块大的绊脚石。翁同龢和维新派们便抓紧时机,请光绪帝下诏速定变法大计。6月10日,光绪帝令翁同龢代拟宣布变法的诏书,经过反复推敲,翁同龢终于完成了这项名垂青史的重任。然而,翁同龢却不知道,自己的厄运也随之而来了。

就在翁同龢拟定诏书后仅两天,光绪下旨让荣禄取代了他户部尚书一职,又三天,翁同龢被开缺回籍,从而悲剧性地结束了政治生命。刚刚出世的维新事业也因此蒙受了巨大损失。正如梁启超后来所言:“常熟去国,与变法成败最为关键”。那么翁同龢作为光绪最信任的师傅,怎么好端端地就被罢官革职了呢?

翁同龢被罢官,就其主要方面看,自然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势力直接造成的,是新旧斗争的产物,是帝、后两党权力斗争的结果。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在这当中,翁同龢与康有为等人的思想分歧、与光绪帝之间的某种抵牾,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合力作用。

翁同龢原本是一个持重的政治家,一个传统学术家的秉承者,在与康有为的接触中,他一方面感到康有为的才识和胆略委实可用,并加以支持;但另一方面,又不同意他的“孔子改制”的说法,看不惯康有为轻狂不可一世的人品,及其行动操切,铺张过甚的过激做法。

因此,他后来有意识地减少与康有为的来往,这也影响到他同光绪帝的关系。另外,甲午战争几年内,翁同龢仗着是光绪的师傅,在光绪面前言谈举止不免有些托大。加上观念跟不上年轻激进的光绪,所以屡屡有悖帝意。如1897年,光绪曾几次劝令他赴德国使馆就胶州问题进行交涉,他均为从命。

又如,1898年4月中旬,在接见俄国使节巴甫罗福一事的礼节地点等问题上,他又多次反对光绪过于随意,不讲究意见,弄得光绪大为恼火。最令光绪生气的是,有一次,翁同龢竟拒不受命传让康有为再抄呈有关变法著作的谕令。

由此可见,翁同龢的确有失“臣道”,这些过失难免为顽固派和慈禧太后所知,并最终被其所利用。顽固派代表人物刚毅等人所拟的谴翁谕旨中就说:“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形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光绪与翁同龢有何分歧矛盾,他都还不至于要将自己多年感戴的恩师一举罢官,驱赶回籍。有不少资料证明,光绪对翁同龢的罢免感到难过。显然,这是慈禧的意思,他有苦难言,无可奈何。

翁同龢被开缺回籍后,变得十分谨慎。他时刻警惕地防范着慈禧会赐令自尽,于是便让家人到当地著名的刀铺买了一口快刀,以备万一。后来,受亲朋门生的捐赠,他在祖坟墓地附近建了一个住宅,取名“瓶庐”,以守口如瓶自警,又称“松禅”,表示与世无争、不问政治之志。他还在“瓶庐”旁挖了一口深井,随时供自裁之用。

当然这一切都是翁同龢自己臆想出来的,慈禧并没有加害他的心思,只是想将他赶出朝堂。1904年7月,这位饱经忧患的状元帝师终于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怨愤,离开了人世,临时之前前写诗一首:“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又自挽一联:“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予知负夫。”

翁同龢去世五年后,清廷加恩开复了他的原职,但未赐谥。又过了五年,才有逊帝溥仪于1914年赐谥“文恭”。这也算是给他做了最后的盖棺定论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536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9
下一篇2023-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