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是越早越好,最理想的是在宝宝小到一岁,大到二岁以前就可以培养成功,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有邻居就曾经达成这个目标,她家孩子一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吃饭了。
1首先要有孩子是可以培养独立吃饭的,越早越好,别以为孩子太小不懂,经常看到上小学的孩子还需要喂的,就是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好吃饭习惯。
2从宝宝6个月开始辅食时就可以开始有意培养。
当一观察到孩子想跟你抢勺子自己吃的意向了,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试着用勺子来吃一些简单的食物,如浓粥,如米糊,对孩子来说比较简单,能够舀上来的可能性比较大,方便孩子练习,就当游戏。
3从宝宝能坐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学着坐餐椅。
宝宝一般六七个月就能坐了,我家孩子是六个月开始能坐的。
坐餐椅是给宝宝最好的自己单独进食的暗示,亲戚家有孩子时,我的礼物就是餐椅,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太实用了,宝宝不光能够进食用,还可以坐在那里看书,玩玩具。
宝宝可以在这个餐椅上练习吃东西,吃成什么样没有关系,最关键是给宝宝机会,用勺子玩这个吃东西的游戏,玩够了再喂一下宝宝。
4从宝宝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自己把东西放到嘴里。
在这个时候,就尽量给他准备能够自己进食的,适合的辅食。他经常还吃勺子,玩勺子。不要阻止他,鼓励他不断练习和摸索勺子的正确用法。
5从宝宝1岁的时候,就会把勺子放进汤汁里,粘上勺子后放进嘴里品尝。
6从宝宝1岁半的时候,开始用勺子挖食物,还会扶着碗边了。
7从宝宝2岁时,就能够熟悉地练习用勺子吃饭了。
我在农村老家到亲戚家做客,吃饭时经常看到2岁的小屁孩,穿着开档裤,全罩式饭衣,长长的袖套,保护全面严密,但没人管他,他自顾自地爬上条凳,用筷子自己夹菜。
两岁就用筷子用得那么好!这是令我感到最震憾的地方。所以只要训练得到,相信你家孩子也一定能够做到。孩子几岁能够吃饭,这取决于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训练他。
说到孩子吃饭的问题,不少父母吐槽,宝宝喂饭就不吃,什么时候能学会自己吃饭啊。那么这些问题该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父母反应,孩子都快三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还要父母追着喂,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子都会自己吃饭了,要怎么做才能让他学会自己吃饭呢?天天这样追着小孩喂,真心的累啊!
对于上述问题,首先,孩子无法自己独立吃饭,大部分不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父母没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因为我们会觉得孩子自己吃饭比较慢,饭菜都吃凉了,或者担心孩子会把饭菜撒的到处都是,或者觉得孩子还小,干脆直接代劳了,等长大了总会自己独立吃饭的。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让孩子自己吃饭,对我们父母来说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而对孩子来说却是独立意识和能力的一种培养,所以父母应该抓住宝宝独立吃饭的黄金时期。
所谓的黄金时期,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要的就是我们父母能仔细观察,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决定,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发育有早有晚。在这里,小编总结了几个重要时期,供各位父母参考。
一,萌芽期。
参考时间:10个月左右
当发现孩子总想自己动手,喜欢摆弄餐具,而且每次喂饭都喜欢来抢餐具,这时候就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的好时机,对实物的自主选择和自己进餐,是孩子早期个性形成的一个标志,对锻炼协调能力和自立性有很大的帮助。
妈妈可以准备两把汤匙,一把给孩子,一把给自己,让孩子可以练习用汤匙,同时又不耽误我们把他喂饱。同时,我们可以教孩子用拇指和食指拿东西,给孩子做一些能够用手拿着吃的东西或者一些切成条的蔬菜等,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吃饭是怎么一回事。
二,黄金期。
参考时间:12-18个月
这个时期,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都迅速发展,如果这时候给予适当的诱导,则会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我们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各种顾虑和担忧而扼杀了孩子自主吃饭的小突破。如果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喜欢手里抓着饭,或者已经会用杯子喝水了,或者当勺子里的饭快掉下来的时候,孩子会主动去舔勺子,这时候,我们父母就要放开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让他们在这个最合适的时期学会自主吃饭。
三,巩固期。
参考时间:2-3岁
2岁左右的宝宝,动手的愿望很强,勇气也很大,看着爸爸妈妈在吃饭,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满足饭来张口的吃饭方式,性急的孩子还会小手不停的动,急着抢家人手里的筷子和勺,在餐桌上一试身手。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妨索性给孩子一把勺,一双筷子,任孩子在碗里,盘子里戳,一口口的往嘴里送,这期间不要顾虑孩子把饭菜掉的到处都是,当看到孩子把饭菜送到嘴里时会很兴奋,如果这时候我们父母再夸孩子几句,更能增加孩子吃饭的兴趣,慢慢的成功率就会变高。
好了,以上就是孩子学习独立吃饭的几个时期,我们要细心观察并把握这黄金时期,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的老人太爱吃东西了!和朋友聚会,说到孩子不吃的话题,大家都习惯说孩子在家吃不好,基本靠老人来追喂。
回家跟我妈说一下。看,喂奶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我妈妈觉得不太开心。相反,她脸上有一种无奈的下岗女工,沉默不语。然后她愤怒地转过身,留下我和那个正在独立进食的野兽。
野兽小的时候,我妈就很渴望喂野兽。她完全掌握了喂养野兽的技能。只要孩子有不吃的意思,她就会想出题目来考验孩子,牢牢把握婴儿不能多用的特点。这时候她会尽情的喂,有时候还会上演“你追我喂”的场景。回来还邀功“你女儿今天吃了一碗饭。”
“她自己吃的吗?”
“当然是我喂的。”
我很着急,不停的抛出各种危险言论,比如再喂她,我们就搬出去不喂食,我的胃会碎的。
最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严打,我妈很不情愿的不喂了,但是老人像一个试图戒掉毒瘾的人一样喂着,说:“你看她吃的一塌糊涂,你看在地板上,衣服都脏了还得洗……”
她不明白为什么不喂她。喂的好,又快又容易。孩子没有我能长大吗?我把他们一个个都喂了。
不得不感叹,神兽一代是幸福的,带着自己的责任感,除了对老人的无限关爱,还要让他们再就业一次。据说有的孩子可以喂到十岁,一天追一只小动物三次,坚持十年,加上足够的锻炼,可以绕地球转一整圈。
言归正传,我不是有意冒犯她的。“你生来就是吃东西的吗?她一个人吃饭很容易。我去擦地板,用洗衣机洗衣服。”
这时,我妈开始失去理智,把碗扔在桌子上。“不用谢,哼!”
她非常生气。为什么没人承认她很努力?如果我承认,我妈大概会天天给我洗脑,教我怎么听我妈的话。
直到有一次,她喂野兽吃东西,吐了她一声“哇”。被送到医院折腾了一番后,我们全家被消化科医生集体惩罚。“你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孩子吃的比大人多。好在发的及时,直接吐出来了。只是不要吃完马上睡觉。食物在消化之前很容易回流,堵塞气管。”
根据美国, 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最新研究,过多的食物不仅会破坏孩子正常的饮食习惯,还容易导致肥胖,甚至危及他们的生命!2018年,5岁的小万(化名)吃了一只糯米鸡和一杯妈妈准备的牛奶,去了幼儿园。中午,小万仍然觉得很饱,但是幼儿园老师不让学生浪费食物。小万是个聪明听话的孩子,她吃光了剩下的食物。
午休时,小万睡不着。他告诉老师,他刚才吃得太多了,撑着肚子睡不着。但是老师对小万:说孩子们必须午睡。小万只能躺下来,勉强睡觉。
午睡时间过去了,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醒来准备上课,但小万一直没有醒来。老师认为小万是睡得太晚的原因,所以让他睡一会儿。20分钟后,老师发现小万停止了呼吸,他的嘴唇发黑,有异物。老师觉得不对劲,立即抱起小万,送他去医院急救。经过医生的积极抢救,可惜小万还是失败了。医生说:五岁的小万在食物被消化之前就睡觉了,这导致食物倒流,堵塞气管,窒息而死。
据琪琪的父母说,为了给琪琪,补充营养,他们给琪琪喂了一大碗玉米。
第二天,琪琪肚子疼,起初他的父母甚至没有把它当回事。直到琪琪的肚子胀成西瓜,他们才觉得不对劲。到达医院后,X光发现是消化道穿孔,情况危急,需要立即手术。
当琪琪被推进手术室打开腹腔时,医生大吃一惊:琪琪的胃破了,腹腔里有许多未消化的玉米粒。
这不是第一个,是吃多了造成的悲剧!
2014年,广东一个5岁的男孩在幼儿园午睡,尽管老师喊了一声,他还是没有起床。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嘴里和鼻子里有食物。园子说他们不知道这些伤,孩子可能会因为食物回流和气管阻塞而死亡。
2018年1月,当晚6点,付女士煮了饺子和饺子,女儿吃饱了就睡着了。晚上9点,付打算叫醒女儿,让她洗洗,脱衣服,盖好被子,睡个好觉,但女儿没有回应。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脸色发青。只有当辛亏被送往医院进行急救时,他才脱离了危险。据医生说,怀疑是食物回流,堵塞了气管。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喂了10个月后要学会放手,不要用大人的饭量来衡量孩子。喂食对它们不会造成伤害,只会降低它们的消化系统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父母又不得不问:
孩子不喂不吃或者吃的少怎么办?
孩子们只吃他们喜欢的东西。营养不均衡怎么办?
其实大部分一开始就让宝宝自己吃饭的家长,通常都会发现,乱糟糟的阶段很短。如果图省不允许孩子们变脏并继续进食,甚至指责他们变脏,那么他们的进食热情就会受到抑制,孩子们就会抵制自己进食。为什么中国的老人喜欢喂饭?一岁的孩子自己吃饭,我就用这种方法
在学习和吃饭阶段脏是必然的。大人对这件事的态度越放松,宝宝学的越快。提前准备好防水衣罩,在桌上铺上一些旧报纸,更容易清理。
其实随着孩子饮食技巧的提高和吃东西的快感,乱七八糟的情况会逐渐减少。
另外,不要总是盯着宝宝吃,注意每一口。孩子也会感到压力。大人会自己吃饭,孩子会自己吃饭。吃好之后,洗碗大概需要时间。用行动向他们传达吃完就没饭吃了。
有些孩子不想自己吃饭。太吵了。父母没办法。他们只是看动画片,喂动画片作为奖励。这简直就是“自杀”喂饭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种必须看电视玩手机才愿意吃饭。然而,因为害怕孩子挨饿,父母最终妥协了。有很多家庭,都有吃饭看电视的习惯,孩子也逐渐养成这种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建议从现在开始,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关掉电视和手机,家长以身作则。即使关掉电视拿走玩具会让孩子哭不吃饭,也要带走。你的原则必须让孩子们明白。如果改变了自己长期养成的坏习惯,孩子肯定会反抗,所以提前为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种现象是,孩子到了吃饭的时候吃的比较少。平时总会有吃的,那怎么吃呢?建议大家尽快为宝宝养成一个固定时间吃饭的好习惯。
有时候孩子真的不想吃,就不要逼着喂他了。在没有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饿两顿饭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可以让孩子产生饥饿感,极大的增强吃饭的兴趣。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指望看了几口喂饭鸡汤就能让孩子乖乖吃饭。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整个家庭的合作和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我们为了让孩子吃好,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就为了让他把碗里的菜都吃完?
当然不是。我们试图向孩子灌输影响其生活的健康饮食习惯。
所以不要只盯着宝宝这顿饭吃了什么。如果你不吃这顿饭,下次你可能会胃口大开。让我们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只要大人负责准备食物。
孩子不愿自己吃饭可能与父母有关,如何让孩子爱上自己吃饭呢?
每次吃饭,都给父母尤其头痛,因为家里还有不愿自己吃饭的小屁孩一枚,想想都觉得恐怖。让父母烦恼的并不是食材搭配,并不是烹制全过程,反而是宝宝吃饭状态。倘若用一个词来形容了,那一定是“艰难”。要不让父母追着喂,要不立即注视着饭食发愣,不妨问这种用餐情况,有哪个父母能扛得住呢?
可倘若搞清楚小孩不愿自己吃饭的主要原因,父母一定会自责不已。因为孩子的许多习惯性,无论优劣,都得益于父母的教育。所以,小孩不好好吃饭背后,也就是父母助力得到的结果。
一、不肯自己吃饭,多半是父母犯了这些错1、一开始,没有给孩子独自一人吃饭的机会从吃第一口辅食逐渐,父母在我们身边尽心竭力的饲养,生怕孩子不容易吃,害怕她们吃的东西很脏,生怕孩子食不果腹。无论因什么原因,小孩没有机会独自一人用餐,所以并没有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她们习惯家长在身旁追着喂。
不必看小孩年纪小,他们其实尤其聪慧,许多习惯性已经不可动摇在思想中,难以更改。没机会试着,结论当然一般不会、不愿。
2、吃饭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创造好的氛围不知是平常很忙,或是大部分母亲都有这样的习惯性。每一次宝宝吃饭,便会坐到旁边喋喋不休的责怪,从吃饭的习惯说到生活当中问题,一样不落。在妈妈说服教育声中,小孩已经没了用餐的热情。
老人常说:食不言,寝不言。用餐原来是一件享有的事儿,为什么到母亲这儿,却成了一种摧残呢?外在美自然环境,能让孩子对吃东西造成抵触,也影响身体身心健康。
3、给孩子特权,让他孤独进餐毫无疑问,父母都是出自于宠溺,担心孩子会饿着,因此让她们优先就餐。可父母并不知道:正是这些宠溺和关爱的举动,却已经毁坏小孩的饮食结构。一个人吃饭,本就感觉特别孤独,这一点成年人应当深有感触。
接下来,倘若再见到家中别人围在一起吃饭,并且说说笑笑,场景分外温暖。那孩子内心深处的起伏一定非常大,而且也会有一种被“抛下”的感觉了。
如此看来,并不是小孩不爱吃饭,也并不是她们不喜欢自己用餐,反而是以往饮食习惯行为习惯,让他们对于用餐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做父母的,这时不该指责小孩,更不应该强硬的迫使她们用餐,防止出现事与愿违的结论。
聪明的爸妈,需要及时关心孩子的变化,立在对等部位,和他们沟通交流。小孩不肯用餐,相信身后都是有原因的,父母只需搞清楚缘由所属,相信很快就可以处理这一问题。
二、如何让孩子爱上自己吃饭呢?这些小窍门要收好1、坚决不催促在小孩没有独立迷上用餐以前,父母一定不要催促,不然就会给他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只要宝宝积极拿出木筷或汤勺,就是一种发展。吃饭速度尽管慢一些,但变成习惯性以后,便会有所变化,体验到用餐的快乐。
亲子互动日常生活,父母越发焦虑情绪,就越容易传达给小孩。用餐不能急,是因为将来也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也,一定需要一定的细心去引导和矫正小孩。只需集中精力去吃饭,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2、偶尔饿肚子不必担心小孩饿着,特别是稍微大一些的小孩,她们有认知挨饿能力。若这时没有食欲,表明小孩临时没有食欲,不用去催促。等到挨饿时,相信孩子一定会主动进攻。
就算他们吃得非常好,父母也不必担心,越发逼迫用餐,越发很容易引起小孩的抗拒心理。偶尔饿饿肚子,或许是件好事,能让孩子慢慢习惯用餐。这些追着喂、说好话哄劝的形式,都能够省省。
3、允许有不喜欢的食物人人都有无法接受的事,尽管也不希望孩子挑食,但要是他们对于生理心理造成浓烈的抵触主要表现,那父母也应当接纳。允许小孩子有偏食的小毛病,这些她们明显是不爱吃的食物,就不需要再继续吃。
有时候想想,小孩做为独立个体,有权回绝和选择的权力。从生活小细节上,渐渐地塑造他的习惯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逼迫自己、懂得拒绝,也就是孩子防范意识的一种方式。
写在最后:小孩不好好吃饭,别急着去催促,也不要去迫使。给他时间,由慢到快点融入,相信总能找到用餐的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