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情绪的心理应对方法

抑郁情绪的心理应对方法,第1张

  接纳不足,改变认知,留在当下。承认自己不快乐,积极做出改变,是自己能变得更加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抑郁情绪的心理应对方法的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 承认不足,调整心态 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如意,也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圆满,允许在自己无法处理或者不能帮助别人的时候,放过 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调整心态,尽力就好。  2 改变认知,积极应对 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遭遇。当你情绪低落时,就会带来消极的思维,也会使你做出特定行为,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可能会使 问题变得更糟。遇到消极的想法时要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如果不是真的,摒弃它。如果是真的,再问问自己,“这有关系吗?” “我能做些什么?”这 样就会阻止你盲目下结论,避免过激的行为。  3 记录活动日志,改变消极行为 消极情绪会使我们每天无所事事,变得懒散,不愿意活动。每天记录一下自己的活动日志,让自己知道哪些事情会使自己感觉不错,哪些会让自己情绪低落。尽可能少做那些让情绪低落的事情,或者在让情绪低落的事情和喜欢做的事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能井井有条地安排一天的事情,你就可能做更多积极的事情。  4 把时间留给自己 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思想上,都需要给自己安排休息时间,达到放松的目的°每天至少做一件快乐的事情,会持续改变自己的情绪。  5 学会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 运动会使身体释放一种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它是由大脑产生的,是让人感受良好的荷尔蒙,会通过身体向人传递一种幸福的感觉。如果身体放松,思维也会平和。放松身体会对思维、情绪和行为产生良好的作用。深呼吸和泡热水澡都是身体放松的好办法。  6 坦承自己的情感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要坦承自己的情感,要把情绪和事件分开,说出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和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促使自己客观地面对问题,人们也会帮助你渡过难关。  7 静心正念,留在当下 留在当下,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目前所从事的事情上,什么都行,比如说吃饭、散步、开车、穿衣,同时要调动所有的感官,细细体味。  8 必要时积极求助专业帮助 如果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精力不足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通过自我调节无法缓解,或者同时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残行为,建议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

抑郁症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心理疾病,并且许多抑郁症的患者往往都存在有很沉重的心理包袱,所以想要治愈抑郁症,不仅是患者本身需要调整好心态,患者的家属亦是需要保持好的心态,那么抑郁症患者如何调整心态?抑郁症患者的亲人怎么调整心态?

1、抑郁症者亲友心态调整

(1)接受现实。有个抑郁症病人的亲人或朋友,常常意味着:他/她不再像你希望的那样乐观开朗有生气;他/她不会像你设想的那样很快好转;你得花很长时间和精力照顾他(至亲);你的爱和友谊通常都得不得对等的回报,因为病人沉浸在自己悲观黑暗的世界中,无暇顾及你的感受。长此以往,你很容易烦躁和疲倦。

接受他生病了这个现实,不否认,不愤怒,排除不当的期待,是你首先要做的事情。

(2)克服自己的无助和内疚。当亲人或朋友落水的时候,你一定会奋力伸手施救。如果施救不成功,你会被无力感和内疚感笼罩,并因此怀疑甚至恨自己。对于抑郁症的亲人,你的感受同此。但是,没有人能负担起别人的人生,你也如此。你没法成为那个救世主,但这并不是你的错。

(3)无条件的爱。所有有利于培养爱和友谊的做法,关心、陪伴、玩乐都是有益的。只是,别期待回报。因为你的兴高采烈,可能仍然只换来愁眉苦脸。

(4)和病人讨论自杀。不要避讳这个问题,直接询问他有没有想过自杀,是否有具体的计划。通常病人并不忌讳和你交流自杀意念。把它当作一个求救信号,认真关注。

2、抑郁症患者心态调整

(1)药物。现在治疗抑郁的药物已经很多了。药物不贵,没有大的副作用,但没法根治。就是一停药就容易复发。对于重症病人仍然推荐药物。

(2)心理治疗。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是认知疗法,就是矫正消极认知。没效的是精神分析,就是一直挖掘你的童年创伤的思路。就像学习骑自行车,学习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也需要来访者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会有效。

(3)不做情绪的奴隶。通常抑郁中的病人,会认为做什么事情都没意思。这时候如果能不受错误情绪预测的影响,去做一些旅游之类的事情,同样会感受到乐趣。所以有句话,叫做像没有抑郁症一样去生活,行动自然会影响情绪。

(4)接受。你不想做事不是因为你懒、意志薄弱,是因为你生病了。别苛责自己,给自己更多宽容。

这一生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抑郁症只是一种。它同样可防可治。怀着希望生活,也许就是解脱之道。希望对你有帮助。

3、诱发抑郁的因素

(1)遗传

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研究显示如果父母患抑郁症,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比普通人高2-3倍。中国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一般说法是5%左右,但鉴于中国人目前还是不太重视心理疾病,就医的人偏少,真实比例可能会向世界抑郁症发病率11%接近。这也意味着有家族抑郁症史的人,将来患病的可能性大概为20%-30%。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如果父母的抑郁症是复发性抑郁症(隔一段时间发作一次),或者在他们很小的时候(20岁以前)就有抑郁症的话,那么子女的发病率比一般人高4-5倍,意味着将来的发病率可能高达50%,这就处于一个很危险的状态了。

但是,以上也只是增加了风险,并不代表一定发病,大多数疾病都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既然遗传因素不可控,那么只好在其他因素上多下下功夫。

(2)女性

性别又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流行病学显示,作为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是男性的2倍,抑郁症患者中试图自杀的女性患者也是男性患者的2倍。大概唯一值得“欣慰”的一点是,男性自杀的成功率要比女性高得多。

(3)童年创伤史

主要是心理创伤,几乎也是无法控制的因素,如童年时失去父母或其中一人,被大人忽视(缺乏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的照顾),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虐待等等。童年时遭遇父母离婚可能也对成年后患抑郁症有影响。

(4)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这是直接触发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压力事件比如离婚、失去亲人、失业等等。虽然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本身不可避免,但是如何排解压力、调节面对这些压力时的情绪状态,却是可以控制的。对于有家族史的人来说,学会如何调节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5)性格因素

研究发现过于自卑、过于依赖他人、悲观、容易自我批评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更高,可能是由于这些性格的人面对压力事件时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6)不良生活习惯

酗酒、吸烟都与抑郁症有紧密的关联。一方面酗酒、吸烟都有可能引发抑郁,另一方面抑郁症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酗酒和吸烟。尤其对吸烟来说,吸和戒都可能引发抑郁,可以参考戒烟会导致抑郁么?。因此对有家族史的人来说,最好避免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7)社交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越来越宅,不但社交数量减少,质量也在降低(比如聚会时各自埋头看手机)。不得不说这种现象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一定关联。仅针对社交进行的研究显示,缺乏家人和朋友的精神支持,低质量社交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超出一般人的2倍。

(8)其他

其他因素包括一些特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手术和药物治疗等等。

感情的事情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昔日的恋人也有可能变成形同陌路的陌生人。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感情的事情而一蹶不振,毕竟生活中还有其他美好的事情,比如梦想和事业,以及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情是非常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也握不住,很多爱情总是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所以我们不该在爱情中抱有太大的希望。因感情而抑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拾对生活的信念。

第一,改变自己的心态,把失恋当成一件残缺的美丽,然而迎接新的未来。

感情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毕竟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要做一个坚强而沉稳的人,不要因为任何挫折而扰乱自己的内心。记得我以前被前任甩掉的时候,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出家门,当时感觉特别抑郁。后来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因此而变得一团糟的时候,我也就渐渐的振作起来,变得坚强与自信。

第二,忙碌可以治愈人的一切恋情,让自己忙起来没时间悲伤。

如果你非常忙碌的话,哪有时间去伤春悲秋呢,你这样让自己陷入感情的迷雾之中,无疑就是太闲了。你不如为自己设定一个生活目标,每天变得忙碌起来,渐渐的你就会发现,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优秀。其实悲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会严重拖延自己的时间,到最后自己的生活只会变得一团糟,所以你可以通过忙碌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远离悲伤。

第三,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一些,就算失恋也要重振旗鼓。

感情挫败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活着要拥有梦想,要有自己独立的事业,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永远不要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而是要重拾对生活的信念。

抑郁、烦躁在临床上属于两种情绪的极端状态,导致出现抑郁、烦躁的原因较多,例如精神压力大、心情差等,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和学习,出现抑郁、烦躁后应积极进行调节,常见的调节方法如下:

1、放松心情: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心情并肯定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做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抑郁、烦躁的情绪;

2、适当运动:可以通过运动来进行缓解,例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使身体处于活动状态,促进多巴胺释放,以调节抑郁、烦躁的情绪;

3、交流沟通:出现烦躁、抑郁时,应及时与周围的亲人、朋友进行沟通,通过倾诉来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烦躁、抑郁的情绪;

4、释放情绪:可以通过大哭、击打沙袋或耐摔的玩偶等器具,适当宣泄情绪,以缓解自己的烦躁和抑郁;

5、心理治疗:抑郁、烦躁情绪发作比较频繁时,应该尽早去精神科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及系统的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通过医生的帮助来调节抑郁、烦躁的情绪;

6、药物治疗:经过上述治疗后,若抑郁、烦躁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缓解,甚至有加重的倾向,则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可以选择情感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例如丙戊酸盐、碳酸锂、奥氮平、利培酮等,帮助调节抑郁、烦躁的情绪。

患者要坚持定期复诊,配合医嘱进行治疗。

做一些放松的事情,但是不要做费神的事情。情绪烦躁时,不妨到运动场跑几圈,打打球,出一身汗,也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来缓解。或是通过和朋友谈心来减轻压力。或是听音乐,看电视。

抑郁症如何自我调节?

1、多吃蔬果

食欲和体重的增加是导致冬季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尽量要控制碳水化合物以及糖类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比较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合理的补充维生素d能够维持细胞生长以及恢复,同时保健了胃肠道 健康 ,让人们保持良好的体型。多吃富含维生素c比较丰富的绿叶蔬菜和水果,能增强免疫系统,帮助抵御疾病,而且缩短了感冒时间。

2、不要随时谈消极话题

消极的话题对人情绪影响是比较大的,即使是心理正常的人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情绪,因此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一定要有意识的避免比较消极的话题。此外由于抑郁症患者在提到消极话题的时候,往往会将自己的情绪也带入其中,所以此时最好要将话题结束,并且立即寻求帮助或者转移话题,讨论积极乐观的问题。

3、家人给予足够的关心

患上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家庭环境。如果家庭不和谐,经常吵闹,那么则容易令人患上抑郁症。有研究表明,不少患上抑郁症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好造成的,比如父母经常吵架打闹、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等等。因此当家里有抑郁症患者时,家人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并保持家庭关系和谐,这一点十分重要。

4、坚持锻炼身体

每天早晨醒来后抽出30分钟的时间跑步或者打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同时也能够调动身体中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只要身体得到了放松,内心也会变得平静起来,缓解不良的情绪。拥有积极乐观 健康 向上的心态,正确地对待抑郁症,要调节好情绪,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及情绪等。多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内心愉快的事情,比如听听轻音乐、看看书或者散步。

温馨提示:美好的一天是从营养早餐开始的,不管学习有多么繁忙,必须要拥有营养丰盛的早餐,长时间不吃早餐的话会下降血糖,大脑得不到充足营养的供应,长时间下去不仅会影响大脑发育,同时也会让人们出现抑郁的情绪。每天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摄入,尽量不要带病做重脑力的劳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3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