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毕竟人是感情动物有七情六欲。但有一类人在各个方面的情绪表现出极不稳定属于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那么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1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这种病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治疗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心理治疗,一般治疗难度较大,而且病情容易反复。主要表现为会有紧张且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会努力避免在想象中或者是在真实中被抛弃。还有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的现象,对世界缺少安全感等。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是什么病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之一。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感觉很不确定。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经常变换很快。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这种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可能导致频繁的更换学习方向、工作、朋友、目标、价值观和性别意识。
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病患本身还是他周围的人。它的成因可能是不健康的童年经历或者是脑机能障碍,被诊断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被发现他生活在内心世界疯狂而外部平静的状态下。他们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经常处于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
他们扭曲对自己的印象,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并且当他们渴望爱时,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患通常发现他们的愤怒、冲动、起伏不定和频繁波动的情绪将别人推开。
治疗难度大,因为患者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以及违反治疗计划,常使保护人——包括医生——对其沮丧失望,视其为拒绝帮助。边缘性人格障碍具有某些其余人格障碍的的边缘特征,而又不同于这些人格障碍。
比如,与表演性人格障碍患者比起来,他们更愤怒,更冲动,对身份认识陷入混乱,并且具有持久的空虚感、认同障碍及遇到应急时发生短暂的精神病发作。他们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多思维过程障碍,而且更多地把攻击性转向自身。
主要症状
⒈、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抛弃。
⒉、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对所交往的人的印象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变来变去。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易造成人际冲突。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极端思考模式 ,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⒊、认同障碍:自体形象或自体感受持续明显不稳定。
⒋、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⒌、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⒍、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7、长期感到空虚。容易成为性瘾患者、酒鬼、吸毒者。
⒏、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2如何解决情绪不稳定问题
所谓情绪不稳定,主要是指一个人不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们常说的爱生气、爱发脾气就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一、了解情绪不稳定问题
情绪不稳定的人的心情经常会像天气一样变化不定,刚才还兴高采烈,一会儿就“晴转多云”,甚至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了。这里反映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的问题。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过程中,心理还不成熟,自我调节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情绪变化强烈且不稳定,其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而且以感情反应为主,理性反应较少;加上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各种事件和压力的冲击;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容易引起情绪困扰,还会导致不良的行为,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二、情绪不稳定的主要表现
(一)爱发火
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发火,这些事情可能在一般人看来根本没必要发脾气。发完火之后,发火者也觉得自己不应该发脾气,经常感到后悔,可是因为当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破坏了和其他人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好生闷气
生闷气、耍小性子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表现为在精神上折磨自己,把已成事实的、盲目的、无用的怨恨留在自己的心里。女孩更倾向于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生闷气容易导致各种身体和心理的问题,如会使内脏活动和内分泌系统失常,造成胃口不佳,消化不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狭小的范围内,思考问题也局限于很小的圈子里,减退人的记忆力。另外,人在生闷气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拒绝与他人交往,不理睬别人,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许多朋友,变得形单影只。
(三)情绪大起大落
情绪大起大落,就是强度大,但稳定性较差的一种情绪问题。这种人常常让人觉得喜怒无常,难以揣测。这样的人在高兴时情绪高涨、忘乎所以,在生气时容易翻脸无情、出口伤人。
三、解决方法
(一)帮助辅导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
情绪不稳定的人经常通过发脾气或者生闷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行为很没有道理。但是发脾气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情绪反应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因此,要改变他们情绪不稳定的问题,首先应当帮助他们体验到对方的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情绪反应不合理的地方,进而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里给大家推荐角色扮演技术帮助辅导对象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角色扮演主要是帮助辅导对象理解自己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的过程并认识别人对自己情绪的感受。
(二)改变辅导对象不合理的想法
和辅导对象一起分析其发脾气时的想法,指出其不合理处,并用合理的想法取代不合理的想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从识别不合理信念到挑战不合理信念,再到可以处理不合理信念。
(三)运用合理方法控制情绪
1、自我教导法
当辅导对象知道自己在某些时间、面对某些人、某些事容易生气时,尤其是当这些事情是日常碰到的事件时,就可以先预习,用自我教导的方法,帮自己打预防针,到时候就不会被消极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了。
2、情绪转移法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的情境中,可以建议辅导对象进行积极地转移,即设法使自己的思绪转移到中性或者积极的方面上。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消极情绪沉溺太久。
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或是找有益的书来阅读。要使自己的心思有所寄托,不要使自己处于精神空虚、心理空旷的状态。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能很快将精力转移他处的人,不良情绪在他身上存留的时间就比较短。
另外,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
因此,改变环境,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当辅导对象在受到不良情绪压抑时,不妨到外面走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能够旷达胸怀、欢娱身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很有作用。
3、宣泄情绪法
身体宣泄的方法:不良的情绪可以通过消耗人身体的能量得到发泄。比如,不开心的时候去跑跑步、打打球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活动能使人的肌肉兴奋起来,通过出汗带走身体的能量,会改善人的情绪。
心理宣泄的方法:当感到情绪不佳的时候,可以通过言语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比如,发怒时,可以用言词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陷入忧愁时,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于事无益,还是面对现实,想想办法吧,等等。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自我暗示,对情绪的好转将大有益处。
有时候,不良情绪光靠自己独自调节还不够,还需借助于别人的疏导。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的时候,应当允许有节制地发泄,把闷在心里的苦恼倾倒出来。因此,有了苦闷的时候,可以主动找亲人、朋友诉说内心的忧愁,以摆脱不良情绪的控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怎么办3一、经常情绪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1、一般造成心情不稳定可能跟不良的生活环境或者内分泌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如果平时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经常熬夜的`话,也会造成心情不稳定的现象。
2、比如长时间的精神压力过大,或者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或者是在饮食上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长时间的熬夜等情况下,都是会引起患者出现睡眠质量不佳甚至是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3、可能是无法面对不如意的事和困难,不去想办法解决,只会一味的逃避,乱发脾气来解气。无法面对自己的不足,也不去寻找原因和努力去改变,只会怨天怨地,不懂的满足和感恩或珍惜,这样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总觉得自己有多不幸,就算全世界围的他转,都还会觉得不满足。
4、自己的内在有很多的情结,或者脆弱点,这些点容易被碰触和激发,这个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5、情绪敏感度高,耐受力低,这个和先天气质有关系,也和后天的成长有关系。
6、自体感低,过多的自责,自我否定,会降低自己的自体感,就像很浅的水一样,容易晃荡。
二、情绪不稳定怎么调节
1、增加运动的机会
缺乏锻炼的人情绪的不稳定性远比经常锻炼的人的为高,由于经常锻炼,其思维的敏捷性也相对提高,很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哪方面出了缺陷,又由于处在运动之中,会把令人烦恼的东西丢在一边,转移了注意力,从而改变不良的情绪。相反经常坐办公室懒于运动者,其性格内向的成分就居多,情绪一直收到压抑而不易改变。运动不仅是一种肌肉的锻炼,也是一种情绪的放松。
2、讲究饮食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几乎每一个人来说,食物和情绪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联系。 碳水化合物之所以是一种能起镇静作用的安慰“食品”,原因在于它能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使人感到镇静和放松的化学物质,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镇静作用。
3、改善环境
颜色是精神的“营养物”,其作用如同维生素对身体一样重要。为了摆脱烦躁和愤怒,暂时避开红色会有帮助;在与沮丧和消沉“斗争”时,应该尽量不穿黑色或深蓝色这一类让人情绪低落的服装,多接触使人精神轻松的温暖、明快和活跃的色彩;
4、旅游和外出
当心情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泛舟江湖之上疲劳,苦闷之感顿消,这也是我国古代的诗人们常用的方法当抑郁不得志时,何以解忧-唯有旅游!
5、看**
这其实是个好方法,当你抑郁时,你看个喜剧片,比如《不见不散》,一见葛优那灯泡式的脑袋,你就想笑,当他朗诵着“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你都的笑的肚子痛。无论是**和戏剧,当你看时,你会很容易投入的,这种移情效应是很明显的。
最近“某知名女星”的八卦新闻
霸占了各大APP,
有网友根据
她参加综艺时的表现
以及平时发表的言论,
推测她有“双相情感障碍”,
也就是躁郁症。
那么,到底什么是躁郁症,
它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呢?
下面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何为躁郁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躁郁症,全称躁狂抑郁症,也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以情绪为主导症状的心理障碍,是以患者持续一段时间的心境低落或者心境高涨为主要症状的心理疾病。 躁郁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躁狂发作给人的感觉就是 患者被加满油、被充满电、被按下了快进键, 他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都会显著地加快、增多和高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三高" : 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和活动增多。
思维奔逸
表现为头脑转得快,脑子就像加了润滑油,思考问题很快,想法很多,有很多想法接踵而至,这些 想法或观点之间可能欠缺逻辑,患者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 给人的印象是,说话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讲话内容浮浅。
情感高涨
患者感到心情愉快, 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自尊心膨胀或者夸大,感到很开心。 给他人的感觉是患者处于欢乐或幸福中,患者的情绪很有感染力,常常能带动周围的氛围和他人的情绪。
活动增多
患者感到 精力旺盛,兴趣广泛,闲不住,整天忙忙碌碌。 过度参与那些很可能产生痛苦后果的高风险活动中,比如无节制的购物、轻率的性行为、愚蠢的投资等。
注意力分散、缺乏理性、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减少)也是躁狂发作的突出特点。
而抑郁发作,大家就比较了解了,是和躁狂发作相反的一种状态,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动力,就像电压不够导致电灯泡亮度不够的感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三低”:思维迟缓、情感低落、活动减退。
近些年抑郁症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大家也都慢慢了解了,但是对于躁郁症,可能还是知之甚少。抑郁其实是情绪的极端负极,而躁狂便是情绪的极端正极,抑郁情绪下会极端悲伤、否定自己,躁狂情绪下便会极端肯定自己,觉得自己站在世界之巅。而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便是患者几乎不可控地在这两种极端中切换,中间可能会有正常状态。 就像在天堂、地狱与人间不可控制地停留体验一样。
乍一听,大家会觉得躁狂状态也挺好的。确实,据患者反应,当自己处于躁狂状态时,能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爽!比如, 一位来访者提及自己躁狂严重发作时,觉得自己是武则天,不是觉得自己像哦,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就是武则天,这时候,她肯定体会到了获得巨大成功后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掌控感。但是,当躁狂状态褪去,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羞耻感以及承受着躁狂状态时做出的不可控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很难弥补的后果。
躁郁症的发病机制
目前并不能完全确定具体的发病机制,较公认的说法是 “生物-心理-社会”共同影响, 即,一般认为患者具有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某种疾病的生理素质基础,我们把这种素质称为易感因素,就像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一样。还需要有生活事件(社会因素)的刺激和患者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发病。
躁郁的发作往往有特定的生活事件诱因, 比如缺乏社会支持、得到研究生入学资格等。
心理因素方面,躁郁症患者存在消极的认知风格、外露的情绪特征。 这些心理因素就使得患者难以面对社会生活事件,引发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冲击患者的易感因素,最终导致发病。
虽然有研究佐证,患者并没有比普通人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歧视躁郁症人群的借口,因为无论是生物基础的易感因素,这一先天基因,还是患者自己的心理因素,这一基因加持环境塑造而成心理因素(患者容易悲观、绝望的负面认知,不是他们自己能控制的,可能是生活在经常被习惯式否定的环境下塑造而成的), 这都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他们实际上是很无助的。
严重的躁郁症会有什么后果
躁狂与抑郁,并不是简单的开心与不开心,它们是偏离正常心境的心理障碍,严重的时候不可控,并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影响正常生活、社交和工作。
比如抑郁严重的患者会觉得抬个手臂都好难;躁狂严重的患者根本不用睡觉,但是省下来的时间不是高效地生活和工作,而是把脑子飘在云端,甚至会让患者无法正常社交与工作,抑郁严重会觉得大家都不理解自己、感到被拒绝,主动脱离社交,进而影响生活和工作。
躁郁症的治疗
目前最有效的是药物与心理干预一起治疗, 药物短时间内效果好,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容易复发,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重塑认知与信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需要时间长,一般至少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好转,所以药物与心理干预一起是目前最提倡的方案。
患者应该如何自我解救,
作为患者家属能做些什么
就患者而言,患者应该首先 正确认识躁郁症并把它正常化。
正常与异常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我们的生活是两者构成的连续体,不同个体处在这个连续体的某个点,人与人只是在这个连续体所处的位置不同,并没有本质区别。我们现在只是把自己放在了比较两端的位置,但是这没有关系,并不是说我们不好,不可爱,没有价值,只是这样的话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让我们不是很幸福。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可以更幸福更轻松呢? 首先,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过度,不私自停药,不然自己会遭受更大痛苦。如果有条件的话积极寻求心理干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自己在生活中也可以建立“躁狂与抑郁发作的监控表”。例如,将睡眠、性欲、对未来乐观、谈话多少等作为监控数据,10分制打分,当发现这些数据偏离正常时,可作为躁狂(打分过高)、抑郁发作(打分过低)的表现,及时调节。如何发现有躁狂发作迹象,就要避免进行那些有可能恶化病情的行动,如饮酒过多、熬夜、开始新恋情等。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不是自己内心真正需求的,只是躁狂的发作影响而已。另外,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也同样重要,研究表现,睡眠紊乱会导致躁狂发作。
就患者家属而言,最主要的就是接纳、支持。这里提到的接纳支持并不是像我们平常认为的,为患者的治疗付出了多少金钱与精力,而是真正接纳他,接纳现在的他,接纳有躁郁症的他,让他感觉到这样也没关系,这样的他也依旧可爱、有价值,而不是一心要改变他。 如果,家属对患者提出改变的需求,患者做不到快速改变,会给患者带来更大压力或者自责,这样更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甚至会慢慢脱离家属。
最后,希望大家能放下对躁郁症患者的偏见,从某种程度上讲, 理解与接纳才是躁郁症患者的特效药。如果有躁郁症的倾向也不要紧张,寻求帮助,科学治疗,终会痊愈。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青少年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情绪多少都有点不太稳定,如果情绪长时间不稳定,经常烦躁易怒发脾气,会导致心理疾病,下面是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青少年。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青少年1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之一。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感觉很不确定。
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经常变换很快。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这种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可能导致频繁的更换学习方向、工作、朋友、目标、价值观和性别意识。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病患本身还是他周围的人。
它的成因可能是不健康的童年经历或者是脑机能障碍,被诊断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被发现他生活在内心世界疯狂而外部平静的状态下。他们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经常处于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他们扭曲对自己的印象,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并且当他们渴望爱时,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患通常发现他们的愤怒、冲动、起伏不定和频繁波动的情绪将别人推开。
治疗难度大,因为患者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以及违反治疗计划,常使保护人——包括医生——对其沮丧失望,视其为拒绝帮助。
边缘性人格障碍具有某些其余人格障碍的的边缘特征,而又不同于这些人格障碍。比如,与表演性人格障碍患者比起来,他们更愤怒,更冲动,对身份认识陷入混乱,并且具有持久的`空虚感、认同障碍及遇到应急时发生短暂的精神病发作。他们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多思维过程障碍,而且更多地把攻击性转向自身。
主要症状
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抛弃。
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对所交往的人的印象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变来变去。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易造成人际冲突。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极端思考模式 ,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认同障碍:自体形象或自体感受持续明显不稳定。
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长期感到空虚。容易成为性瘾患者、酒鬼、吸毒者。
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青少年2临床表现
难以控制的情绪
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情绪的不稳定表现在一方面体验到一种空虚和不安全感,缺乏自尊,另一方面有体验到一种与上述情况向对立的兴奋感和全能感。在遭遇到应急性事件时或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患者极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紧张、焦虑、惊恐、绝望和愤怒。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处于一种慢性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中,感到忧心忡忡、悲观厌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常产生无助感、无望感和无价值感,生活缺乏实际的目标。为了解除内心的空虚,患者不断的找事干,做事有始无终,一事无成。外在的反常活跃恰好反映了内在深深的孤独,这种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强烈又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特征为在极端理想化和过于贬低之间不断变化。BPD患者对他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围的人,当其需求得到满足时,便把对方理想成他的照顾者或朋友,很快要求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
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情绪反应,贬低、攻击或挖苦对方。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经常在极端亲密和极端对立之间快速变化。要么与人极好,要么与人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自我身份的识别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同一感形成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相互矛盾,处于一种“身份感延滞状态”。
冲动及自毁、自杀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控制情绪和耐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经常出现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情感爆发时可出现暴力攻击、自伤、自杀行为,有冲动性的酗酒、挥霍、偷窃、药物滥用等。
BP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做事往往没有预见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患者在行为过后往往又感到非常后悔。
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独
当面对分离、被拒绝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可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包括自我意象、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并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自残自伤等来阻止被抛弃。这种患者恐惧被抛弃,害怕孤独,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滥用来排遣空虚孤独感,需要时刻有人陪伴获得感情的慰藉。
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比较轻微,历时短暂,多发生在应激情况下,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言语缺乏条理,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但现实检验能力相对完好。也有一些患者出现牵连管你和分离症状,或短暂的或情境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在精神压力接触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有效。
药物治疗
①锂盐:情感不稳定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重要表现,故给予情感稳定剂锂盐是适当的。
②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对情感不稳定和冲动控制不良有效,如边缘型患者共患抑郁症则不宜应用卡马西平。
③纳曲酮:有文献报道阿 片拮抗剂纳曲酮对部分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效,尤其是可以使用自我伤害行为减少。
④抗精神病药: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机制是其抗冲动-攻击和抗精神病效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等,可同时拮抗多巴胺D2和5-TH2受体,5-TH2受体异常与焦虑、抑郁、精神病和自杀有关,因此,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控制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出现的上述症状。
⑤抗抑郁药:奈法唑酮、三环类抗抑郁药、SSRI、SNRI类药物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效。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疗效低,不良反应大,其使用受到限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青少年3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一般来说,它很难治疗,而且这种情况很容易复发。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这种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模式紧张不稳定,尽量避免在想象或现实中被抛弃。也可能存在人格分裂和对世界缺乏安全感的现象。建议及时治疗。
情绪不稳定调节的方法
1、冷静思考。
遇到了事情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解释,澄清,不要急于分辨,而是要保持短暂的冷静,让自己的当时的冲动能够缓解下来。这时候再去应对。
2、忽视面子。
有些时候我们会因为面子问题而影响到情绪,会把普通的一件事情上升的尴尬的局面。所以,学会忽视面子,不要太过于看重面子问题。
3、选择离开。
或许当时的环境,氛围让我们感到愤怒,情绪有些躁动不安,这时候应该选择离开,让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消极的情绪可以得到缓解。
4、丰富阅历。
充实生活,积极的。去学习,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丰富我们的阅历。只有经历多了,阅历丰富了,才能坦然和从容的去面对一些事情,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5、成熟稳重。
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平时就要去锻炼,养成成熟稳重的性格和处事态度,这样才能容易控制我们情绪,调节我们的情绪。
6、乐观态度。
保持乐观的态度是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全面的,理性的去看待事情,可以做出相对应的,合适的处置措施,乐观的生活态度,情绪也就不容易被外界所影响了。
心理障碍包括哪些
心理障碍包括哪些,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心理其实都是十分复杂的,对于个人的心理问题,其实医学上也是有着一定的划分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下心理障碍包括哪些。
心理障碍包括哪些1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把它们当做疾病看待。此外,使用心理障碍一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能减轻社会的歧视。
心理疾病趋向:
1、信息焦虑症
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视断电、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有些人就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引发精神、生理上的反应,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2、成功后抑郁症
在事业有成是令人羡慕的好事,但是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却被成功所累,患上抑郁症,痛苦得不能自拔,甚至想以死来解脱。升迁压力过大,对自己信心不足。
白领人士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快,以及自身期望值过高,导致整天像机器人那样拼命。如果心理素质较差或不善于自我疏解则更易罹患心理疾病。出现这症状要忙里偷闲,暂时丢掉一切工作和困扰,彻底放松身心,使精力得到及时恢复。
3、疯狂购物症
患贪购症的人对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常会不假思索地掏腰包,购买的同时会有占有的满足与快感。如果硬是控制不买,就会出现焦虑不安、周身不适,勉强控制一次只会使下一次购物更疯狂。但当理智占上风时,后悔和苦恼必然伴随而来。如此周而复始,自然影响心情与工作。
因此,出门不要带太多的钱,每次逛商店之前想清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必要时与同伴一块去逛街,并要同伴帮助提醒。最关键还在于搞清楚购物欲望的背后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否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的不满。当一个人敢于面对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时,心理才会平衡。
心理障碍包括哪些2(1)严重的心理异常:①精神分裂症;②躁狂抑郁性精神病;③偏执性精神病;④反应性精神病;⑤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2)轻度的心理异常: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3)心身障碍:①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肝、肺、心、肾、血液等内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胶原性疾病,代谢营养病,产后精神障碍和周期性精神病。②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等)所引起的心理异常。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a中毒性精神病;b感染性精神病;c脑器质性精神病;d颅内感染所伴发的精神障碍;e颅内肿瘤所伴发的精神障碍;f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g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h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i锥体外系统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精神障碍;j老年性精神病;k精神发育不全;l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①某些药物、致幻剂引起的心理异常;②特殊环境(航天、航海、潜水、高山等)下引起的心理异常;③催眠状态或某些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异常。
其实一般的心理障碍都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异常心理的防治都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入手的。
心理障碍包括哪些3最常见的症状为焦虑、抑郁、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 社会 环境等。一般伴随睡眠不好、行为反常,如果严重可能出现冲动伤人、反 社会 或自杀行为。
初期常表现为性格改变,比如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有的出现 情感 紊乱: 情感 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有的行为诡异: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常人很难与其交流。
还有表现出敏感多疑: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当然,最常见的还是睡眠障碍: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
不同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表现不同,具体如下:
1、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产生各种离奇的想法或异常行为;
2、双向 情感 障碍患者:时而开心,时而不开心,伴有言语行为的增多或减少等;
3、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由于患者大脑器质性或结构性病变导致,情绪变化无常;
4、严重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智力方面迟于同龄人,伴有言语行为上的异常;
5、轻性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强迫症造成的躯体不适,疼痛等。
心理障碍包括哪些4心理障碍的7种表现:
1、患有心理障碍的人经常会有不明原因的紧张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样的人总是会对很多事情都会担心害怕,并且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受到不安焦虑,甚至有的人还会有肠胃不适,四肢乏力等神经紊乱的症状。
2、患有心理障碍的人会比较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反应,总是对自己产生自责的心态,并且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感觉很多事情都不顺,自己的心意甚至会有厌世的念头,严重的话可能会有轻生的念头。
3、患有心理障碍的人会过分地关注自身的健康,并且经常会感受到自身的某些器官出现一些疾病,严重的可能会感觉自己患有了不治之症,经常会感受到恐惧。
4、另外就是会对特殊的环境或者特殊的人产生不正常的恐惧感,并且会非常害怕在人群多的地方讲话,但是也会害怕独处。
5、并且会经常强迫自己做一些无法理解的行为,自己也没有办法控制或者摆脱,并且会经常因为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好而出现焦虑和痛苦的情绪。
6、如果心理障碍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癔症,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会经常把自己幻想成某一个特定的人物或者一个特定的物品,并且做出一些无法理解的行为。
7、另外心理障碍也会比较容易造成进食障碍,并且也会由于外界的刺激,出现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
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一般仍按下述系统对其进行分类。
1严重的心理异常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2轻度的心理异常
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3心身障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肝、肺、心、肾、血液等内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胶原性疾病,代谢营养病,产后精神障碍和周期性精神病。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等)所引起的心理异常。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包括中毒性精神病、感染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颅内感染所伴发的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伴发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统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精神障碍、老年性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
如某些药物、致幻剂引起的心理异常;特殊环境(航天、航海、潜水、高山等)下引起的心理异常;催眠状态或某些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异常等。
扩展资料:
正确区分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常有困难,其原因有四:
1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可见的,只能通过个体的言语和行为推测他的心理活动过程。
2心理活动受多种因素如环境、人际和社会文化关系等的影响,而言语和行为亦是如此。
3心理活动的个体差异很大。
4正常的和异常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明显的分界。
因此,仅有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异常还不能肯定就是心理障碍;诊断心理障碍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且个体自己感到痛苦或者明显影响其社会交往或职业功能。
统计学标准认为,人们的心理测量结果通常呈正态分布,居中的大部分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两端这都被视为“异常”。因此,确定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要看其偏离正常人心理特征的平均水平程度。
也就是说,一种心理活动再同等条件下若为大多数人所具有属于正常;若背离了大多数人的一般水平就是异常。人们已经设计出不同的心理测量技术测定不同的心理特征。
根据某一个体的测量结果与正常人群测量结果的比对可以区分出正常、异常胡临界状态,如智商:低于70定为异常;70~90定为临界状态;90以上为正常。另外,临床是用的一些量表也利用类似的原理设计的,其结果可以供临床参考。
-心理障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