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第1张

浅析设计方法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李 勇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2003级,云南 昆明 650093)

摘 要:设计方法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正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样,前者以观念与方法论影响后者,而后者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了前者的发展,它们在相互促进中得以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从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对象:设计对象,设计进程,设计评价,设计理念,设计工具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设计方法学对艺术设计影响,论证设计方法学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导向与提示,从而试图说明艺术设计要想在21世纪超越20世纪的所取得的成就,必须寻求新的设计方法学的突破。

关键词:设计方法学;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1-8755(2004)01025

Abstract: The relation that the philosophy with concrete science is interact ional, and the former as the idea and methodology is to affect the latter, and then the latter advance the former, they are development mutually The relation that the theory of design method and the art design is similar From five aspects: the object of design, the process of design,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the tool of design tha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design method,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heory of design method to the art design, to prove that the theory of design method provides the direction and clew to the art design And try to explain, if the art design want to overstep the achievement obtaining in 20 centuries, we must look for the new design method in 21 centuries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design method; the art design; the product design

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是文化的一部分,自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既与艺术、也与商业经济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广义上理解设计,其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即为实现具体的目标而建立的方案;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它包含社会、科学和经济等多重意义的构成形式,体现了从构思、行为到实现其价值的创造性过程。艺术设计,之所以有“艺术”二字,也就是她是具有一定艺术成分和艺术意义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审美意义,她主要从美的需求出发,研究设计对象以何种形式呈现,她的产品对象主要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而现代设计的价值也正是主要通过产品经济来体现;所以在不能回避产品的定义:产品是满足人们功能需求与生活方式的载体,而设计方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所制定的总的计划方式;由于产品设计所牵涉的多学科、多工艺技术的特征,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程序来解决,那么设计方法就是这些领域的观念化指导思想。它的作用是从思维的高度引导设计师实现“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辨证理论基础。

就是说,设计方法学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系统论主导的思维方法问题,而我们面对的各种各样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在现代设计早已成为了一门科学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总习惯于靠经验设计这一手工艺时代的观念来行事,要靠理论,靠思维方法;而且思维方法不光只有指导技巧的作用,而是对各种设计信息、各类技术数据、各种计划模式进行分析、优化和影响。从简单的“茶杯”设计到复杂的“汽车”设计,它们需要方法论约束的程度是一致的,甚至不存在简单复杂之分。

首先,设计方法学使艺术设计对设计对象的理解产生全新的影响,我们必须将其理解为一个有待实现的理想观念,它不能受现实产品的左右,但不拒绝影响,如我们常列举的“杯子的设计”,应设想为“饮水器具方式设计”一样,我们首先要创造科学的方法来探询尽量多的实现这种设想的途径。它当然要依靠技术和资源的支持,但更多的是对资源理解的整合和创新,走好这一步具有全局的意义。

再者,关于设计方法学,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者在具体的观点上是有差别的。目前比较完整和有一定代表性的是瑞士VHubka博士提出的一些观念,他认为:“设计方法学是研究解决设计问题的进程的一般理论,包括一般设计战略及用于设计工作各个具体部分的战术方法” [1]。其实,他也只是讲了设计方法学研究内容的一方面--设计进程,它包括实现设计目标过程所要涉及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类具体意义上的实施程序的关系,它不单指具体的某个具体的程序,而是协调好各技术程序间的关系以有利整个设计进程的高效运转。

有人说“良好的设计能解决许多问题,而低劣的设计会制造许多问题。”通常不良产品的设计,往往因设计流程的不当使用,因此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提出了一套设计不当的流程。可看出一个管理者通常在初步构想建立时,便由设计者以其主观意识及对市场的敏锐度,草率地完成设计的初步规划,并且进入设计发展、制造、生产及销售。但这种方式往往不能设计出,一个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而造成公司在获利方面的损失。

另外,经营者在产品生命周期即将结束时,才开始投入新产品研发,企图将既有的产品生命周期加以延续,使设计者无充分的时间,做妥善的设计规划。往往造成新产品因品质不佳,在市场上丧失竞争力,而对公司的正常营运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一个正常的产品设计,在新产品推出时就应该有了下一代产品的规划。

这就说明了设计方法学,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正确的设计规划,妥善的规划与步骤,有利于设计者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以及能运用的手段,降低设计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也利于缩短产品开发期的目的,最终为企业赢得更高效益。

而正确产品开发流程(Archer,1971),应该是经过图1各步骤所完成的[2]:

图1 正确的产品设计流程

而就单一产品造型设计的程序一般有图2所示步骤:

图2产品造型设计程序

而且以证实设计方法学为设计提供的系统的演绎归纳程序,在处理清晰有轮廓的方案是有用的,另一类跳跃式创新的想法,是以发散式的思考刺激,进行探索形成归纳式的策略,如类比性的研究、原型的研究、注意的研究、纯艺术的表现的研究等,然而,它们在创意的提案可以自由,但要进入具体化的产品,仍必须纳入合理的设计模式当中来。

“法”与“无法”是相对的,即使在艺术设计创意提案的自由畅想过程中,设计方法学也将其进行归类认识,从而可作为方法论,为艺术设计提供导向和提示。

基于相关学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艺术设计的不同目标,可以将这一领域的设计方法归纳为:趋势预测设计法、科学类比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仿生设计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新设计法(大脑激荡法、逆向思维法、自由联想法)、逻辑与反逻辑设计法、信息分析设计法、优选法、价值法、互动法、模糊设计法。当然,“法”不是教条,而且每种设计方法有各自的优良特性,只能根据具体设计命题和内容构成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综合运用,“法”不是艺术设计羁绊,哪怕就在纯艺术领域的研究,它会给设计思维插上可以飞翔的翅膀,提供更多通往目标的道路,而不是只靠设计师个人是几项专案的有限经验的积累来指导丰富的艺术设计。所以说,好的设计必然需要好的设计方法。

三是设计方法学为艺术设计的物质体现提供了评价的标准。产品接受社会的检验应该是最好的评价,但如果要是失败了,那就晚了;所以应该设立一套民主的有原则的科学评价体系。或者说,设计应该能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如果让最终的消费者来评判的话,那么对此次设计来说就是定论了,能做的工作只是推出改良产品或新的型号,而且一个设计要满足每个使用者的需求和评判标准是不太可能做到的,那么好设计就是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设计要求包括企业对产品的要求,设计定位的要求和产品自身的要求。设计方法学为这些要求的满足提供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以及衡量的标准,使设计师对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一定的预先性,也为设计师优选多个设计方案提供了方法:先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方法对各方案作出评价,然后按正确的原则和步骤进行决策,逐步求得最优方案。

方案评价的选择方法[3]

(1)优缺点列举法 优缺点列举法是从质量、性能、成本等各个方面详细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根据方案的优缺点对比,评价选择最优方案。这种方法灵活简便,也便于全面地考虑问题,但评价比较粗糙,缺乏定量依据。

(2)定量评价法该方法又分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打分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种方案能够达到各项功能要求的程度,按十分制进行打分,然后算出每个方案达到功能要求的总分。比较各方案的总分,初步分出不用、保留、采纳的方案。然后再算出保留、采纳方案的成本,进行成本比较,决定最优方案。

虽然说目前设计方法学所提供的评价标准主要针对机械设计中的功能求解结果,对于美学方面的评价缺乏有利手段,以定性评价为主,今后应更多的应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完善目前的评价方法与手段,像设计师利用“格式塔”理论设计的人机界面因为非常符合人对形式把握的定式使得操作更为自然而大受欢迎,毕竟艺术设计是面向人的设计,是对商品的全面求解,商品和产品在设计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四,伴随着人文和科学的进步,国内外各种新思潮在不断地涌现,它们对于设计方法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应该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不能光借鉴技术工艺进步所带来的方式更迭,有的时候民族文化,风俗人文精神也需要在产品中体现它的价值。同时,艺术设计也随着设计方法学的发展,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的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绿色设计的出现:

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人类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文明的负效应正越来越明显,所以在90年代初期在围绕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时,提出了绿色设计,这一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所谓绿色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又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实现社会价值有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共同繁荣。绿色设计实质上是一种对产品从“摇篮到再现”的全过程控制设计。这要求艺术设计必须从设计的初期阶段就按照绿色产品的特点规划,设计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符合消费个人情感要求,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商品。

第五点是设计工具,它也是设计方法学研究对象之一,它不是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所采用的工具,而是将众多系统方法信息分类、检索与分析的技术工具,甚至可以理解为实现对繁复信息的把握和分析所制定的工具方法,当然也要依靠具体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来支持。像TRIZ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都可归于设计工具。它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就拿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说,要知道将创意视觉化的过程思维基本上是停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缩短了这一过程,而且通过数据库等模块设计方式将设计师从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设计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的工作当中,更好地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和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且具体地予以视觉化表现,为人们描述未来远景。

总之,设计方法学在设计对象,设计进程,设计评价,设计理念,设计工具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艺术设计,它使得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多样性得以极大发挥,它使得艺术设计实现途径增添了最大的选择余地,它使得艺术设计的最终呈现成功与否结果提供相当的预见性。而且在21世纪,设计将越来越面对一个高技术的设计对象和设计环境,在很多情况下,设计将直接成为高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就提高设计的科学性而言,也必然要求我们加强设计方法学、设计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7]。同时,正如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一样,艺术设计的实践与发展为设计方法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养分。设计方法学与艺术设计在相互促进中得以共同发展,20世纪的设计方法学为艺术设计学带来了超然的创造力,艺术设计改变了整个世界;21世纪的艺术设计想要超越过去,必然要寻找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这是20世纪的设计方法学和艺术设计给我们提供的深刻启示。

答案:设计与艺术同属创造性活动,设计与艺术一样都存在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与审美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都会传达某种观念、某种理想等。设计受各类艺术的影响,艺术领域的许多成果与经验,都被设计所借鉴。反过来,设计活动或设计作品也成为艺术创作借鉴甚至模仿的对象。由设计而产生的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也为艺术所关注,并成为艺术家探讨和表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被称为“读图时代”的社会中,设计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欲望、伦理关系,以及不断延伸的物质生活触角所带来的时空关系和时间体验,都成为当代艺术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艺术的对象是人类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而设计活动则贯穿了整个人类活动。在多数情况下,它们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设计很难完全脱离其实用功能而演变为纯粹的艺术形式。设计对生活的质量和现状负责,而艺术是对人的精神的安抚。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创作是对平凡生活的真善美的一种提炼,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心灵情感互动的反应。社会生活对艺术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生活的积累,是一个艺术家的修养不可缺少的部分,丰富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涉世的深浅会直接影响看问题的深刻程度,这种思想情感与文化修养则决定艺术作品的格调和品位。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复,而是一种提炼和概括,当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主张,他已经在赞成或者反对什么了,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创作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对社会的进程产生某些推动作用,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社会环境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艺术家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就反映出不同的情感、思想或不同的人生观。  艺术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他的艺术作品都多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艺术作品必定顺应着那个时代潮流,也必然创作出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必定与政治发生关系,“从国家政策来说,它必定要对文化(包括艺术)制定政策,用以规范社会文化(包括艺术)活动,不同的国家政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的管理可能采取差别很大的政策,可以是很民主宽容的,也可以是专制严厉的。中国的青铜器和古埃及的建筑物,都是奴隶时期的产物,而充满生命活力的“掷铁饼者”则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中世纪欧洲艺术称之为“神学的奴仆”,这种情况和当时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分不开。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类似的情况下,比较开明的政治形势,较多公民权利的民主制度总是有利于艺术的繁荣、艺术家的发展的。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但是也不尽然,有时残酷无情的压迫所燃起的反抗的怒火,反而灿烂的照亮艺术发展的道路,19世纪的俄国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家也必须要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才能够全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才能够有更饱满的热情,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生产的精神产品,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与物质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生产不出精神产品来的,试想,一个艺术家如果经济拮据,生活没有依靠,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或者说温饱都没有解决,哪有钱购买创作必要的材料?更不会有这个闲情逸致谈什么艺术创作了。荷兰绘画大师梵高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达到如醉如痴的地步,但因他的艺术作品不能转化为财富,导致一生穷困潦倒,精神痛苦不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支贵为宫廷画师,作品深受王公贵族赏识,像他的绘画作品就反映出画家本人生活环境带来的优越感。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从着装到精气神充分反射出个人经济基础的兴衰。经济基础好了,当然会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好的条件,艺术家的地位与价值也相对更容易得到充分的体现。  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了人们的审美趋向,很大程度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说唐代以肥为美,那么当时画上的美女都是很丰满的,甚至影响到了书法,比如说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颜真卿的书法就是肥得离谱,乃至后人称其的字为墨猪!到了明清时期风气大变,美女也苗条了,字也秀美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样板戏更是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创作影响的鲜明例子。  第二,艺术家对社会的影响。艺术家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典型的艺术形象对社会生活起到的作用,即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艺术家的艺术思想、艺术形式通过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关于艺术家对社会的影响可以归纳为艺术作品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认知现实、认识历史。过去的时代已经远逝,但只要有艺术作品留传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我们可以从阿尔塔米拉的洞窟壁画中认识原始社会的狩猎经济;可以从莫高窟壁画中比较全面地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的情况;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活。  艺术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即语言形态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艺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其次,艺术的作品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比如说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的雕塑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视觉表达形式。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也可以从艺术表现的方式中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净化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艺术之所以能产生教育作用,是因为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反映现实,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做出评价,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欣赏者的思想,用自己的道德观念去影响欣赏者的道德观念。无论他是否自觉地这样去做,他作品所具有的这种思想教育或道德教育功能却是客观存在的。  艺术的教育功能在不同的艺术种类和形态中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我认为,从整体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艺术作品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首先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次,这种态度包括对生命的崇敬,对苦难的同情,对罪恶的愤慨。总之,艺术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各个方面。  关于艺术的审美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首先,在艺术的认识、教育作用中,实际上已包含着审美的作用。比如说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崇敬本身就已有审美的因素。其次,从艺术作品的形式角度看,艺术的审美功能更是体现在不同的艺术形态中。比如说服装设计,不仅使人们有着美的外观,而且能使人们心情愉悦和舒畅。再者,在纯粹为了人们的精神享受而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包括优美、崇高、怪诞等多种形态,它们给人们的审美享受与实用美术有很大区别的。事实上,正是艺术形态的丰富性和各自的特点,使艺术在整体上对人们的生活发挥其巨大的审美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影响着大多数人们的审美需求,对人们的审美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13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