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三姐妹和三位将军

范家三姐妹和三位将军,第1张

在诸多红色婚恋中,有许多知名人士是连襟关系,俗称“一担挑”。但将军中够得上“两个半连襟”的,独此一例:上将王平、中将王宗槐、少将易耀彩,这三位开国将军的夫人,分别是大姐范景新、二姐范景明以及叔伯妹妹范景阳。因其中有个叔伯姐妹,故称三将军为“两个半连襟”。这样的连襟婚,可谓军婚之冠。

抗战风云中的范家姐妹

王平向毛主席报告说:“主席,我要改名字。”毛主席听后风趣地说:“叫王明这个名字很好嘛。国际代表啊!”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八路军1 15师进入河北阜平地区,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抗战烽火中,涌现出了引人注目的范家三姐妹:大姐范景新,人称“老范”;二姐范景明,人称“二范”;叔伯妹妹范景阳自然成了“小范”。

范景新与长征北上的老红军王平在战火中结为伉俪。王平出生于湖北阳新县三溪口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参加红军时,他的名牢不叫王平,而叫王惟允。他的连长是广东人,每次点名时,这位连长都念不准“惟允”两个字,总是喊“王翁翁”,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连长于是跟王平商量改个好念的名字,叫“王明”。

这个名字又给他带来很多误会,后来他在红军大学毕业后见了毛主席,就向毛主席报告说:“主席,我要改名字。”毛主席风趣地说:“王明这个名字很好嘛。国际代表啊!”王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正因为这样,别人老拿我开玩笑。所以才想要改名!”

毛主席当即拿起毛笔,写下:“命令贺晋年任27军军长,王平任27军政委。”从此。“王明”正式改名为“王平”。

1941年9月,在专区工作的范景新来到妹妹范景明工作的河北完县指导工作。正逢中秋,范景新决定留下来和妹妹一起过节,没想到,当天晚上,村外传来了鬼子的枪声:日寇的秋季大扫荡开始了。她们赶紧起身收拾要紧的物什,召集附近村民一起向后山无人地带转移。

范景新随身背着一条军毯,这是丈夫王平最心爱的宝贝。长征途中,王平背着它走过了万水千山,抵挡了一路风寒。她们钻进一处残破的土屋,找来两捆麦秸铺在地上,两姐妹和当地的两位女干部挤在一起,靠着这条旧军毯过了一夜。

天刚亮,鬼子进村了。她们四人跑上山,发现鬼子已架好了机枪,这时西边的鬼子也正端着枪向村子步步逼进。她们只好向北跑。

每人都疲惫不堪,尤其范景新刚生完孩子不久,身体虚弱,她们决定停下来减轻负担。范景新背包里有一支手枪和一枚手榴弹,这是她们安全的保障,不能丢。而那条军毯却成了累赘,范景新决定扔掉,范景明舍不得,坚持要背在自己身上。

范景新说:“都什么时候啦?快扔掉!”无奈之下,范景明只得扔了那条珍贵的军毯。

然后。她们一口气跑进了山沟。这里有一大片玉米地,秸杆一堆一堆地垛在地里。同行的两名女干部说:“钻进去躲一躲吧?”

范景新果断否决:“别去!那目标太明显,鬼子没那么傻!跟我来,朝山上跑!”

她们跑到山坡上的一堆石块后才停下来。范景新告诉大家,她身上带有重要文件,必须立即烧毁,绝不能落到敌人手上,否则就会给党组织造成极大危害。现在生火极容易暴露藏身目标,范景新让三个人用身体围成一个圈,以此挡住火光。

烧完文件,大家才舒了一口气。这时,范景新大姐又拿出手表和钢笔,将它们塞进石头缝里,说:“记好这地方,谁活下来,就把它拿走!”

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四人继续爬山。范景新实在走不动了,范景明就在后边推,另两位女干部则一个背着手枪和手榴弹,另一个在前头用力拽。四个人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以为脱险,哪晓得,鬼子已从山那边爬上了山顶。

实在无路可走,她们只得停下来观察地形,发现附近有个小陡坡,坡下有一片一米多高的荒草丛。她们连忙滑下陡坡,一动不动地趴在草丛中,听凭命运的发落。

透过草丛朝山下望去,她们看到了那片玉米地里发生的一切:一群鬼子狞笑着用刺刀猛戳秸杆垛。垛子里的老百姓通通王平、范景新夫妇与七个子女被搜了出来。有位大娘想逃命,鬼子一枪就将她打倒了。

看到这情形,范景明和另两名女干部想冲下去,被范景新制止了:“就凭一颗手榴弹和一支手枪。冲下去找死呀?都别动!等鬼子到跟前,撂倒几个是几个,反正是死,要死得值!”

就这样呆到傍晚,鬼子不敢在山上过夜,便毫无目标地朝山下拼命扫射,然后哇哇乱叫地下了山。月亮升起来了,这本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日子,现在却被鬼子搅得不得安宁,四个人面对月光,发出无限感慨。

当晚,在当地两位女干部的指引下,四人逃到了一个仅有12户人家的小村子,躲过了一劫。

王宗槐、范景明:延安窑洞里走出的金婚夫妻

王宗槐拿出笔,完全凭着记忆,把军区以上干部,按编制序列一一列出了名单,上报的数字竟与实际人数一个不差!军区领导表扬王宗槐:“神了!真是部队的‘活辞典’啊!”

王宗槐与范景明原本不相识,能走到一起,全是大姐范景新和姐夫王平的功劳。

1941年,26岁的王宗槐由晋察冀军区组织部调往三分区任政治部主任。报到后,分区政委王平神秘地对他说:“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我爱人范景新有个妹妹,叫范景明,是个党员,19岁,人聪明,长得也好,原是分区冲锋剧社演员,现在白求恩医科学校学习,你们抽空认识认识吧?”在这之前,很多人为王宗槐介绍过对象,却都不成功,他也就没有把王平说的话放在心上,只笑笑应付了过去。

王平是一个做事极认真的人,他见王宗槐没有反对,便回去和范景新张罗起王宗槐与范景明见面的事了。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学校放假,范景明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地来到姐姐家。刚一进门,就看见一个青年正坐在堂屋里和姐夫说话。性格活泼的范景明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就闪进了里屋。

王宗槐起初只是为了不忤王平的好意,才来到这里,他心想:“只要我来了,最后不成,那可就怪不得我了。”然而,当看见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范景明时,原本漫不经心的王宗槐一下子变得局促而害羞起来,向来滔滔不绝的他竟然失语了……

在里屋,范景新轻声地问妹妹:“看见了吗?他就是王宗槐同志,怎么样?”范景明回答:“长相尚可,但太拘谨,可敬不可亲。”范景新劝导妹妹:“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呀。热水袋起先热得烫手,过不多会儿就凉了。热水瓶就不一样啦,外冷内热。热劲长,比热水袋要强几十倍呢!”外边,王平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点拨王宗槐:“心里有想法,就大胆地表达出来,不要像个木头似的,要活泼点儿……”

初次见面后。王平夫妇又给范景明讲了一个故事:1941年秋季反“扫荡”后,上级要晋察冀军区组织部上报一份营以上干部名册。当时部队没有任何档案,也无资料可查,于是他们找来了王宗槐,只见他拿出笔,完全凭着记忆,把军区司、政、供、卫机关及直属队营以上干部,按编制序列一一列了出来,总共近2000名,上报的数字竞与实际人数一个不差!军区领导表扬王宗槐:“神了!真是部队的‘活辞典’啊!”听了这个故事,范景明似乎被打动了。

再见面时。王宗槐向范景明谈起了红军时期的政治工作,还讲述了自己登台演戏的历史,说自己在《红军义务劳动日》里扮演过红军战士,在《小放牛》里演过小姑娘,说着王宗槐还兴致勃勃地唱了起来:“桃花红,李花白,杏子花儿开。只见那边牧童来。头戴斗篷,身穿蓑衣,脚穿草鞋,手拿短笛吹起来。”他甚至改变音调唱起了《兴国山歌》,把范景明逗得咯咯直笑。共同的兴趣爱好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拨动了双方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

范景明骑着骡子走进河谷的泥沼地段时,一颗子弹打飞了她头上戴的大棉帽,她一摸脑袋,没有血,不禁自言自语道:“还好,脑袋保住了。”

正当王宗槐与范景明的感情日渐升温,白求恩医校却迁址了,这时王宗槐也调到了四分区任副政委。分开之后,两人只能靠书信交流感情。他们商议等范景明毕业后就办婚事。等范景明读完了学校的所有课程,王宗槐却被安排到千里之外的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七大”召开前的集体学习。这一去至少又是一年半载,范景明不想再等,决定奔赴延安。

姐夫王平帮她安排和晋察冀教导二旅一同出发。教导二旅旅长黄永胜说:“没问题,我一定平平安安地将她交给王宗槐。”王平又特地为范景明配备了一名警卫员,还准备了一匹骡子当乘骑。

一路向西。他们顺利地经过了五台、崞县、代县,进入山西宁武一带的小河边。对岸就是同蒲铁路,铁路上常有鬼子的巡逻队,要通过这道封锁线,只能在天黑之后悄悄行进,然而,黄永胜十分轻敌,他对大家说:“我们大部队要过铁路,这几个小鬼子奈何得了我们吗?我们就要白天过,要大摇大摆地过去!”

黄永胜指着对岸说:“看见没有,对面的山头上有我们的两门大炮,只要鬼子的铁甲车一出动,我大炮一响,就砸他个稀巴烂!”接着又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那儿还有我们的十几挺机枪,步兵来了由他们收拾。”

范景明和警卫员牵着骡子,走进河谷中的泥沼地段,突然,鬼子的一颗子弹飞过来,打飞了她头上那顶肥大的棉军帽。她本能地摸摸脑袋,没有血,于是她自言自语道:“还行,脑袋保住了。”她看看四周,身边好几个战士已经牺牲了,黄永胜在泥沼中叫喊着:“打炮!快打炮!”

他哪里知道,那两门大炮已落入了鬼子手中。无奈之下,他只好命令部队“卧倒”。凭着多次反“扫荡”的经验,范景明清楚地意识到,在结着薄冰的小河上卧倒,不被打死也会冻死。于是她趁乱向桥下奔去,跟着伺机还击的突围分队过了同蒲铁路,没想到突围分队又被追来的鬼子打散了。鬼子在范景明身后开枪,她丢下手上的包袱,死死地拽着山坡上的小树,越过了山岗,拼命向前方跑去。也不知跑了多少个时辰,她跑到一个荒山坡上,没有了枪声,也不见人影,她再也跑不动了。

范景明从荒地上拾来一堆干草,铺在高坡下的背风处,高度的劳累使她昏睡了过去。第二天,她进村遇见了一位老汉,一打听才知道,八路军已从这儿进山了。

老汉看她一脸狼狈,打水给她洗脸。还让她喝汤、吃窝头。老汉见她双腿冻肿了,便找来一头毛驴说:“这个村子也常进鬼子,咱们快走吧,路上要是遇上盘问,你就装哑巴……”老汉牵着驴,领着她在山路上走了一天,黄昏时终于追上了教二旅旅部的同志们。教二旅把她交给了这里的抗大女生队,完成了护送任务。

范景明在抗大女生队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同时打听王宗槐的下落。一个月后,范景明在中央党校找到了王宗槐。

千里赴延安,这条完婚之路,范景明足足跋涉了3个月。

没有蚊帐,没有遮拦,在同一孔窑洞里,靠着战友的铺位,这对新婚夫妇将就了一宿。范景明羞得无地自容,一大早她就钻出窑洞,发誓再也不来过周末了

1944年6月26日是王宗槐和范景明终身难忘的日子,他们在宝塔山下的一孔窑洞里结婚了。小小的窑洞新房里,除了临时借来的条凳和一张小桌,就再没其他摆设。由于新房太小,前来道喜的人只得分批向这对新人祝福。

邓颖超、钱瑛、帅盂奇、李伯钊四人一进窑洞就笑嘻嘻地说:“我们没有被面衣服作贺礼,我们四人送你们四句话:‘互爱互敬,互勉互励,互信互谅,互让互慰’。”

陈赓、王树声、陈再道和谢扶民四人送了一首贺诗,他们将当时延安颇为流行的一出怕老婆的小戏《背板凳》的意思写了进去:“干大事业,背小板凳,两全其美,乐在其中。”诗读完,所有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王宗槐笑着对范景明说:“‘背小板凳’这样的事我老王可坚决不干啊!”范景明红着脸,挥着拳头捶王宗槐的背,逗得众人一阵欢笑。

婚后第二天,夫妻俩就各自奔向了工作岗位。延安缺房,成家的人都被戏称为“没有爱巢的比翼鸟”。一到周末,“比翼鸟”们就为到男方单位还是到女方单位住发愁。他俩婚后的第一次团聚就遇上了这样的尴尬。

吃过晚饭,范景明到王宗槐的宿舍,同住的王克主动到附近窑洞寻找过夜的铺位,但熄灯号吹响后,他又回来了。“对不起呀,左边的,三对;右边的,两对。比较起来,就这儿空啦!”

王宗槐说:“没事。”就这样,在同一孔窑洞里,靠着战友的铺位,这对新婚夫妇将就了一宿。第二天天一亮,羞得无地自容的范景明钻出窑洞,捂着脸溜进了姐妹堆里,哭笑不得地叙述了昨晚的感受,发誓再也不来过周末了!

姐妹们咯咯地笑了:“傻妹子,羞什么?咱不都是这样吗!苦日子穷对付呗!莫说咱们这代人不见笑,将来呀,若把这些写进书里,儿孙们也会理解的!”

解放战争刚开始时,王宗槐夫妇有了两个女儿。由于工作繁忙顾不上照顾女儿,范景明就将小女儿 抱到一个老乡家里寄养。一次行军途中,王宗槐路过那位老乡家,主人正好不在,只见猪圈边一块破草席上躺着一个干瘦的小女孩,手里抱着一个生茄子乱啃。

王宗槐抱起小女孩,发现肚兜上有一个“王”字,他仔细辨认,心一下子就碎了:这不是我女儿 吗?他心疼地给女儿擦脸,这时警卫员走过来催他出发,他咬着牙,又狠心离开了。

过了一年,在战友的“强迫”下,王宗槐回家探亲。一进门, 就冲着他喊“叔叔”。到了晚上。 见王宗槐还不走,便哭闹着说:“叔叔走吧,我们家不让叔叔住。”王宗槐想好好培养一下和女儿的感情,不料,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回师北上,攻打北平”的急件。带着两个孩子的范景明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眼泪夺眶而出。

建国后,王宗槐成了老战士合唱团的名誉团长。在一次新春茶话会上,老战士们逼着夫妇俩唱了一段两人相恋时唱的《兴国山歌》。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王宗槐是不是“背板凳”,范景明回答说:“我们呀,是按邓大姐说的‘互爱互敬、互勉互励、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生活了40年!”

易耀彩、范景阳:当年“分配婚”风雨四十载

第二天。易耀彩找到邓华司令员说:“昨天见面了,张医生就算了吧,陪她来的那个挺好,我看上了,换一个吧!”

由于敌后抗战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小范”范景阳在冲锋剧社工作了一年多,就和二姐范景明一起响应聂荣臻司令员“女同志尽量去学医”的号召,成了白求恩医科学校(简称白校)的学员。

两年后,鬼子的进攻越来越猖狂,晋察冀军民伤亡惨重。范景阳被调到晋察冀第5军分区司令部的休养1连当实习司药。

刚下连不久,范景阳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晚上,休养1连的张医生对她说:“组织上找我谈话啦,让我去见易参谋长。他不认识我,今晚见面,你得陪我去!”

范景阳说:“你谈恋爱,让我陪衬,合适吗?不去!”

张医生说:“什么恋爱呀,见个面呗,一个人难为情。这点都不肯帮,今后你就不求人啦?”

范景阳推辞不掉,就和张医生来到五分区参谋长易耀彩的宿舍。将两位客人迎进宿舍后,易耀彩礼貌地询问了两人的姓名和基本情况,十多分钟后,他说要开会,便将两住姑娘送出了院门。

第二天,易耀彩找到邓华司令员说:“昨天见面了,张医生就算了吧,陪她来的那个挺好,我看上了,换一个吧!”

邓华司令员说:“那是集体研究的,你不是不知道。哪能说换就换?”

易耀彩激动地说:“都是头一次见面,怎么不行呀?”

“那得查查是否名花有主呀!”

“我查了,没有,白校刚来的,哪有主呀?”就这样,易耀彩、范景阳便成了“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

1942年春,易耀彩由第5军分区调往第4军分区任参谋长,范景阳随之调任,成了4分区司令部机关门诊部司药。他们的老上级邓华也调到4分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区委书记。

4分区所辖地区土壤肥沃,盛产粮食。1943年5月,麦子熟了,鬼子为了获取粮食,拼命向4分区疯狂进攻。为了保护老百姓抢收麦子,邓华、易耀彩深入一线,组织部队歼灭敌人。鬼子利用分区机关兵力空虚之机,向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县寨北乡滚龙沟发起了攻击。

为避免损失,分区机关在无兵力保护的情况下,只好向山上转移。这时,范景阳的长子刚刚出生两个月,她担心孩子的哭声引来鬼子,对大伙儿说:“大家不要为难,我马上离开这里,到河那边去,万一被鬼子碰上了,我的勃朗宁手枪里有三发子弹,头一发打死孩子,第二发让鬼子抵命,第三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说完,她抱着孩子向河西岸的大山走去。

门诊部的江医生追上来,斩钉截铁地说:“我陪你去,正好三发子弹,第三发归我了!”范景阳不依,江医生不由分说,抢过那只随身携带的小包袱,快步如飞地在前面开路了。

走了两个多小时,她们找到一个隐蔽的山洞。这时孩子睡着了,她们在洞里铺了干草,把孩子放了上去。就这样,她们从晌午一直等到日薄西山,一直未见鬼子踪影。三人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滚龙沟。

由于分区军民的紧密配合,仅用3天时间就使全区麦子全部归仓了。这一年的麦子长得特别好,保卫麦收工作更是好上加好。分区召开祝捷大会的前一天,易耀彩吹着口琴进了家门,见母子俩平平安安地呆在家里,情不自禁地把孩子举过头顶,说:“可喜可贺,我们的儿子闯过了人生第一道难关!”

1990年10月3日,离休后的易耀彩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终年74岁。他和范景阳婚龄49年半,以虚岁计,也算是一对金婚夫妇。

在抗战烽火中,范家三姐妹以各自的隐忍坚毅、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获得了根据地广大军民的尊崇和爱戴。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中,范家三姐妹获得了国家首次颁发的抗战胜利功勋章。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位将军和范家三姐妹极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风雨人生中的信念与坚持,让人感动。

将军三姐妹

我国的亲戚关系中,有许多的关系,例如堂姊妹、姑舅姊妹、姨表姊妹等。我们很少分辨得清,自己和谁是堂姊妹、和谁是姑舅姊妹,和谁是姨表姊妹。

堂姊妹。

堂姊妹:是共祖不共父的平辈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称。同祖父、同曾祖父,都叫堂姊妹。其中同一个祖父的兄弟姐妹,叫叔伯姊妹。

《红楼梦》中,贾琏和贾宝玉的祖父都是贾代善,他们的父亲贾赦和贾政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因此贾琏和贾宝玉是堂兄弟,也是叔伯兄弟。迎春是贾赦是庶女,和贾宝玉也是堂姊妹的关系。

贾代儒可能是贾源的庶子或者是次子、三子。贾代儒和贾代善是兄弟。贾代儒是贾瑞的爷爷,贾代善是贾宝玉的爷爷。贾瑞和贾宝玉虽然不是一个祖父,但是同一个曾祖父贾源,因此他们之间是也堂兄弟的关系。

至于贾珍和贾宝玉就不是堂姊妹了。因为贾珍与贾宝玉、贾琏不共祖父,也不共曾祖父。贾珍的祖父是贾代化,曾祖是贾演;贾宝玉和贾琏的祖父是贾代善,曾祖父是贾源。因此贾珍与贾宝玉、贾琏不是堂兄弟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族兄弟的关系。 

虽然表面上宁荣二府亲如一家,但是大家都知道,关系已经远了。所以荣国府婆子才说,“各家门,另家户,你有本事,排场你们那边人去。我们这边,你们还早些呢!”这样的话。 

姑舅姊妹。

舅舅家的孩子和姑母的孩子,叫姑舅姊妹。

贾琏、贾宝玉、迎春、探春、贾环、贾琮和林黛玉是姑舅姊妹。贾琏、贾宝玉、迎春、探春、贾环、贾琮是黛玉的大舅和二舅的孩子,林黛玉是宝玉贾琏等人姑姑的女儿。他们之间是姑舅姊妹的关系。

我们总觉得黛玉和宝玉比贾琏亲,其实贾琏和宝玉与黛玉的关系是一样的。

王熙凤和薛宝钗、宝玉都是姑舅姊妹。因为王熙凤的姑姑是薛姨妈和王夫人;薛姨妈和王夫人的孩子分别是宝钗和宝玉,所以宝钗和宝玉是王熙凤姑姑的孩子。因此,王熙凤和薛宝钗、贾宝玉之间是姑舅姊妹的关系。

姨表姊妹、两姨姊妹。

 

姨表姊妹:母亲姐妹的孩子,也就是姨妈家的孩子与自己,叫姨表姊妹,或者两姨姊妹。

薛宝钗和薛蟠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的孩子,薛蟠和薛宝钗和贾宝玉是姨表姊妹。

贾宝玉和黛玉说过这样的话: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了你的呢!

从宝玉的话里可知,姑舅亲,比姨表亲要亲。

叔辈弟兄,指父辈是亲兄弟、他们的儿子之间的堂兄弟关系。 “叔辈弟兄”是方言,是对“叔伯兄弟”的误读(黄河流域部分地区读“伯”如“bēi”,故与“辈”混)。叔伯兄弟:自己亲叔叔和亲伯父的孩子和自己互称叔伯兄弟。也就是同祖的兄弟,古称同堂兄弟、1333

结婚送亲有什么讲究

1、什么人不能去送亲

①送亲人数

很多地方对于送亲的人数是有讲究的,讲究“单去双回”,意思就是:新郎到女方家接亲时候的人数是单数,接到女方和送亲人一起回家是双数,寓为“夫妻双双把家还”。

送亲人数一般是5-15人不等,要看男方接亲具体有多少人,比如男方接亲是5人,那可能女方送亲就是5人或者7人,这样可凑出10或者12个人整数,这就是“去单还双”体现,寓意着夫妻和美,成双成对。

②送亲路线

送亲路线绝对不能走回头路,走回头路意为反悔,对新人来说是不吉利的,所以一定要选择一条能够走到底的路。

③带上离娘肉

送亲时离娘肉是一定要带的。通常在迎娶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1袋面和1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把肉用红色纸包好,再拿上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面叫离娘面,肉叫离娘肉,表示新娘子要离开娘亲,另立门户了。

2、送亲人讲究

①都什么人去送亲

送亲人一般都会选择男性长辈,送亲的长辈是个重要角色,由女方直系叔伯担当,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如果没有直系叔伯,就找最亲的、最近的长者。

送亲长辈要举止大方,有权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送亲者到男方家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两人一般分坐两张桌,男方派人陪宴。送亲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饭,吃后嘱咐嫁女几句就走。

②女方什么人不能送亲

A孕妇不送亲

孕妇一般是不建议送亲的,主要是不安全,而且有些地区有孕妇会冲撞新人喜气的说法。

B姑嫂姨妈不送亲

很多地区有“姑不娶姨不送”的传统习俗,因为姑谐音“孤”,姨谐音“疑”,对于新人来说都是不太好的寓意。还有些地区,姐妹也是不可以送亲的,所以要看当地的具体习俗决定。

C生肖相冲不送亲

在中国,生肖婚配等都是有讲究的,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为了吉利还是会被作为参考。因此新人做嫁娶之礼时,会参考生肖属相是否与新人相冲,有些地区认为生肖相冲会给新人带去不好的运气。

D父母不送亲

送亲的人一般是关系比较好的亲友,父母是不算在内的,父母一般也不参与接亲的环节,只能送到门口。

3、女方接亲习俗及流程

①堵门准备

新郎到新娘家以及新娘接到新房的时候,需要提前准备好“拦门”要红包,故意刁难新人,寓意让新人感觉到婚姻来之不易,更要好好珍惜彼此,同时也为了增添结婚的喜庆热闹气氛。

②接亲游戏

很多伴郎伴娘彼此不认识,为避免尴尬,新人可以在婚礼前安排次饭局,让兄弟姐妹团互相熟悉下,提前确定好接亲玩的游戏,提前购买游戏道具,熟悉游戏规则,这样大家玩的氛围更融洽。

③藏婚鞋

找婚鞋过程很造气氛,藏婚鞋的办法可以发动机智的伴娘团脑洞大开!如果安排游戏,那么找婚鞋时间不宜过长,写字记得分开藏哦。

④敬茶环节

新娘需要提前准备好敬茶碗具及泡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奉茶直到长辈喝下才能站起来。

⑤出门细节

女方出门时,由自己的弟弟或哥哥抱婚车内,切记脚不能沾地,然后母亲为新娘脱下便鞋换上婚鞋。如果没有弟弟或哥哥,提前沟通新郎抱进婚车也是可以的。

⑥其他习俗

新郎出门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新娘出门时手里拿一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需要拜见男方家长,即为过门。

观点一。这时候不要出手,上一辈人的恩怨不要火上浇油,应该通过规劝让双方罢兵,首先要把自己的父亲劝回去。兄弟失和,无非还是利益不均所致,将来再回头看时,可能就会觉得亲情大于利益,今日所为其实是毫不值得的。作为晚辈,此时应尽量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尽力双方调和,使其免于逞凶斗狠,造成不必要的悲剧。

在这种情况下,你父亲就是不说让你岀手,你早就应该岀手了,你这时候的岀手是大孝子行为。

我说的你应该岀手,不是让你帮你父亲去打你叔伯,而是在中间把他们两个拉开,最好的办法是把你父亲拉回你们家去。说实在的,老一辈人的矛盾,主要靠你们这一辈人去解决。因为兄弟之间没有什么血海深仇,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

观点二。那还用问吗?“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帮老父亲打他们就是了。也许该考虑亲情,可你叔伯动手之前考虑过亲情吗?如果他们只是与你父亲讲道理还算顾及手足之情,这都动上手了,是个有血性的男儿也忍受不了。

其实,兄弟姐妹之间,有什么矛盾说开就好,没有必要大动干戈,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不能在桌面上讲清楚呢?打架只能让别人看笑话。父亲与哥哥弟弟打架,自己参与其中好像不讲人情,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父亲被他们打得很惨,自己再袖手旁观,还有人情味吗?作为正常人,失去理智在所难免。

家和万事兴,你父亲与兄弟打架,这是家丑,家丑不可外扬,他反而让你出手,说明你父亲不明事理。他这是把你放在火上烤,你千万不要火上浇油!要息事宁人,找出他们打架的原因,以理服人。

亲情大于天,打断骨头连着筋,道理你应该懂,否则事后会后悔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186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