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较多地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的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本身说话”。故而,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事信人”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渗透,它直接表现创造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故而,电视专题片多是一种“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语言情感表达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要有情感,但是这样的情感不是任意宣泄、为所欲为。情感输出是为了更加声情并茂,为了正确传达、引导大众,得到积极的反馈。
摘要 从我国电视节目首次开播到现在,虽变革不断但始终保留的电视节目类型就是新闻节目,与此同时,受关注最多、收视情况始终非常稳定的也是新闻节目。每一档电视节目都是由诸多工作人员的心血凝结而成的,而电视新闻主持人作为一档新闻节目的灵魂人物,在播音主持工作过程中除了要做到发音准确、语音到位,还应该把握好情感表达,做到“用心吐字、用爱发声”,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主持人;情感
在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开播后距今的五十多年中,电视节目无论从类型和数量、还是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算得上是一个新兴专业,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播音主持人的职业道路。经过专业培训、学习的播音员主持人的比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仅仅做到发音精准、吐字清楚、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好、控制好自己的情感表达。播音主持这项工作是需要技巧性的,并不是单纯地看谁的普通话讲得好、谁形象气质佳谁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在受众观看新闻节目时主要就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主持获取信息的,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对一档新闻节目的成败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能走上播音主持岗位的工作者都是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所以他们都能将新闻的内容传递出去,也就是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受众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真正能把恰当的情感融入到稿件当中,做到声情并茂、以情入境的播音员还是很少一部分。如果不能做到这些,那么新闻的感染力就不强,就不能使播音员情感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当前阶段,我国新闻媒体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地增强,新闻领域的改革创新也在不断深化。随着播音主持事业的向前发展,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播音主持应该在不断提高自己技巧性的基础上,融入感情也升华感情,提高新闻节目的感染力、渗透力。
一、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舆论引导。新闻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它以声画一体的形式向广大受众及时、迅速地传递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是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整个传媒行业都在崛起,各种各样的媒体层出不穷,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范围愈来愈广,电视、手机、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多样的方式都能使受众获取到非常多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所以就需要优秀的媒体和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新闻的传播者是节目当中的纽带,而声音就是传播的方式,是引导受众的方式之一,这里所说的情感表达是指主持人或者播音员引导民众对党提出的政策和方针的情感表达。而表达这种情感需要通过主持人或者播音员的有声语言进行传达。因此,主持人或者播音员必须要好好掌握新闻消息中传达出的情感。
2符合大众审美观念。新闻消息的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各种类型的信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工作过程中采用的语音语调也应该是不同的,表达感情也要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要做到运用得当、有分寸,不能太夸张了,要符合大众审美,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严肃性,也不能太生硬,不贴近群众、不接地气。
3感悟生活不断积累。新闻节目的情感表达不是表达主持人或者播音员自身的情感,它是要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把符合节目定位、信息类型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也是吸引受众、引起观众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经常性地习惯性地去观察生活细节,捕捉点滴间的感动和收获。要当好一个主持人或者播音员,首先应该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然后捕捉那些小细节带来的感动和收获。新闻节目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主持人的情感表达也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感动不断地积累,并加以升华。一些主持人能够比较灵活地应对直播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活积累比较丰富。
4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是任何行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好一个主持人或者播音员的基本前提。作为一个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学好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地学习如何把握好新闻节目的情感表达。只有这样,主持人或者播音员才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指引下,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把握好情感表达,主持人或者播音员才能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避免产生错误。如果一个主持人或者播音员自己都不具备新闻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在节目中肆意妄为,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那么做出的节目一定是失败的、不成功的。
二、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的技巧
1融入自身情感。稿件文字本身并没有感情,但是由其组织起来的内容却是有“感情”的。为了提高新闻的感染力,播音员主持人不能照本宣科,要将稿件读透吃透,努力提炼出稿件需要的情感,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将语言媒介、桥梁的作用发挥出来,有效地传达新闻的情感。新闻播音属于艺术的再创作,播音主持先要将稿件的情感内核提炼出来,并融入自身的理解和思考,使稿件的情感和自身的情感自然融入。
2体现出时代感。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性,比如时代性。社会文化的发展、价值的变化,都会引发情感标准、判断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新闻播报的主题、风格都不尽相同。新闻节目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体现时代主流思潮,所以在实际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在情感表达中体现时代性的色彩。为此,播音主持应该做到在新闻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体现出时代性,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表达情感。
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文化、思想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断提高,新闻播报形式更为多样。如今,采取播报式新闻形式的播音主持方式不在少数,甚至这种播报式的新闻进一步影响了民生类、娱乐类新闻。总的来说,新闻播音在情感输出、表现的过程中,要善于汲取时代文化精华,适当地调整播音的形式、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新闻播音主持的发展。
3提高应变能力。新闻播报相较于其他播音主持形式更为严肃、多变,播音主持除了要认真研读稿件,熟悉其中的内容以及情感诉求外,还需要经常与场所记者进行互动。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若在新闻播报中播音员接到了场外记者临时发送的`新闻消息,播音员需要迅速融入情境,有效地捕捉场外记者的观点、信息、情感,使自身的情感表达和场外记者保持一致。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要提高这种应变能力,需要提高播音主持如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其一,提高播音主持的洞察力。新闻事件变化快、持续性强,存在很多突发性内容,要在稿件、场外记者连线中有效地融入自身情感,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在确保新闻客观性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其二,提高播音主持的大局意识。这种能力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人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政治素质以及综合知识。
4控制情感节奏。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要有情感,但是这样的情感不是任意宣泄、为所欲为。情感输出是为了更加声情并茂,为了正确传达、引导大众,得到积极的反馈。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主持人要控制好节奏,必须适当、理性地进行情感表达才能打动、感染观众。由此可以看出,新闻播音主持过程中,要控制好情感的节奏,要站在观众的角度看问题,情感表达不等于情感的任意宣泄,要控制好情感表达的“度”。
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得到观众的认可,传递积极、正能量的新闻价值、舆论导向。结束语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需要严肃认真、态度谨慎,它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宏观性,但是这些都并不影响新闻播音中主持人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握和控制好新闻播报中的情感,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舆论导向,从而准确、全面地播报新闻事件,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认可,促进新闻播音主持事业的深入发展。这就要求主持人或者播音员在播放新闻时,融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用平和、谦逊的语气叙述相关的新闻消息,这样才能让这则消息富有感染力,从而启发民众的思考,正确引导舆论。因此,一档优秀的新闻节目需要满足的不仅仅是受众的诉求,还需要通过语言的情感表达走亲民化道路,这也是一个优秀主持人应该考虑的。
参考文献
[1]王琦浅论新闻播音中的情感把握[J]社会科学,2005;
[2]王华伟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
[3]刘擎,葛力溶播音主持中情感艺术的重要性及把握技巧[J]新闻传播,2014(15):116-117;
[4]陈雷刍议播音主持中“情感分寸”的把控[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79;
[5]焦艳用心吐字用爱归音———新闻播音中的情感把握[J]新闻窗,2012(03):152
;试试这六种剪辑思路,帮助你的剪辑更加整体具有故事性。
1时间线剪辑:根据故事情节和主题,将素材按时间顺序排列,从而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
2情感剪辑:通过音乐、声效和画面等元素,强调影片中的情感和氛围,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影片传达的情绪和主题。
3 噪音剪辑:利用快速剪辑、快速显现、层叠和截取等技术,创造一种令人眩晕的不连续效果,从而刺激观众的感官和注意力。
4色彩剪辑: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和对比度等参数,营造出不同的色彩氛围,增加影片的视觉吸引力和表现力。
5场面剪辑:通过把不同镜头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物体的行动和周围环境等元素进行不同的组合,让不同场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剧情更加紧凑。
6自由剪辑:将不同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包括画面、声音、文字、特效等元素,创造出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超越传统剪辑手法的创意和趣味。
[摘 要] 解说词作为构成电视纪录片“声、画”语言系统中声音系统的一个重要元素,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纪录片当中起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电视纪录片技术的革新、创作观念的突破及影片模式的多样性、复杂性等,解说词出现的方式也随之复杂多变,或直接或间接或符号化以及能指、所指等。针对解说词不同的变换方式,本文力求从“大解说词”的概念入手,重新解读、论证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及其亚语言和特性。
[关键词] 解说词;解说词的亚语言;特性
真实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客观是经过主观意识选择下的客观。电视纪录片作为一个声、画结合的艺术,它不仅为我们提供直观的视觉形象,也为我们的听觉提供富有想象、联想、情感的文字解说及声响信息等。解说词作为构成电视纪录片声、画语言系统的一个分支,我们该如何解读当下变化多样的解说词呢一起来探讨、分析。
解说词的提法究竟典出何处,已经很难准确地考证了,从字面上看,解说无非就是“解释说明”的压缩用语。那么什么是解说词呢《现代汉语辞典》对解说一词作出如下解释:解说――解释说明。①说:具有解释、言论等意思。词: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字与字之间的组合等。②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解说词就是:“解释说明的文字”。这种界定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其一过于笼统、含糊;其二很难与电视的声、画语言系统融为一体。在《广播电视词典》中对解说词的界定为“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节目的文字稿。它介绍、叙述新闻事件和节目内容,发表议论和抒情。解说词是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手段”。这种界定的问题在于:其一,“文字稿”的说法过于含糊,很容易让人误解为节目创作前的文字脚本或 策划方案 。其实电视解说词写作同所谓的“文字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二,仅仅把解说词限定在“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节目”之内,显然难以涵盖解说词的使用范围。其实,在各种电视节目当中,都可以不同地使用解说词这种创作手段。③
徐舫州教授在《电视解说:安排与处理》里对解说词有这样一个界定:就是把相当长度的画面,配上一定字数的解说声音,两种因素合成播出,其中那些除去同期声之外的后期配上的有声语言部分,都可以称为“电视解说词”。④这种界定方式未免有点过于笼统,而且不是十分严谨。
什么是解说词其实简单理解就是:起到解释说明性的文字,帮助人们理解事物的一种辅助性手段。那么什么是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呢笔者认为随着电视纪录片技术的革新、创作观念的突破及影片模式的多样性、复杂性等,解说词出现的方式也随之复杂多变,或直接或间接或符号化以及能指、所指化等。所以本文给出这样一个大解说词的定义:只要是对观看纪录片的受众在理解主题及画面语言时起到解释说明作用的一切文字及声音元素。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只要能够帮助受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起到对主题及画面语言解释说明性的文字(字幕)、现场声(当事人口述、讲解、采访、谈话等)、配音、音乐、音响、无声等元素及语言信息符号。
由于这个定义包含了字幕、现场声(当事人口述、讲解、采访、谈话等)、音乐、音响、无声等语言信息符号。笔者把它们称之为解说词的亚语言或间接语言。
人们通常所说的解说词――主要指配音,也就是把写好的解说词通过配音人员的朗读,转化成我们听到的这个有声语言的部分。笔者把这种约定俗成的解说词定义为解说词的第一语言或直接语言。
那么解说词的亚语言有哪些特性呢
(一)音乐
音乐是纪录片创作者最主观思想的表达方式之一,是构成解说词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善于抒发情感的电视综合语言之一。它作为一种语言表情达意、刻画人物,补充无语空白,还可以将镜头和空间无限延伸,表达画面的“言外之意”等。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让人产生联想、想象、情感上的共鸣等作用。
在纪录片《沙与海》中,“打沙枣”这个经典段落里面,共用了17个镜头,时间长度是两分四十七秒,其中音乐时长是一分二十八秒,其间没有一句配音解说,全靠音乐和画面的配合表达编导的意图。编导巧妙地运用音乐与画面的结合,表达出在西北的大沙漠,刘泽远一家靠天吃饭,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艰辛。同时这种凄凉的音乐,又给人怜悯、深思、同情……编导又将沙枣树耐旱耐寒、果实又甜又涩的特性介绍给观众,衬托出刘泽远一家坚强地在沙漠中生活。
通过音乐和现场声(亚语言)的表现手法,比直接用配音解说表现得还要深刻,留给观众很多的想象、感受,还有情感共鸣等,通过这个感觉荒凉的音乐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创作目的,传递给受众的情感、主题思想等淋漓尽致,再加上现场的风声、打沙枣的声响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音乐和现场音配合之巧妙,运用之合理,堪为绝妙之笔。
纪录片《西藏的诱惑》,在开头使用的音乐,温和而又神秘,再加上歌词,把作者对西藏的神往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把配音解说与歌曲巧妙互换,融为一体,来表达对西藏的崇敬与神往。
背景音乐是经常使用的音乐形式之一,在纪录片当中它能起到:表现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地理环境及位置的交代,同时也是增强画面现场感、真实感的方法之一,以及说明被采访人的身份等。
在纪录片《走进毛泽东》当中,音乐是创作者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创作的。每次音乐的变换都起到了很好的对比和节奏调节的作用,把国共两党之间那种溢于言表之情及对抗日的态度和做法展露无遗。纪录片《幼儿园》当中的歌曲《茉莉花》起到划分段落层次,调节影片节奏等作用。
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最善于充分而深刻地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罗曼•罗兰说过“唯有音乐才是把我们的精神生活引向感觉生活的媒介”,尼采则说过“没有音乐,生活是个错误”,爱因斯坦也说过“死亡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可见音乐在各个方面的运用之广泛。
(二)音响
音响也是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电视纪录片当中起到延伸解说词及画面语言的意义、深化感情、感染观众等,更好地展现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远在北京的家》当中,开头运用鸡鸣和狗叫声,我们很容易读懂这个地点在农村,而且是早晨。在《望长城》中寻找王向荣一个段落之中,记者来到王向荣家的时候,他们家里的鸡叫和黄牛的叫声等,创作者很清楚地利用音响交代出所处的环境等情况。还有在其他纪录片当中的打架、吵架等,都能说明音响在纪录片当中表现的力度和事件的发生及进展情况等。
在《最后的山神》中,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在黄昏下表演萨满跳神这一段落中,摄影师利用夕阳特有的方向和色温,借着最后一位萨满跳神暗示神灵的远去,更渗透着鄂伦春人对民族没落的无奈与悲凉。通过孟金福这最后的一跳,鄂伦春人特有东西在渐渐远去。我们再也听不到那萨满鼓的声音和原生态的唱腔,再也看不到鄂伦春人原生态的舞蹈。通过现场萨满鼓和舞蹈的声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三)现场音
以纪录片《望长城》为代表的纪实风格的出现,人们更加注重现场音的录制和使用,它能带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我们的现场感,更加说明我们记录的真实。在影片当中起到叙事、解说、调节节奏的一种方式,为我们解读纪录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很多纪录片是通过采访当事人、知情人、被拍摄人物(对象)的口述、现场的语言等让大家了解创作者在讲述什么事情,表达出编导的创作意图;在纪录片《俺爹俺娘》当中,焦波的讲述就是起到一个很好的叙事、结构、承转的作用,始终贯穿之中,我们很容易理解创作者给我们传达的信息。
在纪录片《老头》中,从头至尾没有一句配音解说,都是创作者从老头们支离破碎的现场聊天中获取信息,经过客观记录主观筛选之后的真实片段,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老头们所关心的问题及他们的生活状态。把老头们的方方面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且叙事流畅、完整。
纪录片《英与白》也没有一句配音解说,通过创作者跟踪拍摄大半年的时间,经过客观展现,加上字幕和音乐音响的交换使用,让我们解读到一个孤独的灵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屋里的人很无奈。”那种人性的扭曲、社会的繁杂等。而且有了这个现场音(电视)的存在也把英与白的生存环境、外面世界的变化及她们内心世界的深处展露无遗。
这些叙事方式的使用,巧妙、恰当地表达出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及主题思想。纪录片中客观记录是灵魂,主观选择是主题突出的手段。巧妙地化现场的声音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也是运用亚解说语言的巧妙之处。
(四)字幕
字幕作为电视纪录片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构成解说词亚语言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需要说明的人、事、物及细节。有了字幕的出现让受众更加深刻地理解编导想要表达的主题、创作意图等,而且字幕在电视纪录片当中起到很多元素不能替代的作用。
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当中,字幕的出现就起到段落转场、承转、人物事件的说明、画面节奏的调节等作用,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没有什么障碍。如果把其中的字幕都转化成配音解说,就把影片的节奏给打乱了,现场气氛的味道也大大降低。
字幕在纪录片《英与白》之中不仅起到说明、介绍基本情况、交代人物、交代环境、交代关系等作用,而且还起到调节节奏的作用。还有在纪录片《幼儿园》当中,小孩很多而且也不大好认,但是有了字幕的出现能让我们很好地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基本情况,起到很好的说明作用。
(五)静音
静音作为纪录片解说词亚语言组成的一个部分,往往在纪录片之中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更能体现出创作者及拍摄对象的情感、情绪等。
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焦波的父亲去世一个小段落里,表现焦波对逝去父亲的思痛之情,创作者运用了十秒钟的静音,焦波一个人坐在父亲的坟墓前,默默地望着父亲的坟墓,这种情绪的酝酿,使广大受众被这种深深的父子情所打动,流下了无数的情感泪水。静音的作用使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后是音乐的渐起,更加弥足珍贵使这种情绪、情感得到延伸。
不同形式的解说词亚语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视纪录片,这些元素语言符号的有机结合、合理的安排与处理,共同参与完成了整部纪录片的创作,对一个完整的电视纪录片来说,是必不可缺少的元素。对纪录片解说词及其亚语言的分析探讨,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析纪录片创作的整体性打下基础。
注释:
①②《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1285页,第221页。
③④ 徐舫州:《电视解说:安排与处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第5页。
[参考文献]
[1]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莹(1986―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及影视基础理论;朱荣清(1984― ),男,河南周口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及纪录片理论。
真实。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相关流派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并没有给予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算是纪录片,围绕这个问题,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眼睛派”,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扮演,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而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却是由纳努克“真实”扮演而成,最后由现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纳
努克甚至因为缺乏过冬食物而死。同为纪录片的先驱,他们的风格却迥异,这也成为日后纪录片流派纷争的源头。
50年代的纪录**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 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 1969年)代表的“直接**”运动。
真实**为参与式**,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直接**为观察式**,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
扩展资料
依照美国学者比尔·尼克尔斯的观点,纪录片可以分为如下六种类型:
诗意型纪录片(Poetic Documentary)
诗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强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它着力于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
阐释型纪录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阐述型纪录片也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1990年代“新纪录运动”(这个概念是否成立或许依然存疑)之前的纪录片多属此类。这种纪录片宣传意图明确,创造者倚重解说词的力量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声”(voice-of-God)、证据剪辑、全知视点等。
观察型纪录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观察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基础在于便携式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这种纪录片放弃解说,放弃扮演,纪录片导演成了“墙壁上的苍蝇”(fly on the wall)。
近年来中国出现很多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如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等。这种纪录片长于现实世界的表达,但对于历史题材却难以处理。由于放弃了解说、字幕,影像的表达很容易流于冗长而沉闷。
参与型纪录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参与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让鲁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纪事》(Chronicle of Summer)。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掩盖导演的在场,相反,刻意强调导演与被拍摄对象的互动。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迈入新阶段的作品《望长城》即有此特点。
反射型纪录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反射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的显著特征在于对纪录片呈现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反思。
和其他类型纪录片一样,反射型纪录片重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但更为重要的是,导演在片中同时表达对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反思。这种影片往往显得更为抽象,难以理解。对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来说,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还是陌生的。
表述行为型纪录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为型纪录片把真实的事件进行主观的放大,背离现实主义的风格。强调创作者主观的表述。代表作如马龙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头不打结》(Tongues Untied)。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与先锋**(avant-garde)很接近。
纪录片采访方法四方面:
1、纪录片编导要做到融入场景氛围,以平民性的视角,做到和被采访对象真诚平等的交流,切忌高高在上,指令性地指挥被采访对象讲这讲那、坐这坐那。
2、要对采访的问题做到事先心中有底,临阵不抱佛脚,临场不乱阵脚,更不能在采访时出现被采访对象讲述不下去的情况,或自己先忘了话题,造成采访冷场。
3、遇到对表述起来比较复杂的话题,要抓住重点进行提问,要对话题进行精炼梳理,做到简明扼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被采访对象交流。有时就是采访不下去,也要切忌绝对不能让被采访对象看着编导事先拟定好的稿子,像背书一样的回答问题,造成采访生硬死板,作品粗制滥造。
4、在提问方式方面,要多采取引导式的提问手段,注重循序渐进,小火温煮,提问的问题要看被采访对象的回答能力,不能太笼统,不能太长,也不能不考虑被采访对象的应答能力,不考虑被采访对象的身份、特点、代表性以及个人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切忌提一些超出其回答极限的高难度问题,造成是是而非,答非所问。更不能让被采访对象像做选择题一样,问一些“是还是不是、好还是不好”之类的问题,让电视受众观后发笑,也显得编导没水平。
扩展资料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采访技能:
一、沟通从情感入手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客观反映真人真事和事物、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电视纪实类体裁形式,强调客观,强调自然,强调过程,强调原生状态。但是,具体到采访的过程,不仅需要纪录片编导要有技高一筹的谋篇策划,还要求编导面对采访现场,沉着冷静地和被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
高水平的纪录片编导,大都会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采访理念,非常重视和被采访对象的交流和沟通环节。往往在进入采访现场还没进行拍摄采访之前,就眼观八方,认真熟悉人物所在的采访环境,选取采访场景,而后胸有成竹地和被采访对象进行反复细致地磨合交流,让采访双方在采访话题的认同点上贴近,对采访话题感兴趣。
这样可以使双方在感情上拉近,让被采访对象乐意回答问题,乐意讲述。从而与采访对象拉近了距离,产生了共鸣,不仅提高了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的兴趣,而且与他们在沟通上达到了通感效应。由此,采访势必会顺利进行。
二、采访要隐藏目的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采访强调客观真实,强调纪录的过程之美。尤其对采访的话题,更加讲究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更加注重话意唯美,话题干净利索,让电视受众在真情话意中体会到编导在作品中所张扬的创作意图。由此,在采访过程中,势必要编导掌握纪录片采访提问的规律,把握话题采访的分寸,做到在现场采访中胸怀全局,熟练驾驭。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采访提问要求编导要在客观的创作过程中,在话题提问上绝对不能一到现场就对采访对方亮明编导自己的采访目的和意图,而是要在采访时,刻意隐藏自己的观点,让电视受众在话题的进程中,慢慢体会到编导设置话题的意图,从而以润物无声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烘托出话题的采访意图和提问的初衷。
三、掌握提问技能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次采访,也是编导挑战自己提问技巧、进行自我完善提升的过程。编导对采访提问的驾驭能力高低,决定着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后期制作的良莠和整部片子的成败与否。掌握电视纪录片的采访提问技能,是电视纪录片编导创作作品的基本素养要求。
人民网--人物类电视纪录片采访技能把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