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作文

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作文,第1张

  ——之“我教女儿写作文”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句话是在网络上流传已久名言。我没有看过他们写过的教育心得和教育札记,但偶然买到一本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家长》,细细读来,不仅是深深的共鸣不已,还有对李镇西老师真诚的景仰和佩服。

 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家长的角度,兼从老师的角度,告诉我们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为了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起和女儿快乐的成长。他告诉我们:“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有成就。”他用自己的“童心”,与孩子“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以积极的态度辅助孩子完成“精神生命”的诞生。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第一次家长会上,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他还告诉我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终身的老师。权威不属于年龄和辈分,只属于真理。孩子在学习我们,我们也在学习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孩子也在教育我们;我们在培养孩子,孩子也在培养我们;我们在成就孩子,孩子也在成就我们;我们让孩子成为了好孩子,孩子也让我们成了好父母。我们都在共同完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他还说道:“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书中的激情已经也把我燃烧起来,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其中的“手记十七”分享给大家,也就是李镇西老师写的“我教女儿写作文”。

 从想象到文字

 李镇西老师教女儿写作文,是从培养她的想象力开始的。孩子越小想象力越丰富,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

 他女儿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直接写作,先是写“悄悄话”,然后是“日记”,再到“作文”。从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写下来。大家一定要注意,是“写”而不是“说”,这也和我们作文连线小城说雨老师倡导的“好文章自己写”如出一辙,都是鼓励孩子从小动笔去写,而且一定是自己去写。

 从想象力开始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核心是“我手写我口”,就像我们班主任李宗英(荷塘清清)老师曾经在《与日记交“朋友”》里写到:“把日记当成朋友,那就无话不说,有事没事与它谈谈心,有了烦恼向它倾诉,有了高兴事可以向它抒发心中的喜悦,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记下来。”也正如树叶飘飘老师在原创乐园里提出的口号:“我口说我想,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都属于宝贵的经验之谈。

 让女儿坚持写日记

 李镇西老师在女儿六岁的时候,开始让女儿坚持写日记,先从老师要求的“悄悄话”写起来,先是一句话,然后慢慢过渡到一二百字,后来逐步写到三四百字。

 内容大多是鸡毛蒜皮的“流水帐”,最后往往是“今天过得真愉快”之类的`话。但他高明在于女儿无论怎么写,都给予表扬。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写得怎样好,而是需要坚持去写。

 决不在作文中说假话

 李镇西老师认为,作文首先不是技巧的施展,而是真情实感的自然体现。他对自己的女儿不断强调,作文应该是心灵泉水自然而然的涌动,决不能说假话。

 他还说:“日记的生命在于真实。儿童日记的魅力更在于其质朴、纯真。除了科幻、童话之类的‘想象日记’以外,孩子们的日记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只要写出了童趣、童真、童心,就是好日记。”

 他对女儿日记的要求,只有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哪怕他女儿日记或作文里流露出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极的情绪,他也予以理解和尊重。他就是让女儿在写作时有一种心灵的安全感,愿意向他和老师敞开心扉!他还强调所有“真实的消极”都比任何“虚假的积极”珍贵一百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的确就是做人的体现。

 在博客里,曾经有梦老师在她的《童真不可缺失》里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孩子的‘成人化’呢?”她总结原因的时候也说道:“首先,在当今的社会,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背景下,我们成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逐渐商业化了,价值取向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了。其次,环境也是造成孩子们失去童真的主要因素。再者,应试教育也是孩子们失去童真的罪魁祸首之一。”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把“真实的文章”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可见怎样去用“真实的笔触”描绘生活,很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指导女儿把作文写出新意

 在具体的写作上,李镇西老师不断鼓励女儿写有新意的文章,在构思上竭尽可能“与众不同”,主要从“立意新、题材新、语言新”三方面入手。

 立意新,就是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勇于突破陈旧的思路和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题材新,就是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但又真实反映生活本质的一些素材。

 语言新,就是摒弃作文中的一些公式化、套路化语言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生活化、新鲜感和时代气息的语言,用最质朴的一面反映真实的生活。

 他告诉我们,写文章绝对不是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和胡编乱造的离奇故事,只要真正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和别人雷同,就能保证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就能表达独特的生活感受。

 《做最好的家长》绝对是一本值得我们家长阅读的好书。李镇西老师在他的书里,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我们也将按照李镇西老师的建议,从想象力开始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教育孩子写作一定要用“真情实感”,让孩子坚持写文章。让我们一起引导孩子,用自己独一无二的眼光打量世界,用自己“天生我才”的思维记录生活吧。

夫妻关系好不好,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很多人都是在熬着每一天,渴盼着孩子高考后能够从婚姻里得以解脱的。

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多少人的爱情死在坟墓里?

但女人的天性,就是把家庭放在首位,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放弃一段婚姻。

尤其有了孩子,两个人即便没了感情,总觉得家庭破裂会对孩子身心成长有诸多不利因素,很多夫妻会为了孩子硬撑着过日子。

有多少父母选择了高考后离婚,就有多少家庭在此之前早已暗潮汹涌。

据民政部门统计:除了春节过后这个离婚高发期以外,孩子高考后也是另一个离婚高峰期。

面对一段无望的婚姻,高考之后再离婚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婚姻好不好,孩子都知道,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一名女考生在查询完自己的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80多分后,和母亲说的第1句话就是: 你和爸爸离婚吧。

母亲惊讶于女儿的反常举动,说:“是不是高兴傻了,爸妈过得好好的离什么婚。”

“你们离婚吧,我现在长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别假装你过得很好了,你们在一起幸不幸福,我比谁都清楚。”女儿的一番话让这个母亲泪流满面。

原来孩子知道,母亲的隐忍是为了自己,她早已洞察父母的一切,只是一直在陪父母演戏。

夫妻感情好不好,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前些年大火的电视剧《小别离》中,父母已协议离婚,但为了孩子,依然假装恩爱跟在外求学的女儿视频。聊得正开心的时候,女儿却发现爸爸妈妈两人坐得太远了你看,婚姻好不好,孩子心如明镜,我们却在自欺欺人。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离婚了”这句话比离婚更伤孩子。

曾经看过一句话,要是孩子可以选择父母,会有很多父母没有孩子。这是不是很扎心?

血浓于水,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无奈。因为真正塑造亲密关系的,不是血缘,而是尊重与认可。

我一位来访者的女儿说:

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打架,尤其是夜深人静,很怕他们撕扯到一起。

漆黑的夜里弱小的孩子,找不到求助的对象,只能惊恐地抱在一起低声哭泣。

那种绝望的感觉至今记忆尤深。

初中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表达了想要他们离婚的愿望。

当老师把作文拿给父母看,他们却不以为然。

尤其是母亲,她说,“要不是因为你们,早就跟你爸离婚了,我还吃这苦受这气?”

母爱是很伟大,但作为孩子,他们却很委屈。

他们突然觉得是自己拖累父母过不了幸福的生活,简直是一个个罪人。

那位来访者的女儿说: 他们离婚我不会有心理问题,反而松了口气,他们打了好,好了打,没有分开都是为了我,这种内疲感伴随我一直到了今天。

一个不被真正“爱”着的小孩,在爱的路上,他过多的选择逃避,总在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那些不良言行、过分举止会像伤疤一样深深刻在孩子心上。

更有许多孩子,长大之后,他们可能会变得敏感、自卑、情绪多变、缺乏安全感,甚至一辈子都带有情感缺陷。

这样的感觉,让很多人在爱情婚姻面前不断地退缩,走了很多弯路。

父母留给我们的痛苦就像一座座高山横亘在心底。

幸运的孩子一生被童年疗愈,不幸的孩子却用一生来疗愈童年。

在无数个冷清的夜晚,我们流着泪一步一步爬过去,才能获得新生。

因为总觉得父母无法摆脱不幸的婚姻,全是因为我的拖累,我是一个负担。

离婚不可怕,不爱孩子才可怕。

孩子越小,他们更敏感,更在意家长的情绪。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静止脸实验。

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

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试验之初,母亲与孩子互动,孩子很开心。

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立刻收敛起愉悦情绪,开始面目表情。孩子发现母亲的不对劲,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孩子继续尝试与母亲互动,但是母亲仍面无表情,之后,孩子开始崩溃大哭。

由此实验得出结果: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所以我们的孩子生来就有一种本能,他能分辨父母的表情感受父母的情绪,感知是否被爱。

父母如果幸福,他便快乐。

父母如果痛苦,他自然活得压抑,小的时候难以挣脱,大了自然想着快点逃离。

每年高考后,许多孩子填报志愿,他们倔强选择远离家乡的大学,这也许是原因之一。

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会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曾经有位妈妈分享过她的经历:

她本打算委屈自己在儿子高考后再离婚,后来没有等到。

因为有一次和丈夫吵架后他破门而出,儿子看到后劝我离开。

那年儿子读初一,现在儿子在名校读大三准备考研,他性格开朗,我很欣慰,我们都感觉很幸福。

所以说“为了孩子不离婚”只是一种借口,幸福是怎么也伪装不了的。

同样作家池莉也讲过她和女儿的故事。

她和老公早在女儿10多岁就已分开,但是一直瞒着女儿。

直到女儿中考结束考上当地很好的高中,她才想和女儿摊牌。

谁料她的女儿早无意见看到了他们的离婚协议书,却没吭气成全了父母的一番苦心。

她女儿后来考入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成为了克林顿,曼德拉的校友。事实证明,池莉的离婚对孩子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如果不爱了,好聚好散才是对孩子很好的保护。

即使彼此分开,也不要互相诋毁。只要告诉孩子,父母仍然爱他,只是已经不适合在一起生活了。

完整的爱 完整的“家”。

我们总说对孩子更好地“爱的教育”,父母相爱,家庭和睦。

但我们也知道,生活不是诗,现实也不尽完美。

如果你的婚姻已经千疮百孔,却在自我牺牲说为了孩子保持了家庭的完整,这只会让无辜的孩子心灵留下阴影,背上沉重的心理枷锁。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曾写道:

在家庭中,父母如果不快乐,孩子是没法快乐的;父母如果活在不幸里,孩子也没法幸福。

对孩子来说,更大的伤害,不是家的不完整,而是爱得不完整。

所以生活不需要演戏,不要为了孩子强撑一个没有爱的家而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我们要真实地活着,真实地爱我们的小孩!

要相信,我们全心全意爱着的那个小孩,他并不脆弱,请不要让他感觉孤独地活在大人自以为是的世界里。

“希望女儿的作文能够发表。我们只想别人能知道我们有一个乖女儿”。近日,网易蓝十字心理援助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个故事。

5月12日下午大地震来临时,廖继均和妻子姜跃洪正在田里插秧。10分钟后,他们便赶到了女儿廖雨梦所在的学校———什邡市湔氐镇龙居中心小学。在废墟中,廖继均跑遍了每个角落,终于,在一根横梁下他看到了女儿的衣服、还有头发。这个乐观的汉子再也支撑不住,跑到操场上号啕大哭起来。

悲痛欲绝的妈妈姜跃洪回家后在墙上写满了思念女儿的话语:“你回来陪一下妈妈好吗,我的女儿我的雨梦啊!”就是在这面墙上,原来贴满了雨梦的奖状。

几天后,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说在废墟里找到了一些雨梦的东西,有一本作业本,一本字帖和一份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的作文。

廖继均是四川什邡市湔氐镇一位残疾的农民,两只脚大小不一样,属于三级残疾。但为了维持家计,他只能成年出外打工,平时跟女儿在一起的时候很少。为了多陪陪女儿,去年儿童节,在甘肃打工的廖继均特意赶回家,就是为了看女儿表演。

在他和妻子眼中,女儿就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地震时他们的女儿廖雨梦刚13岁,是龙居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的大队长和班上的班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56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