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经常吵架会影响孩子吗?

夫妻经常吵架会影响孩子吗?,第1张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吵架、冷战的家庭里,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这些影响会长期伴随着他们,甚至需要一生来治愈。

那么,父母经常吵架会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

1、性格有缺陷

孩子大多都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在父母喋喋不休地争吵时,在这种紧张状态下的孩子会自发地产生恐惧的心理。

还有一些孩子还会陷入到自责中,认为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引发父母的争吵。

而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性格上会比较自卑和怯懦,很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甚至有的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在与人交往时,性格上很容易被激怒,做事情比较偏激,行为更加的暴力。

2、没有安全感

现在的孩子接收信息的范围比较广,有太多的电视剧、**来描述父母在争吵后发生的事情:离婚以及离婚带来的连锁反应。

所以孩子在父母吵架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电视剧里发生的情节,从而患得患失,时时担心家长会不会和自己分开。长期心理上受这种折磨的孩子,自然会极度缺乏安全感。

3、不能集中精神

如果家长在吵架后没有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就会使孩子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做事情没有办法集中精神,也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因而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

4、影响婚姻观

经研究发现,经常看到父母吵架的孩子,会厌恶结婚或者对婚姻感到失望,当然也有可能跟自己的伴侣大吵大闹,“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

父母应该明白,在吵架的时候,伤害最大的其实是孩子。

在生活上有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应该想着如何化解矛盾而不是比谁“嗓门”大就听谁的,吵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多的事端。也只有生活在好的家庭氛围里孩子才能感受到爱和幸福。

1、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每一个孩子的在内心深处都拥有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来源于家长。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成长摇篮的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可能会在一些琐事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产生分歧,从而导致激烈的争吵,一些家长在吵架的过程中,双方的情绪比较激动,说话的语气比较冲,可能会说出一些难听的脏话、狠话,如果孩子在场,并且还听到家长争吵的内容,让孩子看到家长狰狞的一面,一时之间让孩子难以接受家长的另外一面,孩子会感觉到害怕和恐惧,会破坏孩子心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在内心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2、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根据《孩子在家庭中幸福感》的调查报告显示,生活在温馨和谐家庭中孩子,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成绩优秀,而常年生活在争吵、暴力家庭中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孤独内向的性格,自卑、怯懦,还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问题少年”、“问题少女”等等,所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的性格的缺陷,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3、出现社交恐惧症

家长在孩子面前争吵,家长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暴力的行为,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甚至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会开始排斥身边玩耍的小朋友,孩子在长大之后,有了对象之后,会变得小心翼翼,很害怕发生父母吵架的那一幕再次上演,会对另一半的一些行为总是充满敌意,很难正常、和平相处。

奇葩说里,傅首尔吐槽:好像孩子不是老公亲生的一样,带孩子吃垃圾食品;哄孩子睡觉,自己先睡了;辅导孩子作文,教的是长大了没出息可以乞讨、可以啃老……网友们直呼,同一个世界,同一款爸爸。

孩子引发夫妻吵架的情况,非常普遍。如何缓解由此带来的矛盾呢?本文详细分析产生教育方法分歧的原因,文后提供解决方法,可供参考。

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指出: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是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父母相爱,孩子更懂爱和理解;父母争吵,孩子会把争吵当作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教育孩子时,如果能以身作则,给以正面积极的影响,孩子一生都会受益匪浅。

老公是撒手掌柜,还时不时跳出来唱反调

曾接过一个案例,妻子深受老公相悖的育儿方式的折磨,一度想离了婚,自己带孩子。

小尹常年在外工作,对女儿管得较少,反而在不打紧的事上爱抬杠。

梅子说老公只管生不管带。孩子出生头几年,每次跟他倾诉带孩子的辛苦,老公就不耐烦,觉得带孩子能比上班累?

“他当然不觉得带孩子累,孩子开心的时候,他过来抱抱、亲亲,觉得孩子多可爱;孩子生病难受的时候呢?孩子顽皮不听话的时候呢?孩子哭闹不讲理的时候呢?他躲得远远的,嫌我带得不好。”

管得少就少呗,不体谅她就不体谅呗,架也吵过无数次了,梅子不想再争,孩子最难带的几年都熬过去了。

眼见着孩子懂事些,小尹开始做起了指挥官,时常跟梅子抬杠,她不让做的事,偏偏带着孩子做。

刚说完不许吃糖,老公就买回来各种包装精美的糖果;刚说完早点睡觉,老公就拿出手机开始开视频,引得孩子睡不着;这边教着跟同学和睦相处,老公却鼓励孩子勇敢保护自己……

梅子觉得小尹太幼稚,根本当不好父亲的角色,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俩人时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严重时,还掐起来过。

其实教育孩子引发的争吵,表面看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区别,反映出的却是夫妻之间未沟通到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求。

争吵是因为需求未得到满足

夫妻未满足的需求分别是什么?

一、女人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

女人扮演好妈妈的形象,于孩子而言是义务,但让她们心甘情愿的,更多是出于对老公和孩子的爱。

十月怀胎的孕期不便,甚至孕期反应;奶孩子睡不上整觉的劳累;抱孩子的腰酸背痛;陪孩子学习吃饭、说话、走路的疲惫;为照顾孩子放弃聚会、放弃形象、放弃娱乐的牺牲等。

男人长期在外工作,不亲历这些细节,很难体会女人的艰辛,反而觉得女人矫情。很多男人还会说出“是你自己找罪受,不给我爸妈带”的话。

在教育孩子方面,女人好不容易立的规矩,被老公一个糖衣炮弹,一朝回到解放前。妈妈的威信,瞬间被击溃,孩子心里有了负面榜样和爸爸的支持,想再立规矩,就很难了。

后台很多宝妈留言,“真后悔给他生了孩子”,“后悔找了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差点带着孩子跳了楼”等。

宝妈的抑郁和绝望,绝不是因为累,而是丈夫的那一句“你不就带个孩子吗?在家享福,多轻松啊。”

身体的累是一部分,长期得不到老公的理解和支持,她们心里委屈、不满,转而引发对丈夫的控诉和指责。

二、男人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1、男人为什么会做甩手掌柜?

l 男人比女人建立亲子感情的时间晚

女人孕期,就母爱涌现,在孩子每天的成长变化中,亲子感情日益深厚。

而男人的身份从爸妈的掌中宝,变为被妻子依靠的丈夫,再到担负起家庭重任的父亲,角色三连跳,如果没有别人,尤其是老婆的协助,他们适应起来会非常缓慢。

男人的父爱,大多是从孩子出生后,才慢慢培养出来的;有些父爱,要从孩子会叫爸爸开始;还有些更晚熟的,从孩子稍微独立点,黏着爸爸开始,才展现出父爱。

l 笨手笨脚惹人嫌

而当男人想参与进来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手脚笨拙,不仅得不到鼓励,反而遭至妻子或家人的嫌弃,不放心让其带孩子。

都说老爸带娃,活着就好。他们天生神经大条,没有女人那么细致。

l 女人包揽得太多

女人由于丈夫刚开始的不会做,不愿意做,不知不觉就把育儿的事大包大揽下来。

小到孩子的洗漱睡觉时间,大到孩子上哪个学校,无一不亲自安排。男人想参与,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渐渐地习惯了无事一身轻。

久而久之,父亲的重要性被淡化,不是他不愿意参与育儿,而是在这件事上,他不被需要。

2、男人为什么要“唱反调”式育儿

l 男人想提高在孩子心里的地位

男人要在已经非常深厚的母子情中插入一席之地,最直接粗暴的方式就是,顺着孩子,哄孩子开心。

跟妻子一起处处限制孩子,不仅不能亲近,还会更加生疏。于是他用他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增进跟孩子的感情,提高孩子对他的认同度。

l 试图引起妻子的关注

女人小作小闹,多半是男人给的安全感不足,想通过作闹得到男人更多的关心和重视,男人也是一样。

在育儿这件事上,妻子很少征求男人的意见,完全不像二人世界时,事事依赖他,落差非常大。

被压抑得久了,觉得自己在孩子和妻子面前,没有威严,一家之主的地位得不到重视,自尊心受挫。

于是跟叛逆期的孩子一样,做出抬杠式的“唱反调”,表达自己对妻子的不满,希望能得到妻子的关注。

3、是不是称职的父亲,孩子说了才算。

“不是称职的父亲”是站在自己道德高点上的评判,《非暴力沟通》中提出,造成争吵的第一因素就是:道德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如果别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就把他看成是不道德的,过于主观和自私。

教育孩子,爸爸和妈妈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缺一不可。由于男女性格、思维等固有差异,爸妈教给孩子的,是不同的品德、习惯。

爸爸教孩子坚强、责任、独立、勇气;妈妈教孩子善良、温柔、体贴、懂事。

所以,到底是不是称职的父亲,可以看他和孩子的互动,孩子是否开心。

综上几点,如果男人带孩子的权利被弱化和忽视,长期得不到家人的尊重、鼓励和认可,他参与带孩子的信心以及自尊心受到打击,由此引发对妻子的不满。

如何解决这种妈妈苦、爸爸怨的育儿难题呢?

经过上面的分析,了解了夫妻育儿矛盾的底层原因,是夫妻双方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解决时,注意双方需求的满足。

一、正确育儿的沟通四部曲。

1、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把自己的需求明确陈述出来,避免情绪攻击。

长期的争吵,让夫妻俩冷静下来沟通变得很难。不妨在沟通时,先说“我”,可以缓冲沟通前的指责情绪。

比如“你从来不带孩子”,“你又给她吃糖,说过多少遍了,不许给”,男人会觉得你在批评、指责他,由此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带孩子,或在带孩子时极其敷衍。

可以改成“我腰好疼,你能不能帮孩子洗个澡,我得休息一下”,“我让孩子少吃糖,是因为她的同学们很多经常牙疼得请假”,注意态度柔和些。

对于大多数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即使他们不想教育孩子,还是愿意配合妻子的。

2、关注老公,倾听他的诉求。

迪恩·拉斯克说:“说服别人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是用你的耳朵,听听他在讲什么。”

鼓励男人说出自己对于育儿的观念,如果他不善于表达,你可以一步步询问,让他肯定或否定你的引导。

比如:“你买糖是在贿赂她,让她跟你不陌生么?”,“你开电视吸引她,是想多陪会儿孩子么?”

倾听对方,一方面可以增加你对老公的了解和关心,另一方面,倾听的过程,是在征求他的意见,间接发出邀请他参与育儿的信号。

3、互相妥协,达成一致,并约定一人话语权

了解老公的诉求后,俩人协商妥协,并约定孩子面前,一个是主要“发言人”,另一个配合。

小孩受爸爸的糖果诱惑,是难免的,爸爸给了惊喜,但也得跟孩子交代清楚,只有听妈妈的话,一天吃一颗,下次才能继续得到惊喜。

4、维护他在孩子心里的形象

虽然妈妈育儿占主导,但也要多给孩子传递父爱,告诉孩子很多建议是听从爸爸的安排,树立爸爸的威信。

二、约定“角色体验日”。

门外汉不懂槛内人。对于门外汉,事情看着很容易,不懂里面的门道和技巧,最好是方法,就是让他入门体验一下。

换位思考很难,那就换位体验好了,夫妻约定每月一个“角色体验日”:

宝妈大胆放手,主动邀请老公参与到育儿中,让老公体验一天带孩子的生活,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轻松”;

宝妈正好可以利用久违的“假期”,做自己想做的事,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放松;

孩子长期在妈妈的约束下,也会有逆反心理,甚至觉得妈妈脾气暴躁,对此妈妈更是有苦难言。正好给孩子也放个假,偶尔体验下散养式的日常。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一段时间的正面沟通引导和角色互换后,梅子和小尹不再为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女儿跟爸爸越来越亲近,梅子觉得老公成熟、负责任了很多,俩人感情也不断升温。

总结:

育儿引发的矛盾,其实是夫妻本身沟通问题未调和,只是在育儿这件事上被放大出来。

解决这方面矛盾的方法是:

一、正确育儿的沟通四部曲:提出自己的需求,倾听对方的需求,协商一致,维护他的形象。

二、约定“角色体验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20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